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創業融資稀釋股權

創業融資稀釋股權

發布時間:2022-04-02 18:26:41

1. 每輪融資的區別稀釋股權

首先在A輪之前不必要設置期權,項目不成熟的時候現金激勵大於股權激勵。但A輪以後要設置期權池,綁定核心員工。

天使輪融資不要太多,避免稀釋創始團隊太多股份。從A輪以後每輪融資20%-25%,同時最好伴有上一輪投資人的部分股權轉讓退出。這同樣是為了保護核心團隊的控股權。(創始團隊加上期權池始終處於控股地位)

這是最理想的狀態,但不是絕對的。很多創業公司最後雖然失去了控股權,但並沒有失去對公司的控制力,這個主要還是看團隊的能力和貢獻度。

2. 投資公司自願稀釋股權的原因

股權稀釋,簡單來說就是持股人所持股份在公司內部的股權比例被降低了,出現股權稀釋的原因一般來說,是因為公司的注冊資本增加。

股權稀釋一般是通過公司的增資來進行。當然增資不必然導致股權比例降低,因為我國《公司法》規定了股東享有優先認購權,即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從本條規定可以看出,原股東有權要求按照原出資比例進行增資,使增資後的股權比例不變,避免股權稀釋。

但如果不認購公司的新增資本,則其所持股權會被稀釋。

例如:一家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甲出資70萬元,持股70%;乙出資30萬元,持股30%,一投資者欲投資100萬元,要求占股20%。甲乙都表示同意投資者以增資的形式入股,這時原股東的股權就要同比稀釋80%(100%-20%),融資後就變成了甲持股56%(70%x80%)和乙持股24%(30%x80%),剩餘20%為投資者股權。融資後股權結構

二、融資對股權的稀釋

一家成功的公司在它上市前,可能需要經歷四到五輪甚至更多輪的融資。通常,第一輪融資即天使輪,主要由天使投資者出資,融資規模通常從200萬到2000萬人民幣不等,公司則給出10%左右的股權。如果創業公司在天使融資後發展不錯,接下來會有VC跟進,早期風投通常會投資2000萬人民幣以上,公司則給出20%到30%的股權。然後是後續擴張,規模從5000萬到數億人民幣不等,每輪讓出10%左右,直到公司上市。

3. 為什麼有些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會被稀釋掉大量股權

融資帶來的股權稀釋的過程是怎樣的?
通常,一個不斷做大的公司在上市前往往需要4-5輪的融資。典型的情況下,企業根據融資輪數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初期
股東自己出注冊資本金,創始人自身要拿出部分股權分享給股東以及建立期權池。通過股權為紐帶,穩固內部管理。
2、天使輪——10%-20%股權
改革發展,天使投資人「看人下菜碟「。在初創期融資,比起規模更看重企業創始團隊、股權結構、內部組織架構等。擁有科學合理的股權結構的團隊,內部崩壞導致企業失敗的幾率較低,這是投資人所看重的。這個時期的融資在50-200萬左右
3、A輪融資——20%-30%股權
企業的商業模式、團隊的作戰能力被市場所檢驗是可行且有效的,企業已經實現初步盈利,VC會投出A輪,通常在500萬-1000萬左右,支持企業進一步的擴張、發展。
4、B輪融資——10%-15%股權
發展了一段時間,公司的經營狀況步入正軌,規模也在不斷的壯大。更多的投資方也會隨之而來,B輪融資的數目通常在2000萬-4000萬之間。
5、C輪融資——5%-10%股權
企業抵達C輪有一個條件:年營收達到2000萬以上,PE或者其他的展露投資者才會進一步的投資。這時的融資主要的作用是助推企業上市。
6、IPO融資
發展壯大,投資人要套現離場,企業上市,面向公眾進行更大范圍與規模的融資。這個時候,創始人的股權會稀釋得很低,但這時即使1%的股權所涵蓋的財富也大得驚人。
設立股權期權池帶來股權稀釋
期權池
期權池是在融資前為未來引進高級人才而預留的一部分股份,如果不預留,會導致將來進來的高級人才如果要求股份,則會稀釋原來創業團隊的股份,這會造成一些問題。如果融資前估值是600萬,而風險投資(vc)400萬,那麼創業團隊就有60%的股權,VC有40%。一般而言,現在的創業團隊把自己的20%預留給了未來的要引進的人才。
為了留住老員工和吸引新員工,公司會設立期權池,這也會稀釋原有股東的股份。每年,公司都要保證期權池占據一定的比例,來激勵員工們。員工們在加入公司初期,因為心裡清楚,公司其實是前途未卜,所以往往要求拿到較高比例的期權補償。而每一次給新員工發期權,公司創始人和部分老股東的股份就會被稀釋。
老員工和舊股東的期權稀釋過程
每一次新一輪的外部融資進來後,隨之而來的期權池的調整和新的投資者的權益都會使老員工和原有的投資者手裡的股份被同等的稀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員工手裡期權的價值反而是增加的。例如:一個員工在公司種子輪融資後加入時拿到了1%的期權,但是公司在A輪融資後,他手裡的期權只剩下0.6%。但公司的價值其實是在不斷增加的。
即便是公司創始人,經過了多輪融資和期權池調整後,最終手裡剩下的股權比例也大為減少。例如一個創始人在公司成立之初有60%-70%的股份,上市後可能手裡只有20%-30%的股份。
為了防止股權稀釋而導致控制權大大減少,創始人們可以採取特殊的股權設計,以起到類似Google,Facebook、京東的」雙層AB股股權結構」的效果,保證自己對公司的發展占據主導。京東的劉強東,只擁有16.2%的股權,卻能掌握80%的投票權。
即便是同一個職位,越往後加入公司,能拿到的期權越少。這是因為,除了因公司融資和增加期權池帶來的稀釋效應外,越往後加入公司的員工所需承擔的風險也在減少。「風險越大收益越大」,似乎是一個社會中普遍通行的法則。
公司通過設立期權池的方法給員工做股權激勵,雖然CEO自己手中的股份被稀釋掉一部分,但此舉留住了關鍵人才,且吸引了優秀的人才加入公司,長遠來看是值得的。如果吝惜股份,則較低的薪酬禮包吸引不了最好的員工,對公司的負面效應不小。

4. 融資股權稀釋對創業公司來說重要不

甲乙二人建立了企業A,他們兩人的出資比例為6:4,則此時公司的股權結構為:
一年之後,天使投資人來了,雙方經過評估,認為企業價值80萬,天使願意投資20萬,且要求在自己入股前,公司先拿出20%的股份建立期權池。
此時:
甲所佔的股份為:60%×(1-20%)=48%
乙所佔的股份為:40%×(1-20%)=32%
公司的股權結構為:
天使投資人入股後,他的股份:20/(80+20)=20%
甲的股份:48%×(1-20%)=38.4%
乙的股份:32%×(1-20%)=25.6%
期權池:20%×(1-20%)=16%

5. 股權是如何在融資的過程中,被慢慢稀釋的

1.初期
股東自己出注冊資本金,創始人自身要拿出部分股權分享給股東以及建立期權池。通過股權為紐帶,穩固內部管理。
2.天使輪——10%-20%股權
改革發展,天使投資人「看人下菜碟「。在初創期融資,比起規模更看重企業創始團隊、股權結構、內部組織架構等。擁有科學合理的股權結構的團隊,內部崩壞導致企業失敗的幾率較低,這是投資人所看重的。這個時期的融資在50-200萬左右。

3.A輪融資——20%-30%股權
企業的商業模式、團隊的作戰能力被市場所檢驗是可行且有效的,企業已經實現初步盈利,VC會投出A輪,通常在500萬-1000萬左右,支持企業進一步的擴張、發展。
4.B輪融資——10%-15%股權
發展了一段時間,公司的經營狀況步入正軌,規模也在不斷的壯大。更多的投資方也會隨之而來,B輪融資的數目通常在2000萬-4000萬之間。

5.C輪融資——5%-10%股權
企業抵達C輪有一個條件:年營收達到2000萬以上,PE或者其他的展露投資者才會進一步的投資。這時的融資主要的作用是助推企業上市。
6.IPO融資
發展壯大,投資人要套現離場,企業上市,面向公眾進行更大范圍與規模的融資。這個時候,創始人的股權會稀釋得很低,但這時即使1%的股權所涵蓋的財富也大得驚人。

6. 是不是每一次融資都會稀釋股份

第一次不會,後面會的,但是後期融資稀釋股權到期權池。

1、融資稀釋股權
說明未來融資對股權的影響前,我先解釋一下成功的公司如何通過股權出讓進行融資。
現在,一家成功的公司在它上市前可能需要經歷四到五輪融資。通常,第一輪融資即種子輪,主要由個人天使投資者出資,融資規模從 50 萬美元到 200 萬美元不等,公司則出讓股本的 10% 到 20%。
如果創業公司在第一輪融資後發展勢頭強勁,接下來會有早期風險資本跟進,早期風投通常會投資 500 萬美元到 1000 萬美元,占公司股權的 20% 到 30%。
然後是新一輪擴張,規模從 2000 萬美元到 4000萬 美元不等。再次說明,假設公司處於快速增長,募集這些資本僅需要出讓 10% 到 15% 股份。而最終當公司穩步發展,年收入已經達到至少 2000 萬美元時,成長期投資者通常願意為 5% 到 10% 的股份投資 5000 萬美元。

2、後期融資稀釋股權到期權池
公司通常也會發行期權或 RSU,以吸引新員工和留住老員工,這樣也會導致股權稀釋。
每年公司都要擴大期權池,公司第一年招募員工所給予的股權要比第二年高,這是因為早期員工加入風險較大,公司前景還不明朗。期權池第二年的增量,通常要大於第三年,然後保持每年 5% 的穩定增長。

7. 創業公司融資股權如何稀釋

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加盟公司時拿到的期權比例,並非最終公司上市時手中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隨著公司的不斷壯大,外部融資會不斷稀釋大家的股份。究竟最後能拿到多少公司股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的融資和期權池。 首先,創業者需要理解融資和股權轉讓的區別。

融資是企業融資,企業引入外部投資者的資金做大公司,投資人則拿到公司的一部分股權成為公司的新股東(即「增資入股」)。

而創始人轉讓出自己手裡的公司股權,其實質是股東的套現,股權轉讓的收益歸屬於股東個體而非公司,除非,該股東又將轉讓收益作為新的注冊資金再次投入公司,這樣的投入會導致公司股權結構的變化,與融資效果類似。

融資時,企業注冊資本增加,且原股東股權計稅成本不變;股權轉讓時,企業注冊資本不變,且原股東股權計稅成本調整。

融資帶來的股權稀釋

通常,一個不斷做大的公司在上市前往往需要4-5輪的融資。

典型的情況下,企業根據融資輪數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8. 關於股權及融資後的稀釋問題

‌從理論上來講,您的這種稀釋方式是沒問題的,也就是說每一個股東的加入,都會導致原有股東全體的比例的縮小。‌‌但是從您的估值上來看,‌‌您的公司發展潛力應該不錯,那麼遲情況下,‌‌您的風頭可能會‌‌要求有反稀釋條款,並且要求有股權激勵預留的條款,‌‌甚至會要求優先投資的條款,‌‌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那麼股權激勵的稀釋,‌‌可能會參考這些要素,變得稍微復雜一點,‌‌但是總體上來講,你們這個演算法‌‌和基本的邏輯,是沒有問題的。‌

9. 如何稀釋股權

對於創業者如何處理公司股權的問題,新東方的徐小平曾經說過:「遇到幾個創業者,在股權結構上,一開始就讓投資人佔了控股權,喪失了事業的控制權,公司做起來後,卻被投資人趕走。創業,本來就是為了做自己命運的主宰,卻把控制權拱手送人,不make sense。即使你不得不融資,也必須像京東劉強東那樣,股份讓多少都可以,但一定要保留投票權。」 對於那些想成為億萬富翁的創業者來說,僅僅創立一個影響世界的企業,是遠遠不夠的。聰明的創業者,不僅懂得如何管理團隊和發展壯大一家公司,還要懂得如何避免投資人吃掉你的大量股權。 最近Groupon和Zynga上市不久,而Facebook也計劃明年上市,對於這些創始人來說,有著良好勢頭的公司如何上市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他們關心的是:自己手上還有多少股權? 這些優秀公司的創始人在公司成長上有著天才般的運作技巧,但最終在「收獲」季節,他們的「果實」大部分卻流入了矽谷的那些投資人的腰包。 可能公司在創業初期,需要大量的資金。如果能在初創時期得到VC的大量資金支持,那對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甚至是救命稻草。而作為回報,公司的創始人也非常願意拿出部分股權,甚至在重要時刻,拿出大部分股權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雖然VC雖然因為高風險所以要求高回報,但創始人應該意識到他在初期融資的時候未來會帶來哪些問題,而大多數創始人忙著把公司做大做強,卻往往會忽視這一問題的重要性。

閱讀全文

與創業融資稀釋股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保基金屬於金融機構嗎 瀏覽:649
前海理財公司 瀏覽:93
北京中關村融匯金融服務 瀏覽:701
重慶證券營業部有哪些 瀏覽:696
愛立信內部金融服務 瀏覽:678
股票友聯 瀏覽:631
停牌質押融資 瀏覽:942
5分鍾動量交易法 瀏覽:297
下周開盤黃金開盤預測最新消息 瀏覽:378
2016石油價格 瀏覽:559
理財產品顯示已質押 瀏覽:472
火鍋類的股票 瀏覽:22
產業政策與公司融資 瀏覽:412
石家莊榮盛廣場附近金融公司 瀏覽:397
金融機構應當建立客戶 瀏覽:600
小小金融公司主要 瀏覽:267
陰低的股票 瀏覽:530
政府怎麼打擊網上貸款 瀏覽:880
高佣聯盟邀請好有傭金嗎 瀏覽:829
科創板股票上市首日可作為融資融券標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