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產證券化和信貸資產轉讓的區別
證券化是包裝成一個收益,然後賣掉;
資產轉讓是債權人講債權轉移給另外一個債權人。
❷ 資產證券化轉讓差價記入什麼科目
買入資產證券化的,差價記入「投資收益」科目
賣出資產證券化的,差價記入「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科目
擴展閱讀:
(1)原始權益人在專項計劃成立時的處理
①購買次級受益憑證。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專項計劃(次級)
貸:銀行存款
②收到專項計劃劃入的發行優先順序和次級受益憑證所募集資金,確認融資而發生的金融負債。
借:銀行存款
借:應付債券——專項計劃(發行費用)
貸:應付債券——專項計劃(面值)
(2)原始權益人在專項計劃存續期間的處理
①L公司按收入確認准則規范確認車輛通行費收入。(結轉成本的會計分錄略)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收入
②特定月份的收入在託管銀行的監管下從收費賬戶劃入專項計劃專用賬戶,即分期償債。
借:應付債券——專項計劃(面值、應付利息)
借:長期應收款——專項計劃儲備金(註:為受益憑證及時兌付作準備)
貸:銀行存款
原始權益人也可以設置過渡性的往來賬戶反映平時的款項收付,到期末匯總結轉;中減應付債券。
③分期計提受益憑證預期收益。
借: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
貸:應付債券一一專項計劃(應計利息)
④原始權益人在專項計劃存續期間攤銷發行費用、按規定支付專項計劃管理費,銀行託管費等。
借: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生產成本等)
貸:應付債券——專項計劃(發行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⑤原始權益人在專項計劃存續期間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確定投資收益。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專項計劃(次級)
貸:投資收益
⑥每期期末將確認的次級投資收益沖減專項計劃的融資費用。
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生產成本等)
(3)原始權益人在專項計劃結束時的處理
①專項計劃存續期滿時結轉次級受益憑證余額及應付債券余額。若有差異,以現金清償。
借:應付債券——專項計劃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專項計劃(次級)
②轉回儲備金。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收款——專項計劃儲備金
❸ 信貸資產流轉與資產證券化有何不同
1.可在銀登中心登記並流轉的資產。主要是一些建築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租賃業以及水利、環境等公共基礎設施行業類的貸款,不包括融資平台類貸款、住房抵押貸款和消費金融貸款等。從期限上來看,1年期以下的企業流動資金貸款,佔比是39%,1至5年期的中期貸款佔比49%,5-10年中長期貸款佔比5%,10年以上長期貸款佔比5%。
2.市場參與機構。截至16年9月,共有166家法人機構在中心開戶,共開立576個戶頭,其中商業銀行及理財計劃414戶,信託公司及信託計劃90戶,證券公司及其資管計劃12戶,還有資產管理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基金子公司和企業等。
其中,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因為受信貸規模、資本充足率、貸款集中度等指標限制,具有比較強烈的信貸資產出讓需求,目前城商行累計出讓信貸資產360億元,佔比78%;股份制銀行出讓64億元,佔比14%。銀行理財計劃則是主要的受讓主體,受讓金額323億元,佔比70%。
3.流轉規模和方式。截至9月試點業務共開展121筆,流轉金額459億元,主要包括這么幾種模式:貸款債權轉讓、債權收益權轉讓、信託受益權轉讓及資管計劃收益權轉讓等,其中以信託受益權形式為主,轉讓金額為353億元,占總量的77%;以資管計劃收益權形式的轉讓金額為90億元,占總量的20%;轉讓貸款債權和債權收益權形式的佔比較少,二者合計16億元,佔比3%。
債權收益權轉讓、信託受益權轉讓及資管計劃收益權轉讓資產都是多筆打包的,但轉讓或自留(一般自留5%)的權益都是平層的,沒有進行結構化處理。當然,這只是試點階段的幾種模式。我們也了解到,目前銀行有很多其他類型的資產有轉讓的需求,比如委託貸款、信託貸款、資管計劃收益權等。這些產品雖然不直接體現為表內貸款,但也是銀行通過各種途徑為企業提供了資金,承擔了風險,還是屬於信貸資產的范疇。另外,根據市場的需求,我們也計劃開展結構化產品流轉。
4.交易方式。試點的運作機制是,出讓方須將擬出讓貸款合同的若干要素(包括期限、利率等)在銀登中心進行登記;潛在買入方可通過客戶端了解交易標的的情況,調閱合同文件;交易雙方可通過平台按規范流程達成交易;完成資金結算後,銀登中心辦理過戶登記。實踐表明,登記可使原來非標准化的貸款變為具有一定標准化屬性、具有統一代碼的金融產品,便於交易雙方陽光化、規范化地進行,也能夠使監管機構利用登記數據掌握交易雙方信貸資產是否「出表」和是否「入表」的線索,消除監管盲區。
❹ 資產證券化合同轉讓通知債務人嗎
就單筆小貸資產貸款債權轉讓而言,其與一般的債權轉讓並無實質性區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合同法》」)第八十條的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該條規定有兩個層面的意義:
(1)對轉讓雙方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是法律賦予的一項權利,債權人可以在不違反法律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自主處分自己的權利。債權人與受讓人雙方達成合意簽訂轉讓合同後,如無特殊約定,合同即成立並生效,對債權人與受讓人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該筆債權已經由債權人轉讓至受讓人,受讓人取得該筆債權。
(2)不通知對債務人無法律效力
正如前文所述,債權轉讓合同訂立並生效後,即對債權人與受讓人產生法律約束力,但是,未通知債務人的,對該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合同法》第八十條之所以如此規定,主要考慮到,由於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本身存在合同關系,債權人的轉讓權利的行為會給債務人的履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債權人轉讓權利後未通知債務人的,債務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當然應當依據原有的合同,向債權人履行合同約定義務。只有當債權人將債權轉讓的事項,通知債務人後方對債務人構成約束,債務人在此時僅得向受讓人即新債權人履行義務。
(3)司法實踐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審理的「佛山市順德區太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廣東中鼎集團有限公司債權轉讓合同糾紛案」((2004)民二終字第212號)中指出,「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務人享有對抗受讓人的抗辯權,但不影響債權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債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此外,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關於民商事審判實踐中有關疑難法律問題的解答意見》中指出,債權轉讓合同是確立債權轉讓人和債權受讓人之間權利義務法律關系的合同,對於債權轉讓人和債權受讓人而言,債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由於債權轉讓行為涉及到原合同的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原債權人的債權因轉讓行為而消滅,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接受主體將由原債權人轉為新的債權受讓人。因此,對債務人而言,債權轉讓生效的時間點以通知為准,未經通知債務人,債權受讓人無權請求債務人履行義務。
❺ 資產證券化和債權轉讓有什麼區別
現在我們什麼有很多資產證券化的案例,需要多了解一下資產證券化的知識,資產證券化知識可以找翟山鷹老師,講解的比較深入。
❻ 基礎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的特定資產收益權轉讓是什麼意思
特定資產收益權轉讓就是資產所有人將部分收益轉讓出去,受讓方獲得這部分收益。
在金融領域,收益權轉讓主要涉及到資產證券化和基礎資產。基礎資產也稱標的資產,例如債權、知識產權、物權、股權、企業應收賬收益權、基礎設施收益權等等,它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依賴的資產。
收益權轉讓是將基礎資產的未來收益通過在合法的中介交易平台上發布轉讓出去,資產所有方通過轉讓這部分未來收益來達到迅速融資和發展的目的,受讓方則通過投資獲得基礎資產的收益。
收益權轉讓通俗地講就是資產所有人將部分收益轉讓出去,受讓方獲得這部分收益。在金融領域,收益權轉讓主要涉及到資產證券化和基礎資產。基礎資產也稱標的資產,例如債權、知識產權、物權、股權、企業應收賬收益權、基礎設施收益權等等,它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依賴的資產。
收益權轉讓是將基礎資產的未來收益通過在合法的中介交易平台上發布轉讓出去,資產所有方通過轉讓這部分未來收益來達到迅速融資和發展的目的,受讓方則通過投資獲得基礎資產的收益。
❼ 資產收益權轉讓還能做資產證券化嗎
能。
轉【財新網】2016.2.26
收益權從所有權中發展出來又獨立於所有權人,成為可交易的標的。資產所有權人將資產收益權轉讓與受讓人,受讓人因此獲得資產收益。資產所有人的原始資產並未轉讓,轉讓的只是原始資產所產生的經營收益,收益權具有相對獨立性與可轉讓性。
收益權與收益很多情況下並無區分或者難於區分,但實際上,二者還是有所區別的。簡單說,收益權是資產支持證券持有人(投資人)獲取資產收益的權利與資格,而收益則是收益權人因持有資產支持證券而獲得的具體收益。就資產支持證券的持有人來說,資產收益不是凈收入,它包括本金和本金產生的孳息。同時,收益也可能是負的,即收益少於本金。
收益權作為基礎資產在轉讓中不能像債權轉讓那樣實現真正的風險隔離,只能實現風險的轉移。原始權益人將收益權基礎資產轉讓給了A,A再將收益權進行資產組合後,以資產支持證券的名義向投資者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募集資金用於支付購買基礎資產的對價,原始權益人通過資產換資金方式獲得融資。但這一過程中,原始權益人並不像債權作為基礎資產轉讓那樣喪失主體資格,原始權益人仍然負有繼續收取資產收益的義務與職責。在債權轉讓中,原始權益人作為債權人轉讓債權後,其主體資格由新的債權人繼受,原始權益人順利退出,債務人也不再向其履行而向新的債權人履行。因此,收益權的轉讓並不能在原始權益人與資產支持證券的持有人(投資人)之間建立風險隔離牆,當資產支持證券的持有人到期不能收回本金和預期收益時(即資產池的回收資金不能完全兌付持有人),他們是可以向原始權益人追索的,此時的基礎資產轉讓就不是風險隔離而只能是風險相對轉移。
以高速公路收費收益權資產證券化為例,其基礎資產是收費收益權,原始權益人高路公司需要將收費收益權轉讓給A。一般來說,原始權益人的原始資產就是公路(路基與路面)、沿線站所與收費亭等。多數情況下,高路公司在向銀行融資過程中,已經將沿線站所的固定資產及收費收益權抵押或質押給了銀行。在進行資產證券化時,就需要將抵押的原始資產與收費收益權基礎資產進行解押,或者通過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募集的資金將上述抵押或質押權利負擔進行解押。
收益權的資產證券化難以實現原始權益人會計上的資產出表。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出表與否,不僅關繫到資產負債表上的償債指標,也關繫到利潤表上的業績指標,因此成為發起人是否願意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動力之一。以高速公路收費收益權為例,因它是一種未來才能確定的債權,收入只能在未來某一時點才能確認,盡管代表了一定意義上的資產,但並不構成會計意義上的資產,不能作為收入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既然沒有入表,也就自然談不上出表,故由原始權益人(發起人)比照抵押借款融資進行會計處理。而對於債權類基礎資產的轉讓來說,因債權轉讓有既定的債權合同做基礎,債權轉讓收入計入資產負債表左邊的資產,而不是計入資產負債表右邊的負債,從而實現原始權益人(發行人)增加收入,降低負債的資產出表目的。
❽ 資產收益權轉讓和資產證券化的區別
資產收益權轉讓和資產證券化的區別:
收益權轉讓:通俗一點說就是把自己有收益權的東西的收益部分轉讓出去。比如投資者認為一個人的存款會產生收益,實際收益為利息,但這個人想馬上把收益拿到手,那投資者就可以考慮把這部分收益權轉讓出去,轉讓後,這個人立馬拿到投資者收益權的錢,本金還是這個人的,但中間過程的利息收益就歸投資者了。
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 資產證券化僅指狹義的資產證券化。
自1970年美國的政府國民抵押協會,首次發行以抵押貸款組合為基礎資產的抵押支持證券-房貸轉付證券,完成首筆資產證券化交易以來,資產證券化逐漸成為一種被廣泛採用的金融創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此基礎上,現在又衍生出如風險證券化產品。
❾ 保理公司開具的資產證券化轉讓價差可以稅前扣除嗎
不能稅前扣除,這些都屬於營業收入的一部分
❿ 近幾年的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項目有哪些
螞蟻金服的借唄,
京東的白條。
打包找券商發行ABS產品進行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