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對海爾的認識
海爾發展戰略創新的三個階段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特徵:只乾冰箱一個產品,探索並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特徵: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 )
特徵: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Haier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第一節 海爾發展三個方向的轉移
1999年初,在確定企業發展思路時,時任總裁的張瑞敏明確地提出了將1999年作為「海爾的國際化年」,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使海爾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集團制定了重建企業內部構架、提高企業競爭力等一系列整合方案,以確保「海爾國際化」目標的實現。
海爾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共有18個設計中心,通過整合國外發達國家的優勢資源,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製造全球化
海爾集團在全球建有10個工業園,在海外22個製造基地,真正實現了海爾產品全球造,有效滿足了海內外消費者對高質量海爾產品的需求,為海爾集團實現創世界名牌的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營銷全球化
海爾集團在海外有營銷網點五千餘個,服務網點一萬余個,實現了營銷的全球化。海爾集團在推行營銷全球化時堅持三個原則:互動、發展、創新。即美國的一些好的銷售經驗可以被歐洲學習,歐洲的好的銷售經驗可以被中東採納,通過召開這種互動會,可以使每個地區都發展起來。
•采購全球化
海爾集團通過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網上招標、網上采購,和全球最好的分供方建立一個戰略聯盟關系,讓分供方不只是供貨,還要參與產品的前端設計上來。
•資本運作全球化
海爾集團通過在產業領域創出的品牌信譽進入金融業,搭建了海爾的金融框架,包括入主青島商業銀行,控股鞍山信託、長江證券,成立保險代理公司、人壽保險合資公司、財務公司,為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奠定基礎,為海爾集團日後發展搭建了更為廣闊的舞台。
第九章 海爾的形象用語
■形象用語:真誠到永遠
■各類產品形象用語:
•海爾冰箱 為您著想
•海爾空調 永創新高
•海爾冷櫃 創造品位
•海爾洗衣機 專為您設計
•海爾電腦 為您創造
•海爾彩電 風光無限
•海爾熱水器 安全為本
•海爾國旅 誠信相聚
•海爾商用空調 永領時代新潮
•海爾手機 聽世界打天下
•海爾家居 一站到位
■海爾中英文標准字樣
海爾商標的演變是海爾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見證。
海爾創業剛起步時,電冰箱生產技術從德國利勃海爾公司引進。當時雙方簽訂的合同規定,海爾可在德國商標上加註廠址在青島,於是海爾便用「琴島——利勃海爾」做為公司的商標。(琴島,青島的別稱)
隨著企業品牌聲譽的不斷提升,原商標中的地域性影響了品牌的進一步拓展,於是過渡成為「琴島海爾」。
隨著企業進軍國際化市場步伐加快,1993年5月,集團將產品品牌與集團名稱均過渡到中文「海爾」,並設計了英文「Haier」,作為標識,新的標識更與國際接軌,設計上簡潔、穩重、大氣,廣泛用於產品與企業形象宣傳中。
從「琴島—利勃海爾」到「琴島海爾」再到「海爾」,從商標的演變可以看出海爾塑造品牌形象、逐步走向國際化品牌的發展歷程。海爾,正在努力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品牌。
第十章 海爾旗形象識別標志
圖為海爾方圓標志,意即「思方行圓」。
「方塊」放在陣中的排頭是以它為基礎向縱深發展的意思,它在這里代表著海爾的思想、理念、文化,它是一個中心。它指導著周邊圓點的組合,體現了思方行圓的思想,即在工作中要將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達到預定的目標和效果。同時也有發展無止境的寓意。在中國,人們願意把三認作上升,把六視作順利,而三十六又暗含著一種足智多謀的意思,方與圓的排列組合是三十六,意味著海爾不斷上升、不斷發展。
在使用上,方圓標志已成為海爾的企業標識,可以用於產品外包裝箱、印刷品等。
第十一章 海爾吉祥物
這兩個小孩是海爾的吉祥物,一個是中國的小孩,一個是外國的小孩。它的使用始於建廠初期,當時海爾與德國利勃海爾公司合作,此標志寓意中德雙方的合作如同這兩個小孩一樣充滿朝氣和擁有無限美好的未來。後來,海爾以這兩個小孩為原型製作了212集的動畫片《海爾兄弟》,受到廣大少年朋友的喜愛。
Ⅱ 中國第企業家是誰
從不同角度看,可能有不同的結果。真正的企業是正面影響社會發展,推動行業進步,具有創新精神,能創造持續穩定的企業治理結構。 1、榮毅仁:曾被陳毅副總理譽為「紅色資本家」。1979年創辦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開創了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1986年底,被美國《幸福》半月刊評為世界50名知名企業家之一,是建國後國內企業家躋身世界知名企業家行列的第一人 2、柳傳志:聯想的締造者和精神領袖。他40歲下海,將聯想從一個院辦企業發展成為橫跨PC、IT服務、風投、地產等幾大領域,年收入超過100億美元旗艦型企業集團 3、王石:一個引領著萬科走過20餘年持續增長之路的人,一個堪稱中國地產界的「教父」的人。王石精明、叛逆、外向、果斷;他說話熱情洋溢又充滿機智,語感極佳,經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4、李嘉誠:香港著名的塑膠商、房地產巨商,傑出的企業家。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億用於資助香港和內地的教育事業,興建醫院和敬老院。 5、劉永好:白手起家,依靠激情和頭腦,快速造就了一個橫闊多領域的大型農業企業。創業幾十年,他始終專注農業。新希望涉足金融地產等領域,最終都服務於他建立世界級農牧業龍頭的目標 6、張瑞敏:20多年時間,張瑞敏披尖執銳,將一家頻臨倒閉的冰箱廠塑造成了國際著名家電企業。海爾的成功,是張瑞敏經營管理能力的巨大成功。海爾模式被無數企業爭相效仿。 7、任正非:當思科正在接受全球傳媒和資本市場的廣泛贊譽和頂禮膜拜之時,它卻不得不為一家來自中國的企業頭疼不已。這家企業就是華為,而它的帶頭人原來是解放軍的一名團級幹部——帶有軍人作風的任正非。 8、董明珠:專注於空調行業不動搖,對於精品產品的苛刻要求,她言:沒有精品的企業是醜陋的。她撇開國美,自創銷售渠道。 9、王永慶:他是一個小學畢業生,在極其艱苦的歲月,他是一個小米店的學徒,不滿足自己的現狀,從父親借來200元開辦一個小米店,他的創業就開始了,到他創辦的企業進入「世界企業50強」的企業,是中國和台灣唯一一家進入世界50強的大企業,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卻創造出一套科學用人之道,其中最為精闢的就是「壓力管理」和「獎勵管理」兩套方法。 10、馬雲: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被國內外媒體、矽谷和國外風險投資家譽為與比肩的五大互聯網商務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動了中國商業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中小企業創造了無限機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Ⅲ 關於海爾
海爾發展戰略創新的三個階段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特徵:只乾冰箱一個產品,探索並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
特徵: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 )
特徵: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Haier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第一節 海爾發展三個方向的轉移
1999年初,在確定企業發展思路時,時任總裁的張瑞敏明確地提出了將1999年作為「海爾的國際化年」,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使海爾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集團制定了重建企業內部構架、提高企業競爭力等一系列整合方案,以確保「海爾國際化」目標的實現。
海爾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共有18個設計中心,通過整合國外發達國家的優勢資源,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製造全球化
海爾集團在全球建有10個工業園,在海外22個製造基地,真正實現了海爾產品全球造,有效滿足了海內外消費者對高質量海爾產品的需求,為海爾集團實現創世界名牌的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營銷全球化
海爾集團在海外有營銷網點五千餘個,服務網點一萬余個,實現了營銷的全球化。海爾集團在推行營銷全球化時堅持三個原則:互動、發展、創新。即美國的一些好的銷售經驗可以被歐洲學習,歐洲的好的銷售經驗可以被中東採納,通過召開這種互動會,可以使每個地區都發展起來。
•采購全球化
海爾集團通過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網上招標、網上采購,和全球最好的分供方建立一個戰略聯盟關系,讓分供方不只是供貨,還要參與產品的前端設計上來。
•資本運作全球化
海爾集團通過在產業領域創出的品牌信譽進入金融業,搭建了海爾的金融框架,包括入主青島商業銀行,控股鞍山信託、長江證券,成立保險代理公司、人壽保險合資公司、財務公司,為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奠定基礎,為海爾集團日後發展搭建了更為廣闊的舞台。
第九章 海爾的形象用語
■形象用語:真誠到永遠
■各類產品形象用語:
•海爾冰箱 為您著想
•海爾空調 永創新高
•海爾冷櫃 創造品位
•海爾洗衣機 專為您設計
•海爾電腦 為您創造
•海爾彩電 風光無限
•海爾熱水器 安全為本
•海爾國旅 誠信相聚
•海爾商用空調 永領時代新潮
•海爾手機 聽世界打天下
•海爾家居 一站到位
■海爾中英文標准字樣
海爾商標的演變是海爾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見證。
海爾創業剛起步時,電冰箱生產技術從德國利勃海爾公司引進。當時雙方簽訂的合同規定,海爾可在德國商標上加註廠址在青島,於是海爾便用「琴島——利勃海爾」做為公司的商標。(琴島,青島的別稱)
隨著企業品牌聲譽的不斷提升,原商標中的地域性影響了品牌的進一步拓展,於是過渡成為「琴島海爾」。
隨著企業進軍國際化市場步伐加快,1993年5月,集團將產品品牌與集團名稱均過渡到中文「海爾」,並設計了英文「Haier」,作為標識,新的標識更與國際接軌,設計上簡潔、穩重、大氣,廣泛用於產品與企業形象宣傳中。
從「琴島—利勃海爾」到「琴島海爾」再到「海爾」,從商標的演變可以看出海爾塑造品牌形象、逐步走向國際化品牌的發展歷程。海爾,正在努力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品牌。
第十章 海爾旗形象識別標志
圖為海爾方圓標志,意即「思方行圓」。
「方塊」放在陣中的排頭是以它為基礎向縱深發展的意思,它在這里代表著海爾的思想、理念、文化,它是一個中心。它指導著周邊圓點的組合,體現了思方行圓的思想,即在工作中要將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達到預定的目標和效果。同時也有發展無止境的寓意。在中國,人們願意把三認作上升,把六視作順利,而三十六又暗含著一種足智多謀的意思,方與圓的排列組合是三十六,意味著海爾不斷上升、不斷發展。
在使用上,方圓標志已成為海爾的企業標識,可以用於產品外包裝箱、印刷品等。
第十一章 海爾吉祥物
這兩個小孩是海爾的吉祥物,一個是中國的小孩,一個是外國的小孩。它的使用始於建廠初期,當時海爾與德國利勃海爾公司合作,此標志寓意中德雙方的合作如同這兩個小孩一樣充滿朝氣和擁有無限美好的未來。後來,海爾以這兩個小孩為原型製作了212集的動畫片《海爾兄弟》,受到廣大少年朋友的喜愛。
Ⅳ 經濟發展難的時候,什麼行業的行情更好
未來三到五年,互聯網金融勢不可擋
金融業的變革是最大的。回想一下,2010年的秋冬天,全中國最好的金融腦袋討論中國銀行(601988)業的未來會怎麼樣,有一個詞從來沒有從銀行家嘴巴裡面出現過,這個詞叫「支付」,變革的是一個叫做馬雲的人。因為沖擊太大了,去年12月底的時候,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1600家,現在已達到2800家,未來三年五年內,這個浩浩盪盪的互聯網金融是不可阻擋的,沒有人擋得住,整個金融業都在發生變化,未來銀行可能回瓦解。
我在想有未來有兩件事會發生。第一個,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我們一定可以看到這個國家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第二個,我們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批活過一百歲的人。我去了美國斯坦福,又去了深圳和華大基因的科學家探討,我相信我可以活到100歲。我還可以活40到50多年,如果未來這個世界和我沒有關系,等40多年的死也是件很痛苦的一件事。
怎麼能夠跟上這個時代的變化?給大家講四個正在發生的變化。
變化三,從大眾消費到圈層經濟。
小虎隊的流行是中國第一次進入男士消費時代,現在TFBOYS是中國網路熱搜榜排名第一位。他們如果下個月在南京舉辦一場萬人演唱會,猜猜票會在多長時間之內賣完?我請教過一個娛樂界的人,他說最慢大概15秒,最快2秒。
而且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有錢也買不到票,因為他們有幾百萬的粉絲,通過組織化的方式,在貼吧、在部落、在朋友圈把票已經分割完了,你再有錢也買不到票,他們也不需要你進到他的會場里,因為你不屬於他們的階層。這就是今天中國新的消費,叫小眾經濟。
商業機會在哪裡?未來的商業機會是我們將失去大眾品牌,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所服務的只是一個特定的人群,這個特定的人群會垂直打通。只要服務這些人,只要在這個族群中形成品牌理念,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小而美麗的優秀企業。在一個特定的族群和消費族群中打穿做透,為他們提供服務,這是中國現在消費社群最大的變化。
中國現在已經到了一個社群經濟時代,太多的價值觀,人群切割變的非常的重要。有的時候不需要外面的人。只要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和一定的屬性,為一定的人群服務,你就能形成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
變化四,由產業資本時代進入到金融資本時代。
這個可能對當前的中國中產階級是最關鍵的。我們今天所經歷的這一輪資產泡沫,應該是近十年來最大的資產泡沫,很可能是最後一次比較良性的資產泡沫期。經過這次的資產泡沫,中國整個的財富分配模式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未來的每一個企業,所提供的每一項服務、每一個消費都可以被打包成一個證券產品在市場上進行銷售,這是一個最大的變化。
從今往後,作為中產階級的變化非常大。整個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形成一個復雜結構,而且我們非常的陌生。資本市場的結構越來越復雜,產品結構越來越復雜,未來在中國地區做企業的人,一定要知道一件事,第一,必須要做好企業。第二,要盡快讓企業證券化。
我們要怎麼擁抱這一輪的金融資產泡沫周期?在資產配置中進行多重資產配置,到信託,到基金。一定要讓自己的資產迅速滾起來。這是我們在未來的新十年將要看到的變化,就是整個財富的創造模式在發生變化,資本和資本杠桿,在未來財富波動中的效應會急劇的增加。
Ⅳ 中國十大成功企業家有:曹建華這個人嗎
沒有
中國十大成功企業家分別為:
1、榮毅仁:曾被陳毅副總理譽為「紅色資本家」。1979年創辦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開創了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1986年底,被美國《幸福》半月刊評為世界50名知名企業家之一,是建國後國內企業家躋身世界知名企業家行列的第一人
2、柳傳志:聯想的締造者和精神領袖。他40歲下海,將聯想從一個院辦企業發展成為橫跨PC、IT服務、風投、地產等幾大領域,年收入超過100億美元旗艦型企業集團
3、王石:一個引領著萬科走過20餘年持續增長之路的人,一個堪稱中國地產界的「教父」的人。王石精明、叛逆、外向、果斷;他說話熱情洋溢又充滿機智,語感極佳,經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4、李東生:「敢為天下先」是李東生的個性。2002年李東生在全球家電市場聲名鵲起,TCL以820萬歐元並購德國施耐德,邁出國際化第一步。2004年,李東生同時整合了兩個虧損大戶——法國湯姆遜公司彩電業務與阿爾卡特全球手機部門
5、李嘉誠:香港著名的塑膠商、房地產巨商,傑出的企業家。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億用於資助香港和內地的教育事業,興建醫院和敬老院。
6、劉永好:白手起家,依靠激情和頭腦,快速造就了一個橫闊多領域的大型農業企業。創業幾十年,他始終專注農業。新希望涉足金融地產等領域,最終都服務於他建立世界級農牧業龍頭的目標
7、張瑞敏:20多年時間,張瑞敏披尖執銳,將一家頻臨倒閉的冰箱廠塑造成了國際著名家電企業。海爾的成功,是張瑞敏經營管理能力的巨大成功。海爾模式被無數企業爭相效仿。
8、宗慶後:用了10年左右的時間將杭州的一家校辦工廠發展成了中國最大的飲料生產企業,2004年銷售收入114億元。07年,宗慶後在此祭起民族主義大旗,挑起了與合作夥伴世界食品巨頭法國達能的紛爭
9、任正非:當思科正在接受全球傳媒和資本市場的廣泛贊譽和頂禮膜拜之時,它卻不得不為一家來自中國的企業頭疼不已。這家企業就是華為,而它的帶頭人原來是解放軍的一名團級幹部——帶有軍人作風的任正非。
10、 史玉柱:中國早期最出色的電腦程序員之一。上世紀90年代,開發的巨人漢卡系列曾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第一。2004年重返IT業,自主研發運營的首款網路游戲《征途》獲得巨大成功。之後旗下公司「征途網路」更名為「巨人網路」。
參見:
http://news.joy.cn/China60/boss/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