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2010年後美國可轉債融資市場的發展狀況

2010年後美國可轉債融資市場的發展狀況

發布時間:2022-04-05 01:30:42

Ⅰ 外國融資現狀都是什麼樣

美 國鐵路融資狀況:

1998年6月9日,美國總統柯林頓簽署了"21世紀運輸平衡法(TEA-21)"。TEA-21法令的宗旨是,改進安全、保護環境、增加就業、重建美國運輸基礎設施、協調發展各種運輸方式。TEA-21法令提出,不僅要在高速公路、橋梁方面進行投資,還將在公共運輸系統、聯合運輸和諸如智能運輸系統這類先進技術領域進行投資,並提出了創紀錄的投資額度,列入國家財政預算。

國外非金融企業內部融資現狀:

西方經濟學者在考察市場經濟國家的企業融資行為過程中,得出這樣的結論,認為企業融資結構的最優順序是:先是內部融資,然後是發行債券,最後才是發行股票。這一理論被西方各國企業的融資行為所證實。

從美、英、德、加、法、意、日等西方7國平均水平來看,內源融資比例高達55.71%,外源融資比例為44.29%;而在外源融資中,來自金融市場的股權融資僅占融資總額的10.86%,而來自金融機構的債務融資則佔32%.從國別差異上看,內源融資比例以美、英兩國最高,均高達75%,德、加、法、意四國次之,日本最低。從股權融資比例看,加拿大最高達到19%,美、法、意三國次之,均為13%.英國、日本分別為8%和7%,德國最低僅為3%.從債務融資比例看,日本最高達到59%,美國最低為12%。企業不僅具有最高的內源融資比例,而且從證券市場籌集的資金中,債務融資所佔比例也要比股權融資高得多,可見,西方七國企業融資結構的實際情況與啄食順序假說是符合的。

以美國為例,「二戰」後40餘年在各個經濟周期內,美國企業內部融資總量的比重平均高達73.1%,只有26.9%靠外部融資,美國企業其自有盈餘用於再投資的比例平均高達近97%。企業之所以會把盈餘再投資作為融資等級中的首選。20世紀80~90年代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內部融資比例占所有資金來源的50%~80%左右,最高的1991年達到95%;債務融資一般在20%上下浮動;發行股票的融資比例最低,很多年份是負值,表明公司通過回購股票使這些年份的股權融資為負值。

Ⅱ 概述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情況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

原因:美國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術成果,改進傳統工業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政府加強對經濟的調控,改善人民生活,創造比較有力的發展環境;加大了對教育和科研研究的經費投入,培養高素質人才,涌現出了許多高新科技成果等等。

2、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

原因:經濟發展弊端顯露,受到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美國債務增加,成為最大的負債國。

3、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原因:美國對社會經濟進行了改革,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力度,促進一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了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等。

(2)2010年後美國可轉債融資市場的發展狀況擴展閱讀

石油危機

美國和蘇聯的冷戰至這段時期仍未停止。其間美國和蘇聯展開了一連串的太空競賽,蘇聯派出了世界首個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國則派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發戰爭,北越與南越開戰,美國為阻止蘇聯和共產勢力擴張,毅

美國參與的越戰中的畫面。

然介入越戰。其間美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最終北越統一了越南,美國的企圖未能實現。

70年代初期,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是歷來最嚴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3年10月以色列與中東一系列國家關系惡化,觸發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1974年美國還要派發汽油定量配給票。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



Ⅲ 分析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的狀況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金融科技發展歷程

金融領域的科技應用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金融電子化、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第三階段金融科技強調利用前沿技術變革業務流程,推動業務創新,突出在大規模場景下的自動化和精細化運行。

Ⅳ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七十年代,美國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因素有哪些

美國二十世紀經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1970年代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黃金時期。華爾街在戰後享受了歷史上最長的一次牛市,股市幾乎毫無阻力的從1949年到一直上漲到1957年。美國政府當時參與社會福利和被艾森豪威爾稱為軍事工業復合體的政策一直延續至今。

從1975年到1979年,失業率總體上穩定下降,但不久後開始陡然升高。

里根推行的經濟政策為供應面經濟學,被人稱為里根經濟學,將所得稅降低了25%、減少通貨膨脹、降低利率、擴大軍費開支、增加政府赤字和國債,排除稅賦規則的漏洞,繼續對商業行為撤銷管制,使美國經濟在歷經1981-1982年的急遽衰退後,於1982年開始了非常茁壯的經濟成長。

他始終強調他對於聯邦政府在處理問題上的能力抱持著懷疑態度,尤其是在經濟問題方面。他的解決方式是撤回政府的干涉並減少稅率和撤銷管制,以此讓自由市場機制能自動修正所面臨的問題。

影響因素:

產出由就業率和生產率決定。統計數據表明,美國經濟的生產率顯著下降,雖然就業水平恢復到了比危機前更好的水平,但是就業前景受到了一些長期因素的制約。

實際上,美國的生產率下行從本世紀初已開始,此前數年由信息技術帶來的經濟繁榮逐漸消失。至於生產率的降低是暫時現象還是長期趨勢,這是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一直在爭論的話題。一句話,未來的生產率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4)2010年後美國可轉債融資市場的發展狀況擴展閱讀

應對方法

首先是提高生產率。結構性改革——包括勞動力市場、產品市場以及稅收體系的改革——可以助一臂之力。雖然短期會有陣痛,但在適度的財政刺激下,有望產生巨大影響。

其次,提高勞動參與率是縮小不平等差距和保證廣泛增長的核心。刑事司法改革可以鼓勵企業僱傭有犯罪前科的人;家庭友好政策,如帶薪假期、彈性工作制、質優價廉的育兒服務等,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這也是可以讓女性勞動參與率跳躍式上升的關鍵。

最後,老齡化是美國和很多發達國家面臨的主要挑戰。移民和養老金制度方面的改革,如吸納年輕的專業技工、提高退休年齡等,可以在短期內緩解適齡勞動人口的不足,但從長期來看仍需財政支持。如果執行得當,這些改革可以幫助美國經濟重新駛上高速公路,但在改變到來之前,道路艱難且漫長。

Ⅳ 2010年國際形勢與政策論文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的現狀與未來

國際經濟形勢的現狀與未來
經濟全球化經過調整後,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持續深入發展,全球經濟依存性不斷上升。全球資本與生產技術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帶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有七個特點。
(一)世界經濟迅速增長,美國、歐元區國家、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使世界經濟得以繼續維持較高增速,發展中國家經濟呈相互帶動、梯次發展的態勢。
2007年世界經濟仍將保持近4%的增速。美國經濟穩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額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標不及北歐,次貸危機使美經濟優勢不斷被侵蝕和分解,其負面影響還在擴大。主要西方國家面臨工業化以來最強烈的外部競爭。歐亞大陸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舞台。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歐亞大陸經濟總量佔全球的62%,累積財富總量是美國的一倍,2006年「新歐洲」國家國內生產總值較2003年增加近一倍。同時,佔世界人口80%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進入較快增長期,在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分工體系中地位得到加強,對世界經濟影響力進一步增大,改變了世界經濟的增長格局。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佔全球的20%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到30%。
(二)隨著金融創新,特別是金融衍生工具的開發和推廣,金融一體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業呈「爆炸式增長」。
巨額國際資本的無序流動和投機,不僅給發展中國家經濟造成很大損害,發達國家也難獨善其身。據美國麥肯錫公司的最新報告,全球金融業的核心資產總額已達140萬億美元。資本市場進一步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主體。銀行資產佔全球金融資產總額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資產進一步向發達國家集中。發達國家的金融資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目前已平均躍升至330%。「經濟金融化」趨勢一方面促進了全球資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投機性和風險性。
(三)國際資本市場和勞動市場流動性增強,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形成全球市場。
國際資本市場更加成熟,資本流動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程度日益提高。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未來10年,發展中國家將有7億人口進入全球勞工市場。全球產業鏈的形成和資源配置中合理及不合理的部分進一步顯現,不均衡的全球增長模式正在塑造新全球經濟格局。從總體看,國際貿易、投資金融市場的自由化進程使生產要素流動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最佳配置」。從國別看,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社會成本分布嚴重失衡,窮國與富國的差距在擴大,輸家與贏家的兩極分化加劇。資本回報連創新高,勞動回報則越來越低,導致國家間不平等。發達國家主導當前的國際貿易、投資、金融和國際分工體系,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人口佔世界3/4,經濟總量只佔1/4。黑非洲至少要到2047年才能成功脫貧。在北方陣營,美歐日是國際經濟三大支柱,但由於美國奉行經濟單邊主義,企圖壟斷國際經濟決策,三方經濟利益摩擦時有發生。南方陣營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拉大,對經濟發展問題的基本訴求和利益關注點發生重大分化,多元化現象明顯,南南合作呈現高度復雜性。
(四)新興市場經濟體日益具體,加快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一大批新興發展中國家市場經濟體系日趨成熟,東亞、拉美、獨聯體國家經濟全面提速,非洲、中東地區國家經濟開始起飛,這些國家的國內資本市場迅速發展,對外資的依賴明顯下降,對自身能源、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意識強化,一些出口導向型發展中國家逐步實現貿易結構多元化。「金磚四國」、「新鑽11國」等新興發展中國家繼續引領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成為未來最為強勁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影響全球化的發展。按匯率計算,今年,印度、俄羅斯、巴西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均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晉升世界經濟12強。2001年~2007年,中、俄、印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出口、引資、外匯儲備和股市總值排行榜上的名次平均躍升四個位次。亞洲國家對美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比重已從1993年的25.5%減少到目前的16.5%。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持續增大。發展中國家相互投資迅速增長,主要表現在亞洲內部以及亞洲對非洲的投資。目前,世界外匯儲備總額高達5.4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掌握在發展中國家手中。近來,發展中國家開始將部分外匯儲備以「主權財富基金」的形式對外投資,金額可能高達1.5萬億美元,投資的主要方向是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和跨國並購,有關動向將對國際資本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五)南北國家有關發展模式的交融與交叉增多,經濟領域多邊協調漸成趨勢,新興大國加速崛起,經濟力量加速「多極化」。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相互利用,南北關系呈繁蕪交織的狀態。俄羅斯迅速復興和印度加快振興,打破了冷戰後中國一枝獨秀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新興大國崛起的第一梯隊。一批發展中國家邁入或走近經濟次大國行列,對維護世界經濟體系的穩定及貿易自由化的需要不斷增強,與發達國家的共同利益有所增多,雙方相互依存有所加深,在經濟、金融等領域開展對話與合作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日增。「G8(八國集團)+5」成為促進南北對話的重要高端平台。G20(20國集團)涵蓋當前世界上最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具有較強的「南北」代表性,近年來在協調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應對金融危機、促進世界經濟金融穩定發展等的立場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加拿大倡議在G20框架內成立「全球首腦論壇」,進一步反映出國際社會加強多邊對話協調的趨勢。
(六)各種區域或雙邊自由貿易安排發展迅速,國際貿易、跨國投資重趨活躍,自貿區談判方興未艾,通過自貿協定等形式,新興力量與傳統大國結成經濟聯盟成為時尚。
區域經濟合作既是各國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產物,也是有關國家以區域發展為依託,為減緩經濟全球化無序沖擊而採取的合理選擇。區域經濟合作、區域集團化趨勢與經濟全球化發展並行不悖。這種總體上良性的經貿互動推動了政治上的良性發展,大國重啟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東亞、拉美、非洲等地區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區域合作蓬勃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之間區域合作勢頭加強,成為聯系不同地區之間合作網路的重要紐帶。巴西、印度、南非已建立三國合作框架,亞洲與非洲,亞洲與拉美,拉美與中東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各國均試圖通過強強聯合、強弱互補的模式加快區域集團建設,實現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謀求在新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美國全面推動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歐盟借東擴之機加快區內金融、服務一體化進程,拉美兩大經濟組織南方共同市場和安第斯共同體宣布加快自由貿易談判,東亞10+3和上海合作組織作為亞洲兩個支柱性機制深入發展。未來國際經濟關系將逐漸由國家之間的較量和競爭轉向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角逐,圍繞全球經貿政策、金融體制的斗爭與協調將主要在經濟集團之間展開。
(七)國際能源、資源價格大幅上漲,國際能源格局調整步伐加快,對能源等戰略資源的爭奪成為影響國際經濟關系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一些資源大國特別是油氣資源富集的國家把握了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的良機,不僅從中獲取巨額收益,同時提升了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近年來,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委內瑞拉和阿聯酋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排序中平均前移了三個位次。一些石油生產國加強了對國內石油資源的控制,減少了發達國家對其石油資源的掌控。伊朗、委內瑞拉等產油國將能源作為國際斗爭的主要籌碼,公開向美「叫板」。美國目前控制著中亞、中東、西非和北美的世界近70%的石油資源。全球能源戰略格局明顯向美傾斜,但在世界能源市場格局方面,俄羅斯影響舉足輕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戰略影響不可低估。日本努力穩定傳統石油來源,並積極拓展新渠道。歐盟等國積極增加石油戰略儲備,並尋求能源合作。隨著世界經濟的強勁復甦和繁榮,各方對能源的依賴將與日俱增。圍繞油氣資源、運輸管道和市場價格等,美、歐、日等大國還將展開激烈的國際能源爭奪戰。同時,隨著新興發展中大國對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及對能源安全的追求,相關能源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打破了發達國家企業在國際能源產業中的壟斷地位

一、世界經濟的復甦跡象
近來隨著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呈現不同程度的復甦,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嚴重的世界經濟衰退結束跡象初顯。從統計數據看,2009年第二季度,德國、法國和日本經濟環比均已恢復正增長,美國和英國經濟的下滑速度也明顯放緩(見表1)。其中,美國房地產銷售連續上漲、二季度私有部門投資以及實際貨物和服務出口的規模下降幅度顯著收窄,凈出口和投資已對GDP做出積極貢獻。德國2009年8月份服務業信心指數創出2006年1月以來最高,投資者信心指數也創三年多來最佳。日本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9%,按年率計算增長3·7%,為5個季度以來首次呈現正增長,在發達國家中增長最快。另外,日本采購經理人指數、商業環境指數和消費者信心指數均已止跌回升。在資本市場方面,自2009年3月主要發達國家二季度GDP增長6·1%。巴西二季度出現自2003年以來的最強反彈, GDP增長6%;而二季度經濟創紀錄萎縮10·9%的俄羅斯, 8月份製造業也出現止跌回升的信號。面對經濟逐步向好和金融市場形勢繼續好轉的局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近來紛紛調整之前對於世界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測,就連北歐聯合銀行的經濟預測報告也認為全球經濟衰退已經結束,世界經濟將開始復甦。各主要國家政要也發表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IMF 2009年10月1日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預計, 2009年世界經濟萎縮1·1% (見表2),下降幅度將低於之前的預計, 2010年全球經濟可反彈至3·1%,較7月份預計的2·5%明顯提高。
二、世界經濟復甦的脆弱性
盡管世界經濟呈現明顯復甦跡象,但主要國家貿易大幅回升的局面尚未顯現。這一方面說明,盡管發達經濟體經濟有所恢復,但受制於政策性引領復甦的局限、金融市場信心修復尚需時日、失業率居高不下對需求恢復形成的障礙、不斷加重的政府巨額財政預算赤字給再融資帶來的困難以及新一輪經濟復甦中的通脹壓力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難度,全球經濟即使復甦,未來增長速度也將是緩慢的,同時不排除中間有所反復。IMF預計, 2010—201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僅略高於4·7%,低於危機前幾年的平均水平。
(一)政策性復甦的局限性
面對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主要發達國家政府大多採取了財政刺激手段,且效果明顯。這種依靠政府政策手段挽救危機,或刺激未來復甦的做法帶有明顯的政策性復甦特徵。政策性復甦的後果就是政府脫身時機難以把握,而企業和市場對政府政策產生依賴,長此以往,市場扭曲,的市場秩序較難恢復。而政府如何、怎樣退市成為未來經濟走向一個重要因素。政府介入加深、過晚退出,可能導致惡性通脹;政府過早退出,前期刺激計劃的實施出現折扣,又會影響經濟復甦。如何在促進經濟復甦和遏制惡性通脹方面取得平衡,這意味著政府有效的退出將成為未來經濟復甦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主要經濟體對是否繼續對市場給予支持暫時達成共識,但並不意味著未來沒有矛盾,或某一方單獨退市的可能。
(二)金融業修復的復雜性
本次經濟衰退源於金融危機,因此,金融業受到的打擊最大,一是泡沫破滅、財富減少;二是金融領域的去杠桿化,資金相對減少,未來修補非常困難,也需要時間;三是金融業破產、利潤下降、投資和就業下降趨勢尚未逆轉。即便考慮到部分金融機構開始償還政府的救助資金,但金融機構的「療傷過程」仍需時日。因此,當前刺激經濟的主要資金來源仍然來自政府的擴大支出,金融部門惜貸現象依然嚴重,並且可能要持續一定的時間。目前貿易融資困難已成為抑制貿易增長的障礙之一。
(三)解決高失業的困難性
金融危機給各國就業形勢蒙上巨大陰影,自2008年失業人數迅速上升以來, 2009年以來全球就業形勢日趨惡化(見表7)。歷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在經濟開始復甦後,通常還需要4~5年的時間失業率才能逐步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聯合國報告預計, 2009—2010年全球失業人數將達5000萬。發達經濟體到2010年的失業率會高於10%。鑒於全球國際經濟形勢最樂觀估計也將在2010年才開始好轉,而大部分國家只有在2011—2015年間實現經濟加速增長,才可能緩解金融危機導致的失業狀況。國際勞工組織預計,就業率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估計要花4~5年的時間。這意味著全世界可能要迎來一場持續6~8年之久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危機。大規模就業增長如果無法恢復,消費的真正增長就只是一個願望,經濟增長的動力明顯受到掣肘。
(四)政府再融資的艱巨性
自金融危機爆發後,為了使經濟盡快擺脫衰退恢復增長,各主要國家均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助計劃,其中包括不斷加大力度的政府財政安排,這使得政府開支迅速增加,財政赤字水漲船高。據美國政府的預計,未來10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總規模將達到7·1萬億美元。未來幾年,歐元區和歐盟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將從2008年的69·3%和61·5%分別升至77·7%和72·6%,遠超60%的上限。日本的國家債務已經高居發達國家之首,經濟危機導致的稅收減少以及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預計未來幾年日本財政狀況將進一步趨於惡化。繼續融資的難度相當大。
(五)新一輪全球性通貨膨脹的長期性
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央行大幅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大印鈔票,放鬆信貸。這無疑為新一輪通貨膨脹埋下禍根。美聯儲已釋放和承諾了12萬億美元來拯救金融系統,約佔美國GDP的83%。這一大筆貨幣供給如果不能及時退出,將引發惡性通貨膨脹。另一方面,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經濟,無疑使流動性泛濫,也為新一輪全球性通貨膨脹奠定基礎。正如大量研究機構所預測的那樣,世界經濟將在短期出現增長回落和通脹抬頭的現象。但是,這種增長的回落和通脹的抬頭並不是一種臨時的短期現表而是一種十分深刻的周期性調整。2009年之後世界經濟核心特徵很有可能是,經濟增長緩慢復甦而通貨膨脹開始抬頭。
三、國際貿易競爭的嚴峻性
鑒於經濟恢復步伐不會太快,進口需求的增長也不會非常明顯。與此同時,目前不但新興市場希望通過盡快恢復出口保證本國經濟增長,發達經濟體也試圖利用增加對於外部市場出口,擴大或保持經濟復甦的局面,因此,目前國際貿易環境較過往更加嚴峻,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無論是貿易逆差國,還是傳統的貿易順差大國,都依然寄希望於將貿易作為經濟增長的突破口。
資料來源:各國海關統計暖勢頭,但下降幅度仍保持兩位數。WTO預計, 2009年全年全球貿易(剔除價格和匯率影響後)將萎縮10%,其中發達國家減少14%,發展中國家減少7%。IMF預計, 2009年世界貿易將下降11·9%,其中,發達國家實際進口、出口將分別下降13·7%和13·6%,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將分別下降9·5%和7·2%。2010年均將恢復增長,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
四、貿易保護主義是最大禍害
值得關注的是,與美國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的IT革命和21世紀初的房地產繁榮的帶動下較快擺脫衰退迅速反彈的願望一樣,目前奧巴馬政府也提出了將以新能源、環保等新興產業帶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主張。目前許多國家都開始重視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優先發展新能源和環保產業等,似乎把新能源當成了救命稻草。但研究和現實表明,目前新能源技術,還處在發展階段,新興產業完全走向市場化仍顯遙遠。在「保增長」仍然是當前世界經濟的主題壓力下,各國的政策基本上仍屬於急功近利型的,並沒有徹底建立新經濟增長模式的決心和動作。而目前最能顯現政策效果的首要任務是抓住復甦的機會,擴大出口,把東西賣給別人。當每個國家都如法炮製,只想把東西賣出去,而當市場新增需求依舊有限、經濟復甦緩慢且非常脆弱時,守住自己的市場又成為本能,近來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手段的出現,無不表明貿易保護主義的猖獗。
五、中國挑戰依舊嚴峻
中國作為持續的順差國, 2009年以來出口貿易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是多年來我國對外貿易沒有經歷過的最大降幅。與此同時,盡管世界經濟呈現復甦跡象,但以美國為主的發達市場的消費仍在萎縮、儲蓄率仍在上漲,顯示消費領域的「去杠桿化」仍然在持續,這意味著中國出口好轉的勢頭是有限的。更為重要的是,全球經濟的復甦將使得流動性更加活躍,過剩流動性將推高國際商品價格,這不僅會使得中國的貿易條件惡化,也將加大國內製造業的成本壓力。IMF數據表明, 2009年以來,發達國家的貿易條件在改善,而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的貿易條件逐漸惡化。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於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期。今後5年~10年,世界經濟發展速度將快於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的先後崛起,將加速國際經濟關系調整與格局演進,多極化趨勢將日趨明顯。美國經濟「雙赤字」,使世界經濟發展失衡。美元貶值、油價飆升,使全球經濟風險加大,但世界經濟整體趨勢依然向好。
? 去年,世界經濟增長5%,為近30年來最好。今年,受歐元區和日本經濟疲軟的影響,全球產出增幅將放緩。
? 美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引擎。國際機構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將持續穩健擴張。雖然受到高油價沖擊,又面臨財政和貿易「雙赤字」,但美國經濟的內生性強,增長勢頭不會改變。原因是:1.企業投資強勁復甦,居民消費持續增長。2.低利率時代雖然結束,但宏觀環境依然寬松。3.「新經濟」雖然缺乏新動力,但活力再現。加之布希政府的持續減稅、弱勢美元和油價適度回落等等,均有利於美國經濟持續擴張。
? 日本經濟意外衰退復甦步履維艱。去年,國際機構普遍看好日本經濟。今年上半年日本經濟將處於停止狀態,下半年可能恢復增長。然而,日本經濟復甦依靠的不是內需而是外貿。因為,目前僅靠內需尚難支撐日本經濟復甦。可見,當前日本經濟基礎依然脆弱。一是油價飆升對經濟影響開始顯現;二是國內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出口。
? 歐元區經濟增長緩慢,但復甦勢頭尚能維持。歐元區經濟在連續兩年低迷後,去年增長2%,雖低於IMF估計的2.2%但仍是近4年來最好的歐元的被動持續升值。油價居高難下,開始影響歐元區經濟復甦
? 亞洲經濟增長觸頂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區。該地區宏觀經濟基本穩定,區內合作效應凸顯,互利共贏格局正在形成,發展趨勢是:東亞地區將持續較快增長,「四小龍」則適度擴張;東南亞經濟將穩步復甦,越南和泰國成為佼佼者;南亞經濟增長勢頭不弱,印度成為地區領頭羊;中亞經濟恢復性高增長,但資源型經濟風險將增大。在未來數年中,亞洲將在全球經濟中保持較高增長,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增長中心。
? 發展中國家經濟將進入穩定增長期。國際機構對發展中國家經濟中長期前景普遍樂觀。目前,發展中國傢具備空前良好的發展機遇:1.宏觀經濟環境普遍改善。2.國際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3.南南經貿合作明顯加強。亞洲與拉美、亞洲與非洲,亞、非、拉區域合作步伐加快,帶動發展中國家間的泛區域、區域和雙邊合作蓬勃發展。4.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等發展中大國經濟加速發展,在區域經濟中起著空前的示範效應和領頭作用。
?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以及對我國的影響
?1、世界經濟保持增長,我國外貿市場空間仍較大2、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對我加工貿易影響顯著,一般貿易保持高速增長。。3、主要經濟體失業率高企加劇了世界經濟摩擦的風險,歐美等國對我發起的貿易摩擦多由失業部門發起。4、油價高企加劇了我國的進口成本,可能導致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5、順應世界FDI大潮,調整引資政策重點。將重點轉向有針對性地發展部分服務行業,優先發展為生產服務的服務貿易以及重點發展與貨物貿易相關的運輸和商業分銷服務業等出口導向性服務業。
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五個突出問題
——糧食進一步增產、農民進一步增收的制約因素仍然較多。糧食收購價格繼續上升的空間有限。化肥等農資價格居高不下。洪澇災害偏重發生。
——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仍然較多,投資結構仍不合理。由於產生投資膨脹的體制性原因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一些地方投資增長仍然過快。
——工業企業利潤增幅有所回落。行業效益出現明顯分化,煤炭、石油開采、黑色和有色金屬等採掘業利潤增長較快,建材、石油加工、交通運輸設備、化纖行業利潤下降較多。
?——煤電油運總體形勢仍然偏緊。由於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能源、資源約束的矛盾仍然突出。
——安全生產形勢仍比較嚴峻。頂風違規生產的現象依然存在,重特大事故頻繁發生,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等事故多發。
節能是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根本途徑
我國人口眾多,能源資源相對不足,人均擁有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氣人均剩餘可采儲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目前,我國又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能源資源的消耗強度高,消費規模不斷擴大,能源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今後,隨著經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能源需求還會持續較快增加。
? 因此,能源是我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瓶頸,直接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 節能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 我國富煤少油。在替代石油的化石資源中,煤炭在近中期內可以滿足與千萬噸數量級的油品缺口相匹配的需要,即通過煤液化合成油實現我國油品基本自給,是目前最現實可行的途徑之一。煤可經直接或間接液化兩種方法轉化成汽柴油。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條件苛刻,對煤種的依賴性強。煤間接液化是將煤首先經過氣化製成合成氣,合成氣再經催化合成轉化成汽柴油。煤間接液化的操作條件溫和,幾乎不依賴於煤種。
? 核裂變能源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相關技術日臻完善,是未來百年內解決能源緊缺問題可行、且可靠的方案。建設、運行、維護核裂變電站及對核材料的開采和核廢料的處理等將在未來百年內形成巨大的產業鏈。核裂變能源的利用受制於地球上有限的核材料蘊藏量和人類對核廢料處理的艱難和危險。利用核聚變能可能是人類最終解決能源問題的一種最重要途徑。太陽光即是太陽中的氫核聚變釋放出來的能量。核聚變的主要原料是浩淼的海水中所蘊藏的用之不竭的氘,其產物是惰性氣體氦,因此,核聚變既無原料短缺問題亦無核廢料或核泄漏等污染問題。
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和平與發展是主流,但是影響和平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強權政治,霸權主義,恐怖主義,地區沖突,核武器擴散,自然災害,跨國犯罪,疾病,走私販毒等。因此要加強國際合作。
對當前的國際形勢做出判斷,應酬好與大國的關系,對我國的外交有重大的意義。當前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之間呈現出合作與競爭,依賴與牽制等關系。國際局勢的總體穩定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但是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依然存在,我國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我國要處理好與大國的關系,尤其是與美、俄、歐盟、日的關系。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受挫,正在積極尋求國際合作,但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戰略並未改變。我國一方面要擴大合作,增加兩國外交中的積極因素;另一方面,要堅持原則,維護我國利益。?? 北約不斷東擴,嚴重影響了俄在歐洲的擴展,俄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亞洲。同時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能源供應與邊境問題上對我國有重要的意義。??
??歐盟在積極加強與美國的戰略合作,加強與中國的對話,在大國問題上謀求與中國的協作,同時也看到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得巨大市場。???由於日本不能正確面對歷史問題,同時在積極擴展和建立其大國地位,積極配合美國牽制中國。中日抗衡比較明顯,處理好中日關系決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中日關系的長期僵硬將不利於我國的發展。???與此同時,要處理好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創造更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Ⅵ 二戰後的美國經濟的發展狀況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其特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驟然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從1955至196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雖然在同一時期西歐各國和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趕上了美國(法國為5.7%、聯邦德國為5.1%、日本為7.2%、英國為2.8%),但是戰後美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仍佔有優勢地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美國經濟曾經出現連續106個月的持續增長,這一記錄直至90年代出現所謂的「新經濟」之後才被打破。

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雖然美國沒有在戰後實行工業國有化,其經濟體制仍保持著較為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後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戰後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對新科技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戰後美國政府就主動出面承擔起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的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國出口比重中,1949年佔46%,50年代佔30%左右,60年代佔20%左右。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特點。首先,從50~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西方經濟學家所稱的「黃金時代」。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 233億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億美元;1965~197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以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美國擁有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21%,鋼產量的25%。1971年美國擁有汽車1.11億輛,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1個人。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1)上述已經提到的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2)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3)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4)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5)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沒有傳統工業負擔的美國西部和南部,由於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亞的資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亞財團,控制了美國最大的銀行——美洲銀行;而南部的得克薩斯州由於戰時石油開采和軍事工業的擴建也形成了得克薩斯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在50年代就已成為美國的第三大財團,其實力僅次於摩根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的實力雖然差一些,但是它經常和其他財團結盟與東北部的老財團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財團展開對抗。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期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是:(1)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2)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浪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 19、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二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其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龐大的利潤。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原先的主業是製造汽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公司除了製造汽車,還製造飛機發動機、洲際導彈、潛艇、宇宙飛船和家用電器等,並且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產和銷售網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在60年代合並了120個不同的工商企業,並將業務擴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個國家中建立150餘家子公司,經營范圍也擴大到麵包和食品、人造纖維和紡織、建築、旅遊、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險等行業和部門,當然電話和通訊業依然是該公司的主業。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戰後美國經歷的第一次經濟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間工業生產下降了8.3%,失業率達5%。第二次經濟衰退從1953年8月延續至1954年8月,工業生產的幅度下降 9.1%,失業率達6.2%。第三次經濟衰退從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時間雖比較短,但是程度卻比較嚴重,工業生產驟然下降13.5%,失業率高達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6%,失業率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五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1%,失業率達7%以上。從上述一系列數字可見,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程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減,以至於積重難返,對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Ⅶ 2007年華爾街危機後美國銀行業的狀況

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房利美),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房地美)上周,消息傳出財務狀況惡化,該公司的股價暴跌。美國政府已經啟動了應急「救火」,除了提供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資金支持,同時也接管了抵押貸款到另一個機構,迪美銀行在加州倒閉。次貸危機將進一步拖累已經組織疲軟的美國經濟和美元對美國和資本市場信心的全球影響出現反彈。一時間,美國經濟似乎在次貸危機的陰影完全籠罩。

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別成立於1938年和1970年,這兩個機構在美國住房金融體系核心的作用,美國國會以保證住房貸款市場的流動性和立法機構身上。兩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抵押貸款公司,銀行和其他貸款人購買抵押貸款,並打包出售給其他投資者的部分抵押貸款證券化後。這兩個房貸機構擁有或擔保的抵押貸款總值約500萬億美元,相當於近一半的美國抵押貸款債務。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困境,遭受引起極大的關注。由於房利美和房地美,主要從事投資外的次級抵押貸款業務的擔心,他們都在努力表明,美國住房市場泡沫破裂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可能是更廣泛的「次貸危機」演變而來,而這將進一步加大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動盪的風險。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例如次貸危機,高油價和高通脹影響持續,世界經濟增長下半年將繼續放緩,注重新興市場國家,波動特別是風險經濟。

Ⅷ 關於2010年我國金融市場現狀及發展

【論我國金融市場的現狀及發展】

[關鍵詞]金融市場 貨幣市場 資本市場

[摘 要]金融市場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不斷發展的,本文通過對金融市場現狀的分析,闡述金融市場存在的問題及發展,並探討了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向。

金融市場,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場所,如貨幣資金借貸場所,股票債券的發行和交易場所,黃金外匯買賣場所等等。它是中央銀行利用貨幣政策工具對經濟進行間接調控的依託,是以市場為基礎,在全社會范圍內合理配置有限的資金資本資源,提高資本,資金使用效益的制度前提,同時也是發揮資本存量蓄水池作用,以迅速和靈活的融資方式把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渠道和場所。國家和中央銀行根據金融市場發出的信息,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同時,金融機構和企業也可依據金融市場信息做出相應的決策。

一、金融市場的現狀

金融市場按使用期限劃分,可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貨幣市場作為短期資金融通場所,滿足了參與者的流動性需求;資本市場作為長期資金的融通場所,為參與者提供了安全性和盈利性保障;各個市場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聯系,共同構成了不可分割的金融市場體系。發育完善、健康的金融市場體系,能使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迅速、有效、順暢傳導,促進經濟穩定發展。要想保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金融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必不可少。隨著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朝市場化方向的不斷發展,我國金融市場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規模不斷擴大,市場參與主體日趨廣泛,基本形成了初具規模、分工明確的市場體系,成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市場創新繼續穩步推進,已有創新產品發展迅速; 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涵蓋面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金融市場改革進展順利, 市場功能日趨深化;金融市場結構不斷優化,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我國金融市場正在向以建設透明高效、結構合理、機制健全、功能完善和運行安全的目標邁進。

二、我國金融市場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金融市場雖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與國外成熟的金融市場相比仍存在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金融結構失衡。我國的金融機構雖然呈現不斷優化趨勢,但現存結構狀態仍然不能夠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以及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甚至嚴重製約了金融效率與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二)金融創新乏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金融創新還很落後,且存在金融創新過於依賴政府,在有限的金融創新中,各領域進展失衡的狀況。這些都降低了金融資源的效率,削弱了我國金融機構的創新競爭力。(三)金融監管存在突出問題。從內部看,金融機構面臨著與國有企業一樣的困境,即如何真正解決激勵與約束機制問題;從外部監管看,首先表現為金融法規建設滯後,中國現行有關金融監管方面的法律經過多年修改,已經較為系統,較為完善。但由於我國的整體法律基礎不牢固,金融監管經驗不足,法律的涵蓋面並不廣泛,法律的局限性嚴重,特別是一些臨時性的管理條件、實施辦法,缺乏一致性、連續性、權威性,對金融市場發展極為不利。(四)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塞不通,人為割裂,迫使資金變相暗通,阻礙了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聯動效應,阻滯貨幣政策的傳導,減弱了貨幣政策效力,使貨幣市場的發展能有效地帶動資本市場的發展。且銀行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造成了金融市場的一些監管真空。

三、加快金融市場發展

加快金融市場發展,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成熟與完善貨幣市場的發展是資本市場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鑒於我國金融市場中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發展的不均衡現狀,筆者認為,應抓緊我國貨幣市場的發展,為各經濟主體提供一個發達的、高流動性、低風險性的短期資金融通市場;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使其為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產業結構調整及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產權制度的改革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加快貨幣市場的發展

首先,要重新認識貨幣市場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同業拆借市場。一是要規范、健全同業拆借市場交易網路系統;二是充分發揮同業拆借市場的融資功能,在有效利用有形拆借市場的前提下,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穩步發展我國的無形拆借市場,提高我國同業拆借市場的融資能力;三是規范拆借市場行為,通過制定有關的交易規則和監管辦法,規范市場運作,嚴格市場管理和監控,使拆借市場運轉正常化、良性化;四是加大抵押擔保拆借比重,改變我國拆借市場上基本以信用拆借為主要手段的現狀,以此達到防範和分散風險的目的;五是加大中央銀行的調控力度。

第三,大力發展商業票據市場。

(二)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

首先,應調整非國有經濟與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政策,適當擴大它們的投資需求;其次,進一步健全國債市場;第三、適當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第四,逐步使社會保障資金進入資本市場;第五、著力發展產權交易市場;第六、完善資本市場的組織結構體系;第七、發展機構投資者。

四、我國金融市場發展趨勢

(一)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在金融體制和金融市場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對國有商業銀行要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真正的現代企業經營管理體制, 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經營管理模式,最終使其成為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內控機制健全、按照市場化機制運作的現代金融企業。同時,也要對股份制銀行進行制度創新,真正按照現代商業銀行的標准,建立內控嚴密、運轉規范高效的經營機制和管理體制,全面提升其經營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保險市場運作機制。根據入世承諾,我國對保險業採取的過渡期保護措施2004 年年底到期,取消對外資的地域限制,保險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要轉變經營模式,徹底改變依靠低賠付率來維持高增長率的現狀,完善市場運作機制,使保險公司的工作重點切實轉換到完善內控、強化管理、創新產品、提高服務質量上來,這種轉變應該是保險公司自願、主動適應市場機制的需要。

(三)建立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金融市場的發展一直伴隨並推動著金融監管體系的改革。判斷一個金融監管體系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則應為是否能逐步放鬆管制, 減少行政審批,為金融機構業務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要切實把監管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通過行業規劃、政策引導、市場監管、信息發布以及規范市場准入等手段,調控金融市場,防範化解風險,促進金融市場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

(四)規范證券市場主體行為首先是投資主體。我國的證券市場正經歷著從散戶與機構投資者並存向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要投資主體的過渡時期。發展和完善證券投資基金及逐步地允許保險資金等投資證券市場是投資主體深化的主要途徑。其次是融資主體。為國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創造積極條件,逐步實現資產存量的流動;在規范化的基礎上,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戰略性重組;擴大國有企業的債券發行規模, 完善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改變對銀行信貸的過度依賴;加大國有企業經營的外在壓力,促使其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管理質量。最後是證券公司。建立風險控制長效機制,在制度設計上嚴防證券公司挪用客戶資金,同時建立有效的融資融券機制;完善客戶保證金的安全保管和受償制度,確保客戶資產安全;通過收購兼並的方式實現強強聯合,增強抵禦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曹龍驥,貨幣銀行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潘英俊,金春寶,孔源,我國金融市場現狀及發展研究.科學論壇,65
[3]我國金融市場運行分析,財經界,2007 2

Ⅸ 2010年以後,世界市場的發展趨勢將向那!

以往的競爭模式將被合作所代替,尋求自我的創業發展先從合作開始.

閱讀全文

與2010年後美國可轉債融資市場的發展狀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可轉債的轉股價格調低對股價 瀏覽:578
簡述證券融資活動的作用 瀏覽:53
貴金屬證監會 瀏覽:688
天富期貨有限公司上海營業部 瀏覽:216
秘魯外匯中國銀行多久收到 瀏覽:171
呼白酒業福大量大價格 瀏覽:490
雙匯發展歷史價格 瀏覽:459
上海證券報藏波 瀏覽:126
獅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938
什麼是b輪融資 瀏覽:79
非融資擔保公司風險指標 瀏覽:511
股票有哪些盤 瀏覽:667
國企幹部能否參股非上市公司 瀏覽:499
用於引進設備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瀏覽:563
融資融券承做 瀏覽:479
怎樣拓展融資渠道 瀏覽:267
2015年3月天津汽油價格 瀏覽:620
融資融券華泰網上開通 瀏覽:489
不同形態的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不同 瀏覽:153
元理財基金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