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表現在哪些方面
民營企業因為發展的基礎都是單個個體或者家庭作坊的組織模式,企業的各種報表和帳目都比較混亂,個人和企業的資金使用相互交叉,組織結構也都不規范,大部分都是裙帶關系的結合,企業的決策也都基於老闆的個體決定,這樣就使得企業的信譽、持續盈利能力、帳目規范管理等離正規的銀行,擔保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要求的規范化運作管理的目標相去甚遠,使得銀行和其它的資本實體不敢也不願意將資金借貸給中小企業,目前中國政府所作出的對於中小企業融資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中小企業私募債,要求企業凈資產一億元,屬於(高科技企業、三農企業或者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擁有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報表,有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能力強募集的額度相應就大)要求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正且保持良好水平,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5%,一般募集的資金額度不超過企業凈資產的60%,目前發行的票面利率一般是9%,擔保費用在2%,證券公司的承銷費用在1%,期限一般是三年(這個也就是中小企業私募債比銀行貸款強的優勢,期限長),發行的債券要採取財產抵/質押擔保或者第三方擔保,目前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放開的區域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湖北,廣東,山東這幾個區域,如不再此區域內的可採取變更注冊地或者在上述區域設立子公司由子公司發債。需要准備的材料主要是你的兩個年度的會計報表和營業執照復印件,股東表決通過發行私募債的決議,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擔保公司的擔保協議,這些基本都可以交給證券公司(我們)來做,他們有上下游的資源幫你把這些資料完善,目前會計事務所的費用一般是30萬,律師事務所的費用是10萬,證券公司的承銷費用是1%,擔保公司的擔保費用是2%,票面利率是9%,企業的發行成本在13%左右。
⑵ 溫州民營經濟在溫州發展中發揮了哪些重要作用
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高比例的貢獻,是溫州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地區大開發的一系列戰略決策,改制的國有企業,在浙江省委,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88戰略「和建設」平安浙江的一項重大決策,採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以促進民營經濟的飛躍,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動力,這給了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根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戰略計劃,市委,市政府堅持從溫州實際,採取積極措施,加強指導,服務和管理,促進民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現在的情況報告如下:
升,溫州的情況看,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民營經濟的重要力量,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在溫州,在改革開放前,經濟基礎是非常弱溫州近20年來,溫州的經濟發展很快,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經濟總量,財政總收入中的順序優先浙江省,分別由改革之初,開了四,七,上升至3現在。溫州花了20年完成的「生存的命題」,以發展命題,主要由民營經濟的發展的飛躍。現在,這個城市的個別企業243000 37000私人企業,民營企業的數量,工業產值,上交稅收,外貿,出口佔99%以上的城市,96%,75%和95%。
2。發展民營經濟的根本出路解決就業問題。,浙江省溫州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少了,更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就業壓力。這些年來,通??過民營經濟的發展,在「2000000」的效果, ,200萬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和二,三產業,有200多萬流動人口在溫暖的就業機會,200萬溫州人在全國各地及海外業務的企業 - 提溫州走出去,並給當地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現在,溫州私有企業僱用超過80%的總份額城市的企業工人。溫州是沒有理由為什麼其他一些城市就業壓力,主要原因是民營經濟的發展。 BR /> 3。發展民營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來自溫州,實施的想法?兩個大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與豐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民營經濟的發展。 ,溫州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035元和5548元,分別的順序優先浙江省,從一開始的改革開放,7,10,上升到目前第一升和5。溫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反映生活的10項指標的標準是在全國名列前茅。這些年來,溫州市人先富起來,並積極參與西部地區參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在全國各地參與重組的國有企業在該領域的創始人市場的大規模發展,同時,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而且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4。發展民營經濟是實現形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發展民營經濟,發展「訂單」和依賴於「一個很好的組合,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啟發的人的願望發展,並滿足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但也提高了溫州風險意識和創業意識。「每個人都想自己當老闆,每個人都在努力成為老闆,每個人都有創業的沖動,溫州發展的動力源,活力的源泉。溫州今天的局面,最重要的一條,是激發群眾的創業熱情,使每個人都有一個強烈的創業沖動。
5。溫州也為全國其他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過去,民營經濟的發展,在溫州路走得更艱難,不僅是過河,摸著石頭過河,有時也攜帶的負擔隔江相望,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慘痛的教訓。無論經驗或教訓,可以使其他一些地方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降低成本。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不斷地給別人以啟迪,這是在溫州的貢獻。
二,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在溫州
1。私人的經濟增長模式正在加快的質量化,集約化模式。其主要表現為:第一,產業集群發展的優勢更加明顯。現有的「中國鞋都」26國字型大小生產基地,鞋革,服裝,電器等10個重點行業產值占工業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三;重點行業率超過50%的產品在全國的市場份額高達95%的金屬打火機。二是要繼續發展壯大企業規模。近三年來,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增加了一倍,規模企業產值已經達到了45%以上的比例。 3有180多個企業集團,並躋身中國500強企業,36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企業技術創新越來越濃厚氛圍。城市的企業在國內外為超過1,000個學院和大學,科研院所,以建立科技合作關系,那裡有超過800個私人研究機構,29個省級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三高高新技術產業基地,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四是要顯著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價值。已在中國8個馳名商標,16個中國馳名商標,206個省級著名商標和品牌名稱,成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2004年,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最高的8個品牌。
2。民營企業制度創新的方向性意義的步伐。第一,強強聯合。溫州民營企業已經逐漸由過去的「罷工」一起分配。典型,國產鎖龍頭企業,溫州市,共同創辦了強大的集團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企業級系統鎖定,65傢具公司成立聯合體的形式的經濟協議,成為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十幾家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共同出資,分別形成「瑞士」,「馳」財團控股公司,這是一個積極的行動為一體的民營企業的資源。二,內部和外部的合作。有一些民營企業和國外知名企業合作的各種方式,如技術,資金,市場,品牌。例如,在夏天的夢想禮服與義大利傑尼亞集團全面合資企業合作;賈精簡版工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泵製造商荏原公司的日本合作成立了全國最大的石油化工泵製造商,大大提高的產業水平和競爭力企業。上市公司。今年,華豐集團,瑞麗集團兩家企業被允許在中國和美國上市,實現了溫州民營企業上市零的突破。此外,還有多家企業正在積極運作上市,民營企業的發展的狀態,開始出現從單一渠道融資主要依靠自身積累的銀行貸款。
3。 「走出去」已成為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 「走出去」走出去的溫州企業,溫州和區域間的流動。溫州人走出去,促進跨區域的資本流動。目前,溫州在全國各地超過170萬人,去年累計投資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近2萬個工業企業的創始人外,工業產值為160十億人民幣的創業精神;成立超過240個商品交易市場,年交易額可達280億人民幣。單獨在東北三省,包括業務發展,近20萬人,總投資為150十億人民幣。資本跨區域流動的收入中,有相當一部分溫州當地經濟的培育,以實現發展的「溫州經濟和溫州經濟互動。區域間流動主要領域的兼並和收購公司,建立生產基地,研究開發中心和營銷網路,屬於增加流量和流功能,這將幫助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和做大做強,在更多的配置,並享有廣泛的資源,進一步擴大溫州經濟。
私營經濟的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民營經濟是企業家精神,並在特定的制度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多數具有先天性的弱點,特別是小型和中小型企業的無序競爭,的經營行為是不是很標準的問題,其結果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的行業和企業迅速褪色,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假冒偽劣等負面問題。在過去的幾年,溫州市加強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商會)經濟,建立了行業協會(商會)110,加強行業自律,整合,提升行業開展自我服務,協調各方之間的關系起到很好的作用,促進其健康發展民營經濟。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件處理貿易障礙,行業協會(商會)已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該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溫州市遭受了外國貿易障礙24例行業協會(商會)已出面回應從7至17贊成。
1。行業存在的問題,如何從實際出發,思考一些民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這是一個主要的主題,為民營經濟的發展。的發展,行業總量的高檔方向,但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應繼續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的關系之間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在行業中的產業定位技術上未必有追求的最高,而應該是最合適的企業規模並不一定要追求的最高, ,但應該是最經濟的,並不一定需要數量最多的產品范圍應該是最獨特的。如溫州,人口的區位優勢並不明顯,資源稟賦較差,相對缺乏高層次的技術人員從實際出發,並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現有的基礎設施,輕工等行業在溫州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我們應該注意在這方面加強努力,以維持其自身的特點。
2。保持體形的個性和活力的區域經濟。溫州經濟模式的獨特的經濟模式也有自己的個性。溫州有個很貼切的比喻,把它稱為「地瓜經濟。它的意義有三個方面:首先,溫州民營經濟是不是很起眼,企業規模並不大,檔次不是很高,但苦命的,民營經濟在溫州很好地利用外部資源和市場,像地瓜藤 - 藤葉舒展,佔用的空間外的陽光和雨露和養分吸收,具有很強的擴展能力;第三,最後的果實或根最終受益於溫州和溫州。溫州民營經濟紅薯的特點是非常相似的增長模式,它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和舞台,如果你付出注意加強規范和引導溫州民營經濟會發展得更好。
3。更好地「走出去」如何引導民營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包括到國外去,到別處去,在全國范圍內發展,這是大勢所趨。事實證明,誰開發的企業走出去的因素,這些走出去的企業普遍較好。像溫州這樣一個因素在資源相對缺乏,很多當地的人口壓力,必須是在溫州,溫州,跳出溫州,溫州的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以實施「走出去」 。特別要引導主導產業的核心企業,龍頭企業,骨幹企業,繼續的股票部分的功能??擴展和擴展外界的基礎。同時,通過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加強與在外溫州人的溝通和聯系,不斷提高企業的鄉情,親情,友情,鼓勵和引導他們投資在經濟溫州企業家的努力,溫州經濟。
4。如何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的發展陣營的經濟環境整體是越來越好,但也有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的地方。再比如,在一些地方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的現象相當嚴重,名稱的「零地價」,「零稅率」的幌子下,開展廣泛的投資活動,導致一些民營企業和各類資本的非理性,非正常流動;例如,黨的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提出了非禁即入「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上,有很多障礙,這些需要規范和執行法律,法規和政策。
⑶ 看聰明的溫州人如何融資
溫州人天掉下來當箬笠。面對全球金融海嘯和企業資金飢荒,以改革創新和民間資本打天下的溫州人神閑氣定,從容應對。 民資殷實也遇融資困境 溫州曾是中國金融改革的試驗區。長期以來,溫州的貸款不良資產率為全國最低,其中主要原因是信用、互助、民資殷實。在這個市場經濟的先發地區,民間資本相當活躍。據溫州市銀監會匡算,溫州民間資本高達6000億元之巨。但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大批中小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融資困境。 溫州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日前發布了一份調研報告《關於溫州中小企業目前存在的狀況的初步報告》。這份報告的結論是,不少溫州中小企業正面臨融資困境。 據溫州市銀監會統計,去年第一季度各大商業銀行貸款額超過2.2萬億元,其中只有約3000億元貸款落實到中小企業,佔了全部商業貸款的15%,比前年同期減少300億元,中小企業融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一位溫州企業家說,甚至有企業在接到大額訂單的情況下,向銀行申請貸款也未能如願,只得放棄訂單。 三年前,銀行經理為了把錢貸出去,經常請企業主吃飯。而這兩年的情況是,企業主到處請銀行信貸經理吃飯乃至求情,但最終也貸不出錢來。溫州一位熟知金融界的人士用一個形象的說法來說明貸款難問題。 據溫州市中小企業促進會負責人介紹,溫州確實有6000億元民間財力,但廣大中小企業卻仍為缺乏發展資金而苦惱。他估計,目前溫州民間金融的流動規模已經達到600億元。但是,由於溫州企業眾多,資金的需求量缺口依然龐大。
⑷ 溫州爆發民間借貸,企業家紛紛跑路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資金鏈斷了,放高利貸收不回來,企業沒有資金運轉就得跑路了!!
⑸ 民營企業融資難在哪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及對策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民營經濟所作的貢獻,在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全社會稅收、進出口總額、城鎮就業人員中的比重都超過1/2以上,不少佔到2/3左右,民間資本的總量已是國有資產總值的2.5—3倍左右。民營經濟中的私營企業,雖被正式認可比個體經濟足足晚了5年,但在1992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以後,私營企業發展極為迅速。據第六次全國私營企業抽樣調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1993年到2003年,我國私營企業數量從23.79萬戶增加至300.55萬戶,增長了13倍多,年均增長28.89%;注冊資本從681億元增至35305億元,增長了52倍,年均增長48.41%;從業人員則從373萬人增至4299萬人,增長了近12倍,年均增長27.72%。
毋庸置疑,在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較多的問題,融資難就是其中一個突出問題。雖然,在中央的關心、支持下,融資難的問題正在逐步得到緩解,但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渠道狹窄,仍然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的現狀
我國的民營企業以勞動密集型、低技術的行業為主,僅製造業、批發零售餐飲業就集中了民營企業的75%。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無論是在其初創期,還是發展期,主要是依靠自我積累、自我籌資發展起來的。但是,由於這些企業管理水平低、生產規模小、創利能力弱,要進一步發展,仍受到資金嚴重不足的制約。民營企業有著巨大的資金需求,然而,從銀行所得到的貸款,尚不足銀行貸款總量的2%;通過發行股票融資的民營企業在我國證券市場的上市公司中約只佔9%左右,這里還不包括那些以較高昂的代價購買別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線上市的;在債券市場上佔有的份額則幾乎為零。民營企業的融資難,突出表現為中小企業難、中西部地區難、小城鎮難,而這又恰恰是我們經濟發展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的重要環節。
資料來源:郭斌、劉曼路:《民間金融與中小企業發展:對溫州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02年第10期。
應當看到,中央有關部門和不少地方政府為了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的問題,下了很大的力氣,也出台了一些具體政策措施,如,組建民營股份制銀行和地方商業銀行、鼓勵和支持四大商業銀行,增加對民營經濟貸款、建立擔保體系、建設風險投資體系等等。但是,從實施效果來看,這些措施還沒有使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表面上看是反映渠道狹窄,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體制和制度問題。
二、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分析
1、從體制上看。當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民營企業的「歧視」現象。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和傳統意識的影響,金融部門對非公有制企業尚不能一視同仁,受各種條件制約,諸如有的怕出現問題受到牽連。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擁有全國70%以上的信貸資金,在信貸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原本是民營企業尋求信貸支持的主要來源之一,但由於國有商業銀行一直受處在行政過分干預的准財政運作體制的約束,導致其對民營企業的「歧視」現象。許多地方反映,對同樣數額的不良貸款,貸款對象如果是國有企業,銀行工作人員可以不承擔或少承擔責任,如果是私營企業就可能被有關領導機構甚至司法機關予以追究。出於對貸款責任的考慮,不少銀行員工寧肯少貸或不貸給民營企業,盡量限制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數額。其貸款手續之繁雜,抵押條件之苛刻,對抵押品要求之嚴,抵押率之低,遠遠超過國有企業,使不少民營企業望而卻步,當民營企業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不得不去貸款時,也往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白白地錯過了寶貴的商機。在國家有關政策上也殘留著「缺陷」,急需調整完善。例如,國有企業並購重組時,許多不良資產可以通過剝離、核銷、掛賬、停息等辦法處置,外資企業將部分利潤投資可在稅收上減免,而私營企業卻不能享有同等待遇。此外,民營企業也無法享受開發區企業應有的政策優惠等等。這種政策性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的拓展。
2、從制度上來看。(1)擔保公司和各類基金制度還未完善。民營企業信用貸款因擔保問題尚未解決而難以運作;抵押貸款因市區多數民營企業未能解決房產、土地等相關證件而被擱置。抵押擔保落實難是當前民營企業融資、特別是申請金融機構貸款過程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2)銀行為民營企業服務嚴重不足。盡管中央銀行的信貸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但各商業銀行從自身經濟利益考慮,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戶,樂於「大宗批發」,而對額度小、頻率高的民營企業貸款缺少興趣,由此導致民營企業貸款明顯不足。這里分析的不僅是服務意識差,而更重要的是制度引致的問題。各區縣專業銀行大都無權審批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對流動資金貸款也有嚴格限制,這些限制難以適應遍布各地的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需要。此外還缺少對國有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的考核,缺少專門從事中小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3)融資渠道狹窄。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整體發展不夠,尤其是為中小企業融資的創業板在深圳上市僅一年左右,目前我國證券市場十分蕭條,使得中小企業發行債券、股票相當困難。
3、從民營企業自身來看。民營企業一般規模較小,資金匱乏,而且償債能力弱;加上經營觀念和管理模式的相對落後,財產抵押實力不足,沒有完整的、令人信服的信用記錄,缺乏信用基礎,加大了銀行投資民營企業的風險,縮小了民營企業的融資范圍。這些問題均需要我們作進一步深入研究。
三、解決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1、堅決貫徹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則。按照《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在投資核准、融資服務、財政稅收、土地使用、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對民營企業應一視同仁,實行同等待遇。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實力的增強,是促進民營企業融資的經濟基礎和必備的條件。
2、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改進對民營企業的服務。在經濟發達地區,可以探索建立中小民營銀行的試點,探索創立金融社區服務模式,加大銀企合作,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服務深入到當地眾多的民營企業,形成民營企業與金融機構「雙贏」的局面。要在健全金融監管的基礎上,積極創設各種有利於中小企業融資的民間金融機構,建立民間金融市場,探索主要支持中小企業的投資公司,做好深圳創業板上市工作,爭取設立多種形式的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國有商業銀行要增強為民營企業服務的意識,增加服務品種,幫助民營企業建立規范的財務制度。要逐步開展對民營企業的信用評級,推進民營企業的誠信建設。現有金融組織應加強與民營企業的信息溝通,加強信息收集整理和跟蹤服務,為民營企業提供信息咨詢,當好理財參謀。
3、加強擔保管理,減少擔保風險。應當根據運作規范、風險分散的原則,研究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制度,建立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的政策措施,盡快緩解中小企業獲得貸款擔保難的狀況。可以針對中小民營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開辦「聯保貸款」業務。對中小民營企業具有的經營波動大、資金需求不穩定的特點,可以開辦「循環使用貸款」業務,也可以開辦應收賬款抵押貸款、倉單質押貸款、備用信用證質押貸款等品種。還可以與租賃公司、保險公司合作開辦租賃貸款、保險貸款等業務。同時,制定相應的貸款條件和審批程序,對財務狀況良好的、有市場的企業,不能因其規模達不到要求而不給貸款;對負債率較低、產品技術含量高、確有市場潛力、內部管理嚴格的民營企業,可適當放寬對抵押或擔保的要求。
資料參考:http://www.smexm.gov.cn/2005-8/20058251418405709.htm
⑹ 溫州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現在他們都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命運
⑺ 民間貸款對現今溫州中小企業發展的意義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26年來,特別是近15年,中國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增長速度。同時,我國經濟結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逐步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其間,中國民營企業挺立潮頭、異軍突起,民營經濟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民營企業在高速發展、崛起的同時也存在諸多發展負面影響和持續發展「障礙」,更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與挑戰:一方面,中國加入WTO以後,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如何更好地適應競爭,加強競爭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世界范圍內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知識經濟的浪潮開始涌動。與此相適應並隨之而來的,是世界范圍內大規模的結構重組,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那麼,中國的民營企業如何構築持續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實現走持續發展的道路,十分值得思考並要求我們研究出與之相匹配的對策。
一、我國發展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重要性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發展與實踐有力證明,我國創造、培育、發展、崛起的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與新的增長點,已經成為很多地區經濟和行業發展的龍頭和引擎。如國民經濟所佔比重,在稅收、財政、就業等方面的重要貢獻。發展民營經濟是適應我國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的必然選擇,實踐證明民營經濟有多種積極作用,是生產力當中最活躍的因素,是最有經濟效率的,體現了生產力內在的質量表現。國民經濟「民營化」是加快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最好選擇,因此發展我國民營經濟是非常重要的、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
(一)正確認識與理解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
從字面上來看,「民營」與「國營」、「官營」相對應,「民營」一詞的本質規定是「營」、執行主體是「民」,強調一種與資產經營有關的經濟形式,似乎不涉及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民營企業是與「國營企業」相對應的,是人民大眾以民間資本聯合、勞動聯合、知識智力聯合、資源聯合形成的社會化的、公眾化的創新經濟組織,它不需要國家撥款、不要國家行政編制,依靠自籌資金、自願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新型運作機制。它產生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主要發源於國內民用消費品製造行業和流通行業,其主要生產方式以來料加工為主,不需要自主核心技術研發,進入門檻不高,國際市場容量龐大,國內市場細分和行業壟斷局勢不明顯。當國有和大規模資本逐漸退出後,開始湧向能源、交通、金融、房地產、高科技行業,民營企業於是得到迅猛發展,期間也滋養了眾多實力不凡的民營企業群體。
民營經濟是中國改革者的一個偉大創舉,是與「國營經濟」相對應的一種經濟制度,它把國有、國營以外的多種多元化經濟納入了一個高度概括的經濟模式——「民營經濟」。民營經濟不是「非公經濟」,也不是「私有經濟」,而是一個多元化、社會化、公眾化、法權化的混合經濟。
目前我國的民營企業大致有如下幾個部分構成:①私營經濟,包括私營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②股份制經濟企業;③城鄉集體經濟企業;④改制後的國有企業、鄉鎮企業;⑤非國有控股企業;⑥非國有控制的企業,如被租賃、託管出去的國有企業;⑦外資企業;⑧港、澳、台商企業等等,共同構築我國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體系。而我們平時所講的和文中出現的民營企業,主要是指「狹義」的民營企業,即不包括外資企業和港、澳、台商企業的統稱。
(二)發展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
1980年改革前,運動不斷,目的是「把私變成公」。如民族資本工業化運動,農村搞公社,還有就是文化大革命,都是圍繞「把私變成公」這樣一個主題。結果是中國經濟很不景氣,問題很多,我們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就企業本身來講,大量企業都是虧損的,維持不下去。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基本矛盾,生產力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的力量,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發展水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總結歷史教訓後證明脫離生產力的水平搞單一的公有制、自然經濟、計劃經濟、封閉保守是行不通的。於是,參照國外發展經濟經驗,提出改革開放,就是「把公的變成私的」。首先是提倡個體戶的發展,後來慢慢允許私人辦工廠,中國的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就這樣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80年代後半期,特別是90年代,公有制的存量慢慢開始改革,到現在民營經濟在全國已經佔了一大半,涌現了廣東、浙江、江蘇等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大省,有的縣、有的地市已經佔到80%以上都是民營經濟,如浙江民營經濟已經佔到85%以上,將近90%。總體來看,民營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特別這些年來新增加的投資、新增加的就業主要還是民營經濟。
改革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國民經濟「民營化」是加快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最好選擇,民營經濟是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民營經濟的發展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根本保證,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生力軍。
(三)民營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
快速增長的民營企業在提供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出口、優化所有制結構、推動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技術創新以及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驕人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1. 民營企業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量的主力軍
據中華全國工商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底,中國登記的民營企業達300.52萬戶,注冊資金為35305億元人民幣;個體工商戶達2353.19萬戶,注冊資金4186.99億元。同時,根據新華社披露的最新統計:中國的非公有制經濟目前正以平均每天增加1500多家民營企業、注冊資本每天增加30億元的速度飛躍發展,其產值已佔中國當前國內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
民營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當前民營企業所創造的經濟總量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的統計,目前中國GDP的55.6%,工業新增產值74.7%,社會銷售額的58.9%,稅收的46.2%和出口的62.3%都是由民營企業創造的。民營經濟還成為許多地區經濟發展的主體,民營企業數佔全國比重近60%,民營企業數超過20萬戶的有江蘇、廣東、浙江、上海、北京、山東六省市。因此,民營企業不管是數量還是經濟增長的貢獻,都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量的主力軍,民營企業越發達的地區,這種狀況越明顯。
2. 民營企業的發展促進了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發展,國有經濟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民營經濟的比重快速上升。根據2002年的測算數字,國有及國有控股經濟佔中國GDP增長的35%左右,外商和外商控股佔16%左右,民營經濟則已佔到48.5%。2001年末,在全國企業法人中,國有企業僅佔12.2%,私營企業佔到43.7%。在200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中,國有企業只佔36.22%,非國有企業佔63.78%。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據全國工商聯2002年對全國私營企業的調查,分別有8%的私營企業已經參與國有企業的兼並收購,有13.9%的私營企業准備參與國有企業的兼並收購。民營經濟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造了一個多元競爭、充滿活力的環境,促進了國有、集體經濟的資產重組和機制轉換,投融資體制由單一投資主體向多元化主體轉化,從而使得中國企業所有制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
3. 民營企業成為就業的主渠道,為社會穩定做貢獻。
2002年全社會就業總數為7.374億人,其中國有單位就業人員7163萬人,佔全社會的9.7%;民營企業(含農業勞動力)就業佔到全社會90.3%,如果不包括農業勞動力(3.66億),吸納的就業量為3.09億(其中鄉鎮企業就業人員為,1.33億),佔全社會就業總量的42%。民營經濟在二三產業的就業比重達到84%,在城鎮中的就業比重已經超過70%。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字,2002年底在農村個體私營企業就業的有3885萬人,在城鎮個體私營企業就業的有4268萬人。近10年來平均每年新增就業人員和下崗職工再就業人員1000多萬人,這些人員幾乎全部被民營企業所吸納。
4. 民營企業的發展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主體多元化了,哪裡民營經濟發展快,哪裡經濟發展就快,社會問題也容易解決。當今的經濟大省也是民營企業大省,如浙江、廣東、江蘇、上海等地的企業數量遠遠高於中西部其他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非農的就業機會,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加快了我國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如廣東的東莞市、佛山市順德區,成為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展的先進典範。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同時建成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民營企業與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對於吸納新增就業人口,實現2020年國民經濟再翻兩番,進一步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可以這樣說:民營企業的飛速發展必將推動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
二、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現狀
中國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內到國外,在理論上、法律上、政策上、實踐上都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歷程。據國家工商局的統計數據,截止到2003年底,民營企業總戶數已超過300多萬家,從業人數4088萬人,注冊資金達3.5萬億;共有個體工商戶2353萬戶,從業人員達4636萬人,民營經濟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中國民營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如下:
(一)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二、三產業
從行業分布來看,我國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二產業中的競爭性領域和第三產業的服務業,截止到2001年底民營企業中從事製造業的有33.76%,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為40.54%,社會服務業為11.26%,而在其他行業的總數之和僅為14.44%,因此「勞動密集型」行業依然是其主陣地
⑻ 溫州民營企業的現狀
我就是溫州人!!
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比重高、貢獻大,是溫州經濟的重要特點。這幾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西部大開發、國有企業改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一系列戰略決策,浙江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八八戰略」和建設「平安浙江」的重大決策,並採取了推動民營經濟新飛躍的一系列新舉措,這些都給溫州市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動力。根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堅持從溫州實際出發,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引導、服務和管理,促進了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從溫州情況看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l. 民營經濟是推動溫州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前,溫州的經濟基礎非常薄弱。這20多年,溫州的經濟發展很快,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經濟總量、財政總收入在浙江省的位次,分別由改革開放初的第4位、第7位,上升到現在的第3位。溫州用了20年的時間,完成了從「生存命題」到「發展命題」的跨越,主要靠發展民營經濟。現在,全市個體工商戶24.3萬戶,民營企業3.7萬家,民營企業的數量、工業產值、上交的稅收、外貿出口額分別佔全市的99%、96%、75%和95%。
2. 發展民營經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溫州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區,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就業壓力很大。這些年,通過發展民營經濟,產生了「3個200萬」的效應,就是有200萬農業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有200多萬外來人在溫就業,有200萬溫州人在全國各地和海外經商辦企業。值得—提的是,走出去的溫州人又給當地創造了成百上千萬的就業機會。現在,溫州民營企業從業人員佔全市企業職工總數80%以上。溫州之所以沒有其他一些城市那樣大的就業壓力,主要得益於民營經濟的發展
3. 發展民營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從溫州的情況,落實「兩個大局」思想,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帶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徑是發展民營經濟。現在,溫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已經分別達到16035元和5548元,在浙江省的位次,分別由改革開放初的第7位、第10位,上升到現在的第l位和第5位。目前,溫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10項指標在全國均名列前茅。這些年,先富起來的溫州人,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參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參與外地國有企業改制、在全國各地創辦市場,在實現自身更好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4. 發展民營經濟是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的實現形式。發展民營經濟,把發展「為了人」和「依靠人」很好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人的發展慾望,滿足了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也增強了溫州人的風險意識和創業意識。「人人想當老闆、人人爭當老闆,人人都有創業沖動」,這是溫州發展的動力源、活力源。溫州能有今天的局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把群眾的創業熱情激發出來了,使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創業沖動。
5. 溫州發展民營經濟也為全國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過去,溫州發展民營經濟的路走得比較艱難,不僅是摸著石頭過河,有時候還要背著包袱過河,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沉痛的教訓。不管是經驗還是教訓,都可以使其他一些地方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減少成本。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不斷地給他人以啟示,這也是溫州的一個貢獻。
二、當前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態勢
1. 民營經濟增長方式正在加快向質量型、集約型轉變。其主要表現:一是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更加明顯。已有「中國鞋都」等26個國字型大小生產基地;鞋革、服裝、電器等10個重點行業產值已經佔了工業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三;重點行業中有8類產品全國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金屬外殼打火機高達95%。二是企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近三年,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翻了一番,規模企業產值比重已經達到45%以上。已有企業集團180多家,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的有3家,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有36家。三是企業技術創新氛圍日益濃厚。全市企業與國內外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有800多家民營科研機構,29個省級企業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3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四是產品質量和品牌附加值明顯提高。已經獲得8個中國馳名商標,16個中國名牌產品,206個省級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有8個品牌成為200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
2. 民營企業制度創新正在邁出具有方向性意義的步伐。一是強強聯合。溫州的民營企業已經逐步由過去的「由合到分」走向「由分到合」。比較典型的是,溫州市8家制鎖龍頭企業共同組建 「強強集團」,成為國內最大的制鎖企業,65個傢具企業以協議形式成立經濟聯合體,成為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十多家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共同出資,分別組建「中瑞」、「中馳」財團控股公司,這是民營企業整合資源的一個積極舉動。二是內外合作。已有一批民營企業與國外知名企業進行技術、資本、市場、品牌等多種方式的合作。比如,夏夢服飾公司與義大利傑尼亞集團全面合資合作;嘉利特實業公司與世界最大的泵業製造商日本荏原公司合作成立了全國最大的石化泵生產企業,大大提升了產業層次和企業競爭力。三是企業上市。今年,華峰集團、瑞立集團兩個企業已分別獲准在國內和美國上市,實現了溫州民營企業上市零的突破。另外,還有一批企業正在積極運作爭取上市,民營企業發展開始擺脫過去主要依靠自身積累、銀行貸款的單一渠道融資的狀況。
3. 「走出去」已經成為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走出去」包括溫州人走出去和溫州企業的跨地區流動。溫州人走出去,促進了資本的跨地區流動。目前,在全國各地創業的溫州人有170多萬人,在外累計投資1700多億元,創辦工業企業近2萬家,去年實現工業產值1600億元;創辦商品交易市場240多個,年貿易額達2800億元。其中,在東北三省發展創業的就有近20萬人,總投資達150億元。資本跨地區流動所獲得的收益,又有相當一部分反哺溫州本土經濟,從而實現了「溫州人經濟」和溫州經濟的互動發展。企業的跨地區流動,主要是到外地收購兼並企業,建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和營銷網路,屬於增量流動和功能性流動,這有利於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和做大做強,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配置和享用資源,從而進一步放大了溫州經濟。
4. 民營經濟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民營經濟是在特殊的體制環境下創業和成長起來的,多數民營企業具有先天性的弱點,特別是中小企業無序競爭、經營行為不很規范等問題比較突出,致使一些本來發展前景很好的行業和企業很快衰落,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假冒偽劣等負面問題。這幾年,溫州市加強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建設,先後建立經濟性行業協會(商會)110家,在加強行業自律、整合提升行業、開展自我服務、協調各方關系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應對貿易壁壘案件中,行業協會(商會)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入世以來,溫州共遭遇國外貿易壁壘案件24起,行業協會(商會)已出面應訴17起,勝訴7起。
三、對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的幾點思考
1. 如何堅持從實際出發選擇產業問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是民營經濟發展的一條主線。產業總的要向高級化方向發展,但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應該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之間的關系。在產業定位上、在產業技術上不一定都要追求最高,而應該是最合適的;在企業規模上不一定都追求最大,而應該是最經濟的;在產品種類上不一定要求數量最多,而應該是最有特色的。像溫州這樣一個人口多、區域優勢不明顯、資源稟賦條件差、高層次技術人才比較缺乏的地方,還是要從實際出發,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現有基礎看,溫州的輕工產業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所以要注重在這方面進行強化,努力保持自己的特色。
2. 如何保持區域經濟形態的個性和活力。溫州經濟格局比較獨特,經濟形態也有自己的個性。溫州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稱它為「地瓜經濟」。其含義有三個方面:一是溫州民營經濟雖然不是很起眼,企業規模不是很大、檔次不是很高,但生命力很強;二是溫州民營經濟善於利用外面的資源和市場,就像地瓜藤—樣,藤葉四處延伸,佔領外面的空間,吸收陽光雨露和養分,具有很強的擴張能力;三是最終的果實還是在根部,最終受益的還是溫州和溫州人。溫州民營經濟的特點與地瓜的生長規律很相似,如果給它提供更大的空間和舞台,如果注意加強規范和引導,溫州民營經濟會發展得更好。
3. 如何引導民營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包括到國外去、到國內其他地方去發展,這是大勢所趨。事實證明,凡是發展得比較好的企業都有走出去的因素,凡是走出去的企業一般都發展得比較好。尤其是像溫州這樣一個要素資源比較缺乏、人口壓力很大的地方,必須跳出溫州看溫州、跳出溫州發展溫州,把「走出去」作為一個重要戰略來實施。特別要引導優勢產業的核心企業、龍頭企業、重點企業,在繼續做大存量部分的基礎上,對外實行功能性的拓展和擴張。同時,加強與在外溫州人的溝通和聯絡,通過舉辦聯誼活動等方式,不斷增進鄉情、親情、友情,鼓勵和引導他們回鄉投資創業,努力把溫州人經濟轉化為溫州經濟。
4. 如何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這些年,我國發展營經濟的環境總體上越來越好,但也有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的地方。又比如,一些地方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現象比較嚴重,的地方打著「零地價」、「零稅收」等幌子,開展各種各樣的招商引資活動,致使一些民營企業和各類資本非理性、非正常地流動;比如,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非禁即入」原則,但是實際操作層面還有不少障礙。這些都需要在法律法規和具體政策上加以規范和落實
⑼ 近年來,隨著民間借貸利率的抬高和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溫州市的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利潤減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