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內部融資和內源性融資區別在哪裡外部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呢
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相對。公司利用內部自有資金,即累積未分配利潤籌集投資項目所需要的資金的行為。
內源融資是指公司經營活動結果產生的資金,即公司內部融通的資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舊構成。是指企業不斷將自己的儲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舊和定額負債)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內源融資對企業的資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風險的特點,是企業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內源融資是企業首選的融資方式,是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
外部融資,指企業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使之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主要包括銀行貸款、股權融資、租賃融資、商業信用、開發銀行貸款和非正規金融機構等六種來源
2. 資本充足率的戰略模式
走出資本充足率窘境:商行須轉變戰略模式
多數專家表示,要想徹底改變銀行規模擴張與資本限制的窘境,就必須改變目前這種高擴張、高消耗的經營模式,調整業務結構。具體而言就是,一方面在資本補充機制上,注重內源性融資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業務結構上,大力發展風險權重較低、資本佔用較少、綜合回報較高的業務,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應首當其沖。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A股配股已經結束,共計配售A股股份20.07億股,占可配售A股股份總數比例98.6%,有效認購資金總額177.64億元。招行A股融資規模預計在147.6億元至180.4億元之間。
除招行之外,多家銀行已經完成或准備在股票市場進行再融資。其中交行和招行同樣採取A+H的融資方式,准備按照每10股不超過1.5股的配股比例進行配股,融資金額最高為420億元。在股市融資的同時,另外的一種銀行融資也早已經展開:發債。中行將於近期發行150億元的次級債券,期限分為10年和15年期。中信銀行去年底公告稱,今年將採用公開方式發行不超過250億元的次級債或混合資本債,以補充資本。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融資,被市場視為「大象」的商業銀行融資行為在引起市場恐慌的同時,更引起了人們的非議。
緊迫的再融資背後,無疑是經過2009年大規模放貸之後銀行資本充足率的「集體告急」。根據已披露的2009年年報,截至2009年12月31日,深發展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僅為8.88%和5.52%,距離10%和7%的監管要求有較大差距。而情況稍好的興業銀行也僅為10.75%和7.91%。此外,2009年銀行三季報顯示,14家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較2008年末平均下滑達2.43個百分點。
實際上,銀行之所以會面臨愈發趨緊的資本金約束,其根本原因在於銀行依靠信貸收入作為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在這種盈利模式下,銀行只能依靠擴張規模獲取利潤的增長,基於這樣的盈利模式,迫於盈利壓力和嚴酷競爭形勢的商業銀行很難有主動調整盈利模式和控制資產規模的內在動力。如此便出現了尤其是每一輪經濟的高速發展,都伴隨著銀行信貸規模的急劇擴張;銀行信貸規模的急劇擴張又帶來更大融資需求的現象。
「目前銀監會實施資本嚴厲監管之後,上市銀行面臨的現實選擇就是,要麼再融資繼續放貸,要麼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采訪中多位銀行人士表示,銀監會出台《關於完善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機制的通知》後,次級債的工具已經很難使用了,剩下的工具並不是很多,股本融資已經成為主流。 「如果2009年銀行的盈利狀況好,股東同意不分紅而是把利潤留下來充實資本的話,對銀行的穩健經營是有利的,也可以避免銀行大規模融資對市場帶來的影響。但問題是股東是否接受。」一位銀行內部人士稱。
上市銀行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或者發行債券的方式的確可以迅速提高資本充足率,保證銀行體系的穩定,但問題是:在以存貸差為最主要的盈利手段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在經濟特殊需要時大規模放貸,這些貸款在經濟發展恢復正常後,為應對不良銀行又必須提高資本充足率和資產規模,而不能以自身利潤滿足資本充足率提高要求的銀行又需要向社會再融資;資本充足率和資產規模提高後銀行再放貸、再產生不良……這種無止境的循環往復,是否是經濟發展和銀行經營的健康模式。
「在經濟形勢向好的情況下,對信貸資金的需求就多,銀行也就相應地多放貸,這是銀行面對激烈市場競爭的現實選擇,也是銀行趨利動機下的必然選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從風險的角度講,大規模擴張之後會留下不良貸款的隱患,風險容易傳導至整個銀行系統。因此銀監會目前提倡「逆周期監管」,在經濟上升期時就開始提高存款准備金、提高資本充足率,提高撥備覆蓋率,以提前對風險進行防控。
商業銀行的功能就在於實現社會資金的合理配置,但是歷史的經驗證明,在以存貸差為最主要的盈利手段的單一盈利模式下,銀行不僅成為了經濟過熱的推手,而且無限制地規模擴張也容易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多家以對公業務為主的銀行已明確提出進行零售業務轉型。以浦發銀行為例,浦發於2004年啟動零售業務轉型,歷經5年多的發展,已走過基礎期,開始步入建設期,2009年的個人存貸款業務均出現猛增。據統計,2009年浦發個貸業務新增量超過前3年的增量總和,個人存款增量超過前2年增量總和。「目前,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面臨著深刻變化,為銀行的零售業務轉型提供了新的機遇。首先,利率市場化趨勢不可逆轉,對公業務不僅面臨資本約束,還將受到息差收窄和利率波動的影響;其次,金融脫媒現象越來越嚴重,過分依賴對公業務將不利於銀行的快速發展;最後,隨著機構網點的布局,更多的是深入二、三線城市,這些區域為零售業務提供較為遼闊的市場。」浦發銀行個人銀行總部總經理劉以研說。
除提高零售業務在業務結構中佔比之外,很多銀行表示要大力發展高收益、低資本消耗業務。深發展提出,在零售業務方面,2010年在繼續支持自住型購房融資需求的同時,將提高個人經營性貸款等高收益業務的佔比,同時將因應形勢的變化,對不同的業務結構實行信貸組合管理,在追求發展的同時對客戶實施差異化管理,從而提高個貸業務的整體收息水平。
此外,中間業務也是傳統信貸業務之外的利潤增長點。「由於中間業務佔用資本金較少,銀行通過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可以擺脫資本金的約束;而且經濟向好後,隨著居民收入、消費的增加,居民的投融資需求有可能會有增長,中間業務將會是未來盈利的主要挖掘點。因此,銀行應大力發展投資銀行、債務融資工具承銷、銀行類理財、企業年金、銀行卡以及電子銀行等新興中間業務。」郭田勇表示。
或許,這些真正成為了商業銀行的一種長期性發展戰略,銀行這頭市場中的「大象」才不會讓人們恐慌。
3. 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
對於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分析。現今,隨著經濟體制的發展,帶動了全行業不斷進步的同時,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奮起直追,但融資難的問題仍是阻礙中小企業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
通常來說,按照資金來源,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可分為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
內源融資:內源融資是指企業通過自身的經營積累,或是通過內部集資,這種方式無需承擔借款費用,是許多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首要考慮的方式。但由於中小企業自我積累比較緩慢,無法適應其生產擴張的需要,而且若是想職工集資或關系人借貸,支付的利息甚至比同期的貸款利率還高,同時還存在極大的阻礙企業發展的風險。
外源融資:
中小企業現階段的外源融資渠道依然是一些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而根據全國指標來看,銀行對於中小企業的貸款總額數值特別低,很難滿足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發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因為金融機構給中小企業的貸款周期比較短,企業在經濟上很難周轉,不得不在多家銀行貸款來滿足企業經濟發展的需求,這無疑會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隱患。
以上,相比於傳統的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可以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可以調整選擇線上融資平台。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型融資模式,比如:
眾籌模式。從實質上來說,眾籌應歸屬於風險投資,是風投的一種外延形式,資金主要來自於社會資本。由項目發起人,投資人和眾籌平台組成,操作方式是發起人(企業或個人)把項目的具體內容、核心賣點、實施步驟、預期獲得的收益在平台上展開充分的闡述,以爭取社會資本的關注和支持。
P2P網路融資方式。P2P融資模式是利用互聯網搭建了一個將資金需求方和提供資金者關聯並互通信息的平台,從而完成個人到個人或是個人到企業的資金借貸過程。比如近來發展很快的路金所,小牛在線,拍拍貸等等網貸平台。但此種融資模式也存在一定劣勢,主要就是P2P平台發展不完善,平台自身風險高,公司約束機制欠缺,易發生公眾資金私用,產生大面積虧空 ,最終導致公司倒閉跑路,使投資者血本無歸比如淘寶貸等公司的跑路事件。
4. 什麼是內源性融資
buy
5. 請問權益融資屬於內源性融資嗎債權性融資就是外源性融資嗎有些不懂,請各位講解,謝謝!
權益融資和內源融資分類不一。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相對立,權益性融資與債權性融資相對立。內源融資是指公司經營活動結果產生的資金,即公司內部融通的資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舊構成.是指企業不斷將自己的儲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舊和定額負債)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內源融資對企業的資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風險的特點,是企業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外源型融資則是通過對外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如貸款、債券和股票來融資。權益融資是指向其他投資者出售公司的所有權,即用所有者的權益來交換資金。這將涉及到公司的合夥人、所有者和投資者間分派公司的經營和管理責任。權益融資可以讓企業創辦人不必用現金回報其它投資者,而是與它們分享企業利潤並承擔管理責任,投資者以紅利形式分得企業利潤。權益資本的主要渠道有自有資本、朋友和親人或風險投資公司。為了改善經營或進行擴張,特許人可以利用多種權益融資方式獲得需的所資本。權益融資不是貸款,不需要償還,實際上,權益投資者成了企業的部分所有者,通過股利支付獲得他們的投資回報,權益投資者一般具有三年或五年投資期,並期望通過股票買賣收回他們的資金,連同可觀的資本利得。債權性融資則是通過不放棄權益對外承擔債務的方式融資,如貸款和發債。所以,他們互相聯系、交叉。外源融資包括債權融資,也包括權益融資。
6. 企業一般將多少資金用於內源性融資
融資活動是企業創建、擴張、調整資本結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財務活動。按照資金來源渠道,融資可以分為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內源性融資包括折舊和留存收益兩種方式;外源性融資即從企業外部獲得的資金,包括股票、債券、租賃、銀行借款、商業信用等融資方式。按照優序融資理論,企業融資應首選內源性融資方式,忽視內源性融資,企業將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這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普遍驗證。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中後期,發達國家企業內部融資佔全部融資總額的比例都在不斷地上升,德國由53.2%上升到65.5%,英國由58.4%上升到68.3%,美國由61.5%上升到82.8%。即使在實行主銀行制的日本,這一比例由29.7%上升到49.3%。反觀我國,大多數企業以外部融資為主,內源性融資在企業融資總額中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下徘徊,甚至有少數企業完全依賴外部融資,這種狀況將嚴重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內源性融資的特徵分析
內源性融資是將本企業的留存收益及折舊等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出挖掘內部資金潛力,提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相對於外源性融資,內源性融資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一)具有內生性。內源性融資是企業原始資本積累和剩餘價值資本化過程,不需要其他金融中介,因而具有內生性。內源性融資取得的資金是企業產權所有者的自有資本,是企業承擔民事責任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基礎,也是企業進行外源性融資的保證,因為投資者將根據企業的內源性融資能力,來衡量對企業投資的風險,進而影響企業進行外源性融資時所能取得的融資規模和資本成本。
(二)融資成本較低。相對於外源性融資,內源性融資不需要支付利息或股利,不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也不需支付任何融資費用,因而融資成本相對較低。
(三)具有產權控制權。企業權益資本的多少及分散程度對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的分配有決定性作用。內源性融資具有產權的控制性特徵,通過內源性融資方式融資,既可以避免因向銀行貸款或向債權人發行債券而使債權人對企業進行相機控制,又可避免因對外股權融資而使原股東對企業控制權稀釋,增加原股東的剩餘索取權,使原股東享有更多的實際利益。
(四)有利於企業降低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由於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企業進行內源性融資,不存在償付風險,不會產生到期還本付息或支付股利的壓力。企業內源性融資取得的資金在資本結構中所佔比例越大,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小。
二、我國企業內源性融資匱乏的原因分析
雖然內源性融資可以為企業帶來種種發展優勢,但我國企業仍缺乏尋求內源性資金的熱情,探尋其中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在於以下幾方面:
(一)國有資本的產權界定不清晰。由於國有商業銀行與國有企業的產權均屬國家,銀企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必擔心因不能按時償債而對自身的信譽與生存發展的威脅,因而沒有還款的內在壓力和自我約束能力,本應成為硬約束的銀行債務在我國卻變成了軟預算約束。同樣由於國有資本的產權界定,融資成本本應很高的股權融資卻因其約束較少且實際成本低廉而成為我國上市公司最為偏好的融資方式。因此,我國企業在融資結構安排上,內源性融資較少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我國上市公司存在委託-代理關系不明確、所有者虛位問題,沒有真正建立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者之間相互制衡的治理結構,經營者只擁有剩餘控制權而沒有剩餘索取權,容易使經營者產生作出逆向選擇,在融資方式上傾向於選擇外源性融資。
(三)長期低折舊率政策的影響。我國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用有著嚴格規定,除某些科技含量較高、技術進步較快的行業可採用加速折舊方法外,一般都必須採用平均年限法。而且,我國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較長,如1978年~1995年,我國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平均折舊率在5%左右,這意味著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長達近20年。這使得我國企業折舊計提嚴重不足,內源性融資能力有限。
三、改善我國企業內源性融資現狀的建議
為改善我國企業融資結構,筆者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一)明確國有資本的產權邊界。明確國家作為出資者的身份,提高企業外源性融資的門檻,使國有企業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獲得外部資金成為不可能,使企業真正融入市場經濟競爭,從觀念上重視內源性融資。
(二)完善對經營者的激勵約束機制。在股權激勵機制下,企業經營者的薪酬與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形成休戚相關的關系,經營者的收入依賴於企業的長期發展狀況。完善對經營者的激勵約束機制,對經營者進行股權激勵,經營者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會更加關注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規范企業的股利分配政策和利潤留存制度,積極進行內源性資本擴張,強化企業內部積累。同時,作為人力資本的擁有者,經營者如果被賦予一定的剩餘索取權,會產生努力工作的內在動力,從而抑制其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和機會主義行為。
(三)建立和規范內部資金補償制度。首先,應完善所得稅政策,逐步統一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並作適當降低,以切實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增強企業的積累能力。其次,建立健全發起人資本充實責任制度,增強企業的自我補償、自我積累能力。第三,適當修改固定資產折舊政策。適當修改企業折舊政策,允許企業自主選擇折舊方法,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提高折舊率,擴大企業內源性融資的資金來源,提高企業的自我積累能力,使企業有足夠的內部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更新改造。
7. 商業銀行的融資途徑請從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倆方面來說明。
1、內部融資,顧名思義,面向企業內部的籌資,主要包括內部積累、資產變現、內部增資等。內部積累,指為了籌集企業長遠發展的資金,通過減少企業利潤分紅來籌集資金的融資方式。
該融資方式操作簡單、成本低、風險小,但積累額度偏低,並且不分紅影響中小股東利益,可能引致中小股東的不滿。資產變現,指通過企業內部資產重組,通過剝離、出售部分資產來籌集資金的融資方式。
2、外部融資。
外部融資與「內部融資」相對。公司通過資本市場或某些投資者籌集投資項目所需要的資金的行為。主要方式包括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
主要包括銀行貸款、股權融資、租賃融資、商業信用、開發銀行貸款和非正規金融機構等六種來源。
(7)內源性融資的作用擴展閱讀
債權融資,指向公眾發行債券來籌集資金的一種方式,該方式在國外應用廣泛,受國內監管所制,國內應用不多,但隨著監管的逐步松動,可以預計,該方式未來將成為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之一。
該方式優點之一是發行成本低。債券票面利率一般低於國家商業銀行一年期貸款利率。其二是募集資金量大,更好的便於企業解決資金缺口問題;其三是發行面廣,利於企業宣傳和品牌形象樹立。
該方式缺點之一是發行條件多,審批程序嚴格。目前需要由國家發改委和中國人民銀行統籌審批,證監會核准;其二是資金籌集費用高。因審批程序的嚴格,公開的發行,帶來較高的資金籌集費用。
其三是風險大。債券募集資金額度大,企業面臨的到期還款壓力也大。其四是違約成本高。如企業在到期日不能及時還款,可能造成企業的公眾信任危機,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造成麻煩。
8. 求問外源性融資,內源性融資,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權益性融資,債務性融資的關系
外源包括債權,債務。內源 包括股權,權益。
9. 內源融資的優缺點
1、自主性
內部融資來源於自有資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時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約和影響。
2、融資成本較低
公司外部融資,無論採用股票、債券還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費用,比如券商費用、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等。而利用未分配利潤則無需支付這些費用。因此,在融資費用相對較高的今天,利用未分配利潤融資對公司非常有益。
3、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
未分配利潤融資而增加的權益資本不會稀釋原有股東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權,同時還可以增加公司的凈資產,支持公司擴大其它方式的融資。
4、使股東獲得稅收上的好處
如果公司將稅後利潤全部分配給股東,則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相反,少發股利可能引發公司股價上漲,股東可出售部分股票來代替其股利收入,而所繳納的資本利得稅一般遠遠低於個人所得稅。 1、內部融資受公司盈利能力及積累的影響,融資規模受到較大的制約,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融資。
2、分配股利的比例會受到某些股東的限制,他們可能從自身利益考慮,要求股利支付比率要維持在一定水平上。
3、股利支付過少不利於吸引股利偏好型的機構投資者,減少公司投資的吸引力。
4、股利過少,可能影響到今後的外部融資。股利支付很少,可能說明公司盈利能力較差,公司現金較為緊張,不符合一些外部融資的條件。 據調查,當前以企業為主要管理形式的私營企業的融資順序大致為企業積累、銀行或信用社貸款、親戚朋友籌款、民間借貸等。同發達市場經濟中現代企業相比較,目前中國的家族企業資金來源與資本結構的特點有二:
其一,家族企業的融資次序與大企業大體相同,即主要依賴於內源融資,再就是從銀行或非銀行機構負債融資,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公開發行股票通過證券市場融資;
其二,與大企業相比,企業負債率明顯偏低,換言之,家族企業未能充分發揮債務杠桿的作用。
目前,企業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比例太小而過分依賴於內源融資,顯示出企業內源融資傾向。就其傾向的實質,是其融資能力和轉軌時期非公有制企業融資環境雙重選擇的結果。受自身規模和信用等級等因素制約,家族企業難以進行外部融資。 目前家族企業主體仍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財務規章制度尚處於逐步規范過程之中,企業信用還有待建立、提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很難獲得對企業信用的完全信息,難以對企業做出客觀的風險評定,出於謹慎考慮是不會提供相應的信貸服務的。至於股權融資,更是很多企業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金融深化理論的倡導者麥金農的研究認為:如果企業家的投資受自我融資(self- finance)和內源融資的限制,那麼其最優策略是投資於傳統技術,從而降低總體收益水平,進而必然會制約企業本身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相反,如果他能夠從金融體系中得到外援融資,那麼,新技術就可能會被採納,從而獲得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