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老行業前景如何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的養老隱性問題將顯性化。解決農村人口養老問題將是社會不得不面對的重要任務。在目前廣大的農村地區,家庭養老、土地養老、社會保險養老三種模式是基本的養老保障方式,而社區養老模式則是一種新的嘗試。
老人也難受
其實我覺得老人也難受,對老人暴力行為其實在規模大的養老院根本不可能發生。但是冷暴力,忽視避免不了,因為護理員真的都很累了顧及不了老人那些小情緒,只能提供生活起居的基本照顧。
2. 投資養老院需要多少錢 民營養老院運營成本分析
當前位置:首頁»其它
投資養老院需要多少錢 民營養老院運營成本分析
2017年08月26日來源:投資養老院需要多少錢大字體小字體
養老院面向顧客群的定位不同,收費標准也就不同,發生的成本也會有所差異。本文以沈陽吉祥老年公寓為例,通過其真實數據做盈虧平衡分析。
租房改造型養老院
民辦養老院建設的方式一般有租房改建和購地新建兩種。租房改建的敬老院一部分是利用單位廢棄的辦公樓、學校搬遷後留下的廠房、教室等閑置房產經過簡單改造後投入運營。另一部分是租用新建房屋進行改造,由於面積限制,這部分養老院多為小型。產權的屬性限制了養老院的發展。
民營養老院盈虧平衡分析
如果床位為100張,按規定每床20平方米,則建築面積為即2000平方米,按照目前市場價格建築成本每平方米2600元計算,則建築費用為520萬。因而前期的總投資為1270萬元,平均每張床位成本為12.7萬元;
巨大的市場潛力,本該是民辦養老機構蓬勃發展的鏈接,而運營成本是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的條件之一。目前我市民營養老機構床位利用率在80%以上的占機構總數的60%左右;床位利用率在60%以上的為70%稍強。有近20家養老機構的床位利用率不足50%。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有機構所在的地域差距、管理水平的高下、硬體設施的檔次等多種原因。而運營成本是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的必備條件,本文試結合沈陽情況對民辦養老機構的運營成本進行分析。
養老院因業主不續租面臨結業 90位老人將被分
(3)暖氣費,固定成本。
土地成本:150(萬元)×5(畝)=750(萬元)
醫養結合困局何解? 醫界雜談
12009年中國工商銀行盈利多少呢?
養老保險新政策2014城鄉居民養老險合並-商
2015年7月份以來,越秀警方陸續接到事主報案,稱被廣州市群×敬老業投資有限公司以開發經營養老院業務、投資可獲得年息24%的回報為誘餌,騙去巨額投資款。據事主肖某反映,2013年10月,其收到廣州市群×敬老業投資有限公司業務員派發的傳單,並參加了該公司組織的免費旅遊活動。
項目位於郊區,佔地5000平方米,共有床鋪200床,初步階段面向社會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的中檔養老企業。招聘有專業知識的醫務人員,和培訓下崗職工做些簡單的護理,一方面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另一方面減少成本。開展宣傳活動,吸引需要社會上需要我們服務的顧客入住,鼓勵青年學生積極參加敬老的愛心活動。
(6)員工工資。養老院工作人員可分為三類:管理人員、廚師及衛生清潔人員、護工。其中,管理人員工資和廚師以及衛生清潔人員工資為固定成本,護工工資為變動成本。
1.服務中意外傷害風險大,而養老機構普遍對風險管控能力弱。
影響養老院成本的因素很多,所在地區、規模、服務標准等都會影響成本。基於決策需要,根據成本性態分析理論,對養老院發生的一般性的成本進行成本性態分析,將其所發生的成本按與入住人員數量的關系分為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年成本主要包括: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養老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焦點話題,「銀發經濟」的無限商機呈現,養老服務無疑是其中的一大亮點。那麼,投資養老院前景到底如何?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已超過1.7億,到202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人,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到205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人,老齡化水平將超過30%以上。現對2017年養老院行業投資分析。人口專家預計,2035年前後,我國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例將上升到20%.不斷擴容的老年人群,使「銀發經濟」商機日益凸顯。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老年人市場的年消費需求為6000億元,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1萬億元。
同時,根據筆者調查大東區19家養老院的運營情況,可知經營數據如下:
2016年我國養老地產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報告大
養老院成本各不相同 民辦收費靈活入住門檻高
價格太貴流失快 民營養老院難愛北京本地醫生
2016年東莞敬老院收費價格 民辦養老機構床位
2008年10月,養老院通過驗收,正式對外開放。這家名叫夕照紅楓的老年公寓,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床位120張,電視、熱水器、空調等設備一應俱全。
而如果在二環內新建一家養老院,同樣的5畝土地成本則將增加至1500萬以上。從而按照建設100張床位數計算,平均成本為20.2萬元;200張床位平均成本為12.7萬元;300張床位平均成本為15.3萬元;400張床位平均為17.9萬元。
民營養老院的運營數據分析
(5)入住人員餐飲費,只包括水電煤氣人工費以外的采購成本,如購買米面糧油蔬菜等發生的成本,養老院一般根據一定標准控制此項支出,如有的養老院定為400元/人/月。
(1)因使用房屋等建築物而發生的成本:如養老院所用房屋為自有,則成本為每年的房屋折舊,如養老院所用房屋為租用,則成本為年租金,無論自有還是租用,均為固定成本。房屋附屬養老設備折舊,也計入此項。
如果床位為300張,則建築面積為6000平方米,建築費用1560萬元,即總投資為2310萬元,平均每張床位成本為7.7萬元;
如果床位為400張,則建築面積為8000平方米,建築費用2080萬元,即總投資為2830萬元,平均每張床位成本為7.07萬元。
該養老院主要招收低收入人群入住,設有床位60張,所有床位不分級別,入住人員收費主要與護理級別相關,單獨收取取暖費每人每年500元。
目前,寸草春暉養老院有100個床位,收費一般在2000~2500元/月。該院每年花在租房方面的錢就有100萬。這100萬攤在每一張床位上,就是每張床每年1萬元的租房成本。按月折算,每張床的成本就達800多元。
或許北京是全國養老機構經營現狀的一個縮影,也可能北京市個例外,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家養老機構都在為國內的養老事業默默做著努力,他們是偉大的,作為後來者,更應該了解行業的真實現狀,在他們的經驗和教訓上不再犯錯,把心態放平和,把盈利的預期合理化,同時應想到退出機制,這樣才能走的更遠!!!
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理財產品,可以看出相應的投資後本金翻倍的時間:
(2)維修費:維修房屋、設備所發生的支出,固定成本。
民營養老院的收入主要是營業收入和補貼收入兩類,其中,營業收入與養老院本身的市場定位有關,主要包括面向入住老人收取的護理費、床位費、伙食費等,依據護理級別健康護理、半自理(介助)、完全不能自理(介護)、特級護理的不同收費不同。從調查結果來看,民營養老院主要面向中低收入客戶群體,且入住人員中屬於特級護理的人員特別少,而屬於健康護理、半自理老人護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人員較多。某面向中等收入入住人員的養老院收費情況(不包括取暖費,取暖季在住人員每人需繳納取暖費500元):健康護理入住人員每人每月收費在1000-1500元;半自理入住人員每人每月收費在1400-2000元;完全不能自理入住人員每人每月收費在1700-2400元;特級護理入住人員較少,入住期不穩定,收費標准往往視實際情況確定。某面向低收入入住人員的養老院(沈陽吉祥老年公寓)收費情況:健康護理入住人員每人每月收費1150元左右;半自理入住人員每人每月收費1450元左右;完全不能自理人員每人每月收費在1700元左右。補貼收入主要來源於政府給予的補助,如大東區民營養老院可獲得的補助標准為每年每床2000元,連續補貼兩年。
相對於租賃型養老院,自建型養老院的更加穩定,但是投入成本則要相對較高,這也是導致民營養老院運營艱難的主要原因。隨著土地和建築成本的逐年增加,新建養老院的投入也持續增高。
(4)水電煤氣費,半變動成本,因在總成本中所佔比重不大,可全部視為固定成本。
3. 為什麼醫療養老等領域將放寬行業准入拓寬投融資渠道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37條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旨在進一步激發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領域投資活力。
專家表示,通過放寬行業准入,擴大投融資渠道,落實土地稅費政策等措施,可以激發民間投資進入社會領域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對沖未來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放緩,對穩定投資增長有積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引導社會資本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教育機構、文化設施、體育設施建設運營,開展PPP項目示範。
多位專家認為,通過PPP模式擴大社會領域投融資渠道很有必要。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國PPP項目已簽約落地1351個,總投資達到2.2萬億元,項目落地率超過30%;與年初相比,項目落地的數量、投資規模都增長了四倍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此前透露,PPP是促進民間投資的一種模式,今年首先就是要通過PPP,使民營企業能夠進入更多的領域。
高玉偉也表示,要保護好民間投資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除了放寬市場准入,以PPP帶動民間投資也非常重要,要給予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的機會。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告訴記者,從PPP發展的角度看,政府如何採取措施推動PPP健康平穩發展,會是未來的重要內容。政策層面要盡可能按照收益分享、風險共擔相匹配的原則,推動優化PPP的實施,對於收益和風險的不確定性等問題,要進一步細化,要有可操作的細則。
支持 將派發土地稅費等政策紅包
《意見》提出,認真落實土地稅費政策。除對農用地轉用指標、新增用地指標分配適當傾斜外,鼓勵盤活舊廠房、倉庫等既有資源,制定閑置校園校舍綜合利用方案。同時,強調稅收政策落實,加大水電氣熱等價格優惠政策的監督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在土地政策方面給予了很大支持,提出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新供土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依法可按劃撥方式供應。對可以使用劃撥用地的項目,在用地者自願的前提下,鼓勵以出讓、租賃方式供應土地,支持市、縣政府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與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應有償使用的,依法可以招拍掛或協議方式供應,土地出讓價款可在規定期限內按合同約定分期繳納。支持實行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的土地供應方式。
「落實土地稅費政策,有利於有效盤活土地等存量資源,拓寬企業抵押擔保的融資渠道,也有利於切實減輕企業成本負擔,提高企業的經營收益。」吳琦表示。
還有專家表示,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對激發市場活力有積極作用。以養老產業為例,政府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的發展,才能使養老項目實現層次化、差異化、商業化。不僅有中低端項目,也有高端項目,以實現從基礎養老到養生養老的全面覆蓋。
《意見》還提出,大力促進融合創新發展。制定醫養結合管理和服務規范,發展壯大在線教育、在線健身休閑等平台,鼓勵各地探索創新發展試驗區,在准入、人才、土地、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試。此外,要加強監管優化服務。完善協同監管機制,探索建立服務市場監管體系,充分發揮部門、地方、協會商會的積極作用,建立全行業綜合監管和評價機制,完善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和退出機制,實施監管信息常態化披露。
4. 養老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
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
根據聯合國規定,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7%以上或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超過10%的屬老年型國家或地區。我國從2000年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並且我國老齡化進程在不斷加快。2019年,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2.6%,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8.1%。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 新型城鎮化和醫療養老將成政府投融資主要方向嗎
日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財科院」)發布了《政府投融資報告2017》。在由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中國財政學會共同舉辦的成果發布會暨地方政府債務研討會上,業內專家表示,我國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不過依然存在碎片化等系列問題,應協調整合推進。
此外,報告建議,政府需要加快職能轉變,進一步明確自身與市場的邊界,降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領域投資的門檻,加強政府公共投資的陽光決策,構建以財政為樞紐的政府投融資預算約束機制和評估體系,加快改革政府會計制度,提高財政透明度。
6. 國內養老行業現狀和前景
養老市場供應不足
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2月頒布的《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定義,養老產業,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等為目的,為社會公眾提供各種養老及相關產品(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集合,包括專門為養老或老年人提供產品的活動,以及適合老年人的養老用品和相關產品製造活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體消費需求的變化,老年市場越來越大,但是企業供給卻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我國推行的養老模式主要為「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顧,7%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享受機構養老服務。
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結構為居家養老占市場份額96%,社區養老佔3%,機構養老佔1%,距離國務院提出的「9073」模式結構尚有差距。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7. 養老金融是什麼
隨著老齡化趨勢加劇,養老日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養老金融是包括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和養老服務金融的一個系統性的概念體系。目前,在政府和市場通力合作的背景下,養老金金融步入新的軌道,養老服務金融成效初現,養老產業金融持續發力。
但與此同時,我國養老金融的發展依然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在養老金金融方面,制度設計有待完善,資產管理能力仍需提升;在養老服務金融方面,多方因素制約,需求和供給不匹配;在養老產業金融方面,不確定因素增加,機遇與風險並存。盡管一系列挑戰制約了我國目前養老金融的發展速度,但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將長期存在的背景下,養老需求也將持續增加,我國養老金融發展的未來前景依然廣闊。
養老金融的三大領域:
1. 養老金金融
指的是為儲備制度化的養老金進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動, 其對象是制度化的養老金資產, 目標是通過制度安排積累養老資產,同時實現保值增值。
具體而言,養老金金融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養老金制度安排,旨在人口老齡化成為世界趨勢、養老金制度體系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可持續性困境的背景下, 通過政府、 單位和個人責任分擔建立多支柱、 風險分散的養老金制度體系; 二是養老金資產管理,旨在保障養老金資產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收益最大化
我們知道的三支柱養老金模式,這些支柱裡面還有很多的制度安排,同時還包括養老金的資產管理。養老金三支柱體系圖如下
兩幅圖表達的意思是一樣,想看哪幅看哪幅
2. 養老服務金融
作為養老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養老服務金融指的是除制度化的養老金以外, 金融機構圍繞全體社會成員養老相關的投資、 理財、消費及其他衍生需求採取的一系列有關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創新金融活動,其本質是通過金融創新保障多元化的養老需求。
具體而言,養老服務金融涉及兩方面的服務內容, 一是養老財富管理, 包括工作期以養老為目標的財富積累以及老年期養老資產的管理和消費, 旨在開發跨生命周期內平滑消費需求的專業化金融產品, 如銀行業的養老理財產品、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基金業的養老目標基金,保險業的商業養老保險、 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以及信託業的養老信託等; 二是養老金融便捷性支持, 包括適應不同年齡段人群需求的軟體設計以及適老化改造等硬體設施的完善等等。
3.養老產業金融
指的是為與養老相關產業提供投融資支持的金融活動,其對象是養老產業,目標是滿足養老產業的各種投融資需求。
養老產業金融業態的產生主要是基於傳統家庭養老功能弱化, 社會化養老功能逐步興起, 養老產業需求不斷增加, 但由於養老產業具有投資額度大、回報周期長等一系列特徵,需要金融行業的大力支持。
總體來看, 養老金金融和養老服務金融的最終目標都是為廣大國民提供更高水平的養老財富, 從而為實現更加體面的養老提供經濟基礎, 養老產業金融的目標則是通過金融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 從而為國民更加體面的養老提供服務保障, 滿足多元化的養老需求,。
8. 養老機構怎樣通過保險來融資
現收現付制是政府根據養老社會保險支出的需求,按照當年收支平衡的原則籌集養老社會保險資金的一種資金平衡方式,即本期養老社會保險收入僅僅滿足本期養老社會保險支出的需要,本期徵收,本期使用,不為以後年度的養老社會保險支出儲備資金。其優點是簡便易行,在計劃開始時繳費率較低,隨著養老社會保險支出規模的增大,可及時調高養老社會保險繳款率以保持收支平衡。而且,它也不涉及投資及投資回收問題,管理成本較低。其缺點主要是穩定性和適應性較差,尤其是無法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現收現付制要求經濟發展相對穩定,如果年度間經濟波動較大,就會引起養老社會保險收入的波動,從而引發養老金支付上的危機。此外,現收現付制還要求人口變動相對穩定。現收現付制是以當期的工作人員繳納的養老社會保障稅(費)來支付當期退休人口的養老社會保險支出的,當出現人口老齡化時,就會使當期工作人口的稅負過重而影響其工作積極性。(二)完全積累制完全積累制是在對有關社會經濟發展指標(如死亡率、出生率、退休率、工資率、物價指數等)進行長期綜合預測的基礎上,預計養老社會保險成員在享受養老社會保險待遇期間所需開支的養老保險基金總量,然後將其按一定的比例分攤到勞動者整個就業期間,並對不斷提取而已經積累起來的養老社會保險基金進行有計劃的投資運營,日後再將征繳的稅(費)和投資回報用於向投保人兌現當初的養老社會保險承諾的一種資金平衡方式。這種方式堅持先積累、後受益的原則,一般從開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勞動者就必須依法定期繳納一定的養老社會保障稅(費)。與此同時,也可能規定勞動者所在的單位或僱主也必須為其職工定期繳納一定的養老社會保障稅(費)。二者合一,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和運營,形成一筆可觀的養老社會保險基金,待勞動者需要享受時,定期或一次性給付,受益的多少與供款的數量直接相聯。其優點是能夠保證養老社會保險有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不會出現寅吃卯糧、入不敷出的問題。並且,它還具有較強的激勵作用。它強調誰積累、誰受益,受益的多少取決於積累的多少;在實際操作上採用個人賬戶,產權界定清晰,有利於調動人們進行積累和勞動的積極性,有利於應付人口老齡化危機。缺點是這種模式要求在開辦初期就實行較高的繳款率,並且運營風險較大,在通貨膨脹的條件下難以保值增值,而且其收入再分配功能較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 養老院產業的相關金融政策
《關於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
(銀發〔2016〕65號)
中國人民銀行民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於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
銀發〔2016〕65號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計生委等部門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5〕84號文轉發)等有關要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推動金融組織、產品和服務創新,改進完善養老領域金融服務,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做好養老領域金融服務的重要意義
(一)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需要創新金融服務。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發展養老服務業,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適應傳統養老模式轉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緊迫任務。立足國情,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迫切要求改進和創新金融服務,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廣泛動員社會資本參與,增加社會養老財富儲備,提升養老服務支付能力,保障「老有所養」戰略目標順利實現。
(二)做好養老領域金融服務是金融業自身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
在金融市場化、國際化和多元化趨勢下,金融機構傳統業務和發展模式面臨挑戰,金融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重要發展階段。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滿足迅速增長的養老服務業發展和居民養老領域金融服務需求,是增加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促進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結構優化的重要手段,是金融機構拓展新業務的重要機遇,是金融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各金融機構要增強戰略意識,加快養老領域業務發展規劃和市場布局,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實現支持養老服務業和自身轉型發展的良性互動。
二、總體要求
(三)指導思想。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決策部署,以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領域金融服務需求為出發點,以提高金融對養老服務業的資源配置效率為方向,統籌各類金融資源,持續推進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有利於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金融組織、產品、服務和政策體系,切實改善和提升養老領域金融服務水平。
(四)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市場主導,政策扶持。以市場化為方向,以政府扶持為引導,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在實現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推動金融資源向養老服務領域配置和傾斜。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服務。立足區域養老服務業發展和居民養老需求實際,對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等不同養老服務形式,積極探索和創新與之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三是堅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加強金融支持與養老服務業發展各類規劃和政策的銜接,以滿足「老有所養」、推進醫養結合和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需求為重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破除制約金融服務的體制機制障礙,努力尋求重點領域突破。
(五)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蓋廣泛、種類齊全、功能完備、服務高效、安全穩健,與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符合小康社會要求的金融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金融組織更加多層次,產品更加多元化,服務更加多樣化,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和滿足居民養老需求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
三、大力完善促進居民養老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多層次金融組織體系
(六)創新專業金融組織形式。
支持有條件的金融機構優化整合資源,提高養老領域金融服務水平。鼓勵金融機構將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個人養老相關的金融業務和戰略轉型相結合,探索建立養老金融事業部制。支持金融機構在符合條件的地區或分支機構組建服務養老的金融發展專業團隊、特色分(支)行等多種形式的金融服務專營機構,提升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
(七)支持各類金融組織開展養老領域金融業務。
鼓勵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發展要求,優化內部組織架構和管理體制,增強養老領域金融服務能力。鼓勵金融租賃公司開發適合養老服務業特點、價格公允的產品,提供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鼓勵信託公司利用信託制度優勢,積極開發各類附帶養老保障的信託產品,滿足居民養老領域金融服務需求,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
(八)積極培育服務養老的金融中介體系。
鼓勵金融機構創新與融資擔保機構合作模式,以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主,引導各類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支持力度。積極引導徵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面向養老服務業開展徵信、評級服務,鼓勵銀行與徵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合作,實施對養老服務機構的分類扶持。支持發展與養老領域金融創新相適應的法律、評估、會計等中介服務機構,鼓勵金融機構與養老信息和智慧服務平台合作,運用「互聯網+」大數據資源,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務。
四、積極創新適合養老服務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和服務
(九)完善養老服務業信貸管理機制。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養老服務業發展導向和經營特點,專門制定養老服務業信貸政策,開發針對養老服務業的特色信貸產品,建立適合養老服務業特點的授信審批、信用評級、客戶准入和利率定價制度,為養老服務業提供差異化信貸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與民政部門、行業協會等合作開展養老信貸專項培訓,提升信貸服務專業化水平。
(十)加快創新養老服務業貸款方式。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承貸主體,對企業或個人投資設立的養老服務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以向投資企業或個人作為承貸主體發放貸款。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設立小型養老服務機構,或招用員工比例達到政策要求的小微養老服務企業,積極利用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給予支持。對建設周期長、現金流穩定的養老服務項目,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當延長貸款期限,靈活採取循環貸款、年審制、分期分段式等多種還款方式。
(十一)拓寬養老服務業貸款抵押擔保范圍。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以養老服務機構有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產權明晰的房產等固定資產為抵押,提供信貸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開展應收賬款、動產、知識產權、股權等抵質押貸款創新,滿足養老服務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有條件的地區在風險可控、不改變養老機構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可探索養老服務機構其他資產抵押貸款的可行模式。
五、支持拓寬有利於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多元化融資渠道
(十二)推動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
支持處於成熟期、經營較為穩定的養老服務企業在主板市場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已上市的養老服務企業通過發行股份等再融資方式進行並購和重組。探索建立民政部門與證券監管部門的項目信息合作機制,加強中小養老服務企業的培育、篩選和儲備,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養老服務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市融資。探索利用各類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為非上市養老服務企業提供股份轉讓渠道。
(十三)支持養老服務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
支持處於成熟期的優質養老服務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公司債、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融資。鼓勵中小養老服務企業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集合債券、中小企業私募債,積極發揮各類擔保增信機構作用,為中小養老服務企業發債提供增信支持。對運作比較成熟、未來現金流穩定的養老服務項目,可以項目資產的未來現金流、收益權等為基礎,探索發行項目收益票據、資產支持證券等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通過發行金融債、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等方式,募集資金重點用於支持小微養老服務企業發展。
(十四)鼓勵多元資金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
支持各地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建設或發展養老機構,鼓勵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創新適合PPP項目的融資機制,為社會資本投資參與養老服務業提供融資支持,積極探索與政府購買基本健康養老服務配套的金融支持模式。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基金模式,探索運用股權投資、夾層投資、股東借款等多種形式,加大對養老服務企業、機構和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養老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階段參股、跟進投資等方式,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投入。鼓勵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投資者積極投資處於初創階段、市場前景廣闊的養老服務企業。
六、推動完善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優化保險資金使用
(十五)完善多層次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進一步完善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等組成的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推進公平、統一、規范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發揮社會保險保障基本生活的重要作用。大力拓展企業年金、商業團體養老保險等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促進企業補充養老保險進一步向中小企業覆蓋。推動商業養老保險逐步成為個人和家庭商業養老保障計劃的主要承擔者、企業發起的養老健康保障計劃的重要提供者、社會保險市場化運作的積極參與者,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商業養老健康保障計劃,促使商業保險成為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
(十六)加快保險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
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繼續推進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發展獨生子女家庭保障計劃,豐富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積極開發長期護理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產品,助推養老、康復、醫療、護理等服務有機結合。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由政府使用醫保基金賬戶結余統一為參保人購買護理保險產品,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探索多元化保險籌資模式,保障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需求。支持保險公司發展農民養老健康保險、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等普惠保險業務。大力發展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為養老機構運營提供風險保障。
(十七)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
積極借鑒國際經驗,在符合投向要求、有效分散風險的前提下,推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基金、職業年金基金委託市場化機構多種渠道開展投資,實現資金保值增值,提升服務能力。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以投資新建、參股、並購、租賃、託管等方式,興辦養老社區和養老服務機構。鼓勵保險公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股權、債權、基金、資產支持計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等多種形式,為養老服務企業及項目提供中長期、低成本的資金支持。
七、著力提高居民養老領域的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
(十八)增強老年群體金融服務便利性。
鼓勵金融機構優化網點布局,進一步向養老社區、老年公寓等老年群體較為集中的區域延伸服務網點,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支持金融機構對營業網點進行親老適老化改造,加強助老設備、無障礙設施建設,開辟老年客戶服務專區,提供敬老服務專窗、綠色通道等便捷服務,為老年客戶營造便捷、安全、舒適的服務環境。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優化老年客戶電話銀行服務流程。
(十九)積極發展服務居民養老的專業化金融產品。
鼓勵銀行、證券、信託、基金、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針對不同年齡群體的養老保障需求,積極開發可提供長期穩定收益、符合養老跨生命周期需求的差異化金融產品。大力發展養老型基金產品,鼓勵個人通過各類專業化金融產品投資增加財產性收入,提高自我養老保障能力。加快老年醫療、健身、娛樂、旅遊等領域消費信貸、信託產品創新。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業務。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探索代際養老、預防式養老、第三方付費養老等養老模式和產品,提高居民養老財富儲備和養老服務支付能力。
(二十)不斷擴展金融服務內容。
金融機構要積極介入社會保障、企業年金、養老保障與福利計劃等業務,做好支付結算、賬戶管理、託管和投資等基礎服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為老年群體提供特定服務的銀行卡等非現金支付工具,適當減免開卡工本費、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等費用,探索提供商戶優惠、醫療健康、休閑娛樂、教育咨詢、法律援助等配套增值服務。加強老年金融消費者教育和權益保護,加大理財產品等新型金融業務的宣傳和普及力度,拓展老年人金融知識,銀行業金融機構對老年人辦理大額轉賬等業務應及時提醒查閱,在面向老年人銷售保險、理財產品時,應嚴格遵守有關規定,不得誤導銷售或錯誤銷售。
八、加強組織實施與配套保障
(二十一)加強金融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
建立人民銀行、民政、金融監管等部門參加的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政策協調和信息溝通,形成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政策合力。制定並定期完善養老服務業指導目錄,發布更新養老服務機構與企業信息,建立健全項目資料庫和推薦機制。對納入資料庫並獲得民政部門推薦的優質養老服務項目,金融機構應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給予積極支持。各級民政部門應指導養老機構建立規范的財務制度和資產管理制度,提高承貸能力和償付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運用財政貼息、貸款風險補償、擔保增信等政策工具,加大對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激勵和扶持。
(二十二)綜合運用多種金融政策工具。
加強信貸政策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養老服務業和醫養結合領域的支持力度。運用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養老服務企業的信貸支持。不斷完善金融監管政策,加強對銀行、證券、信託、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開展養老領域金融組織、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的監管,以利於金融創新穩妥有序開展。
(二十三)加強政策落實與效果監測。
各金融機構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專項統計制度,加強對養老領域金融業務發展的統計與監測分析。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會同民政、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監督管理部門等,根據本指導意見精神,結合轄區實際,制定和完善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具體實施意見或辦法,切實抓好貫徹實施工作。
內容來源於養老信息網:《關於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16〕65號)全文》
10. 養老行業接下來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智能養老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延華智能(002178)、萬達信息(300168)、易華錄(300212)、愛儂養老(870925)、九安醫療(002432)等
本文核心數據:智能養老行業全景圖譜、中國智能養老建設重點政策匯總、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及其比重、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區域分布
行業概況
1、定義:科技賦能養老行業
智能養老是指融合應用健康醫療電子、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和產品,採集人體體征、居家環境等數據,實現家庭、社區醫療機構、健康養老服務機構、專業醫療機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和分析處理,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迫切的健康養老需求。
根據工信部、民政部和國家衛健委三部門聯合發布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分類,我國智能健康養老產品主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類設備、攜帶型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和家庭機器人五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