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有趙健這個職工嗎
沒有,泰山區法院有一個是不是你找的哪一個!這個人非常可惡,貌似正人君子,實則小人一個!不顧事實,當面一套,背後可恥!
2. 三峽工程如何收回投資
「一江春水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水電站的主要收益就是「賣電」。楊亞說,三峽工程是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集中體現於電力資產的價值。三峽電站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設計年平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加上已經投產發電的葛洲壩電站,總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年發電量1000億千瓦時。三峽水電站強大、清潔的可再生電能以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電價輸入華東、華中及廣東電網,將產生穩定可靠的現金流。
截至今年4月底,三峽累計發電量超過1000億度,國務院批準的三峽上網電價為每度0.25元,據此計算,發電總收入達250億元。
三峽總公司的一份報告稱,到2026年,三峽工程和金沙江下游四個梯級電站項目將全部竣工,三峽總公司水電裝機容量將超過6360萬千瓦,年發電量將超過3000億度,僅水力發電業務年收入將超過600億元。
三峽工程投資總額有望控制在1800億元內,預計比概算2039億元少用200多億元。
國家宏觀調控為三峽工程創造良好環境
三峽工程總投資概算為2039億元,其中靜態投資約為900.9億元(包括水利樞紐工程概算500.9億元和移民投資概算400億元),建設期價差749億元,貸款利息389億元。
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認為,少用200多億元客觀上得益於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近幾年來物價、利率比較平穩,使動態投資減少。以建設期價差為例,當初進行動態投資測算時,預測每年的物價漲幅在5%-10%不等,但近年,物價持續走低,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大大低於預測的物價漲幅,這使三峽工程投資少用了140多億元。同時,利率的持續下調,大幅降低了工程貸款利息,又節省了60億元。
有關專家認為,三峽工程建設期間趕上有利的經濟環境,證明國家決定興建三峽工程的時機十分恰當,抓住了最佳的發展機遇。
曹廣晶說,在大環境有利的情況下,三峽工程在10多年的建設過程中,精心施工,嚴把質量關,沒有出現大的失誤,這也是三峽工程少花錢的一個原因。
科學規范的管理守住靜態投資「底線」
三峽總公司計劃發展部負責人趙健強說,靜態投資是一個「本」,控制不住就會使概算成倍增加。特別是三峽工程規模巨大、工期長達17年,如果不用科學的管理守住靜態投資的「底線」,必然導致國家不斷「調整概算」,極易陷入「投資無底洞」。
趙健強說,在實踐中,三峽總公司探索出「一種模式、兩套價格體系」為核心的科學管理體系,守住了水利樞紐工程靜態總投資500.9億元的「底線」,這是三峽工程省錢的重要原因。
「一種模式」即「靜態控制、動態管理」的投資管理模式。三峽總公司根據國家核定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靜態總投資500.9億元的額度,按照分標段項目的劃分和總量控制、合理調整的原則,編制業主單項執行概算和業主總執行概算,作為對工程靜態投資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的主要手段。同時,按照計劃工程量,當年國家公布的物價、利率、匯率、稅收等政策引起的造價變化,以及設計優化、修改或自然因素等引起的造價變化,分年度進行動態投資管理,以確保資金少投入、多產出,降低工程成本,從而達到控制總投資的目的。「兩套價格體系」即在投資管理中建立合同和執行概算兩個價格體系,以概算為「尺子」,控制項目成本。
趙健強說,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與原先的設計相比新增了很多子項目。三峽工程質量標准高於國家標准,又需多花錢,一些項目優化設計也要多花錢。但是,通過科學規范的管理,三峽總公司消化了多達88億元的新增項目,沒有突破靜態投資的「底線」。
優化融資結構降低項目成本
針對三峽工程不同階段的特點,三峽總公司實施分階段、多渠道的融資策略,優化融資結構降低項目成本。
在使用銀行貸款中,三峽總公司通過借新還舊、蓄短還長,不僅降低了融資成本,也增加了資金調度的靈活性。從1999年起,為避免發債資金一次到位產生的資金閑置,公司開始使用短期臨時搭橋貸款,每年使用搭橋貸款的規模都在20億元至30億元之間。同時,還在國內銀行間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爭取貸款利率優惠政策。
從三峽二期工程開始,三峽總公司把發行企業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籌資手段,共發行七期總額220億元的三峽債券。發行期限3年至30年,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動利率,付息方式有分年付息,也有到期一次償還。2005年三峽債券加權平均年利率為4.61%,比國內同期商業銀行貸款低1.65個百分點,與銀行貸款相比,三峽債券累計已降低利息支出約10億元。
據統計,由於進行貸款利率的公開詢價,發行三峽債券,調整債務結構,採用商業承兌匯票方式結算等措施,僅2002年,三峽總公司就節約利息支出3702萬元。
新華網三峽工地5月18日電(記者江時強、黃豁)「投資無底洞、工期馬拉松」,是大型工程建設中經常出現的現象,但在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設中,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抓住近年來物價、利率比較平穩等有利條件,建立健全投資控制體系,在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及相關標準的同時,使工程投資得到有效控制。
三峽工程投資總額有望控制在1800億元內,預計比概算2039億元少用200多億元。
國家宏觀調控為三峽工程創造良好環境
三峽工程總投資概算為2039億元,其中靜態投資約為900.9億元(包括水利樞紐工程概算500.9億元和移民投資概算400億元),建設期價差749億元,貸款利息389億元。
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認為,少用200多億元客觀上得益於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近幾年來物價、利率比較平穩,使動態投資減少。以建設期價差為例,當初進行動態投資測算時,預測每年的物價漲幅在5%-10%不等,但近年,物價持續走低,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大大低於預測的物價漲幅,這使三峽工程投資少用了140多億元。同時,利率的持續下調,大幅降低了工程貸款利息,又節省了60億元。
有關專家認為,三峽工程建設期間趕上有利的經濟環境,證明國家決定興建三峽工程的時機十分恰當,抓住了最佳的發展機遇。
曹廣晶說,在大環境有利的情況下,三峽工程在10多年的建設過程中,精心施工,嚴把質量關,沒有出現大的失誤,這也是三峽工程少花錢的一個原因。
科學規范的管理守住靜態投資「底線」
三峽總公司計劃發展部負責人趙健強說,靜態投資是一個「本」,控制不住就會使概算成倍增加。特別是三峽工程規模巨大、工期長達17年,如果不用科學的管理守住靜態投資的「底線」,必然導致國家不斷「調整概算」,極易陷入「投資無底洞」。
趙健強說,在實踐中,三峽總公司探索出「一種模式、兩套價格體系」為核心的科學管理體系,守住了水利樞紐工程靜態總投資500.9億元的「底線」,這是三峽工程省錢的重要原因。
「一種模式」即「靜態控制、動態管理」的投資管理模式。三峽總公司根據國家核定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靜態總投資500.9億元的額度,按照分標段項目的劃分和總量控制、合理調整的原則,編制業主單項執行概算和業主總執行概算,作為對工程靜態投資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的主要手段。同時,按照計劃工程量,當年國家公布的物價、利率、匯率、稅收等政策引起的造價變化,以及設計優化、修改或自然因素等引起的造價變化,分年度進行動態投資管理,以確保資金少投入、多產出,降低工程成本,從而達到控制總投資的目的。「兩套價格體系」即在投資管理中建立合同和執行概算兩個價格體系,以概算為「尺子」,控制項目成本。
趙健強說,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與原先的設計相比新增了很多子項目。三峽工程質量標准高於國家標准,又需多花錢,一些項目優化設計也要多花錢。但是,通過科學規范的管理,三峽總公司消化了多達88億元的新增項目,沒有突破靜態投資的「底線」。
優化融資結構降低項目成本
針對三峽工程不同階段的特點,三峽總公司實施分階段、多渠道的融資策略,優化融資結構降低項目成本。
在使用銀行貸款中,三峽總公司通過借新還舊、蓄短還長,不僅降低了融資成本,也增加了資金調度的靈活性。從1999年起,為避免發債資金一次到位產生的資金閑置,公司開始使用短期臨時搭橋貸款,每年使用搭橋貸款的規模都在20億元至30億元之間。同時,還在國內銀行間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爭取貸款利率優惠政策。
從三峽二期工程開始,三峽總公司把發行企業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籌資手段,共發行七期總額220億元的三峽債券。發行期限3年至30年,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動利率,付息方式有分年付息,也有到期一次償還。2005年三峽債券加權平均年利率為4.61%,比國內同期商業銀行貸款低1.65個百分點,與銀行貸款相比,三峽債券累計已降低利息支出約10億元。
據統計,由於進行貸款利率的公開詢價,發行三峽債券,調整債務結構,採用商業承兌匯票方式結算等措施,僅2002年,三峽總公司就節約利息支出37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