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全球營地融資

全球營地融資

發布時間:2022-04-22 03:53:05

『壹』 中世紀的庄園,農民,佃農和自由民的區別

中世紀時,在西歐各地盛行庄園經濟。庄園是這個時期西歐農業生產中的一種特定的組織形式。中世紀初期,西歐國家的生產力都很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地產生活,所以國王、教會和大封建主都建立庄園。典型的庄園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園可以包括幾個村莊,當然有些小庄園也只有一個村莊的一部分。

中世紀的庄園,農民,佃農和自由民的關系:

1、庄園生產者主要是農奴,此外還有自由佃戶、僱工和奴僕等。農奴除耕種自己的份地外,還須無償地為領主耕種自營地。農奴大部分時間要為領主勞動,一般每周3—4天,農忙時增加。農忙時必須優先完成領主自營地的耕作義務。這就是所謂的勞役地租。庄園法庭每年召開數次,主要審理農奴與封建主之間的糾紛,以保護領主的利益。

2、地主把土地分成小塊,由原來的奴隸或隸農獨立經營,但他們必須向土地所有者納租服役,而保留下來的羅馬大地主,也改用交納地租的自由佃農和依附佃農來耕種。平民在戰亂中無奈的選擇也促進了西歐庄園制的發展。

3、半自由民,其地位介於農奴和奴隸之間,份地世襲使用。庄園主對各種依附農民有不同的人身奴役及司法權力,可以利用庄園法庭(一般由總管主持)審判農民並收取罰金,也可以根據本庄園的習慣向農民徵收各種實物及貨幣等,這些成為庄園主收入的重要來源。

(1)全球營地融資擴展閱讀:

1、封建庄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單位,庄園內的一切生產都是為了供應領主消費和依附農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 ,只有庄園不能生產的如鹽、鐵等,才從行商手中購取。 庄園經濟的興盛時期約在9~13世紀。它的形成大約和生產力低下有關。

2、12和13世紀,由於生產力發展以及商品貨幣關系的影響,已不斷發生庄園自營地縮減、勞役地租改為實物地租或貨幣地租等現象。但也有不少地方,特別是大修道院所屬庄園反而擴大自營地,加強勞役地租剝削。14世紀起西歐經濟變化劇烈,庄園主紛紛放棄自營地,貨幣地租流行,農奴也通過各種途徑取得人身自由,勞役制庄園趨向瓦解。

『貳』 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湖北武漢置業專場推介會及歡迎晚宴的主題是

摘要 首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大會議程

『叄』 有沒有成功的電影中有不知名的演員

當然!大多數都是預算很低的獨立電影,它們在諸如聖丹斯(Sundance)這樣的受歡迎的電影節上獲得了成功,並被一家製片廠挑選並發行。但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中演員不明的熱門例子之一是預算中的科幻電影,稱為第9區。

盡管在南非以外的演員陣容完全不為人所知,第9區最終還是大受歡迎,在美國的票房為1.15億美元,在全球票房為2.1億美元。許多人將索尼影業的病毒式營銷活動歸功於其對這種規模較小的科幻電影以及積極的口碑傳播的興趣。Sharlto Copley迅速成為了不太可能的電影明星,並出演了Blomkamp的後續劇集Elysium(2013)和Chappie(2015),以及其他好萊塢電影,例如The A-Team(2010),Maleficent(2014),和《Oldboy》(2013)的翻拍。

『肆』 尋求「夾縫項目」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後,不少大型礦業公司逐步退出了風險勘查,主要是退出了大約相當於我國的預查和普查。發生這一歷史性變化的原因是: 大型礦業公司的對目標礦種的選擇、對目標礦床規模的限定、高比例的管理費用、層層報批的管理運作模式,導致大型礦業公司找礦成功率越來越低。大型礦業公司這種組織形式,已不適應找礦難度不斷加大的客觀實際。

在礦業產業鏈上,形成了大型礦業公司和初級勘查公司的專業化分工,風險勘查和可行性研究分離。大型礦業公司勘查部門的主要任務是: 在全球范圍內,關注數以千計的初級勘查公司的勘查活動,從為數眾多初級勘查公司的項目中,按本公司的發展戰略和開發標准,選取有潛力的項目,進而開展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礦山建設和生產。

如本書第二章第三節所述,進入21 世紀,大型礦業公司不斷並購,越來越傾向於開發超大規模的世界級礦床,用大規模開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技術,來獲得低成本的礦產品和市場壟斷地位。大型礦業公司對目標礦床的規模也在不斷升級,例如 20 世紀 90 年代,巴厘克公司和紐蒙特公司把金資源量潛力達 100 萬盎司礦床作為公司考察的起點,現在已提高到 300 萬盎司。也就是說,要有約 100噸金資源量潛力,才能納入這些大型礦業公司的視野。

但初級勘查公司到哪裡去找這么多大礦呢。在全球數以千計的初級勘查公司手裡,有一批已控制一定資源量,但達不到大型跨國礦業公司開發或並購標准,但以我國礦床規模標准來衡量,是規模大、有潛力的礦床。擁有項目的初級勘查公司市值不高,甚至被低估。這類項目和公司,可以作為我國境外礦產勘查開發的投資對象,這就是筆者提出來的 「夾縫項目」的概念。

下面以加拿大一家初級勘查公司——加 拿 大 鋅 金 屬 公 司(Canada Zinc Metals Corp. ) 的 Akie 鉛鋅礦為例,來說明什麼是「夾縫項目」。

Teck Cominco 公司是一家大型礦業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鋅生產商。在加拿大、美國、智利、秘魯有 16 座礦山,開采冶煉銅、鉛鋅、金等 礦 產。例 如 Teck Cominco 公 司 擁 有 美 國 阿 拉 斯 加 的Aqqaluk 鉛鋅礦。該礦 屬 SEDEX 型 鉛鋅 礦,2007 年 Aqqaluk 產 鋅57. 5 萬噸,鉛 13. 6 萬噸,利潤 8. 19 億美元。保有儲量鋅 2 302. 3萬噸,品位 16. 1%; 鉛 614. 9 萬噸,品位 4. 3%; 銀 11 869 噸,品位 83 克/噸。

加拿大鋅金屬公司是一家在多倫多證交所創業板上市的初級勘查公司。上市號 CZX,發行 13 845 萬股,股價 0. 49 加元/股 (2011年 7 月 18 日) ,市值 6 784 萬加元。公司的旗艦項目是 Akie 鉛鋅礦項目,位於加拿大 BC 省 Kechika 地塹,屬 SEDEX 型鉛鋅礦。加拿大鋅金屬公司在 Kechika 地塹登記探礦權區面積 1 004 平方千米,其中 Akie 礦區 64 平方千米。以鉛 + 鋅 6% 為邊界,鉛鋅品位10. 09% ,銀品位 14. 2 克 / 噸,平均厚 6 米,已控制鉛鋅資源量 172萬噸。礦體在走向和傾向上均未封閉,找礦潛力巨大。

就在 Kechika 地塹,還有一個 SEDEX 型鉛鋅礦——Cirgue 鉛鋅礦,距 Akie 鉛鋅礦僅25 千米。這是 Teck Cominco 公司10 多年以前勘查的,鉛鋅品位 10. 00%,銀 48 克/噸。控制鉛鋅資源量 398 萬噸。筆者2009 年曾到過 Cirgue 的勘查營地,此時營地已成為野生麋鹿的家,毫無開發跡象。和 Aqqaluk 鉛鋅礦的品位和規模相比,Teck Cominco 公司沒有將開發 Cirgue 鉛鋅礦納入日程。面對近在咫尺的沉寂多年的 Cirgue 鉛鋅礦,加拿大鋅金屬公司想要按初級勘查公司的一般發展路徑,向大型礦業公司如 Teck Cominco 公司轉讓Akie 鉛鋅礦,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Akie 鉛鋅礦,就是一個未達大型礦業公司收購標准、又具有規模和潛力的、有一定成熟度的 「夾縫項目」。加拿大鋅金屬公司市值處於低位,公司有意出讓部分權益,融資繼續勘查。這類項目給中國企業 「走出去」提供了機遇。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取得了這個 「夾縫項目」的權益。以 488. 75萬加元,換取加拿大鋅業金屬公司 1 150 萬份普通股 (每股含 0. 5股期權股) ,占該公司總股本的 13%。參與了 Akie 鉛鋅礦的勘查開發進程。

『伍』 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出現了多少次,分別是

世界歷史上的經濟危機編輯

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1857)
1857年經濟危機在歷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點的普遍生產過剩危機。這次危機也是第一次在美國、而不是在英國開始的危機。由於英國對美國鐵路建設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故美國鐵路投機的破產對英國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動。1847年經濟危機結束後,從1850年開始的周期性高漲的最重要的特點是世界貿易急劇的擴大,19世紀50年代世界貿易的年平均增長額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機器工業的發展,運輸業的革命,新興國家和新興部門捲入國際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金礦的發現都促進了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
1848年至1858年,美國建成的鐵路約達33,000公里,超過了其他國家所建鐵路的總和。而英國在40年代的建設熱潮中,所鋪設的鐵路卻只有8,000公里。美國鐵路事業的蓬勃發展,按道理應會帶動其冶金業的大發展,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而且,這一時期,美國生鐵產量長期停滯不前,棉紡織業的增長速度也不快。與此同時,鐵軌、生鐵、機車、棉布和其他英國製成品的進口卻增長得十分迅速,英國產品充斥美國市場阻礙了美國冶金業和棉紡織業等當時的重要工業部門發展。
隨著危機的爆發,美國的銀行、金融公司和工業企業大量倒閉。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業破產。糧食生產過剩,糧價和糧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國工業品的劇烈競爭,促使了美國經濟危機的加深。反過來,英國的經濟發展也受到美國危機的打擊。由英國向之提供資金的美國銀行、鐵路、商業公司紛紛破產,也使英國的投資者持有的有價證券急劇貶值。
1857年秋季,美國還爆發了貨幣危機,整個銀行系統癱瘓了,美國的貨幣危機在10月中旬達到了頂點,當時紐約63家銀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貼現率竟然超過了60%,股票市場行市則下跌了20-50%,許多鐵路公司的股票跌幅達到80%以上。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蔓延到英國和歐洲大陸,引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破產浪潮。
1857年經濟危機波及面很廣,之後,爆發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其後,奴隸制的消滅、宅地法的實施、重工業的發展,為美國的加速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
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
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 2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嚴重的危機。在此期間,社會經濟雖然有一定發展,但是,資本家獲得了高額利潤,廣大勞動人民卻日益相對貧困,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資本家為眼前的利潤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得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同時,人們醉心於利潤豐厚的股票等投機活動,股價被大幅度哄抬,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1]
1929年10月,紐約華爾街股票市場形勢急轉直下,股價狂跌。人們瘋狂拋售股票,股市崩潰,引發了一場經濟危機。首先是銀行紛紛倒閉;接著,工商企業大量破產,生產銳減,市場蕭條;失業人數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民收入減少,很多人瀕於破產。
1929年上半年,紐約股市經過不斷哄抬,持續上揚,呈現一片「繁榮」。10月23日,股價開始急劇下跌。次日,在一些銀行巨頭的干預下,股市行情有所回升。美國總統胡佛聲稱:美國經濟「形勢很好,欣欣向榮」。但是,好景不長,29日,股市出現了災難性的風暴,一天之內拋售了1600多萬股,一些主要股票的價格下跌了40%,轉眼問,許多人破產。到 l1月,紐約股市的各種股票損失達260多億美元。
據統計,1933年初,美國已經有半數銀行倒閉,完全失業人數達到1500萬至1700萬人;此外,還有許多人處於半失業狀態。當時,窮人想盡一切辦法艱難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禦寒;而資本家為了維持商品價格,保證利潤,不惜大量銷毀商品。
經濟危機很快波及到其他國家,影響世界各國,演變成一場空前規模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這場經濟危機具有一些明顯的特徵,如來勢之猛烈、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特別長,破壞性特別大,等等,以至於「大蕭條」、「大恐慌」成了這次危機專用的代名詞。
當時,美國經濟對其他國家經濟和世界市場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美國出現的經濟危機很快引發了其他國家的經濟危機。1930年,嚴重依賴美國資本的德國發生經濟危機;接著,英、日等國經濟出現了嚴重的衰退;1932年,法國經濟也開始蕭條。各國不得不相繼宣布放棄金本位。
1929年至1933年,西方世界工業生產下降了 l/3以上,貿易額減少了2/3。其中,美國和德國的受破壞程度最大。美國的進出口額下降了70%,英、法、德、日也都減少了一大半。
美、英、法、德共有30萬家企業倒閉,失業工人竟達到3000萬以上。許多昔日機器轟鳴的工廠區,變得死氣沉沉,野草叢生,成為所謂的機器「墓地」。廣大勞動人民飢寒交迫,流離失所,但壟斷資本家為了維持他們的利潤,穩定商品價格,卻大量銷毀商品。大量的玉米、小麥、棉花、牛奶等產品,或被當作燃料,或被傾人河流、大海。1933年以後,這場經濟危機的高潮才過去,但各國經濟的恢復仍是步履艱難。
1929一1933年的經濟危機對各國的社會狀況和世界局勢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首先,加深了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各國政壇丑聞層出不窮,政府信譽掃地;廣大人民強烈要求改善生活狀況,示威遊行和罷工斗爭不斷;法西斯分子利用人們對現狀的不滿,興風作浪,促使社會更加動盪不安。
1932年春夏之際,曾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20萬美國退伍軍人聚集華盛頓,在郊外扎營,要求發放福利金。軍警奉命前往驅散退伍軍人,並燒毀其營地。雙方發生沖突,退伍軍人死傷50多人。
其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各國為了改善本國經濟形勢,紛紛加強對經濟的干預,並加緊在國際市場上爭奪,各國間的矛盾和摩擦日趨尖銳。為了盡快擺脫困境,各國進一步加強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奪,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反抗。
經濟危機期問,各國紛紛設置關稅壁壘,推行傾銷戰術,採取有利於本國的貨幣政策,以保護本國的經濟。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把近900種主要商品的進口關稅平均提高近40%,
由此引發了一場關稅大戰。第二年底,先後有七八十個國家採取了報復措施,大幅度提高了關稅。

1973-1975石油危機
1974年美國的汽油定量配給票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石油生產國削減石油輸出量,造成油價飛漲,立即打亂了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節奏,從而引發了經濟危機。
除開石油危機的因素,美元的貶值和和此次危機的產生也不無關系。1971年,由於美國國際收支赤字的不斷上升,同時西方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西德馬克,為防止美國黃金儲備的嚴重枯竭,美國尼克松政府宣布暫停按布雷頓森林體系所規定的以每盎司黃金換35美元的價格向美國兌換黃金;當年12月,美元正式貶值7.8%;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機再度爆發,2月2日美國再度宣布美元貶值10%,3月,西歐各國對美國實行浮動匯率。至此,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宣告瓦解,波及整個西方的經濟危機也呼之欲出。
這是戰後最嚴重的一次全球經濟危機。在危機發生一年之後的1974年12月,美國汽車工業下降幅度高達32%,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比危機前的最高點下跌近一半,1975年,美國的失業率高達9.2%。而在此期間,整個西方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了8.1%;英國的股市比危機前的最高點下跌了72%;危機最嚴重的1975年,西方發達國家的每月平均失業總人數達1448萬人;世界貿易的總額在1975年減少了6%。
最為可怕的是,此次經濟危機造成了西方經濟較長時間的「滯脹」。一方面,危機之後,經濟回升極其緩慢;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卻與蕭條共存。危機過後,各發達國家的通脹率依然居高不下,美國的通脹率甚至還不斷上升,1979年消費物價上漲年率達到13.2%。
直到80年代裡根成為總統後,運用減稅、減規、減開支和節制通貨流量等「里根經濟學」,才使得美國經濟逐漸走出「滯脹」出現巨大的回升。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紐約股市一開盤,道·瓊斯指數經過一段顫動後突然下跌,截至休市,道·瓊斯指數暴跌508.32點,跌幅達22.62%,超過了1929年10月29日紐約股市暴跌的紀錄。如果將抽象的指數折算成貨幣,這一大紐約股市下跌使市場喪失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這個數字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
這次突如其來的股災,實際上是在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結果。自1983年起,美國以至整個西方經濟進入了一個持續增長期,同時整個西方國家的股市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牛市中,1982~1987年,美國道·瓊斯指數上漲了兩倍多,義大利、日本、聯邦德國股市也分別上漲了3.56倍、 3.51倍和1.6倍,市場出現過熱的跡象;但在1987年,西方國家的經濟已出現了經濟衰退的跡象,它已無法支持股市上漲,導致了經濟泡沫的產生;此外 1986年,美國財政赤字2210億美元,外債更是高達2636億美元,已淪為世界最大債務國;另外西方各國在協調經濟發展中不斷發生貿易糾紛,也影響了世界經濟和股市的穩定。
紐約股市的暴跌,迅速引起了西方主要國家股票市場連續大幅下挫。10月19日,英國倫敦《金融時報》指數跌183.70點,跌幅為10.8%;日本東京日經指數10月19日、20日累計跌幅為16.90%;香港恆生指數19日下跌420.81點,跌幅11.2%;法國、荷蘭、比利時和新加坡股市分別下跌9.7%、11.8%、10.5%和12.5%,巴西、墨西哥股市更是暴跌20%以上。
10月23日,美元遭到拋售大幅貶值。受此影響,10月26日道·瓊斯指數再次暴跌156.63點,跌幅為8.03%其它國家股市也再次隨之下跌,香港恆生指數更是暴跌1120.7點,日跌幅高達33.33%,創世界股市歷史上的最高跌幅。
這是迄今為止影響面最大的一次全球性股災,造成了世界主要股市的巨大損失。美國股票市值損失8000億美元,世界主要股市合計損失達17920億美元,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的5.3倍。

1997東南亞金融危機
自1997年7月起,爆發了一場始於泰國、後迅速擴散到整個東南亞並波及世界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匯市、股市輪番暴跌,金融系統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嚴重創傷,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僅半年時間,東南亞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貶值幅度高達30%~50%,最高的印尼盾貶值達70%以上。同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股市跌幅達30%~60%。據估算、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僅匯市、股市下跌給東南亞同家和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1000億美元以上。受匯市、股市暴跌影響。這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
[2]

08年次貸危機
2002以來利率先降後升,房地產市場卻先熱後冷,導致大批藍領階級陷入房貸陷阱[1]
次貸危機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為緩解次貸風暴及信用緊縮所帶來的各種經濟問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幾月來大幅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並打破常規為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直接貸款及其他融資渠道。美國政府還批准了耗資逾15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另外放寬了對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兩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融資、准備金額度等方面的限制。
在美國房貸市場繼續低迷、法拍屋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於2008年9月7日宣布以高達2000億美元的可能代價,接管了瀕臨破產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陸』 美國綠化概況

根據統計,至2011年美國主要城市市區公園綠地面積僅為156萬英畝,2008-2011年CAGR為4.28%。
美國是極其重視園林綠化與居民休閑的國家,經過60餘年發展,目前已經建立起以國家公園(NationalParks)、州立公園(StateParks)和城市公園(CityParks)為核心,管理運營架構完善的市政公園體系。至2009年底,國家公園和州立公園合計面積已達到9444萬英畝,約占國土面積的4.2%。雖然公園數量、面積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但由於受到園林設計需與自然景觀融合發展、極為嚴格的財政撥款審核制度,以及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影響,美國園林行業一直按照「大園林,小施工;重自然,輕人工」模式運行,各個園林項目施工規模有限,建設施工支出(絕對金額、支出佔比)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因此在美國市政園林不斷發展過程中,並未涌現出大量規模化園林施工企業,超過70%企業為員工數不足500人的中小型企業。
美國國家公園—強調自然景觀,淡化人為影響
管理、運營體系完善,全球成功典範之一。美國是最早建立國家公園和國家公園管理體系的國家,根據美國國會法律規定,國家公園主要包括國家天然公園、國家歷史公園和國家娛樂活動區三大類,至2009年底三類園區總面積已超過8000萬英畝,其中國家景區公園佔比超過60%。在管理體繫上,美國國家公園由聯邦政府內政部下屬的國家公園管理局垂直管理,園區范圍面積內全部資源處置權均由聯邦政府統一管控,任何州或城市不得私自進行開發利用。國家公園在運營上主要依靠政府撥款以及部分私人或財團捐贈,門票只是作為控制遊客數量,保持園區環境的調控手段,而非主要盈利來源。目前美國國家公園年均接待遊客規模約在2.5-3億人次,優美的環境和良好的運營體系已使其成為全球國家公園成功典範之一。
美國國家公園增速平穩,建設投資僅占總支出10%-15%。NPS3對國家公園認證有著較為嚴格的標准和程序,要求每個國家公園在滿足適合性、可行性的同時,還必須具有廣泛的全國性意義,在過去60年間,美國國家公園面積CAGR僅為2%,進入90年代後國家公園總面積一直維持在7500-8000萬英畝。
由於國家公園是以保護國家自然文化遺產為主要目的,確保資源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持續利用是美國國家公園發展的基礎,因此在開發建設過程中NPS一直遵循以天然景觀為主要內容,人工建築、設施只提供必要輔助功能,保證「下一代人欣賞真實原始景色」的原則,對每年國家公園新開工建設支出在總額上進行嚴格管控,要求各主要國家公園相互「競爭」申請總額有限的建設資金,並由丹佛設計中心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在過去60餘年美國國家公園總支出中,服務人員工資和園區維護費用支出佔比一直維持在50%-60%,而建設施工僅佔10%-15%,2009年美國國家公園建設施工總額僅為3.54億美元,約占當年總支出的12.26%。
美國州立公園—分布廣泛,較重視日常建設維護
園區地域分布廣,維護支出主要來自於經營收入。美國州立公園是各州政府為保護轄區內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產、野生動物/礦產/植被等資源而建立起的公園體系,同時其也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提供休閑度假場所。目前美國州立公園數量已超2000家,面積接近1400萬英畝,華盛頓、俄勒岡、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等地區州立公園數量均在百家以上。但與國家公園資金基本依靠聯邦政府財政撥款的模式不同,州立公園運營資金主要由經營收入、州政府撥款和其他捐款等構成,其中經營性收入是州立公園運營資金最主要來源。相對國家公園而言,州立公園數量更多、分布更廣,目前年接待遊客數量已超7.5億人次,2010年美國州立公園經營性收入約為9.8億美元,約佔全年州立公園日常運營性支出50.1%。
建設支出佔比高於國家公園。由於州立公園運營支出更多的依靠園區經營性收入,相比國家公園,為吸引遊客,州立公園更加關注園區建設和服務,因此在諸如周末供遊人使用的宿營地、景區周邊服務設施,以及人工觀賞景觀等方面投資力度均要強於國家公園。從1950-1975年美國州立公園建設高峰投資分類來看,雖然受到土地私有化因素影響,各州政府需耗費大量資金(約占總支出的10%-15%)進行土地購置,但在園區建設方面投資卻從未縮減,建設及維護投資在總支出中比例一直穩定在20%-30%,遠高於國家公園10%-15%的建設支出佔比。2010年美國州立公園全部運營支出約為19.56億美元,其中園區建設改造支出可能不達5億元。
城市公園—日常休閑場所,單位造價遠低於我國市政園林
存量面積小,「大手筆」園林城市少。從19世紀開始,隨著美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開始對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內尋找自然呼吸空間和休閑娛樂場所是居民所關注的焦點。
從1858年美國第一個城市公園—紐約中央公園建立開始,全美各大城市都已陸續開始建立了各自的中央公園,並逐步由單一綠地逐步發展成以帶狀綠地聯系的公園體系,其功能也從早期的環境保護、防災、開發引導轉變為居民戶外活動的主要場所。但由於受到城區設計規劃、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影響,根據統計,至2011年美國主要城市市區公園綠地面積僅為156萬英畝,2008-2011年CAGR為4.28%。從2011年美國各主要城市園林建設年均支出來看,紐約以近6億美元位居第一位,但排名第二、第三的芝加哥和華盛頓僅為1億美元左右,「大手筆」進行園林建設城市較少。、
定位「綠色、簡單、自然」,單位造價遠低於我國市政園林。從風格來看,美國園林是在歐洲自然式園林基礎上發展而成,因此在設計、建設中更關注與環境融合,強調對自然景色的恢復;從功能來看,相對於國家、州立公園而言,城市公園更多的承擔了居民日常休閑娛樂需求,是居民出遊、聚會、以及各種休閑娛樂活動首選場所。正是由於城市公園在風格和功能上這種特殊定位,使其在設計建設過程中更強調保留大面積開放式草坪、草場、運動場,並只增設一些簡單功能區域,如野餐區、兒童游戲場等人工設施,長期保持「綠色、簡單、自然」發展定位。在此背景下,2009-2011年美國城市公園新增面積單位造價僅為40-80元人民幣/平方米,遠低於國內200-300元人民幣4/平方米的建設成本。
建設規模與細化分工限制美國園林施工企業規模
美國市政園林年均建設施工規模有限。由於受到環境保護、資金、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制約,美國市政園林建設規模有限,我們根據美國統計局數據測算其三大主體—國家公園、州立公園、城市公園在2010年建設施工總規模僅約為14.2億美元。
細分化施工使美國園林施工企業偏好中小型規模。與建築裝飾行業5相似,美國園林施工行業也呈現出以小公司為主的格局,70%以上的公司為500人規模以下的中小型公司,我們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規模不經濟」。我們發現美國建築施工企業,隨著公司規模增大,其員工的平均工資水平呈現明顯上行趨勢,500人以上規模公司人均工資是20人以下小型公司人均工資的1.5-1.7倍,而在美國這種施工分工極其細化、客戶分布廣泛、單體訂單規模有限的市場,「規模不經濟」使大量園林施工企業維持在中小型規模。從美國園林企業發展現狀來看,我們統計了園林施工收入規模排名前十的公司6,除ValleyCrest收入規模過億外,其餘公司年收入規模均維持在3000-7000萬美元,行業內龍頭公司規模偏小。

『柒』 北京市旅遊業發展情況如何

今年北京市推出的30個重點旅遊產業項目,將涉及總投資550億元,預計總融資額210億元。這將對北京建設世界城市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在5月25日舉辦的北京市旅遊產業推介會上,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安鋼說。

北京市旅遊產業項目推介會是第十屆世界旅遊旅行大會的第一項活動,也是世界旅遊旅行大會成立20年來,首次為一個城市單獨設立的城市推廣環節。據悉,這30個項目涉及休閑娛樂、傳統文化、生態度假、汽車營地、農業旅遊及工業旅遊等,區域涵蓋了北京市12個區縣。

「這是繼2008年底推出780億元的旅遊項目投入後,北京在旅遊產業上的又一次大手筆。」北京市旅遊局局長張慧光表示,這些項目均經過專家評估與會商,代表著北京旅遊產業的發展方向。2009年,北京接待國內外旅遊總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增長幅度均超過10%。今年,北京旅遊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市場均實現同比增長。截至今年4月,北京市旅遊總人數357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旅遊總收入586.6億元,同比增長12.5%。

市場的快速增長讓北京旅遊業再提速。北京市一方面積極推進旅遊市場規模的升級,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旅遊產品升級,進一步加速北京向「世界城市」邁進的步伐。「在各類產業中,旅遊業是增速最快的,其發展方向也符合低碳環保的要求。」北京市旅遊局副局長曹鵬程表示,北京市旅遊局已開始對世界城市中旅遊產業相關指標做定量研究與評估。

『捌』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中發生的事

1929年10月29日

在這個被稱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裡,紐約證券交易所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拋售股票的旋渦之中,這是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影響波及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此後,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狂熱的華爾街

20世紀20年代,在經歷了一次大戰和死亡2000萬人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後,世界進入一個暫時的和平時期,人們開始享受災難之後的歡愉:經過幾年的調整後,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尤其是美國,它在許多經濟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和穩定的國家。

良好的經濟環境和樂觀的情緒為20年代的股市大發展創造了條件。1921年,美國資本市場新發行的證券是1822種,到1929年達到了6417種。《紐約時報》工業指數從1921年的低點66.24反復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469.49的歷史最高點。

當時,融資購買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們還可以通過「定金交易」花一美元買到價值10美元的股票,人們第一次發現賺錢的機會是那麼多。於是,大量中小投資者爭相涌進股市。每天,人們熱切地討論著股票走勢,小道消息滿天飛。隨著股價扶搖直上,華爾街陷入了狂熱之中,電梯工、接線員和報童也和金融巨頭一起玩起了股票。華爾街甚至成了遠道而來的旅遊者參觀的去處:每天早上,旅遊者們夾道歡迎那些來上班的經紀人們,向他們鼓掌。

美國做了個噩夢

危機已經悄悄降臨,人們卻沒有注意到。1926年秋,在20年代的投機狂潮中被炒得離譜的佛羅里達房地產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這絲毫沒有給華爾街的瘋狂帶來多少警醒。從1928年開始,股市的上漲進入最後的瘋狂。事實上,在20年代,美國的許多產業仍然沒有從一戰後的蕭條中恢復過來,股市的過熱已經與現實經濟的狀況完全脫節了。

1929年3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對股票價格的高漲感到了憂慮,宣布將緊縮利率以抑制股價暴漲,但美國國民商業銀行的總裁查爾斯·米切爾從自身利益考慮,向股市中增加資金投入以避免下跌,股票經紀商和銀行家們仍在極力鼓動人們加入投機。甚至一些著名的學者也失去了冷靜。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耶魯大學的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不僅自己融進了投機者的行列,而且還在公開演講中宣稱:「股票價格已達到了某種持久的高峰狀態。」

不過,也有不少人保持著冷靜的頭腦,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肯尼迪就是及早從股市中脫身者之一。他對自己說,如果連擦鞋匠都在買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裡面了。這個明智的選擇使他提早撤出資金,為其家族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1929年夏,股票價格的增長幅度超過了以往所有年份,崩潰已經近在眼前。9月3日,華爾街的一位統計學家羅傑·巴布森在華爾街的金融餐會上說了一句話:「股市遲早會崩盤!」這句話被《道瓊斯金融》發表。其實,這位先生在此前的兩年中一直重復著這句話,卻只被人們當做笑談,沒想到這次竟一語成讖,千古留名。此話不久就傳遍了全美國,投資者信心開始動搖,股市立刻掉頭向下。

股市下跌的消息驚動了總統胡佛,他趕緊向新聞界發布講話說:「美國商業基礎良好,生產和分配並未失去以往的平衡。」有關的政府財政官員也出面力挺股市。但此時人們的神經已經異常脆弱,股市在經過曇花一現的上揚後,就開始了噩夢般的暴跌。

跳樓的不僅是股指

1929年10月的最後10天,集中了證券史上一連串著名的日子。

10月2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即遭大筆拋售,全天拋售量高達600多萬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動記錄器到收盤1小時40分後才記錄完最後一筆交易。

10月23日,形勢繼續惡化,《紐約時報》指數下跌31點。

10月24日,這一天是股市災難的開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剛剛開市,股價就如決堤之水轟然下泄,人們紛紛脫手股票,全天換手1289.5萬股。雖然當天中午多位銀行家和財團老闆決定出資托市,暫時穩住了股票價格,不過這只是暫時的穩定。

10月25日,胡佛總統發表文告說:「美國的基本企業,即商品的生產與分配,是立足於健全和繁榮的基礎之上的」,力圖以此刺激新一輪投資。然而,過了一個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費了。

10月28日,史稱「黑色星期一」。當天,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9點,道瓊斯指數狂瀉38.33點,日跌幅達13%,這一天,已經沒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最黑暗的一天到來了。早晨10點鍾,紐約證券交易所剛剛開市,猛烈的拋單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人人都在不計價格地拋售,經紀人被團團圍住,交易大廳一片混亂。當天收市,股市創造了1641萬股成交的歷史最高紀錄。《紐約時報》指數下跌41點,而道瓊斯指數比星期一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員將這一天形容為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在這場股災中,數以千記的人跳樓自殺。歐文·費雪這位大經濟學家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頃刻間傾家盪產,從此負債累累,直到1947年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不堪回首二十年

這場史無前例的股市大暴跌從1929年延續到1932年,並成為整個30年代大蕭條的導火索。從1929年最高的381點到1932年7月的最低點41點,道瓊斯股票指數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國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值只相當於1929年9月的1/6。

股災造成了美國股市、銀行與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形成了惡性循環,並從美國波及到了整個世界,使人類經歷了5000萬人失業、上千億美元財富付諸東流、銀行倒閉、生產停滯、百業凋零的黑色大蕭條年代。

經濟學家研究,這次股市崩盤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股市的過度狂熱沒有得到適時的引導,而融資買賣和定金交易使股市在賣壓之下失去控制。二是當時美聯儲運用調高利率的錯誤貨幣政策,使得貨幣供給量大幅減少,造成市場資金轉向其他投資工具,加速了股市的下跌走勢。

1932年,羅斯福總統上台後,對美國證券監管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1934年7月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立,理智的約瑟夫·肯尼迪被任命為主席。此後,經過羅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戰對經濟的刺激,美國股市逐漸恢復元氣,到1954年終於回到了股災前的水平。

『玖』 1929-1931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美國胡佛跟羅斯福總統個採取了什麼措施

站在21世紀的開頭,回看風雲變幻的20世紀。這個多難而漫長的世紀到底給新世紀遺贈了什麼呢?「反危機」無疑是重要的一項遺贈。從某個角度看,20世紀是極不安全的,是危機叢生的。其他的危機且不言,單說經濟危機。人類幾乎就是蹈著經濟危機的烈焰進入20世紀的。在1929-33年間持續四年的危機不過是多年經濟問題累積的一種結果。美國總統羅斯福臨危受命,通過「新政」大規模地首次嘗試實行了一套「反危機」的方法,留下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成功先例。
可怪的是,自從1929-33年那場被稱之為「大蕭條」的危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再也沒有發生過如許大規模的危機。西方經濟學家們認為他們通過凱恩斯主義給經濟裝上了一套「穩定器」;但危機的幽靈依然在世界上游盪,它在非西方的半資本主義世界,如墨西哥、阿根廷、東南亞諸國,頻頻作祟。阿根廷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認為,二戰以後資本主義在全球發展出「中心-依附」的格局,從而把中心地帶的危機通過貿易與貨幣關系轉移到外圍的依附地區。證之以近十年來發生於墨西哥、阿根廷、東南亞諸國的金融危機,似乎就是這樣的。是西方世界通過「中心-依附」格局把危機輸出給這些國家和地區了嗎?是或不是,且不管它,無法迴避的事實是,「反危機」已然成為全人類的一個主題了。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固然是面對更多的發展機遇,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走入可能的危機之中。 「反危機」也成為中國經濟與金融的一個重大主題。我們回顧一番這一百年來驚心動魄的那場危機和處置危機的「羅斯福新政」,對於中國經濟金融的「反危機」制策,末始沒有借鑒的意義。
二、「大蕭條」和對「大蕭條」的治理
1929年10月24日,發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股災,史稱「黑色星期四」。此前,美國到處是一片歌舞昇平、經濟繁榮的景象,股市經歷10年之久的大牛市後,居民們熱衷於談論和參與股票交易活動。在夏季持續的三個月中,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從165點上升到258點,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更是由268點狂飆至391點。在一片樂觀的投資氛圍中,「人人都應該富裕,」通用汽車公司總裁如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股東。」財政部長信誓旦旦地向人們保證:「這一繁榮的景象還將繼續下去。」胡佛總統更是豪言:「我們正在取得對貧困戰爭決定性勝利的前夜,貧民窟即將從美國消失。」 9月5日股市出現波動,一位毫不起眼的投資顧問巴布森曾大唱悲調;但直到10月22日最負盛名的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費希爾仍舊在《紐約時報》頭條表示:「我認為股票價格還很低。」 遺憾的是,兩天後股市一夜間從巔峰墜入谷底,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的刷新頻率都差點跟不上股價數字下落的速度!至10月29日,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跌幅達22%,創下了有史以來單日跌幅最大百分比;華爾街上令人心悸的股價持續下跌的勢頭直到11月才最終止住。到1932年,道-瓊斯指數較1929年的歷史最高點下降了89%。股市崩盤的危機直接導致5500多家銀行倒閉,美國金融體系瀕臨瓦解,千百萬美國人多年辛勤的積蓄付諸東流。
隨之美國進入了持續四年的經濟衰退的泥沼:生產嚴重過剩,物價持續下跌,商鋪關門,86000多家企業破產,失業人數由過去150萬猛升到 1700多萬,佔全部勞動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農產品價值降到最低點,生產者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的現象屢見不鮮。GNP由危機爆發時的1044億美元急降至1933 年的742億美元,國家整體經濟水平倒退至1913年,社會經濟一片蕭條(後來便產生了Great Depression 「大蕭條」這個專有名詞)。人們對未來充滿疑慮,甚至有人驚呼「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盡頭了」。連前總統柯立芝在1933年初去世的前四天仍在哀嘆:「舉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一向處世樂觀的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目睹馬里蘭銀行頃刻倒閉,不禁驚呼:「不知這座用紙板搭的房子會不會倒塌?」。
這場持續至1933年的經濟危機發生後,羅斯福取代了焦頭爛額的胡佛,當選為美國第32屆總統。臨危受命的羅斯福總統陷入了沉思,他說「如果我失敗了,我就是美國的末代總統了。」盡管在今天看來,政府幹預經濟活動已經是很平常的宏觀經濟調控行為,而在當時卻是對傳統政治體系和學術理論界冒大不韙的事件。
一直以來,美國政府推行的是一種「小政府大社會」 的古典經濟自由主義,主張政府不應干預經濟活動,充當經濟組織相互間競爭的「守夜人」角色。被認為美國精神代表之一的享利?梭羅曾極端地表述:「人們都說『最好的政府是管事最少的政府』,但其實還應當更徹底一點地說:最好的政府是根本不管事的政府!」在美國歷屆總統中,明確宣布將這句話作為執政理念且有據可查的,最早的是第23屆總統共和黨人哈里森。這種經濟上「無為而治」的執政理念和政治上不作為的方式一直延續至胡佛時期。那時,資本主義宏觀經濟學還沒有形成,制定政策方面缺乏理論支持。
但是,嚴重的社會現實迫使美國進行歷史轉變,其時美國也需要為即經捲入戰爭提供及時的經濟准備。羅斯福總統懷著巨大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在就職演說中對全美人民說:「我堅決相信,我們唯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隨即大刀闊斧地投入到對這個龐大國家的政治與經濟改革之中。這段美國經濟改革史,被後世稱之為「羅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用「3R」進行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
羅斯福新政的第一個階段,政府整頓金融體系,充分恢復貨幣調節經濟的潤滑作用;同時,幫助就業,增加消費,刺激生產,實現均衡發展。
羅斯福總統認為,整個商業生產鏈幾乎完全依賴股市來維系正常的運轉,趨利投機的共性使得人們熱衷於炒股,在監管者缺乏有效管制和反應遲緩的情況下,自由市場機制無法自動均衡股市的供求關系,才出現投機者、券商和融資者相互勾結控制股價,造成股價虛高的假象。既然大蕭條是由瘋狂的股市崩盤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發,新政就必須先從整頓金融體系入手,盡快恢復國民的信心。「非常時期當立非常之法」。他最初的措施是盡快讓行動迅速的聯邦政府取代美聯儲,擔負起金融監管職能,激活現金流,「讓錢轉起來」。接下來,從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羅斯福政府先後說服國會通過了70多項新政法案,其中制訂的15 項重要法律中,有關金融的立法佔 1/3。通過實施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經濟金融措施,維持銀行信用、實現美元貶值、維持農產品價格並規定協議價格以減少企業間的競爭等,致力於經濟復興,史稱「百日新政」。
一個方面,通過重建與改造金融體系保障國民經濟的全面復興。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宣誓就職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還在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他立即下令全國銀行歇業三天,這相當於「中止支付」,使國內銀行系統免於坍塌,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3月9日通過《銀行緊急救助法令》,採用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允許盡快復業。從 3月13日至15日,領到執照重新開業的銀行有14771 家。
同時期,羅斯福政府採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加強黃金儲備。3月10日,宣布停止黃金出口;4月5日,禁止私人儲存黃金與黃金證券, 美鈔停止兌換黃金;4月19日,宣布放棄金本位;6月5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等。
接著又通過《聯邦證券法》成立證交會,集准立法權、執法權和准司法權於一身,對全國的證券發行、證券交易所、證券商、投資公司等實施全面監督。其權威性在於該機構獨立於一般立法、司法、行政部門之外,總統一般也不能幹預其行使職權。
通過《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又稱《1933年銀行法》)。成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5萬美元以下的銀行存款提供擔保,以避免公眾擠提的事件再次發生;同時該法案嚴格限制金融機構經營范圍,不得同時從事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摩根銀行正是因這個法案不得不一拆為二。這一分業格局直到六十多年後的1999年美國國會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才壽終正寢。
1934年1月10日,宣布發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30億美元紙幣,促使美元貶值40.94%。通過美元貶值,強化了美國商品的對外競爭力。
以上措施,對於穩定局勢,疏導國民經濟運行的血液循環系統——金融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羅斯福政府還竭力促使國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盡快恢復國內生產。這兩部法律制定出商業主體遵守的「公平競爭」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從而限制了壟斷;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勞資矛盾等。在取得大企業的勉強支持後,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持,他認為大企業接受工業復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果的領域還在於小僱主們,他們的貢獻表現為,每個小企業都將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僱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幹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新政計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同時,羅斯福政府加強了對外政治經濟活動,改變美國過去在國際上「孤立的」自由主義國家形象。
另一個方面,通過政府的救濟工作和提供就業機會來增加國民收入,刺激消費與生產的均衡;在凝聚與穩定人心的同時,也加強了國內基礎建設。
羅斯福執政初期,全國1700多萬龐大的失業大軍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業的幫助和施捨維持生計,生活物資高度緊缺,財產與暴力犯罪加劇。他認為,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解決這一復雜高危的社會問題。
1933年5月,羅斯福政府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專門規劃、籌集、經營與管理救濟物資,合理劃分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的使用比例,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用來直接賑濟貧民和失業者。
為了給失業者自力更生的機會和自尊心,第二年又將單純賑濟改為「以工代賑」,全國設有名目繁多的工賑機關,綜合起來大致分為兩大系統: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後撥款40多億美元,以建設長期工程為主)和民用工程署(投資近10億美元,以民用工程為主),給失業者提供從事社會工作的機會。到二戰前夕,總計雇傭人數達2300萬,佔全國勞動力人口總數的1/2以上。此舉不僅為技師、非熟練工人和建築工人創造了就業機會,還為成千上萬失業的工藝藝術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聯邦政府支出的種種工程費用及數目較小的直接救濟費用達180億美元,也藉此修築了近1000座飛機場、12000多個運動場、800多座校舍與醫院。
在新政的第二個階段,羅斯福政府在經濟全面復興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涉及各個層面的改革,為建立福利社會和民主政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1935年伊始,羅斯福政府在新政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通過了《社會保險法案》、《全國勞工關系法案》與《公用事業法案》等專門法律;1938年6月14日又通過《公平勞動標准法》(又稱《工資工時法》),保護工人的權益。
為了解決社會保險制度的聯邦經費來源問題,羅斯福政府破天荒地實行了一種按收入和資產的多少來計征的累進稅率:對自然人5萬美元以上的純收入和4萬美元以上遺產計征比例為31%,500萬美元以上的遺產可計征比例為75%;過去公司稅一律是按13.75%計征,而按1935年稅法,公司收入在5萬美元以下的稅率降為12.5%,5萬美元以上者增至15%。
前述這些法律反映了廣大民眾的強烈願望,受到國內絕大多數人的歡迎和贊許,也賦予了工會和企業主討價還價的權力。
羅斯福新政的實施取得了巨大成功。從 1935 年開始,美國幾乎所有的經濟指標都穩步回升;1936年底,美國工業總產量超過危機前的年平均數,農業生產也有較大恢復。到1939年,GNP增至2049億美元,失業人口減至800萬,恢復了國民對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信心。
這是一場資本主義的體制改良運動。羅斯福在整治危機的過程中,摒棄了古典自由主義的傳統原則,在宏觀層面上運用國家政權干預經濟,促使在微觀層面上較大地調整產權關系、生產方式和生產管理體制。
新政內容促進了凱恩斯主義的成熟,新政實踐推動了凱恩斯關於政府幹預經濟思想的理論化和系統化。可以說,羅斯福新政實際上是凱恩斯收入與就業理論在世界史上頭一次大規模的創造性的成功預演。
當然,羅斯福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處,每每成為政敵們發難的理由,「新政」實施過程中利益受損的階層也曾予以抵制和誹謗,甚至作為新政初期重要內容的《工業復興法》及另外兩項法案,也在時隔兩年後被最高法院裁定為違憲。其他方面,比如對銀行業的利率限制,不能完全制止銀行間的惡性競爭,也無法避免利率外的非價格競爭手段等等。這也說明羅斯福總統當時對充分就業、貨幣政策、赤字預算和動態財政預算平衡的理解是比較表面的,尚不完全明白「只有實實在在地花錢,才能戰勝大蕭條」這一真諦。
凱恩斯主義認為,由於生產和就業是由有效需求決定,只要產品能被售出,則生產和就業就可以增加,當社會整體需求總量因國民收入下降不增反減,就可能發生危機,主張應通過國家直接干預經濟,調節生產,增加投資,刺激消費,保證充分就業等政策措施。而在這個理論之前,羅斯福新政事實上就是這個思路。不過因為沒有理論支撐,底氣不足,羅斯福做起來束手束腳。比如赤字財政問題,羅斯福只敢謹慎地突破古典經濟學的「財政預算年度平衡」的信條,尚不敢明確地說:赤字財政理所當然是一種經常性政策。
新政後,隨著競爭者的減少和社會總產量的降低,大壟斷集團在不斷壯大後,對資源配置的控制權擴大了,政府調節功能日益下降,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管制失靈」、「滯脹」、通貨膨脹、越南戰爭、石油危機以及伴隨而來的股市持續低迷,再度令美國人對經濟前景感到迷茫。一位作家寫道:「如果說貪婪與恐懼是華爾街上僅有的兩種心理的話,那麼,我想現在是為貪婪說句好話的時候了。」
羅斯福新政是人類在20世紀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反危機案例,而且也應該說它是成功的。我們承認新政緩和了「大蕭條」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恢復;在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同時,也注意改善中下層民眾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還打擊了美國的極端主義組織,穩定了資本主義民主政體,使危機中的美國避免出現激烈的社會動盪。其開創的「福利國家」至今仍不失為壟斷資本調節勞資矛盾、鞏固資本統治的重要手段。新政的很多政策與法律也為構築現代美國政治經濟體系夯實了堅實的制度框架基礎。新政為美國投入二戰及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騰飛奠定了物質基礎,為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戰後,美國先後爆發了八次經濟危機,盡管從規模與破壞性上看都沒有達到當年「大蕭條」的程度,但歷屆美國政府運用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效仿羅斯福新政,採取了不同重點和形式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紛紛採取類似「新政」的措施,來避免或渡過經濟危機並發展經濟。
到目前為止,美國已有43任總統,但真正被美國人銘記在心的為數很少。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對美國有巨大功勛的總統,而其首功就是上述的新政,美國人認為他是亞伯拉罕?林肯以來最值得記憶的總統。

『拾』 滴滴司機為什麼要找融資租賃公司買車

因為這樣首付比較低,月供的話邊跑滴滴也能供得起,免去了購置稅上牌等,下面具體說明一下:

1、滴滴出行採取平台模式,自己不擁有車輛而是與租賃公司合作,為用戶提供服務。滴滴出行採用演算法調度車輛,在線上完成租車預訂、支付及訂單修改等環節,這從理論上可以提升車輛的出租效率、安全管理等;

2、自駕游需求的不斷上升是滴滴出行進入租車領域的一大原因。2015年國內旅遊40億人次中,自駕游遊客佔58.5%以上,達23.4億人次。這一龐大數據讓政府針對自駕游出台了相關政策。2015年7月,國務院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制定全國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標准,明確營地住宿登記、安全救援等政策,到2020年,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1000個左右。

(10)全球營地融資擴展閱讀:

融資租賃(Financial Leasing)又稱設備租賃(Equipment Leasing)或現代租賃(Modern Leasing),是指實質上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絕大部分風險和報酬的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最終可以轉移,也可以不轉移。

融資租賃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單位和境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主管部門批准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開展的融資租賃業務。

參考資料:融資租賃公司-網路

閱讀全文

與全球營地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世界上最早的證券交易所是 瀏覽:175
花都最大的金融詐騙公司 瀏覽:39
基金為什麼十大持倉 瀏覽:627
一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圖 瀏覽:328
招商銀行公戶可以買理財嗎 瀏覽:323
港幣30是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178
4月8日盧布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405
中國銀行理財騙客戶 瀏覽:612
美金匯率兌換印尼 瀏覽:733
體彩怎麼算傭金 瀏覽:504
外匯占款貨幣投放 瀏覽:744
紅塔銀行理財產品不保本 瀏覽:358
高桿低桿中杠桿桿落袋 瀏覽:139
我國外匯儲備總體 瀏覽:796
股票咋開戶 瀏覽:474
微貸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251
武漢哪家證券公司最好 瀏覽:250
公司理財收入要交增值稅嗎 瀏覽:90
融資租賃財務費用 瀏覽:723
中銀消費金融公司2016年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