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pp項目的投資模式指的是什麼
1、狹義定義
從各國和國際組織對PPP的理解來看,PPP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PPP泛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建立的各種合作關系,
廣義的PPP可以理解為一系列項目融資模式的總稱,包含BOT、TOT、DBFO等多種模式。
狹義的PPP更加強調合作過程中的風險分擔機制和項目的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原則。
2、廣義定義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簡寫,中文直譯為「公私合夥制」,
簡言之指公共部門通過與私人部門建立夥伴關系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一種方式。雖然私人部門參與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已有很長歷史,
但PPP術語的出現不過是近十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人們廣為使用的術語是Concession、BOT、PFI等。
PPP本身是一個意義非常寬泛的概念,加之意識形態的不同,要想使世界各國對PPP的確切內涵達成共識是非常困難的。
德國學者NorbertPortz甚至認為試圖去總結PPP是什麼或者應該是什麼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它沒有固定的定義,並且也很難去考證這個含義模糊的英文單詞的起源,PPP的確切含義要根據不同的案例來確定。
(1)ppp項目投融資管理擴展閱讀:
PPP模式的分類:
由於世界各國意識形態不同,且處於PPP發展的不同階段,導致各國使用的術語不盡相同,
或者對於同一個術語的理解不盡一致,這就給PPP的分類帶來很大麻煩。
從筆者查閱的資料來看,各國或國際組織對PPP的分類有十幾種之多。
PPP的各種模式及其含義
廣義PPP可以分為外包、特許經營和私有化三大類,其中:
1、外包類
PPP項目一般是由政府投資,私人部門承包整個項目中的一項或幾項職能,
例如只負責工程建設,或者受政府之託代為管理維護設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務,並通過政府付費實現收益。
在外包類PPP項目中,私人部門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小。
2、特許經營類
項目需要私人參與部分或全部投資,並通過一定的合作機制與公共部門分擔項目風險、共享項目收益。
根據項目的實際收益情況,公共部門可能會向特許經營公司收取一定的特許經營費或給予一定的補償,
這就需要公共部門協調好私人部門的利潤和項目的公益性兩者之間的平衡關系,
因而特許經營類項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水平。
通過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特許經營類項目能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的優勢,節約整個項目的建設和經營成本,同時還能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
項目的資產最終歸公共部門保留,因此一般存在使用權和所有權的移交過程,
即合同結束後要求私人部門將項目的使用權或所有權移交給公共部門。
3、私有化類
PPP項目則需要私人部門負責項目的全部投資,在政府的監管下,通過向用戶收費收回投資實現利潤。
由於私有化類PPP項目的所有權永久歸私人擁有,並且不具備有限追索的特性,因此私人部門在這類PPP項目中承擔的風險最大。
❷ ppp項目是什麼模式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提供的《2016-2020年中國公私合作(PPP)模式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上下卷)》顯示,2014年底已形成的相關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資產存量達85萬億元,其中社會化的不到20%,剩下的80%仍由政府平台主導,可以轉型為PPP模式。另一方面,2014年底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23萬億元人民幣,比2013年6月底升30%。加上未來持續增加的PPP項目投資,累計將超出國有企業100萬億元的總資產量,為具有巨大潛力的社會資本帶來廣闊的想像空間。想了解更多的行業信息可以看看中投顧問投資咨詢網,中投顧問是中國專注於產業研究與產業戰略咨詢的服務機構;16年產業研究經驗積累,長期跟蹤信息技術、現代農業、投資環境、食品飲料、輕工業、汽車及零部件、能源電力、零售物流、交通運輸、金融保險等超過19個重點行業以及半導體、大健康、物聯網、人工智慧、無人機、學前教育、民營銀行、新能源、鋰電池等50餘個細分領域。每年發布和更新1000多份行業研究報告,其中首發超過100份新興領域行業研究報告。
❸ 如何有效管控PPP項目
PPP管理與全過程咨詢管理有何不同?項目前期、項目建設期、運營階段管理要點大不同-工保網
4、運營階段管理的不同
從全過程咨詢的概念不難理解,所謂全過程自然也包括運營期的咨詢,但事實上,因工程管理及咨詢發展的問題,導致全過程咨詢往往到項目建設、竣工驗收就結束了。原因有很多,如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對項目建設的理解、行業對運營管理的不重視、運營管理發展的滯後及欠完善/規范、運營成本測算缺乏標准、運營期較長變數較多、運營的質量及考核很難形成統一標准、運營的內容和形式不盡相同、業主對運營的要求差異等。
基於現狀,本處僅對全過程咨詢如何補運營短板提些個人想法。
1、從思想上提高到運營也屬於咨詢范疇的認識:
其實房地產代建行業是最典型的建設、運營一體化的輕資產服務類型,如綠城代建,其「綠星標准」包含的內容為:產品指標、運營指標、服務指標、供應商指標四大版塊,其中的運營、服務還相當重要。
環保類項目,如垃圾分揀類、廢物處置類均包含後期運營,而且已非常成熟。這類項目咨詢單位往往以EPC方式介入,主要負責設計、設備采購及運營,施工則採用聯合體形式由專業施工單位實施。
因此從思想上接受運營也屬於工程咨詢范疇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運營也是做大做強咨詢行業的一個重要版塊,一方面運營時間長,二來運營存在更大的提升收益空間,三是運營一直是政府頭疼的事,四是運營過程在同類項目中有示範效應。
2、全過程咨詢里的有關運營的咨詢:
1)在前期階段策劃/起草項目運營內容、方案,必要時包括工藝方案,編制績效考核管理辦法,運營單位的選擇及招投標等;
2)建設階段替業主推薦、考察、選擇合適的運營單位;
3)就運營工藝、方案協同設計單位進行運營設計,包括工藝布局、建築的特殊要求、產品的檢測/論證/制定標准等;
4)協同編制運營成本分析,並提出推薦方案;
5)運營階段可直接參與運營並獲取運營回報;
6)參與、組織業主對運營的階段性考核,並提出考核結果;
7)參與對運營過程中發生的變化組織討論、分析、研究,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包括「四新」的改造、中修、大修等;
8)協助相關方編制運營、維護管理手冊,並組織培訓、考試;
9)及時收集、學習國家新政策、法規、標准等,並參與業主對產品的升級改建、擴建、新建等。
5、如何實現角色轉換?
從上面的分析中不難看出,PPP項目關注合法合規手續,全過程咨詢關注技術及管理協調;PPP項目更關注投資收益及增值回報,全過程咨詢關注投資控制及進度;PPP項目服務鏈更長,全過程咨詢重點是建設期。
角色轉換工作建議:
1、進場後,首先組織交底會,收集項目前期相關資料(因代業主,所以所有業主資料均要收集、研究),合同,了解項目進展,熟悉現場;
2、在逐步組成項目部的同時,研究合同,對接項目當前所處階段,並收集當地政府投資項目各階段/各種事項如審批、辦證、采購等流程,並在必要時形成采購管理制度(包括參建單位采購等);
3、組織首次會議,討論並明確各參建方職責、項目實施辦事流程,並著手編制WBS及工作分解表,提交各參建方討論;特別重要的是需研究成立項目推進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及職責;制定會議制度並組織實施;
4、確定WBS及分解表,並根據各自職責和任務要求,下工作聯系單;
5、推進過程按政府投資項目基本建設程序組織實施管理,嚴格執行PDCA要求,同步編制糾正與預防措施管理制度;
6、關於進度計劃的編制:建議:無論是設計進度、預算編制進度、施工進度等均由項目部根據政府訴求及各專業標准規范基本規定編制一級進度計劃,由各專業根據一級進度計劃要求結合各自隊伍的實力及管理特點編制二級進度計劃,實施過程中根據形象進度節點要求針對性編制三級進度計劃(一般指周計劃或月度計劃),相關方確認後作為實施和考核和付費依據;
7、人員配置建議:根據合同約定,但如是項目管理牽頭,則在後台支持下,必須同步配有設計管理、預算管理、工程管理、行政管理、資料管理等人員;
8、過程式控制制:可採用定期/不定期,專項和常規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存在的問題必須整改閉合;建立檔案資料台賬。
9、投資控制:要求成本人員必須全過程掌握工程實施情況,及時關注各種變更等可能引起投資發生變化的事件,及時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方案、措施、建議,供業主決策。
其他基本為工程建設規定動作,作為從事過PPP項目管理的人員來說,是熟知而能把控的,因此不再描述。再次提醒,因全過程咨詢為一種服務,所以過程資料是是否履行合同並符合要求的見證,因此必須充分重視資料的管理工作。
❹ 什麼是ppp模式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指在公共服務領域,政府採取競爭性方式選擇具有投資、運營管理能力的社會資本,雙方按照平等協商原則訂立合同,由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服務,政府依據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資本支付對價。
PPP是以市場競爭的方式提供服務,主要集中在純公共領域、准公共領域。PPP不僅是一種融資手段,還是一次體制機制變革,涉及行政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
(4)ppp項目投融資管理擴展閱讀
如果我們僅僅把PPP模式看成是一種融資手段的話,那就很可能導致政府只關注融資的結果,即只要能融到資就行,
對於是否有一個公開、透明、規范的招標程序,參與合作的社會資本的資質水平、業界聲譽,供選擇的合作方市場是否有一定程度的競爭,選擇的合作方是否能提供物有所值的公共服務等等,可能反而被忽視了,而這些被忽視的恰恰是PPP模式成功運行的關鍵。
同時,如果政府僅僅把PPP模式當成融資的手段,也可能出現當經濟狀況好轉,政府財政充盈,不需要通過向社會資本融資的手段來提供公共服務時,政府有可能會與社會資本一拍兩散,而這也正是許多社會資本對PPP項目駐足觀望的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PPP模式不只是為了融資
❺ ppp項目融資難如何解決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總體來看,現階段我國關於項目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健全、不完善,出於風險考慮,社會資本方對參與PPP項目持觀望態度,不敢輕易涉足。對此,必須加快相關領域改革步伐,進一步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為PPP項目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一是盡快完善法律法規體系,通過法律形式規范PPP項目中政府方與社會資本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以法律形式保護社會資本方以及融資方利益,另外,以國家法律給PPP項目定位,也可以打消相關參與方認為地方政府搞PPP項目可能只是短期行為的顧慮。二是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公共服務與產品定價機制和價格體制改革,合理制定運營費、政府補貼及其他相關定價,不搞「一刀切」,確保社會資本方能夠獲得合理的項目投資回報,以提高社會資本方,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建設的積極性。
(二)落實項目貸款制度
2009年我國銀監會發布了《項目融資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其作為「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的重要組成部分,初步構建完善了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貸款業務法規框架。從目前項目融資的實際情況看,以項目資產或項目未來收益權為擔保的融資方式一般很難在實務中落實。PPP項目融資的融資主體是項目公司,第一還款來源為PPP項目運營產生的現金流,融資擔保應當為該PPP項目。採用銀行貸款融資方式,則銀行對貸款的審批、貸款發放的相關標准、流程應當與一般的企業貸款區別對待,如在貸款審批的風險判斷上,應重點對PPP項目的建設風險、運營風險以及獲取現金能力的風險等進行分析判斷評估;在落實融資擔保方面,應當按《指引》規定,允許項目公司對PPP項目資產進行抵押和質押;在項目貸款制度的完善方面,應當鼓勵金融機構在原有一般貸款的基礎上,針對PPP項目特點設計組合貸款,提倡金融機構與社會資本方同時介入並全程參與PPP項目,為PPP項目提供更好的融資服務。
(三)轉變地方政府觀念
從目前的實踐來看,一些地方政府對實施PPP項目存在誤區,如有的地方政府將國家推行PPP想當然地理解為原政府融資平台的一種替代,將一些非經營性項目推出來搞PPP,以為能藉此變相解決城市建設的融資需要;有的地方政府只重視招商引資,對PPP項目推進缺乏長遠規劃,存在搞政績工程的錯誤思想與觀念;有的地方政府存在官本位思想,不能與社會資本方建立平等合同主體關系、合作關系和夥伴關系,在項目融資過程中未起到建設性作用。上述錯誤觀念,會讓社會資本方以及意向融資方望而卻步,既不利於各方合作,也不利於PPP項目融資。因此,必須轉變上述錯誤觀念,在協助PPP項目融資方面,政府方應當加快優化地方投融資環境,對進度快、履約能力強的PPP項目給予更多的政府補貼,增強社會資本方和金融機構對實施當地PPP項目的信心。
(四)豐富完善融資工具
一是在國家層面出台豐富融資工具的政策,如允許已簽署PPP合同的項目公司上市融資等。二是完善既有融資工具作用,如債券融資方面,可進一步降低社會資本方及項目公司的債券發行限制,使其能通過發行項目收益債等債券,吸引保險、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投入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方面,鼓勵項目公司將未來預期能夠獲得穩定收益的資產,如收費權、政府補貼等打包出售,獲取資金。三是充分發揮銀行貸款融資的主力軍作用,項目公司應當積極配合銀行實施增信,如充分運用股權質押、應收賬款收益權、項目公司資產、其他社會資本方保證等增信措施,降低金融機構融資風險,爭取獲得更大的融資支持。
(五)超前考慮退出機制
鑒於PPP項目期限較長,出於防範風險考慮,同時也是為了解除PPP項目融資的後顧之憂,社會資本方和金融機構應當超前考慮退出機制。前已述及,社會資本方可考慮採用的退出機制有資產證券化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社會資本方即可著手考慮包括資產證券化在內的各種退出方式,待條件成熟後隨即實施。金融機構在制定融資方案時,按融資期限長短進行結構化分層,安排流動性投資者加入,增加項目流動性資金支持,通過結構化分層,將期限較短的作為優先順序,到期時有權選擇向其他流動性支持者轉讓,實現退出。此外,金融機構可考慮提前介入PPP項目融資,建設期先安排資管產品提供流動性支持,進入營運期再發放銀行貸款,置換原資管產品融資。這樣可以讓資管產品先期退出,也可縮短資管計劃與銀行貸款兩方面的融資期限,減少融資風險,增加融資支持。
❻ PPP項目稅費優惠政策有哪些
1、我國PPP項目管理政策匯總
為進一步發揮PPP模式轉變政府職能、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激發社會資本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規范有序、動態持續的項目財政承受能力管理機制,推動PPP項目實施和財政管理高質量發展,我國近年已出台諸多PPP項目管理相關政策。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PPP模式運營情況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