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求;國內外學者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
國外研究現狀
第一個關於中小企業研究的學術性刊物是1952年在德國創刊的雜志Internationales Gewerbearchiv.Zeitschrift fur Klein und Mittlunternemen代表了中小企業研究工作的開端。之後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和義大利等歐美國家陸續創刊了一系列專門登載中小企業研究文章的刊物。此後出現 比較有影響的國際學術會議如美國的Bobson 會議,瑞士的小企業周和國際小企業世界年會理事會等。
實證方面的研究有Atherton 和 Garson等完成關於零售業中小企業的研究,Taber 和Marberg 等分別以刀具和黃銅製品中小企業為對象的研究,Soltow在1965年對英格蘭小規模金屬製造企業和機械製造企業研究,最早解釋了為什麼有的小企業能夠成長,這是一項在學術界有主要影響的工作,Vatter1970年研究了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關系及其演進後得出:大企業形成美國工業的壟斷核心,而「工業的剩餘部分則散布在中小企業部門」的結論。一些經濟和經濟史學家還研究了中小企業在工業化過程中的作用。這些研究,被學術界認為是對中小企業的早期研究工作的一個部分。
國外在面向中小企業的社會服務體系和相關立法工作方面比較完善,如美國的《小企業法》和《小企業技術創新法》,韓國,日本的《中小企業基本法》等。融資渠道和政策支持相對國內也更加規范和靈活,因此也吸引了我國的很多中小企業去爭取海外上市。
國內研究情況
我國由於才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中小企業一向不受重視,連帶對中小企業的研究也幾乎停滯不前。國內改革開放帶來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主要集中摘浙江和江蘇兩省)中小企業的興起,中小企業開始得到重視,有關中小企業的研究也開始興盛起來。在80年代中期,學者們開始對我國的中小企業的研究,涉及到企業規模、專業化分工和組織程度等問題(鄭宗漢,1988)。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國內很多學者如吳少平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樓德華、傅黎瑛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和李鳳鳴的《內部控制學》等在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方面指出,必須突破行業和所有制界限,合並、精簡管理部門,建立專業的中小企業政府管理機構;樹立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財務預算體系和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加強中小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孫學敏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問題與對策》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提出中小企業如何在當前既定的融資環境下,通過對融資渠道的研究和改善管理水平,來提高融資效率。
小結
總的來說,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對中小企業的研究都處於起步階段,而國內的研究更是剛剛開始。但最近幾年,對中小企業的研究,越發得到人們的重視。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然而,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企業越發展,財務管理就越重要。本人希望結合自己的專業所學,總結前人的研究的成果,促使自己對中小企業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
Ⅱ 中小企業融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課題背景
截至2010年底,我國中小企業數己達到6100多萬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8%,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出口總額和上交稅收分別佔全國的58.5%、68.3%和50.2%,並提供了城鎮就業人口75%以上的就業機會並吸納了75%以上農村轉移出來的勞動力,最近,國務院專門就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出台了措施,可見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及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其實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作用也非常突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及新經濟革命的深入,發達國家都在積極動手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與研究。美國政府將中小企業稱為「美國經濟的脊樑」,里根總統曾指出:「中小企業是我們自由經濟制度的心臟和靈魂」。日本經濟學家認為,「沒有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就沒有日本的繁榮」。歐盟從1994年便開始實施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研究與開發工作的《第四個科技發展研究框架計劃》,當時的預算已達123億歐洲貨幣單位,1997年又提出了發展中小企業新戰略的政策報告。德國把中小企業的發展看作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我國的台灣省也把中小企業當作是「台灣地區經濟的中堅力量和柱石」。以美國未來學家《大趨勢》作者奈斯比特為首的革新者,更是提出了世界經濟規模越大,則中小企業經濟實體越有力量的理論。然而,從世界經濟發展來看,各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都暴露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其中融資難問題是限制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各國政府官員、經濟學家、管理學家都把它提升到戰略高度給予重視。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需要面對的困難更多。這是因為,我國的中小企業不僅要面對一般的融資問題,即直接融資缺口和間接融資缺口的問題,而且需要面對具有中國特色的特殊問題,即所有制歧視、社會信用文化匾乏、法製法規的不健全及公司治理結構極不完善等深層次的問題。
就直接融資而言,我國的資本市場尚不發達,目前僅有主板市場,適用於中小企業的創業板市場籌劃近10年之久,卻仍未出台,另外,債券市場雖己啟動,但中小企業希望從債券市場上融得資金,並不容易,我國中小企業第一隻集合債券—「07深中小債」於2007年11月14日甫在深圳正式發行,發行總額為10億人民幣,這是我國首隻由中小企業捆綁發行的債券。目前第二隻集合債券中關村7家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尚處於籌備階段。綜上所述,我國中小企業想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實屬不易。
就間接融資渠道而言,我國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渠道狹窄,過渡依賴於銀行。但是,己經走上商業化道路的商業銀行在向企業提供貸款時,基於貸款安全性考慮,更可能對廣大中小企業實行「信貸配給」。與經濟的多層次相對應,金融機構體系也應是多層次的。然而,這種對應在我國正處於一種斷層和缺失。在現行金融體制中,像國外那樣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貸款擔保組織、貸款擔保基金、中小企業同業協會等中小金融機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給中小企業的融資造成一些障礙。
1.1.2 課題意義
在我國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工程。在這項工程中,政府、銀行、中小企業自身都應該積極參與。政府應該為中小企業融資創建良好的法律環境和市場環境,構築全方位、多層次的市場融資體系,並盡量為中小企業提供財政及稅收優惠政策;銀行應深化制度改革,完善金融企業制度,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暢通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而中小企業本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內在融資能力,因地制宜的選擇融資途徑。
綜上,鑒於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客觀分析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與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的成因,並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對我國漸進式改革的平穩推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Ⅲ 企業融資的問題,跪求答案,謝謝,會追加懸賞!
2和3不明白不過1我可以回答
用EXCEL中的POWER函數計算輸入 :
=POWER(M,N)
求以M為底的N次方
如果開N次方,就輸入1/N
年增長率如果是1.07第10年資產達到1.97倍第11年達到2.1倍
Ⅳ 國外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研究現狀
第一個關於中小企業研究的學術性刊物是1952年在德國創刊的雜志Internationales Gewerbearchiv.Zeitschrift fur Klein und Mittlunternemen代表了中小企業研究工作的開端。之後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和義大利等歐美國家陸續創刊了一系列專門登載中小企業研究文章的刊物。此後出現 比較有影響的國際學術會議如美國的Bobson 會議,瑞士的小企業周和國際小企業世界年會理事會等。
實證方面的研究有Atherton 和 Garson等完成關於零售業中小企業的研究,Taber 和Marberg 等分別以刀具和黃銅製品中小企業為對象的研究,Soltow在1965年對英格蘭小規模金屬製造企業和機械製造企業研究,最早解釋了為什麼有的小企業能夠成長,這是一項在學術界有主要影響的工作,Vatter1970年研究了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關系及其演進後得出:大企業形成美國工業的壟斷核心,而「工業的剩餘部分則散布在中小企業部門」的結論。一些經濟和經濟史學家還研究了中小企業在工業化過程中的作用。這些研究,被學術界認為是對中小企業的早期研究工作的一個部分。
國外在面向中小企業的社會服務體系和相關立法工作方面比較完善,如美國的《小企業法》和《小企業技術創新法》,韓國,日本的《中小企業基本法》等。融資渠道和政策支持相對國內也更加規范和靈活,因此也吸引了我國的很多中小企業去爭取海外上市。
Ⅳ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國內外研究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中小企業融資難,已是不爭的事實。
二、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原因:
(一)我國缺乏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扶持
(二)我國缺乏專門的金融管理機構
(三)中小企業經營穩定性差,增加了銀行的信貸風險
(四)中小企業可用於抵押擔保的資產不足
(五)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貸款成本高,銀企關系惡劣
三、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國內)解決對策:
(一)加快中小企業自身建設,改革中小企業經營機制,盡快建立健全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經營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完善的企業財務制度,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透明度與科學性,充分實現信息公開,解決銀企關系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二)加快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能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金融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體系。
1、建立完善中小金融機構,形成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體系。
2、加快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打開中小企業融資的直接渠道,拓寬中小企業融資途徑。
3、建立風險投資基金。
(三)轉換政府職能,由過去的單純管理型逐步向服務型轉變,理順政企關系,積極疏通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 。
四、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國外)解決參考:
(一)以美國為代表的信貸擔保為主的模式,美國的信貸擔保模式資金利用效率高、中小企業受益廣、資金安全系數高,但手續復雜,獲得貸款時間相對較長,對中小企業和經濟的啟動作用相對較慢。
(二)以日本為代表的直接「優惠」信貸(相對民間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較高的信貸利率而言)模式,日本的直接信貸支持模式需要政府投入的資金量大,資金風險也較大,但手續相對較簡便,獲得貸款時間較短,對中小企業和經濟的啟動作用相對較快。
因此,我國可以充分利用這兩種政府對中小企業資金扶持模式的特點及長處,根據某一時刻我國中小企業和國民經濟運行的特點,靈活地運用這兩種方式,以取得政府扶持中小企業資金的最大效果。
Ⅵ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在疫情影響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加凸顯。主要體現在中小企業撐不住、金融機構貸不出、政府政策時間緊三方面。
1、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從整體上來看,中小企業規模較小,自有資金不足、信譽等級普遍較低。某些中小企業出現資不抵債後一走了之,這嚴重破壞了銀行與企業間的信用關系。
而且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處於依靠創新成長階段,未能形成一套科學的、制度化的管理體制,導致其財務制度不健全,會計賬目不清,我們所提供的財務報表和會計資料,大多數未經注冊會計師審計驗證,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等現象,這些使得中小企業與資金供給者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大大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
2、銀行方面存在問題。對於金融機構而言,「小微企業貸款一直就是一個難題」。信貸資金流向中小企業遭到阻礙的最大原因是中小企業自身信用瀕臨透支與生產恢復的未知。
銀行出於對資產質量和風險收益的考慮,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更為謹慎,對企業貸款趨於「兩極分化」。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大多向實力雄厚的大中型企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聚集,而一些具有發展潛力但目前狀況並不十分樂觀的中小企業,往往受到冷落。
除此之外,銀行抵押條件過於苛刻,貸款程序復雜,貸款成本高,審批許可權受限等也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銀行雖然實行抵押擔保制度,但落實起來卻很困難,貸款手續繁雜,尤其是抵押手續,使很多中小企業貸不到款或不願貸款。
3、政府方面存在的問題。疫情發生之後,盡管政府出台了貼息、擔保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於時間緊、經驗少,政策落地的許多細節仍有待明確。
另一方面,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相關法律、政策尚未完善,缺乏與之相配套的金融、信用擔保、風險基金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從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家企業倒閉,平均每分鍾倒閉2家,任何一家中小微企業,只要你存活超過3年,就達到了平均水平。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企業資金不夠多,所以很容易翻車。
如果企業家自己缺少資金資源,找不到投資人的話,建議你帶著項目去不同的平台上試試,比如明德資本生態圈、鯨准、創業邦等等。一般情況下,基金、投資人都會與融資平台進行合作,他們通過平台來篩選值得投資的項目。
網上選平台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很多平台動則交幾萬塊錢的費用,卻沒有結果。如果把握不準建議來明德資本生態圈試試,明德資本本身就是做投資的,這跟很多平台不一樣,很多平台只做中介。
另外,明德還有2400多家合作基金資源,線下活動的對接率比較高,每一期活動都有幾百人參加,近百位投資人會到現場,不少企業都獲得了融資。希望能給到你幫助。
如果你還有有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Ⅶ 日本,韓國的銀行怎麼樣妥善解決廣大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
日本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幫助以政策性融資機構為主,向中小企業提供優惠貸款。日本政府分別設立了國民金融公庫、商工組合金融公庫、中小企業金融公庫三大政策性金融機構,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於市場利率的貸款。
韓國的中小企業融資以政府出資建立的政策性金融體系為主,同時積極培育風險資本市場和第二板市場的發展。韓國支持中小企業的措施包括:
(1)韓國中央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對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韓國中央銀行鼓勵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對中小企業貸款實行優惠貸款利率。中央銀行將各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度作為再貸款優惠利率的考核指標之一。韓國還成立了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韓國中小企業銀行。它是由韓國政府投資的之策性銀行,政府持股占該行股份的77%。該行的成立對中小企業融資起了促進作用,在韓國全部的銀行、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總額中佔16.5%的份額1,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幫助中小企業渡過了難關。韓國中小企業銀行承擔的重要職能是發放專項貸款。專項貸款是根據各種安排或計劃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貸款,包括政府專項貸款。專項貸款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生產設備投資和開展研發活動。
(2)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
政府部門建立了政策性基金,面向中小企業發放政策性貸款。近年來,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性基金呈上升的趨勢。政策性基金不直接給中小企業,而是以借款的形式向指定銀行提供資金,制定銀行以借款利率加1-1.5個百分點2的利率向中小銀行提供貸款。政府部門還可根據其產業政策向重點需要援助的中小企業提供利率優惠的政策性貸
款,以培養有潛力的需要風險投資的中小企業。除了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外,地方政府對成立兩年的中小企業提供地方小企業培育基金,向企業給予年息7%,期限為8年的創業資金支持。此外,政府還建立了非盈利機構一中小企業振興公團,該公團的全部預算由政府撥款,主要負責對國內中小企業進行資金支援,指導經營及技術培訓人才,促進國際合作等工作。
(3)建立風險資本市場和高斯達克市場,促進融資多元化
韓國通過發展風險資本市場和建立第二板市場一高斯達克市場,專門為高科技新興公司及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也為追求高風險、高盈利的投資者提供新型投資工具,拓寬中小企業的外源融資渠道。
Ⅷ 國外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狀況。目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狀況並不十分理想。我國在主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有1000多家,而且大都是國有企業,僅有那些產品成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的高科技產業和基礎產業類的少數中小企業可以爭取到直接上市籌資、或者通過資產置換借「殼」買「殼」上市的機會。盡管我國有關部門即將出台企業債券管理新條例,企業債券的發行主體將有所放寬,原先對項目的限制將有所松動,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不在眾券商備選企業之列。職工集資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手段。由於企業在開辦初期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支持,所以大多數中小企業採用職工集資的方式籌集資金。入股是改制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重要融資方式,大多數已經占總資產的10%.
2.信用歧視。中央為了搞活企業,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針政策,要求銀行部門要重點支持大企業,確保大企業的信貸,對中小企業就不重視,在確保大企業的基礎上才予以考慮,造成了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歧視,導致銀行在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的不平等。缺乏對中小企業信貸需求的重視。據統計,1998年工、農、中、建四家銀行新增貸款20.85億元,其中非國有經濟貸款僅新增1億多元,中長期貸款幾乎為零。隨著各國有商業銀行提出業務向中心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部分機構存在「重大輕小」的傾向,個別銀行有諸如一定數額以下或注冊資本金100萬以下企業不貸的規定,恰恰斷掉了貸款需求以「急、頻、少、繁」為主要特點的中小企業融資主渠道。
缺乏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的信用體系。就中小企業自身來講,一方面,固定資產較少,不足以抵押,貸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屢有逃費、懸空銀行債務現象發生,損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時,企業也深感辦理抵押環節多、收費多,如在土地房產抵押評估和登記手續中,評估包括申請、實地勘測、限價估算等,登記包括土地權屬調查、地籍測繪、土地他向權利登記等,極為繁瑣。
.對非國有企業融資的歧視。長期以來,在政府和銀行方面,都存在這樣的觀念,認為大型企業都是國有的,貸款給他們是國家對國家的企業,不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而中小企業大多數是非國有的企業,效益不穩定,貸款回收不好,信譽差,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所以銀行一般對中小企業貸款十分慎重,條件較為苛刻。盡管現在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這種現象。
.一些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不規范,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我國經濟中涌現出一批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本來應以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己任。但在實際中,這些金融機構在業務發展上與國有金融機構有趨同的趨勢,不能真正面向中小企業,存在一定的信貸歧視現象。很多中小金融機構將大量資金上存或購買國債,對急需貸款的中小企業卻不予支持。
缺少為中小企業發展服務的金融機構。現在我國極為缺少切實面向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民生銀行原來的初衷是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服務的,可是現在它已經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沒有什麼區別了,其他新組建的城市商業銀行原來也是面向中小企業的,可由於資金、服務水平、項目有限,迫使它也逐步走向嚴格,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
Ⅸ 有關於中小企業融資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國內外對比研究Comparative research into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at home and abroad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力量,其經濟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但是融資難卻是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時我們可借鑒美、日等國扶持中小企業融資的一些成功做法,這些經驗為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提供了思路,同時結合我國的國情,制定一套適合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法律法規、服務體系及信用擔保機制. http://www.ilib.cn/Abstract.aspx?A=shidjm200607034
Ⅹ 求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和途徑研究
一、國外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和融資方式
中小企業的資金的來源無非是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自籌,二是直接融資,三是間接融資,四是政府扶持資金等。
關於自籌資金。它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主要有業主(或合夥人、股東)自有資金;向親戚朋友借用的資金;個人投資資金;風險投資資金企業經營性融資資金(包括客戶預付款和向供應商的分期付款等);企業間的信用貸款(有些國家對此是禁止的);中小企業間的互助機構的貸款;以及一些社會性基金(如保險基金、養老基金等)的貸款等等。
關於直接融資。是指以債券和股票的形式公開向社會籌集資金的渠道。顯然,這種籌資方式只有公司制中小企業才有權使用,而且,一般公司制中小企業的債券和股票只能以櫃台交易方式發行,只有極少數符合嚴格條件的公司制中小企業才能獲得公開上市的機會,或進入"第二板塊市場"進行融資。
關於間接融資。主要包括各種短期和中長期貸款。貸款方式(即金融產品)主要有抵押貸款、擔保貸款和信用貸款等。
根據各國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結構情況,可以將它們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種是以業主(或合夥人、股東)自有資金為主,注重直接融資的作用,強調企業的自主意識的自由主義類型,如美國和英國等。另一種是以家族融資為重要渠道、注重間接融資的作用,強調社會和政府作用的集體主義類型,如義大利和法國等。第三種是介入以上兩者之間的類型,如德國、日本和韓國等。
二、不同類型和不同階段的中小企業對融資的不同要求
(一)不同類型中小企業對融資的不同要求
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融資特點不同,當然對融資渠道和條件的要求也不同。從融資的角度看,中小企業可分為製造業型、服務業型、高科技型以及社區型等幾種類型。各類型的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和要求如下:
1.製造業型中小企業。製造業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是比較多樣和復雜的,這是由其經營的復雜性所決定的。無論是用於購買能源原材料、半成品和支付工資的流動資金,還是購買設備和另備件的中長期貸款,甚至產品營銷的各種費用和賣方信貸都需要外界和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一般而言,製造業企業資金需求量較大,資金周轉相對較慢,經營活動和資金使用涉及的面也相對較寬,因此,風險也相應地較大,融資難度也要大一些。
2.服務業型中小企業。服務業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主要是存貨的流動資金貸款和促銷活動上的經營性開支借款。其特點是量小、頻率高、貸款周期短、貸款隨機性大。但是,一般而言風險相對其它中小企業較小,因此是一般中小型商業銀行比較願意給予貸款的對象。
3.高科技型中小企業。高科技型中小企業除可通過一般中小企業可獲得的融資渠道融資外,比較重要的一個資金來源就是各種各類、層出不窮的"風險投資基金"。這類基金既有政府設立的,又有私人建立的,也有政府和私人共同建立的,其性質一般屬於產權資金。美國、日本和英國的"風險投資基金"比較發達。
4.社區型中小企業(包括街道手工工業)。社區型中小企業(包括街道手工工業)是一類比較特殊的中小企業,它們具有一定的社會公益性,因此,比較容易獲得政府的扶持性資金。另外社區共同集資也是這類企業的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
西方國家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上是各有側重的:如美國是一個具有創新傳統的國家,因此比較重視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日本在支持中小企業吸收引進技術方面也是具有特色的。義大利比較注重製造業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和融資問題,這與其著力解決南部相對落後地區經濟的發展,增加該地區經濟活力和"造血"功能有直接的關系。法國比較重視就業問題,因此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重點主要放在了就業潛力比較大的服務業型中小企業上。瑞士和西班牙(包括法國)則在解決社區型中小企業(包括街道手工工業)上具有特色。
(二)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對融資的不同要求
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對融資有不同要求,從企業創辦一直到企業因種種原因而退出,都有對融資的不同的要求。
1.創辦階段。需要產權(自有)資金,或稱股金,一般來自個人投資者和風險資金也需要商業銀行以舉債方式籌借少量資金。
2.投入經營階段。主要從商業銀行及其它渠道獲得流動資金貸款;優勢仍要從個人投資者、風險資金和小企業投資公司等方面增加產權資金。
3.增長發展階段。外部融資是關鍵,主要從商業銀行及各種小企業投資公司、社區開發公司獲得債務資金;也會從前述渠道籌借產權資金。
4.開始成熟階段。主要以大公司參股、雇員認股、股票公開上市等以及從投資公司、商業銀行籌集發展改造所需產權資金。
除上述四個發展階段外,西方國家對中小企業在退出階段的金融服務,也很具特色。以美國為例,政府和民間設有專門的破產清算基金,目的是盡量減少企業破產給當事人、債權人以及整個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努力合理地安排好有關方面的合法利益,實現企業的順利退出。
從比較的角度看,在西方各國小企業的創建都相對比較容易,但在企業的成長的道路上卻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來說,由於美國社會比較重視企業的成長和做大,因此中小企業容易成長為較大的公司;而歐洲的義大利和法國則主要重視的是中小企業對就業的貢獻,因此,對企業的成長並不太關心,企業一般難以做大;其它國家,如德國、日本和韓國則介於兩者之間。
三、外國政府中小企業融資扶持政策的比較
政府的資金支持是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各國的情況來看,政府的資金支持一般能佔到中小企業外來資金的10%左右,具體是多少則決定於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相對重視程度以及各國企業文化的傳統。各國對中小企業資金援助的方式主要包括: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貸款援助、風險投資和開辟直接融資渠道等。
(一)稅收優惠
稅收優惠是最直接的資金援助方式,有利於中小企業資金的積累和成長。發達國家企業稅收一般占企業增加值的40%-50%。在實行累進稅制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的稅負相對輕一些,但也占增加值的30%左右,負擔仍較重。為進一步減輕稅負,各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降低稅率、稅收減免、提高稅收起征點和提高固定資產折舊率等。通過各種稅收優惠可使中小企業的稅收減少一半以上,使其賦稅總水平由占增加值的30%降到15%左右。這筆免稅資金是普惠的,對中小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
應該說,各國都制訂了程度不同的對中小企業稅收優惠的政策,但相對而言,以德國最為典型。德國對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是,1984年開始實行對中小企業有利的特別優惠條款;1986年開始稅制改革。目前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有:對大部分中小手工業企業免徵營業稅;中小企業營業稅起點從2.5萬馬克提高到3.25萬馬克,對統一後的德國東部地區營業稅的起點更是從15萬馬克提高到100萬馬克;提高中小企業設備折舊率,從10%提高到20%;所得稅下限降低到19%;對周轉額不超過2.5萬馬克的小企業免徵周轉稅;對大部分中小手工業企業免徵營業稅;固定資產折舊率從10%提高到20%等。德國的財政補貼主要做法:按《中小企業研究與技術政策總方案》設立專項基金,對中小企業的技術開發提供資助,1995年以來,這項資助費已達12.1億馬克;為中小企業承擔培訓任務,可得到政府的補貼,1994年政府培訓補貼支出達1.417億馬克;對在德國東部投資的中小企業提供總投資額15%-23%的財政補貼。
(二)財政補貼
補貼是政府為使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及社會的某些方面充分發揮作用而給予的財政援助。財政補貼的應用環節是鼓勵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促進中小企業科技進步和鼓勵中小企業出口等。主要補貼類型有:就業補貼、研究與開發補貼、出口補貼等。一般說來,政府的財政補貼是有限的,而且是非普惠的(與稅收優惠不同),其功能在於引導。
(三)貸款援助
政府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主要方式有:貸款擔保、貸款貼息、政府直接的優惠貸款等。貸款援助環節是中小企業的初創、技改和出口等最需要資金的地方。
(四)風險資本
風險基金是政府、或民間創立的為高新技術型中小企業創新活動提供的具有高風險和高回報率的專項投資基金。其中歐美等國家多由民間創立、而日本等國主要為政府設立。美國的風險基金最為發達,遍及全國500多個"小企業投資公司",其中大部分主要是向高新技術型中小企業提供基金的。1995年共有7萬多小企業獲得總共110多億美元的風險基金。
日本的風險基金也很發達。70年代後,日本開始實施中小企業現代化政策,進一步提出了中小企業要實現知識密集化、高技術化的政策,同時鼓勵政府金融機構向新興的高技術型中小企業提供"風險投資"。目前,日本"風險企業"已達2萬多家,"風險企業"已成為日本機器人的主要需求者。
英國則成立了由100多家從事中小企業風險投資的小型金融公司組成的專設"風險資本協會"(BVCA),為高科技"風險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援助。
(五)鼓勵中小企業到資本市場直接融資
中小企業規模小,其股票難以到一般的股票交易市場上與眾多的大企業競爭。為解決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問題,一些國家探索開辟"第二板塊",為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渠道。
四、對中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啟示
中國中小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也是資金的嚴重不足。最近以來國家已採取措施,如要求各商業銀行成立"中小企業信貸部",並提高了中小企業借貸的上浮利率的幅度,以鼓勵銀行開展中小企業信貸工作。然而,目前效果還不理想。其原因在於中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和資金扶持政策尚處於起步階段,融資渠道和政策體系還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中小企業的要融資渠道尚未明確;政府扶持政策的作用對象也缺乏針對性或重點。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正常的資金融通體系和渠道,完善中國政府的資金扶持政策體系,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加快現代規范的企業制度建設,還公司制中小企業符合市場經濟運行機制要求的自然的直接融資權。
為保證中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還公司制中小企業的基本的直接融資權,建議盡快建立中國正常的債券或股票的櫃台交易市場體系。在此,還有必要指出的是,規范的符合市場機制要求的企業融資體系的建立,將為解決中國部分中小企業"過度"融資問題創造條件。
(二)建立專門的中小企業金融機構,鼓勵中小企業間建立互助金融組織
中小企業間也可建立互助金融組織,加強共同發展和風險共擔的能力,並為建立專門的中小企業金融機構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第二板塊市場"
目前,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第二板塊市場"的條件已基本具備。首先,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小型科技企業的作用日益增強,為保證這類關系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企業的發展,必須盡快建立符合其融資特點的"第二板塊市場"。其次,是中國證券市場已日漸成熟,國家的金融監管能力大大加強。第三,經過幾年的調查和了解,中國已基本掌握了有關"第二板塊市場"的運行規律。必要的物質條件上的准備也已基本就緒。
(四)要從稅收、財政支出、貸款援助和直接融資等各方面建立和完善中國中小企業資金扶持政策體系
各國的實踐表明,中小企業的資金困難問題,需要從多種渠道去解決,單靠一種途徑是不行的。目前,特別重要的是應盡快在進一步鼓勵銀行開展中小企業信貸工作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中國中小企業的信貸擔保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