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融資約束與企業價值

融資約束與企業價值

發布時間:2022-04-26 08:47:42

A. 融資約束對企業發展有什麼影響

隨著資本結構理論和公司投融資決策理論的研究的不斷發展和深入,融資約束程度對公司的經營和發展的影響也成為理論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在資本市場不完善的條件下,由於信息不對稱和委託代理問題,導致了企業外部融資和內部融資的資本成本產生差異。根據優序融資理論,公司往往會優先考慮內部融資,其次是債券融資,最後才是股權融資。公司在外部市場上所受到的融資約束程度不同,造成公司會採取不同的投融資決策,進而導致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受到不同的影響。

B. 融資約束與融資成本的聯系與區別是什麼

融資約束是指當企業內外融資成本出現差異時,企業投資所受到的約束。 影響條件可以從自己的供給和需求兩方面談 需求方:1.融資結構 2.企業特徵 3.
供給方:1.供給市場的結構 2.供給方的的激勵機制 3.資本市場的機制。
融資成本是資金所有權與資金使用權分離的產物,融資成本的實質是資金使用者支付給資金所有者的報酬。因此,企業融資成本實際上包括兩部分:即融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

C. 請教一下,融資約束是當企業內外融資成本出現差異時,企業投資所受到的約束,照理說應該優先選擇內源融資。

標准答案是先內後外,這樣可以降低成本,但實際還要考慮到風險的分散問題。
主要看版外源融資你權要選擇那些啊,是銀行貸款,申請國家自己,增發股票,發行優先股,發行債券,發行私募債等等,在都困難的情況下,肯定是能融到資就好了,沒有內外之分了,飲鴆止渴都得幹下去,總比借高利貸要便宜啊

D. 什麼叫融資約束

我們知道,企業在運營管理全過程中常常會必須融資。融資的方法各種各樣,包含了向銀行借款、融資租用等方法。企業在融資全過程中很有可能會發生融資約束的狀況,那麼,企業融資約束定義是如何的?堅信很多人對於此事也有疑問,一起根據下列文章內容來了解一下吧。


可是又和第三方的擔保組織開展緊密配合。具備很多年的技術專業的風險控制工作能力,而且全是億級之上的資產,對客戶的項目投資開展專業能力的擔保。與此同時還和像資信評級組織、財產監督機構協作,為客戶的投資資訊給予全層面的講解,及其對資產處理事後給予確保。

融資約束簡易而言便是企業的融資遭受一定緣故的整車線束因此沒法順利得到 充足的融資,這種緣故有可能是由於中小型企業沒法給予銀行所必需的質押,也是有可能是因為投資人規定的投資收益率太高,融資約束一般產生在中小型企業的身上,針對一些大中型企業,融資相對性比較簡單。

E. 財務管理論文相對哪個方向好寫一點

財務管理論文可以往當前政府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方面寫。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

1、財務預算體系不規范。我國目前的財政會計均為非全額預算的事業單位會計,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機關所屬事業單位創辦經濟實體,參與市場競爭的情況屢見不鮮,現行的財務預算體系劃分已滿足不了資金的運轉方式。現階段我國政府公共部門的預算在編制和執行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在預算的編制方面,部門預算實行的是所有的收支都要進預算的全面預算模式,部門預算的編制具有涉及面廣、內容復雜、數據量大、程序嚴格等特點。現階段,我國預算執行過程中最嚴重的問題是預算執行的隨意性較大,隨意變更項目和突破預算控制的現象嚴重。對預算資金的執行效果,特別是項目支出的效果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績效考評、追蹤問效和披露機制。

2、政府財務制度不健全。我國政府部門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缺少相應的制約機制。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和崗位輪換制度沒有落實,內部控制不健全,財務管理有很大的漏洞。在我國政府部門某些單位缺乏必要的內部審計機制,財務管理上的漏洞存在很大的風險隱患。此外,我國政府部門中上級政府職能部門無法有效監控下屬單位的財務狀況。

3、政府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浪費嚴重。政府財政資金無論在采購還是項目投資等各方面普遍存在資金使用效率低和浪費嚴重的問題。

財務方面的知識建議去專業機構學習,恆企教育就不錯,恆企教育作為專研財會領域賽道教育產品的連鎖企業,順應時代發展而不斷研發最新的教學產品,致力培養專業的會計人才。

F. 20世紀末,長期處於通貨膨脹壓力的中國,突然陷入通貨緊縮,為什麼

當前的緊縮政策是政府的宏觀調控。通脹壓力任何國家、經濟體任何時期都存在。
一、形成通貨緊縮的深層原因
通貨緊縮的出現,有其直接原因與深層原因。通貨緊縮出現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求總量與供求結構嚴重失衡,商品供給大於需求,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導致潛在的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結構錯位較大,大量的潛在的產品供給得不到實現而淪為無效供給,造成商品價格水平較長時期處於低位徘徊的局面。
通貨緊縮出現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目前特有的體制矛盾與結構矛盾爆發的結果。
(一)體制缺陷。
1. 企業產權制度缺陷。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產權明晰、責任明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現代企業制度,但是我國目前90%的國有企業仍然是獨資形式,停留在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階段形成的擁有相當經營自主權,只負盈不負虧的體制水平上,只有10%的國有企業完成了向多元投資主體下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形式轉化。實際上這種制度轉化也是很不徹底的,表現在各投資主體的股權代理關系扭曲,企業資產控制權、資產剩餘控制權,資產剩餘索取權的配置殘缺上:作為國有企業所有權代表的國家,授權企業法人和企業內部職工代理經營企業資產,這種承包經營是為了使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但產權的國有形式,其剩餘控制權歸屬企業內部人,剩餘索取權卻歸屬於國家,這種典型的產權殘缺使企業經營決策者為自己及內部人謀利益,追求企業內部人的效用目標,偏離所有者的財富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和受到破壞。另一方面,企業承包責任人名義上可以由推薦、選舉、招投標方式產生,但實際上,企業承包人多數是由主管部門任命產生的(佔81、5%,1999年數據),這使國有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政府的「附屬物」,無法擺脫政府對其生產經營的行政干預,難以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使得企業的經營機制與市場需求極不適應,市場調節力弱,價格機制呆滯,競爭力較差,獎金周轉慢,產品質量下降,成本上升等,產不適銷,造成生產與需求脫節、效益嚴重滑坡,產品大量積壓。產品積壓,生產被迫壓縮,這樣企業困境的不斷加深,是經濟收縮持續下去的原因。
2. 經濟活動的擴張機制缺陷。
經濟活動的擴張,在適應需求的前提下還應建立在提高生產技術,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的基礎之上,但是由於我國企業產權不明確,風險約束機制失效,企業創新動力不足,使得這些企業為了保持增長,只能依靠大量增加投資來擴大規模,增加產出而置市場的供求狀況不顧,反正「賺了歸自己,虧了歸國家」,使得超高速投資成為支撐9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的最直接原因。其結果一方面帶來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另一方面這種簡單重復建設導致社會資源嚴重浪費,無法發揮其應有效用。據統計,90年代以來,每年新上3萬個建設項目,大約有1/3項目虧損,1/3項目取得了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每年將近5000億元投資沒有發揮效益。如此低下的投資效率,實在無法使增量資源實現有效配置,而且重復建設的矛盾在短缺經濟的情況下暴露不出來,只有在過剩時重復建設的隱患才全部暴露出來。所以隨著「軟著陸」的實現,投資規模的縮減,泡沫破滅,企業立即陷入困境。巨大的生產能力過剩進而導致產品供大於求,企業負債增加,效益下滑,而靠扭麴生產要素價格,靠大量資金投入推動的生產模式越來越難以維持,因而盲目過度的競爭不可避免,供大於求的局面下物價自然下調。
3. 企業退出機制缺陷。
市場化的退出機制,包括轉產、兼並重組和破產引起的企業消亡,即存量資源的再配置。通過兼並重組,可以使企業實現規模效益,對產業結構的調整,管理水平及擴大市場范圍等具有正向效應。破產機制的健全,對於減少企業資產的有形和無形損耗,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具有積極作用。但是我國在相當長時間內對破產存在偏差認識,產權的不可轉讓性也妨礙著企業的購並重組,在我國,國有經濟各個企業之間可能有某種交換,但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交換,因為不存在所有權的轉移,例如國家可以要一個盈利的國有企業去「兼並」另一家虧損的國有企業,但其實這里的「兼並」並不是市場交換意義上的「兼並」,實際上只不過是國有企業間的組織合並。這使產業結構呈現難以調整的剛性:相當多的企業生產能力過剩,設備閑置嚴重而又無法轉產,形成大量資產有形和無形損失,整個社會資源效用水平低。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字表明,即使是95年我國900多種工業產品生產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的已佔一半左右,其中攝像機、彩色照相膠卷的現有生產能力利用率僅為12、3%和22、1%,而95年只是商品供過於求的第一年,97年的年生產能力毫無疑問將進一步下降。而「兼並」虧損企業,給盈利的國有企業帶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甚至使盈利企業被拖成虧損企業,整個社會資源無法得到優化,整體經濟的運行質量下降。嚴重虧損的企業吞噬了盈利企業的利潤,使企業目標偏離造成大量非經營性資產和高資產負債率,造成企業長期停產,債務的長期拖欠產生了國有銀行的巨額呆壞帳,還造成社會信用體系危機。這樣就會削弱企業的投資慾望,使企業進一步陷入壓縮生產的困境,下崗職工人數增多,造成社會的不安穩團結,引起企業投資需求與居民消費傾向下降,通貨緊縮進一步加深。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
產業結構是在生產要素供給與社會對產品的需求的運動中實現的。在國有企業產權殘缺,企業退出機制缺陷的前提下,企業的微觀經營脫離了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和產品需求情況,表現為追求投資規模和追求少數熱點項目的短期效應上,促進「短線」產業發展,抑制「長線」產業發展成了改革開放以來產業政策的實質,80年代以輕工、紡織為重心的加工業擴張,90年代家電產業擴張更迅猛,造成重復投資和生產能力過剩。過剩的產品大量倉庫積壓,據有關人士估計,當前我國國內庫存的總額大約為30000億元,相當於9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4%.而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等基礎產業設施卻投資不足,缺口加大,使整個社會的供給結構呈中間粗、兩頭尖的「仿錘型」結構,無法真正滿足市場需求。受舊的投融資體制的影響,大量的盲目投資、重復投資在增加經濟增長泡沫的同時,某些行業產品的市場供給量超過市場需求,隨著「軟著陸」的平穩實現,「泡沫」破滅,加之出口不振,有的行業出現了虧損,其中加工工業全面生產過剩。
目前我國的產業結構特點是農業基礎薄弱、基礎產業、基礎設施滯後、重工業、加工製造業嚴重過剩,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發展不足。而從消費需求的角度看,隨著住房、醫療、教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漸加大,原來由政府和企業提供的福利性支出,將由個人全部或部分承擔,再加上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深化,下崗職工的增多,使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看淡,居民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大幅下降,居民即期消費更加慎重,預防性需求增加,儲蓄存款余額已超過50000億元,大量潛在需求被擱置。目前我國住房業發展受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消費機制滯後,非生產性費用過高等因素的影響,轎車進入家庭同樣受到消費信貸和稅費問題的影響,住房、汽車消費難以成為當前居民消費的熱點。擁有8億農民消費者的巨大農村市場被忽視而使農村市場有效需求不足,許多廠家只有在自己的產品被嚴重積壓時才想起消費潛力巨大的農村市場,但是沒有考慮農民的實際需要,農村實際情況的簡單「過剩」移轉,又無法為農民所接受。這樣,社會商品的供給總量與供給結構的雙重失衡,使商品的需求增長速度小於供給增長速度,從而使整個社會供過於求壓力不斷增長,而需求市場又日益萎縮,導致出現通貨緊縮。
三、投資需求與投融資制度之間的矛盾。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跟著投資預期收益走,企業效率高,預期收益高,還款保證就大,就易於得到資金,企業也願意擴大投資;反之,預期報酬低,風險高,企業就難於得到投資,其資金需求較為謹慎。但是在我國,長期以來國有企業都是將國有銀行作為第二財政,把國有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當作財政投入資金使用,盲目、低效投資,而國有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存在所有制性質的歧視,即使是國有部門預期收益低,產出份額連年下降,競爭力不斷衰退,但依然大量借給資金,一些非國有企業前景良好,預期收益高,卻得不到資金支持。這樣,一方面導致國有部門不以市場准則看待資金的價格,大規模地吸納資金大規模的擴大投資;另一方面銀行也不斷向無效和競爭力弱的國有企業注入信貸資金,置效率、預期回報、競爭力、資產負債於不顧,導致銀行產生巨額不良資產和高比例的壞帳、呆帳,據1997年1月人民銀行頒布的統計資料,至1996年底,國有商業銀行累計貸款余額470000億元,其中根本無法收回的不良貸款為20%,約9500億。
如此高額的不良資產、壞帳、呆帳,迫使國有商業銀行向企業化經營轉軌過程中不得不考慮自身生存問題,為控制風險而減少貸款,出現了「惜貸」的現象。銀行的信貸收縮,使企業的周轉資金緊張起來,企業只能減少固定資產的投資,這對於我國眾多依靠投資的擴張來增加產生的企業,是個致命的打擊,而另一些效益久佳但急需資金來調整結構,更新技術來支持自己走出困境的企業,也更趨於萎縮,而商業銀行的部份資金卻找不到收益高,還款有保證的貸款對象,成為閑置資金,產生貨幣從生產中被「擠出」的現象。由於儲蓄存款不能轉化為投資,導致有需求不足,人均購買力增速下降。這是企業制度缺陷與融資約束之間矛盾的結果,它使大量獎金退出了商品和服務的生產、交易循環,造成通貨緊縮。

G. 羅黨論的已發表論文

羅黨論、趙聰:《什麼影響了企業對行業壁壘的突破?》,《南開管理評論》,2013年第6期。
羅黨論、彭維:《媒體關注度、政府幹預與股票收益》,《金融研究》即將發表。
羅黨論、楊玉萍:《產權、政治關系與企業稅負》,《世界經濟文匯》,2013年第4期:1-19頁。羅黨論、楊毓:《保薦人聲譽與IPO表現》,《會計與經濟研究》,2013年第4期。羅黨論、汪弘:《公司特質、保薦人與公司過會時間》,《證券市場導報》,2013年第3期。
汪弘、羅黨論、林東傑:《證券分析師的報告有投資價值嗎?》,《證券市場導報》,2013年第8期.羅黨論、聶超穎:《法律訴訟與企業融資》,《金融學季刊》,2013年第1卷。應千偉、羅黨論:《職業背景、住房承受能力與隱性收入》,《統計研究》,2013年第7期。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Bank Lines of Credit,《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SSCI)(With Yingqianwei),即將發表。Incentives for China』s Urban Mayors to Mitigate Pollution Externalities: The Rol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Public Environmentalism,《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SSCI)(With Siqi Zhenga, , Matthew E. Kahnb, Weizeng Sun)online 6 September 2013
「BANK CREDIT LINES AND OVERINVESTMENT」,《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Finance Research 》,2013年 volume 7(2),(with Qianwei Ying, Lifan Wu)Sandwich class』s home purchasing affordability in a new emerging economy——Empirical findings from Guangzhou,China,《Urban studies》(SSCI),50 Issue 9 July 2013 ,(with CHEN Jie and Qianwei Ying))
陳艷艷、羅黨論:《地方官員變更與企業投資》,《經濟研究》(青年論壇專輯》,2012.
羅黨論、應千偉:《政企關系、官員視察與企業績效》,《南開管理評論》,2012年第5期。
羅黨論、汪弘:《政府之手:公司上市之前的故事》,《北大商業評論》,2012年第10期。
羅黨論、魏翥:《民營企業政治關系與稅收規避》,《南方經濟》,2012年第11期。
羅黨論、盧俏媚:《什麼影響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泡沫?》,《經濟管理》,2012年第9期。
應千偉、羅黨論:《銀行授信與投資效率》,《金融研究》,2012年第5期。
羅黨論、應千偉、常亮:《產權、授信與企業投資》,《世界經濟》,2012年第3期。
羅黨論、楊玉萍:《產權、地區環境與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效果》,《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5期。
李敏才、羅黨論:《政治關聯、審計師選擇與審計師獨立性》,《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11年(待發表).
羅黨論、黃向、聶超穎:《產權、政治關系與房地產企業融資》,《財貿研究》,2010年第6期(雙月刊)
楊海生、羅黨論:《資源稟賦、官員交流與經濟增長》,《管理世界》,2010年第5期。
羅黨論、劉璐:《民營企業「出身」、政治關系與企業債務融資》,《經濟管理》,2010年第7期。
羅黨論、唐清泉:《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制度環境與績效問題研究》,《經濟研究》2009年第2期。
羅黨論、劉曉龍:《行業壁壘、政治關系與企業績效》,《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羅黨論、唐清泉:《政治關系、社會資本與政策資源獲取》,《世界經濟》,2009年第7期。
羅黨論、黃瓊宇:《民營企業政治關系與企業價值》,《管理科學》,2008年第6期
羅黨論、甄麗明:《民營控制、政治關系與企業融資約束》,《金融研究》,2008第12期
羅黨論、唐清泉:《金字塔結構、所有制與中小股東利益保護》,《財經研究》,2008年第9期
羅黨論、唐清泉:《政府控制、銀企關系與企業擔保行為》,《金融研究》,2007年第3期
羅黨論、唐清泉:《市場環境與控股股東的掏空行為研究》,《會計研究》,2007年第4期
羅黨論、黃楊楊:《會計師事務所任期會影響審計質量嗎》,《中國會計評論》,2007年第5卷第2期
羅黨論、徐璇、封煜:《獨立董事薪酬形成機制研究》,《管理科學》,2007年第2期
羅黨論、唐清泉:《大股東利益輸送與投資者保護——一個分析框架》,《管理科學》,2005年第5期
羅黨論、唐清泉:《獨立董事制度實施效果分析》,《南方經濟》,2006年第9期,
羅黨論、黃郡:《審計師監督與大股東掏空行為》,《當代經濟管理》,2007年第2期
唐清泉、羅黨論:《風險感知力與獨立董事辭職》,《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1期
唐清泉、羅黨論:《政府補貼的動機與效果分析》,《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唐清泉、羅黨論:《設立獨立董事的效果分析——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問卷調查》,《中國工業經濟》,2006年第1期
唐清泉、羅黨論、王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辭職行為研究——基於前景理論的分析》,《南開管理評論》,2006年第1期
唐清泉、羅黨論、王莉:《大股東隧道挖掘與制衡力量》,《中國會計評論》,2005年第4卷第1期
唐清泉、羅黨論:《董事會效率效能實證研究》,《經濟管理》,2005年第2期
唐清泉、羅黨論:《現金股利與控股股東的利益輸送行為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財貿研究》2006年第1期

H. 融資約束是什麼意思

1,融資約束:指信息不對稱問題和代理問題,使得外部的成本高於內內部資本的成本而容產生的。
相關概念:信息不對稱問題,代理問題:
(1)信息不對稱問題: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相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從事交易活動的交易雙方對象以及對環境狀態的認識差異,交易的一方擁有的相關信息比另一方擁有的多,,從而造成對信息劣勢者造成決策影響。
(2),代理人問題:指代理人擁有的信息比委託人擁有的信息多,這種信息不對稱會逆向影響委託者有效的監控代理人是否適當的為委託人的利益服務。
2,融資約束衡量條件:
(1)股票支付率;
(2)投資-現金流敏感性;
(3)公司規模;
(4)現金-現金流敏感性。

閱讀全文

與融資約束與企業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機構法律 瀏覽:27
京東金融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226
股市杠桿和房貸杠桿 瀏覽:616
天津恆隆廣場的金融公司 瀏覽:732
外匯主要用於 瀏覽:964
投資理財課程收獲 瀏覽:543
特斯拉歷次融資 瀏覽:642
非銀行金融機構匯總 瀏覽:98
正規微期貨聚寶盆 瀏覽:942
金山谷指標公式 瀏覽:727
廣東盈海貴金屬交易軟體下載 瀏覽:791
融資合同常見擔保方式 瀏覽:445
廣發證券楊子江 瀏覽:94
親人之間出借股票賬戶 瀏覽:969
外匯指定銀行2017 瀏覽:622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解讀 瀏覽:382
余額寶中錢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瀏覽:126
美元匯率黃金白銀 瀏覽:542
易信交易平台 瀏覽:846
華商城短線交易怎麼樣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