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歸納企業資金安全管理與控制
一、增強資金安全責任意識
各個企業要重視抓好學法用法工作,把學法用法列入崗位責任制進行考核,全面提高廣大員工的法律意識,熟練掌握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提高依法理財的水平。尤其是要提高企業管理者的法制觀念,因為企業管理者的素質的高低是一個企業資金管理制度能否執行的最關鍵因素。
資金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對資金運行的全過程進行整體監管。部門管理的資金規模越大,就越可能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因此,必須樹立整體防範意識,在管理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實施整體協防。
二、構建完善的資金安全管理制度
企業根據資金預算統一籌集、使用資金,並將資金預算分解下達,年度內各項收支嚴格控制在年度財務預算范圍內,超預算項目應經過相關報批程序,未履行審批程序追加的項目及費用財務部不得辦理資金支付。
加強保密制度。包括計算機系統密碼保密和數據保密。對支付系統、會計系統按每個使用人分別設置許可權和密碼,確保數據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三、加強貨幣資金安全管理的其他要點
財務部作為企業的風險管理部門,必須制定相關的審核審批許可權和貨幣資金支出程序,對各項資金業務收入要及時入賬不得拖延,任何部門和個人均不得以任何理截留、佔用、轉移和隱匿資金。會計人員是貨幣資金內控制度的具體執行者,會計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內控制度實施效果的好壞,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這也是保障資金安全有效的堅強堡壘。
(1)融資管理風險意識淡薄擴展閱讀
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財務管理領域,人們普遍認為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而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資金管理。這種理念使得企業集團的資金管理逐步從分散走向集中,這主要緣於企業集團的分散化資金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問題。
1、資金分散化管理造成大量資金散布在分公司、子公司,致使資金利用效率低下,存貸雙高的現象又提升了融資成本。
2、資金分散化管理使得集團無法對下屬企業的資金質量及其運行狀況進行有效、及時的監控。
3、資金賬戶分散化管理容易形成信息孤島,使得企業集團無法有效地配置資金資源,從而做出正確的投融資決策。
4、資金分散化管理無法發揮集團公司的規模經濟效應,獲得更多的融資優惠,降低融資成本。
『貳』 小企業融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世界各國的實踐表明,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首要瓶頸是融資難問題。因此,剖析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和成因,回顧中小企業融資基本實踐,針對中小企業融資中的體制性、政策性及操作性障礙,研究提出緩解融資難的政策建議,對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與造成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2003年,我國GDP的56%、社會銷售額的59%、稅收的46%、出口額的62%和就業的75%均是由中小企業創造或提供的。然而,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卻是極不相稱的。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一是獲得信貸支持少;據統計,我國300萬戶私營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佔10%左右。2003年全國鄉鎮、個體私營、「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短期貸款的比重僅為14.4%。據調查,2001年浙江省民間投資中銀行貸款僅為20.1%。
二是直接融資渠道窄。由於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准人障礙,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8月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供應的98.7%來自銀行貸款,即直接融資僅佔1.3%。
三是自有資金缺乏。我國非公有制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內源融資,從而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據國際金融公司研究資料,業主資本和內部留存收益分別占我國私營企業資金來源的30%和26%,公司債券和外部股權融資不足1%。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成因
一是金融資源分布與中小企業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強。為防範金融風險,國有商業銀行一律實施「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戰略,大規模撤並基層網點,上收貸款許可權,使那些與中小企業資金供應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機構有責無權、有心無力。同時,政府對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有待創新,銀行自身在機構設置、產品設計、信用評級、貸款管理等方面都難以適應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的特殊需求。我國已經設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基金,但每年只安排10多億元,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從1999—2004年5月,針對個人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全國也只發放18億元,相對於中小企業的巨大資金需求,只能是杯水車薪。
二是擔保規模小、風險分散與補償制度缺乏,與企業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適應。據調查,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而拒貸的比例高達23.8%,因無法落實抵押而發生的拒貸比例高達32.3%,二者合計總拒貸率高達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業發展還難以滿足廣大中小企業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資設立的信用擔保機構通常僅在籌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資金支持,缺乏後續的補償機制;民營擔保機構受所有制歧視,只能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而無法與協作銀行形成共擔機制。由於擔保的風險分散與損失分擔及補償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擔保資金的放大功能和擔保機構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較大制約。另外,與信用擔保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滯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用擔保機構的規范發展。
三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尚未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不協調。據有關數據表明,2003年前兩季度股市融資僅佔1.6%,前三季度股市融資佔2.2%。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結構極不協調的前提下,證券市場還是以主板為主向大型企業傾斜。加之低門檻的創業板遲遲不開,地方性股權交易市場被紛紛取締,非正規融資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困難加劇。
四是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弱、信息不對稱,影響銀行的積極性。中小企業管理基礎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加之關聯交易復雜,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資信度不高。中小企業借款的特點是「少、急、頻」,銀行常常因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不對稱、貸款的交易和監控成本高且風險大而不願放款。2003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平均不良率為32.1l%,比商業銀行貸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15.7個百分點,貸款質量較差也影響了銀行貸款的積極性。
二、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所採取的措施
為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國家高度重視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
1998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並兩次調整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實行浮動利率,以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並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和引導各類商業銀行切實加強和改進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具體措施。比如,中央銀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和發行金融債券等形式對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中小金融機構予以支持;適當下放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審批許可權;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可以發放信用貸款,簡化審貸手續,完善授信制度,擴大信貸比例等。上述激勵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積極依託城市商業銀行網路開展對中小企業的轉貸款業務,並對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試行再擔保。各股份制商業銀行努力實現金融理念、金融產品和服務功能的創新。廣東發展銀行決定三年內向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放貸1000億元,並為此精心打造了「民營100」專項金融服務方案。針對企業在「創業」、「成長」、「發展」三階段的不同融資需求,專門設計了八大套餐,以有效解決企業貸款難問題。據調查,目前城市商業銀行80%以上的客戶是中小企業,70%以上的信貸資金投向各類中小企業。
(二)採取多種融資方式,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建立科技創新基金,通過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投入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從1999年到2003年,國家共投入33億財政資金,支持了全國4946個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有力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創業與發展。二是建立產權交易市場。目前,我國已經建立200多家不同程度、不同規模的產權交易市場,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產權交易市場已具相當規模。2003年上海產權交易所的交易額已突破3000億元,為各類中小企業資產重組、產權多元提供了交易平台。三是充分發揮典當、融資租賃等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融資工具作用。到2003年底,我國典當行已發展到1000多家,資本金60多億元,為中小企業通過典當融資帶來便利;融資租賃規模也不斷擴大,2003年僅浙江一省的融資租賃業務就超過700億元。四是開通直接融資渠道。今年5月,深圳交易所開通了中小企業板塊,為優強中小企業迅速壯大提供了直接融資來源。據統計,目前已有34戶完成了公開發行,總規模為8.34億股,發行總融資額82.21億元,平均發行規模2452萬股,平均融資金額2.42億元,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平均為83%。一批符合條件的成長性中小企業將獲得上市融資機會。
(三)構建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突出解決中小企業擔保難問題
地方各級政府在借鑒發達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組織推動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工作。通過幾年的實踐,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體兩翼四層」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模式。「一體」指主體,模式強調「多元化資金、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績優者扶持」;「兩翼」指商業性擔保和民間互助擔保作為必要補充;「四層」指中央一級,省(市、區)一級,地市一級、縣(市)一級。近年來出台了擔保的有關法律、政策和稅收優惠等,有力地促進了擔保業的形成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全國已設立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966家,共籌集擔保資金287億元;累計受保企業約5萬戶,累計擔保總額約1180億元,受保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18億元,新增利稅102億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尋保難問題。
(四)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培育信用需求、規范信用市場、完善信用制度、營造信用環境,對於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抵禦信用風險,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外部的中小企業徵信系統和信用評價體系,向銀行等機構提供企業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用的中小企業,樹立信用典型,大力宣傳和推廣信用管理先進模式和經驗;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企業內部的信用制度建設和普及工作,加強企業內部的合約管理、營銷預警、商賬催收、財會管理和雇前調查等,對企業經營、管理、檢測等人員開展信用和專業技能培訓,培養信用調查分析、評價和監督等專業人才。目前,有關部門已在北京、山西、吉林、浙江、四川等城市進行試點,通過建立企業信用檔案、信用評級、企業信用制度等,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
三、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政策建議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融資體制、信用環境、企業自身及融資機構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等諸多因素,需要綜合協調、配套解決。建議遵循三項原則:一是貫徹產業政策和就業優先原則;二是完善針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激勵原則;三是堅持獨立審貸、自主發行的市場運作原則。
具體政策建議如下:
(一)建立健全中小金融機構組織體系
允許新創設立或改建設立區域性股份制中小銀行和合作性金融機構,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設立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積極吸引非公有資本人股,進一步壯大和完善為城鎮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實力和機制。農村信用社應吸收農民、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人股,加快改善股權結構,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力度。
(二)鼓勵各類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通過稅收支持、擴大利率浮動幅度以及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鼓勵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合理確定中小企業貸款期限和額度,切實發揮銀行內設中小企業信貸部門的作用。要鼓勵政策性銀行依託地方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開展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轉貸款、擔保貸款等業務。
(三)鼓勵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
要針對中小企業自身特點,改進對中小企業的資信評估制度,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開展授信業務;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拓展公司理財和賬戶託管業務;放寬融資租賃公司的准人條件,支持開辦融資租賃;開展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試點。支持中小企業依照有關規定利用國際金融組織投資和使用國外貸款。鼓勵保險機構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改進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方式和手段;進一步發揮典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積極作用。
(四)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繼續發揮主板市場作用;在完善現有中小企業板塊基礎上,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上市育成和輔導體系,適時啟動創業板市場;逐步擴大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功能;整合和規范現有產權交易市場,為非公有制企業股權轉讓提供服務;繼續推動中小企業企業境外上市工作。鼓勵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探索債權融資方式。通過稅收政策支持開展創業投資。推動建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
(五)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鼓勵非公有制經濟設立商業性或互助性信用擔保機構,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信用擔保的機構經核准可免徵營業稅。加快建立全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的行業准人、風險控制和損失補償機制。加強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監管,建立擔保業自律性組織。
(六)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研究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徵集、評級、發布制度以及獎勵懲戒機制,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檔案資料庫,推動中小企業信用檔案試點。對資信等級高的中小企業,應簡化工商年檢手續,逐步實行備案制。加強中小企業內部信用制度建設。
『叄』 中小企業為什麼風險防範意識較弱
一方面,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理念較為落後,風險管理意識淡薄。中小企業在發展和管理過程中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重速度、重量輕質。中小企業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相對較少,使得這些企業當中的管理者和員工普遍缺乏風險意識。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在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都無法與大型企業相比,這些弱勢使其更容易產生風險,另外,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有限,一旦產生較大風險,容易造成巨大損失,甚至對企業發展產生較大的阻礙作用。再者,中小企業風險管理水平滯後。
拓展資料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准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各國一般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定義,質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及所處行業地位等,量的指標則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 量的指標較質的指標更為直觀,
數據選取容易,大多數國家都以量的標准進行劃分,如美國國會2001年出台的《美國小企業法》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為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英國、歐盟等在採取量的指標的同時,也以質的指標作為輔助。
美國
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的企業為中小企業。
英國
質的規定:市場份額較小;所有者親自管理;企業獨立經營。
量的指標:小製造業:從業人員在200人以下
小建築業、礦業:從業人員在25人以下
小零售業:年銷售收入在18.5萬英鎊以下
小批發業:年銷售收入在73萬英鎊以下
歐盟
雇員人數在250人以下且年產值不超過4000萬埃居、或者資占年度負債總額不超過2700萬埃居、且不被一個或幾個大企業持有25%以上的股權。其中:雇員少於50人、年產值不超過700萬埃居,或者資產年度負債總額不超過500萬埃居,並且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企業。(埃居[ECU]是歐洲貨幣單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的簡稱。
由歐洲經濟共同體會員國貨幣共同組成的一籃子貨幣,是歐共體各國之間的清算工具和記賬單位。在1999年1月1日歐元誕生之後,埃居自動以1:1的匯價折成歐元[EUR])
日本
製造業:從業人員300人以下或資本額3億日元以下
批發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下或資本額1億日元以下
零售業:從業人員50人以下或資本額5000萬日元以下
服務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下或資本額5000萬日元以下
『肆』 資金管理的存在問題
資金管理意識淡薄,管理體系不健全
一些企業領導資金管理意識淡薄和沒有資金時間價值觀念。企業有錢時,不知如何規劃使用,沒有錢時就發愁,沒有一種長期預算資金管理意識。在資金的整個循環過程中缺乏科學性和統一協調性,財務管理工作中沒有充分考慮時間價值問題。現金流量是企業籌資、用資的關鍵。資金管理主要包括:余額管理和資金流量管理。一些企業對資金管理認識不到位,片面性追求產量和產值。尤其是在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應對產品開發和未來風險進行合理評估和日常監控,避免產品佔用大量資金和投資於風險大的項目。
資金管理模式不適應企業實際
有些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模式,有的建立了,但是不適應企業的實際。一般來說,資金管理模式分為兩種: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和分散模式。而企業一般分為單一企業和集團式企業。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適合企業資金管理的資金管理模式。一般來說集中式的資金管理對資金的集中控制和統一調配有利,但不利於發揮成員企業或分公司的積極性。成員企業或分公司在資金上過分依賴企業集團,若配套措施不到位,可能影響資金的周轉速度,影響其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分散式的資金管理,有利於調動成員企業或分公司的積極性,但又難以避免資金分散、資金使用率低、沉澱資金比例大、資金使用成本高等固有缺點。由於集中式和分散式固有的不足,企業應有著重,結合兩者模式的優點,根據企業的實際動態的混合的選用。我國企業的資金管理模式不科學,如有的集團公司內部還沒有成立資金中心,沒有運行資金集中管理機制;子公司多數沒有大局意識和全盤觀念,反映在資金日常管理上是五花八門、各自為政、存貸雙高,出現了一些真空地帶[3]。
資金管理手段落後,使用效益低下
隨著各個企業的迅速發展,跨區域經營的企業越來越多,這就出現如何對企業資金進行控制管理的問題。有的企業由於資金管理手段落後,資金控制能力不足,使得資金使用效益低下,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尤其是大型集團公司由於成員企業眾多,地域分布廣泛,資金管理失控,監控缺乏手段,資金使用率低。其突出表現是:由於企業集團缺少統一資金管理系統,各個子公司、各種業務對資金流動的影響沒有形成相關聯的完整信息,難於有效監督,風險較大;由於缺少資金統一管理和規劃使用,有的企業資金出現缺口,只能向銀行貸款,而有的企業資金富裕,卻無法給缺少資金的企業使用,只能向銀行貸款,增加企業的財務費用,這導致了整個企業集團的資金成本上升,資源浪費和資金使用效益低下。這些問題嚴重製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在當前這種形勢下,甚至有可能威脅到企業的生存。
資金風險管理不足,引發嚴重財務風險
當前形勢下,企業系統和非系統風險較大。而有些企業對資金風險管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主要表現在財務制度不健全,賬戶管理混亂,資金調撥不按流程和許可權辦理,造成企業資金的損失;違規對外擔保或連環擔保,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從而導致企業深陷擔保訴訟泥潭。
『伍』 如何加強資金安全管理
摘要:作為管理者,既要從會計制度上保證貨幣資金的安全,又要在實際操作中把握好幾個關鍵環節。這既是現階段生存、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財務管理部門或人員的責任與義務。
關鍵詞:貨幣資金;會計制度;安全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9-0-01
對於資金的定義有很多,其共性就是資金是流通中價值的一種貨幣表現。本文所指的資金主要是指貨幣資金。貨幣資金主要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是企業最重要的一項資產。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收支規模越來越大,面對如此巨額的資金,在合理使用的基礎上,加強資金安全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不僅是企業管理的一條重要生命線,也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根本保證。
一、資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安全意識不強
有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了解得很少,沒有認識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資金安全的風險意識淡薄就容易導致管理行為上的疏忽、內部管理上的鬆懈,給資金的安全帶來風險和隱患。在工作中,主要表現在不按制度規定及時對賬、不按規定設置和保管支付系統密碼等。
(二)內控制度不嚴密,執行不到位
一方面,盡管各企業都制定了相
『陸』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哪些問題其原因何在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對項目投資缺乏科學論證。一是片面追求熱門產業,不顧客觀條件和自身能力,無視國家宏觀調控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認為什麼行業都可以做,什麼行業都能夠做好。有些企業甚至片面認為國家調控什麼就應該上什麼,肯定能賺錢。二是對項目的投資規模、資金結構、建設周期以及資金來源等缺乏科學的籌劃與部署,對項目建設和經營過程中將要發生的現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預測,倉促上馬。一旦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收緊銀行信貸,使得建設資金不能如期到位,企業就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近幾年來許多企業所投資的鋼鐵、電解鋁、水泥等項目由於資金困難而夭折,或割肉賣出或成為永久性在建工程,不僅企業自己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將一些銀行拖入泥潭。
2、財務風險意識淡薄,企業始終在高風險區運行。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過度負債。企業要發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負債經營,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作用。但是,一些企業不顧成本、不惜代價,不考慮自身的償還能力,千方百計從銀行獲取貸款。有些企業甚至不明白借債還錢這一最淺顯不過的道理,認為從銀行獲得貸款就是獲得利潤,只考慮如何將貸款弄到手,而並沒有認真考慮如何能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效益,更沒有考慮如何償還。在借入資金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情況下,一些企業進入了靠貸款維持生存的惡性循環。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財務風險極大。二是短債長投。在國家實行較強的宏觀調控力度的條件下,企業要獲得固定資產貸款比較困難。一些企業就採取變通的辦法,擅自改變貸款用途,將短期借債用於投資回收期過長的長期項目投資,導致企業流動負債大大高於流動資產,使企業面臨極大的潛在支付危機;三是企業之間相互擔保,相同資產重復抵押,或為了融資而不斷投資新項目,甚至拆東牆補西牆,形成復雜的債務鏈。這不僅加大了銀行對企業財務狀況判斷的難度,也給財務監管帶來很大困難,造成整體負債率不斷抬高,企業經營成本和財務費用不斷加大,支付能力日漸脆弱,資金鏈條過緊並隨時可能出現斷裂。
3、財務控制薄弱。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形成資金閑置或不足。有些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未參加生產周轉;二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應收賬款周轉緩慢,資金回收困難。三是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很多企業月末存貨佔用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數倍,形成資金呆滯,周轉失靈。四是重錢不重物,資產流失、浪費嚴重。不少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固定資產等的管理不到位,財務管理職責不明,資產浪費嚴重。
4、財務會計工作流程不規范、不嚴格。一是原始憑證、會計分錄、科目應用、賬冊設置以及財務收支等方面工作不規范,沒有形成嚴格的制度;二是會計報表的編制既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又沒有完全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去做,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對材料、工時、動力等消耗沒有進行嚴格的定額管理和健全的分析核算制度;三是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缺乏必要的財務監督機制。
原因分析我國許多中小企業都是在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制度縫隙中發展起來的,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難的發展過程。在艱苦的創業過程中,由於受當時制度環境與企業先天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約,企業的成功大多與創業者個人的膽識、經歷以及創業精神有密切關系。因此,在以後的發展中,難免受到脫胎的環境和自身成長路徑的影響。
二、這些因素對財務管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股權結構與經營模式的影響。中小企業的所有權結構一般來說是高度集中的,在經營模式上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在中小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個體、私營性質的企業,在這些企業中,企業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項目決策不科學,不民主,隨意性較大,個人說了算的情況盛行,難免造成投資決策失誤。
2、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和管理能力的影響。現有的中小企業,大部分是在八十年代短缺經濟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其中相當一部分管理者的素質、能力還停留在當時的水平,管理觀念陳舊,管理思想落後,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通盤考慮和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3、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的影響。一是企業組織機構不健全,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二是工作流程不規范,制度不健全。致使財務審批隨意性大,越權行事現象嚴重,造成財務管理混亂;三是財務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缺乏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法制觀念比較淡薄,對財務會計法律法規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認識。
三、促進中小企業改善財務管理的對策
1、積極推進產權改革。明晰產權、建立規范的企業產權制度,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制度和組織基礎。因此,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必須進行產權制度改革。通過規范產權改革,一是解決所有權過分集中的情況,形成多元化的產權結構,防止一股獨大;二是建立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現代企業的治理結構。在建立新的產權結構的基礎上,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組織架構和決策機制,為進行良好的財務管理構建制度和組織基礎。
2、經營者必須樹立理財觀念。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從理財的角度來看,經營者必須樹立三個觀念:第一,樹立專業化經營觀念,規避多元化投資風險。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相對較弱,企業的資源有限,領導人的知識、能力有限。加之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快,技術更新周期短。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必須集中有限的資源,努力在某一個行業做實、做精、做強,這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也是企業理財的基礎。第二,樹立財務風險觀念。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積極作用,是許多經營者的良好願望。然而,財務杠桿的積極作用是以借貸資金的收益高於資金成本和企業的償還能力為前提的。每個企業都有一個合理的負債率,就是銀行,也要求有一定的資本充足率。負債率太高,本來就是鋌而走險,加上中國經濟是周期性的,一旦遇到調控,許多銀行只收不貸,即使一個正常負債的企業,一旦遇上這種情況,也很難存活。對負債規模大、負債率高的企業更是如此。因此,負債經營必須充分考慮企業的償還能力和資金的使用效益,規避高負債和不能到期支付的風險。第三,樹立現金流觀念。現金流是維持企業正常經營的血液。現金凈流量是企業成長的動力。對許多企業來說,現金凈流量的意義甚至高於經營損益。不少企業一年忙到頭,生意做得很大,錢也賺了不少,但卻在別人手中,企業的一大塊現金被客戶佔用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沒有實實在在的現金收益。因此,關注現金流量,掌握現金流的狀況及走向,包括其經營中創造現金的能力和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的使用效率,是企業經營者必須隨時掌握的基本信息和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3、按照相關財會法律、法規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比較規范、完善和自律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工作流程和財務管理制度。要按照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在規律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財務管理的組織體系和相應的工作機構,在分工協作的原則下,明確管理崗位和人員職責,嚴格財務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審批程序;同時要根據國家法律規定,結合本企業財務管理上的薄弱環節,制定財務計劃、資金籌集、資產管理、成本費用管理、勞動用工及工資、利潤分配等管理制度,並切實貫徹執行。
4、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會計人員要持證上崗,無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要經過培訓、考核,達到要求後發證上崗;被委任會計領導崗位的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職務任職資格,決不可濫竽充數;對會計人員要經常進行職業道德、業務技術教育,提高素質,《會計法》對此都有明確規定。把好用人關,是實施良好的財務管理的重要條件。
5、財務資金管理活動的外包。由於企業自有資源和活動領域的局限,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擁有企業管理活動所需要的一切專業技能和資源。中小企業可將部分財務管理業務交由專業機構進行管理。
『柒』 建築企業最優融資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2-0-02
一、企業融資管理的現狀
(一)融資觀念落後。很多企業缺乏通過金融市場融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多地依靠政府的優惠政策,有「等、靠、要」的思想,對企業的融資管理缺乏嚴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為曾為國家上繳過很多利潤而要求政府追加投入資本或減稅讓利。更常見的是企業通過「游說」或賄賂,要求政府幹預銀行,迫使銀行對不符合經營的企業發放貸款或實行優惠的貸款條件,從而發展企業。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融資政策上,要把中小企業與大型骨幹企業同等對待,積極疏通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二)融資方式單一。由於我國的金融格局長期以來是由銀行信貸的間接融資占絕對主導地位,再加之受企業財務人員計劃經濟體制的思維和素質的影響,所以企業在融資方面對銀行有極大的依賴性,導致融資工作幾乎就等同於單純的「跑銀行,拉貸款」。融資渠道的單一使得企業融資難度加大,資金來源好運用的靈活性都很差,財務風險增加。融資方式的單一同時也意味著融資租賃、票據貼現與轉讓、應收賬款讓售融資方式沒有在企業融資管理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從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浙江有74.6%的中小企業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有85.3%的企業需要再融資,而這些中小企業對融資方式的選擇主要是銀行貸款。
(三)成本觀念好風險意識較差。成本觀念較差體現在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缺乏成本——收益原則的考量,籌資工作的立足點不是企業的資本結構和綜合資金成本,違反了現代財務成本原理。更多的時候是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需要資金時,財務人員去融資,並且是籌措到資金就算完成了融資任務,並沒有考慮資金結構與資金成本。風險意識較差則體現在:一方面企業普遍存在盲目舉債經營的現象,不管企業資金利用率高低,不管企業資金成本的大小,也不論企業資本結構如何;另一方面,企業在盲目借入資金後,沒有對借入的資金進行合理的財務規劃和理財,資金的佔用、閑置和浪費很大。企業融資管理上淡薄的成本觀念和風險意識使得企業的融資管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四)缺乏融資上的時機管理。很多企業的融資往往只顧及到自己的資金需要,而忽視了資金市場的宏觀環境。對於那些缺乏中長期資金需求規劃的企業來說,這一問題更為明顯。當資金市場供不應求或者是政府緊縮銀根時,這時企業就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融資成本。因此,企業如果沒有一個詳細的資金需求和融資計劃,並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宏觀經濟情況適時調整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企業融資周期好資金市場、政府調控周期相背離,企業由此承受本來可以避免融資成本。與此同時,眾多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缺乏成本管理,籌資工作的立足點不明確,在資本管理、資本控制、資本結構等方面違反了現代財務成本管理原理。
(五)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支持不足是造成我國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一是缺少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由於我國的商業銀行體系,尤其是四大銀行正處於轉型之中,為了防範金融風險,商業銀行近年來實際上轉向了面向大企業、大城市的發展戰略,在貸款管理許可權上收的同時撤並了大量原有機構,客觀上導致了對分布在縣域的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的大量收縮。二是銀行信貸動力不足,改制中的銀行及法人銀行從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出發,相應提高貸款條件,而中小企業由於自身的經濟實力和財務管理科學化的欠缺,往往達不到銀行規定的標准。三是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放貸的經營成本較高、風險大,制約了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金融機構貸款的發放程序、經辦環節等大致相同,而每戶中小企業平均獲得的貸款大大低於大中企業,因而中小企業每筆貸款的經營成本對金融機構來說相對較高。同時,由於中小企業存續期短、財務信息透明度低、信用等級偏低等原因,銀行為防範信貸風險必然要嚴格控制中小企業貸款。四是金融機構內部缺乏競爭,貸方市場佔主導地位。如果金融機構之間存在競爭,企業就能以自己的條件來選擇金融機構。但在不完全競爭條件下,金融機構不是提高利率,而是減少放貸,不管企業願意付出多高代價,也不給發放貸款,從而導致符合信貸條件的中小企業貸款受阻。
二、加強企業融資管理的方法
(一)開拓和利用融資方式。企業融資方式分為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兩種:1、內源性融資是指企業主要依靠自身積累的盈餘求得生存與發展,增加企業盈餘的方法不外乎增加節支,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增加企業利潤,降低成本和費用。據世界銀行對溫州等地區的企業調查顯示,企業無論是初創時期還是發展時期,都高度依賴自有資本融資,其中至少62%的資金依靠業主自有資金或企業前期利潤解決。這表明,內源融資仍是浙江眾多企業融資的主要手段,比重偏高超過5成;2、外源性融資主要分為間接性融資和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主要是指銀行貸款,而銀行貸款可分為政府性貸款、商業銀行的商業性貸款和世界多邊組織(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貨幣組織等)的貸款。政府政策性貸款通常是與其產業政策相聯系的,世界多邊組織貸款是國家主權貸款,具有一定的扶持性質。此外,出口信貸也是企業的一種貿易融資。直接融資工具主要包括企業債券、商業票據、租賃好股票。對於企業來說,企業債券融資可以不受銀企關系的影響,企業直接面向投資者。商業票據與企業債券一樣,屬於直接融資工具,但是它更多的是偏向於短期融資。租賃包括融資性租賃和經營性租賃,前者在租賃期滿後租賃物的所有權轉移到承租人,後者則不轉移。股票是一種權益性融資,意味著企業獲得的是永久性資本,同時也意味著公司股東結構的改變。除上述融資方式之外,還有延期付款的商業信用形式的融資好出售應收賬款的保付代理等。不同的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特點,適用於企業不同時期對資金的不同需要。企業選擇融資方式的重點應根據資金需求的特點選擇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融資方式。從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看,對金華、紹興、台州、溫州四個地區的企業資金需求調查結果顯示:有60%的企業需要從銀行貸款,30%的企業靠自籌,7.5%的企業通過內部集資方式籌資,2.5%的企業表示依靠股票籌資;有16.27%的中小企業認為從銀行獲得貸款較容易,有60.47%的企業認為從銀行獲得貸款較難,有23.26%的企業認為從銀行獲得貸款十分困難,即83.73%的企業貸款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貸款難成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二)加強資金成本觀念和風險意識。首先要合理地預測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因為各種籌資方式資金成本的高低與資金市場中「資金商品」的可供量直接密切相關,因此只有充分考慮資金市場的供求狀況,才能從根本上降低籌資成本。其次,充分比較各種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包括含有多種融資方式的混合性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從中選擇資本成本最小的。加強風險意識體現在合理選擇籌資方式,因為不同融資方式的風險各不相同。如權益型融資可以獲得永久性資本,沒有還本付息的壓力,但是企業需要出讓部分投票權好收益權,而債務型融資雖然無須出讓收益權好投票權,但是卻有還本付息的硬性壓力。此外,即使同一種融資方式,在不同時期和處於不同時期的企業都是不同的。總之,加強企籌資管理,增強資金成本觀念和風險意識的基本原則是,在籌資風險一定的情況下使籌資成本最低,或者在籌資成本一定的情況下使籌資風險最小。
(三)加強和完善融資數量和期限管理。在數量管理上,應提前對融資的數量做出規劃或預測,並根據預測或規劃安排融資數量,力求融資結構合理,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融資數量可能來自各部門的預算或各項目的規劃,也可能來自財務部門根據歷史數據作出的回歸語塞。數量管理的目標是不影響部門或項目的資金適用時間,因此融資數量要得當,既沒有多餘的,也沒有缺口。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很難達到理想狀態,這就意味著企業需要有一個調解安排,成立融資數量調解資金,當融資數量多餘時,把它納入基金中,當融資數量短缺時,從基金中拔付部分資金補償期限管理是相對於債務融資來說的,其目標在於總體和個體的期限要平衡。總體的平衡是指企業整個負債融資的期限結構要合理,盡量多利用長期負債,因為長期負債對企業的財務壓力相對於短期負債來說要短。此外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的可轉換債券也是一種中長期負債。至於短期負債,因為它對企業經營好財務的壓力比長期負債要大得多,所以企業尤其要注意短期負債的管理,在償還能力上,短期負債要和企業的現金流好收益流相適應。在風險管理上,不同的短期負債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具有不同的風險好成本。
(四)根據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實行不同的融資管理體制,提升整體融資管理水平。為了發揮企業整體融資優勢,實現集團內部資金的統一計劃、統一平衡好統一調度,企業內部的各分支機構的資金管理傾向於實行統一管理、分級領導的管理體制。統一管理是指企業總部統管資金,總部要求集團內各企業將利潤好折舊上繳總部,總部根據發展戰略的需要安排資金的使用,或者在各分支機構逐級完成。企業內部組織具有諸多分公司、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等多種組織形式,在不同的組織形式下,企業總部對其擁有的股權控製程度是不一樣的,總部的融資管理許可權自然也就不同,所以在融資體制上統一管理和分級領導的程度也不一樣。對於分公司來說,它在企業內部沒有獨立的法人地位,企業總部更適合實行資金一級法人管理體制。從融資管理來看,企業總部掌握長期融資權,統一向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辦理借款業務。企業內所屬企業需要從外部借入的資金不得再自行向銀行借款,一律由企業總部統一借款,再分配安排給企業使用。一般而言,控股子公司是法人企業,它們擁有直接的短期借款融資權。全資子公司雖然是法人企業,但是由於它是由企業總部全部控股,所以對於企業總部來說,它們具備好分公司進行同一管理的條件。然而,就票據融資而言,票據業務的管理規定要求票據業務必須由各企業在其所在地銀行直接辦理,這就意味著企業總部無法統一管理分公司好全資子公司的票據融資,但是,分公司和全資子公司辦理票據融資必須由企業總部授權。所以企業總部為控制總體的融資規模,必須對票據實行額度管理。
(五)善於利用融資環境和時機,實現適時融資。企業需要制定一個科學的資金需求計劃和融資計劃,在融通資金時,要結合融資環境和自己的融資需要考慮。企業在融資時要注重時機的選擇,要對資金市場,政府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等宏觀調控政策具有合理的預期。
企業在融資時還要注重內部融資管理。企業合理的融資結構應該是由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共同構成的,因為企業的發展既要靠自身的積累又要靠外部投資者注資。內部融資管理首先要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減少費用,提高企業收益來源和金額,從而增加企業利潤留存收益;其次,需要減少資金的閑置和佔用,提高貿存收益的資金利用效率。
『捌』 如何規避資金風險及防範措施
規避資金風險及防範措施:
(一)實行資金統一調度管理,拓寬籌資渠道
目前施工企業工程項目地域分散,逐漸形成了資金的分層管理,由於各項目「肥瘦不均」,致使大量資金沉澱,而有的項目資金匱乏,造成了企業的資金周轉緩慢,再加之單一化籌資渠道,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轉。為此建議採取以下對策: 1、統籌資金預算;年初局根據新上項目和施工生產的需要,統一編制資金預算計劃,指導和調節日常的資金管理工作。在資金預算編制的過程中,要堅持全局性、系統性的原則,機關管理預算與項目預算相結合的原則,編制的預算既能保證機關管理層正常經營的開支,又能滿足現場施工生產的需要。2、明確責任目標及獎懲辦法;與各項目部簽訂定期上交款目標責任狀,明確獎罰措施,確保資金在企業內部的良性運作,減少籌資風險的發生。3、設立資金結算中心,市場化運作;在資金運作上實行集中管理,統一調配,充分發揮資金規模優勢,滿足發展需要。
(二)嚴把合同關,做到「五不簽」
為有效防範財務風險,把好合同簽訂關,企業需要做好兩方面的防範措施。
1、做到合同「五不簽」即: ①不合投標程序的合同不簽; ②未經審查的合同不簽;③不合法的合同不簽;④低於成本價的合同不簽;⑤顯失公平的合同不簽。
2、密切關注施工合同中的「補充協議」
在施工合同中,業主往往基於自身對工程建設管理的需要,對施工合同進行補充或修改,經補充的協議,與施工合同前述條款規定相比有優先適用的原則。特別是工程款的撥付、稅金繳納、大型主要材料款的支付等等要有明確規定。
(三)加強預算管理,推行責任成本核算
成本風險是施工企業的一個重要的財務風險。要採取以下對策來防範財務風險:
1、切實推行責任成本核算
對責任成本按照:指標分解——指標控制——指標考核三個環節進行分解,層層分解到隊部、班組、個人。責任成本分解的過程不僅是增收節支而且也是逐步逐級降低財務風險的過程。
2、加強社會保險意識
在施工生產過程中不僅要為特殊工種人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而且要針對工程的特點參投工程保險,可有效地避免和降低不可預見費用的發生。
(四)及時辦理竣工結算,降低外欠款風險
建設工程竣工結算是施工企業所承包的工程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所規定的施工內容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後,向業主辦理工程價款結算的環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施工企業一旦按照圖紙要求完成施工後,就要及時辦理竣工驗收,編制工程竣工決算,按照施工合同規定的時間辦理決算送審。對於設計變更部分或因業主原因導致的停工損失、場地原因而發生的材料倒運費等費用要及時進行現場簽證,追加合同價款辦理工程結算,確保取得足額結算收入,加速竣工工程款的回收。
2、根據施工合同做好工程的索賠工作。索賠是市場經濟活動中常見的社會現象,是一種以合同和法律為依據、合情合理的簽證認可行為,是目前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的事項。在施工企業,索賠工作應是全部竣工結算不可忽視的內容之一,施工企業應當重視索賠的實質和方法。當工程施工中出現合同內容之外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引起工程發生事故或拖延工期等情況時,施工單位應及時收集相關證據,認真分析,提出索賠申請,追補損失。
3、在工程保修期內,工程項目部應根據實際工程量,合理預計可能發生的維修費用,並制定保修計劃,以此作為保修費用的控制依據。根據實際情況,項目部可委派專人或由就近施工的人員代管,盡量節約開支,降低財務風險。
(五)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財務人員財務風險意識
風險意識淡薄是產生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所以應提高財務人員的自身業務素質,增強參與經濟決策和經濟活動分析的能力,能夠透過經濟活動現象看本質,及時准確捕捉財務風險的信號並向管理者進行反饋並積極採取措施進行防範和規避。
綜上所述,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企業從這五個方面入手就可以防範和化解財務風險,將發生財務風險的機率降到最低限度,從而達到規避資金風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