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融數據超預期利好什麼
基建,利好不斷 經濟數據超預期利好基建,這是其一; 預售資金監管迎全國統一規定,房企資金流緊張有望得到緩解,這是其二; 穩增長下,一切皆有可能!信號沒法再明顯了,地產基建鏈,這波不能不重視。
【拓展資料】
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額。
社會融資是經濟實體融資的重要補充形式,它彌補了單一銀行融資渠道狹窄、資金量供不應求等方面的不足,有助於提升全社會融投資水平,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社會融資相對於新增貸款量是更廣義的貨幣流通量統計指標,社會融資總量除了包含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外,還進一步納入股票、債券融資等,使貨幣流量統計延伸到股市和債市等渠道的融資來源,從而更加真實地反映社會經濟資金的供求狀況。 央行2018年11月13日發布2018年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97.89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面對直接融資的逐年擴大,央行流動性管理的難度日增,為更好地執行宏觀審慎政策,中國人民銀行醞釀推出了基於社會融資的貨幣流通量統計口徑——「社會融資增速指標」。該指標立足於描述社會融資規模,或將部分取代M2(現金+居民儲蓄存款+企事業存款)在貨幣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參考指標地位,意味著股市等資產價格將被納入貨幣政策操作的考量之中,從而有利於按照宏觀審慎監管的要求來建立新的分析框架和監測范圍。
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年度工作會議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2011年1月18日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強調「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節奏」。這標志著社會融資作為新的概念正式進入中國貨幣政策制定與操作的實踐。
2018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口徑發生兩次調整:第一次在2018年7月,央行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兩項納入社融統計;第二次在2018年9月,央行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融統計。
2. 2018上半年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有增長嗎
7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看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市場利率運行平穩。
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03萬億元。從結構上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貸款同比多增,債券市場融資明顯回升,股票融資有所下降,表外融資明顯多減。
3. 社會融資規模為何下降
相關研究員溫彬認為,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放緩主要原因是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表外融資較前幾年有了較大回落,這也與加強監管引起信用環境的緊縮有關,表外的這些融資需求,短期內表內信貸又難以承接,資本市場也難以消化,進而導致部分企業資金鏈收緊,以及一些信用債發行困難,因此出現信用偏緊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起,人民銀行完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方法,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在「其他融資」項下反映。「此項調整對社會融資規模數據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
4. 專家如何回應M2增速環比回落
4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73.99萬億元,同比增長8.2%。初步統計,2018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5.5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33萬億元。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4.86萬億元,同比多增6339億元。
年初以來,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根據流動性形勢和市場預期變化,中國人民銀行加強預調微調和預期管理,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總體看,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市場利率穩定,人民幣匯率平穩運行。
央行也監測到,一季度,金融機構內部嵌套融資進一步收縮的同時,銀行業債券投資等業務有所恢復,同業行為更加規范,貨幣市場利率保持平穩,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為體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宜逐步淡化數量型指標。」阮健弘表示,隨著市場深化和金融創新,M2的可測性、可控性以及與經濟的相關性有所下降。本世紀以來雖已對M2進行過多次修訂,但難以解決數量型指標有效性下降的問題。
總體看,當前貨幣供應量和市場流動性供給均合理適度,有利於宏觀上穩杠桿,助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央行將繼續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既防止流動性偏松,也把握好金融調控的節奏和力度,防止流動性過緊。
5. 為何說市場利率基本到頂
3月2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參事、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於近日在廣東表示,鑒於金融去杠桿的進程和大量融資回表,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廣義貨幣M2增速與經濟的相關性會提高。M2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的差異將會縮小。2018年,M2增速或有所回升,將超過去年。
盛松成說,社會融資規模和M2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貨幣供應量從存款性金融機構的負債方統計,社會融資規模從金融機構的資產方和金融市場發行方統計。近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M2增速不一致主要是金融去杠桿的結果。增速背離的原因,在於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對金融體系內部的資金往來是扣除的,因而主要反映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M2則既包括企業和個人的存款,也包括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
6. 社會融資規模 包括哪些指標
社會融資規模是全面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以及金融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的總內量指標。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容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是增量概念。
這里的金融體系為整體金融的概念,從機構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從市場看,包括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以及中間業務市場等。
具體看,社會融資規模主要包括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保險公司賠償、投資性房地產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資十項指標。
7. 16.81萬億新增信貸去哪兒了
1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6.81萬億元,同比多增6439億元,再度刷新歷史記錄;2019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5.58萬億元,比上年多3.08萬億元。
從增速來看,2019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速、M2增速等都有所上行。央行初步統計,2019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5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7%,而2018年末可比口徑下的社會融資同比增速則為10.3%。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表示:「社融指標也不是越高越好,時點期內合理就行。如果過高的社融規模會推高全社會的杠桿水平,帶來通貨膨脹的隱憂,過低則反映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不足。」
央行公布的數據還顯示,2019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8.7%,而2018年12月M2同比增速則為8.1%。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1月16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M2增速回升,是央行堅持穩健貨幣政策和逆周期調控的結果,而將國債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納入社融統計,則會使統計數據更加完整全面,並有利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
「2019年末M2同比增長8.7%,超出市場預期。我觀察到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81萬億元,同比多增6439億元,派生存款增加;二是去年12月份我國貿易順差467.90億美元,為去年下半年以來新高,隨著人民幣匯率由貶轉升,預計外匯占款改善,增加基礎貨幣投放。」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此外,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除M2外,作為經濟與企業運營活力代表的M1,在12月也出現了明顯的好轉,連續兩個月出現了回升態勢,這對經濟是個積極的信號。
在未來貨幣政策方面,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2020年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注重內外平衡,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
新增信貸去哪兒了?
不僅是2019年的人民幣信貸規模和社會融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與2018年相比,信貸結構也出現優化,投向實體企業、製造業領域的中長期貸款佔比出現明顯提升。
「總體來看,金融數據整體向好,結構在優化,企業中長期貸款回升,金融對於實體的支持力度在加強。」阮健弘表示。
具體來看,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新增的16.81萬億信貸中,首要來源是中長期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其次則是來源於按揭貸款為主的居民中長期貸款。2019年,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9.4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4萬億元,新增公司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為56.2%,較2018年上升了4.83個百分點。
此外,中長期貸款的比重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比重也都有所提升。央行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新增中長期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為67.4%,較上年末上升了2.16個百分點;阮健弘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14.9%,創下2012年以來最高。
從社會融資規模來看,2019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高達16.88萬億元,同比多增1.21萬億元,佔全年新增社融總量的66%。而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融資規模則仍在持續凈減少,但減少幅度較2018年明顯縮窄;直接融資項下的企業債券凈融資3.24萬億元,同比多6098億元,出現較大增長。
另一方面,2019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4萬億元,同比多增543億元。而在2020年初的貨幣信貸投放方向,21世紀采訪的多位銀行分支行負責人則表示,一方面年初的項目中大型政府類、基建類項目會比較多,另一方面銀行也會繼續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監管部門也一直在強調金融要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因此我們也一直在保持信貸投放。從地區觀察來看,製造民營業聚集的珠三角地區,去年四季度後企業的信貸需求是有回暖的,預計中美貿易協定的簽署還會促進珠三角製造、進出口企業業務的進一步回暖,提升企業信貸需求。」珠三角地區某國有行分行副行長表示。
2020年貨幣政策怎麼走?
2020年初以來,貨幣市場上的資金價格有所上行,央行也在1月6日實施全面降准後,連續兩日在公開市場上進行大量投放,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1月1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方式提供不同期限的流動性,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春節前流動性的平穩以及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如果觀察貨幣市場利率的變化,可以發現還是比較平穩的,央行將繼續採取貨幣政策操作,保障春節前流動性的平穩,也為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提供一個良好的流動性環境。
除流動性問題外,市場也十分關心2020年的貨幣政策走向,尤其是降准降息方面。
在降准方面,孫國峰表示目前金融機構平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為9.9%,大型商業銀行為12.5%,中型銀行為10.5%,小型銀行為7%,計算兩優後,大多數服務縣域銀行實際法定存款准備金為6%。「在國際上,我國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處於適度水平,未來中國下調存款准備金率還有空間,但空間有限。」孫國峰表示。
在降息方面,孫國峰則回應稱,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討論降息問題時應該更關注實際貸款利率的變化。「去年市場利率整體下行,LPR改革推動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效果,信貸利率水平是有明顯下降的。」孫國峰說,「存款基準利率仍將長期保留,並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等,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近期宏觀經濟企穩且通脹壓力仍在,我預計MLF利率暫時不會調整。由於今年初全面降准0.5個百分點,銀行資金成本下降,預計本月LPR利率會小幅下降5個BP。此外,1月23日將有2575億元TMLF到期,預計將擴大規模續作。」溫彬表示。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唐建偉也表示,目前降息(下調MLF操作利率)效果對於降實體企業融資成本效果有限。預計在存量貸款切換定價基準完成前,貨幣調控以數量型政策為主,MLF操作利率下調或將在3月之後。
而在信貸投放方面,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則表示,會嚴控房地產信貸資源中的佔比,引導商業銀行切實轉變經營思想,把經營重點放在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領域,央行在推動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方面,還會有進一步的研究和部署。
8. 社融數據什麼意思
社會融資數據又稱社會融資規模,是政府和央行高度重視的宏觀經濟指標。 以社會融資指標增速為具體指標,歷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央行貨幣政策報告每季度都會提及。
社會融資規模指標是一項新的宏觀調控指標 由央行於2011年創立,在中國獨樹一幟。 與貨幣供應量指數m2不同,社會融資規模指數是從金融機構的資產端而非負債端衡量金融機構投入實體經濟的各類資金規模。
拓展資料:
1.社會融資是指貸款人通過非傳統銀行貸款渠道籌集資金的活動。目前,除銀行貸款和政府直接投資資金外,被認為是來自社會融資渠道的資金。社會融資是經濟實體融資的重要補充形式。彌補了單一銀行融資渠道窄、資金短缺的短板。有利於提高全社會金融投資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刺激經濟快速增長。與新增貸款額相比,社會融資是一個更廣泛的貨幣流通統計指標。
2.除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外,社會融資總量還包括股票和債券融資,將資金流向統計延伸至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融資來源,更真實地反映社會經濟資金的供求關系。 2018年11月13日,央行發布2018年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報告,數據顯示,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197.89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3.面對直接融資規模逐年擴大,央行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為更好落實宏觀審慎政策,中國人民銀行擬推出基於社會融資的貨幣流通統計口徑——「社會融資增長指數」。該指標基於對社會融資規模的描述,或將在貨幣政策制定過程中部分替代M2(現金+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作為參考指標,意味著股市等資產價格將納入貨幣政策操作考量,有利於按照宏觀審慎監管要求建立新的分析框架和監測范圍。
4.2011年度工作會議和2011年1月18日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強調「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節奏」。這標志著社會融資作為一個新的概念,正式進入我國貨幣政策制定和操作的實踐。2018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進行了兩次調整:2018年7月,央行首次調整社會融資規模。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納入社會金融統計; 2018年9月,央行第二次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金融統計。
9. 中國人民銀行社會融資規模統計的具體構成有哪些
從指標抄構成看,省(市、自治區)社襲會融資規模=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保險公司賠償+投資性房地產+其他。2012年央行建立了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季度統計制度,目前匯總的地區社會融資規模與全國數據間的誤差率一直穩定在0.2%左右,明顯低於匯總的地區GDP數據與全國GDP的誤差水平。
10. 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原則是什麼
社會融資規模的基本統計原則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居民原則、金融原則、合並原則、增量和計值原則和可得性原則。
1、居民原則。社會融資規模的持有部門和發行部門均為居民部門。社會融資規模的持有部門(即借款人或債務人),是指通過自身的負債活動獲得資金的實體經濟部門,即住戶和非金融性公司;社會融資規模的發行部門(即貸款人或債權人),是指實體經濟所獲資金的境內提供者,除境內金融性公司外,還包括住戶和非金融性公司。
2、金融原則。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
3、合並原則。社會融資規模涵蓋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通過間接或直接方式向實體經濟提供的資金支持。因此在統計社會融資規模時,不僅要將金融機構間的債權和債務關系合並處理,並且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與金融市場直接融資也要避免重復統計。
4、增量和計值原則。社會融資規模是增量概念,為期末、期初余額的差額,或當期發行或發生額扣除當期兌付或償還額的差額。
5、可得性原則。是指計入社會融資規模的指標應是可統計和計量的,並且其數量較大,對經濟有較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