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杭州元素鏈融資情況

杭州元素鏈融資情況

發布時間:2022-04-28 15:19:59

Ⅰ 跪求黑板報資料:綠色環保

一、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成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並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三、歷年環境日主題
1974年:只有一個 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環境污染概述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有各種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 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環境污染」是指「被人們利用的物質或者能量直接或間接地進入環境,導致對自然的有害影響,以至於危及人類健康、危害生命資源和生態系統,以及損害或者妨害舒適和環境的合法用途」。 我國《環境保護法》第24條所列舉的「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包括「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振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是我國環境法制尤其是針對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則。但是,由於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具有相伴相隨的孿生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當程度的價值正當性或社會有用性」, 因此,將環境污染完全消滅於無形是不現實的,除非實行「零增長」「零排放」。 鑒於此,「預防為主不是代替治理措施」,「對於已經發生的環境污染與破壞,要採取積極的治理措施」。

一、環境污染治理的提供者——政府

人類經濟發展史的實踐無可辯駁地證明市場是更有效率的資源配置方式。薩繆爾森(P. A. Samuelson)對此作過通俗的解釋:一個完全競爭的、一般均衡的市場體系會顯示配置效率。在這一體系中,所有產品的價格都等於其邊際成本,所有的要素價格都等於其邊際產品價值,不存在外部性。在這些條件下,如果每個生產者最大化其利潤,每個消費者最大化其效用,經濟在總體上是有效率的,你無法使任何人的狀況在不使他人狀況變差的條件下變好。這意味著,在社會資源和技術既定時,即使是最有能力的計劃者,使用最高級的計算機,制定最天才的重新配置計劃,他也無法找出比競爭市場更好的解決方案。沒有哪一種重新配置能使任何人的狀況改善。不論經濟中有一個、兩個市場,還是有二百萬個市場,這個結果都是正確的。 然而,這些結果通常都是以假設完全競爭的市場為基礎的,事實上,市場不是完美無缺的,它會失靈。市場失靈,「是指那些為取得有效的市場解決辦法所需的條件不存在,或者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相沖突」。 狹義的市場失靈,是指市場運行的結果,未能滿足帕累托最優條件,造成效率損失的狀況;廣義的市場失靈除狹義的內容外,還包括市場在解決收入分配等社會問題時的無能為力。
市場失靈的一個原因,是由於存在純公共產品,薩繆爾森(P. A. Samuelson)把純公共產品的概念定義為:「每個人對這種產品的消費,都不會導致其他人對該產品消費的減少。」 純公共產品具有非排他性:因為技術或者成本的原因,無法排斥其他人對該產品的佔有;還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再增加一個人也不會導致任何他人對該產品的消費。考慮到產品的非排他性,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生產者不具有供應公共產品的動機。因為他一旦生產了這種產品,他就無法排除他人對該產品的消費。那麼,是否可以考慮消費純公共產品的人們形成一個私人合作制,達成協議共同承擔該公共產品所需的成本。這種協定對於小群體也許是可行的,可是隨著群體規模的擴大,個人成為免費搭車者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因而私人自願協定無法再起作用。因此,對一個大群體而言,「純公共產品是通過公共部門預算來提供的」。 環境污染治理即為公共產品的一個例子,所以,「供方只能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
現實生活中純粹的公共產品或純粹的私人產品都很少見,更多的是兼有二者性質的混合產品,外部性問題正是由此產生。 所謂外部性,指的是某一生產者(或消費者)的行動直接影響到另一生產者(或消費者)的成本或效用。 按照傳統福利經濟學的觀點,外部性是一種經濟力量對於另一種經濟力量的「非市場性」的附帶影響,是經濟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 它包括正、負兩方面影響,正面的影響亦稱正外部性或外部經濟性,負面的影響亦稱負外部性或外部不經濟性。前者的一個典型例子是某項新技術發明被他人公開的無償使用,後者的典型例子是環境污染問題。
要使資源有效配置,就要矯正外部性。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將外部性內部化,即把外部性產生的社會成本或收益轉化為外部性製造者自己的私人成本或私人收益。具體地又可分為市場的方法和非市場的方法。按照科斯定理:只要產權界定清晰,在交易費用可忽略不計的情況下,資源會自動實現有效配置。這時,將產權界定給誰並不影響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只要界定明確,資源配置的結果都一樣。 然而,現實的世界實際上總存在交易費用,有時交易費用還非常大,當牽涉的人很多時就是這樣。因此,就必須由非市場的政府行為干預來消除外部性。
交易成本、排他成本和免費搭車策略使公共產品的私人式自願供應面臨許多問題,因此,「政府一種可能角色就是干預市場的配置職能,從而糾正市場失靈或採用政策彌補其效果。」 提供公共產品(包括環境污染治理及其制度安排)成為政府的基本職能。
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發揮到極至,形成與市場經濟體制截然相反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行政計劃機制在對資源的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政府經濟職能不是對經濟的運行起輔助作用,而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全方位的主導者和主宰者,小到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賣給何人,大到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和參數的確定、協調,都由政府一手操辦。 「在這里,全體公民都成了國家(武裝工人)的雇員。全體公民都成了一個全民的、國家的『辛迪加』的職員和工人。」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管理處,成為一個勞動平等、報酬平等的工廠。」
以上的分析似乎一直在向我們昭示:市場是不完善的,政府幹預可以校正市場。但我們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政府幹預本身是有成本的,同樣存在「政府失靈」現象。政府作為雇員機構都具有官僚主義的弱點,運作成本高,容易導致浪費與文牘主義, 同時,間接地增加「納稅人」的成本;民主政府的政策還往往有一種「中位取向」,作為受選民委託者,它往往體現大多數選民的利益,而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中那些最弱勢群體、以及其他特殊群體的需要。例如婦女、兒童、殘疾人、赤貧者的保護等等。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政客和官僚們的「尋租」行為,「人們試圖尋求影響國家的方法以便使福利轉移到他們手上」。

二、環境污染治理的市場化——BOT模式

市場和政府存在著各自的優越性,同時,也都可能出現「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因此,我們的任務無疑便是找到兩者的平衡點,使其各自充分發揮作用。根據OECD市場經濟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的環境管理經驗,政府在環境保護中的主要作用是規制和監督,同時提供必要的環境公共物品。 但是,這並不必然意味著由政府來生產,政府「可以把生產該產品的合同承包給私人生產廠家」, 吸納商業資本、社會公眾和企事業單位等社會資金來參與,形成社會多元化投資局面。在國際上,從80年代開始,歐美開始倡導和鼓勵私人部門積極參與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力圖在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之間建立夥伴關系,這一作法後逐漸被東亞許多國家所重視和應用。美國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的較大部分由私人部門承擔;馬來西亞將全國劃分為幾個區域,把垃圾和污水處理業務全部委託給幾大公司;日本過去曾把政府環境預算的80%以上投入到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中,現在也感到力不從心,弊端甚多,因而開始變革。 而我國,環保投入機制基本是延續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投資主體仍然主要是國家和政府。
BOT模式似乎是我們苦苦尋覓的「平衡點」的天然物,「驀然回首,她在燈火闌珊處」。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設-營運-移交)投資方式是由政府通過特許協議的方式將基礎設施的建設、營運權讓渡給項目發起人並對部分項目風險提供商業支持和政府承諾;項目發起人則設立項目公司,並由項目公司通過一系列協議(合同)聯接眾多的項目參與者對項目進行建設、營運,通過經營所得收回投資,償還貸款,獲取收益;特許期滿後,項目公司將項目無償移交給政府。BOT投資方式具有融資能力強,自有資本需要量小,投資收益有保障等眾多優點,因而,「自土耳其1983年設立世界上第一個BOT項目到1993年,世界范圍內有近150個基礎設施項目採用BOT投資方式,總投資額超過600億美元」。
BOT投資方式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眾多當事方,規范當事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合同亦為數不少, 其法律特性在我國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中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可行性。
1、BOT是政府與私人資本以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經營為標的的合作關系。 BOT所涉及的領域一般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設施。公益事業等基礎設施項目,由於國家財力有限及壟斷專營帶來的效率低下、管理混亂等原因,這些本應有國家投資、壟斷專營的領域,不得不引入私人資本。因此,從本質上講,BOT是將本國和本地區的那些本應由公營機構承建和運營的公用設施項目,通過政府授權方式特許給某個私營機構來建設和經營,「是業主國政府的一項具體的獨立的建設公共基礎設施的政府職能由私人代為實現」。 我國BOT項目大都分布在火力發電廠、高速公路、隧道、鐵路等基礎行業,而又以地鐵、港口、火力發電廠和交通運輸投資額巨大的項目居多,其他類型的項目少。然而,1998~2000年間,中央政府增發國債3600億元,國債投放的重點就是公路項目。各地電力市場也在「強電政策」的推動下很快趨於飽和。 與之相反,據國家環保部門最新統計,目前我國城鎮日排放污水總量近1.4億噸,但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的污水處理總量只有約0.1億噸, 全國城市垃圾的年產量達1.5億噸,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遞增,全國歷年垃圾存量已超過60億噸, 僅憑政府財力顯然難以完成治污使命。環保產業已成為朝陽產業。但我國環保產品與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BOT投資方式在環保產業,尤其是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中將大有可為。
2、BOT以政府特許為核心和基礎,政府以合同中的行政特權方式保留和行使公共職權。BOT模式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系統法律關系群,這種關系群是由公法和私法合作調整的。在這龐大的法律關系群中,核心是政府特許,其表現載體即為特許權協議,其他所有合同均以特許協議為基礎,為實施其內容服務。特許權協議在法律性質上為公法契約(行政合同), 協議目的具有公益性,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具有不對等性,政府在特許權協議中既是一方當事人,同時又以代表社會公共利益的管理機關身份出現,其地位具有雙重性,具體表現為:第一,實行行政許可制度,以盈利為目的的私人資本進入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經營,必須首先得到政府特別授予的專營權;第二,政府有權監督私人履行特許協議的行為,有權為維護公共利益,變更、終止合同;第三,經營期結束,政府無償取得基礎設施的所有權。 環境污染治理是政府的職責,雖然政府可以通過BOT模式將其「承包」給私人,但顯然政府不能據此放任自流,不能放棄其監管職責。我國環境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文件都相應的規定有各級人民政府的主要職責。
3、BOT是一種特殊的私人直接投資方式。BOT投資方式具有私人直接投資的本質特徵,這是毫無疑義的。私方當事人以盈利為目的,以私人名義參與公共工程,自行籌資,自享收益,自擔風險。而且,目前我國所稱的BOT往往僅指國際BOT(外資BOT),沒有包括國內私人以BOT方式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可能性。 我國第一座以BOT方式建設的城市污水處理廠2001年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竣工,投資方為美國金州集團北京金源環保公司,美國金州集團與北京市政府磋商,擬投資建設北京北小河污水處理長二期工程。此外,法國蘇伊士集團也准備投資建設北京盧溝橋和小紅門兩座污水處理廠。 鼓勵內資參與BOT投資將是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民間資金充裕,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實際民間金融資本存量不少於10萬億元,僅浙江省就有3500億元民間資金閑置; 同時還有一批資金和技術較為雄厚的民營企業,而且對投資環保產業有巨大的熱情,因此,具備發展內資BOT的客觀基礎。實踐中也確有其事。國內民營企業中宜環能環保技術公司與河北省安新縣達成了意向性協議,採用BOT方式建設垃圾處理廠,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另一家民營環保企業桑德集團,更是雄心勃勃,推出「中華碧水計劃」:與全國12個省市簽約,宣布以BOT模式承建這些地方的污水處理廠。
BOT方式的設計,成功地把基礎設施分成投資建設、經營回報和無償移交三個階段,並將前兩個階段成功地與政府直接職能分離,推向市場,辟為可以投入產出的領域。利用私人經營機制和市場經營機制獲得高效率和高質量,避免了國家作為主體直接進入經營領域所帶來的高成本、低效率弊端。同時政府作為標的物的最終所有權人自始至終所享有的監督權和其他一系列特權,保證了BOT方式不改變基礎設施的公益性和公共性。環境污染治理作為公共產品,所要求的「政府提供」和「私人生產」在這里完全得到了滿足,政府和市場找到了各自合適的定位。

三、BOT模式與我國環境法律制度的沖突和協調

BOT模式在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中是新生事物,因此,其與我國現行環境法制的沖突將是不可避免的,兩者之間的協調、融合也就顯得格外重要。
1、BOT模式與排污收費制度
公共產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費的非競爭性,但是,非競爭性產品未必是非排他的,有時,可以採用很簡單的排他手段,如收費就可以使排他成為可能。 BOT模式中的投資方之所以願意投資於環境污染治理項目,就是因為能通過收取污染處理費的制度將環境污染治理這一公共產品具有排他性,以實現其盈利的目的。為了保證這一穩定的並且也是唯一的利潤渠道,排污收費制度就顯得頗為重要。
排污收費制度(徵收排污費制度),是指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向環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過國家或地方標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 按照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徵收一定的費用的一套管理制度。它是「污染者負擔原則(PPP)」的具體體現。 排污費的使用,按《徵收排污費暫行辦法》 的規定,作為環境保護的專項資金,由環保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統籌安排,用於下列3個方面:①補助重點排污單位治理污染源。②用於區域性綜合污染治理。③用於補助環境保護部門檢測儀器設備的購置、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技術培訓等。在環境污染治理項目的BOT模式下,排污費的使用就需要重新分配。項目公司直接向排污者收取污染處理費,或者由政府從排污費中列支,這兩種都是可行的方案。
與「污染者負擔原則(PPP)」相對應的為「使用者負擔原則(UPP)」。1999年,國家計委、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關於加大污水處理費的力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處理良性運行機制的通知》,通知指出:「污水處理費是水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用戶用水數量,各城市要在用水價格上加收污水處理費,以補償城市排污和污水處理成本,建立污水集中處理良性運行機制。」在美國,自來水費中有55%是污水處理的費用;在丹麥,污水處理費為自來水費的1.6倍。 我國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環境污染治理一直被當作公益事業,使用者無需交費,在BOT模式下,環境污染治理已不再是純粹的公共產品,因此,向使用者收費也自然顯得理所應當。浙江省杭州市物價局自2002年9月1日起,對杭州市自來水價格進行結構性調整,但所有水價均包括每噸0.4元的污水處理費。
2、BOT模式與「三同時」制度
「三同時」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包括小型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自然開發項目,以及可能對環境造成損害的其他工程項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和其他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一項法律制度。「三同時」制度是我國首創的,是一項控制新污染源的法律制度,也是「預防為主」原則的具體體現。
1986年3月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規定:凡從事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三同時」制度。1998年新頒布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重申了這一規定。並且,從1989年起,我國「三同時」制度的執行率連續保持在98%以上的水平。 由此可見,「三同時」制度已經深深紮根於我國環境法制。然而,「三同時」制度出台於1970年代初, 經濟、社會體制已出現重大轉型的今天,對「三同時」制度的價值可能需要重新估量。環境污染治理開始出現市場化、集約化道路的新形勢下, 還是嚴格要求「凡從事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三同時』制度」是否還有必要?我們認為,「三同時」制度應該淡化。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時候,應對該建設項目適合污染集中治理還是單獨治理作出評價,適合集中治理的,就不必強制要求其執行「三同時」制度,當然,其若選擇執行「三同時」制度,法律亦不禁止。
3、BOT模式與限期治理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對長期超標排放污染物、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排污單位和在特殊保護區域內超標排放的已有設施,由人民政府決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其在一定期限內治理並達到規定要求的一整套措施。限期治理制度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管理制度,是減輕或消除現有污染源的污染和污染嚴重的區域污染,實現「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的體現。限期治理制度同樣誕生於1970年代初, 實現的是「誰污染誰治理」原則,而目前,更為科學的「污染者負擔」原則 已取而代之,其在「限期治理污染」領域的表現即為「代履行」。代履行,是一種行政法上的間接強制執行措施,「是指行政主體僱人代替不履行行政法義務的相對方履行義務而強制義務人繳納勞務費用的行政強制方式。」 限期治理污染代履行,即為由他人代為履行限期治理任務,向履行方支付治理費用。 此處「他人(履行方)」的最合適人選莫過於以BOT模式投資的環境污染治理項目,一方面,此類BOT項目所成立的污染治理公司更具專業化和集約化,可以減少限期治理任務的成本,從而減少整個社會的成本;另一方面,限期治理污染代履行也為BOT模式中的投資者提供了一條利潤渠道,因此可謂「雙贏」。
4、BOT模式與環境法律責任
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其重要特徵之一是具有國家強制性,表現為對違法行為追究法律責任。環境法律責任是綜合性的法律責任,包括私法責任(民事責任)和公法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無論私法責任還是公法責任,其責任主體均為環境違法者,這是無疑義的,然而,在環境污染治理的BOT模式中,排污者和污染治理者,誰是環境違法主體,誰該承擔環境法律責任,卻變成一個困難的問題,目前學者亦是眾說紛紜。 我們認為,在這一問題上,應區分私法責任與公法責任。私法責任,主要是因環境侵權而生,而在環境侵權領域,采無過錯責任主義歸責原則已成為世界各國法律上的通制。 因此,因污染造成的環境侵權,排污者和污染治理者應對受害者承擔連帶責任,也就是說,受害者可以向兩者中的任何一方提起訴訟,要求承擔民事責任。當然,若屬於另一方過錯引起,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先行承擔責任方可以行使追償權。而在公法責任中,行為人主觀過錯為必要條件, 因此,只能令排污者或者污染治理者中的過錯方承擔責任。這種責任區分方式在實踐中也是可行的,污染事故受害者在實踐中往往處於弱勢地位,無力追究真正的責任人,而公法責任的追究者——行政主體或者司法機關——是完全有能力做到也應該做到這一點的。

Ⅱ 我國產業園區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第一,產業園區發展進程加快。目前,政府紛紛鼓勵當地企業「進區入園」,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
第二,產業園區向高新化發展。我國產業園區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隨著國際、 國內經濟環境和政策的變化,產業園區內部也開始著重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第三,產業集群化趨勢顯現。產業集群是產業園區發展的高級階段,我國大多數 產業園區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即產業和要素在地理空間上的集聚,園區內的企業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
第四,生態產業園區發展迅速。目前,節能減排、科學發展的觀念在產業園區的 建設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重視,我國許多地區也都提出了建設生態型產業園區的 計劃與設想。

Ⅲ 長三角一體化是什麼意思

推進區域內部統一的社會文化市場建設,必須強化區域共同的社會文化理念、社會文化認同,以區域社會文化協定、社會文化規劃、社會文化建設行動計劃和社會文化框架等系統化政策模式推動區域社會文化認同與合作交流。推進長三角社會文化市場區域合作與一體化,主要在以下六個方面發力。

1.深化社會文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現代社會文化市場體系

繼續深化社會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社會文化市場體系。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國有資本佔比過高所造成的長三角內資本准入門檻過高、社會文化企業競爭活力不足等問題,加快社會文化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社會文化企業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市場准入監管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社會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對社會文化產業進行投資經營,實現所有制結構和投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充分發揮市場對社會文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解放與釋放社會文化發展活力。

另一方面,要加強長三角各地社會文化管理部門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社會文化領域大部制改革,促進政府轉變管理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創建新型政府社會文化治理模式。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有關政策意見,改「先證後照」為「先照後證」,改審批制為備案制,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消除地區間貿易壁壘,降低社會文化市場交易成本,為社會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6.加強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建立人才激勵機制組織

開展實施長三角社會文化產業人才行動計劃,加快構建具有長三角特色的社會文化產業人才發展機制,創造自由寬松人才發展環境,讓優秀的社會文化產業人才「留得住、進得來,用得好」。

一是加快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共同制定《長三角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引進辦法》,建立引進人才的專門組織,以項目補貼、技術入股、柔性流動等方式,吸引全球各類社會文化產業類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在功能區開設工作室、創意坊、設計所,使長三角地區成為全國頂級社會文化產業人才集聚區。

二是重視社會文化創意人才培養。三省一市達成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培育計劃,推動產、學、研深入融合,優化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針對社會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及關鍵技術開展專項教育。

三是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產業人才發展環境。健全社會文化產業人才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體系,建立長三角社會文化產業人才供需網和高級社會文化產業人才資料庫。鼓勵社會文化企業實施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大小參與價值分配的辦法,對具有重大貢獻的社會文化創意人才給予重獎,對帶技術、帶項目、帶創意來長三角創辦企業的文創人才給予重點扶持。(郭新茹,陳天宇,2020)

Ⅳ 中國珍珠產業在動盪中迅速成長

阮鐵軍

中國珍珠產業的發展,作為眾多中國式產業發展之路的縮影,註定了被迅速變革的命運。珍珠,這種在中國被長期低估其珠寶地位的重要寶石品種,一旦被迅速崛起的中國消費者喚醒,能量便會被瞬間釋放;中國經濟的堅挺表現與國際經濟低迷的巨大反差,更是加劇了中國珍珠產業的動盪。然而,中國的民族經濟也不再是30年前弱不禁風的試水者,面對這樣的變革局面,更多人看到的是機遇,中國珍珠產業在這種動盪中迅速成長已成為必然。

1.國外市場遇冷,迫使珍珠出口結構改變,量跌價漲趨勢明顯

多年來,我國出產的珍珠主要以出口供應為主,歷史數據分析,中國珍珠出口占據全球同類商品出口總量的90%以上。據海關總署公告的數據得知,我國出口珍珠的品類中數「未加工珍珠製品」和「已加工珍珠製品」為主要珍珠出口類型。

1.1 近年珍珠商品出口總額及相關數據對比(表1)

表1 近年珍珠主要大類產品出口數據簡表

圖5 2011第三屆中國珠寶界珍珠商貿洽談會

在中寶協的積極組織下,老鳳祥、菜百、六福等100餘家珠寶品牌企業、連鎖店、二級批發商齊聚西施故里——諸暨,參觀、考察當地珍珠市場和企業,與諸暨珍珠企業牽手聯姻,共謀發展。在為期兩天的推介和考察活動中,珠寶品牌企業和當地珍珠企業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整個活動中,貿易交易頻繁,珠寶企業采購踴躍,多數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珍珠已成為珠寶零售終端消費新的亮點。

3.2.3 諸暨舉行第五屆西施文化節暨國際珍珠節

10月30~31日,中國第五屆西施文化節暨第八屆中國(國際)珍珠節在浙江諸暨隆重舉行。國內外知名企業及品牌商家將齊聚珍珠之都,共促產業發展,提升珍珠產品的認可度、影響力和知名度。本屆節會由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國土資源部首飾管理中心和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同期舉行了西施與珍珠文化研討會、諸暨市文化藝術品市場開業慶典等。第八屆中國(國際)珍珠節正是山下湖政府為企業和商家搭建的交流平台,致力於引導提升和服務珍珠產業,促進知名企業和品牌商家攜手共進。2012年的珍珠節有別於以往,一場名為「合作共贏·共創珠寶產業美好未來」的珍珠珠寶產業業務推介會成為盛會亮點,組委會邀請國內各大禮品采購商齊聚山下湖,以繁榮節會經濟,擴大銷售市場。如此等級規模的洽談會為珍珠企業帶來超乎想像的效果,除了數額巨大的訂單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赴展客商對珍珠企業的深入了解,從而建立長期而穩定的聯系,為企業帶來了眾多潛在客戶資源。

3.3 諸暨珍珠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啟動

2010年12月,浙江省諸暨珍珠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啟動儀式在華東國際珠寶城舉行。諸暨市珍珠年產量約佔世界淡水珍珠總產量的70%強,全國的80%,產業的集群化特徵和高端化特色非常明顯。為進一步整合創新資源,加強科技研發,推動珍珠產業創新提升,2010年4月,省科技廳批准在諸暨市設立浙江省諸暨珍珠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主要從事珍珠養殖、深加工一體化研究開發和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及示範推廣,現有專職科技服務人員15名。2011年上半年,諸暨山下湖珍珠市場成交量超過500噸,成交總額達18.61億元,同比增長2.1%,珍珠圓珠價格比上季度回升40%,產品銷往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2011年8月,浙江省諸暨市實施系列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投資4000萬元組建省珍珠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台,進行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投入,提升產品技術水平。

3.4 諸暨市珍珠企業實現銀企對接

2011年9月,在「天天商報·華夏銀行」中小企業服務聯盟成立及授信簽約儀式上,浙江省諸暨市五家珍珠企業得到銀行資金扶持。與華夏銀行簽約授信的五家企業,以聯保聯貸的方式向華夏銀行貸款2500萬元。據介紹,此次貸款主要用於收購珍珠,對於珍珠企業,錯過了收購旺季,一年的心血就都白費了,在旺季里收購珍珠,幾乎所有的中小珍珠企業都是有多少收多少,除了本地采購和收購外。這種銀企對接有效的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了融資難問題。

3.5 江西萬年重建淡水珍珠集散加工基地

2011年6月,萬年縣組成調研組考察了浙江珍珠產業發展情況,諸暨作為中國珍珠產業的高地,為萬年縣提供了極大的借鑒參考。結合萬年縣在中高檔珍珠養殖的特長,萬年縣調研組樹立了大力整合濱湖地區的資源、建設標准化珍珠養殖示範基地、扶植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的主題思想。並啟動多元化珠寶市場建設,力爭3到5年的時間,成功培育3~5家有實力的龍頭企業,把萬年打造成江西重要的淡水珍珠集散加工基地。

4.產業整合已經具備條件

4.1 發揮集群優勢,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縱觀我國目前已形成的多個淡水珍珠批發市場,多以原料和粗加工為主,市場定位單一,無形中也加劇了企業間的相互壓價與惡性競爭,造成珍珠價格持續下滑,過度競爭已使珍珠養殖和批發變得無利可圖。盡管以紅橋為代表的批發市場已經在積極引進知名品牌,但仍未改變粗放型的盈利模式;微薄的盈利水平已將珍珠業的發展逐步推向深入,產業整合勢在必行。

4.1.1 明確集群的差異化定位,實現淡水珍珠集群的競爭與合作

我國淡水珍珠產業具有明顯的集群化特徵,如「山下湖淡水珍珠產業集群」及其他地方產業集群,各集群的產品各有側重,然而這多個集群之間目前只有競爭並無合作。因此,為了促進我國淡水珍珠產監的發展,這集群之間可以進行差異化定位,如山下湖淡水珍珠產業集群以高檔珍珠的品牌建設為主,其他集群可以給尋找自己准確的差異化定位。這樣,多個集群之間才可以形成一定的互補關系,並據此進行廣泛的合作,從而形成較強的集群之間的聯合互動效應。

4.1.2 重塑淡水珍珠的國內形象,啟動淡水珍珠的國內市場

目前我國淡水珍珠的國際銷量佔80%,國內消費嚴重不足。一方面原因在於國內市場上的淡水珍珠多是中低檔珍珠且款式單一,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淡水珍珠的國內形象;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國內對淡水珍珠的宣傳過少,人們沒有形成消費淡水珍珠的熱情。淡水珍珠養殖、加工企業也因此失去了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入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美化生活、健康人生的需求越來越高,珍珠企業應努力重塑淡水珍珠的國內形象,開啟巨大潛力的淡水珍珠國內市場。

4.1.3 集群要實現持續的升級,必須調整自身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地位

首先,珍珠產業集群應該繼續保持和提升與全球發達集群的聯系與互動,通過頻繁的正式和非正式聯系網路,把握全球產業變化動態。在積極利用外部資源的同時,挖掘自身內生因素,以主動方式改變自身在價值鏈中的組織、嵌入模式,避免形成對價值鏈其他環節集群的過分依賴。

同時,集群應該加強與其他全球經濟行為主體的對話,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制度、產業標準的建設。為本國集群嵌入全球價值鏈的升級,提供公正、公平的國際競爭環境。另外,中國本土淡水珍珠集群應該加強國內集群間的制度、文化環境建設,減少機會主義產生,為價值的保持和創造提供良好的制度文化環境保涯。在此基礎上,保證價值實現的空間不被本土集群間的惡性競爭進一步壓榨,從而積蓄本土集群在價值鏈中重新定位的力量。與此同時,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科研、中介機構可以協助企業,打通本土集群間的外部聯系通道。依託各自區域的內生優勢,在全球市場上尋找各自的細分市場機會,改變各自在價值鏈中嵌入的位置和組織方式,實現國內集群在全球價值鏈中定位多元化。變多集群模式的同質競爭,為異質互補,帶動集群的持續升級。

4.2 建立標桿企業,深化專業度

按照珍珠產業的規律,珍珠產品本身可分三類:一是珠寶級的奢侈品;二是通過創意設計,將中端、異形珠設計成時尚飾品、工藝品等;三是珍珠的延伸品,如化妝品、美容品等。當前大部分珍珠企業的經營方式,是將珍珠單純作為原料珠出口,或是通過簡單的深加工,將珍珠製成醫葯保健品、化妝品等進行增值,專業將珍珠作為珠寶首飾來經營的相對還少。這些因素,也是構成了當地珍珠養殖求量不求質,高產不高值的現象。

珍珠作為我國優秀的民族產業,如何健康成長並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是中國珍珠企業面臨的共同命題,國際著名企業戰略問題大師亨德森認為:「任何想要長期生存的競爭商家,都必須通過形成差異化而建立壓倒所有其他競爭者的獨特優勢,勉力維持這種優勢差異,正是企業長期戰略的精髓之所在。」

隨著珍珠產業的縱深推進,錯位競爭、專業化經營已日益清晰。現今,山下湖鎮的珍珠企業已在各個領域孕育出了值得驕傲的領軍企業:在珍珠珠寶領域,RUANS阮仕高亮澤珍珠享譽國際,並被國家禮賓局選為中共中央高級代表團贈送重要外賓禮品,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珠寶品·在珍珠延伸品領域,長生鳥公司是全球首家能夠以純物理方法制備珍珠粉的公司,在珍珠粉加工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擁有珍珠粉制備工藝國家發明專利。在中葯材的超細化方面亦領先國內。公司由阮華君博士創辦於2003年,是以珍珠及其延伸產品的研發、銷售為一體的集團式企業,擁有高度專業化的珍珠相關美容和保健產品製造廠,廠房位於諸暨山下湖省道邊,佔地33000餘平方米,目前有純凈水制備車間、兩個GMP廠房、三個外包裝車房、一個綜合試驗室及庫房等諸多輔助設施。長生鳥產品涉及化妝品、保健品、食品及葯品等領域,是中國十大珍珠粉品牌之一,成為網上珍珠粉銷量第一品牌。為「把美麗和健康帶給更多的人」,長生鳥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下,與OTC連鎖葯店、商場百貨合作,並有自己的專賣店。如今,長生鳥產品已經在世界近2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在全國近3000家「海王星辰」葯店、沃爾瑪等渠道都有銷售。線上,公司設有淘寶店、官網及各分銷平台,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成功進行B2C銷售的實業公司。

5.結束語

隨著全球經濟復甦,美國、日本等主要珍珠消費大國需求量將持續上升,作為珍珠故鄉的中國,淡水珍珠的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其珠寶首飾鑲嵌的生產工藝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一些公司的款式設計能力也得到了國際買家的認可。與此同時,「阮仕」、「千足」、「佳麗」這三家來自「珍珠之鄉」浙江諸暨的企業,被授予了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標志著我國珍珠企業的品牌意識在不斷加強,珍珠產品的品質也同步提高。這些,我們都可以看作是中國珍珠產業正向著高、精、尖、優的新起點進行沖刺。

隨著珍珠產業鏈不斷延伸與升級,珍珠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我們在預感到中國珍珠珠寶首飾必將崛起的同時,也擔負著整個珠寶首飾行業的重重壓力。要在鑽石、黃金等珠寶首飾手中搶奪市場,必須立位於戰略之高勢,深掘文化之特色,內醞品質,外樹形象,在大范圍內進行珍珠珠寶的推廣策劃,使其步入品牌戰略軌道。

中國的珍珠企業要得勢於全球,企業家本身必須開闊經營視野、調整生態布局,仔細研究世界珍珠產品的發展趨勢,努力把握世界珍珠市場的脈搏,在發展過程中明確方向、合理調配資源,做到有的放矢,先求品牌之「強」,再尋規模之「大」,先掘文化之「深」,再播全球之「廣」,先據戰略之「高」,再成基業之「雄」,方可與國際著名珍珠品牌一較短長。要將中國珍珠打造成能夠彰顯消費者自我尊貴身份的珠寶首飾,必須重點體現出中國珍珠的文化底蘊,解讀珍珠文化要在充分利用歷史內涵的基礎上,順應時代潮流,發掘消費者新的心理需求。以珍珠文化為本,融入時代氣息與企業理念,形成各珍珠企業獨有的品牌內涵,而成就天然之魅力。

國際珠寶聯盟主席卡瓦列里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珠寶消費國。不過,他同時指出,目前中國國內的珠寶市場缺乏ISO標准評定體系,其中也包括寶石和珍珠在內的標准。「缺乏標准與誠信,是中國消費者對購買珠寶有所猶豫的主要原因。」卡瓦列里說。

中國的珍珠企業,應加強其戰略思考,通過「技術領先」、「品牌價值」、「地緣優勢」、「組織文化」、「人才優勢」、「渠道創新」、「公關優勢」等系列戰略手段,加快建立珍珠產業技術標准,奪取產業制高點;重點提煉珍珠文化,創立品牌特色,精心策劃品牌傳播,進一步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加大推進專業協作,提高集群水平,最後通過資本的力量,實現寶石產業的全面升級與民族珍珠產業的全面騰飛。

Ⅳ 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規劃編制

以下給出生態工業園區規劃文本的基本內容,具體規劃工作中各園區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側重、增刪和調整:
摘要
1. 區域社會、經濟和環境概況
(1) 社區、城市、區域的情況
(2) 園區現狀、產業類別、結構、主要資源等狀況
(3) 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2. 園區建設必要性和有利條件
(1) 必要性
(2) 有利條件
3. 規劃目標和原則
(1) 總體目標
(2) 具體目標
(3) 規劃原則
4. 園區總體設計
(1) 現有建設條件分析
(2) 生態工業園區的總體框架(包括主要工業鏈)
(3) 生態工業園區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
(4) 生態工業園區的產業發展規劃
5. 園區工業代謝分析
(1) 主要物質代謝分析
(2) 能量流動分析
6. 園區建設項目
(1) 園區建設項目清單及說明(包括工業項目、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等)
(2) 園區建設項目指南
7. 園區投資和效益分析
(1) 總投資
(2) 融資渠道
(3)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
8. 組織機構和保障措施
(1) 領導小組、管理委員會(協調辦公室)、投資開發公司
(2) 園區管理制度(如果是改造現有園區,須注意與現有園區的管理制度相結合)
(3) 鼓勵政策(土地政策、稅收政策、補貼政策、信貸政策、排污收費返還等)
(4) 支持體系(如信息系統、新技術開發、企業孵化器、環境管理體系、清潔生產審核等)
附件三:
循環經濟示範區申報、命名和管理規定(試行) 總 則 一、為了推動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促進循環經濟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的建設,規范示範區申報、審批和管理程序,更好地發揮示範區建設對改善城市和地區環境、減少廢物排放、大幅度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率的作用,特製定本規定。
二、本規定所指的循環經濟示範區是一種以污染預防為出發點,以物質循環流動為特徵,以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示範區域。示範區一般在省、市開展試點和示範。
三、示範區建設要遵循「減量、再用、循環」原則(「3R」原則)。減量原則要求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來達到既定的生產或消費目的,再用原則要求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盡可能多次以初始形式被使用,避免一次性用品的泛濫。循環原則要求生產出來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後能盡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資源化,產品和廢物的循環利用,必須適當進行,不產生新的環境污染。
四、本規定適用於示範區的申報、規劃編制和論證、審批和命名、監督管理、組織實施等。
申 報 五、示範區建設須由建設單位向省級環保部門提出創建申請,經其審查後上報國家環保總局。
六、示範區申報條件為:
1.設立領導機構和相關工作機構;
2.地區經濟建設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區域代表性和示範性;
3. 在企業、區域和社會層面存在循環經濟的典型或雛形;
4. 具有在整個經濟活動和全社會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經濟模式或建設循環型社會的條件;
5. 具有較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水平,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進步等方面具有建設示範區的基礎條件。
七、示範區申報應提交建設單位申請報告,包括本地區基本情況、循環經濟區創建意義、基本思路、基礎條件、預期目標、建設內容及進度安排等。
規劃編制和論證 八、 示範區創建申請經過國家環保總局同意後,示範區建設單位可組織編制示範區規劃(必要時應包括重要項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
規劃編制工作應委託具有示範區規劃編制經驗的單位進行。
九、 規劃應按國家環保總局制定的《循環經濟示範區規劃指南》編寫,對示範區建設的總體思路、建設內容、重點項目、保障措施等做出重點分析,以使規劃能指導示範區建設實踐。
十、示範區規劃編制完成後,應由園區建設單位向省級環保部門提交規劃送審稿,由其審查後上報國家環保總局。
國家環保總局組織專家委員會對規劃進行論證。 十一、專家委員會應由工業生態、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城市和區域規劃以及所涉及行業的國內知名專家組成。
十二、專家論證包括實地考核、聽取規劃匯報、提問、討論及評議、形成專家論證意見等步驟,專家委員會重點對示範區建設的意義、建設條件是否成熟、建設目標是否明確和合理、建設內容是否符合循環經濟要求、是否有可行的項目、是否提出有效的保障措施以及是否具有全國示範效應等方面進行論證。
十三、 示範區規劃經過專家論證通過後,建設單位應按規劃開展建設。經過一段時間建設試點後,建設單位可向省級環保部門提出示範區命名申請,並由其上報國家環保總局。
審 批 和 命 名 十四、示範區建設單位提出命名申請後,應提交以下材料:
1. 按專家論證意見修改的規劃報批稿(必要時應包括重要項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
2. 專家論證意見;
3. 示範區創建工作背景情況說明;
4. 示範區建設的組織機構名單;
5. 地方政府已有或擬給予示範區建設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十五、 國家環保總局對報送的材料進行審查,並報總局局務會批准。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單位批准為循環經濟示範區,並授予統一規格的標牌。
十六、示範區命名格式為:示範區所在地名+ 「循環經濟示範省(市)」。
十七、示範區建設在其地方政府設立的領導機構領導下,按批準的規劃內容和時間實施。若需對建設項目作重大調整,應報告國家環保總局並徵得其同意。
監 督 管 理 十八、示範區建設單位應每季度向國家環保總局報告示範區建設和發展情況與存在問題等,年終上報年度總結。國家環保總局以《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簡訊》形式,發布全國循環經濟示範區發展的最新信息。《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簡訊》由國家清潔生產中心負責承辦。
十九、 國家環保總局組織專家組對示範區進行定期考核、檢查,對成績顯著的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十、出現以下情況的示範區,國家環保總局責成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後仍然不符合標準的撤消其命名:
1.示範區建設機構管理不善,不能及時報告示範區發展動態;
2.示範區中的重點企業嚴重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法規,污染物排放不達標;
3.未按示範區規劃的要求和目標推進示範區的建設,示範區建設項目作重大調整未及時報告,使示範區建設滯後或成效不明顯。
組 織 實 施 二十一、 國家環保總局負責協調推動循環經濟在全國的試點工作,組織制定示範區規劃指南,組織制訂循環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對各地示範區建設進行指導。
二十二、國家清潔生產中心作為示範區建設的技術支持單位,協助國家環保總局對示範區建設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研究循環經濟國內外進展情況,定期發布全國循環經濟發展信息。
二十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環保總局的統一要求,協調、指導本轄區內的示範區建設和環境監督、管理,會同當地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示範區建設的總體規劃,推進示範區建設工作,積極配合地方人民政府落實規劃和出台相關的優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二十四、示範區所在地方人民政府對示範區建設可提供以下支持:
1.示範區建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作為調整區域經濟結構、推動產業升級的重大戰略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建設目標的實現;
2.據國家有關產業政策,結合地區實際,制訂促進示範區快速、健康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和政策;
3.有利於示範區發展的管理體制,動員和組織有關部門,支持示範區建設;
4.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利於示範區引進技術、人才和資金;
5.依靠企業自願行為,按照市場規律,組織建設示範區;
6.開展循環經濟的宣傳和培訓,建立激勵政策和措施。
二十五、示範區企業要按照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在從事業務活動中,根據「3R」原則,有責任採取措施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量,對可利用的產品和廢物進行循環利用,對最終不能利用的產品進行合理處理處置。
二十六、示範區建設單位應按照國家的規定,採取必要的措施,確保資源的循環利用。按照示範區規劃分期分批實施示範區建設項目,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指導和推動的原則,建立符合市場機制的建設、管理和服務等運作模式;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協助企業建立企業間的共生組織和產業鏈,高標准完成示範區建設。
附件四:
循環經濟示範區規劃指南(試行)
循環經濟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是一種以污染預防為出發點,以物質循環流動為特徵,以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的示範區域。它運用生態學規律把區域內的社會經濟活動組織成若干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流程,在生產和消費的源頭努力控制廢棄物的產生,對可利用的產品和廢物循環利用,對最終不能利用的產品進行合理處理處置,實現物質生產、消費的「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促進環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 一、 示範區的基本特徵
示範區比生態工業園區的內容更豐富,影響更廣泛。其主要特徵如下:
1. 示範區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區,把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多贏」。
2. 示範區需要以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和法律制度的重建作為保障。
3. 示範區具體活動主要集中在企業層面實施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區域層面建立共生企業間或產業間的生態工業網路;以及社會層面建立廢物回收和再利用體系。
4. 示範區強調在區域和社會層面上的一、二、三產間的物質循環和流動。
二、 示範區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 指導思想
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將發展循環經濟與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相結合,促進社會經濟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的根本轉變。
2. 基本原則
示範區的規劃和建立遵循「減量、再用、循環」為內容的行為原則(即3R原則)。
(1) 減量原則。要求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量,即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滿足既定的生產或消費需求,在經濟活動的源頭就做到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在生產中,常要求產品體積小型化和產品重量輕型化,產品包裝追求簡單朴實而不是豪華浪費;在生活中,減少人們對物品的過度需求,從而達到減少廢棄物排放的目的。
(2) 再用原則。要求產品和包裝能夠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在生產中,常要求製造商使用標准尺寸進行設計,以便於更換部件而不必更換整個產品,同時鼓勵發展再製造產業;在生活中,鼓勵人們購買能夠重復使用的物品、飲料瓶和包裝物。
(3) 循環原則。要求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後能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而不是無用的垃圾。物質循環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資源循環利用後形成與原來相同的產品,二是資源循環利用後形成不同的新產品。循環原則要求消費者和生產者購買循環物質比例大的產品,以使循環經濟的整個過程實現閉合。
以上原則中,減量原則屬於輸入端方法,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量;再利用原則屬於過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再循環原則是輸出端方法,通過把廢物再次變成資源以減少末端處理負荷。
3R原則重要性是不一樣的。循環經濟的根本目標是要求在經濟過程中系統地避免和減少廢物,再利用和再循環都應建立在對經濟過程進行了充分的源削減的基礎之上。
三、 示範區的規劃步驟 示範區規劃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 組建規劃隊伍:建立規劃隊伍,包括領導機構和技術機構。
2. 現狀調研:主要調查和分析當地自然條件、社會經濟背景、主要的環境問題;分析現有經濟運行模式的特點、主要存在問題。
3. 建設目標確定:針對示範區建設的指標體系(見後文)中各類指標,提出循環經濟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目標應盡可能量化和易於考核。
4. 方案設計:包括總體框架設計、產業發展規劃(包括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循環型服務業、循環再生產業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生態景觀建設規劃、重點實施項目篩選、項目詳細規劃、法律法規制訂、支持系統設計。
5. 投資和效益分析:包括示範區建設的投資預算,社會、經濟、環境效益分析。
四、 示範區的硬體建設
示範區硬體建設體現在具體的項目實施上,主要集中在企業、區域和社會三個層面。企業層面的循環經濟要求實現清潔生產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區域層面的循環經濟要求企業之間建立工業生態系統或生態工業園區,實現企業間廢物相互交換;社會層面的循環經濟要求廢物得到再利用和再循環,產品消費過程中和消費後進行物質循環。不同地區的示範區建設內容不一定相同,以下僅針對三個層面給出一般性介紹:
1. 建設循環型企業
2. 建設生態工業園區
運用工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理論,對現有工業園區分類指導,建設生態工業園,提升現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檔次和競爭力,引導老工業區的改造。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建立生態工業型經濟開發區
用生態工業思想改造現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對新建的開發區按照循環經濟理念進行整體規劃和選擇入園企業,構建合理的產業和產品鏈網,實現園區工業結構最優組合。
(2) 用循環經濟指導老工業區改造
在老工業區改造中引入循環經濟理念,逐步建立新型的工業組織形態,以循環經濟指導老工業區的改造,結構調整和產品調整。
(3) 資源枯竭地區經濟轉型
在資源枯竭地區,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調整資源開采型企業產品結構,建立生態工業網路,開發二次資源,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轉型。
3. 建設資源循環型社會
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廢舊物分類、回收、再造系統,城市及區域中水回用系統,生態型產業系統,信息系統等初步建設起循環型社會。
循環經濟的建設范圍不僅涉及第二產業,而且也涉及到第一、三產業。對於第一產業,要求科學地使用化肥、農葯、農用薄膜和飼料添加劑,改進種植和養殖技術,實現農產品的優質、無害和農業生產廢物的資源化,防止農業環境污染。
禁止將有毒、有害廢物用作肥料或者用於造田。建立工農業之間的產業共生聯系,形成新型生態產業。對於第三產業,要求餐飲、娛樂、賓館等服務性企業,採用節能、節水和其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技術和設備,減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消費品。廢物進行分類回收,為再循環創造條件。建築工程應當採用節能、節水等有利於環境與資源保護的建築設計方案、建築和裝修材料、建築構配件及設備。建築廢物實現產生量最小化和再利用。消費者應樹立綠色消費的理念,自覺參與循環資源的回收活動,促進循環型社會的建立。 在循環經濟示範區建設中,要將第一、二、三產業作為整體進行考慮,統一規劃三產內部和三產之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使區域內的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形成協調、優化的關系。
五、示範區的軟體建設 1. 法律法規支撐體系設計
(1)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體系
制定地方(城市、省)的循環經濟發展條例和相關的實施細則。
(2)制定推動發展循環經濟的優惠政策
制定優惠的財政、稅收、投資、土地、排污費返還政策和其他經濟激勵政策;基建和技改項目審批中鼓勵循環經濟示範區內的建設項目;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費,徵收垃圾處理費,使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運行達到保本微利水平。制定廢物資源化,再利用的激勵性經濟政策。制定政策明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責任和義務。
(3)制定鼓勵綠色消費和綠色采購的政策
綠色消費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建立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優先採購再生利用產品和經過清潔生產審核、通過ISO14001認證的企業的產品以及通過認證的環境標志產品;在使用中,注意節約及多次重復利用,回收廢棄辦公用品。通過政府的表率作用,引導社會團體和企業積極參與綠色消費活動。
2. 技術支撐體系設計
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體系包括環境工程技術、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等。要重點開發或運用生態工業的關鍵聯接技術,如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技術、水回用技術、工業廢物資源化技術、生物化工聯接技術;能源的梯級利用技術;開發和運用煤矸石等大宗工業廢物的綜合利用、深加工等二次資源開發技術,建立生態工業技術研發基地,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
六、示範區建設的指標體系
示範區應按照下述四類指標體系進行規劃建設:
1. 經濟發展指標
2. 循環經濟特徵指標
3. 生態環境保護指標
4. 綠色管理指標
七、示範區規劃文本的編制
以下給出示範區規劃文本的基本內容,具體規劃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有所側重、增刪和調整:
摘要
1. 地區社會、經濟和環境概況,存在的主要經濟、社會、環境問題及分析
2. 建設必要性和有利條件
(1) 必要性
(2) 有利條件
3. 建設目標和原則
(1) 總體目標
(2) 具體目標
(3) 建設原則
4. 總體設計
(1) 循環經濟建設總體框架
(2) 主要物流、能流和元素代謝
(3) 一、二、三產業循環方案
5. 產業發展規劃
(1) 生態工業發展規劃
(2) 生態農業發展規劃
(3) 循環型社會發展規劃
6.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7. 生態景觀建設規劃
8. 重點建設項目及分析,項目清單表
9. 建設投資和效益分析
(1) 總投資
(2) 融資渠道
(3)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
10. 法律法規、政策
(1) 法律法規
(2) 鼓勵政策
11. 組織機構和保障措施
(1) 領導小組、實施小組、專家小組
(2) 保障措施(如信息網路、新技術開發、中介組織、宣傳教育、環境管理體系、清潔生產審核等)
12.通過驗收批准命名的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序號 名稱 批准文號 批准時間 1 蘇州工業園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08]9號 2008年3月31日 2 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08]9號 2008年3月31日 3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08]9號 2008年3月31日 4 無錫新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10]46號 2010年4月1日 5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10]46號 2010年4月1日 6 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10]47號 2010年4月1日 7 上海市莘庄工業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10]103號 2010年8月26日 8 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10]103號 2010年8月26日 9 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10]135號 2010年11月29日 10 張家港保稅區暨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10]135號 2010年11月29日 11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發[2010]135號 2010年11月29日 12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環發[2011]40號2011.4.213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環發[2011]50號2011.4.2514廣州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環發[2011]144號2011.12.515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發[2012]35號2012.3.1916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華苑科技園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環發[2012]158號2012.12.2617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環發[2012]158號2012.12.2618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環發[2013]25號2013.2.619山東陽谷祥光生態工業園區環發[2013]25號2013.2.620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25號 2013.2.621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環發[2014]145號2014.10.1122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環發[2014]145號2014.10.1123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環發[2014]145號2014.10.1124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環發[2014]145號2014.10.1125青島新天地靜脈產業園環發[2014]145號2014.10.1113.批准建設的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序號 名稱 批准文號 批准時間 1 國家生態工業(製糖)示範園區-貴港 環函[2001]170號 2001年8月14日 2 南海國家生態工業建設示範園區暨華南環保科技產業園 環函[2001]293號 2001年11月29日 3 包頭國家生態工業(鋁業)建設示範園區 環函[2003]102號 2003年4月18日 4 長沙黃興國家生態工業建設示範園區 環函[2003]115號 2003年4月29日 5 山東魯北企業集團 環函[2003]324號 2003年11月18日 6 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環函[2004]113號 2004年4月26日 7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函[2004]114號 2004年4月26日 8 貴陽市開陽磷煤化工(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基地 環函[2004]418號 2004年11月22日 9 鄭州市上街區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環函[2005]144號 2005年4月21日 10 包頭鋼鐵生態工業園 環函[2005]536號 2005年12月8日 11 山西安泰集團 環函[2006]198號 2006年5月18日 12 青島新天地靜脈產業園 環函[2006]347號 2006年9月11日 13 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函[2006]417號 2006年10月24日 14 紹興袍江工業區 環函[2006]481號 2006年12月4日 15 青島高新區市北新產業園 環函[2007]166號 2007年5月16日 16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08]75號 2008年8月25日 17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09]3號 2009年1月7日 18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 環發[2010]45號 2010年4月1日 19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0]45號 2010年4月1日 20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0]45號 2010年4月1日 21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0]104號 2010年8月26日 22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0]104號 2010年8月26日 23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0]117號 2010年9月20日 24 重慶永川港橋工業園 環發[2010]129號 2010年11月4日 25 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0]129號 2010年11月4日 26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0]129號 2010年11月4日 27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0]129號 2010年11月4日 28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0]149號 2010年12月25日 29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0]149號 2010年12月25日 30 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0]149號 2010年12月25日 31 寧波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0]149號 2010年12月25日 32 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1]46號 2011年4月2日 33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1]46號 2011年4月2日 34 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1]46號 2011年4月2日 35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1]122號 2011年10月10日 36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1]122號 2011年10月10日 37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1]122號 2011年10月10日 38 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1]122號 2011年10月10日 39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2]64號 2012年5月30日 40 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2]64號 2012年5月30日 41 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2]64號 2012年5月30日 42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2]64號 2012年5月30日 43 上海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 環發[2012]114號 2012年9月3日 44 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2]114號 2012年9月3日 45 天津港保稅區暨空港經濟區 環發[2013]24號 2013年2月6日 46 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3]24號 2013年2月6日 47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24號 2013年2月6日 48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24號 2013年2月6日 49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26號 2013年2月5日 50 江蘇省武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3]26號 2013年2月5日 51 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41號 2013年4月9日 52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41號 2013年4月9日 53 江蘇武進經濟開發區 環發[2013]41號 2013年4月9日 54 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53號 2013年4月18日 55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53號 2013年4月18日 56 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53號 2013年4月18日 57 廣東東莞生態產業園區 環發[2013]53號 2013年4月18日 58 浙江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 環發[2013]53號 2013年4月18日 59 上海市青浦工業園區 環發[2013]158號 2013年12月20日 60 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環發[2013]158號 2013年12月20日 61 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158號 2013年12月20日 62 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 環發[2013]158號 2013年12月20日

Ⅵ 概括網路文學的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網路文學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作協2018年5月17日在杭州網路文學周上首次發布的《中國網路文學藍皮書(2017)》披露: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路文學用戶3.78億,其中手機網路文學用戶3.44億。國內45家重點文學網站的原創作品總量達1 646.7萬種。中國網路文學創作隊伍非簽約作者達1 300萬人,簽約作者約68萬人,總計約1 400萬人。
從1994年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始,二十餘年來,中國的網路文學無論是作者數量、傳播平台、閱讀群體,還是產業化延伸,其數量與規模,都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和飛速的增長。在世界范圍內,從文學發展史和出版史的角度來看,網路文學無疑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一、中國網路文學的現狀
(一)中國網路文學的特點
中國的網路文學,無論是作者的創作、作品的發布,還是讀者的閱讀,均是在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上完成的。與傳統的文學創作與出版比較,網路文學的創作與出版呈現四個特點:一是創作主體相對自由,無論是題材的選擇,還是表現手法的運用,作者都是在沒有任何範式約束的氛圍中進行文學創作;二是沒有層層的審查與曠日持久的等待,作者只要輕輕地敲擊一下鍵盤,作品就會立即發表;三是網路文學巨大的作品數量,使讀者可以從容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還可以與作者互動,交流自己閱讀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作者的創作;四是作品的價值由讀者的付費閱讀與打賞體現。
隨著網路文學的發展和管理機構的要求,互聯網平台和網站開始藉助軟體對作品進行必要的審查。但由於網路文學作品數量巨大,審查只能是對關鍵詞加以審核,對作品的藝術價值、思想傾向、語言文字的表達水平,只能交由讀者來評判。讀者的點贊和打賞,購買與否,是檢驗網路文學能否生存的唯一標准,也是作者能否為讀者接受的試金石。
(二)中國網路文學的作者群體
基於艾瑞咨詢的監測統計,2017年,網路文學作者數量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30.2%。以閱文集團為例,到2017年12月31日,其平台上作者已達690萬人,掌閱原創作者達到1.5萬名。在網路文學作者中,20世紀90年代及以後出生的居多,40歲以上的只佔作者總數的4.9%,網路文學作者的平均年齡是27歲,大多生活在二三線城市。作者中有如安妮寶貝、李尋歡、當年明月、寧財神這樣的專業作家,但大多是業余寫手,很多是在校大學生。這些寫手,往往系非文學專業畢業,理工科學歷居多。如網路知名作家血紅是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畢業,驍騎校是電力工程師。為了方便管理和付酬,網路平台一般將作者分為五個星級,一星級為小白作者,二至四星級為普通作者,五星級為大神作者。按閱文集團自己制定的評級標准,大神作者占作者總數的17.8%。大神作者是平台和讀者關注的對象,也是平台創造經濟效益的主要保證。一批大神作者已經成為品牌,如20世紀90年代的五駕馬車——痞子蔡、安妮寶貝、李尋歡、寧財神、邢育森,目前活躍的作者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江南、酒徒、蔣勝男等。
網路文學的作者,往往通過舉辦寫作大賽和文學年會來發掘。對於有潛力的作者,進行作品定製,由專人輔導,或者與傳統的教學研究機構合作,請專家授課,提高作者的寫作能力。2013年,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指導下,中文在線聯合其他網路平台,在京成立網路文學大學,聘請諾貝爾獲獎者莫言擔任首任校長。網路文學作者只要提供2萬字以上的作品,即可成為網路文學大學的學生。閱文集團於2017年6月發布內容全生態戰略,並成立內容產業基金,從優質內容出版、內容方商業扶持、內容品牌傳播和優秀青年作家創作扶持四個方面支持作者進行創作。阿里文學也與其影視業務共同宣布將為內容生產者提供包括平台、IP、宣傳等資源在內的一站式服務。
與此同時,網路文學作者受到各級主管部門的重視,除中國作家協會成立網路文學委員會外,各地作協相繼成立了網路文學專業委員會,部分作者加入了作家協會組織。這標志著整個社會對網路文學身份的認同,網路文學的價值為主流文化所逐步接受。
(三)網路文學的主要發表平台
中國的網路文學發表平台,曾經有上千家之多,後來盛大集團與騰訊閱文集團、中文在線通過資本運作,將一些優秀的網站集中到幾家主要的平台運營。從2017年網路文學平台日更新作品數量看,閱文集團及旗下起點中文、雲起書院、創世中文網、起點女生網、晉江文學網、瀟湘書院位列網路平台前10名,其中起點中文網日更新作品數量過萬,排名第一。縱橫中文網、塔讀文學、紅薯小說網、17K小說網,位列第二梯隊。從絕對數量來看,閱文集團以72%的作品數量佔比、88%的作者數量佔比位列第一。截至2017年6月,閱文集團擁有640萬位作者和960萬部文學作品,中文在線、掌閱及網路文學位列二、三、四名,中文在線、掌閱及阿里文學分別擁有300萬、50萬、40萬部作品。移動終端目前由掌閱、QQ閱讀領先。速途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網路文學市場規模已增長至130億元,2017年,國內市場份額名列前位的多家網路文學網站中作品的總數約為1 647萬,預計2019年,作品規模將超過2 000萬。
(四)網路文學的作品類型
中國的網路文學一改過去傳統文學作品中體裁劃分的方法,加上網路技術的發展,很多作品有意將不同體裁融合在一起,並運用了多媒體的表達手法,形成獨有的網路體。但是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大多數網站將作品劃分為玄幻、奇幻、都市、歷史、軍事、競技、美文、同人等類型。在虛構類作品中,又分為穿越、架空。為了方便讀者查找,以言情小說為例,網站往往將作品貼上不同的標簽:一見鍾情、青梅竹馬、歡喜冤家、辦公室戀情、前世今生、靈異爆笑、情有獨鍾、日久生情、後知後覺等。讀者從這些標簽中,能夠迅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
網路文學作者的素材,一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二是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和營養,如從中國歷史、神話、古典小說中尋找人物和情節線索;三是從游戲中尋找題材;四是根據科學的有限假設而虛構的幻想事件。
(五)網路文學的閱讀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統計報告》),如前所述,截至2017年12月,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到3.78億,較2016年年底增加4 455萬,占網民總體的48.9%。手機網路文學用戶規模為3.44億,較2016年年底增加3 975萬,占手機網民的45.6%。另據《2016—2017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年度報告》,文學網站日更新總字數達2億漢字,文學網頁日瀏覽量達到15億次。與此同時,網路文學在數字閱讀中的主流地位日益提高,《2016年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相對於2015年,2016年數字閱讀內容總量增長率達到88.2%,其中原創佔比從69%上升到79.7%。
(六)網路文學的產業化延伸
網路文學作為重要的IP資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網路文學的很多作品除以紙介質圖書形式出版外,還改編為游戲、動漫、電影、電視劇、有聲讀物及周邊產品,全版權、全產業鏈的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從最早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到《明朝那些事兒》《誅仙》,從《杜拉拉升職記》到《歡樂頌》,這些圖書不僅在網路上受到熱捧,出版為紙介質圖書後,也連續佔領國內的圖書暢銷榜。如《杜拉拉升職記》從一個不到2 000字的博客,延伸到系列圖書、電影、電視、話劇、音樂劇、周邊產品,形成一個10億元的大產業。
(七)網路文學的盈利模式
中國的網路文學,最初是免費閱讀,從2002年開始,起點中文網試行收費閱讀,這種模式很快被其他網站效仿。多年的探索發展,中國網路文學產業運營模式逐漸成熟。一條由網路寫手、文學網站、內容經紀人、出版商、影視投資商、游戲廠商、動漫公司,以及電信運營商、客戶端產品製造商、廣告代理商等組成的完整而復雜的產業鏈已經形成,並逐步形成了以作品版權為中心的運營模式,其盈利來源主要包括VIP付費閱讀收入、網路廣告收入、無線閱讀運營收入,以及線下出版、影視改編、動漫遊戲改編等版權延伸收入。其中,VIP付費閱讀和無線閱讀運營是最重要的兩大營收來源。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手機等移動終端已經成為網路文學閱讀最重要的載體。
同時,如前所述,高點擊率的網路文學改編成實體圖書後,也會獲得一筆不菲的版稅收入。據《華西都市報》2018年4月11日刊登的《霸榜中國網路作家富豪榜》,2017年,網路文學作家唐家三少年收入1.3億元,天蠶土豆年收入1.05億元。據此推算,網路平台的收入也不菲。《統計報告》顯示:網路文學業務營收也進入全面盈利期。公開資料顯示,閱文、掌閱、縱橫等網路文學企業在2017年均已實現盈利。除此之外,2017年下半年,國內兩大網路文學平台閱文集團和掌閱科技相繼上市,從資本市場融到了所需的資金。
二、中國網路文學的貢獻
首先,網路文學在探索中發展,產生了一批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俱佳的優秀作品。從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角度來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網路文學通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帶著信息化時代的技術特徵,佔領了中國的文化版圖。盡管網路文學的大多數作品因為寫作的倉促,還存在這樣那樣的藝術缺陷,但正由於其規模龐大,沙裡淘金,其中還是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2008年,在中國作家協會指導下,《長篇小說選刊》雜志社和中文在線曾舉辦過一次網路文學十年盤點,評出了十大優秀作品:《此間的少年》《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新宋》《竊明》《韋帥望的江湖》《塵緣》《家園》《紫川》《無家》《臉譜》。同時,還有一批受到讀者好評的作品,如《誅仙》《明朝那些事兒》《星辰變》《夢回大清》《斗羅大陸》等。這些作品因其在網上的點擊率很高,成為各家出版社關注和追逐的出版資源。據統計,網路文學每年向實體出版輸送的文藝類新書和暢銷書占其總數的1/2以上。2017年,在網路上先發表又以紙介質的形式出版了網路小說6 492部。同時,網路文學業已成為各大文化公司掘金的一塊寶地,許多網路作品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後贏得了很高收視率,如《小兒難養》《後宮甄嬛傳》《裸婚時代》《步步驚心》《失戀33天》《山楂樹之戀》等。同時,網路文學逐漸被主流文學接納。2009年,網路作家阿耐所著的《大江東去》成為第一部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網路小說;《上海文學》雜志的編輯金宇澄發表在上海「弄堂」論壇上的網路文學《繁花》經反復修改後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其次,網路文學的IP開發推動了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國的網路文學,與美國的好萊塢電影、日本的動漫,成為風靡世界的文化現象。網路文學作為重要的IP資源,IP經營不僅成為網路文學自身的重要收入來源,也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甚至一個產業的繁榮。2017年,由網路文學經過加工而出版的紙介質圖書達到6 492部,改編電影電視連續劇2 427部,游戲605部,動漫712部。根據網路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占據了影視劇市場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聽書作為網路文學的衍生業務得到迅速發展。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2017年4月發布的《2016年中國閱讀白皮書》數據,2016年國內近7成數字閱讀用戶用過聽書功能,聽書用戶超過1億,願意付費的用戶比例達到65.3%。在這一趨勢下,蜻蜓FM、懶人聽書等垂直應用均在2017年獲得過億元人民幣融資;而微信讀書也於2017年7月發布新版本,宣布全面上線音頻內容。天涯社區、鐵血科技、天下書盟、博易創等數量眾多的網路文學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同時,網路文學的IP運作模式從一次性售賣向深度開發全方位合作發展。網路文學與網路游戲、網路動漫、網路影視、網路音樂等多元文化相互滲透,根據網路小說改編的《微微一笑很傾城》電視劇與移動游戲《倩女幽魂》實現雙向劇情滲入,影視與游戲深入融合。游戲工作委員會數據顯示,2016年影游聯動開發的移動游戲實際收入達89.2億元。
最後,網路文學逐步由國內走向國外,網路平台不僅獲得了經濟效益,而且彰顯了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互聯網時代,網路文學在中國產生的影響,很快也在世界各國贏得了反響。富有中國元素的武俠、玄幻、科幻、言情等網路作品,以其曲折離奇的情節、引人入勝的敘述,吸引了海外的讀者。據統計,盛大文學網站曾有超過3 600萬注冊網民,其中有30%的網民來自國外,網民分布在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起點中文網3 100萬注冊網民中,同樣有30%來自海外,分布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晉江原創網日均瀏覽量超過4 000萬,擁有注冊網民320萬,全世界共有211個國家和地區的網民訪問過晉江原創網,海外流量佔全站流量的30%以上。
中國網路文學出海,與網文海外門戶及網文翻譯網站的建立是分不開的。目前,在網文翻譯網站中,Wuxiaworld(武俠世界)是海外本土第一批成立的中國網文翻譯網站,201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擁有了一批忠實的用戶,並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Wuxiaworld在全球網站排名為1 005,擁有來自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讀者。Gravity Tales是一個本土作者的翻譯+原創平台,不僅與閱文集團合作,對中國網文進行翻譯,而且擁有原創版塊,孵化了一批平台自身的網路小說作者。
與此同時,中國的網路文學也被海外的出版商所青睞。《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藏地密碼》《誅仙》《杜拉拉升職記》等一大批圖書的版權被世界各地的出版商所購買。從輸出國家來看,從最初的東南亞,到日韓等國,再到後來的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土耳其等歐美國家,足跡已遍布二十多個國家,被翻譯為英語、韓語、泰語、日語等十幾種語言文字。
另外,網路文學網站主動走向海外,重視海外布局。如中文在線在歐洲和美國設立分公司,向海外讀者推廣網路文學。2017年5月,起點中文網的國際版——起點國際正式上線。目前,起點國際已上線九十多部作品,語種以英文為主,首波主打品類以仙俠、玄幻、科幻、都市等題材為主,除PC端以外,Android及ios版本APP也已同步上線。
三、中國網路文學尚需努力的地方
(一)網路文學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
第一,不少作品思想內容膚淺,創作態度主觀隨意。網路文學的作者為了取悅讀者,營造一種狂歡的氛圍,往往有意反傳統、打破規范,惡搞歷史和文化,生造語言文字。同時,跟風、抄襲、注水現象十分嚴重。第二,暴力色情隱現其中。無論是標題還是作品的內容,往往有一些露骨的色情、暴力、兇殺情節,有些還宣揚一夜情、換妻、虐戀等不健康的觀念。第三,思想傾向不夠健康。盡管近年來因為監管加強,色情描寫的作品有所減少,但作品宣揚的權力、金錢、物質崇拜仍然充斥網路文學。不少穿越小說,都是描寫草根穿越到另一個世界,不是當「王爺」,就是娶得三妻四妾,或者獲得巨額財富。第四,語言文字粗疏。在網路文學世界裡,20萬字是短篇,中篇在20萬到60萬字,比較走紅的網路小說,都以千萬字計。在網上連載的作品,作者一天要「碼」1萬字左右。在這種以迎合讀者,等待點擊的狀態下創作的作品,缺少生活的積淀,缺少藝術的構思,缺少修改打磨,其粗疏可想而知。阿耐網路長篇小說《大江東去》雖然最後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但長江文藝出版社的責任編輯在稿件修改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在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時,責任編輯雇請了幾位武漢大學研究生為其整理,做了大量的刪削工作方達到出版水平。第五,模仿抄襲嚴重。網路文學由於是類型化寫作,很多情節的設置已經形成了模式,因此,作品的抄襲現象比較嚴重。還有一些作者使用網路軟體寫作,盡管不能指證其作品抄襲某部作品,但這種機器寫作的方式缺少感情投入,很難突破原有模式。
(二)網路文學需要多方扶持
與傳統文學創作相比,網路文學的進入門檻很低,很多作者缺少文學修養和寫作技巧,作品一味地迎合讀者,追求點擊率,結果「鴻篇巨制」很多,但缺少文學性和思想深度。中國的網路文學如果要實現經典化,在中國文學史和出版史上留下一批精品,必須在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提高作者自身的文學修養和文學史意識。目前有些網站組織重要的「大神」級作者與傳統作者結對子,或者組織專家講學,將他們送到魯迅文學院之類的機構學習,意在提高作者的寫作水平。但短期的學習並不能迅速提高寫作能力,網路作者自己要有意識地閱讀文學經典,放慢寫作速度,有意識地打造能夠傳之後世的文學精品。第二,展開必要的網路文學批評。現在對網路文學的評價,主要從發展文化產業的積極方向來做宏觀的判斷,印象式批評多,對具體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缺少學理性的分析,有關部門要組織批評家,放下身段,客觀地分析當前網路文學的趨勢,展開對作家作品的有理論有深度的批評。第三,引導網路文學進入主流社會。目前各級作家協會都十分重視網路文學作者的創作,很多作者從網路文學的世界走入了文學主流群體,如安妮寶貝、金宇澄、慕容雪村、張悅然、當年明月、李可等,他們的不少作品已經成為文學精品進入文學史的視野。但與龐大的網路文學作者隊伍相比,這些作者僅僅是「冰山之一角」,主流社會對網路文學要採取包容和引導的態度,在探索中提高網路文學的文學性與思想性,讓網路文學從草根進入殿堂,真正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標志性的文化現象。

Ⅶ 近5年有哪些觸雷的典型p2p

出來的P2P實在太多,無論是線上線下網貸都是非常危險的,一般都是套路啊循環套路,這個比較典型的就是最開始的善林的,當時確實搞的挺大,當時我爸爸差一點就被忽悠了,幸虧我死活不幹。還比如,甚至一些特別大那prp企業,閱讀倒閉,出街人都出來,血本無歸啊:

Ⅷ 國際旅遊購物現狀及其特點

淺談旅遊購物的現狀及對策
[內容摘要] 旅遊購物對旅遊收入的增長具有重要的貢獻,也是發展潛力最大的領域之一。然而就目前而言旅遊購物卻一直是我國旅遊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從旅遊購物業服務質量提升的角度出發,首先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然後針對這些問題對旅遊購物的提升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旅遊購物;現狀分析;對策

一、旅遊購物的必要性及意義

旅遊商品為旅遊者在旅遊活動過程中購買的物品,也可稱作旅遊購物品。它與旅遊者的吃、住、行、娛、購、游等要素有著緊密聯系。旅遊商品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旅遊商品主要類別有:旅遊紀念品、旅遊工藝品、藝術品、保健品、旅遊文化服飾等用品。旅遊商品承載了滿足旅遊者購物需求和傳播旅遊地形象的雙重價值。對於旅遊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無論在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還是在遊客的旅遊過程中,旅遊購物都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旅遊購物及旅遊商品帶動了旅遊業的產業鏈發展,增加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增加地區性及國家的收入及傳播著當地的文化特色。

二、旅遊購物的現狀分析

全國的旅遊商品雖然種類繁多,但不是每種都能形成一定的特色,缺少標志性的品牌商品。眾多的旅遊購物品中,依託本地土特產進行粗加工和簡單包裝的旅遊食品類佔了較大比重,當前這類購物品大多開發粗放,且未成系列,附加值偏低。而對於對工藝技術有較高要求,附加值較高,能夠突出體現本地特色文化的旅遊紀念品和工藝品的開發,數量有限且大多處在較低的層次上。

(一)旅遊購物品缺乏表現區域文化特色

大多數景區銷售的旅遊購物品相差無幾,多為外來品,玉器、珠串、合成材料飾品等。據調查顯示,遊客反映相對來說,珍珠、絲綢、茶葉、紫砂壺是華東線上的特色;不過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至於刀和水晶在全國各地都有;而且水晶不是行家不熟悉的話;那樣品質和價格差別會很大的,都沒有很明顯的特色。所以目前的滿意度不是特別高,遊客認為有些購物店沒有必要進。且像陶瓷,玉器等不容易使人放心購買,還有易於模仿,地區壟斷性不強,要做好旅遊購物品的開發和營銷,應該在地區壟斷性上做文章。某種有地區代表性的旅遊購物品,應該只能在本地區才能買到。

(二)旅遊商品生產企業小、散、弱,產、銷脫節,缺乏良好的外部環境

國外旅遊購物收入一般占旅遊消費總收入的40%左右,然而在我國,旅遊購物收入在旅遊總收入中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0%左右,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旅遊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旅遊商品生產企業、銷售企業與遊客客源市場之間相互脫節,往往是旅遊商品找不到市場,而遊客又找不到旅遊商品,供需雙方互不滿意。旅遊購物商品專業化、特色化、小批量的特點與市場化低成本、大批量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客觀上阻礙著人們研發、生產旅遊購物商品的熱情和積極性。我國旅遊商品生產企業普遍規模小,融資能力低,不能以遊客的需求作為旅遊商品生產及銷售的導向是旅遊購物環節中最為關鍵的問題。不少對新產品的研發有興趣的廠家,又常常受到資金問題的困擾,使不少好的創意最終難以成為產品而無法推向市場。呈現出「全國大多相同,一地十年不變」的局面。
三、旅遊購物存在的問題

(一)旅遊商品雷同,質量較差

許多地方旅遊商品大同小異,缺少代表地方特色或者旅遊景區特色的商品,缺乏創意,千篇一律,缺少標志性的品牌商品,無法激起旅遊者的購買慾望。目前我國旅遊商品的加工製造工藝普遍落後、商品質量差,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相當一部分旅遊商品的質量、款式、價格等對遊客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也使得遊客產生對旅遊購物的抵觸心理,購買的積極性也大大的降低了。這種狀況如不及時改變將會嚴重阻礙旅遊購物的發展,乃至影響整個旅遊經濟收入的增加。

(二)旅遊購物市場誠信低

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以次充好,欺騙遊客的現象嚴重,行業自律性差。在旅遊購物市場中,以假充真、「三無」商品等假冒偽劣商品大大增加,有些旅遊景區的購物環境非常混亂,小商小販多、強買強賣,使遊客產生了不良的印象,影響了游覽情趣,也不放心購物,降低了購買慾望;另一方面是導游為了索取回扣,沒有徵得遊客的同意而隨意增加購物次數,使遊客產生抵觸情緒。

(三)旅遊購物市場信息不對稱

由於旅遊活動是跨地域進行的,大多數情況下遊客對旅遊目的地是第一次接觸,並不是很了解。因此,遊客很難具體了解到有關旅遊商店和旅遊商品的各種信息。旅遊者對旅遊目的主要的信息來源就是通過旅行社和導游的講解,這就是旅行社操縱整個旅遊購物市場的根本原因。在旅遊購物市場中旅遊企業往往擁有比旅遊者更多的信息,從而導致旅遊購物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掌握客源的旅行社經常以高額回扣作為給旅遊購物商店輸送客源的重要條件。而處於相對劣勢地位的旅遊購物商店為了保證客源,一方面不得不增加給旅行社、導游和司機的回扣,另一方面盡量來抬高商品的銷售價,這也直接傷害到了遊客的消費利益,使旅遊者買到的商品往往是質價不符或假冒偽劣的,也使得遊客對於購物存在著不放心,也間接的導致了旅遊購物市場越來越萎縮,從而也影響了我國旅遊業的整體形象和長期發展。

(四)旅遊購物設施不齊全,商店的購物環境較差

一是我國絕大部分景區的旅遊購物設施相當簡陋,缺少購物環境的營造,更缺少休息區、飲水機、自動取款機等符合現代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設施;二是很多旅遊購物場所只具備基本購物設施,缺乏輔助購物設施,這是國際遊客不滿意的主要問題;三是旅遊企業只把旅遊購物設施看作購物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忽視購物設施的文化性,購物環境千篇一律,很難吸引旅遊者。

(五)沒有特色性,品牌意識缺乏

我國旅遊購物市場缺少品牌性產品,直接影響了我國的旅遊購物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目前,我國旅遊商品生產企業數量年年在增加,但是能真正製造出有影響力的產品卻很少。獨立研製的少,相互模仿的多,只強調價格,卻忽視了產品應有的質量,以致市場出現的多是一些設計粗糙、包裝簡單的「地攤商品」,又由於知識產權意識不強,設計者缺乏專利的保護觀念,致使真正有創意的紀念品或藝術品可以隨便仿造,打擊了研究設計者的積極性,壟斷性不高。而在國外,遊客購買的商品主要不是土特產品,而是名牌產品,如到日本買電器產品,到巴黎買香水,去義大利買皮衣、皮鞋,到瑞士買手錶等等。遊客之所以對這些商品情有獨鍾,原因在於這些商品都屬於「精品」,都是國際上的特色名牌。

四、解決旅遊購物問題的對策

目前,旅遊購物消費確實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那麼應付措施就得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旅遊購物品開發戰略和旅遊商品的設計創新

沒有地方特色,就沒有市場。所以必須打造屬於旅遊線路上標志性的特色商品。就如上海的刀具店,在全國各地都分布很多,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所以必須符合商品設計原則:1. 堅持以人為本主義原則,遵循人體生理與心理的規律,滿足廣大人民的審美、社交及整個生活方式需求作為第一要義的原則。遵循以滿足遊客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為原則。2.產品策劃的創造性與名勝風景相結合,以風景為資源,發揮產品的特色,兩者相結合形成獨特的產品,比如獨特的自然資源,它本身就是觀賞對象 ;也可以以資源為背景,進行產品設計,圍繞明確的市場目標,突出其閃光點,使之有其獨特的特色和魅力,以其吸引遊客,使之成為獨一無二的商品。

(二)完善旅遊購物市場機制,建立和促進市場誠信銷售

從旅遊商品設計、生產、銷售到消費,形成相互連接的良性循環機制。由於假貨在商品市場的泛濫,使得遊客在購買商品時,存有疑慮,不放心購買。特別是對那些價值昂貴的商品如:玉器、絲綢、瓷器等,更是慎之又慎。所以購物店必須要有有關部門的鑒定,出具相關的證明,合理確定旅遊商品價格,提供貨真價實的產品,在遊客心目中樹立良好形象,從而使遊客能放心購物。
(三)加大對旅遊商品企業及購物店的管理

國家應多方面、多層次、多渠道培養、引進優秀企業及人才。可以在現有高校旅遊院系增設旅遊商品開發設計專業,培養有實力、有水平的旅遊商品開發設計隊伍,以確保商品的質量,從而加大我國在旅遊購物上的競爭力。首先,政府應公開市場透明度,這樣有助於克服旅遊購物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弊端。如2010年開始,《旅行社條例》也規定除了常規的路線安排以外,需要遊客另外自費的項目和購物點也在合同中明確的列出,以增加透明度;其次,旅遊企業必須提供貨真價實的信息,才能保持顧客的滿意度;旅遊者必須努力獲取充分而有效的購物信息,才能做出正確而理智的購物決策,降低購物風險;最後,應規范對旅遊商店的管理,採取正規的銷售渠道,向遊客提供貨真價實的物品。

(四)營造良好的購物環境

創造良好的購物環境,旅遊商品與購物設施的不同組合也給顧客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可增加其魅力,從而促進商品的銷售。購物環境、購物設施的現代化、特色化和人性化,是每個消費者所追求的。所以,發展旅遊購物時必須配套相關的購物設施,提高人員素質,從而營造一個有特色、人性化的購物環境,給消費者物質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能夠購的放心,購的開心。

(五)創造品牌產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也漸漸地進入到了品牌消費的時代。沒有品牌支的旅遊購物市場缺乏發展力,存活的時間也會漸漸降低,旅遊企業也將會被市場淘汰。因此,要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品牌的旅遊商品,實施品牌戰略。一政府部門要能夠重視,把發展名牌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長期發展計劃當中去;二是要加強法制建設,加強對名牌企業、品牌產品的保護;三要構建一個創名牌的激勵方針;四是鼓勵旅遊企業能夠多創新,製造出有特色的產品,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五、結論

旅遊購物在旅遊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逐漸成為旅遊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遊購物不僅能夠增加旅遊地及國家的收入,擴大勞動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而且還是地方形象的「代言人」,通過大力開發旅遊購物市場,必將對拉長產業鏈條、提升旅遊企業的水平、增強區域影響力、促進旅遊業的全面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同時,旅遊購物也存在著許多弊端,我們應加以重視,不斷改善,不斷進步、發展旅遊購物,也能使我國的旅遊產品走向世界,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敦榮.旅遊商品學(第二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2]石美玉.旅遊者購物行為研究[J].旅遊學刊,2005,(5)

[3]浙江省旅遊局.旅遊政策與法規[M].浙江:中國旅遊出版社,2007

[4]汪恩民.杭州導游陷「回扣門」 政府稱拿回扣是旅遊界頑疾[N].中國經濟時報.2011,4

[5]張麗萍. 加強旅遊購物設施建設,優化長沙旅遊購物環境[J].旅遊管理,2009(3)

Ⅸ 世界上著名的ERP軟體開發公司有哪些

世界上著名的ERP軟體開發公司有哪些?

國內比較知名的 ERP 軟體公司有哪些推薦?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的簡稱,ERP是針對物資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資金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體,ERP管理的對象是企業整體的業務,包括銷售、采購、生產、財務、質量等業務,還包括這些業務之間的串聯。

通過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出因為企業有分類,國內的ERP研發廠家暫時還沒發現可以通用的ERP系統。

第一類:財務領先的ERP:以用友和金蝶最有代表性,這兩大巨頭財務起家,佔領了中國財務軟體的絕大部分,其ERP圍繞財務和進銷存展開,針對製造業的解決方案相對較弱。大概是因為用戶量太大,面面俱到也不太可能,如果偏重製造業的哪一個方向都會被貼上標簽,反而得不償失,所以乾脆做一個不偏不倚的進銷存財務加一點製造業的影子就當做通用ERP了。

第二類:商貿流通類ERP:主要是由之前做小型進銷存起家的公司佔大多數,比如任我行、速達、金算盤為代表,價格便宜、代理商眾多,已經佔領了小商品批發市場的門店級別了,這個量級不可小看;

第三類:專門針對製造業做的解決方案:主要以鼎捷T100、正航T9及NBS、西華升騰STIMS40為代表,這三家企業在製造業深耕多年,鼎捷和正航屬台灣血統,西華升騰STIMS40融入製造執行、質量管控和項目管理等元素,應該歸入製造業解決方案類型;

第四類:國資軍工壟斷ERP:典型代表就是浪潮了,一網打盡航空、航天、軍工...等所有關鍵行業;

第五類:行業解決方案:中國工商業體系完整,行業眾多,有很多優秀的行業解決方案獨占某一領域,表現優異,比如房地產行業銷售系統明源、建築行業廣聯達等等都是行業代表;

閱讀全文

與杭州元素鏈融資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債期貨基礎知識及股指期貨實戰思路培訓 瀏覽:521
金融機構法律 瀏覽:27
京東金融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226
股市杠桿和房貸杠桿 瀏覽:616
天津恆隆廣場的金融公司 瀏覽:732
外匯主要用於 瀏覽:964
投資理財課程收獲 瀏覽:543
特斯拉歷次融資 瀏覽:642
非銀行金融機構匯總 瀏覽:98
正規微期貨聚寶盆 瀏覽:942
金山谷指標公式 瀏覽:727
廣東盈海貴金屬交易軟體下載 瀏覽:791
融資合同常見擔保方式 瀏覽:445
廣發證券楊子江 瀏覽:94
親人之間出借股票賬戶 瀏覽:969
外匯指定銀行2017 瀏覽:622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解讀 瀏覽:382
余額寶中錢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瀏覽:126
美元匯率黃金白銀 瀏覽:542
易信交易平台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