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為什麼經濟
金融脫離實體經濟的現象
金融脫離實體經濟的現象經常發生。以股票市場為例,1998-2000年美國新經濟泡沫時期,納斯達克指數從一千六百點最高漲到五千點,而實體經濟在此期間並沒有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股票市場的這種現象就像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說的「非理性繁榮」,其結果是,十幾年後的今天,納斯達克指數還沒有回到歷史高點。
債券市場也是如此。2000年新經濟泡沫破滅後,美國政府為刺激經濟,在長達六、七年的時間里實行了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了信貸市場的非理性繁榮。尤其是從2003年開始,寬松的信貸條件和日益膨脹的住房泡沫導致次級房貸盛行,至2008年泡沫破裂,引發近百年來最為嚴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直到今天我們還能感受到這場危機對實體經濟造成的巨大沖擊。
外匯市場這一特徵更加明顯。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目前每天全球外匯交易量約為五萬億美元,2013年全年預計達到一千四百萬億美元,但其中真正為了滿足貿易需求的交易還不到1%。這樣的市場顯然不夠合理,外匯市場已經脫離了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中國也出現了金融發展脫離實體經濟的情況。2008年以前,中國的金融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大致匹配。之後受次貸危機影響,出現了明顯背離,銀行資產的增量高於名義GDP增量達26%。同時由於金融深化不足,銀行又忽略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據統計,中國小微企業約占經濟總量的60%,就業人數的75%,上繳利潤的40%,但是獲得的貸款僅占銀行貸款總量的18%。
影子銀行的增速更為驚人,2007年至今,中國名義GDP增長了2倍,而理財產品規模增長了近14倍,很難說影子銀行的這種增速匹配了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債務規模的快速膨脹為未來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埋下了一定隱患。據美國資產管理公司橋水統計,中國目前整體債務規模(包括政府、企業、個人債務)佔GDP的比例約為225%。從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律看,隨著經濟體的逐步成熟,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其債務會逐漸積累,因此成熟經濟體的債務水平較新興經濟體略高。而我們目前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居新興經濟體前列,意味著提前透支了未來發展的潛力。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保險資產量在不斷增長的同時,賠付率卻不斷下降。這說明保險公司追求自身利潤的增長,而不是盡力提供真正的保障。過去十年,我國名義GDP增長了4倍,外匯儲備卻增長了9倍等。以上現象均說明,我們的金融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金融脫離實體經濟的原因
造成金融脫離實體經濟的原因是復雜和多方面的,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是委託代理關系問題。理論上,金融體系應以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而實際經營管理中,由於激勵機制的導向作用,金融機構往往以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這種目標差異,往往導致行為錯配,出現金融機構背離實體經濟利益的情況,甚至給實體經濟製造麻煩。這就是委託代理關系中的激勵不相容問題。
二是外部性問題。金融活動的效益通常不能完全反映其外部性影響。一個奇特的現象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即使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得到金融體系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由於融資渠道狹窄,很多優質的小微企業無法發展壯大,滿足社會需求。這是因為,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由於規模大,信用狀況穩定,從貸款收益和風險的角度考慮,往往是金融機構的優質客戶,但它們造成的污染和資源浪費等成本並沒有納入金融體系的考核。小微企業因為缺少資金而損失的社會效益也不會全面、直接地反映在金融活動的成本和效益中。
三是信息不對稱。許多市場都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的信息不對稱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於信息披露較少,金融機構有時很難深入了解企業的准確情況和真實需求。比如,對歷史較短、規模有限的小微企業,金融機構很難充分掌握其經營變化和信用狀況等信息,因此不敢輕易發放貸款,導致小微企業出現貸款難的問題;二是由於金融創新的推進,各種金融衍生產品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企業常常無法准確把握這些產品復雜的結構和風險。2008年,中信泰富跟銀行簽訂累計期權合約的初衷是對沖匯率風險,但由於對產品的結構和風險認識不足,最後導致巨虧。
四是不完全競爭。由於政府管制較嚴、技術壁壘較高、前期投入較大等原因,金融行業存在較高的進入門檻。固有的規模經濟效應形成後,市場競爭程度自然下降,容易形成壟斷。處於壟斷地位的金融機構往往以自身的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必然造成社會福利的損失,從而離實體經濟需求越來越遠。
五是金融市場參與者非完全理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個重要假設是市場有效,市場有效的基礎是參與者要理性,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金融市場與其他要素市場相比有一個不同的特徵。勞動力、商品、土地等市場交換的標的是實物要素,但在交易過程中受制於媒介,也就是貨幣的可獲取性,因而交易活動容易受到控制和調整。而金融交易的標的本身就是資本,即貨幣。由於交易活動的標的和媒介合為一體,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調節和控制,加上技術進步不斷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在人們不理性的行為驅使下,極容易造成金融體系自我膨脹,脫離實體經濟運行,最後對實體經濟形成沖擊。
如何解決金融脫離實體經濟的問題
有什麼方法能解決這些市場機制失靈的問題,讓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呢?
首先,要加強對金融行業的監管。金融行業對經濟體系的運轉至關重要,應該像監管水、電和煤氣等公用事業一樣,對金融行業進行有效的監管。要更好地設計激勵機制,使得金融機構在優化自身效益的同時,實現實體經濟的預期效用最大化。
其次,考核過程中要綜合考量金融機構的社會效益,不能僅以利潤率為考核目標。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金融只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的資本要素交易平台。金融交易過程本身不能創造社會財富。為解決金融機構的外部性問題,要始終堅持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和諧共生、互促共贏的理念,綜合考量金融機構的社會效益,避免金融脫離實體經濟的自我繁榮和發展。
第三,對互聯網金融和大數據等新生事物持開放態度。金融體系正常運轉的前提是正確識別市場參與者信用。互聯網金融和大數據等技術,為信息的收集、存儲和整理提供了一個更大、更快、更有效率的平台,並且讓這些信息更流暢地匹配起來。通過運用這些技術,金融機構就可以更好地辨識出個人和企業的行為特徵,從而對其信用狀況合理評估。互聯網還有助於借貸雙方利益捆綁。例如,由淘寶提供貸款的小微企業大多都是依賴淘寶的賣家,通過這種信用質押,自然而然地實現了淘寶和商家的利益捆綁。隨著技術的進步,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將會得到改善。
第四,打破壟斷,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廣大中小微企業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由於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和服務,對大型金融機構的邊際效用有限,還會增加運營成本,大型金融機構從經濟上沒有動力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和服務。所以從資源配置的角度,我們要鼓勵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鼓勵他們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最後,增加金融交易的摩擦成本。金融交易成本過低將助推金融機構的非理性繁榮和膨脹,還會導致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金融市場中有很多聰明的頭腦,他們原來是物理、化學或數學專家,最後都加入到金融交易這樣一個「零和游戲」中來。如果把現在外匯市場的交易量由日均五萬億降到一萬億,估計不會對實體經濟的用匯需求產生很大負面影響,但能解放出不少寶貴的勞動力。這些原本參與外匯交易的聰明人,如果能轉而在物理、化學和數學上進行更多的研究和創造,將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㈡ 悅方ID MALL的關於中信資本
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信資本)是一家主攻另類投資的投資管理公司。我們的核心業務包括直接投資、房地產基金、結構融資及資產管理,管理資金超過200億人民幣。中信資本在香港、上海、北京、東京和紐約等地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為中信資本主要股東。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均為中國最大的跨業集團公司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旗下企業。
憑借對中國商業運營環境及國際資本市場的深入了解,中信資本將以商業物業作為投資重點方向之一,通過收購已竣工或接近竣工的商業物業,並由專業經營管理團隊策劃、招商、推廣、運營。中信資本計劃未來繼續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商業地產項目投資,並經系統化專業經營管理形成擁有統一品牌的優質商業地產資產包。
㈢ 中信資本與中信信託是一回事嗎
不是。
中信資本,全稱「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CITIC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為中信集團旗下公司之一。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主攻中國市場的投資管理及顧問公司。核心業務包括私募股權投資 、房地產基金、結構融資、資產管理及特項投資。
中信信託,成立於1988年3月5日,系經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公司自營貸款主要面向大型製造企業、商業零售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借款人須以上市公司股權、土地使用權、房產等作抵押或者質押擔保,貸款期限在一年以內。
(3)中信泰富融資問題研究擴展閱讀:
中信信託的服務領域
1、在農業領域,中信信託正在推出中信國元農業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擬籌集4億元資金,以貸款、發放附轉股權的貸款、認購增資、受讓股份等方式運用於河南省內具有高成長性的農業加工業類企業,促進我國農業產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
2、在產權領域,公司於5月聯合金融同行啟動北京版權產業融資平台,以借款企業的版權信託作為保障,以對貸款項目的全過程監控為手段,為擁有自主版權的創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開創了國內版權信託的先河。
3、在面向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領域,推出支持災區重建和災區中小企業發展的中信揚帆一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為中小企業提供過橋融資的中信達道系列、中信同盈系列、中信信逸中小企業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和中信開元汽車信託租賃項目,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4、在公益信託領域,聯合國家開發銀行和招商銀行合作推出抗震賑災系列集合資金信託產品。960萬元人民幣的信託收益捐贈給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用於援建地震災區的學校,成為國內捐款規模最大的公益性信託項目,並第一次由信託公司聯合銀行發起愛心信託項目。
㈣ 中信泰富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和中信證券,中信銀行是什麼關系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中信泰富」)的業務集中在香港及廣大的內地市場,業務重點以基建為主,包括投資物業、基礎設施(如橋、路和隧道)、能源項目、環保項目、航空以及電訊業務。另外,透過其全資附屬機構大昌貿易行有限公司及慎昌有限公司進行貿易及分銷業務。 集團在港擁有多項物業項目,包括大型住宅及優質商用物業。於一九九七年,公司的總部大樓「中信大廈」更於中區海旁落成,為香港海濱的重要標志。
中信泰富斥巨資,分兩次從澳大利亞富豪克萊夫·帕爾默(Clive Palmer)手裡買下西澳普雷斯敦(Preston)磁鐵礦20億噸資源量大約25年的開采權,並有權再獲得40億噸資源量的開采權。
中信泰富於香港注冊成立,現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並為恆生指數成份股之一。中信泰富之最大股東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香港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在由全球領先的財經雜志《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2009年(第六屆)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中信泰富憑借優秀的市場業績和良好的品牌印象,榮獲「中國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獎,為中國企業奏響華彩樂章。
中信泰富與中信證券、中信銀行都是中信集團的下屬子公司。
中信銀行原稱中信實業銀行,創立於1987年,2005年底改為現名。中信銀行是中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一,總部位於北京,主要股東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證券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誠人壽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共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服務。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英文為CITIC Group),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
㈤ 中信泰富資本股票T 0融資融券安全嗎
不太清楚,這個沒有聽說過這個中信泰富資本股票這個。這個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人們對他的評價其實沒什麼東西,都是有風險的,沒有絕對的100%安全的。
㈥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發展階段
創業時期
(1979年—1984年)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通過吸引和利用外資,服務於國內經濟建設,發揮對國民經濟「拾遺補缺」的作用;同時在管理體制、經營方式和業務領域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創新,率先對外發行債券,開辟了多種融資方式,最早開展了融資租賃、海外投資、國際經濟咨詢等業務,積極開展中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在許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快速發展
(1985年—1988年)
這一時期,公司繼續開拓創新,利用外資發展投資業務,取得快速發展。為適應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公司進行了機構改革,將主要業務部門分別獨立出來,先後成立了若干個專業子公司、地區子公司和海外子公司,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從事生產、技術、金融、貿易、服務等綜合性業務的企業集團。榮毅仁董事長制訂的「中信風格」,成為中信人的行為准則。
調整時期
(1989年—1992年)
根據國家對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公司圍繞加強管理、壓縮投資規模、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調整措施,公司業務在調整中繼續取得發展。1992年7月,公司制訂了十年規劃和
八五計劃,確定了「加強管理,提高效益,抓住機遇,積極發展」的基本方針和發展目標。
穩步發展
(1993年至今)
1993年3月,榮毅仁同志當選國家副主席,國務院調整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領導班子,魏鳴一同志任董事長,王軍同志任總經理。從1993年起,公司圍繞發展戰略、業務重點和經營管理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研討,注重克服重開拓、輕管理的傾向,加強經營管理,強化宏觀控制。 1979年1月17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約見胡厥文、鬍子昂、榮毅仁、周叔弢、古耕虞五人提出吸引外資解決經濟建設資金問題。
1979年2月,榮毅仁提出成立「中國國際投資信託公司」。
1979年7月1日,全國人大五屆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7月8日正式公布。同日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rporation)宣布成立,簡稱「中信公司」,注冊資金2億人民幣。
1979年10月4日,中信董事會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正式成立。董事會成員共44人,榮毅仁、雷任民、吳志超、陳樹梓、王兼士為常務董事,榮毅仁為董事長,雷任民為副董事長。公司總經理為榮毅仁,雷任民、吳志超、陳樹梓任副總經理。其他董事包括馬萬祺、王少岩、王光英、王紀元、王寬誠、葉林、古耕虞、劉希文、劉靖基、孫孚凌、孫曉村、華煜卿、芮沐、肖桐、何賢、何郝炬、李文傑、李嘉誠、杜新波、邱純甫、陳希仲、湯元炳、周志俊、周寶芬、張敬禮、張遺、段雲、茅以升、鬍子嬰、經叔平、郭棣活、錢昌照、資耀華、曾定石、常彥卿、童少生、裴先白、繆雲台、霍英東等。
1980年6月2日,中信與日本東方租賃合資成立中國東方租賃公司。融資租賃成為中國唯一向外資開放的金融領域。
1982年1月18日,中信與野村證券達成協議,以年利率8.7%發行12年期武士債,總額100億日元,其中80%投入儀征化纖。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發行海外債券。
1984年,中信旗下中國國際經濟咨詢公司與英國[朗文]合作出版了《中國投資指南》,這是中國第一部完整介紹中國對外開放有關政策法規的書籍。
1986年,中信利用杠桿租賃收購澳大利亞波特蘭鋁廠10%股權,被評為「1986年世界十大融資案例」之一。
1986年3月22日,中信以3.5億港元收購因擠兌風波遭到嚴重打擊的嘉華銀行92%的新股。
1987年1月27日,中信香港以19.36億港元收購國泰航空12.5%股份,成為第三大股東。
1988年2月24日,中信、大東電報局、和記黃埔三方合資成立亞洲衛星有限公司。1990年4月7日,亞洲一號由中國長城工業公司的長征火箭送入太空。中國正式進入國際衛星發射市場。
1988年8月15至17日,中央政治局召開北戴河會議,通過《關於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物價指數突飛猛進,五大「官倒」——光大實業公司、中國農村信託投資公司、中國康華發展總公司、中國工商經濟開發總公司、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遭到國家審計署審計。
1990年1月,中信收購泰富發展,更名中信泰富。中信香港將資產和業務注入中信泰富,中信泰富由小型地產公司一躍成為超過40億港元的大型上市公司。
1990年2月14日,中信香港以每股4.55港元,斥資103億收購香港電訊20%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1992年2月13日,中信泰富收購香港最著名老牌洋行——恆昌企業。
1995年2月,中信證券成立。2002年,中信證券上市。中信證券是中國最大的券商。
1995年3月26日,中信與伊朗德黑蘭城鄉鐵路公司簽署協議,承包修建德黑蘭地鐵一、二號線。德黑蘭地鐵工程被稱為「總統一號工程」,是中東、北非第一個地鐵系統。
2001年,中信集團成立。
2002年12月5日,中信控股成立。中信控股是中國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2003年,中信集團參與的聯合體中標「鳥巢」。
2005年11月25日,中信實業銀行改名「中信銀行」。2007年4月27日,中信銀行A+H股同步上市。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因外匯期權合約巨虧,面臨破產危機,引發港股震動。中信集團緊急注資拯救,損失不詳。
2008年1月,中信集團、中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中信汽車公司等共同發起設立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網路有限公司獲得衛星轉發器出租出售和VSAT業務經營許可證。
2008年3月,中信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
2008年4月,中信國安集團無償受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持有的51%新天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股權。
2008年5月,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發生特大地震。中信集團組織力量全力投入抗震救災,累計向地震災區捐款人民幣7,322億元。中信海洋直升機公司選調12架主力直升機和骨幹人員組成抗震救災飛行隊,出色完成救援飛行任務。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0.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11.61%股權,完成收購後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成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2008年6月,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員會有條件通過安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向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發行股份購買暨重大資產出售事宜申請。
中信集團、中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7月,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配發股票7.89億股,募集資金約25億港幣。
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首次獲准進入全國銀行間同行業拆借市場。
中信資源澳大利亞公司斥資9,973萬澳元增持澳洲上市公司麥克阿瑟煤炭公司股權至20.39%,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中信國安通信有限公司及江蘇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投資有限公司等17家單位共同發起設立江蘇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8月,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中信集團承包建設的國家體育場(鳥巢)作為主體育場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做出了貢獻。中信國安第一城在奧運會期間成功接待哈薩克、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總統等奧運貴賓。
2008年10月,中信集團、中信國安集團共同出資32.6億元投資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占股49%,成為其最大股東。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就投資外匯期貨合約形成潛在虧損發布公告,預計投資外匯期貨合約虧損金額超過150億港幣。
2008年11月,中信集團和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成功私有化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完成私有化後中信集團持有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約70.32%股權。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增持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至10.07%。
2008年12月,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召開特別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中信泰富向中信集團發行可轉換債及由中信集團承接部分外匯期貨合約的方案。中信集團按每股8港幣價格認購中信泰富約14.5億股股票,完成認購後中信集團對其持股比例增至57.56%。中信集團按澳元兌美元匯率0.7水平承接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約53億澳元期貨合約,中信泰富支付中信集團對價約91.6億港幣。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中信產業基金發起設立金額約60億元的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
2010年5月,中信集團啟動整體上市。
2011年9月01日由山西太原鋼鐵集團與寶鋼集團、中信金屬公司、 鞍鋼和首鋼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中國鈮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功以19.5億美元收購世界最大鈮公司巴西礦冶(CBMM)15%的股權CBMM由巴西Moreira Salles家族控制,五大企業完成入股權後,該家族仍持有七成控股權。
2013年1月,中信集團控股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成為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最大股東。
2013年4月,中信集團控股昆明貴重金屬交易所,成為昆明貴重金屬交易所最大股東。
㈦ 中信泰富投資集團有沒有開通兩融資格
你要開通兩融的話,建議你在券商開通是最好的啊
㈧ 榮智健的人物背景
祖籍江蘇無錫,是家中唯一的兒子,另有兩個姐姐和兩個妹妹。榮智健小時候在上海度過。一九五九年,畢業於南洋模範中學。公私合營之後,榮家在中國內地的企業已實行公私合營,家族中人一般不擔任直接的經營管理工作。下一代人似乎可以享受高股息帶來的優越生活,而不必從小吃苦。據一些當年認識榮智健的人回憶,那時十六七歲的榮智健是上海知名的「公子」。他有一輛紅色的敞篷車,經常開出去兜風、他常請同學朋友去國際飯店、紅房子吃飯,很大方。他是體育愛好者,上大學時是「職業棒球手」,先後代表上海隊和天津隊參加過全國的比賽,「每天要練球,課都沒法上」。
雖然榮氏的私人企業已全部公私合營,但即使是動盪的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榮家也非同一般,榮智健念大學時期,生活條件明顯優越於其他同學。「在天津大學的時候,生活比在家裡時候要艱苦、嚴格得多,可是我卻有條件請大夥兒吃飯,上學校小食堂吃頓排骨,雖然貴一點,只要有錢,還是可以吃得到。因此,我在同學們的眼中顯然是一個明珠。」榮智健回憶大學生活時說。
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半年前評選出中國100名超級富豪,60歲港商、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名列榜首,因其2002年財富評估達八億五千萬美元(摺合人民幣70億元),比2001年增加7000萬美元。
中國俗語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中國富豪對於上榜似乎不太熱衷,連身在香港的「新首富」榮智健也認為:「《福布斯》搞錯了。」他的理由是,這次評選超級富豪,主要是側重於內地商人,但他已到港二十多年,不應屬於此范疇,而論在香港的排名,他無論如何也稱不上「首富」。
不過,比起內地絕大多數富豪來說,榮智健的財富最大的好處是透明和真實。首先,榮的家財都是合乎法律得來,一分一毫都是自己所有,不擔心稅務問題,也不存在牽涉國有資產的曖昧問題。其次,比起很多國內富豪持有A股股份,只是看得見但摸不著賣不出去的困境,榮智健的財產變現能力極高,隨時可以在市場上套現,可這都是真金白銀。因此,由實際控制財富的角度來說,榮智健被看作是首富倒也是實至名歸。 而否認首富排名這種態度,也反映出榮智健的一貫低調,尤其是近幾年,他對外表現得尤為沉寂。但在90年代,榮智健一舉一動,均令市場矚目。
有專業財經媒體分析,在「中信泰富」,榮智健從沒有股份到1992年開始通過配股持有3000萬股,十多年來榮智健已經擁有四億多股,是僅次於國家的第二大股東。「中信泰富+榮智健」的模式建立了榮個人在「中信泰富」利益分配的清晰模式:公私分明、公私混合、共同投資、共同發展。榮智健以「並購+注資+投資」、「擴股融資+發可換股債融資」模式,通過擴股或發可轉債融資完成並購,並向並購項目注資、投資,提升並購項目的盈利能力。做大「中信泰富」實現國家資產增值的同時,完成個人財富的增長。可見,在香港商場歷練多年之後,榮已經深得資本市場游戲三味,能夠在市場的大風大浪之中積累壯大。
人物經歷
榮智健出生於1942年。不過,榮智健於1978年6月隻身持單程證到香港時,完全憑赤手空拳打天下,直至今天身家70億人民幣,堪稱傳奇人物。
民間富豪出現之前,中國在國際上稱得上財團的,恐怕只有榮家。榮智健祖父榮德生是清末商界翹楚,人稱「棉紗大王」,且與兄弟合辦粉廠,是當時中國十大首富之一。
榮智健1942年出生於上海,是家中惟一的兒子,另有兩個姐姐和兩個妹妹。他的父親是著名的「紅色資本家」榮毅仁。
榮智健初始財富積累過程及其以後的發展受到榮智鑫等家庭人員的重要影響。榮智健早期商業模式與榮智鑫如出一轍,即轉型+現:創造企業—獲得成功—賣掉企業。
1949年解放後,榮家子侄各奔東西,但榮智健與父母一起留在了家鄉。1966年「文革」爆發,正值榮智健從天津大學電機系畢業,剛到遼寧省長白山區一個水電站實習。隨即他被派往四川涼山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水電站,一直到1973年,榮智健都在四川接受「勞動再教育」。「文革」結束後,榮智健決定往外闖一闖,1978年,他隻身持單程證到港,投靠堂弟榮智鑫及榮智謙,住在榮智鑫在淺水灣保華大廈的家。
他十多歲時第一次開汽車,那是輛紅色皮座的敞篷英國跑車。他經常開出去兜風,請同學朋友去國際飯店、紅房子吃飯,很大方。
其時榮氏族人不少客居香港及海外,並且有一定事業基礎。榮智鑫是榮文科技主席,他和榮智謙在港經營愛卡電子公司,另一股東為美國商人。榮智健獲堂兄推薦入電子公司當受薪經理,當時並沒有股份。
1981年,榮智健39歲,在港打工三年,適逢電子公司改組,獲得機會加入公司,持股三分之一,與美商持股相等。1987年,榮智健表示有興趣搞愛卡,榮智鑫為了專心搞榮文科技,於是把名下股份轉讓給榮智健,榮智健持股量增至八成,因此而成為大股東,美商仍占股三分之一。至此為止,榮智健投資不過100萬港元,主要為他九年打工所得。
1989年,電子公司資產大增,一家美國公司以1200萬代價,收購愛卡全部股權,榮智健乘機把名下股份全部讓給美國股東,套現7500萬港元。
拉攏富豪合力購恆昌
榮智健賺得第一桶金,便開始大展拳腳。
1986年,榮智健進入中信香港任董事總經理,在國務院支持下,進行了一連串收購,然而最重要的,是借殼香植球的泰富發展上市,正式易名中信泰富。
1987年2月,香港中信以13億港元購入12.5%國泰航空股權,是香港中信首項重大投資,國務院借給中信香港八億元,讓中信展開各項投資。
1987年,香港股市、地產及世界航運業尚處於低潮,中信香港經過慎重研究分析,決定收購國泰的部分股權。不過當時這一筆收購,內部外部都引起過激烈爭論,最後榮智健的堅決態度佔了上風,為其日後的不斷收購擴張奠定基礎。
經此一戰鞏固實力之後,榮智健進行連串動作,1989年底,中信已擁有國泰航空、港龍航空、嘉華銀行、東區海底隧道、澳門電訊、亞洲衛星公司等。榮智健決心加強香港本身業務,於是設計收購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最後借殼泰富發展上市。
這時榮智健部署另一策略,就是收購恆昌企業,這也是90年代觸目的收購戰。
恆昌企業是大型非上市華資企業,包括汽車及零售業,其汽車代理佔香港四成市場。上世紀90年代初,創辦人何善衡年事已高,恆昌企業引起各方覬覦。先是鄭裕彤、徐展堂策動收購,眼看二人成功機會不大,榮智健便進行其收購大計,然而他面臨很多難題,首先中信內部有人不同意,認為投資額太大,也有人指責他用國家的錢圖利。此外,資金的來源也費思量。
榮智健快刀斬亂麻,拉攏到李嘉誠、郭鶴年及鄭裕彤幫助,然後精心設計,先購入36%的恆昌,餘下由合夥人承包,合夥人就是李嘉誠、郭鶴年,鄭裕彤等。而榮智健本人也佔一份。終於在四面楚歌之下,榮智健集合眾富豪的力量,於1991年9月成功收購恆昌97%股權。
收購恆昌涉資達25億,20億以新股支付,另借貸五億。榮智健施展財技,把恆昌名下的物業售出,再分派股息,中信泰富及榮智健本人均有現金回籠,其後以現金及新股換回李嘉誠等人手上的恆昌股份,至此恆昌全歸中信泰富及榮智健個人所有,李嘉誠等也有收獲,合共獲利7.8億元。
投資重心轉向內地
2003年3月,榮智健向外宣布,中信泰富2002年度純利增84.93%,達39.02億港元,較財經信息供貨商Thomson FirstCall綜合21家證券行的盈利預測36.07億港元高出3億,除發電及基建業績倒退外,其他業務均有增長。
盡管上海固定投資回報項目如何處理尚未談妥,2003年又面對美伊戰爭等多個不利或不明朗因素,但在現金流充裕的情況下,榮智健決定,除增派末期息至0.7港元外,每股增發1港元特別股息。換言之,集團去年度全年派息達每股2元,比對去年全年派息每股0.8元大幅增長1.5倍。
以榮智健手中持有的四億多股計(以去年底年報顯示的持股量),這次末期息每股共派1.7元,粗略計算他個人應有6.8億港元進帳(以每日工作9小時計),攤開來的話,就相當於每天賺186萬港元,每小時收入20萬港元。
其實,在2002年,中信泰富自己列出的十大業務變化之中,一大半都和內地有關:
設立一項第一級有保薦的美國存股證。
購入位於上海之中信泰富廣場及華山公寓。
出售於中國奔騰一號骨幹網之全部權益予中信香港及從中信香港獲授一項認購權。
增持吉林新力熱電有限公司5%權益。
購入中信資本市場控股有限公司50%權益。
購入上海中信國健葯業有限公司51%權益。
增持東區海底隧道公路段1.4%權益。
由本公司組成的合營公司獲續發合約,繼續管理香港海底隧道。
設立一間新合資公司江陰泰富興澄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熱裝鐵水。
2003年,中信泰富集團繼續投資於電力、電訊及貿易等領域,香港與內地業務各佔一半,集團現時之銀行備用信貸達200億元。日後,中信泰富還准備應大勢所趨,繼續增加內地業務的比重。這也是榮智健發揮自己內地資源優勢的一條務實發展途徑。
2003年3月3日,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注冊資本為22億元人民幣的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終於在北京正式亮相。新國際貨運的三個投資方分別為國航、中信泰富和首都機場集團。擁有16年航空投資經驗的中信泰富邁出了參股內地航空業堅實的第一步。2003年這家國內最大的航空貨運公司是《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2》實施後第一家民航合資企業。
香港人對榮智健的欣賞,不在於他的顯赫身世,亦不在乎他的財富,重要的是,他身為馬會大董,同時為香港大馬主,名下愛駒多屬世界級上駟,讓香港人感覺面上有光不少。
數月前沙田舉行的國際一級賽,各國名駒不遠千里而來,榮氏愛駒「奧運精神」以49倍冷門,把歐、美、日馬匹一網成擒,馬迷們奔走相告,無不為其歡欣鼓舞。
在香港金杯賽上,榮智健雙龍出海,名下的「奧運精神」與「掌門」一同出擊,結果「奧運精神」力敵「赤膽福星」險勝,贏得冠軍。頭馬獎金456萬港元,歷來取得的總獎金高達3110萬元,此馬只有五歲,還大有機會贏獎金,甚至可望突破4000萬港元。榮智健養馬的回報率,遠勝於常人的股票投資。
除了這些名駒之外,榮智健的私人飛機也是香港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全香港只有榮智健、米高·嘉道理和何鴻燊擁有私人飛機。但論頂級,榮智健逾三億的「Global Express」(全球快車)肯定是冠軍。這部號稱全球最高速的長途商務噴射機,由民用飛機商龐巴迪出品,前年底付運抵港,榮智健就火速乘新機去新加坡開會。可載八個客和四個職員的「噴射王」,可以不停站飛行12000多公里,由香港直飛紐約都沒有問題,的確是富豪玩具中的極品。
說起來,榮智健已經在香港生活了小半輩子,盡管在公司業務管理上難不倒他,但粵語卻始終是他一個死穴。
就在榮智健公布中信泰富業績的發布會上,他原想遷就在場的眾多香港員工與同仁,用廣州話讀業績報告,可惜席上人個個面面相覷,一片惘然不知所雲。於是,榮智健只好低聲問大家,「是不是我用普通話會好些?」台下眾人長吐一口氣,齊聲叫好,榮智健也鬆了口氣,大大方方用回他的母語,大家方始聽明白他說什麼。
在香港這個粵語環境中,多少外地人到港,首先便以學好粵語為己任,憋得面紅耳赤為難自己之餘還要遭人笑話。而榮智健在港多年,一步步走到中國第一富豪這一步,一直不改自己的語音,除去經濟強勢代表語言強勢這一因素之外,也能從中見到他對故土的一番眷念之情。
㈨ 中信股份在香港整體上市的動因
因為在A股市場上市比較難。
「中信之所以選擇香港市場上市也是有原因的。
有關專家表示,由於A股市場並不允許二次上市,但目前中信旗下在A股的上市公司已有中信國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和中信海直4家,如果中信集團整體要在A股上市,需要先對這4家公司進行要約收購並退市,母公司才可以上市,而香港市場在此方面的管理則寬松很多。
(9)中信泰富融資問題研究擴展閱讀
中信泰富正式對外公告,與控股股東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將以現金及配售新股(代價股份)形式收購中信股份100%股權。中信股份包含中信集團絕大部分凈資產,股東權益高達2250億元人民幣,所覆蓋的行業和領域與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高度契合,包括金融業、房地產及基礎設施業、工程承包業、資源能源業、製造業和信息產業等行業。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新中信成功引入了境內外共27家投資者,總認購金額達532.7億港元。投資者結構較為多元化,包括社保基金等11家國有大型機構,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和卡達投資局等13家境外機構,以及騰訊、泛海、雅戈爾等國內民營企業。上市後,中信股份的公眾持股比例約為22%。
㈩ 中國富豪特別報告的首次發布
涉罪率僅1.4%
報告指出,從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中,共有1330名中國富人登上胡潤百富榜,雖然上榜的絕大部分企業家至今仍在帶領企業發展,但也有49人發生了「變故」。
不過,根據胡潤的說法,只有已經被判刑和等待宣判的19名「倒霉富豪」,才被認定真正出了問題,他們佔1330名入榜富豪的1.4%。這19名問題富豪分別是顧雛軍、黃宏生、李松堅、劉軍、羅忠福、牟其中、唐萬新、吳志劍、楊斌、郁國祥、張良賓、張榮坤、張文中、周偉彬、周益明、周正毅、周小弟、劉根山、關國亮。
17名「問題富豪」入獄
至於被曝光遭受調查的,則包括了曾榮登百富榜榜首的國美前主席黃光裕和中信泰富前主席榮智健等。
對於落馬富豪問題,胡潤認為,這些富豪之所以在從商過程中違法違規,部分是受到經商制度缺陷影響。但胡潤表示,經商環境已有改變,中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管道比較多,融資問題已相對容易解決,政策方面也有突破。
報告顯示,正在被調查的富豪當中,包括國美電器的黃光裕及黃俊欽兄弟等7人,都曾連續4次以上登上胡潤百富榜。
胡潤稱,一直以來,很多人對待富豪的態度並不公平,認為有財富者一定有問題。他強調,「10年來共有1330個富豪,僅有49人出事,比例並不高。」他說。報告顯示,98.6%的民營企業家都帶領著企業健康發展,盡管一些人出「問題」,但不能因此抹殺民營企業家對中國經濟的貢獻。 2011年1月18日胡潤研究院在北京發布《中國富豪特別報告》。這也是繼2009年8月26日之後胡潤研究院第二次發布此類報告。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富豪特別報告》稱,胡潤百富榜發布至今的12年(1999-2010年)中,登上百富榜的富豪人數上升至1882位,其中98.7%的上榜企業家在帶領企業健康發展。而此次上榜的「問題富豪」只有24位,僅占上榜總人數的1.3%。
胡潤研究院將「問題富豪」分為三個類別,其中在獄中的有18人;已出獄的有2人;還有4人尚未宣判。20位被判刑的(包括在獄中的和已出獄的)企業家的罪名共有52條,平均每人2.6條。其中行賄是上榜富豪入獄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資本市場相關問題、詐騙和挪用資金等。與上次47位「倒霉」富豪上榜相比,此次上榜人數明顯減少。
數據顯示,地產、基礎設施建設、家電和零售行業依次是問題富豪最多的行業。其中地產行業有9人,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有4人,家電和零售行業分別有2人。
報告還指出,45歲是問題富豪被判刑時的平均年齡。他們平均40歲出問題,43歲被發現,45歲被判刑,56歲被釋放。18位在獄中的問題富豪中,最富有的是黃光裕,2011年他仍以240億元財富在「2010胡潤百富榜」上排名第21位;其次是物美集團的張文中。 第一部分
服刑的18人【數據統計於2011年】
●顧雛軍公司:格林柯爾控股
排名情況:2001-2004年,三次上榜。2005年7月29日在北京被捕。2009年4月9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以虛報注冊資本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資金罪三罪並罰,顧雛軍執行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680萬元。
●黃光裕公司:國美集團
排名情況:2001-2010年,連續10年上榜,並曾三次問鼎首富。2008年11月21日,因涉嫌經濟犯罪被警方拘留。2009年1月18日,黃光裕辭去國美電器董事職務。2010年8月3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黃光裕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案終審宣判,黃光裕獲有期徒刑14年。
●蘭世立公司:東星集團
排名情況:2005-2008年,連續4年上榜。2009年9月13日被武漢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29日經武漢市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2010年2月23日法院下達逮捕決定。2010年4月9日,蘭世立因逃避追繳欠稅罪被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年。
●李松堅公司:明園集團
排名情況:2005-2006年,連續兩年上榜。2006年11月22日由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2007年李松堅被長春市中院一審認定單位行賄,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半。
●劉根山公司:茂盛集團
排名情況:2002-2007年,連續六年上榜。2008年6月5日被浙江警方刑拘,7月11日被批捕。2009年2月25日上午,劉根山因涉嫌抽逃資本、挪用資金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受審。2009年8月26日,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上海茂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茂盛集團)原董事長劉根山因抽逃注冊資本金罪被判3年、挪用資金罪被判6年,兩罪並罰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劉軍公司:北京泰躍
排名情況:2004年排名第80位。2006年7月被捕,泰躍系轟然倒塌。2009年6月上旬,石家莊中院作出一審判決,對公訴方指控的罪名和事項予以全部認定,數罪並罰,判處劉軍有期徒刑14年。該案正由河北省高級法院進一步審理。
●羅忠福公司:福海集團公司
排名情況:1999-2001連續三年上榜。2008年8月27日,貴陽市清鎮人民法院環保法庭以非法佔用農用地、濫伐林木兩項罪名,分別判決羅忠福有期徒刑10年半。2008年9月29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以非法佔用農地罪和濫伐林木罪對羅忠福判處10年6個月有期徒刑。
●牟其中公司:南德經濟集團公司
排名情況:1999年排名16位。1999年1月7日,牟其中因涉嫌信用證詐騙罪被刑事拘留。1999年2月8日,牟其中被逮捕。2000年5月30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牟其中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03年9月,牟其中的刑期改為18年。
●唐萬新公司:上海德隆、新疆德隆
排名情況:2001-2003連續三年上榜。2004年唐萬新被刑拘。2006年4月29日下午,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金融證券案——德隆案主案在武漢中院一審宣判完畢。唐萬新被判有期徒刑8年,並處40萬元罰款,而德隆系三家核心企業合計被罰103億元。
●吳志劍公司:深圳政華集團
排名情況:1999-2000年連續兩年上榜。2003年4月,吳志劍因合同詐騙及偽造國家機關證件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7年,並處罰金50萬元。2009年2月26日深圳福田檢察機關以非法經營罪對其提起公訴。前該案仍在審理之中。
●楊斌公司:歐亞農業
排名情況:2001年排名第2位。2002年11月27日被逮捕。2003年7月14日,楊斌因虛報注冊資本罪、非法佔用農用土地罪、合同詐騙罪、對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偽造金融票證罪,數罪並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罰金230萬元。
●張良賓、張斌兄弟公司:四川立信
排名情況:2003年排名61位。2006年3月,張良賓因職務侵佔、挪用資金等罪名被抓。2008年,張良賓因職務侵佔、挪用資金兩項罪名,被四川省涼山州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8年,其弟張斌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張榮坤公司: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排名情況:2002-2005年連續四年上榜。2006年10月張榮坤被依法逮捕。2008年6月22日,張榮坤案終審判決,其因犯單位行賄罪、對公司人員行賄罪、操縱證券市場罪、欺詐發行債券罪和抽逃出資罪,五罪並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9年。
●張文中公司:物美集團
排名情況:2005-2010年,連續六年上榜。2006年11月12日辭職。2008年10月10日,張文中被河北衡水中級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8年。
●周偉彬公司:金冠塗料集團有限公司
排名情況:2001-2006年,曾四次上榜。2006年10月20日被佛山市國稅稽查分局連人帶車帶走後被刑拘。2007年12月3日下午4時許,周偉彬二審判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
●周小弟公司:周氏集團
排名情況:2005-2007,連續三年上榜。2007年11月因涉嫌雇兇殺人,被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拘留。2009年11月4日一審宣判,認定周小弟犯有故意傷害罪、非法倒賣土地使用權罪,應兩罪並處,決定對其執行有期徒刑14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億元。
●周益明公司:明倫集團
排名情況:2003年排名83位。2006年12月1日,四川省遂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周益明無期徒刑。2007年4月2日周益明終審以合同詐騙罪,被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周正毅公司:上海農凱集團
排名情況:2001-2002連續兩年上榜。2003年9月,周正毅因涉嫌虛報注冊資本和操縱證券價格罪被捕。2004年6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周正毅有期徒刑3年。2007年11月30日,上海二中院認定,周正毅犯單位行賄罪、對企業人員行賄罪、行賄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和挪用資金罪,數罪並罰判處有期徒刑16年。
第二部分
出獄的2人【數據統計於2011年】
●黃宏生公司: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
排名情況:1999-2010年中曾11次上榜,僅2001年缺席。2004年被香港廉署拘捕。2006年7月,被香港區域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2009年7月4日提前保釋出獄。
●郁國祥公司:新恆德置業
排名情況:2005-2010年,曾四次上榜。2006年12月28日,上海社保案中郁國祥因涉嫌行賄被監視居住。2007年4月6日,被逮捕。2008年11月25日一審判決判處郁國祥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
第三部分
被拘捕而尚未宣判的4人【數據統計於2011年】
●馮永明公司:光明集團
排名情況:2005年排名351位。2008年9月26日,被伊春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10年10月,其涉嫌貪污案在伊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還未一審宣判。
●關國亮公司:新華人壽
排名情況:2007-2008年,連續兩年上榜。2006年12月底,關國亮被正式免除新華人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2007年11月16日,被立案調查。此案至今尚未宣判。
●王福生公司:新富集團
排名情況:2007年排名第351位。2007年9月26日,王福生被北京市公安局正式逮捕。該案仍在審理過程中。
●顏立燕公司:上海達德投資
排名情況:2006-2008年,連續三年上榜。2009年5月22日,顏立燕被刑拘,6月中旬被正式批准逮捕。其所涉罪名為「合同詐騙」。此案至今尚未宣判。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