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發揮金融投資在企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
怎樣轉?首先要抓住問題症結。有了思路,接下來就是落實。
人們注意到,在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的「指揮棒」下,一支金融力量風聲水起,那就是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從財務人員利用現代金融知識探索企業理財渠道、盤活企業存量資本、比拼各類「財技」開始,非金融企業的這塊「金字招牌」在主業風雨飄搖之時顯得愈發亮眼。
更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化、差異化優勢,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疲軟、煤炭需求下滑、國內產量過剩之時,財務公司為集團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資金歸集以後,如何利用財務公司的金融優勢和專業化管理,管好、用好資金?
⑵ 如何理解民生銀行加速資管業務"五個轉型
1、開辟差異化轉型新路
近幾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互聯網金融興起,商業銀行邁入了全資產經營的「大資管」時代。為了應對經濟金融環境的深刻變化,商業銀行資管業務須著眼長遠,積極謀求轉型,回歸資產管理本質。
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李彬在發布會上表示,該行緊跟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高度重視資管業務轉型發展,將資管業務作為未來轉型的重點戰略業務之一,該行在「鳳凰計劃」改革中將資管定位為全行「大資管」產品平台,致力於打造全能型「非凡資產管理」品牌。未來民生銀行著力從五個方面加速資管業務轉型,開辟專業化、差異化的資管發展之路,在持續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打造民生銀行理財金字招牌。
一是管理轉型,推動治理模式、組織架構向市場化轉變,開展獨立專業化風險管理改革。
二是盈利模式轉型,推動盈利模式向非利差化轉變,資管業務收入模式由利差收入向收取管理費模式轉變。
三是投資轉型,站在全球視角推動投資品種大類化、多元化轉變,加強組合管理,提升主動資產管理能力,做真正的資產管理業務。
四是產品與渠道轉型,產品逐步回歸「資產管理」本源,產品形態由預期收益型向凈值型轉變,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並構建向線上線下立體化營銷轉變,產品標准化、批量化與個性化、專業化相結合,增強線上移動渠道及線下代理渠道的銷售能力。
五是技術轉型升級,將「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的新技術引入資管業務,提升客戶需求挖掘能力和風險管理效率。
2、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10多年來,國內銀行資管業務實現了飛速發展,不僅幫助廣大投資者實現了財富保值增值,而且為銀行服務實體企業構建了投融資平台,促進了傳統銀行盈利模式轉型提升。
據介紹,民生銀行資管業務起步於2002年,是國內率先開展理財業務的商業銀行之一。經過15年的開拓創新、專業發展,到2016年末民生銀行理財余額突破1.4萬億元。近三年來,民生銀行理財規模增長超過1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0%,客戶收益水平連續多年位居同業前列。
15年來,民生銀行秉持「為民理財,與民共生」的資產管理理念,不僅為廣大理財客戶創造穩定的投資回報,而且大力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助推中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積極承擔了大型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
據李彬介紹,民生銀行緊緊圍繞「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通過債權投資、股權投資、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等多種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16年該行理財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的余額超過1萬億元,重點服務於國家戰略工程和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覆蓋了基礎設施建設、運輸業、公用事業、石油化工、葯品及醫療行業、傳統製造業等行業。
其中,民生銀行理財投資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規模超過400億元,成功支持了重慶大渡口釣魚嘴半島PPP項目、天津武清區項目、昆明軌道交通項目、西安西咸區海綿城市項目、南京江北基礎設施股權投資基金、亳州中醫葯產業基金等多個重點項目。
民生銀行還積極響應「去通道化」有關政策,大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自2013年作為首批試點機構以來,民生銀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的發行規模、發行筆數始終位居同業第一,累計為100餘家實體企業發行了超過500億元的產品。緊密服務供給側改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通過去通道化,實實在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3、專業化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據李彬介紹,民生銀行構建了適合理財業務的大類資產配置體系,通過風險預算的模式進行資產配置。民生銀行還建立了重視擇時、注重過程式控制制的投研體系,提前鎖定收益、規避風險,從而降低整體投資風險。
比如,2015年6-7月股票市場劇烈震盪,在上證指數跌幅超過47%的情況下,民生銀行權益類委託投資仍取得超過4%的年化投資回報,量化委託投資取得16%的年化收益,分級A委託投資實現了年化33%的回報。
民生銀行因時而變、因勢而動,不斷滿足投資者保值增值等各類需求。近年來,民生銀行通過新開立分行和附屬村鎮銀行,採用直銷和代銷等方式,將非凡資產管理產品推廣到西部地區及三四線城市;通過創新資產配置和組合管理,滿足高凈值客戶和私銀客戶的需求;通過T+0型產品,滿足企業客戶的現金管理需要;附帶訂制投資清單的增利標准產品,滿足了金融機構同業投資的需求,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民生銀行著力打造「非凡資產管理」品牌,先後推出八大系列拳頭產品,多渠道、全方位覆蓋各類客戶,努力滿足普通個人客戶、高凈值客戶、私人銀行客戶,以及企業客戶、同業客戶的多樣化投資需求。近三年,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年均發行規模超過4萬億元,年均發行超過4000款,服務個人客戶逾170萬戶,機構客戶超過5000戶,三年累計為投資者實現收益超過1000億元。
4、資產配置多元化發展
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和企業產業轉型為跨境資管業務提供了新機遇。民生銀行主動出擊,積極配置海外資產,通過配置離岸人民幣大額存單、中資美元債、港股定增等,開展多元化投資,持續提高資產收益。
尤其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民生銀行抓住戰略機遇,加快海外資產配置步伐,積極融入國際金融體系,主動服務全球客戶。同時,引入權益、量化、分級A等創新工具投資,准確把握主要市場機會,實現了資產多元化發展。
今年,國內資產管理業務在市場需求、資產質量、互聯網化趨勢和營銷渠道等方面呈現多樣性變化,民生銀行的營銷策略也進行了適時調整。
一方面,民生銀行繼續深入拓展零售基礎客群,包括國內高凈值客戶和私人銀行客戶,通過手機和互聯網等移動通訊方式,提升客戶業務辦理的便利性和滿意度;通過互聯網化的系統改造和大數據運用,提高產品的線上推廣能力,開拓新客戶尤其是年輕客戶群體。
另一方面,民生銀行細分對公客戶群,尤其是企業和同業客戶群,針對客戶多方面需求進行產品創新,展開精準化營銷活動,強化對公客戶的互聯網渠道建設。
5、構築風險管理「三道防線」
與傳統的信貸業務不同,資管業務具有獨特的風險特徵及管理模式。民生銀行始終把風險防控放在第一位,著力構建險管理「三道防線」,建立了涵蓋資管業務條線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第一道防線——風險管理內生機制。民生銀行建立委員會決策機制,形成內部制衡、外部制約的風險管理格局;建立兩頭收緊的閉環式風險管理,前有項目發行風險審查,後有資產投後監控,及時控制、揭示、處置風險。
第二道防線——專業風險管理能力。民生銀行將風險管理部門劃分為公司、零售、金融市場三大風險管理領域,建立專業的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和團隊,逐步形成反映迅速、管理專業、風控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
第三道防線——建立定期監督機制。民生銀行發揮內部獨立審計的稽核功能,定期對資管重點業務及管理流程進行檢查、督導和優化,確保了全行資產管理業務長期穩健發展。
⑶ 實現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轉型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第一類融資平台公司是政府建設項目的責任主體,名義上是公司法人,實際版為事業體制,隸屬於權政府某一職能部門,較多採用「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組織結構。
第二類融資平台公司,通過土地運作、儲備、開發及國有資產劃撥,整合了一定的社會資源,主營業務集中於各類園區土地一級開發、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以及其他衍生資源。
第三類融資平台公司,隨著開發業務發展及管理成熟,路橋等市政建設、環境保護和水電氣公交等民生產品供應等更多的資源被劃入成為子公司,多元業務板塊逐漸形成母子架構,主營業務重心也逐漸由總部下移至子公司。同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積累一定的融資渠道和投資管理能力,但主營業務發展仍呈現自發性與被動性,缺乏戰略層面的業務整合和市場化運作的能力。
第四類融資平台公司,對公益性項目、經營性項目和准經營性項目開始建立區分機制,形成幾大核心業務板塊,總部管控能力有所加強,主要負責戰略投資、產業監控、資源整合、人才培育與服務支持。這類公司各業務板塊分別由不同的子集團進行專業化經營管理,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融投資運作經驗,但對政府信用資源和銀行系統性融資的依賴度仍然較高。
⑷ 如何做好金融行業商業化
1、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首個發展規劃和頂層設計發布
「AI+金融」是剛剛閉幕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熱門議題之一。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不僅吸引了華為、騰訊、微軟、IBM、商湯科技等科技公司,還吸引了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平安、螞蟻金服等金融公司。
金融科技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被熱議,是中國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2019年8月下旬,央行頒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首個發展規劃和頂層設計。
與會的行業人士普遍認為,隨著《規劃》的頒發,中國金融科技將迎來長足的發展,「人工智慧下一個風口是金融科技的2B業務」。
咨詢公司KPMG預測,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融資額,將在2020年超越美國。
2、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據悉,美國金融科技起步較早。原因是金融危機後,次級客群徵信需求、監管科技需求日益受到關注;另外,21世紀以來,AI、大數據的發展讓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智能投研、區塊鏈等技術在美國呈現跨越式發展。
相比較而言,中國的金融科技起步較晚,但以2013年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為起點,金融科技已經廣泛應用於支付、財富管理、消費金融、保險科技、監控科技等領域。
2019年被業內譽為「金融科技的變革之年」,這一年,依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從「數字化」、「智能化金融」、「網路化」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態,助力金融行業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推動金融行業轉型升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行業發展景氣高,行業投資規模顯著提升。具體來看,在投資規模上,2013-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行業投資規模波動上升。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金額創下歷史紀錄,投資金額達1118億美元,是2013年的近6倍。
2013-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資金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第一財經總經理陳思劼表示,在金融和商業領域一場深刻的變革已經在發生。一批新型的金融機構從一開始就依靠技術革新、金融科技來開辟市場,而傳統的金融機構也開始意識到必須要積極地布局智能金融的業務,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才能擁有自己的未來。新技術不斷催生金融科技新物種、新模式、新產業。可預見的是更富有獲利效率的金融科技新生態正在形成。
政策的支持也為行業的新一輪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2019年8月下旬,央行頒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這是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的首個發展規劃和頂層設計,對金融科技推動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也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根據《規劃》目標,未來的三年將成為金融科技發展的關鍵期。度小滿金融CEO朱光此前表示,未來3至5年中國金融科技將進入最好的時代,同時趕上人工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期,人工智慧落地的場景非常多。
度小滿金融副總裁許冬亮在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呈現爆發性的上升態勢,按照這個趨勢的發展,3年之後我們在這個層面有機會超越美國。中國有非常強的優勢,第一,巨大的人口基數以及爆發的消費需求孕育大量的發展機會;第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給金融科技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3、中國金融科技快速發展驅動金融智能化變革
中國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驅動金融智能化變革。「事實上,人工智慧應用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產業的數字化和數據化,目前在金融、互聯網等領域,人工智慧應用較為深入,根本原因是這兩個產業的數字化進程最為徹底。」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偉東表示。
許冬亮認為,金融科技將在獲客、風控及服務三方面對金融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在智能獲客方面,許冬亮認為平台需要三個重要的能力,第一是用戶的多維度實時觸達能力;第二是用戶畫像構建能力,「光觸達用戶不夠,還要了解用戶」;第三是演算法,「能夠把(用戶)需求及時匹配」。
在風控及服務方面,許冬亮表示,度小滿金融在金融雲、金融大腦的「技術底座」的基礎上,利用反欺詐、多頭防控、信用風控等技術,幫機構有效應對風險;依託智能經營、智能投研、智能機器人(14.650,
0.24, 1.67%)客服等技術,幫助機構降本提效。
上海新顏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CEO黃向前重點介紹了人工智慧技術在風控方面對金融的改造。黃向前表示,「從我們掌握的數據情況來看,目前在國內智能金融應用投融資市場裡面,智能風控佔比約三分之一。從整個應用的效果來看,智能風控最活躍、市場規模佔比最大。」
黃向前指出,人工智慧助力打破傳統金融風控技術壁壘,「人工智慧技術賦能風控後,能夠通過大量數據運算之後進行風險定價,從獲客到信貸的授信、放款、催收,能夠實現全流程化的處理。人工智慧技術在提高效率、放貸的精準度、降低風險這一塊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此外,黃向前認為,隨著計算機視覺大規模的使用,圖像的處理、檢索、重構都能極大地提高整個智能風控的效率、效果。「在支付過程中,已經開始大規模地通過人臉識別實時地做一些風險的控制。此外,利用虹膜和聲紋等生物特徵進行風控的嘗試,也能提升反欺詐的效果。」
「未來,隨著區塊鏈技術、5G技術大規模應用,新一代的人工智慧技術將使整個金融行業的業務運營、風控、貸後相關的管理發生革命性的變化。」黃向前稱。
4、未來中國金融科技風口在哪?
金融智能化變革成為趨勢,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李偉東堅定地認為,人工智慧下一個風口是金融科技的2B業務。
德意志銀行環球金融交易業務部中國創新及金融科技產品主管祝一也認為發展方向是2B的業務。「其實外資銀行大部分在中國國內都不是以網點取勝,我們關注的主要業務還是2B的業務」。
「我們是希望把客戶和我們的金融科技合作夥伴打包在一個圈上發揮更大的作用,讓銀行不再像傳統銀行,金融科技公司也不是傳統的金融科技公司,客戶也會變得更加數字化和智能化。」祝一表示。
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周軍則認為,金融風口在銀行業務,將銀行的理財產品植入民眾生活各個場景里去,讓金融和民眾生活場景密不可分,這是金融企業應該做的事情。
1)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看來,金融科技發揮作用可以從兩個角度衡量:
一個是金融科技的角色,激活了傳統金融科技里的活力;
第二個是在科技金融融合的過程當中,科技本身慢慢獨立化,獨立的解決方案對外輸出和賦能,科技開始成為金融業的生產要素。
2)薛洪言認為,未來金融科技的風口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金融業內部從C端到B端的轉移帶來整個金融科技進一步的發展風口。
二是從金融到產業的拓展。其實金融科技不僅可以用於金融行業,還可以運用到產業領域、智慧城市的建設等,這也是未來一個大的風口。從場景的拓展來看,整個金融科技未來的風口在於場景不斷地深化和拓展。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