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人民銀行發文支持建築施工企業融資

人民銀行發文支持建築施工企業融資

發布時間:2022-05-06 17:36:53

『壹』 企業融資法律法規有哪些

企業融資法律法規有:《貸款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貸款通則》第十一條,貸款期限:貸款期限根據借款人的生產經營周期、還款能力和貸款人的資金供給能力由借貸雙方共同商議後確定,並在借款合同中載明。

自營貸款期限最長一般不得超過10年,超過10年應當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票據貼現的貼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貼現期限為從貼現之日起到票據到期日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四條 中國人民銀行可以代理國務院財政部門向各金融機構組織發行、兌付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但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三條,商業銀行可以經營下列部分或者全部業務:

(一)吸收公眾存款;

(二)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

(三)辦理國內外結算;

(四)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

(五)發行金融債券;

(六)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

(七)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

(八)從事同業拆借;

(九)買賣、代理買賣外匯

(十)從事銀行卡業務;

(十一)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

(十二)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

(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務;

(十四)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經營范圍由商業銀行章程規定,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商業銀行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可以經營結匯、售匯業務。

(1)人民銀行發文支持建築施工企業融資擴展閱讀

融資的常見方式:

1、銀行貸款

銀行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按資金性質,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和專項貸款三類。專項貸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貸款利率一般比較優惠,貸款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

2、股票籌資

股票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沒有還本付息的壓力等特點,因而籌資風險較小。股票市場可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同時,股票市場為資產重組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提高企業的整合能力。

3、債券融資

企業債券,也稱公司債券,是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表示發債企業和投資人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持有人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有權按期收回約定的本息。在企業破產清算時,債權人優先於股東享有對企業剩餘財產的索取權。企業債券與股票一樣,同屬有價證券,可以自由轉讓。

4、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方根據承租方對供貨商、租賃物的選擇,向供貨商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約或者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資方式。

融資租賃,是通過融資與融物的結合,兼具金融與貿易的雙重職能,對提高企業的籌資融資效益,推動與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融資租賃有直接購買租賃、售出後回租以及杠桿租賃。此外,還有租賃與補償貿易相結合、租賃與加工裝配相結合、租賃與包銷相結合等多種租賃形式。

『貳』 支持新型建築工業化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融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支持新型建築工業化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等方式開展融資。

《意見》總共37條,從加強系統化集成設計、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推廣精益化施工、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強化科技支撐、加快專業人才培育、開展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評價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九個方面給出意見。
《意見》稱,新型建築工業化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以工程全壽命期系統化集成設計、精益化生產施工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築工業化。《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印發實施以來,以裝配式建築為代表的新型建築工業化快速推進,建造水平和建築品質明顯提高。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建築工業化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造」品牌。
在《意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方面提及,要加大金融扶持。即支持新型建築工業化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等方式開展融資。完善綠色金融支持新型建築工業化的政策環境,積極探索多元化綠色金融支持方式,對達到綠色建築星級標準的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給予綠色金融支持。用好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在不新增隱性債務的前提下鼓勵各地設立專項基金。
以下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管委)、教育廳(委)、科技廳(委、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生態環境廳(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市場監管局(廳、委),各銀保監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教育局、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
新型建築工業化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以工程全壽命期系統化集成設計、精益化生產施工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築工業化。《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印發實施以來,以裝配式建築為代表的新型建築工業化快速推進,建造水平和建築品質明顯提高。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以新型建築工業化帶動建築業全面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造」品牌,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系統化集成設計
(一)推動全產業鏈協同。推行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建築師負責制,鼓勵設計單位提供全過程咨詢服務。優化項目前期技術策劃方案,統籌規劃設計、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運輸、施工安裝和運營維護管理。引導建設單位和工程總承包單位以建築最終產品和綜合效益為目標,推進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共享、系統集成和聯動發展。
(二)促進多專業協同。通過數字化設計手段推進建築、結構、設備管線、裝修等多專業一體化集成設計,提高建築整體性,避免二次拆分設計,確保設計深度符合生產和施工要求,發揮新型建築工業化系統集成綜合優勢。
(三)推進標准化設計。完善設計選型標准,實施建築平面、立面、構件和部品部件、介面標准化設計,推廣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方法,以學校、醫院、辦公樓、酒店、住宅等為重點,強化設計引領,推廣裝配式建築體系。
(四)強化設計方案技術論證。落實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標准化設計、工業化建造與建築風貌有機統一的建築設計要求,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在建築設計方案審查階段,加強對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設計要求落實情況的論證,避免建築風貌千篇一律。
二、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
(五)推動構件和部件標准化。編制主要構件尺寸指南,推進型鋼和混凝土構件以及預制混凝土牆板、疊合樓板、樓梯等通用部件的工廠化生產,滿足標准化設計選型要求,擴大標准化構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規模,逐步降低構件和部件生產成本。
(六)完善集成化建築部品。編制集成化、模塊化建築部品相關標准圖集,提高整體衛浴、集成廚房、整體門窗等建築部品的產業配套能力,逐步形成標准化、系列化的建築部品供應體系。
(七)促進產能供需平衡。綜合考慮構件、部品部件運輸和服務半徑,引導產能合理布局,加強市場信息監測,定期發布構件和部品部件產能供需情況,提高產能利用率。
(八)推進構件和部品部件認證工作。編制新型建築工業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相關技術要求,推行質量認證制度,健全配套保險制度,提高產品配套能力和質量水平。
(九)推廣應用綠色建材。發展安全健康、環境友好、性能優良的新型建材,推進綠色建材認證和推廣應用,推動裝配式建築等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率先採用綠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
三、推廣精益化施工
(十)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築。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築優先採用鋼結構,積極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完善鋼結構建築防火、防腐等性能與技術措施,加大熱軋H型鋼、耐候鋼和耐火鋼應用,推動鋼結構建築關鍵技術和相關產業全面發展。
(十一)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完善適用於不同建築類型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結構體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消能減震、預應力技術的集成應用。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中積極應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全面推廣應用預制內隔牆、預制樓梯板和預制樓板。
(十二)推進建築全裝修。裝配式建築、星級綠色建築工程項目應推廣全裝修,積極發展成品住宅,倡導菜單式全裝修,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推進裝配化裝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項目中的應用,推廣管線分離、一體化裝修技術,推廣集成化模塊化建築部品,提高裝修品質,降低運行維護成本。
(十三)優化施工工藝工法。推行裝配化綠色施工方式,引導施工企業研發與精益化施工相適應的部品部件吊裝、運輸與堆放、部品部件連接等施工工藝工法,推廣應用鋼筋定位鋼板等配套裝備和機具,在材料搬運、鋼筋加工、高空焊接等環節提升現場施工工業化水平。
(十四)創新施工組織方式。完善與新型建築工業化相適應的精益化施工組織方式,推廣設計、采購、生產、施工一體化模式,實行裝配式建築裝飾裝修與主體結構、機電設備協同施工,發揮結構與裝修穿插施工優勢,提高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水平。
(十五)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益。加強構件和部品部件進場、施工安裝、節點連接灌漿、密封防水等關鍵部位和工序質量安全管控,強化對施工管理人員和一線作業人員的質量安全技術交底,通過全過程組織管理和技術優化集成,全面提升施工質量和效益。
四、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
(十六)大力推廣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加快推進BIM技術在新型建築工業化全壽命期的一體化集成應用。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共同建立、維護基於BIM技術的標准化部品部件庫,實現設計、采購、生產、建造、交付、運行維護等階段的信息互聯互通和交互共享。試點推進BIM報建審批和施工圖BIM審圖模式,推進與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融通聯動,提高信息化監管能力,提高建築行業全產業鏈資源配置效率。
(十七)加快應用大數據技術。推動大數據技術在工程項目管理、招標投標環節和信用體系建設中的應用,依託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匯聚整合和分析相關企業、項目、從業人員和信用信息等相關大數據,支撐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提高建築行業公共服務能力和監管效率。
(十八)推廣應用物聯網技術。推動感測器網路、低功耗廣域網、5G、邊緣計算、射頻識別(RFID)及二維碼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工地的集成應用,發展可穿戴設備,提高建築工人健康及安全監測能力,推動物聯網技術在監控管理、節能減排和智能建築中的應用。
(十九)推進發展智能建造技術。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與高端製造業深度融合,搭建建築產業互聯網平台。推動智能光伏應用示範,促進與建築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應用。開展生產裝備、施工設備的智能化升級行動,鼓勵應用建築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智能移動終端等智能設備。推廣智能家居、智能辦公、樓宇自動化系統,提升建築的便捷性和舒適度。
五、創新組織管理模式
(二十)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促進設計、生產、施工深度融合。引導骨幹企業提高項目管理、技術創新和資源配置能力,培育具有綜合管理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落實工程總承包單位的主體責任,保障工程總承包單位的合法權益。
(二十一)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大力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滿足委託方多樣化需求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培育具備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等業務能力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
(二十二)完善預制構件監管。加強預制構件質量管理,積極採用駐廠監造制度,實行全過程質量責任追溯,鼓勵採用構件生產企業備案管理、構件質量飛行檢查等手段,建立長效機制。
(二十三)探索工程保險制度。建立完善工程質量保險和擔保制度,通過保險的風險事故預防和費率調節機制幫助企業加強風險管控,保障建築工程質量。
(二十四)建立使用者監督機制。編制綠色住宅購房人驗房指南,鼓勵將住宅綠色性能和全裝修質量相關指標納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明確質量保修責任和糾紛處理方式,保障購房人權益。
六、強化科技支撐
(二十五)培育科技創新基地。組建一批新型建築工業化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基地,鼓勵骨幹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聯合建立新型建築工業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二十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大力支持BIM底層平台軟體的研發,加大鋼結構住宅在圍護體系、材料性能、連接工藝等方面的聯合攻關,加快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灌漿質量檢測和高效連接技術研發,加強建築機器人等智能建造技術產品研發。
(二十七)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建立新型建築工業化重大科技成果庫,加大科技成果公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建築領域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創新發展。
七、加快專業人才培育
(二十八)培育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大力培養新型建築工業化專業人才,壯大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隊伍,加強新型建築工業化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鼓勵企業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
(二十九)培育技能型產業工人。深化建築用工制度改革,完善建築業從業人員技能水平評價體系,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融通銜接。打通建築工人職業化發展道路,弘揚工匠精神,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大力培育產業工人隊伍。
(三十)加大後備人才培養。推動新型建築工業化相關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支持校企共建一批現代產業學院,支持院校對接建築行業發展新需求、新業態、新技術,開設裝配式建築相關課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專業人才保障。
八、開展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評價
(三十一)制定評價標准。建立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評價技術指標體系,重點突出信息化技術應用情況,引領建築工程項目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建築品質。
(三十二)建立評價結果應用機制。鼓勵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單位在項目竣工後,按照評價標准開展自評價或委託第三方評價,積極探索區域性新型建築工業化系統評價,評價結果可作為獎勵政策重要參考。
九、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十三)強化項目落地。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新型建築工業化專項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實施范圍。要加大推進力度,在項目立項、項目審批、項目管理各環節明確新型建築工業化的鼓勵性措施。政府投資工程要帶頭按照新型建築工業化方式建設,鼓勵支持社會投資項目採用新型建築工業化方式。
(三十四)加大金融扶持。支持新型建築工業化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等方式開展融資。完善綠色金融支持新型建築工業化的政策環境,積極探索多元化綠色金融支持方式,對達到綠色建築星級標準的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給予綠色金融支持。用好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在不新增隱性債務的前提下鼓勵各地設立專項基金。
(三十五)加大環保政策支持。支持施工企業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和監測,在重污染天氣期間,裝配式等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在非土石方作業的施工環節可以不停工。建立建築垃圾排放限額標准,開展施工現場建築垃圾排放公示,鼓勵各地對施工現場達到建築垃圾減量化要求的施工企業給予獎勵。
(三十六)加強科技推廣支持。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科研項目支持新型建築工業化技術研發,鼓勵各地優先將新型建築工業化相關技術納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推廣應用技術公告和科技成果推廣目錄。
(三十七)加大評獎評優政策支持。將城市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水平納入中國人居環境獎評選、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評估指標體系。大力支持新型建築工業化項目參與綠色建築創新獎評選。

『叄』 央行、銀保監會發文鼓勵優質企業兼並收購房地產項目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道

12月20日,上海證券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稱,央行、銀保監會在近期聯合發文表示,鼓勵優質企業加大對房地產項目的兼並收購,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對並購貸款、債券融資的支持力度。此前銀保監會也表示,金融機構要合理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並購貸款。

業內專家認為,近期,央行等加大了對房地產金融的支持力度,這有助於防範房地產項目風險擴大,也有助於盤活處於風險中的地產項目。

鼓勵收購地產項目

據上海證券報等媒體報道。近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的通知》,並會同國資委召集部分民營、國有房地產企業和主要商業銀行召開座談會,鼓勵優質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房地產項目兼並收購,鼓勵金融機構提供兼並收購的金融服務,助力化解風險,促進行業出清。

據悉,該文件主要有6方面內容,分別為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業務、加大債券融資支持力度、積極提供並購融資顧問服務、提高並購服務效率、做好風險管理、建立報告制度和宣傳機制。

此外,文件強調,要求金融機構按照穿透原則評估項目的合規性,同時要嚴格遵守房地產開發貸款的監管要求,加強並購貸款的風險控制和貸後管理,做好資金的用途監控。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建立重點房地產業項目並購貸款的報告制度,按月向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報告開展並購金融服務的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積極配合並購雙方披露項目並購和金融支持的信息等。

截至發稿,《華夏時報》記者發現,央行和銀保監會尚未在官方平台進行發文。《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房企相關負責人,受訪房企向記者表示,未接到通知,或許是央行和銀保監會的內部發文。

專家:有助於化解風險

盡管沒有官方發文,但此前銀保監會已經釋放出信號。12月5日,銀保監會發文表示,在落實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做好對房地產和建築業的金融服務。要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重點滿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並購貸款。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認為,銀保監會有關房地產並購貸款的表述對穩健型房企介入解決風險房企的問題有一定裨益。風險房企則有機會通過金融機構、處置資產、引入投資、加速銷售等方法解決企業面臨的風險以及防止風險進一步擴大。

可以看出,近期,央行、銀保監會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發聲較多。「從此次發文來看,後續包括並購方面的銀行貸款、相關債券發行等會明顯發力。同時,被兼並收購的對象是項目並非企業股權,則可以看出收購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化解房企項目的經營困難。」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如此認為。

在嚴躍進看來,央行、銀保監會發文具有積極意義。一方面,這給很多機構和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寬松環境,有助於通過兼並收購來更好地實現項目擴展。另一方面,在類似的兼並收購下,一些問題房企的項目可以更好地得到去化,也有助於企業回籠資金。

房地產股票大漲

近期,地產金融層面利好不斷。12月20日,新一期LPR報價出爐。其中,1年期LPR較上一期下調5個基點至3.8%,5年期以上LPR則保持不變,仍為4.65%。值得關注的是,自2020年4月20日LPR創下改革以來單月最大降幅後,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一直保持穩定。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1年期LPR下降再結合此前央行降准,將有效促使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而作為房貸利率基準錨的5年以上LPR保持穩定,也有從宏觀層面平穩房地產市場,防止刺激樓市之意。

同時,近期,各個城市的房貸環境持續改善,房貸利率下降,放款周期縮短。許小樂認為,在「良性循環」的指引下,信貸環境的持續改善將對年底市場成交帶來利好,帶動市場底部修復。

或許是受到房地產金融層面利好消息的影響,房地產板塊大幅上漲。12月20日,A股房地產開發板塊報收13845.49點,漲幅為1.85%。其中,包括京能置業、津濱發展等在內的多家公司漲停。

『肆』 人行、銀監會對建築行業短期融資用途有何規定

摘要 人行、銀監會對建築行業短期融資用途規定嚴格在制定用途(批復的用途)內使用,不允許挪用。融資方式,即企業融資的渠道。它可以分為兩類: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

『伍』 央行:金融機構為房企項目並購營造良好融資環境

近日,央行與銀保監會聯合出台通知,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的金融支持和服務。12月30日,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對此表示,文件從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業務、加大債券融資支持力度、積極提供並購融資顧問服務、提高兼並收購服務效率、做好風險管理等方面,鼓勵金融機構提高服務效率,為並購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助力化解風險、促進行業出清。
鄒瀾表示,房地產企業間的項目並購是房地產行業化解風險、實現出清最有效的市場化手段。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市場化程度是比較高的,從近幾年的數據看,現有的10萬余家房企中每年都會有將近500家的企業進入司法破產重整,這是行業優勝劣汰、實現出清的重要方式。
「對於已經出險和資金周轉困難的房企集團持有的優質項目子公司股權或資產,不少行業內的優質民營、國有企業是有購買意願的,這也就相應產生了專門的合理融資服務需求。為了充分發揮項目並購在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中的積極作用,同時進一步強調市場化、法治化風險化解原則,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出台了這樣一份文件。」鄒瀾稱。
鄒瀾認為,從長遠看,通過並購等市場化方式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調整,有利於高負債企業集團資產、負債雙瘦身的同時保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利於引導市場各主體更加重視項目本身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有利於形成房地產新發展模式,促進房地產業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陸』 央行最新發聲:涉及房貸、降准、匯率等問題 來看七大要點

4月14日,人民銀行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一季度信貸社融數據,並回應房地產金融、人民幣匯率、貨幣政策等熱點問題。

央行表示,數據顯示,一季度,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一季度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8.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636億元。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降低實體企業的經營成本;3月,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利率為4.37%,比上年12月低8個基點。

當前,國內疫情發生頻次有所增多,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但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適時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更好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詳解一季度產業貸款投放結構特點

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的結構數據被更多披露。4月14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8.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了6636億元,這是統計上的高點。

其中,3月末,全部產業本外幣中長期貸款余額71.69萬億元,同比增長11.9%,比同期全部本外幣貸款的增速高0.9個百分點。一季度,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新增3.59萬億元,同比少增4215億元。

阮健弘表示, 從產業貸款投放的結構上看,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持續高增長。3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29.5%。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31.9%。

二是工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較高。3月末,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長20.7%,明顯快於全部產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

三是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的增長有所回落。3月末,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增長13.2%,比上月末低0.5個百分點。

四是出口相關行業中長期貸款增速較快。3月末,出口相關行業中長期貸款增速31.8%,比上月末回升了0.6個百分點。

阮健弘表示,預計未來信貸投放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支持經濟復甦。人民銀行將繼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力度,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

此外,針對市場關心的長三角地區是否受近期疫情影響出現信貸投放收縮的問題,4月14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地區貸款增速高於全國。3月份,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人民幣貸款分別新增1247億元、3245億元、3957億元、1315億元,同比分別多增222億元、514億元、1212億元、391億元。

阮健弘表示,3月末,人民幣貸款的增速是11.4%,增量比年初新增了8.34萬億元,同比多增6636億元。其中,長三角地區的貸款增速高於全國。按可比口徑統計,3月末,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速分別為11.5%、14.9%、15.8%和13.7%。上海貸款增速比全國高0.1個百分點,江蘇、浙江和安徽分別比全國高3.5、4.4和2.3個百分點。

新設兩項專項再貸款 規模總計2400億

按照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人民銀行將創設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兩項專項再貸款。4月14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對兩項新專項再貸款進行了介紹。

關於科技創新再貸款,孫國峰表示,人民銀行將通過科技創新專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該工具支持企業的范圍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科技企業。支持范圍按照科技部和工信部現有標准認定,金融機構自主選擇范圍內的企業開展融資服務。該工具適用的銀行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郵儲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總額度為2000億元,利率為1.75%。

在操作方式上,科技創新專項再貸款採取「先貸後借」的直達機制,金融機構向企業發放貸款後,人民銀行按期對符合要求的,貸款期限在6個月及以上科技企業貸款本金的60%提供資金支持。

關於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央行將通過該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向普惠型養老機構提供優惠貸款,降低養老機構融資成本,面向普通人群增加普惠養老服務供給。該工具推出初期先選取浙江、江蘇、河南、河北、江西等5個省份開展試點,試點額度為400億元,利率為1.75%。試點金融機構為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7家全國性大型銀行。

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對符合標準的普惠性養老機構項目發放優惠利率貸款,貸款利率與同期限、同檔次LPR大致持平。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也採取「先貸後借」的直達機制,按季發放。人民銀行對符合條件的貸款,按貸款本金等額提供專項再貸款資金支持。

銀行要靈活調整住房按揭等還款安排

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受疫情近期多發、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房地產建築營銷活動受阻等因素影響,商品住宅銷售額出現了下滑,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也有小幅回落。但我國個人住房貸款的資產質量整體較好,不良率長期維持在0.3%左右的較低水平。

對於個人住房貸款的信用風險情況,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我國個人住房貸款的資產質量整體較好,不良率長期維持在0.3%左右的較低水平。也就是說,每1000筆個人住房貸款大約只有3筆暫時處於不能正常還款的狀態。從歷史上看,我國個人住房貸款質量與就業、收入關系非常密切,反而受房價波動影響比較小,這與有些國家的情況有較大差異。

數據顯示,我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萬億元,公積金貸款余額約7萬億元,兩項合計超過46萬億元,對應大約1億筆貸款。

鄒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響,存在推遲償還月供、重新安排還款計劃的需求,銀行從貸後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對於此類特殊情形,也需要有針對性的安排。因此,2020年1月,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其中明確對於受疫情影響的四類人群,金融機構要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對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可不作逾期記錄報送。

「從大型銀行當時的實踐來看,在疫情初期,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一度由0.29%上升到了0.37%;延期還款政策實施後,貸款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隨著後來疫情緩解,居民收入恢復,貸款償還很快恢復正常,到2020年末,不良率已經回到了0.29%的原有水平。」鄒瀾稱。

今年以來,國內疫情多發,各界對延期還款的關注升溫。鄒瀾表示,人民銀行將持續關注疫情形勢,指導銀行重點做好幾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對於正常還款有困難的客戶,要區分是還款能力,還是還款意願的原因;要區分是受疫情影響的短期還款能力,還是中長期還款能力,將延期還款政策落到實處。

二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適當簡化業務流程,聚焦重點客戶群,因地制宜採取更大力度、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三是針對零售業務鏈條長、客群多樣化的特點,要加大各層級業務培訓,完善客戶服務體系,落實徵信權益保護,暢通投訴維權渠道。

此外,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已售住宅項目緩建停工、延期交房,人民銀行也將會同相關部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指導銀行綜合項目實際、借款人意願等,依法依規妥善協商處理,切實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

多城銀行自主下調房貸利率

鄒瀾介紹,我國房地產市場區域特徵非常明顯,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的確定遵循因城施策的原則,採用了「全國-城市-銀行」三層定價機制。

具體來說,全國層面,首套房貸利率不得低於相應期限LPR,二套房的房貸利率不得低於相應期限LPR加60個基點,這是全國都要遵守下限政策。人民銀行各省分支機構則指導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在全國政策下限的基礎上,確定轄內每個城市的貸款利率加點下限,實踐中多數城市直接採用了全國下限標准。銀行則根據自身經營和客戶信用風險狀況,在各城市利率政策下限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每筆按揭貸款利率的具體加點數值。

因此,鄒瀾強調,近期房貸利率下調主要發生在銀行層面。3月,由於市場需求減弱,全國已經有100多個城市的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情況,自主下調了個人房貸利率,平均下調幅度在20個到60個基點。部分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也配合地方政府的調控要求,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在全國政策范圍內,下調了本城市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這是地方政府、銀行根據市場形勢和自身經營策略做出的差別化市場調整,適應了房地產市場區域差異的特徵。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因城施策配合地方政府履行好屬地責任,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穩妥有序推動企業申設金控公司

自《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實施以來,近日,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金控公司設立許可已獲批,目前還有三家已受理企業。央行宏觀審慎局局長李斌表示,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重要目的是全面持續掌握整體經營狀況,防範金融風險,推動穩健可持續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人民銀行正按程序開展審批工作,並穩妥有序推動其他具備設立情形的企業申設金融控股公司。

李斌 強調,人民銀行始終堅持監管初衷,在開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過程中重點考量以下因素:

一是非金融企業應實質控制兩類及以上金融機構,且所控金融機構的類型和資產規模符合規定情形。

二是擬設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東資質要合規,大股東核心主業突出,資本實力比較雄厚,經營規范、投資資金真實合法。

三是擬設金融控股公司股權結構應當簡單、清晰、可穿透,能穿透識別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

四是組織架構健全,風險管理等制度有效,確保金融控股公司設立以後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健全的風險隔離機制、充足的資本水平等。

李斌表示,人民銀行將持續推動具備設立情形的企業以申設金融控股公司為契機,摸清家底,推動金融與實業有效隔離,完善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實現對金融板塊股權的集中管理。

「這有利於提升後續金融控股公司整體監管的有效性,促進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合規經營,防範形成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的風險傳染,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助力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李斌稱。

對增量高風險金融機構建立硬約束的早期糾正和限期整改機制

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表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高風險金融機構316家,數量連續六個季度下降,較峰值壓降過半,金融風險處置進入了常態化階段。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做好宏觀和微觀跨周期管理,爭取走在金融風險曲線前面。

2021年四季度,人民銀行完成了對439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央行評級。從整體上看,大部分機構評級結果在安全邊界內(1-7級),資產佔比約99%,全國高風險金融機構(8-D級)316家,數量較峰值已減少333家,現有316家高風險機構總資產僅占銀行業總資產的1%。24家全國大型銀行評級一直優良,資產佔比70%左右,發揮了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作用。

孫天琦表示,市場經濟是有周期的,金融會隨著經濟周期起伏,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個別高風險機構。因此,既不要在經濟上行期盲目樂觀,也不要在經濟下行期過度悲觀。

在金融風險化解舉措方面,孫天琦透露,央行針對增量高風險金融機構建立具有硬約束的早期糾正和限期整改機制,將央行監管評級和早期糾正機制有序銜接,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各類非法金融活動要早認定早處置,認定要准、下手要穩、下手要快、下手要堅決。對評級良好的金融機構,探索建立科學的監測預警體系,對異常指標早發現、早預警,避免潛在風險演變為實質風險。

「2021年,金融穩定部門共發現有潛在風險苗頭問題、個別指標出現異常的銀行共274家,通過及時採取措施,推動了189家有序化解了風險隱患。其中,50%左右的機構在一個季度內就可以完成糾正。」孫天琦稱。

對於存量高風險機構的風險化解,孫天琦表示,要安好既有政策和工作安排,嚴格壓實金融機構及其股東的主體責任,壓實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壓實地方政府屬地風險處置責任和維穩第一責任,推動落實建立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同志負責的財政金融風險處置機制。

孫天琦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不斷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完善有效制衡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體系;推動建立中小金融機構多渠道、市場化資本補充機制;引導中小金融機構找準定位,服務當地、服務小微和「三農」,服務城鄉居民;地方政府要加強信用環境建設,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此外,針對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孫天琦表示,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定位於由中央掌握的應對重大金融風險的後備資金,與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雙層運行、協同配合。在常規金融風險處置中,主要由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依法依職責投入,不涉及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使用;在重大金融風險處置中,金融機構、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地方政府、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等各方,依法依職責充分投入相應資源後仍有缺口的,經批准後,按程序使用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進行重大金融風險處置。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隨著美元指數不斷走強突破100,人民幣匯率能否保持穩定備受市場關注。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水平與上年末大致持平,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總的看,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

孫國峰表示,人民銀行、外匯局在幫助外貿企業應對匯率波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企業利用遠期、期權等外匯避險產品管理外匯風險的規模同比增長59%,高於同期銀行結售匯增速36個百分點,企業套保比例同比上升4.6個百分點至21.7%。

展望未來,孫國峰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以我為主,主要根據國內經濟形勢把握好穩健貨幣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功能,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同時密切監測國際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穩妥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

『柒』 機構:央行釋放重磅利好,樓市因城施策降首付、降利率都在路上!

中華網財經4月19日訊:央行官網4月18日消息,人民銀行、外匯局出台23條舉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下稱通知)。

《通知》指出,從支持受困主體紓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外貿出口發展三個方面,提出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23條政策舉措。

其中,《通知》強調,要抓好抓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地。支持地方政府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依法合規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因城施策,合理確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築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引導平台企業依法合規開展普惠金融業務,最大化惠企利民。要求金融機構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提高新發放企業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佔比。

對此,中指研究院陳文靜表示,首先,因城施策是當前政策主線,多地有望繼續下調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

從2022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延續低溫態勢,供求兩端均弱,購房者置業信心尚未實質修復,市場成交規模降幅明顯,房企投資意願不足。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今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各地積極落實「因城施策」穩市場、穩預期

據中指監測,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已有超70城出台房地產政策百餘條,主要涉及放鬆限購政策、降低首付比例、發放購房補貼、取消限售、為房企提供資金支持等方面。其中鄭州、蘭州、重慶、溫州、南寧、菏澤、佛山、贛州等城市優化調整限貸政策,部分城市下調個人商業貸款首套或二套首付比例;另有多個城市下調房貸利率,4月14日,央行鄒瀾司長回答記者提問時曾指出,「3月份以來,由於市場需求減弱,全國已經有一百多個城市的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情況,自主下調了房貸利率,平均幅度在20個到60個基點不等。」

此次《通知》明確提出「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預計接下來將有更多城市下調商貸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優化「認房認貸」標准,多數城市的首套房貸利率有望降至基準線4.6%,二套降至5.2%,通過降利率實現降低購房者置業成本,釋放購房需求,對房地產行業產生實質性利好。

另外,近期多地疫情反復,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響,《通知》提出「靈活採取合理延後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等方式調整還款計劃予以支持」,該措施是對居民的實質性紓困,有利於穩定當前市場預期。

其次,金融機構區分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不搞「一刀切」,有利於優質項目得到合理資金支持。

根據中指監測,截至2022年3月31日,房企待償債券余額共計26452.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債券合計6888.7億元,其中信用債余額3305.7億元,海外債余額3583.0億元,房企仍處償債高峰期。根據最新數據,2022年1-3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8萬億元,同比下降19.6%,為歷史最大降幅,其中國內貸款降幅超20%,企業資金壓力不減。

《通知》明確提出「金融機構要區分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加大對優質項目的支持力度,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不搞「一刀切」,保持房地產開發貸款平穩有序投放」。去年以來,在部分房企風險顯性化後,金融機構出現了應激反應,「避險」情緒上升,企業主體一旦出現違約情況,所有項目融資都會受到影響,誤傷了房企部分優質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流動性風險。此次特別提出「金融機構要區分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有利於部分出險企業的優質項目得到合理資金支持。

一般而言,優質的地產項目多分布在一二線和強三線等熱點城市,債務結構清晰合理且具有良好的回款能力,此類項目未來資金支持力度或將加大,從而帶動企業資金面得到改善。

再是、並購債融資加快推進,加速出險企業出清。

根據中指監測,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房企發行並購債,直接融資超100億元,發行主體以國央企為主。同時,多家房企與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或備忘錄,獲得並購融資貸款額度。此外,多家銀行及資管公司以發行並購債的方式募集資金。

本次《通知》明確提出「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要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業務,加大並購債券融資支持力度,積極提供兼並收購財務顧問服務。」未來加大並購債融資支持力度,有利於加快債務違約的房企風險出清。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行業調整階段,房企對收並購整體持審慎態度,目前房企並購債資金也多用於合作項目。當下,房企對「自身安全」要求較高,對於標的物選擇及出手時機更加謹慎。

近期利好政策頻出,從15日全面「降准」到18日央行強調「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樓市信貸環境和調控政策有望加快改善,尤其是降首付、降利率、優化二套房認定標准等將有效激發住房需求釋放。從行業發展來看,購房需求並未消失,但短期需求端觀望情緒較重,預計隨著政策逐漸落地,購房者預期和置業信心有望逐漸企穩,而市場恢復節奏仍有賴於疫情的有效防控和各地政策的執行力度。

下為《通知》原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決策部署及全國保障物流暢通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會議要求,4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支持受困主體紓困、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外貿出口發展三個方面,提出加強金融服務、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23條政策舉措。

《通知》指出,要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行業、企業、人群等金融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擴大貸款投放、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適時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按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的1%提供激勵資金,將原用於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00億元再貸款額度繼續滾動使用,促進金融資源向受疫情影響企業、行業、地區傾斜。保障留抵退稅資金及時准確直達,促進市場主體盡早享受到政策紅利。對於受困人群,金融機構要靈活採取合理延後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等方式予以支持,相關逾期貸款可以不作逾期記錄報送。

《通知》強調,要抓好抓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地。用好用足支農再貸款再貼現、碳減排支持工具,優化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全力保障糧食、能源穩定供應。設立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支持普惠養老機構融資。用好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豐富新市民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地方政府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依法合規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因城施策,合理確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築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引導平台企業依法合規開展普惠金融業務,最大化惠企利民。要求金融機構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提高新發放企業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佔比。

為落實好全國保障物流暢通和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會議精神,《通知》要求,發揮好民航應急貸款作用,加快科技創新再貸款落地,建立信貸、債券融資對接機制,支持貨運物流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循環。金融機構要主動跟進和有效滿足運輸物流企業、貨車司機的融資需求,對暫時償還貸款困難的,合理給予貸款展期和續貸安排。對貨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網店店主等靈活就業主體,比照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加大經營性貸款支持。

《通知》明確,將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廣至全國,開展更高水平人民幣結算便利化和企業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允許具有貿易出口背景的國內外匯貸款結匯使用。提高企業跨境人民幣使用效率,完善企業匯率避險管理服務。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業外匯衍生品交易相關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手續費。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為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加速落地,人民銀行靠前發力加快向中央財政上繳結存利潤,截至4月中旬已上繳6000億元,主要用於留抵退稅和向地方政府轉移支付,相當於投放基礎貨幣6000億元,和全面降准0.25個百分點基本相當。4月15日,人民銀行宣布全面降准0.25個百分點,將再投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從全年看,人民銀行將總計上繳11000多億元結存利潤,繳款進度靠前發力,視退稅需要及時撥付,與其他貨幣政策操作相互配合,有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引導市場利率下行0.1-0.15個百分點,帶動一季度企業貸款利率同比下降0.21個百分點至4.4%,為有統計以來的記錄低點。加大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力度,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兩項減碳工具,加快1000億再貸款投放交通物流領域,創設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400億元普惠養老再貸款,預計帶動金融機構貸款投放多增1萬億元。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與相關部門、地方黨政和金融機構並肩奮進,扎實推動各項政策精準落地,及早釋放政策紅利,全力以赴支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完)

附件

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及時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銀發〔2020〕29號文),提出貨幣信貸、金融服務等30項措施,為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當前,受疫情和國內外因素疊加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加大。為進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行業、企業、人群等金融支持

(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動性,引導金融機構擴大貸款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充分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推動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對受到疫情實質影響的金融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存款准備金考核的容忍度。

(二)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政策,適時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文化旅遊等接觸型服務業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行業的支持力度。

加強與商務、文化旅遊、交通運輸等行業主管部門的信息共享,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政銀企對接活動,幫助銀行提升客戶獲取、風險評價和管控能力,針對企業特點開發動產抵質押和信用貸款產品。

(三)加大對小微企業等受困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發揮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作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末,按照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的1%提供激勵資金,鼓勵金融機構穩定普惠小微貸款存量,擴大增量。將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並入支農支小再貸款管理,自2022年起,原用於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00億元再貸款額度繼續滾動使用,必要時可再進一步增加,引導金融機構提升信用貸款和首貸戶比重。

金融機構要推廣主動授信、隨借隨還貸款模式,更好滿足小微企業用款需求。要細化實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不良容忍度、盡職免責、績效考核等要求,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加快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要按市場化原則,通過提供中長期貸款、降低利率、展期或續貸支持等方式,積極支持受困企業抵禦疫情影響,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要積極主動對接徵信平台有關的金融、政務、公用事業、商務等不同領域的涉企信用信息,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提高融資效率。

(四)提高對重點地區和受困人群的金融服務質效。金融機構要通過調整區域融資政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實施差異化的績效考核辦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金融供給水平。

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及時優化信貸政策,區分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區分受疫情影響的短期還款能力和中長期還款能力,對其存續個人住房等貸款,靈活採取合理延後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等方式調整還款計劃予以支持。對計程車司機、網店店主、貨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主體,金融機構可比照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加大對其經營性貸款支持力度。

(五)提供便捷金融市場服務。金融市場基礎設施要進一步優化發行、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提供多種服務渠道,調整部分業務開展方式,強化服務保障。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等要利用前期已建立的「綠色通道」,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發債企業,簡化業務流程,適度放寬信息披露制式要求,加大支持力度。

(六)保障基礎金融服務暢通。加強現金管理,確保現金供應和現金安全衛生。確保支付清算通暢運行,按需放開小額支付系統業務限額,延長大額支付系統、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運行時間,加大電子支付服務保障力度。

金融機構在必要時要採取就近網點辦公、召開視頻會議等方式,為企業辦理審批放款等業務。要切實保障公眾徵信相關權益,繼續落實好受疫情影響相關逾期貸款可以不作逾期記錄報送的有關規定。暢通金融消費者線上咨詢、投訴處理通道。

要建立財政-稅務-國庫-銀行協同工作機制,確保資金匯劃渠道暢通,保障疫情防控資金及時撥付到位。各級國庫要落實好助企紓困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暢通退稅資金撥付、退付通道,有效保障退稅資金及時、准確、安全直達市場主體,促進市場主體盡早享受到政策紅利。

二、發揮金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作用,抓好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地

(七)全力做好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產銷的金融保障。用好支農再貸款、再貼現工具,適時增加再貸款額度,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對涉農主體的支持力度。圍繞春耕備耕、糧食流通收儲加工等全產業鏈,制定差異化信貸支持措施。發揮政策性銀行作用,及時保障中央儲備糧信貸資金供給。鼓勵金融機構參與糧食市場化收購,主動對接收購加工金融需求。金融機構要加大對大豆、油料等重要農產品生產、購銷、加工等環節信貸投放力度,加強對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金融保障。

(八)做好煤炭等能源供應的金融服務。優化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合理滿足煤炭安全生產建設、發電企業購買煤炭、煤炭儲備等領域需求,保障電力煤炭等能源穩定供應。抓實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加大對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及周邊煤電改造升級的支持力度,在確保能源供應安全的同時,支持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

(九)加大對物流航運循環暢通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機構要主動跟進和有效滿足運輸企業融資需求。對承擔疫情防控和應急運輸任務較重的運輸物流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優化信貸審批流程,提供靈活便捷金融服務。對於因疫情影響償還貸款暫時困難的運輸物流企業和貨車司機,支持金融機構科學合理給予貸款展期和續貸安排。要用好用足民航應急貸款等工具,多措並舉加大對航空公司和機場的信貸支持力度。

(十)強化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金融支持。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貸款提供再貸款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科技開發和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建立信貸、債券融資對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快速響應產業鏈核心及配套企業融資需求。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發揮供應鏈票據等金融工具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作用,支持供應鏈企業融資。

(十一)加大對有效投資等金融支持力度。開發性、政策性銀行要結合自身業務范圍,加大對重點投資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金融機構要主動對接重大項目,加大對水利、交通、管網、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惠民生、補短板項目和第五代移動通信(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推動新開工項目盡快開工,實現實物工作量。要合理購買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地方政府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要在風險可控、依法合規的前提下,按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不得盲目抽貸、壓貸或停貸,保障在建項目順利實施。做好民間投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金融支持工作。金融機構對信貸增長緩慢的省(區)新增貸款佔比要穩中有升。

(十二)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在貸款、債券融資政策等金融政策上一視同仁。鼓勵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構建中長期合作關系,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充分滿足民營經濟合理金融需求,進一步提高新發放企業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佔比。

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引領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或信用保證基金,重點為首貸、轉貸、續貸等提供增信服務。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民營企業債券投資力度。

(十三)完善住房領域金融服務。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合理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金融機構要區分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加大對優質項目的支持力度,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不搞「一刀切」,保持房地產開發貸款平穩有序投放。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要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業務,加大並購債券融資支持力度,積極提供兼並收購財務顧問服務。

金融機構要在風險可控基礎上,適度加大流動性貸款等支持力度,滿足建築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保持建築企業融資連續穩定。

(十四)引導平台企業依法合規開展普惠金融業務。在推動平台企業網路金融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基礎上,發揮平台企業金融服務的積極作用。支持平台企業運用互聯網技術,優化場景化線上融資產品,向平台商戶和消費者提供非接觸式金融服務。鼓勵平台企業充分發揮獲客、數據、風控和技術優勢,加大對「三農」、小微領域的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引導平台企業穩步降低利息和收費水平,為受疫情影響的貸款客戶提供延期還本付息服務,最大化惠企利民。督促平台企業規范開展與金融機構業務合作,賦能金融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覆蓋面。

(十五)加強對重點消費領域和新市民群體的金融服務。設立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對符合條件的普惠養老貸款提供再貸款支持,加大對普惠養老機構等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規范發展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加大對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遊、新型消費、綠色消費、縣域農村消費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豐富汽車等大宗消費金融產品,滿足合理消費資金需求。

金融機構要用好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圍繞新市民創業形態、收入特點、資金需求,豐富信貸產品供給,降低新市民融資成本,激發新市民創業就業活力。積極創新針對新市民消費、職業技能培訓、子女教育、健康保險、養老保障、住房等領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基礎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性。

三、優化外匯和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促進外貿出口平穩發展

(十六)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將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廣至全國,穩步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鼓勵銀行將更多優質中小企業納入便利化政策范疇。進一步拓寬結算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和銀行憑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等貿易新業態相關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

(十七)便利企業開展跨境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進一步便利企業借用外債,支持非金融企業的多筆外債共用一個外債賬戶。支持企業以線上方式申請外債登記。試點地區符合條件的非金融企業可按規定直接到銀行辦理外債等資本項目外匯登記業務。

允許具有貿易出口背景的國內外匯貸款結匯使用,企業原則上應以貿易出口收匯資金償還。企業因特殊情況無法按期收匯且無外匯資金用於償還具有貿易出口背景的國內外匯貸款的,貸款銀行可按規定為企業辦理購匯償還手續。金融機構要積極創新貿易金融產品,提升貿易融資的服務水平,為企業進出口貿易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十八)完善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金融機構要及時響應外貿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匯率避險需求,支持企業擴大人民幣跨境結算,優化外匯衍生品業務管理和服務,降低企業避險保值成本。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強化政銀企合作,探索完善匯率避險成本分攤機制,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為企業提供貿易融資、匯率避險業務的擔保,提升企業應對匯率波動能力。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業外匯衍生品交易相關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手續費。

(十九)優化跨境業務辦理流程和服務。進一步提升跨境業務數字化水平,銀行可通過審核電子單證等在線化、無紙化方式,提供跨境結算服務。銀行應提高企業經常項下跨境收付款效率。鼓勵銀行豐富人民幣投融資產品,便利企業在對外經貿活動和國際合作領域中使用人民幣。

(二十)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增信保障作用,引導保險機構做好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保險理賠效率。深化政保銀企四方合作,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出口信保保單融資」應用場景,提供更豐富的跨境貿易背景信息和更便捷的核驗服務,精準服務外貿企業,擴大保單融資規模。

(二十一)提升投資者跨境投融資便利度。推動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統一準入標准,簡化入市流程,完善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資金管理。優化境外機構境內發行債券(熊貓債)資金管理,熊貓債發行主體境內關聯企業可按實需原則借用相關熊貓債資金。進一步便利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辦理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登記業務。

四、加強黨的領導,提升政策長期可持續性和政策宣傳落地效果

(二十二)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人民銀行、外匯局系統各單位和各金融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好相關政策,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服務。

(二十三)強化金融支持的可持續性。金融機構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通盤考慮利潤、撥備和核銷等因素,獨立審貸、自主決策、自擔風險,持續做好金融支持工作。要防範道德風險,加強對資金流向、風險情況監測,確保企業合規合理使用資金。人民銀行、外匯局系統各單位要解決政策落地的痛點難點,主動呼應金融機構和市場主體合理訴求,完善政策落地長效機制。要通過媒體、網路等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確保政策及時惠及市場主體。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

2022年4月18日

『捌』 建築施工企業如何融資



引入社會資金參與項目投資,一方面能夠降低建築企業資金壓力,另一方面也能與第三方共享收益、共擔風險。此外,建築企業還可應用市場化債轉股、發行中長期金融工具等直接融資方式,作為金融機構貸款這一間接融資方式的有益補充;有效運用金融風險管理工具,也是降低杠桿率、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創新之舉。




最後,從中觀層面卡緊高杠桿源頭,也是建築領域「降杠桿」的重要措施。主管部門應嚴格規范工程款支付與結算,強化工程造價監管:通過落實工程預付款制度,減少墊資施工的情況發生;通過推行施工過程結算,一方面縮短竣工結算時間,加快資金周轉率,另一方面遏制拖欠工程款,卡緊高杠桿源頭。

『玖』 現在很多銀行說房地產開發企業不能申請經營性物業貸款(固定資產支持融資),想請問銀監會哪好文的規定。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2003年要求,商業銀行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申請的貸款,只能通過房地產開發貸款科目發放,嚴禁以房地產開發流動資金貸款及其他形勢貸款科目發放。

『拾』 住建部央行座談房企:已形成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

8月23日上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同步在官網發布消息稱,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研究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交易商協會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部分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圖片來源:住建部官網
會議指出,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人民銀行、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在前期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
多位地產行業研究分析師認為,此次座談會議的目的依然是保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不斷重申房住不炒的定調,我覺得還是給予市場一個比較穩定的預期。」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8月中上旬,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規模高達261億元,在年內處於高位。年內房企累計已經發行債券811隻,合計融資額高達6242億元。
「特別是最近幾天,房企密集發布大額融資,整體看,7月來,房企融資刷新了歷史同期記錄。」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房企融資井噴是出現增加融資規則的主要原因,座談會的召開是為了避免房企過度融資,出現金融風險。從房企融資看,房企越來越重視境內融資。7月單月房企融資超過700億元,而且呈現利率降低,數量增加的趨勢。新的融資管理規則,或許會加大房企的合作。
一家上市房企預計,具體的細則會更多體現在窗口指導。
他說,目前,所有涉房類企業發債只能借新還舊,接下來去申請發債時,看批文怎麼給可能就知道各監管部門態度了。他同時表示,從2017年調控到現在,很多房企應該都有所准備。
另一家房企的首席財務官也對澎湃新聞表示,「發債再融額度的審批已經在打折扣了。但我覺得這樣對房企適度、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上半年投放了十多萬億的額度有些超投了。」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會議核心點在於,首次從房企的角度談了長效機制,這樣長效機制的工作就更加飽滿了,包括市場、監管和企業。所以這不是簡單打壓開發商,而更多是希望從融資角度去看開發商未來融資和發展。會議繼續強調穩地價等內容,依然有助於穩定後續房企拿地。
比「房企或會加大合作」的看法更進一步的,則是「行業或加速洗牌」。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表示,被新規限制融資的房企有可能延遲或取消近期土地投資計劃;融資收緊使房企銷售回款端壓力驟升,房企大概率將啟動「加速銷售模式」。
中小房企受波及程度要遠大於規模房企,且中小房企自身抗風險能力不足,在新規影響下,融資受限,有可能選擇轉讓全部、部分股權或土地資源。而從長期看,去杠桿、降負債、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確保房地產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的重要保障,房企或早或晚都將面臨這一道必考題。
潘浩認為,調整負債結構無論如何勢在必行。去杠桿、降負債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面臨的課題,也符合政府政策導向,因此「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發展模式或將逐漸退出企業戰略。其次,財務指標不能實現短期迅速調整,需要長期的債務結構優化。而拆分業務板塊上市、合作開發、多元化模式等也正是目前房企採取的長期應對風險的方式。
會議強調,市場化、規則化、透明化的融資規則,有利於房地產企業形成穩定的金融政策預期,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和融資行為,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也有利於推動房地產行業長期穩健運行,防範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會議還就完善住房租賃市場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加快形成「租購並舉」住房制度等進行了研究。
盧文曦表示,最近長租公寓方面有一些由金融產品引發的亂象,比如租金貸,市場秩序有了一些變動,在座談會中也提到了這一塊,後續肯定會有一個慢慢規范的過程。
此前,市場傳言,監管部門為房地產企業財務指標劃定「三道紅線」,嚴格落實「房住不炒」,意在通過管控房企有息負債增長情況,管控房地產行業杠桿水平,築牢房企安全底線。
中國指數研究院對三道紅線進行了解釋。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凈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中指院認為,與以往政策不同,「三道紅線」將實現對融資激進企業的精準管控,防範企業風險,倒逼企業理性投資,間接引導土地市場逐步回歸,推動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在「房住不炒」調控主基調下,房地產行業「穩」字當頭。當前,房地產行業融資監管趨緊,為了避免房地產企業密集、高息進行融資,導致行業出現大面積的債務風險,監管部門開始考慮區別管控房企有息負債增長情況,監管更加精細化。「三道紅線」制度能夠強化行業中杠桿水平不高、財務穩健的地產企業優勢,改變行業的長遠預期,更有利於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以有息負債規模為融資管理操作目標,分檔設定為有息負債規模增速閾值,每降低一檔,上限增加5%。
有息負債規模將以2019年6月底為基礎,如果房地產企業:「三線」均超出閾值為「紅色檔」,有息負債規模不得增加;「二線」超出閾值為「橙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一線」超出閾值為「黃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三線」均未超出閾值為「綠色檔」, 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5%。

閱讀全文

與人民銀行發文支持建築施工企業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份份額轉讓 瀏覽:502
價格usd什麼意思 瀏覽:656
去年買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174
哪個軟體理財產品利息比較高 瀏覽:162
菏澤市宜信普惠金融投資擔保公司 瀏覽:955
森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04
消費金融公司運作模式 瀏覽:360
凈值型理財產品就是基金嗎 瀏覽:142
怎麼營銷黃金定投交易策略 瀏覽:301
渤海信託管理總部 瀏覽:357
國富期貨交易手續費 瀏覽:929
蒙牛融資項目結構 瀏覽:376
定向采購供應鏈金融服務 瀏覽:790
車貸貸款合同在金融公司還是銀行 瀏覽:768
貸款全款買車金融服務費 瀏覽:118
期貨日內周期配合 瀏覽:570
外匯反向跟單可行嗎 瀏覽:934
期貨合約和現貨合同的區別 瀏覽:801
金融機構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 瀏覽:405
北新路橋股票預測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