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上市審計的流程
第一步、新設設立
即5個以上發起人出資新設立一家股份公司。
(1)發起人制定股份公司設立方案;
(2)簽署發起人協議並擬定公司章程草案;
(3)取得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對設立公司的批准;
(4)發起人認購股份和繳納股款;
(5)聘請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驗資;
(6)召開創立大會並建立公司組織機構;
(7)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
第二步、改制設立
即企業將原有的全部或部分資產經評估或確認後作為原投資者出資而設立股份公司。
(1)擬定改制設立方案;
(2)聘請具有證券業務資格的有關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和國有資產評估;
(3)簽署發起人協議並擬定公司章程草案;
(4)擬定國有土地處置方案並取得土地管理部門的批復;
(5)擬定國有股權管理方案並取得財政部門的批復;
(6)取得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對設立公司的批准;
(7)發起人認購股份和繳納股款、辦理財產轉移手續;
(8)聘請具有證券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驗資;
(9)召開公司創立大會並建立公司組織機構;
(10)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
第三步、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
即先改制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或新設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然後再將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1)向國務院授權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提出變更申請並獲得批准;
(2)聘請具有證券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3)原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作為擬設立的股份公司的發起人,將經審計的凈資產按1:1的比例投入到擬設立的股份公司;
(4)聘請具有證券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驗資;
(5)擬定公司章程草案;
(6)召開創立大會並建立公司組織機構;
(7)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公司上市條件
根據我國《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即股份有限公司要成為上市公司的先決條件是公司股票已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屬募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如是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則不能直接成為上市公司。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這里的股本總額包括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的投票和發起人認購及向特定投資者發行的股票的總和,不單指公開向社會公眾發行的股票。
(3)開業時間在3年以上及最近3年連續盈利。投資者在投資之彰,要對所欲購股票的公司進行分析,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狀況、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等情況。同時,證券管理部門也要對公司情況進行考察。這就他公司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分析,如果公司剛剛成立,這些情況也無從談起。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如15%以上。
上市公司是開放性經濟組織,其目的在吸收眾多方面的社會資本,股東根據所持股票在公司總股本中的份額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為了防止少數大股東操縱公司,實現上市公司股份的分散性,避免大股東侵犯小股東的權益,有必要規定上市公司的股份構成。
所以《公司法》規定持有股票面值達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少於1000人。這里是股票面值達1000元,而不以股東購買股票時支付的價款為准。同時,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向社會公開發行,也有一部分由發起人認購和向特定的投資者發行,發起人和特定的投資者往往具有比一般投資者更優越的地位,因此為了維護一般投資者的利益,也有必要規定兩者之間的股份比例。
(5)公司在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上市公司應是具有極高信譽的企業,其生產經營依法進行,違法行為將導致公司危機,所以上市公司應無重大違法行為。重大違法行為是指超過經營范圍、採取欺詐手段經營等行為。
這些行為應承擔重大法律責任,如警告、吊銷營業執照等。當然以前有違法行為,現已改正的公司也可成為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是投資者了解公司狀況,如虛假記載即屬重大違法行為也是對投資者的欺騙,投資者無法了解公司真實狀況,自然也就不能成為上市公司。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國務院是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有權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對整個經濟的綜合考慮,制定行政法規,規定上市公司的其他條件。
『貳』 審計流程圖
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範本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公司內部管理和審計監督,有效控制風險,規范公司內部審計工作,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完善公司治理、促進公司內部控制有效運行、改善公司風險管理方面的作用,根據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及其它有關法律法規,法規和《公司章程》,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內部審計是企業實施的內部經濟監督,是指公司內部審計機構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制度的規定,對公司經營活動及所屬部門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管理人員責任評價、合同復查等有效地進行監督和評價的一種活動
第三條 公司設立內部審計部,作為公司董事會審計工作的執行機構,負責組織實施公司內部審計制度,指導、監督公司系統內部審計工作,公司內部審計制度和審計人員的職責,經董事會批准後實施。內部審計人員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本公司的規章制度,對本公司及所屬控股、參股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獨立進行審計監督,審計負責人向董事會負責並定期報告工作
『叄』 香港公司審計的流程是怎麼樣的香港公司審計費用多少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一、香港公司做賬審計流程:
1.整理並准備公司事務歷史記錄、單據(收據與合同)及銀行對賬單等資料。
2.提交准備好的資料給香港持牌會計師後,會計師會根據以上資料出具審計報告。
3.填寫稅務局下發的稅務申報表,並和審計報告一起提交至稅務局,進行稅務申報。
4.稅務局收到申報表和審計報告後,會根據申報表和審計報告來告知該公司是否需要交稅,若需要,則會發送交稅通知單。
5.收到通知單後,按指定日期准備繳納稅金稅款,繳納完成後會得到相應的單據。
二、由於香港公司審計必須要託付給香港持牌會計師處理,也就是給第三方機構辦理,那麼既然是機構,每家的收費標准也是肯定不一樣,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定價的,雖然大多數機構收費標准不一樣,但具體價格都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決定的:
1.公司架構
如果一個公司的架構越簡單,那麼做賬復雜程度肯定沒有那麼大,那麼價格肯定也會隨之下降,但是如果公司架構很復雜,比如控股和關聯著多家公司,那麼做賬的復雜程度肯定也會隨之上升,那麼價格肯定也會隨著難度增加而上升。
2.公司營業額
如果一個公司的越大,流水越多,那麼其做賬難度和復雜程度肯定也會越大,復雜程度和難度越大,收費也就越高,幾乎大部分第三方機構都是以此為收費依據。
3.公司業務筆數
如果一個公司的銀行月結單流水筆數越多,那麼賬目單據肯定也會隨著流水筆數增加而增加,那麼相對應的,賬目單據越多,做賬難度和復雜程度也會越大,收費肯定也會隨之上升了。
通常審計的費用會根據以上幾個方面來決定,通常是幾千至幾萬不等。
以上回答就是香港公司審計的流程和大概費用了,希望可以幫助您。
『肆』 審計工作流程
一般審計工作流程包括五個階段:
所有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必須在4月底之前披露年度報告,同時由於4月份之前有兩個重要節日,即春節和清明節,實際年報審計工作的時間不足3個半月。所以一般會在11、12月的時候,安排會計師事務所會對公司進行財務報表預審工作。
預審工作,相對輕鬆些,不需要編制很規范的底稿,也不需要出具審計報告。這個階段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了解公司內外部變化,形成風險評估底稿,完成內部控制測試底稿、實施涉及多科目的細節測試程序。
細節測試程序一般內容包括:
1、獲取各月的銀行對賬單,實施銀行賬面數與銀行對賬單雙向核對;
2、對期末余額較大的應收賬款,大額發生額的銷售業務實施細節測試,獲取銷售合同、發票、出庫單、驗收單等原始單據;
3、對期末余額較大的存貨、應付賬款,大額發生額的采購業務實施細節測試,獲取采購合同、發票、入庫單等原始單據;
4、對增加的長期資產,抽查合同、完工驗收單、發票;對在建工程實施細節測試獲取合同;
5、對銀行借款實施所有發生額查驗,獲取貸款合同、擔保抵押合同、銀行借據等;
6、獲取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報告、整理編制賬面數與申報表核對表;
7、抽查員工工資表,同期比較分析單位工資的波動原因;
8、抽查費用,營業外收支大額發生額和特殊事項,獲取相應的合同和發票、特殊事項的原始資料。例如訴訟事項需要獲取法院判決文書;政府補助需要獲取有關部門的紅頭文件及收款收據等;
接近12月31日後的一個星期是會計師事務所最忙的時候,每個審計員都被安排到不同的項目上,對各種公司進行年報盤點工作。盤點主要包括:存貨盤點、現金盤點、固定資產盤點、在建工程建設狀態現場查看等
多數企業會在1月15號左右,完成上一個年度的賬務處理工作。這個時候審計人員根據企業導出來的最末級科目余額表,對往來款發函抽樣,製作函證,並根據企業提供的地址進行往來款函證;根據企業提供的各銀行賬戶信息,理財信息、貸款余額信息等,編制銀行詢證函,親自在企業人員陪同下前往銀行詢證或根據企業提供的地址進行快遞發函;
之所以會有前面三個階段,就是為了縮短現場審計的時間,避免突然大量繁重的工作內容整垮財務部,畢竟公司還需要正常運營。畢竟4、5月份之前,公司財務部除了要應付正常審計外,還需要申報各種稅、制定年度預算等。一般企業這個階段審計安排一周時間左右;這個時候的現場審計內容主要包括:
1、對預審截點至資產負債表日期間的業務進行審核;
2、編制實質性程序底稿,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與公司財務、管理層進行必要的溝通;
到了最後一個階段,所有外勤結束,這個時候需要回所,進行底稿整理,將審定報表與紙質底稿核對;列出待補資料清單讓企業補充。完成審計報告初稿的編制及底稿完成差不多的時候就需要送到風險控制部審核;審核完成後,根據審核結果,繼續修改底稿、補充資料;最後所有待補事項均解決後,就可以出具審計報告了
這里只是簡單介紹一下審計的五個階段。實際審計過程中存在很多應該需要注意的細節或是意外的情況。如果您對這些敢興趣,想聽我分享的話,歡迎大家來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號「財經奧迪特」,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在評論區品論或是私信我。謝謝。
『伍』 年度審計的具體操作流程是怎麼樣的
年度審計的具體操作流程是:
1、搞審計前調查。
2、自製審計前調查報告。
3、編制審計實施方案。
4、編制審計通知書
5、提前三天下發審計通知書
6、按照審計通知書上標注的審計時間到被審計單位實施現場審計,也可以採取送達審計。
7、根據審計查出的問題,編制審計底稿。匯總審計底稿。
8、編制審計小組報告。
9、將審計小組報告送被審計單位徵求意見。
10、根據被審計單位徵求意見書,重新編制審計報告,
11、將重新編制審計報告送本單位法制審理部門,進行審理。
12、根據法制審理部門提交的審理書,再重新編制審計報告。
13、經審計部門負責人對審計報告審核後,編號,列印正式審計報告,送交被審計單位和其主管部門。
14、對於嚴重的違紀問題,編制審計決定書,對被審計單位進行處理。
15、根據被審計單位執行審計決定書情況,編制被審計單位執行審計決定報告書。
16、整理審計資料,裝捲成冊,移交檔案管理部門。
17、審計整個過程結束。
需要做年度審計的企業有:
1、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即自然人獨資企業或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2、外資企業
3、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4、從事金融、證券、期貨的公司;
5、長期欠債或做虧損的企業
6、從事保險、創業投資、驗資、評估、擔保、房地產經紀、出入境中介、外派勞務中介、企業登記代理的公司;
7、注冊資本實行分期付款未完全繳齊的公司;
8、三年內有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違法行為的公司。
一般來說,一人有限公司、獨資公司、財稅公司都要做審計報告的。
企業提交的審計報告可以是針對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審計報告,也可以是針對企業年度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審計報告。
『陸』 請問四大做IPO審計的大致流程
做IPO審計的大致流程:前期盡職調查——資產置入或置出等業務重組審計、剝離調整審計、股權結構調整審計以及利潤分配審計——股份制改制審計——驗資——股權結構調整審計及驗資——申報財務報表審計——補充審計——發行驗資——股票上市。
『柒』 審計的流程和具體方法 (具體 具體 具體)
我考過了CPA的審計,用專業語言說一下吧,
1.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並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對公司整體層面及業務流程層面的內部控制是否存在,設計是否合理及是否執行等情況進行了解
3.基於上訴風險的了解,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4.基於上述風險的評價,制定審計計劃
5.根據審計計劃,執行控制測試
6.根據控制測試的結果,制定實質性測試的具體計劃
7.執行具體的實質性測試
8.完成現場審計,並就初步審計情況與公司的管理層、治理層進行溝通
9.完成審計報告草樣
10.內部3級審核程序
11.向被審計單位發出審計報告徵求意見稿,如被審計單位同意改徵求意見稿,簽字蓋章確認,並同時簽署一系列聲明書
12.發出審計報告
『捌』 審計程序包括那幾個程序,每個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審計程序/步驟:
1.取得或編制固定資產及折舊分類匯總表,復核其加計數是否正確,並與明細賬、總賬和報表有關項目進行核對。
2.實施分析性復核,查找差異原因。
3.監盤或抽盤固定資產
(1)對固定資產進行監盤,取得盤點明細表及重大盤盈盤虧事項的說明。
(2)如未參與定期盤點,索取並檢查被審計單位期末固定資產盤點計劃及固定資定期盤點明細表。偕同單位有關人員,抽盤部分固定資產項目:①從盤點明細表中選擇部分項目,檢查是否實際存在。②從固定資產實物中選擇部分項目,檢查有無固定資產卡片,檢查這些資產是否記錄在盤點明細表、固定資產明細賬中。③檢查上述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證明文件,檢查固定資產是否歸單位所有。
(3)實地觀察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和安全狀況。
(4)檢查高價易流動固定資產的安全性。
4.抽查固定資產明細賬、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
(1)檢查固定資產增加:①檢查國家有特殊規定的固定資產購置是否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②檢查購置發票和支付憑據上的銷售單位名稱與合同是否一致。③檢查購入的固定資產原值是否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或售出單位的賬面原價(扣除原安裝成本)、包裝費、運雜費和安裝成本等記賬。④檢查已經交付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結算手續的固定資產是否已暫估入賬。⑤檢查固定資產購置、建造的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劃分是否符合規定。⑥檢查固定資產關聯交易是否合規,檢查資產關聯交易價格是否恰當。⑦檢查接收捐贈固定資產價值是否按照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憑據記賬。接受固定資產時發生的各項費用是否計入固定資產價值。⑧檢查盤盈固定資產價值是否按重置完全價值記賬。
(2)檢查年內資產重估價值變動大的固定資產,取得重估資產清單及評估資料副本:①檢查評估單位是否具有評估資格,了解重估的方法和假設,重估的標准數據。②檢查有關賬戶和評估報告文件,檢查被重估的資產價值是否與評估結果一致。③檢查資產重估的預計目標、范圍、基礎,是否在原基礎上分類 、評估。④檢查重估增減價值的計算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⑤檢查固定資產價值變動是否得到有關部門的核准。
(3)檢查本年度減少固定資產會計處理是否正確。① 審查固定資產有無因管理、保管不嚴發生盤虧、毀損;②審查固定資產報廢、出租、擔保、出借、對外投資等是否報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變價收入是否全部入賬,有無挪作他用;③對外出租固定資產是否堅持有償佔用原則,取得收益是否按規定入賬,有無個人使用的國有資產未交公,改變資產所有權的問題。
5.抽查累計折舊明細賬、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
(1)對照檢查前後期折舊方法和折舊率是否一致。檢查改變折舊方法和折舊率是否經過有關部門的核准。
(2)檢查長期閑置固定資產的折舊是否停止計提。
(3)復算部分項目的本年度折舊,驗算折舊計提是否正確。
6.索取固定資產保險協議或保單,檢查固定資產的保險是否基於市場價格,其范圍、數額是否符合規定。
7.檢查固定資產維修費用的核算是否符合規定,大額或不均衡的維修費用是否通過預提費用、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等科目核..
8.檢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有無不通過「在建工程」直接記入固定資產。
9.檢查租賃固定資產
(1)抽取期末有餘額的新增租賃固定資產項目①對照檢查長期應付款和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有關證明文件,檢查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所有權。②實地觀察,檢查租賃資產的確存在並且由被審計單位使用。③檢查支付憑證上的租賃費和租賃期間與租賃合同上項目是否一致。
(2)檢查年末之前結束租賃的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10.檢查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和凈值(及重估結果)是否已在資產負債表上恰當披露,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是否單獨披露。檢查會計報表附註是否披露採用的折舊方法、當期固定資產的重大變化和抵押的固定資產等信息。
11.完成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審定表。
『玖』 求公司內部的審計流程及內容
你這個問題有點大,怎麼說呢?你這個工作屬於公司內部控制的一個環節,我給你發個內部控制的資料吧。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大中型企業。
小企業和其他單位可以參照本規范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
大中型企業和小企業的劃分標准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本規范所稱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第四條 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
(二)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
(三)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
(四)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
(五)成本效益原則。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第五條 企業建立與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應當包括下列要素:
(一)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般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
(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三)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採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
(四)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企業及時、准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五)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及時加以改進。
第六條 企業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本規范及其配套辦法,制定本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並組織實施。
第七條 企業應當運用信息技術加強內部控制,建立與經營管理相適應的信息系統,促進內部控制流程與信息系統的有機結合,實現對業務和事項的自動控制,減少或消除人為操縱因素。
第八條 企業應當建立內部控制實施的激勵約束機制,將各責任單位和全體員工實施內部控制的情況納入績效考評體系,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第九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根據法律法規、本規范及其配套辦法,明確貫徹實施本規范的具體要求,對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條 接受企業委託從事內部控制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根據本規范及其配套辦法和相關執業准則,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出具審計報告。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簽字的從業人員應當對發表的內部控制審計意見負責。
為企業內部控制提供咨詢的會計師事務所,不得同時為同一企業提供內部控制審計服務。
第二章 內部環境
第十一條 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章程,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明確決策、執行、監督等方面的職責許可權,形成科學有效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
股東(大)會享有法律法規和企業章程規定的合法權利,依法行使企業經營方針、籌資、投資、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的表決權。
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依法行使企業的經營決策權。
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監督企業董事、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經理層負責組織實施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事項,主持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 董事會負責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監事會對董事會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進行監督。經理層負責組織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運行。
企業應當成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適當的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的建立實施及日常工作。
第十三條 企業應當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負責審查企業內部控制,監督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情況,協調內部控制審計及其他相關事宜等。
審計委員會負責人應當具備相應的獨立性、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專業勝任能力。
第十四條 企業應當結合業務特點和內部控制要求設置內部機構,明確職責許可權,將權利與責任落實到各責任單位。
企業應當通過編制內部管理手冊,使全體員工掌握內部機構設置、崗位職責、業務流程等情況,明確權責分配,正確行使職權。
第十五條 企業應當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保證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工作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結合內部審計監督,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內部審計機構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應當按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程序進行報告;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權直接向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監事會報告。
第十六條 企業應當制定和實施有利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政策。人力資源政策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員工的聘用、培訓、辭退與辭職。
(二)員工的薪酬、考核、晉升與獎懲。
(三)關鍵崗位員工的強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崗位輪換制度。
(四)掌握國家秘密或重要商業秘密的員工離崗的限制性規定。
(五)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政策。
第十七條 企業應當將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勝任能力作為選拔和聘用員工的重要標准,切實加強員工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升員工素質。
第十八條 企業應當加強文化建設,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倡導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協作精神,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強化風險意識。
董事、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
企業員工應當遵守員工行為守則,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第十九條 企業應當加強法制教育,增強董事、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法制觀念,嚴格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監督,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和重大法律糾紛案件備案制度。
第三章 風險評估
第二十條 企業應當根據設定的控制目標,全面系統持續地收集相關信息,結合實際情況,及時進行風險評估。
第二十一條 企業開展風險評估,應當准確識別與實現控制目標相關的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確定相應的風險承受度。
風險承受度是企業能夠承擔的風險限度,包括整體風險承受能力和業務層面的可接受風險水平。
第二十二條 企業識別內部風險,應當關注下列因素:
(一)董事、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的職業操守、員工專業勝任能力等人力資源因素。
(二)組織機構、經營方式、資產管理、業務流程等管理因素。
(三)研究開發、技術投入、信息技術運用等自主創新因素。
(四)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財務因素。
(五)營運安全、員工健康、環境保護等安全環保因素。
(六)其他有關內部風險因素。
第二十三條 企業識別外部風險,應當關注下列因素:
(一)經濟形勢、產業政策、融資環境、市場競爭、資源供給等經濟因素。
(二)法律法規、監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三)安全穩定、文化傳統、社會信用、教育水平、消費者行為等社會因素。
(四)技術進步、工藝改進等科學技術因素。
(五)自然災害、環境狀況等自然環境因素。
(六)其他有關外部風險因素。
第二十四條 企業應當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按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影響程度等,對識別的風險進行分析和排序,確定關注重點和優先控制的風險。
企業進行風險分析,應當充分吸收專業人員,組成風險分析團隊,按照嚴格規范的程序開展工作,確保風險分析結果的准確性。
第二十五條 企業應當根據風險分析的結果,結合風險承受度,權衡風險與收益,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企業應當合理分析、准確掌握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關鍵崗位員工的風險偏好,採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避免因個人風險偏好給企業經營帶來重大損失。
第二十六條 企業應當綜合運用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和風險承受等風險應對策略,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控制。
風險規避是企業對超出風險承受度的風險,通過放棄或者停止與該風險相關的業務活動以避免和減輕損失的策略。
風險降低是企業在權衡成本效益之後,准備採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降低風險或者減輕損失,將風險控制在風險承受度之內的策略。
風險分擔是企業准備藉助他人力量,採取業務分包、購買保險等方式和適當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風險承受度之內的策略。
風險承受是企業對風險承受度之內的風險,在權衡成本效益之後,不準備採取控制措施降低風險或者減輕損失的策略。
第二十七條 企業應當結合不同發展階段和業務拓展情況,持續收集與風險變化相關的信息,進行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及時調整風險應對策略。
第四章 控制活動
第二十八條 企業應當結合風險評估結果,通過手工控制與自動控制、預防性控制與發現性控制相結合的方法,運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
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和績效考評控制等。
第二十九條 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要求企業全面系統地分析、梳理業務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職務,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
第三十條 授權審批控制要求企業根據常規授權和特別授權的規定,明確各崗位辦理業務和事項的許可權范圍、審批程序和相應責任。
企業應當編制常規授權的許可權指引,規范特別授權的范圍、許可權、程序和責任,嚴格控制特別授權。常規授權是指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按照既定的職責和程序進行的授權。特別授權是指企業在特殊情況、特定條件下進行的授權。
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
企業對於重大的業務和事項,應當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或者聯簽制度,任何個人不得單獨進行決策或者擅自改變集體決策。
第三十一條 會計系統控制要求企業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准則制度,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序,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
企業應當依法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從業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機構負責人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
大中型企業應當設置總會計師。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不得設置與其職權重疊的副職。
第三十二條 財產保護控制要求企業建立財產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採取財產記錄、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等措施,確保財產安全。
企業應當嚴格限制未經授權的人員接觸和處置財產。
第三十三條 預算控制要求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明確各責任單位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許可權,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強化預算約束。
第三十四條 運營分析控制要求企業建立運營情況分析制度,經理層應當綜合運用生產、購銷、投資、籌資、財務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因素分析、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等方法,定期開展運營情況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明原因並加以改進。
第三十五條 績效考評控制要求企業建立和實施績效考評制度,科學設置考核指標體系,對企業內部各責任單位和全體員工的業績進行定期考核和客觀評價,將考評結果作為確定員工薪酬以及職務晉升、評優、降級、調崗、辭退等的依據。
第三十六條 企業應當根據內部控制目標,結合風險應對策略,綜合運用控制措施,對各種業務和事項實施有效控制。
第三十七條 企業應當建立重大風險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明確風險預警標准,對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或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員、規范處置程序,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理。
第五章 信息與溝通
第三十八條 企業應當建立信息與溝通制度,明確內部控制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序,確保信息及時溝通,促進內部控制有效運行。
第三十九條 企業應當對收集的各種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進行合理篩選、核對、整合,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企業可以通過財務會計資料、經營管理資料、調研報告、專項信息、內部刊物、辦公網路等渠道,獲取內部信息。
企業可以通過行業協會組織、社會中介機構、業務往來單位、市場調查、來信來訪、網路媒體以及有關監管部門等渠道,獲取外部信息。
第四十條 企業應當將內部控制相關信息在企業內部各管理級次、責任單位、業務環節之間,以及企業與外部投資者、債權人、客戶、供應商、中介機構和監管部門等有關方面之間進行溝通和反饋。信息溝通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報告並加以解決。
重要信息應當及時傳遞給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
第四十一條 企業應當利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的集成與共享,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信息與溝通中的作用。
企業應當加強對信息系統開發與維護、訪問與變更、數據輸入與輸出、文件儲存與保管、網路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證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第四十二條 企業應當建立反舞弊機制,堅持懲防並舉、重在預防的原則,明確反舞弊工作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有關機構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職責許可權,規范舞弊案件的舉報、調查、處理、報告和補救程序。
企業至少應當將下列情形作為反舞弊工作的重點:
(一)未經授權或者採取其他不法方式侵佔、挪用企業資產,牟取不當利益。
(二)在財務會計報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等。
(三)董事、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濫用職權。
(四)相關機構或人員串通舞弊。
第四十三條 企業應當建立舉報投訴制度和舉報人保護制度,設置舉報專線,明確舉報投訴處理程序、辦理時限和辦結要求,確保舉報、投訴成為企業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徑。
舉報投訴制度和舉報人保護制度應當及時傳達至全體員工。
第六章 內部監督
第四十四條 企業應當根據本規范及其配套辦法,制定內部控制監督制度,明確內部審計機構(或經授權的其他監督機構)和其他內部機構在內部監督中的職責許可權,規范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內部監督分為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日常監督是指企業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的情況進行常規、持續的監督檢查;專項監督是指在企業發展戰略、組織結構、經營活動、業務流程、關鍵崗位員工等發生較大調整或變化的情況下,對內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督檢查。
專項監督的范圍和頻率應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以及日常監督的有效性等予以確定。
第四十五條 企業應當制定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准,對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分析缺陷的性質和產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採取適當的形式及時向董事會、監事會或者經理層報告。
內部控制缺陷包括設計缺陷和運行缺陷。企業應當跟蹤內部控制缺陷整改情況,並就內部監督中發現的重大缺陷,追究相關責任單位或者責任人的責任。
第四十六條 企業應當結合內部監督情況,定期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出具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方式、范圍、程序和頻率,由企業根據經營業務調整、經營環境變化、業務發展狀況、實際風險水平等自行確定。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七條 企業應當以書面或者其他適當的形式,妥善保存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過程中的相關記錄或者資料,確保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過程的可驗證性。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八條 本規范由財政部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解釋。
第四十九條 本規范的配套辦法由財政部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第五十條 本規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實施。
二OO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拾』 審計程序包括那幾個程序
審計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後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
審計員的工作內容:
1、審查企業各項財務制度的落實情況,協助審計主管擬訂審計計劃或方案 2、負責完成資產、負債、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等單項業務的審計工作
3、按照審計程序和審計方案,獲得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持審計發現和審計建議,為企業運營提供增長服務 4、審查財務收支項目、費用開支與報銷等工作 5、審查發票、憑證、賬冊、報表的真實性以及其填制是否符合企業財務制度的要求
6、檢查、復核審計證據,做出單項審計評價意見
7、針對所有涉及的審計事項,編寫內部審計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8、進行企業保密工作,按規定使用所獲取的財務資料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