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IPO和借殼上市有什麼優缺點為什麼有的公司要借殼而不IPO
借殼上市最大的優點的是周期快,可以規避一些IPO無法規避的重大瑕疵;最大的缺點是成本較高,因為在借殼上市時會有較大的重組成本以及股權稀釋和攤薄,此外,在國內借殼上市暫時無法立即進行融資,需要借殼上市運行一段時間後方能進行再融資。
IPO的缺點是周期較長,需要規范的問題的較多,面臨更嚴苛的審核;但可以立即募集資金,股權僅因為發行新股募集資金而被稀釋,不會像借殼上市那樣在募集資金之前就被稀釋。
② 借殼上市與IPO各有哪些優缺點
原則上,個人感覺主要是公司架構和對外關系對公司發展的作用不同
③ IPO上市流程與借殼上市流程借殼的優勢和減少了多少步驟
n買殼上市與直接上市比較直接上市的利弊:
好處
Ø成功後可直接達到融資效果Ø比買殼上市的成本一般較低(3千多萬人民幣)Ø沒有注入資產於上市公司的限制弊處
Ø上市操作時間一般較長,一般需要九個多月甚至更長的時間Ø上市過程存在若干不明朗因素,如須通過證監會,聯交所審批及面臨承銷壓力Ø上市成功前須支付超過60%的費用(約港幣1500-2000萬),但未必一定能成功上市n買殼上市與直接上市比較(續)買殼上市的利弊:
好處
Ø比直接上市簡單、快捷(3個月-5個月)Ø如前期工作準備充分,成功率相對較高Ø無需支付巨額的IPO費用而冒最後上市失敗的風險Ø借殼上市後,可再融資能力強(於2002年於香港或美國主板及創業板之「再融資」總額為560億港幣)Ø不用符合直接上市的利潤要求(死殼復生除外)Ø聯交所及證監會的審批比直接上市容易得多n買殼上市與直接上市比較(續)弊處
Ø需要先付出較大的一筆殼費(對國內企業而言需要較多的外匯儲備),後才能融資Ø收購殼公司法律程序復雜,如收購過程中不妥善處理,日後可構成麻煩n二、香港或美國買殼上市的途徑香港或美國買殼上市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Ø直接收購上市公司控股權(干凈殼)Ø透過債務重組以取得控股權(重組殼)Ø挽救及注入資產以取得控股權(死殼)n(一)直接收購上市公司Ø向主要股東直接購入控股權 Ø若收購超過30%股權需進行全面收購Ø減持配售以達25%公眾股權比例n(一)直接收購上市公司(續)操作方式:
Ø提交重組方案給清盤官(包括削債、股本重組)Ø與清盤官、債權人、原有股東談判Ø投資者進行盡職審查Ø削減現有股本Ø削減債務Ø增發新股給投資者(以達到控股權)Ø配售減持至25%公眾股,復牌上市n(二)透過債務重組以取得控股權操作方式(一):
Ø提交重組方案給清盤官(包括削債、股本重組、注入資產)Ø與清盤官、債權人、原有股東談判Ø增發新股給投資者(以達到控股權)Ø注入新資產(需符合上市條件)Ø進行新上市文件編制、審批等新上市程序Ø減持配售至25%公眾股Ø復牌上市n(三)挽救及注入資產以取控股權操作方式(二):
Ø成立新准上市公司(「新公司」)Ø以「股換股」的方式把新公司的部分股份給原上市公司股東及債權人Ø新公司從以上換回的原上市公司股權賣給清盤官Ø注投資者的新資產入新公司Ø配售減持至25%公眾股Ø新公司進行「介紹上市」n三、香港或美國買殼上市時間,代價及後續融資n(一)買殼上市時間(一)「干凈殼」:2-3個月(最佳選擇)
(二)「重組殼」:5-8個月
(三)「死殼」: 6個月-1年
n(二)買殼上市代價投資者的成本有三個部分:
Ø殼價Ø公司內之資產價值(如保留)Ø中介費用(清盤官、財務投資公司、律師等等)投資者亦要准備全面收購之資金(如需要全面收購)
n(二)買殼上市代價(續)(一)殼價(注:殼價會隨市況波動)
主板(一般情況)
「干凈殼」:7-12千萬
「重組殼」:3-6千萬
「死 殼」:2-4千萬
創業板: 9百萬-2千5百萬
n(二)買殼上市代價(續)(二)公司內之資產價值
Ø取決於投資者對公司的資產的需求及原有股東董事買回公司資產的意態Ø投資者可跟原有股東另行達成協議,於1年後出售部分或全部公司資產予原有股東n(三)買殼上市後續融資一、資產注入公司
Ø買賣後需要一年後方可注入新股東資產Ø但收購第三方資產無時間限制Ø注入新股東資產為關聯交易,須向聯交所報批Ø注入資產可能是「非常重大收購」「主要收購」或「需披露收購」,須向聯交所報批Ø如創業板公司主營業務轉變,須股東通過Ø注入新股東資產值如超過公司資產值*的100%會促發「非常重大收購」,即相等於新上市處理,但如符合以下要求除外:ü注入業務跟原本公司類似,及並不顯著大於原本公司ü董事會無重大變更ü公司的控制權無重大變更ü其他條件請見上市規則14.07(3)*其他基準請查看上市規則的第十四章14.06及14.09
n(三)買殼上市後續融資(續)二、後續融資
Ø減持配售可以新股增發方式融資Ø復牌上市後即可配售或供股Ø減持幅度沒有限制,如可減持至51%(保留絕對控股權),可減持到35%(仍保留控股股東身份)Ø配售成本一般為股份價之2.5%給包銷商Ø如死殼復生(即新上市),於復牌6個月內不可減持至低於50%Ø一般需要2星期-1個月完成配售,如配售不完成可申請延長Ø配售後大股東可再注入新資產以提高股權n目前國內企業誰最需要上市買殼?Ø國內民營公司,有長期融資需求Ø有大量現金(境外)Ø認為直接上市比較困難及風險大,特別是業績及利潤都一般(如1千萬以下)Ø國營企業想盡快達到上市地位,國企官員取得經濟業績④ 借殼上市與IPO的比較
借殼上市是指一家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借殼上市的壞處:前期借殼的資金投入大且不能及時的回籠,融資也要上市後一段時間才行;受二級市場的影響較大,一般以董事會決議前20個交易日來確定股票的發行價格;殼資源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如果有仲裁、負債、稅務問題等情況會對上市產生潛在的威脅。借殼上市的優勢:借殼上市可以繞過證件主管部門的一系列審查,從而縮短上市的時間成本,減少交易成本,實現快速交易,快速上市。
⑤ IPO和借殼上市有什麼分別對於需要上市的公司來說,應該選擇哪種上市方式
IPO和借殼上市一直以來做作為公司擴張的兩大重要途徑。
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簡稱IPO):是指一家企業(發行人)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借殼上市是指一家非上市企業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
操作模式
IPO上市:通過股份制改造設立股份公司;以股份公司為主體向監管部門申請發行股票並成為上市公司。
借殼上市:首先要有一個殼(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殼公司的控制權之後,將母公司的資本注入殼內,就算借殼完成。
發行審核
IPO上市:排隊企業較多,審核時間長,審核標准嚴格,能否成功的IPO要受到意外的經濟環境因素干擾。
借殼上市:審核程序簡單,審核時間短,審核標准較寬松。受到大環境的干擾也較少。
上市時間
IPO上市:由於企業改制、審核、路演等的需要,上市周期時間較長,時間成本較大。一般需要1年半至2年的時間,復雜的企業需要3年的時間,另外時間跟證監會審核速度也有直接關聯。
借殼上市:沒有一套上市程序的限制,上市時間較短,時間成本較小。一般需要1年至1年半的時間,重組委審核一般較快。
適用范圍
IPO上市:適宜有大量的資金需求的大型企業,因為IPO不僅可以解決企業的資金缺口,更能在一個較長的時期為企業擴大市場份額,提高企業的品牌認識度,樹立良好的口碑和商譽,增添企業的無形資產。更能夠准確的衡量企業的價值,有利於企業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
借殼上市:更方便中小型快速發展的企業進行融資活動,一般來說,這種方法融資規模較小,但因其手續簡便,規章簡單容易達到所需的標准,同時低廉的成本有利於中小企業對資金的保護和利用而受到中小企業的青睞。
上市費用
IPO上市:一般按照募集資金額的一定比例來計算。費用包括律師費用、會計師費用和支付券商費用,一般為募集資金額的5%左右,費用大部分在上市之後支付。
借殼上市:公司需要支付給殼公司大股東一定的對價,作為對其出讓控股的補償,也就是買殼費用。
融資效果
IPO上市:公司增量發行的25%的股份可以幫助企業一次性募集到大量資金,而這部分資金的成本就是公司增量發行的股份,成本較低。
借殼上市:借殼上市本身並不能為企業帶來大量資金,相反還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買殼費用。公司借殼上市之後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實施再融資,以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
風險方面
IPO上市:審核風險及發行之後股票價格迅速下跌的風險。
借殼上市:需要對收購企業的資產和人員進行重整,能否成功的並購重組會面臨巨大的風險,而IPO則沒有此類問題。
⑥ IPO與借殼上市的定義是什麼
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的縮寫,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國內企業上市普遍採取這種方式。IPO是企業實現多渠道融資的一種手段,公司通過IPO可以一次性地獲得股權性資金以支持企業的發展。RM,是 Reverse Merger的縮寫,也稱反向收購,指定向增發的發行對象(收購方)通過用其資產認購發行方(目標公司)新發行股份向目標公司注入資產並獲得控股權,實現收購方的借殼上市。借殼上市的關鍵在於保證殼資源的優良、定向發行價格的合理確定、對流通股東的合理對價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