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1626融資

1626融資

發布時間:2022-05-11 15:02:09

股票市場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股票市場對推動國民經濟迅速增長和世界經濟一體化影響巨大,具體有以下主要功能。

(1)籌集資金。籌集資金是股票市場的首要功能。企業通過在股票市場上發行股票,把分散在社會上的閑置資金集中起來,形成巨額的、可供長期使用的資本,用於支持社會化大生產和大規模經營。股票市場所能達到的籌資規模和速度是企業依靠自身積累和銀行貸款所無法比擬的。馬克思對此有過生動的評述: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麼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

據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FIBV)統計, 1996年各國已上中公司和當年新上中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籌資總金額達到4380憶美元,比1995年的3199億美元增長36.9%。

(2)轉換機制。對於我國企業來說,股票市場可促進公司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先,企業要成為上市公司。就必須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適當分高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使公司的體製得到規范。其次,於上市公司的資本來自眾多股東.公司必須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這就使企業時時處在各方面的監督和影響之中,~是來自股東的監督,股東作為投資者必然關心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井通過授權關系來實施他們的權力。二是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企業經營好壞影響股價,股價高低牽動企業和投資者,經營不善,股價下滑,可能導致企業被第三者收購,三是來自社會的監督,特別是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證券交易所和社會輿論等的監督和制約。所有這些監督和制約促使上市公司必須改善和健全內部運作機制。

在資本主義國家,不少家族企業經過股份制改造,成為上中公司後,突破了私人企業單一資本的限制,獲得巨大的成功,得以擠身於世界大公司的前列。如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就是通過有效的管理、上中和多次增資擴股,迅速擴大了經營規模,擠身於世界五百強的。

(3)優化資源配置。股票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是通過一級市場籌資、二級市場股票的流動來實現的,投資者通過及時披露的各種信息,選擇成長性好、盈利潛力大的股票進行投資,拋棄業績滑坡、收益差的股票,這就使資金逐漸流向效益好、發展前景好的企業,推動其股價逐步L揚,為該公司利用股票市場進行資本擴張提供廠良好的運作環境。而業績差、前景黯淡的企業股價下滑,難以繼續籌集資金,以致逐漸衰落、消亡或被兼並收購·

19世紀下半期股票市場對當時的新技術--鐵路給予巨大 的資金支持,使鐵路迅速在全世界推開。本世紀90年代美國股票市場極大地支持了信息技術產業,一大批科技公司進入股票市場籌集資金,一批優秀企業迅速成長,促使美國信息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具創造的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逐年上升,據統比1997年6月底,在美國那斯達克市場(NASDAQ)上市的科技類公司達91S家,通訊類公司達3S0家,葯物與生物科技類公司達328 家,三者總計達1626家。其中的微軟公司和英特爾公司的市值分別達到1514億美元和1157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五和第七,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突飛猛進帶動了整個科技產業的騰飛,形成了美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4)分散風險。股票市場在給投資者和融資者提供了投融資渠道的同時,也提供廠分散風險的途徑。從資金需求者來看,通過發行股票籌集了資金,同時將其經營風險部分地轉移和分散給投資者,實現了風險的社會化。例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東多達300萬個、該公司經營收益由300萬個股東共同分享,同時該公司的經營風險、市場風險也由300萬個股東共同承擔。從投資者角度看,可以根據個人承擔風險的程度,通過買賣股票和建立投資組合來轉移和分散風險。投資者在資金多餘時,可以購買股票進行投資,把消費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在資金緊缺時,可以把股票賣掉變成現金以解決即期支付之需。股票市場的高變現性,使人們放心地把剩餘資金投入股票市場,從而使閑散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既使社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分散的閑散資金,又促進了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

⑵ 酒店開增值稅普通發票的稅率是多少

酒店開增值稅普通發票的稅率是6%。
增值稅的稅率,適用於一般納稅人,目前有17%、13%、11%和6%共四檔稅率;增值稅的徵收率適用於小規模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統一按3%的徵收率計征。

⑶ 誰給我概括性的簡要講講金融危機

http://ke..com/view/20114.html?wtp=tt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編輯本段特徵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國際金融危機傳染機制出現新特點: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國際傳染並非近年方才出現的現象。1873年,德國和奧地利經濟繁榮,吸引資本留在國內,對外信貸突然中止,導致美國傑·庫克公司經營困難;1890年,倫敦巴林兄弟投資銀行對阿根廷債權發生支付危機,加之當年10 月紐約發生金融危機,倫敦一系列企業倒閉,巴林銀行幾乎於當年11月份倒閉,只是在英格蘭銀行行長威廉·利德代爾牽頭組織的銀團擔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倖免,但英國對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貸款因此事而銳減,致使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危機一直持續到1893年;1928年春,紐約股市開始繁榮,汲幹了本可投向德國、拉丁美洲的信貸源泉,導致上述國家和地區陷入經濟蕭條。中止發放海外信貸很可能加速海外經濟衰退,後者又會反過來對導致這一切的國家發生影響。20世紀 90年代,伴隨著國際游資的膨脹,國際貨幣、金融危機頻繁爆發,根據巴里·艾森格林和邁克爾·博多在2001年完成的一項研究,現在隨機挑出的一個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概率都比1973年大1倍,國際貨幣、金融危機的傳染性也大大增強,往往爆發不久就如同傳染病一樣迅速從最早爆發危機的國家或地區蔓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輿論界留下了許多描繪這一現象的詞彙:1994年墨西哥危機的「龍舌蘭酒效應」、「亞洲流感」、 「俄羅斯病毒」等等不一而足,而對貨幣、金融危機傳染機制的研究也迅速興起。由於多種危機傳染機制需要在資本項目和金融市場開放條件下才能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我國依靠資本項目的適度管制和金融服務市場低開放度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倖免於難,但時至今日,隨著我國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盡管我國資本項目仍未完全開放,危機傳染的風險已經大大上升,震撼國際金融市場的美國次貸危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表明國際金融危機傳染機制出現了新特點。
廣義的貨幣、金融危機的國際傳染渠道可以劃分為非偶發性傳染渠道、偶發性傳染渠道兩大類,前者指在危機爆發前的穩定期和危機期都同樣存在的傳染渠道;後者指僅出現於危機爆發後的傳染渠道。由於第一類傳染渠道源於國家或地區間實際的經濟金融聯系,危機的傳染來自宏觀經濟基本面的變動,因此又稱為「真實聯系渠道」,或「基於基本面的傳染」,主要包括貿易聯系與競爭性貶值、政策調整、隨機總需求流動性沖擊等途徑。偶發性傳染與經濟基本面無關,僅僅是投資者或金融市場其他參與者行為(特別是非理性行為)的結果,因而又有「真正的傳染」、「純粹的傳染」之稱,主要包括內生流動性沖擊、多重均衡和喚醒效應、政治影響傳染等途徑。但這些傳染機制往往是建立在貿易聯系和「中心」國家對「邊緣」 國家投資的基礎之上,是因為來自發達國家的機構投資者紛紛棄新興市場資產而追逐母國優質資產所致。而就此次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而言,貿易聯系與外國對華投資機制的作用可能並不十分關鍵,反而是中國對外投資和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可能成為最主要的危機傳染途徑,而且這樣的危機傳染途徑的重要性還會日趨提升。
貿易聯系和外國對華投資傳染機制重要性有限 :
美國次級按揭規模龐大,危機初起之時公布的2005~2006年間美國累計發放次級按揭統計數字是1.5萬億美元;且房地產業是本次美國經濟景氣期的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之一,近5年來美國新增GDP中有50%來自房地產業,居民消費增長的70%依賴於房地產增值的財富效應,次貸危機的發展與應對已經成為美國經濟走勢的決定因素之一。中美雙邊經貿規模龐大,按中國海關統計,2006年中美貿易額已達2627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2035億美元;2007年1~7月中美貿易額1670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1277億美元。按照美方統計,2006年美國對華貿易額已達3430億美元,其中從中國進口2878 億美元;2007年上半年對華貿易額為1785.9億美元,其中從中國進口1480億美元。許多人由此擔心,如果美國經濟因次貸危機而發生衰退,高度依賴出口的中國經濟將因此蒙受重創。然而,在高度全球化的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下,盡管經濟蕭條在總體上將削弱一個發達國家的進口能力,但卻將增加其對進口低檔次廉價商品的需求;盡管我國近年來努力提升出口商品結構,但就總體而言,我國對美歐等發達國家出口依然以廉價商品為主,因此,發達國家經濟蕭條未必會減少我國對其出口,反而可能有所增進。2000年下半年起,美國經濟逐步滑入蕭條,但我國對美出口卻逐年增長,1999年為419.47億美元,2000年為521.04億美元,2002年已達 699.51億美元,原因即在於此。
任何投資者都存在「本土偏好」,西方投資者通常將新興市場投資視為邊際投資,其主要功效不過是在主流投資收益率不高時加以補充而已。一旦西方母國宏觀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如提高利率從而削減新興市場的投資收益優勢),或是蒙受重大損失而需要重新配置資產,西方投資者就可能大規模抽回在新興市場的投資,這是國際金融危機傳染的重要機制之一。然而,無論是直接投資還是易變性較高的組合投資,此次美國次貸危機中,直接進入中國內地的外資驚恐逃離的潛在沖擊也不宜高估。對華外商直接投資中受此次危機沖擊最大的當屬並購基金開展的外資並購,原因是並購基金慣用杠桿收購手法,而次貸危機後海外銀行等金融機構明顯收緊了對並購基金的融資。但我國外資並購絕對規模並不很大,2006年我國批准外資並購項目約1300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不過14億美元,占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總數的2%左右。即使這條渠道的外資流入徹底停止,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無足輕重。
就組合投資而言,不可否認,根據美國等國的一些統計數據,盡管我國已經批準的 QFII投資額度尚未用滿100億美元上限,但僅僅美國統計的美國居民持有中國證券規模就是這個數字的數倍,表明確實有不少海外游資變相流入中國股市。據美國統計,截至 2005年12月13日,美國居民持有的中國大陸證券合計284.43億美元,其中股票268. 88億美元;持有的香港特區證券合計462.25億美元,其中股票444.65億美元。2006年,美國居民對外國股票的凈購買為1063.47億美元,其中後三個季度對中國大陸股票的凈購買為46.11億美元,對香港特區股票的凈購買為119億美元。根據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提供的資料,從2006年10月到2007年1月末,投入中國股市的全球共同基金為 64億美元,同期投入香港股市27億美元,對亞洲區其他經濟體則是凈賣出18億美元。但國際游資操縱引發發展中東道國資產市場崩盤的能力主要來自其作為「頭羊」的號召力,在海外機構數次踏空中國股市之後,其作為「頭羊」的號召力已經削弱不少,就目前而言,即使將變相內流的游資納入考慮,以其規模也難以在抽逃之後引發股市大規模崩盤。
中國對外投資和中國企業海外上市作為危機傳染途徑的重要性趨向上升 :
截至目前,中國在美國次貸危機中蒙受的最明顯損失來自對外金融投資,主要是中國金融機構所持次級按揭債券的損失,此外還包括中國計劃和已經參股的海外金融機構因這場危機股價下跌的損失。8月初,美國財政部公布的一份報告稱,截至2006年6月底,中國機構購入的美國按揭證券從559億美元猛增至1075億美元,占同期亞洲投資美國按揭證券總額的47.6%,市場傳言其中相當部分為高風險的次級按揭證券,從而引起了公眾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根據有關銀行中報等公開信息,目前可以確認的中國金融機構損失仍然有限。截至 6月底,中國主要商業銀行持有的美國次級按揭債券和相關資產情況如下:
中國銀行對美國次級按揭債券(MBS)的投資規模為89.65億美元,占其證券投資總額的3.51%,其中AAA級次級債67.58億美元,佔75.38%;AA級19.45億美元,占 21.7%;A級2.62億美元,佔2.92%。中國銀行另持有與此相關的債務抵押債券(CDO) 6.82億美元,占其證券投資總額的0.27%,其中AAA評級、AA評級分別佔81.8%、 18.2%。中國銀行對MBS、CDO分別計提了3.88億元人民幣、7.58億元人民幣未實現減值撥備,撥備比率為0.6%和14.6%。
中國工商銀行持有的美國次級按揭債券(MBS)面值12.29億美元,僅占其284億美元外匯債券資產的4.3%,占總資產的0.0012%,且全部為第一留置權貸款支持債券,信用評級均在AA級以上,沒有計提減值撥備。
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對美國次級按揭債券的投資額分別為10.6億美元和300多萬美元,評級也都在AA級以上。建設銀行計提了0.18億美元撥備,撥備比率為1.69%。
然而,上述數據不足以充分體現對外投資作為一種風險傳染渠道的現實和潛在重要性。隨著美國次級按揭違約情況惡化,以及形成「次級按揭違約情況惡化——房價下降」相互促進的惡性循環,上述損失數字可能增長。
更重要的是,中資金融機構在此次危機中的損失預示著對外投資損失在涉華國際金融危機傳染機制中重要性上升的趨勢。我國對外資產已經發展到了龐大的規模,2006 年末即達16266億美元,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但其結構存在的嚴重問題是官方儲備資產所佔比例過高,2006年末儲備資產占對外資產總額的66%,在以儲備資產佔比高著稱的亞洲經濟體中僅次於印度。優化我國對外資產結構的方向就是提高企業、居民資產所佔比重,事實上我國也已經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而中國民間對外資產一旦增長到足夠規模,就將創造新的涉華國際金融危機傳染途徑:一方面,在國外發生危機時,中國企業(特別是大型金融機構)、居民海外投資蒙受的損失可能在國內引發危機;另一方面,如果中國國內市場發生金融危機,中國企業(特別是大型金融機構)、居民因而重新配置其資產,抽回海外投資,危機就有可能傳染到海外。甚至如果國內經濟繁榮而導致對外投資迴流也可能在別國引起危機。
另外一條重要性日益突出的潛在危機傳染渠道是通過海外上市公司資金鏈斷裂而發揮作用的。論者常常談及此次美國次貸危機觸發我國房地產市場危機的風險,但我國房地產市場與美國不太相同。由於居民收入來源多元化且透明度不足,我國固然存在類似美國次級按揭市場那樣高估購房者支付能力的風險,但也有不少情況下存在相反的低估情況,危機的國際傳染不太可能是直接因國內已購房者大面積違約而造成,風險更大的危機傳染渠道是海外投資者冷淡中國房地產公司,從而導致其資金鏈斷裂,進而導致國內房地產市場崩盤。在房地產市場價格一路走高而成交量大幅度萎縮的情況下,房地產公司主要是依靠維持虛高價格和高價收購、囤積土地,製造上市圈錢題材,從而維持其現金流量。近年我國房地產企業紛紛奔赴海外上市,海外投資者也在包裝炒作作用下忽視風險盲目追捧中國房地產股。次貸危機爆發後,海外投資者意識到其中蘊藏的危機,今年7月31日至8月17日,香港股市中國內地房地產股票跌幅普遍為同期恆生指數跌幅的兩倍以上,方興地產8月7日掛牌首日竟然跌破招股價的7.2%,與此前碧桂園等公司上市首日動輒比招股價上漲20%乃至超過30%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就揭示了這條危機傳染渠道的潛在風險
編輯本段【新世界性金融危機】
未來兩年將出現世界性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導致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發達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抄底整合並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世界范圍金融危機的烏雲正在聚集,未來兩年內,全世界將出現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機。這一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將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新的機遇。
資金流動逆轉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
為什麼未來世界將出現新型的金融危機呢?這要從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經濟體過去近十年來金融業發展的基本格局談起。
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在過去近十年 ,受益於全球化的大趨勢,經濟不斷繁榮,但這種繁榮的基礎其實比較脆弱。這些經濟體自身的儲蓄相對不足,消費不斷增長,經濟的金融化趨勢不斷加強,其集中的表現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資產,尤其是房地產為抵押,向銀行借款來支持其日益高漲的消費。這一格局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消費信貸鏈的破裂,集中的表現就是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次級房貸危機導致美國的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金融風險的成本,也使這些金融機構必須重新分配自己的資產,以降低風險。
反過來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過去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吸引了大量發達國家的資金,以墨西哥、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為例,其證券市場上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國外。日益高漲的海外資金不僅推動了本地資產價格的高漲,也推動了本地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本地貨幣實際匯率的不斷升值。這一系列過程為這些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埋下了種子,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個地區:一是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不僅經常賬戶出現了佔GDP 10%以上的赤字,同時財政赤字也日益加劇,國內價格上漲的趨勢愈演愈烈,而且,這些國家還實行了與歐元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這無疑是寫下了導致金融危機最佳的化學反應公式。
另一個非常脆弱的經濟體,就是印度。雖然印度經濟在過去3年內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長率,但是其宏觀經濟的情況不容樂觀:長期以來,印度的經常賬戶處於赤字狀態,證券市場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海外,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長期處於赤字狀態。
綜合考慮發達國家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一些經濟情況,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在未來兩年之內,世界經濟很可能發生資金流動逆轉的情形,那就是幾年前從發達經濟體爭先恐後湧入新興市場國家、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資金,在發達國家重估風險的情況下,紛紛逆轉涌回發達國家,加強發達國家金融機構的穩定度。這種趨勢的形成無疑會對發展中國家帶來直接的影響,並最終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的形成。

⑷ 股市最基本的功能是什麼

股票市場對推動國民經濟迅速增長和世界經濟一體化影響巨大,具體有以下主要功能。

(1)籌集資金。籌集資金是股票市場的首要功能。企業通過在股票市場上發行股票,把分散在社會上的閑置資金集中起來,形成巨額的、可供長期使用的資本,用於支持社會化大生產和大規模經營。股票市場所能達到的籌資規模和速度是企業依靠自身積累和銀行貸款所無法比擬的。馬克思對此有過生動的評述: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麼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

據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FIBV)統計, 1996年各國已上中公司和當年新上中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籌資總金額達到4380憶美元,比1995年的3199億美元增長36.9%。

(2)轉換機制。對於我國企業來說,股票市場可促進公司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先,企業要成為上市公司。就必須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適當分高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使公司的體製得到規范。其次,於上市公司的資本來自眾多股東.公司必須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這就使企業時時處在各方面的監督和影響之中,~是來自股東的監督,股東作為投資者必然關心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井通過授權關系來實施他們的權力。二是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企業經營好壞影響股價,股價高低牽動企業和投資者,經營不善,股價下滑,可能導致企業被第三者收購,三是來自社會的監督,特別是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證券交易所和社會輿論等的監督和制約。所有這些監督和制約促使上市公司必須改善和健全內部運作機制。

在資本主義國家,不少家族企業經過股份制改造,成為上中公司後,突破了私人企業單一資本的限制,獲得巨大的成功,得以擠身於世界大公司的前列。如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就是通過有效的管理、上中和多次增資擴股,迅速擴大了經營規模,擠身於世界五百強的。

(3)優化資源配置。股票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是通過一級市場籌資、二級市場股票的流動來實現的,投資者通過及時披露的各種信息,選擇成長性好、盈利潛力大的股票進行投資,拋棄業績滑坡、收益差的股票,這就使資金逐漸流向效益好、發展前景好的企業,推動其股價逐步L揚,為該公司利用股票市場進行資本擴張提供廠良好的運作環境。而業績差、前景黯淡的企業股價下滑,難以繼續籌集資金,以致逐漸衰落、消亡或被兼並收購·

19世紀下半期股票市場對當時的新技術--鐵路給予巨大 的資金支持,使鐵路迅速在全世界推開。本世紀90年代美國股票市場極大地支持了信息技術產業,一大批科技公司進入股票市場籌集資金,一批優秀企業迅速成長,促使美國信息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具創造的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逐年上升,據統比1997年6月底,在美國那斯達克市場(NASDAQ)上市的科技類公司達91S家,通訊類公司達3S0家,葯物與生物科技類公司達328 家,三者總計達1626家。其中的微軟公司和英特爾公司的市值分別達到1514億美元和1157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五和第七,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突飛猛進帶動了整個科技產業的騰飛,形成了美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4)分散風險。股票市場在給投資者和融資者提供了投融資渠道的同時,也提供廠分散風險的途徑。從資金需求者來看,通過發行股票籌集了資金,同時將其經營風險部分地轉移和分散給投資者,實現了風險的社會化。例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東多達300萬個、該公司經營收益由300萬個股東共同分享,同時該公司的經營風險、市場風險也由300萬個股東共同承擔。從投資者角度看,可以根據個人承擔風險的程度,通過買賣股票和建立投資組合來轉移和分散風險。投資者在資金多餘時,可以購買股票進行投資,把消費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在資金緊缺時,可以把股票賣掉變成現金以解決即期支付之需。股票市場的高變現性,使人們放心地把剩餘資金投入股票市場,從而使閑散資金轉化為生產資金,既使社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分散的閑散資金,又促進了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

⑸ 暫停融資類信託消息不實!銀保監會下達窗口指導

昨日,融資類信託業務全停的消息在市場傳開,經證券時報記者采訪調查,該消息不實。

記者獲悉,多家信託公司日前收到來自銀保監會信託部的窗口指導,明確各家公司壓縮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的具體規模。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按照各家信託公司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所佔據行業總量比例,下達具體指令。以各公司2019年底的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規模為基礎,各自壓降比例在20%左右,每一傢具有具體壓降數值。」

另據記者了解,監管部門此番同步下達各家信託公司需要壓降的金融同業通道規模數據以及風險處置規模數據。

萬億非標融資壓降

「動真格」

主動管理類信託貸款系融資類業務的主要表現形式,包括工商企業類信託貸款、房地產信託貸款、政信類信託貸款等。過去一年中,融資類信託增長高速增長,引人擔憂。

中國信託業協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融資類信託規模為5.83萬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4.17%。

今年3月份,各地銀保監局向轄區信託公司傳達2020年信託監管要求,其中關鍵一點是——持續整治影子銀行亂象,要堅決清理非標資金池,持續壓縮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制定融資類信託壓縮計劃。

按照監管部門的年初規劃,2020年全行業壓降1萬億元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融資類信託業務。

日前,壓縮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進入強制階段。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多家信託公司日前收到來自銀保監會的窗口指導,明確各家公司壓縮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的具體規模。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按照各家信託公司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所佔據行業總量比例,下達具體指令。以各公司2019年底的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規模為基礎,各自壓降比例在20%左右,每一傢具有具體壓降數值。」

另有信託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坦承,「年初是監管部門讓信託公司上報壓縮計劃和目標,此次是直接下達指令,是絕對值,而且是由銀保監會信託部統一下達至各個公司。」

壓降35%金融同業通道

按照銀保監會的原有計劃,2020年全行業壓降1萬億元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融資類信託業務的同時,還需在2019年末基礎上繼續壓縮通道類信託,壓降規模為2萬億元。

此番,監管部門在下達壓縮主動管理類融資信託指令的同時,同步下達了各家信託公司需要壓降的金融同業通道規模數據。

據記者了解,監管部門窗口指導要求,各家信託公司2020年需要壓降35%左右的金融同業通道規模,同樣以各公司2019年底的規模數據為基礎,每一家有具體壓降數值。」

實際上,2017年以來信託通道業務規模已有大幅下降,而此次監管窗口指導主要針對金融同業通道。

中國信託業協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事務管理類信託余額為10.65萬億元,佔比49.30%。與2018年和2017年末相比,事務管理類信託規模分別減少2.6萬億元和5萬億元。

下達風險處置具體指令

隨著風險資產規模的增加以及行業整體信託資產規模的壓降,信託資產風險率也在持續提升。2020年一季度末,信託業資產風險率為3.02%,較2019年末提升0.35%;但環比增幅較2019年末的0.57%下降了0.22個百分點。從風險項目數量和風險資產規模的環比變動來看,2020年一季度末,信託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626個,環比增加79個,增幅為5.11%。2020年一季度末,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6431.03億元,環比增加660.56億元,增幅11.45%。從同比來看,2020年一季度末信託項目數量和風險資產規模同比增幅分別為61.63%和127.20%。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此次窗口指導,銀保監會信託部還下達了各家信託公司需要處置的風險資產規模數據。

回顧此前,2019年4份、8月份及12月份,銀保監會信託部三次啟動行業全面風險排查工作,尤以第三次風險排查最為嚴格,力度空前。

北京一位資深信託從業者認為,「2019年信託行業三次風險大排查,可能導致之前沒有認定的風險項目暴露出來,加之現在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壓力較大,導致違約仍在加快暴露。但在信託資產規模收縮的背景下,如果下半年繼續壓降融資類信託,信託資產不良數據或將維持高位,不過這也是階段性問題,整體風險可控。」

⑹ 國美美美理財不太美:借款企業被曝底子不幹凈是怎麼回事

處在合規整肅期的P2P行業並不缺少話題。近日,一則投資者的爆料就讓國美旗下的P2P平台——美美理財捲入輿論漩渦。

「P2P平台有義務對借款人的資格條件、信息的真實性等進行必要審核,同樣有義務將其了解的借款人基本信息披露給出借人,尤其是可能引起風險後果的信息,這其中也當然包括借款人的不良記錄。」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廖天虎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

全國律協信息網路與高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經綸律師事務所主任蔡海寧也認為,信用記錄是基本信息,是風險評估及可能產生風險結果的重要依據,應當披露。

而法治周末記者瀏覽美美理財的「產品列表」發現,對於借款人的信息,只是在借款協議中可以看到借款人的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身份證號、地址,其他信息均未顯示。

至於失信企業能否在P2P平台發布借款項目,陳同表示:「不同平台會有不同的選擇,有的覺得無所謂,只要風控要求的資料齊全就可以;有的平台則會將借款企業失信的整個過程進行調查,而後再判斷其是否可以發布借款項目或提出其他要求,如降低出借金額等。」

此外,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美美理財雖會在同一天發布多個借款項目,但借款人基本都是同一人,而在同一人發布的借款項目中,披露的信息卻不同。

例如,僅在3月1日當天,借款人陳瑜健就發布了至少4個借款項目,這4個項目的資金用途均為「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在「美美房90天定期理財1702006」中,增信機構為「房產抵押」,而在「美美月贏30天定期理財1702063、1702062、1702057」三個項目中,增信機構均為「無」。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美美理財官網「我要理財」中看到,個人抵押類貸款中顯示「只開通了房產抵押貸款」,也就是說,個人借款的條件是必須有房產抵押。

對於上述個人借款項目中增信機構顯示「無」的情況,美美理財客服表示:「對借款端的情況不了解,平台上確實有一些發布的項目沒有增信機構」;上述美美理財公關部門工作人員稱,美美理財會按借款項目發布相關擔保信息。

對此,在陳同看來,美美理財的信息披露很不完善,「不知道是抵押了未公示,還是沒有進行抵押」。

同一借款人借款余額超上限

針對平台出現同一借款人同一天發布多個借款項目的情況,陳同認為「可能存在金額拆標」,標的的所有信息,包括借款人、抵押物、上線時間、借款時間等都一致,只是金額和利率不同。

「目前來看,金額拆標在P2P行業是比較通用的,拆金額的行為沒有太大問題,但某種程度會傷害投資人的知情權,一旦出現逾期,還可能產生信貸集中風險。」廖天虎談道。

法治周末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在上述借款人陳瑜健於3月1日發布的借款項目中,融資額超過160萬元,而翻看美美理財近10天的借款項目中,幾乎每一天都有陳瑜健的借款項目上線。顯然,陳瑜健在美美理財的借款余額已遠遠超過20萬元上限。

根據《暫行辦法》,網路借貸金額應當以小額為主;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根據本機構風險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貸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100萬元。

「美美理財目前正處於整改期內,整改期結束後會嚴格按照《暫行辦法》執行。」美美理財公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雖然《暫行辦法》規定了12個月的整改期,新的監管要求還沒有正式實施,但平台還是應該按合規的做法對存量業務進行整改。」廖天虎指出。

在蔡海寧看來,通過金額拆標的做法,試圖規避法律規定的借款余額上限,不僅使得融資項目的真實性合法性存疑,也會給出借人的權益保護帶來巨大損失的風險,美美理財應當按《暫行辦法》發標。

「新手15天」存歧義

除了借款項目的問題外,美美理財還因活動規則有歧義被詬病。此前就有投資者在網貸之家社區評論美美理財「活動多次耍賴,改規則欺詐投資者」。

在美美理財的「活動中心」中,「2月注冊活動」顯示,2017年2月13日10:00至2017年2月28日23:59,新注冊美美理財的用戶享受「新手15天,12%年化利率」。

「2月24日,我在美美理財注冊並購買了一款定期30天、年化利率12%的新手專享理財產品;2月26日,我看到平台有定期15天、年化利率12%的新手專享理財產品,覺得期限短就想再買一點,可是發現買不了了。」剛接觸P2P的大學生張岩(化名)告訴記者,她對「新手15天,12%年化利率」的理解是「在2月13日到2月28日這15天內,新注冊的用戶每天都可以搶年化利率12%的新手專享標」。

而另外一位投資者告訴記者,她最初看到這句話時的理解是,只要是在2月13日到2月28日期間注冊的用戶,從注冊之日起15天內都可購買年化利率12%的新手專享標。

美美理財客服對這句話的解釋卻是:「新注冊用戶可以購買定期15天、年化利率12%的新手專享理財產品,新手專享標只能購買一次。」

對於「新手15天,12%年化利率」所出現的歧義,美美理財在活動頁面用「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鵬潤金服所有」作出了回應。

不過,在廖天虎看來,美美理財的最終解釋權無效。

「理財服務也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按照《侵犯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使用格式條款、通知、聲明等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不得規定經營者單方享有解釋權或最終解釋權。」廖天虎補充道。

蔡海寧則認為,美美理財的上述活動規則涉嫌故意誤導出借人,屬於誤導性陳述或欺詐廣告行為,有關部門應予以處罰。

閱讀全文

與1626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家外匯管局開立外匯賬戶批准書 瀏覽:960
美國貨幣政策沖擊人民幣匯率 瀏覽:498
恆指04杠桿 瀏覽:317
港幣對美元匯率14年12月31日 瀏覽:387
有沒有像隨手記這種理財產品 瀏覽:862
融資部門的考核制度 瀏覽:213
口罩廠家股票 瀏覽:580
融資擔保公司經營策略怎麼寫 瀏覽:448
西嘉外匯是正規的么 瀏覽:558
抖音點贊拿傭金可信嗎 瀏覽:76
怎樣使用融資融券賬戶加杠桿 瀏覽:349
境外匯款資金流清算 瀏覽:970
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貸款 瀏覽:500
渤海銀行理財產品種類 瀏覽:567
金融機構證明文件 瀏覽:418
做融資路演應注意哪些細節 瀏覽:71
擔保法解釋39條金融機構 瀏覽:909
王佳榮期貨百度網盤 瀏覽:248
上海嵌納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79
雲南昆明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