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打造景區政府如何配套
作者:奇創全域旅遊與鄉村振興咨詢規劃設計院院長 張孟蛟
旅遊業是五大幸福產業之一,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事業屬性。旅遊業也是典型的跨界產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調動各種資源和要素的配置利用,尤其是打造旅遊目的地,更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構建,必須依靠各級政府的行政手段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如何讓旅遊產業的發展成為一項幸福工程,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福祉?
這其中各級政府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但很多地方發展旅遊時,經常會出現一些困惑和誤區,要麼包攬一切,要麼無從下手,從而導致發力不精準、發力不持續、發力不見效,這些都是當下旅遊目的地建設中存在的難點。政府該如何精準發力、有效作為?要在目標任務上有系統認知,搞清楚旅遊目的地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一要完善規劃體系。對於旅遊規劃,很多人認為「規劃規劃,牆上掛掛」,其實不然,規劃能不能落地,不僅取決於規劃編制單位的實力,還在於委託單位對規劃執行的態度和力度。規劃不是萬能的,但沒有規劃萬萬不能,打造旅遊目的地必須要策劃和規劃先行,一開始就要研究解決頂層設計問題。總體規劃相對宏觀,更偏重決策指導,需要在此基礎上建立基於政府作為實施主體的專項規劃來補充完善,形成「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行動計劃」的三級體系。
二要打造「顏值」環境體系。旅遊是一種美學體驗行為,旅遊經濟也是一種顏值經濟。一個優質的旅遊目的地,除了需要打造優質的核心產品,養眼、養心、養顏、養身、養生的美麗環境也不可或缺。現代旅遊已經不僅僅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注重的是全身心的體驗和感受,目的地建設不僅要讓遊客記住,還要讓遊客第一眼就愛上,讓每一位遊客都有一種分享的沖動和再來的慾望,這就需要從目的地的整體美境構建上入手,要注重整體生態保護,多些自然美,同時還要用心打造美城、美村、美房、美路、美田、美水等美麗集成。
三要構建平台產品體系。旅遊目的地建設需要構建全產業鏈,要通過集聚化實現規模化,集聚化發展可充分提高資源的高效利用,這也是政府抓旅遊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產業集聚需要平台承接,政府應通過規劃來合理安排空間,完善相應的基礎配套,形成旅遊度假區、特色小鎮、高等級景區、大型旅遊綜合體、鄉村旅遊集聚區五位一體的產業集聚大平台。同時,要重視旅遊招商引資和核心景區開發,突出抓好大項目建設,打造高能級的核心產品。要大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鼓勵民間創客創業,促進新業態的引進,通過「旅遊+」和「+旅遊」等途徑增強旅遊產品的豐度。
四要建設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抓公共服務體系與抓產業項目同等重要。公共服務最重要的就是旅遊交通配套,要重點解決快旅慢游交通體系,打通最後一公里,建設串聯各種美麗元素的旅遊綠道系統,要把旅遊服務驛站、旅遊廁所、標識標牌、停車場等各種設施納入交通規劃同步建設。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大力推進智慧旅遊服務的運用,實現無線網路全覆蓋。
五要建立旅遊立體營銷體系。旅遊目的地建設需要品牌IP,要精心包裝好區域旅遊形象,與城市整體品牌形成聯動。各級政府領導要主動為旅遊站台代言,旅遊部門要建立專門的旅遊推廣中心,搭建旅遊市場營銷的各種平台和渠道。要建立旅遊營銷的部門分工責任機制、線上線下推廣的渠道機制、內外聯動的常態化活動機制、長線和短線結合的市場開拓機制、政府專項投入和企業聯合的經費保障機制,形成旅遊營銷工作的常態化、立體化、精準化。
六要完善市場監管體系。首先要解決誰來管的問題,要強化旅遊行政部門統籌協調、牽頭抓總的職能作用,通過考核建立部門分工負責的高效聯動機制,並根據發展需要逐步建立與之匹配的「1+3」管理體制;其次要解決怎麼管的問題,要大力推動旅遊全行業貫標和制標工作,用標准化來促進經營規范化,要推行企業誠信經營考核,建立黑名單懲處機制,要制定旅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加大高科技手段的運用,防患於未然。要加大文明旅遊誠信經營的日常宣傳教育,強化遊客投訴無小事的服務理念,把好口碑建設落實到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
七要構建人才保障體系。重點抓好三支隊伍建設,即一支懂旅遊、抓旅遊的黨政領導幹部隊伍,一支懂管理、會經營的企業經營管理隊伍和一支愛旅遊、做旅遊的一線技能人才隊伍。要建立常態化的人才培養、技能培訓機制和人才激勵機制,通過招、引、育等多種途徑來實現人才儲備和更新,並不斷提升三支隊伍的專業水平,充分保障旅遊業快速發展的人才供給。
八要創新旅遊投融資體系。政府在推進旅遊目的地建設中,資金投入是一個關鍵問題,也是最現實的問題。大多數地方政府的財力有限,在旅遊業的發展上投入有限,如何破解?有六種路徑,一是依靠招商引資,通過引進工商資本直投或採取PPP、融資租賃形式來建設開發;二是建立產業基金,通過引進金融資本和財政資金合作來扶持旅遊業的發展;三是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各類補助資金,並整合使用支持旅遊基礎配套建設;四是發行旅遊產業債券,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用於旅遊業發展;五是出台財政激勵政策,發動引導民間資金參與旅遊業開發;六是成立地方國有旅遊投資集團,通過資源資產整合與市場化運作實現資產證券化,進入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
❷ 如何用ppp模式促進旅遊業發展
實際上,旅遊業是我國最早引入PPP模式的行業。廣東的白天鵝賓館就在我國第一批BOT項目之列。後來,PPP模式的應用似乎沒有引起旅遊業界的足夠關注。在PPP模式風起雲涌的今天,旅遊業界亟需思考如何應用PPP模式促進行業發展。不妨以旅遊景區項目開發為突破口,充分發揮PPP模式的作用。
□溫星君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PPP模式上世紀90年代起源於英國,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其具體操作模式包括BOT(建設-運營-移交)、BOOT(建設-擁有-運營-移交)、BOO(建設-擁有-運營)、ROT(重構-運營-移交)等等。
今年4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讓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進入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過去以政府資金和國企投資為主導的領域」。財政部為此專門成立PPP工作領導小組和PPP中心,發布《關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實施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4]112號)和《關於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財金[2014]113號),公布30個PPP示範項目,並對財政系統官員進行多次大培訓,可見推動力度之大。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出台《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發改投資[2014]2724號),對PPP主要原則、項目范圍及工作機制等作了規定;出台《關於發布首批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投資項目的通知》(發改基礎[2014]981號),公布了80個首批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投資項目。一時之間,PPP模式炙手可熱,成為社會廣泛議論的話題。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較長的時間內,發展PPP模式將成為我國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趨向。
實際上,旅遊業是我國最早引入PPP模式的行業。廣東的白天鵝賓館就在我國第一批BOT項目之列。後來,PPP模式的應用似乎沒有引起旅遊業界的足夠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發改投資[2014]2724號)已將旅遊納入PPP項目適用范圍,但是財政部和發展改革委第一輪公布的項目名單中,均沒有一個旅遊項目。
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其發展與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只有跟上時代步伐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才能在新常態中找准新機遇。在PPP模式風起雲涌的今天,旅遊業界亟需思考如何應用PPP模式促進行業發展。筆者認為,在旅遊業傳統的飯店、旅行社、旅遊景區等板塊中,最適合應用PPP模式的是旅遊景區項目開發,不妨以旅遊景區項目開發為突破口,充分發揮PPP模式的作用。
長期以來,困擾旅遊景區項目開發的關鍵性難題有三,一是難融資,二是難協調旅遊景區項目開發主體與政府、景區周邊居民的關系,三是難理順開發管理體制。應用PPP模式正好對症下葯。
第一,應用PPP模式有利於緩解旅遊景區的融資難題。旅遊景區項目的投資規模大、回收周期長、融資渠道窄、投資風險大,導致融資難成為項目開發的一大瓶頸。一方面,應用PPP模式,創新投融資機制,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可以緩解政府建設資金的不足。減輕地方政府財政負擔、化解地方債風險正是國家有關部門推廣PPP模式的主要出發點之一。另一方面,政府通過投資補助、基金注資、擔保補貼、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引入社會資本的項目,強化社會資本信心。
❸ 如何完善旅遊一體化產業鏈,全面創收
吃喝行娛購。 滿足吃貨需求,以特色美食創收,這一點大唐不夜城、回民街都是成功代表典範;
加大創意民宿的建設力度,為遊客提供便利、舒適、特色的住宿環境,以住宿創收;同時給遊客一個留下的理由,精心打造夜間娛樂休閑節目,以休閑娛樂創收;
精心開發特色文創商品,以旅遊購物創收。
設計更多消費路線和業態分布。
景灃文旅集團成以景區託管運營為主營業務,擅長景區人流盤活和價值提升。為親子農庄、主題公園、文旅景區、特色古鎮、主題度假園等游樂場地提供專業化的運營服務,根據多年實操經驗提煉出系統化的運營思路,形成一套成熟的運營管理體系。提供三種合作模式,包括全權委託運營、半委託運營、合作投資運營,利用成熟且實施性較強的託管模式,確保雙方利益,風險共擔,同步前進,合作共贏。
團隊中的管理人員都是擁有超10年景區活動運營經驗的專業人才,對於盤活景區人氣、改善管理運營體系、提高市場競爭力、開展輕資產重運營等方面能夠提供最直接的解決方案,幫助景區實現盈利。
改善景區經營不善帶來的問題,植入專屬IP進行品牌打造,深度挖掘項目地的文化特色,幫助打造私域流量,最終實現「少投資、少操心」「高定位、高品質、高收益」的「三高兩少」常態化運營現象。
景灃文旅集團是專業的旅遊景區運營商,整合旅遊行業全產業資源,提供項目規劃、設計、製作、投資、策劃、運營、管理、營銷、培訓等一站式旅遊產業相關服務,幫助景區解決行業痛點。
❹ 十二五旅遊規劃的十一五時期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旅遊業取得明顯突破的時期。主要表現為: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結構逐漸優化,產業素質明顯提升,產業功能有效釋放。
在經受四川汶川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甲型H1N1流感等諸多不利因素沖擊下,旅遊業表現出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調控能力,通過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化危機為轉機,我國旅遊業在各行業中率先實現復甦和增長,旅遊業總收入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國內旅遊總人數首次突破20億人次,入境旅遊人數、旅遊外匯收入首次進入全球前五位。在全國旅遊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確立的總體發展目標。
旅遊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明顯突破,基本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結構,相對完善的旅遊服務功能、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旅遊產業體系,並形成了以國內市場為主體、三大市場協調發展的格局。
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旅遊要素發育更加成熟,旅遊投融資體系不斷完善。度假產品、專項旅遊產品、旅遊新業態成為投資熱點,海外上市成為新興旅遊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其他產業開始介入旅遊業,加速了旅遊產業的市場化進程。
旅遊業日益受到社會關注,成為擴內需、調結構、促增長、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在旅遊產業地位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體系。國務院明確要求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陸續實施了《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發展旅遊業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加快發展鄉村旅遊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戰略措施。
服務國家外交戰略取得明顯突破,積極實施對外開放,國際旅遊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進一步確立了世界旅遊大國地位。
❺ 旅遊業未來如何獲得金融投資
「市場上從來不缺錢,缺的是優質的企業和項目。」在國際旅遊投資協會總幹事王琪看來,隨著國內旅遊企業的發展,旅遊業需要更多金融行業投資;而金融投資對產業多樣化的需求也將促進更多資金流向旅遊產業。但目前旅遊業和金融業溝通不暢,針對旅遊投資發展障礙和解決辦法,王琪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旅遊項目尚待提升吸引力 王琪:旅遊業與金融業雙方都存在問題。一方面,相對旅遊業成熟的國家,國內旅遊業尚處於原始粗放型的經營階段——投資額度大、收回成本周期長。而金融業的本質是逐利,他們更願意「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所以很少有金融機構願意將資金投入旅遊行業。另一方面,金融業還沒有完全脫離暴利階段,資金追逐「快錢」,而投資旅遊業屬於賺「慢錢」。金融業對旅遊投資的回報要求較高,如果在其他行業可以「躺著賺錢」,自然不願在旅遊業「站著賺錢」。 王琪:隨著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結構調整,新興文化旅遊、創意產業會成為新投資重點,金融業也在這些領域走向「深耕細作」的投資回報模式。投資者不願被動地、漫長地等待投資回報。所以旅遊和金融資金的結合更多取決於旅遊產業的升級換代。 市場選項「輕重失衡」 王琪:比如景區項目屢遭詬病的「門票經濟」就是盈利模式陳舊落後的代表。「景區投資」應該升級為「旅遊綜合體投資」,因為後者投資見效快、回報時間長。以某名山旅遊投資為例,我們協會曾建議投資方「少做山上文章,多做山下文章」。因為初期如果將投資重點放到山下的旅遊休閑娛樂項目上,投資少、附加值高,同時快速產生盈利能力,在山下投資建設酒店很快能產生效益,而隨著項目盈利能力提高,進一步獲得金融投資則順理成章;但山上投資數億元修建坡道對景區短期回報影響基本可以忽略。 王琪:旅遊業投資項目結構需要更加合理:目前旅遊業提供的投資產品多為旅遊地產項目,屬於「重資產」項目,缺乏去哪兒網、凱撒、眾信等優質「輕資產」項目。凱撒、眾信進入金融投資領域,這是相關案例。金融業做IPO、PE的機構要求投資企業能夠上市,但隨著國家對房地產項目控制趨嚴,屬於房地產分支的旅遊地產項目上市幾率很小。這讓投資機構難以進行股權投資,更難以變現退出。市場需要盈利能力強、市場前景好、產品定位清晰的項目,而對資產構成、股權結構、團隊質量的判斷需要投資方對旅遊行業的專業性。但是目前旅遊業投資方普遍缺乏旅遊行業經驗,這也是旅遊項目難獲得投資的原因之一。 旅遊和金融需要搭建溝通平台 王琪:旅遊項目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到獲得投資的持續性。目前國內旅遊項目不成熟,不少項目做到一半才開始融資,因為讓投資方失去對項目整體的把控和判斷,所以很難成功。因此需要像國際旅遊投資協會這樣的跨行業組織搭建平台,讓旅遊和金融行業更多地溝通。 王琪:在包括旅遊的各個行業,只要在細分市場中做到領先,就會有無數投資者主動投資——銀行、信託、證券公司、同行都會紛至沓來。市場上從來不缺錢,缺的是好的企業和好的項目。但是每個細分行業好的企業只有帶頭的三五家,旅遊行業企業成千上萬。
❻ 鄉村旅遊都有哪些融資渠道
鄉村旅遊項目的發展要以整合資源為基礎,在鄉村旅遊市場態勢較好的情況下,許多項目因操作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鄉村旅遊項目融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政策資金投入,國家、省、市的專項建設資金,以及國家、省國債項目資金、扶貧基金,主要投入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此外國家、省、市還有農業和旅遊產業的專項扶持資金。鄉村旅遊項目開發可以申請這些資金。
2、招商資金投入,包括招募入股融資,定向募股融資,整體項目融資。
3、民間資本投入,將大棚農業、農庄、果園等,通過招標和拍賣的方式吸納本地居民和企業,以及外來旅遊者投資。
4、金融機構資金投入,具體的資金渠道包括:向商業銀行(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申請質押貸款、向政策性銀行(如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申請貼息貸款、通過擔保公司進行融資擔保、申請世界銀行貸款、申請國家援助性貸款(如FAO、NNDP等)。
❼ 如何建立健全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
1、積極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對於目前的文化產業現狀,我們需要建立健全的文化融資體系,通過政府的積極引導,然後推行金融和文化產業的對接。可以建立文化金融業務的補償制度,政府可以安排專項基金,如果有符合條件的文化產業貸款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給予一些補助,然後是充分發揮政府文化產業的引導基金的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更好的幫助戰略性、帶動性強的文化產業項目[4]。當然除此之外,建立完善的文化融資擔保體系也是很有必要的,文化企業科技藉助政府的力量,建立針對文化融資擔保的再擔保機構,對擔保代償給一些補償。
2、創新和文化產業特徵相適合的金融產品
對於文化企業的資產結構輕、投資風險大等特點,創新和文化產業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和工具,鼓勵支持大型金融機構,設立不同類型的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為各階段的文化業態提供相應的支持;積極探索和創新經過評估的專利權、著作權等為擔保信物的授信模式,推動文化產業項目的資產證券化,嘗試推出高收益債,然後拓寬多元化的融資方式。
3、培養文化產業融資主體
由於文化企業競爭力差,產業鏈不完善等問題制約著文化產業和金融相對接的問題,著重培養文化產業融資主體。一是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開展跨行業的兼並重組,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一步步完善文化產業鏈。二是鼓勵文化產業鏈形成集聚文化產業上下的文化投資公司,促進文化與旅遊之間的聯系發展,有效延伸文化產業鏈。三是放寬文化產業的准入要求,讓一些包括外資在內的各類社會資本投資政策允許的文化方面,鼓勵他們投資運營高科技含量的文化產業項目。
總結:
文化產業和金融界的合作發展需要時間,只有經過長期的摸索和磨合,兩者才能找到合適的發展策略。在通過政府、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機構以及文化產業一起努力完善健全文化產業融資體系的同時,也要領導群眾培養良好的健康的文化消費習慣。讓廣泛的人民群眾享有免費或者優惠的基本文化服務。
❽ 旅遊業如何突破融資瓶頸
1、提高項目吸引力。在融資領域,匱乏的不是資金,而是有好的投資回報的旅遊項目。因此目的甄選上,應採用專業的旅遊資源評估體系並聘請資深旅遊專家和該行業的營專家對目標項目進行評估論證,確定最優的開發項目,從而提高項目的吸引力風險。引導資本投入到高回報、低風險的旅遊項目中來,確保融資的成功率。
2、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政府應該為旅遊企業融資合作創造良好的外部宏觀環境,在相關的政策引導與支持上有所突破和創新如針對降低投資者在關鍵環節的風險,對項目具體資源匱乏、豐富,設計不同時段的優患政策;對施行重大旅遊項目的企業合作實施必要的補貼政策;在一些招商引資的投資環境的設計上保護投資商的基本利益等。
3、充分利用國內外牽頭機構,多渠道結合推介融資方案以國內外專業銀行和資管理咨詢公司作為引資的牽頭機構,利用他們的對融資市場的深度了解,豐富的融資經驗和關系網路,促成引資目標的實現。此外,還要通過報紙、雜志、網站、電視、召商推介會等各種媒介進行項目推廣,讓不同背景有意向的投資商了解項目,擴大項目的影響,提升項目價值。
4、創新旅遊融資方式旅遊資源的開發由於投資周期長,同時受到自然因素及社會經濟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特徵,因此可以通過創新融資方式,引導資金進入旅遊產業。如:設計帶有期權性質的旅遊開發合約、使用結構金融方式資產證券化、建立由地方政府部門與旅遊企業按比例共同籌措的旅遊產業基金等
❾ 如何圍繞五大發展理念做強做大旅遊產業
一是旅遊業有著較強的特殊性、廣泛的關聯性、宏大的系統性,需要通過跨界思維來進行創新。旅遊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樣,旅遊業的創新也能夠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的創新。要通過產品創新、品牌創新、技術創新,引領全域旅遊發展。
產品是消費者是否認可企業的關鍵所在,宣傳推廣再好,沒有產品支撐,也都是空談。旅遊產品是一個多環節形成的鏈條,從遊客產生需求到進行尋找、預訂、到達、遊玩、住宿、購物等一系列過程,處處體現著旅遊產品與消費者的關系。旅遊產品創新必須擺脫單點突破的思維,單點的成功只能是示範引領作用,但難以形成綜合效應,要最終形成整體效益的提升,就必須在整體上進行創新。
旅遊品牌創新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山東旅遊品牌來說,未來可以圍繞著「好客山東」再進行品牌內涵的延伸,不斷豐富和強化「好客山東」的內涵。比如,從「好客山東」到「客好山東」和「山東好客」,這個過程中,意味著要主動出擊,不能再把「好客山東」當作旅遊部門的事情,而應該調動全社會的資源來維護。
隨著旅遊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越來越深入,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技術創新的契機。以智慧營銷為例,通過對大數據的採集、整理、預處理、可視化等技術手段,能夠精準發現消費者的新需求,能夠找到市場窪地和新業態契機。
二是用協調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一是協調經濟不平衡。我國地域廣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發展稟賦和發展階段,其旅遊資源開發力度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都各不相同。發展全域旅遊能夠有效緩解投資不平衡,讓旅遊投資和區域經濟充分聯動起來,形成較為系統的旅遊投融資體系,讓旅遊充分利用區域經濟發展的外溢效應來實現飛躍發展。同時,國家層面也需要在規劃、政策、人才、金融等方面對欠發達地區的全域旅遊發展給予支持。二是協調權力不平衡。旅遊業的發展涉及多部門協作,但是旅遊部門往往是各個部門中最弱勢的,雖然有最強烈的發展願望,可是卻沒有必要的話語權。發展全域旅遊有利於促進部門協調,有利於通過「旅遊+」對行政組織進行完善,從而提升旅遊部門的話語權和統籌權。三是協調文化不平衡。旅遊的靈魂是文化,任何旅遊形式背後都有著文化內涵,旅遊的過程正是對異質文化的認識和體驗過程。發展全域旅遊,可以將遊客從景區引流到全域,讓遊客與居民有更多互動的機會,讓遊客與當地風土人情有更多感應的機會。
三是用綠色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全域旅遊強調全產業,綠色理念在全域旅遊發展中的貫徹不僅僅體現在旅遊業本身的綠色發展,也體現在與旅遊業相關的一二三產業的全產業綠色發展。要強調保護與開發的和諧,只談保護的綠色發展不可持續,只談開發的綠色發展也不真誠。目前來看,很多人傾向於開發優先,雖然口頭上說保護與開發要兼顧,但在行動上難以抵擋利益的誘惑。旅遊產業的鏈條很長,全域旅遊的綠色發展不能僅僅是旅遊業的綠色發展,那樣也無法實現綠色的良性循環。要可持續,就需要在全產業鏈條上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
四是用開放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提供了全域旅遊發展的機遇,這些地區可以借著「一帶一路」對資本的吸附力,藉助「一帶一路」對區域行政壁壘的突破,藉助「一帶一路」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成功實現旅遊業的全域化發展。
五是用共享理念引領全域旅遊發展。首先是旅遊發展權利共享。我國很多地區有著較好的旅遊資源,但是由於缺乏旅遊投資,缺乏旅遊人才,無法在旅遊業發展的大好形勢中趁勢而上。如何保障這些地區的旅遊發展權利?如何保障這些地區居民的旅遊發展權利?全域旅遊是一條重要途徑。其次是旅遊發展成果共享。探索發展社會福利旅遊,關注老年、青少年、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旅遊福利,做好針對性的旅遊產品開發、旅遊無障礙設施建設,給予價格優惠。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放旅遊消費券或給予各種形式的旅遊補貼。再次是促進社區旅遊參與和當地居民就業。推進產權制度改革,通過多種方式解決旅遊用地及資源流轉問題,提高當地居民從旅遊發展中的受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