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社會融資結構是什麼

社會融資結構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6 23:05:42

① 國家為什麼要求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原因:
(1)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2)金融運行總體是穩健的,但資金分布不合理問題仍然存在,與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要求不相適應。
(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更好地發揮金融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作用,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金融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協同作用,優化社會融資結構,持續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切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② 央行再降息!公積金貸款又下調了0.25%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針對性地對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准,以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結構調整。(1)對「三農」貸款佔比達到定向降准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2)對「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定向降准標準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3)降低財務公司存款准備金率3個百分點,進一步鼓勵其發揮好提高企業資金運用效率的作用。

同時,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8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表

1、此次定向降准並結合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背景是什麼?

答: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松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完善差別准備金動態調整機制,對部分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准,加強信貸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鼓勵金融機構更多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同時,綜合運用利率、存款准備金等多種工具組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適當下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總體看,隨著各項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充裕,社會融資結構有所改善,各類市場利率均有所下行,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產業和發展動能轉換的接續關鍵期,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風險的任務還十分艱巨,需要繼續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通過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並著力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同時,我國物價水平仍在低位運行,實際利率高於歷史平均水平,也為運用存款准備金和利率工具提供了有利條件。鑒此,經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決定再次定向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同時結合下調金融機構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以更好地平衡好總量穩定與結構優化的關系,促進穩增長、調結構並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2、此次定向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措施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此次定向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的主要內容:一是對2015年初考核中「三農」貸款達到2014年6月定向降准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前,已對「三農」貸款達標的上述機構定向降准0.5個百分點,並累計對小微企業貸款達標的上述機構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二是對2015年初考核中「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2014年6月定向降准標準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前,已對「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標的上述機構定向降准0.5個百分點。這樣,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只要在2015年初考核中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2014年6月定向降准標准,均可執行較同類機構法定水平低1個百分點的存款准備金率。三是降低財務公司存款准備金率3個百分點,增強大型企業集團內部資金融通功能,提高資金周轉效率,紓解國有企業資金和成本壓力,支持實體經濟轉型發展。

3、此次為何沒有在定向降準的同時普降准備金率?

答:4月末存款准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後,銀行體系備付金水平一度達到歷史高位,預計6月末銀行體系超額備付金水平仍將保持在3萬億元左右。同時,貨幣市場隔夜利率最低時降至接近1%的歷史低位。近期受新股發行凍結巨量資金影響,銀行間市場利率與最低點相比有所上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上較為充裕,並不需要普遍降低存款准備金率來提供流動性。

中國人民銀行一直以來積極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大力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更多地將新增或者盤活的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小微企業等領域。本屆政府一貫重視定向調控,著力提高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5年要繼續實施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此次定向降準的目的正是為了增強金融機構支持「三農」、小微企業發展的能力,強化正向激勵作用,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利於金融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4、此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對於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有何積極意義?

答:2014年以來,為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銀行先後三次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累計下調0.9個百分點至5.10%,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累計下調0.75個百分點至2.25%。在基準利率連續下調的引導下,2015年5月份,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16%,較去年同期下降0.91個百分點,創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金融機構存款定價更趨理性,存款利率總體有所下行,分層有序、差異化競爭的定價格局基本形成。隨著各項政策措施效果的逐步顯現,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也有明顯下行,社會融資成本整體有所降低。

從近幾次降息的效果看,貸款利率雖已全面市場化,但央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仍然具有較強的導向和信號作用,進一步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可望繼續引導實際貸款利率下行。加之同步下調存款基準利率,也有利於降低金融機構的籌資成本,帶動各類市場利率和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鞏固前期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果。

5、下一步人民銀行在貨幣政策調控方面還有哪些考慮?

答:此次定向降准並結合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重點是要進一步增強貨幣政策優化結構的重要功能,推動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繼續發揮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總體思路,更加主動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注意把握好宏觀政策的力度和節奏。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優化政策組合,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6-2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③ 社會融資規模有何內涵

較長時期以來,我國貨幣政策重點監測、分析的指標和調控中間目標是M2和新增人民幣貸款。在某些年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甚至比M2受到更多關注。 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社會融資總規模」概念,我國金融宏觀調控逐步嘗試以社會融資規模指標作為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這是一種探索和創新,適合我國融資結構的變化,符合金融宏觀調控的市場化方向。 為何選為貨幣政策中間目標 社會融資規模是全面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以及金融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的總量指標。它指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這里的金融體系為整體金融的概念,從機構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從市場看,包括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以及中間業務市場等。 實證分析表明,社會融資規模是更為合適的金融宏觀調控中間目標,因為這樣更能適合我國融資結構的變化,而且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關聯性更顯著。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融資結構的變化,新增人民幣貸款指標已不能准確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規模。一是因為直接融資快速發展。二是因為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用明顯增強。三是因為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大量增加。因此只有將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和直接融資都納入統計范疇,才能完整、全面地監測和分析整體社會融資狀況。 而衡量一個指標能否作為金融宏觀調控的中間目標,有兩個重要標准,一是它與最終目標的關聯性,二是它的可調控性。 人民銀行採用基於2002年至2010年的月度和季度數據,對社會融資規模、新增人民幣貸款與主要經濟指標分別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與新增人民幣貸款相比,我國社會融資規模與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CPI的關系更緊密,相關性顯著優於新增人民幣貸款。尤其是社會融資規模與物價關系較為緊密。 同時,人民銀行基於2002年至2010年的年度數據進行測算,結果表明,社會融資規模與GDP存在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可以對這兩個變數建立長期均衡關系模型,並根據均衡關系進行預測。這說明,可以根據GDP和CPI等指標推算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相應的社會融資規模,然後通過完善金融統計制度,加強中央銀行與各金融監管部門和有關方面的協調配合,就可以形成社會融資規模的有效調控體系。 社會融資規模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金融機構通過資金運用對實體經濟提供的全部資金支持,即金融機構資產的綜合運用,主要包括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信託貸款、委託貸款、金融機構持有的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的賠償和投資性房地產等。二是實體經濟利用規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規金融市場、通過金融機構服務所獲得的直接融資,主要包括銀行承兌匯票、非金融企業股票籌資及企業債的凈發行等。三是其他融資,主要包括小額貸款公司貸款、貸款公司貸款、產業基金投資等。 具體來說,社會融資規模=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保險公司賠償+投資性房地產+其他。 社會融資總量是增量概念,為期末、期初余額的差額,或當期發行或發生額扣除當期兌付或償還額的差額,統計上表現為每月、每季或每年新增量。社會融資總量各項指標統計,均採用發行價或賬面價值進行計值,以避免股票、債券及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等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波動扭曲實體經濟的真實籌資。社會融資總量中以外幣標值的資產折算成人民幣單位,折算的匯率為所有權轉移日的匯率買賣中間價。在數據匯總方面,金融機構之間的債權和所有權關系相互軋差(即抵消或對沖),不存在重復計算問題,以真實反映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社會融資總量中的銀行承兌匯票是指金融機構表內表外並表後的銀行承兌匯票,即銀行為企業簽發的全部承兌匯票扣減已在銀行表內貼現部分,並表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不重復統計。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創新深化,實體經濟還會增加新的融資渠道,如私募股權基金、對沖基金等,未來條件成熟,央行還有可能將其計入社會融資總量。

④ 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形式

文化產業投資
產業投資即以一定數量的現金,投入到某種文化產品的生產或某個文化企業的新建或改擴建之中。在文化資本循環中,這些貨幣資本會依次轉化為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然後,包含著已增值的資本量,回到原來的貨幣資本形態。實物形式的文化投資,是以一定價值量的文化產品生產資料如建築、土地、機械、原材料等,投入到某種文化產品的生產或某個文化企業的新建或改擴建之中。這些實物資本以生產資料的形式進入資本循環,形成商品資本。當文化商品在流通領域實現其價值後,原先實物形式的投資變成了貨幣形態產品,其中包含了資本循環所產生的價值增量。隨著生產的進行,實物形態的文化投資不斷被磨損,價值也不斷地轉移到所生產的文化產品中,直到這些實物形態資本被磨損完畢,其價值被全部轉移到文化產品中,然後轉化為貨幣資本。 文化產業投資
產業投資即以一定價值的無形資產投入到文化產品的生產或某個文化企業的新建或改擴建。將無形資產作為文化投資的現象在文化產業領域里比較常見,相比其他產業,這是文化產業的一種較特殊的投資方式。無形資產通常指文化產業領域中的歷史文化名人、文化品牌、版權、著作權等。這些無形資產若不用於使用價值的創造,即不與具體的文化企業、文化項目或文化產品結合,就僅僅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名聲,並不是文化資本,充其量只能當作潛在資本。但是,其一旦與具體文化企業、文化項目或文化產品結合,就變成了一種無形資本,並伴隨著該企業的有形資本進入資本循環的各個環節。受讓無形資產的文化企業的文化產品,或是因該項無形資產而埋設了產品的價格,或是因之提升了知名度進而促進了市場銷售,其提升了有形資本的增值能力。當前市場狀況
真正的產業投資對於企業的興趣遠遠大於項目,即產業投資更多的是投資企業。產業投資機構根據以往公司的經營記錄,對市場前景廣闊、管理規范、財務透明的公司進行長期的戰略性投資。通常產業投資投入市場導向(marketdriven)的項目要遠遠多於技術導向(technologydriven)的項目,因為產業投資更關注的是在競爭狀態下企業能否迅速採用新的商業模式,以保證公司持續快速增長。對企業的苛求使得產業投資在眾人眼中更是別有滋味在心頭。
產業投資企業的發展方向決定於企業的領導人,因此產業投資機構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格外關注企業領導層是否具備廣闊的視野;堅強的意志;寬廣的胸懷。產業投資傾向於專注有利於發揮其特長的行業,從而能夠更好的向被投資企業提供增值服務,而基於誠信基礎上企業領導層的素質則決定了雙方是否能夠為了共同的目標精誠合作,執行戰略規劃,以此保護產業投資機構者的正當權益,來規避企業的道德風險。
中國的民營企業傢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靈活的頭腦,在市場的運作中更追求企業的高效率和高回報,產業投資越來越有意識地把眼光瞄向了這一部分人,期望找到最佳合作者。
如前所說,產業投資機構有自己所專注的行業領域,投資方向也更傾向於有利於發揮自己特長的行業。對於未涉入新的行業領域,產業投資機構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判斷與准繩。
如對於創業投資來講,產業投資關注成長速度高於GDP增長速度的行業,能夠快速發展且有著超額利潤,同時該行業內的企業國內外IPO和並購重組業務頻繁,在公開股票市場上的平均市盈率處於較高的位置。高科技帶動飛速發展的電子、通信和網路行業無疑是這一個時代產業投資方向的代表。
再看傳統投資,產業投資則選擇規模性增長潛力巨大的行業,如能源、生物和公共設施建設等進行傳統投資,有足夠大的潛在市場,這是行業發展具有廣泛空間的基礎,能夠將市場競爭因素有利結合的行業將成為首選。
無論是哪一類產業投資,包括不良資產處置,在行業的選擇上,產業投資機構堅信自己的選擇是一種超前的理性的完美選擇。
產業投資不同於銀行貸款,產業投資是為企業提供股權投資,能夠量化投資項目,幫助企業實現股權和資產結構優化。因此產業投資機構要求參與管理,協助企業制定中長期發展戰略及營銷戰略規劃,評估投資和經營計劃的時間進度,銷售和財務預測的合理性等一系列方案。這一切作為,促使產業投資者在投資領域不得不做到長袖善舞,而這一點,對於處置不良資產尤為重要。
產業投資的不同類別決定了投資收益本質的不同:創業投資取得的收益更多的是短期套現利益,傳統投資追求的則是細水長流的長期收益,而不良資產處置收獲得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感。三種投資收益的獲得,都源於產業投資對於被投資企業的貢獻,產業投資在獲得社會效益的同時取得經濟效益,使得產業投資的寂寞籠罩了一層神聖、眩目的光圈。 產業投資基金雖然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行業(全球規模超過萬億美元),但是在法律上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根據美國聯邦銀行業監管條例,產業投資基金的定義為:業務方向限於投資於金融/非金融公司的股權,資產或者其他所有者權益,並且將在未來將之出售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不直接經營任何商業/工業業務;任何一家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經理,雇員或者其它股東所持有的股份都不超過25%;最長持續期限不超過15年;
並非出於規避金融控股監管條例或者其它商人銀行投資條例目的而設立。
產業投資基金行業起源於創業投資(亦稱「風險投資」),在發展早期主要以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擴張融資為主,因此創業投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私募股權投資的同義詞。也因為如此,產業投資基金行業協會通常的名稱都冠以「創業投資協會」(VCA)。從1980年代開始,大型並購基金(如KKR)的風行使得產業投資基金有了新的含義。由於歷史原因,各國對於私募股權/創業投資的定義也稍有差別。美國(NVCA)一般認為創業投資基金投資范圍限於中小公司的初創期和擴張期融資,產業投資基金則涵蓋所有為企業提供長期股權資本的私募基金(包括創業投資基金)。歐洲(EVCA)、香港(HKVCA)和台灣(TVCA)則將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全等同,都是提供長期股權資本的集合投資形式。本文如未特別說明,創業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的含義均參照美國說法。
以下為私募股權基金的資金來源分布: 投資者 歐洲* 投資者 台灣** 銀行 24% 銀行 7.25% 保險公司 12% 投資銀行 1.76% 養老基金 22% 保險公司 9.52% 基金之基金 9% 金融控股公司 5.51% 政府機構 6% 投資機構 18.44% 個人投資者 6% 工商企業 39.25% 基金自身盈利 5% 政府機構 4.35% 資本市場 1% 個人投資者 13.90% 其它來源 15% 私募股權基金的籌集方式不同於普通基金,通常採用資金承諾方式。基金管理公司在設立時並不一定要求所有合夥人投入預定的資本額,而是要求投資者給予承諾。當管理者發現合適的投資機會時,他們只需要提前一定的時間通知投資者。這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投資者未能及時投入資金,他們按照協議將會被處以一定的罰金。因此,基金宣稱的籌集資本額只是承諾資本額,並非實際投資額或者持有的資金數額。
《設立境外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已失效)(1995年8月11日國務院批准,1995年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
第一條為了適應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和完善對設立境外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的管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境外中國產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境外投資基金) ,是指中國境內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以及中資控股的境外機構(以下統稱中資機構)作為發起人,單獨或者與境外機構共同發起設立,在中國境外注冊、募集資金,主要投資於中國境內產業項目的投資基金。
本辦法所稱發起人,是指設立境外投資基金並對招募說明書內容的起初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法律責任的中資機構。
第三條境外投資基金在中國境內的業務活動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公共利益。境外投資基金在中國境內的正當業務活動和合法權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保護。
第四條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查批准。
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境外投資基金在中國境內的業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第五條中資機構作為境外投資基金的發起人,其中至少有一個發起人應當是具備下列條件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一)提出申請前1年年末資本金總額不少於10億元人民幣;
(二)資信良好,經營作風穩健,並在提出申請前3年內末受到金融監督管理機關或者司法機關的重大處罰;
(三)具有熟悉國際金融業務、基金管理業務的專業人員。
第六條境外投資基金發起人中的中資非金融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提出申請前1年年末資本金總額不少於5億元人民幣;
(二)經營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項目;
(三)資信良好,經營作風穩健,並在提出申請前3年內未受到有關主管機關或者司法機關的重大處罰。
第七條中資機構設立境外資基金,應當選擇資信良好,經營作風穩健,具有投資基金設立、承銷或者管理等方面的經驗,且其所在地具有良好的金融管理制度的境外機構進行合作。
第八條申請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發起人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的申請書;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
(四)發起人合作協議;
(五)這3年的年報;
(六)境外投資基金設立、託管、上市及交易等活動所在地的有關法律、法規;
(七)有關主管部門對基金擬投資項目的審批文件副本;
(八)基金擬投資項目的評估報告;
(九)基金擬投資項目的各方合資或者合作意向書;
(十)基金招募說明書草案;
(十一)與境外投資基金的承銷人、託管人、管理人等合作各方簽訂的合作意向書;
(十二)與境外投資基金的設立、承銷、託管有關的合作各方的資信情況。
第九條中國人民銀行應當自收到申請人的全部申請文件、資料之日起90日內,對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的申請進行審查;認為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條件的,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頒發批准文件。
第十條擬設立的境外投資基金發行總額不很少於5000萬美元。
第十一條擬設立的境外投資基金應當為封閉式基金,基金憑證不可贖回,其存續期不得少於10年。
第十二條中資機構應當選擇具有良好的金融管理制度的國家或者地區作為擬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的上市所在地。
第十三條中資機構應當選擇中方持股25%以上的基金管理公司作為擬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的管理人。
第十四條中資機構作為發起人認購基金份額的總額不得超過基金擬發行總額的10%。
第十五條中資機構認購基金份額,只能使用其自有資金,不得使用信貸資金。
第十六條境內發起人認購基金份額的資金應當存入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中國境內銀行,不得匯出境外。
第十七條境外投資基金不得在中國境內募集。
第十八條中資機構為管理擬設立的境外投資基金,可以申請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申請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應當依照《境外金融機構管理辦法》的規定,與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的申請一並報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查批准。
申請設立境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應當選擇具有良好的金融管理制度的國家或者地區作為該公司主要經營活動所在地。
第十九條境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代表機構的,應當依照《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設立常駐代表機構的管理辦法》的規定,報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查批准。
第二十條境外投資基金資金應當主要投資於中國境內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產業項目,其數額不得低於基金總額的70%。
境外投資基金資金不得以借貸形式在中國境內運用。
境外投資基金資金不得用於購買公開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票和人民幣計值的政府債券。
第二十一條境外投資基金憑證不得在中國境內用於借貸或者債券發行的抵押或者擔保。
第二十二條境外投資基金資金調入中國境內、匯出中國境外、在中國境內銀行開立賬戶及進行貨幣兌換等,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外匯管理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境外投資基金和境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境內發起人、境內出資人,應當於每年3月31日前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境外投資基金和境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上一年度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年度報告。
第二十四條境外投資基金所投資項目在境外發行債券、股票,應當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批准。
第二十五條未經批准,擅自設立境外投資基金或者境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由中國人民銀行對其境內發起人、境內出資人處以人民幣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退出所設機構,並給予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紀律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不報送有關報表,或者報送報表時弄虛作假、情節嚴重的,由中國人民銀行責令改正;並對境內發起人、境內出資人處以人民幣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施行前未經批准,已設立境外投資基金和境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應當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期限內,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補辦審批手續;逾期不補辦的,中國人民銀行有權依照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備註:產業基金以有限合夥形式出現時處於對投資人利益的一定保護,可以參照合夥企業法裡面的有限合夥的有關規定進行設立合夥企業。 根據基金的組織方式劃分,美國產業投資基金分為信託制與公司制兩種組織形式,也有人稱為契約型與公司型。前者依據信託法律制度,而後者依據公司法律制度。信託制能滿足當事人之間的靈活性要求,而公司制能很好地保護投資者(股東)利益。在美國,產業投資基金主要採用公司制,因為紙面公司作為特設實體被允許存在。也有部分採用信託制,其中一些以受益憑證這一證券形態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流動性很好。
信託制基金的典型代表是證券投資基金,它在美國被稱之為共同基金,最為普及。因為美國的證券市場發達,企業股權已經高度證券化,法制相對健全、規范,上市公司質量相對較高,能夠進行價值投資,所以美國的大環境促進了證券投資基金的大發展。
相形之下,產業投資基金一般並不顯眼。有的可以公募,有的可以私募。產業投資基金的主要投資對象是中小企業、高科技成長企業,主要經營業務是企業創業、重組並購、MBO、房地產等,這些對象及其業務風險相對大。產業投資基金一般可以對目標企業進行多次持續投資。因為美國證券市場IPO便捷,可以使得產業投資基金順利退出,所以產業投資基金的資金運用方式主要為股權投資。通常,基金管理人員會在目標公司擔任董事,參加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對企業有較大影響力。
在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過程中,由於基金經理(自然人、基金管理人的雇員)、基金管理人(法人)與投資者之間,易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形,產生利益沖突,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產業投資基金多採用有限與一般合夥人制度安排:基金管理人出資充當有限合夥人,基金經理出資充當一般合夥人,各自的出資比例與分享項目收益比例卻不同,以此激勵基金經理,也保護投資者利益。
觀察美國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避免融資過度集中銀行,使得社會融資結構比較合理;為企業提供了長期、穩定資金,形成多元化融資渠道;促進了新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豐富了投資者理財選擇。

⑤ 在我國的社會融資結構中居於主導地位的是 A. 直接融資 B. 間接融資 C. 銀行信用 D. 國家信用

間接融資

⑥ 為何GDP未與社會融資總量同行

近年來,隨著直接融資快速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用顯著增強,金融機構表外業務大量增加,社會融資總量逐漸替代新增人民幣貸款成為衡量金融與經濟關系的重要指標。一直以來,理論與實證研究均得出社會融資總量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社會融資總量的增加會對經濟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今年以來,在社會融資總量保持迅速增長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卻依然乏力,社會融資總量數據與實體經濟表現出現矛盾,原因何在?我以為有以下幾點。
社會融資總量與實體經濟表現矛盾的原因
首先,社會融資總量的增長是相對GDP未來上漲的一個超前性因素。一方面,資金由金融體系流向實體經濟需要一定時間;另一方面,實體經濟的資金運用對經濟產生效果更需要相當時間才會顯現。如一些基建項目通常期限較長,投資效果需要長時間才會顯現。今年,受經濟發展周期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影響,GDP增速出現一定回落,但是從社會融資總量這個先前指標來看,預計下半年GDP增速會有所反彈。
其次,社會融資規模的快速增長,並沒有有效傳導到經濟發展之中,並沒有完全流入實體經濟轉化為投資。這又有三種情況:
第一,新增社會融資總量中信託、發債籌措的資金佔比不斷上升,而一些企業正是利用信託、企業債等間接融資形式獲得的資金償還銀行貸款,以新債替換舊債,較多融資用於展期。
第二,金融市場雙軌制使得跨市場套利機會增加,如銀行信貸、信託產品、企業債、民間信貸等收益率間存在較大套利空間,導致一些在融資上存在優勢的企業,將獲得的融資資金進一步放貸、投資金融產品等。這樣,部分融資資金投向了金融市場,而非用於生產性投資,社會融資總量提高,但實際經濟卻未見增長。
第三,經濟下行時期,一些企業對未來經濟缺乏信心,往往選擇「囤錢」觀望,而非增加投資。如房地產業,過去房地產業一直是經濟增長的拉動因素,而目前考慮到政府對房地產調控態度依然堅決,限購措施不斷出台等因素,盡管房地產業獲得大量社會融資,但這些融資實際上也並非增加了投資。
再次,在當前經濟發展放緩、內生動力不足的形勢下,中小企業作為一國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其發展成為關鍵。而目前,從社會融資流向來看,更多的社會融資流入了政府融資平台和大型國有企業,基建和地產融資多增的部分佔全部多增量的70%以上,中小企業融資仍然不足,即使獲得少量融資,也會選擇持有現金應對經濟下滑,經營困境依然未擺脫,導致整個經濟發展乏力。
最後,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貨幣流通速度會下降,同樣的經濟增長往往需要更多的融資,這也成為GDP上升不明顯的一個原因所在。
應對「矛盾」的政策建議
對於社會融資總量快速增加而實體增速下行的矛盾表現,筆者有如下政策建議:首
先,解決社會融資總量快速增加,經濟卻依然下行的根本在於確保社會融資全然有效傳導到實體經濟。因此要根據不同融資渠道的資金使用效益,理順社會融資結構,加強資金投向管理,確保資金進入實體經濟,不要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
其次,游離於實體經濟之外的融資規模的增加可能蘊含著較大的金融風險,因此規范社會融資增長總量與結構有很強必要性。如果企業最終沒有將融資全部用於投資和經營,那麼不斷增長的社會融資規模,意味著實體經濟在不斷增加杠桿,而一旦融資渠道被切斷,企業的流動性風險就可能爆發。
再次,堅持不懈地推動深層次結構改革和制度改革。當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各種考驗,信貸政策異常寬松,企業運行疲軟,實體經濟復甦乏力,經濟持續下滑;通脹有所回落,房價卻節節攀升;需求凸顯低迷,產能過剩非常嚴重等等。種種矛盾與困局表明,中國經濟重新恢復活力面臨巨大挑戰。

⑦ 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有哪些

主要以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基金等機構為主,三類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債券託管量佔比達到85%左右,其中商業銀行就達到了70%。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平穩較快發展,市場規模已居於世界前列,形成了以銀行間市場為主、交易所市場及商業銀行櫃台市場為輔、互聯互通、分工合理的市場格局,有90%以上的債券託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跨越式發展,使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社會融資結構、完善金融宏觀調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快速發展與商業銀行關系密切。在1997年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之初,商業銀行即作為首批市場成員進行債券現券和回購交易。目前,商業銀行是銀行間債券市場主要的做市商機構,是央行公開市場業務的一級交易商,是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核心成員,也是國債承銷團的主要成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以來,商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中的主導地位遭到市場個別人士的質疑,一種觀點認為,商業銀行持債比重高,單一的投資者結構使得債券市場成為買方市場;還有觀點認為,商業銀行持有債券與貸款一樣仍屬於間接融資,銀行體系存在較高的系統性風險。上述觀點明顯混淆了債券與貸款間的差別,漠視近年來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同時也忽視了我國是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這一現實。
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
已日趨多樣化
盡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初期,商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居主導地位,但隨著市場發展,近年來商業銀行「獨大」的局面已有所改變,一是銀行間本幣市場成員中商業銀行絕對數量增加,但相對數量下降。2008年年末銀行間本幣市場成員1857家,其中商業銀行361家,佔比19%。至2015年5月末,銀行間本幣市場成員數總計8366家,其中商業銀行832家,佔比降至不足10%,表明銀行間債券市場已經成為以眾多合格機構投資者為主、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機構間市場。
二是商業銀行在銀行間現券市場交易佔比呈下降趨勢,非銀行金融機構已成為信用債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據統計,2011年至2014年,商業銀行參與的現券交易市場佔比在64%~68%之間,低於2007年至2010年的71%~75%。分市場看,在利率債市場,2007年至2014年商業銀行交易市場佔比在72%~81%之間,在信用債市場,交易比重在49%~64%之間,表明非銀行金融機構已成為左右信用債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三是商業銀行債券持有量比重呈下降趨勢,在信用債市場佔比已不足五成。2009年年末商業銀行的債券持有量為12萬億元,市場佔比接近70%,至2014年年末,商業銀行債券持有量升至20萬億元,但市場佔比已不足60%。分市場看,2009年年末,商業銀行國債持有量為30740億元,占國債未償余額的58%,2014年年末這一比例升至70%。2009年年末,商業銀行國開債持有量為24126億元,占國開債未償余額的75%,2014年年末這一比例大體保持不變。商業銀行持有較多的利率債,一方面滿足了銀行的資產配置需求;另一方面也為銀行開展流動性管理,參與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等提供了便利。在信用債市場,2010年年末商業銀行持有企業債4964億元,占企業債未償余額的34%,至2014年年末這一比重已降至23%;2010年年末,商業銀行持有短融及中期票據的比重均超過50%,但至2014年年末均已不足50%。
商業銀行深度參與
銀行間債券市場意義重大
盡管商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中的持債比重呈下降走勢,但總體規模依然較高,這與我國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有關。以資產規模計算,截至2014年年末,商業銀行總資產達134.8萬億元,雖然2014年商業銀行債券投資余額僅占商業銀行總資產的15.2%,但龐大的資產規模使得商業銀行仍是債券市場主要的持有者。
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商業銀行深度參與銀行間債市,對於優化社會融資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等均具有積極意義。央行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6萬億元,其中企業債券融資規模佔比14.7%,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規模佔比為2.6%。從存量數據看,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27.6萬億元,其中企業債券存量為12.1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存量為3.9萬億元。數據表明,債券市場已成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決定性力量。
這其中,商業銀行作為以間接融資業務為主的金融中介,通過將部分資產配置於債券,既實現了風險的分散化,又客觀上提高了我國直接融資比重,那種將銀行持有債券簡單地等同於貸款的觀點是不準確的。
一是與貸款相比,債券作為標准化產品具有較好的流動性,銀行可隨時轉讓。二是銀行可通過債券遠期、利率互換等衍生品對債券投資進行風險管理,因此與單獨持有貸款相比,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更高。三是信用債發行人往往面臨較高的信息披露要求,其所面臨的外部約束明顯高於銀行貸款。四是銀行開展債券投資,不僅有助於債券順利發行與轉讓,也有助於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銀行將一部分資金配置於利率債及信用債,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銀行體系風險。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銀行間債券市場仍是主戰場
盡管債券市場發展迅速,但總體來看我國直接融資比重依然偏低,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直接融資比重,降低銀行系統風險,銀行間債券市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大力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自2005年開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以來,相關制度已初步建立,產品發行和交易已開始採用備案制和注冊制,目前我國已迎來資產證券化發展的大好時期。未來,我國應遵循國際金融市場一般發展規律,立足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動以合格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平穩有序健康發展。
二是積極推動信用衍生品市場發展。在銀行面臨的各種風險中,信用風險相對比較突出,但風險對沖工具匱乏。雖然2010年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啟了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試點,但由於種種原因其交易極不活躍,風險管理功能無從發揮。有關主管部門應打破利益藩籬,攜手推動場外信用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基於前期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可考慮先在銀行間市場推出以經濟主體為參考標的的單名信用違約互換,適時推出總收益互換、信用聯結票據以及信用違約互換指數等其他信用衍生產品,以為市場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選擇。
三是進一步優化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近年來,在人民銀行的推動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持續優化,多層次債券市場體系基本成形。年初至今,人民銀行又推動私募投資基金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並將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入市申請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額度管理同時取消。未來可考慮將養老金、住房公積金等長線投資者直接引入銀行間債券市場,以進一步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主體范圍。

⑧ 互聯網金融改善了社會融資結構嗎

我認為應該算吧。社會融資結構主要兩種:間接融資(銀行貸款)和直接融資(在證券市場發行股票等)。互聯網金融,像眾籌等,還是屬於直接融資領域,它擴寬直接融資的方式和范圍,所以它改善(不是改變)了社會融資結構。

⑨ 我國在多樣化融資格局中什麼仍然居於主體地位

央行近日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社會融資規模15.76萬億元,比2011年多增2.93萬億元。全年新增信貸8.2萬億元,同比多增7320億元;廣義貨幣增長13.8%,狹義貨幣增長6.5%。
2012年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63萬億元,比2011年同期多3512億元。其中,新增貸款4543億元,比上月減少686億元,創2010年1月以來新低。
就央行剛剛公布的2012年全年信貸數據,業內人士分析,貨幣信貸增長基本符合預期。社會融資總量快速增長而銀行貸款相對緩慢,表明我國融資環境在總體寬松的基礎上結構正在發生變化。
「往往越到年末,企業的信貸需求越少,規律既是如此。」對於去年12月份新增貸款低於市場平均預期千億元左右的情況,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分析,從銀行角度看,一旦在前11個月基本完成了投放任務,到了最後一個月,信貸投放的積極性也會減弱,並且因為緊接著是下一年度的開始,為了博得開門紅,在已經完成了任務的情況下,有時會將企業的新增信貸需求轉到下一年初來發放。
從數據看,12月份社會融資總量1.63萬億元,比上月顯著回升,說明融資環境繼續維持溫和寬松的趨勢。但值得關注的是,12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為4543億元,同比少增1863億元,低於市場預期,創下三年來月增長新低。
對此,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分析,一方面,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央行「穩中求進,預調微調」貨幣政策調控的結果;另一方面,社會融資總量增加,而新增貸款偏低,也反映出信託、債券等多種融資方式取得了較快發展,企業可通過非銀行社會融資渠道滿足融資需求。此外,受貸存比、資本金等因素以及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商業銀行的貸款能力和意願也受到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貸款乏力的同時,存款卻出現大幅躍升。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0.81萬億元,同比多增1.17萬億元。其中,12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58萬億元,同比多增1528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這種現象體現了債券、信託等其他融資方式對貸款的替代作用。據統計,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63萬億元,同比增加3512億元。其中,債券融資2078億元,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與2011年相比,2012年信託貸款多增1.09萬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多增8840億元,而新增貸款僅多增7320億元。非信貸融資方式的替代作用進一步提升,導致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在2012年進一步下降為52.1%,比2011年降低6.1個百分點。
「社會融資規模的大幅擴大,15.76萬億元的規模超出預期,而且新增信貸在其中的佔比僅52%。非信貸類融資在2012年快速增長,中國的融資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工行投資銀行部研究中心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振鋒認為,無論企業還是金融機構都需關注這一變化,適應這一變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宗良則認為,未來政策可考慮在控制社會融資總量適度增長的同時強調優化結構,既能保持社會融資對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支持,又能有效防範通貨膨脹。
數據顯示,2012年四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4826億元,較三季度減少3840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減少3069億元,信貸數據呈現「雙降」局面。此前,一些市場人士解讀為經濟增長乏力、企業信貸需求不足。
對此,趙慶明並不認同:「從當前多數宏觀經濟指標來看,回升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並且從社會融資規模口徑看,12月份達到1.63萬億元,在去年12個月中排在第四,不能說明企業資金需求不足。」他預計,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會在8.5萬億元至9萬億元之間,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佔比會繼續下降,其他融資形式的增速會快於銀行信貸。
據哈爾濱銀行投資銀行部研究員陳永明分析,從央行公布的2009年——2012年信貸數據分別為95769億元、79235億元、74807億元和82042億元以及2012年新增人民幣貸款較2011年增加7235億元,同比增長9.67%來看,今年信貸增長雖然沒有達到2009年的歷史高峰。但依然是近三年的信貸小高峰。從全年來看,信貸增長比較平穩,實體經濟需求依然比較旺盛。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為了擺脫信貸規模控制、資本充足率約束等監管限制,弱化對信貸業務的依賴以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各銀行加大與證券、信託、資產管理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主體的合作,實施一系列的跨市場、跨行業的金融創新,擺脫單一信貸產品依賴需求,有效滿足了企業、居民的投融資需求,部分銀行體系資金不再通過信貸渠道進行投放,而是通過創新產品進入實體經濟。
展望未來,商業銀行為了應對利率市場化、資本約束加強、經營范圍受限等影響,將繼續加強與信託、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租賃、財務公司、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合作,積極發展資本、資金等資源消耗較少的非信貸類中間業務,將使得我國整個社會的融資結構發生改變,非信貸融資比例將會繼續上升。同時,銀行將會繼續發揮其資金、網點等優勢,在非信貸融資中加強創新,占據主導地位。
業內專家預計,未來受實體經濟運行、貨幣政策調控和金融脫媒發展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和滯後作用,商業銀行仍將面臨多方面的較大經營壓力,生息資產增勢平穩,預計2013年人民幣新增貸款的目標值在9萬億元左右。

⑩ 社會融資規模有哪些原則,社會融資規模有什麼實踐意義

一、社會融資規模的原則
社會融資規模的統計主要有四項原則:即居民原則、金融原則、合並原則和增量統計與計值原則。
一是居民原則。社會融資規模的持有部門和發行部門均為居民部門。按照居民原則,外商直接投資、外債和外匯占款均不計入社會融資規模。
二是金融原則。按照金融原則,國債發行不計入社會融資規模。因為國債發行的主體是政府,國債的發行與兌付屬於財政政策的范疇。
三是合並原則。社會融資規模包括各種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向實體經濟提供的資金支持。因此,在統計社會融資規模時,要將金融機構相互間的債權和債務關系合並處理。在數據匯總方面,金融機構之間的債權和所有權關系相互軋差,不重復計算。例如,金融機構之間相互持有的股權、相互持有的債券等等,都不計入社會融資規模。
四是增量統計與計值原則。社會融資規模是增量概念,為期末、期初余額的差額,也可以是當期發行或發生額扣除當期兌付或償還額的差額。
二、社會融資規模的實踐意義
1.全面反映社會融資規模的總量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快速發展,金融與經濟關系發生較大變化,理論研究與政策操作都需要能全面、准確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的全口徑統計指標。傳統的金融與經濟關系,一般是指銀行體系通過其資產負債活動,促進經濟發展和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在金融機構資產方主要體現為新增貸款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負債方主要體現為貨幣創造和流動性增加。目前人民幣貸款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發放的一般貸款及票據貼現,它反映了銀行業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近年來,我國金融總量快速擴張,金融結構多元發展,金融產品和融資工具不斷創新,證券、保險類機構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加大,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對貸款表現出明顯替代效應。新增人民幣貸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總量。
據初步統計,2002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1614億元,為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的8.7%。2010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 6.33萬億元,為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的79.7%。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快速增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直接融資快速發展。2010年企業債和非金融企業股票籌資分別達1.2萬億元和5787億元,分別是2002年的36.8倍和9.5倍。二是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用明顯增強。2010年證券、保險類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資金運用合計約1.68萬億元,是2002年的8倍。2010年小額貸款公司新增貸款1022億元,比上年增長33.4%,相當於一家中小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一年的新增貸款規模。三是金融機構表外業務大量增加。2010年實體經濟通過銀行承兌匯票、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從金融體系融資分別達 2.33萬億元、1.13萬億元和3865億元,而在2002年這些金融工具的融資量還非常小。
社會融資總量是全面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以及金融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的總量指標。社會融資總量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額。這里的金融體系為整體金融的概念,從機構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從市場看,包括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以及中間業務市場等。社會融資總量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金融機構通過資金運用對實體經濟提供的全部資金支持,即金融機構資產的綜合運用,主要包括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信託貸款、委託貸款、金融機構持有的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的賠償和投資性房地產等。二是實體經濟利用規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規金融市場、通過金融機構服務所獲得的直接融資,主要包括銀行承兌匯票、非金融企業股票籌資及企業債的凈發行等。三是其他融資,主要包括小額貸款公司貸款、貸款公司貸款、產業基金投資等。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和金融創新深化,實體經濟還會增加新的融資渠道,如私募股權基金、對沖基金等。未來條件成熟,可將其計入社會融資總量。綜上所述,社會融資總量=人民幣各項貸款+外幣各項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股票+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其他。[社會融資總量為一定時期(每月、每季或每年)的新增量,具體統計方法詳見本文第三部分]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社會融資總量快速擴張,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從2002年到2010年,我國社會融資總量由2萬億元擴大到14.27萬億元,年均增長27.8%,比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年均增速高9.4個百分點。2010年社會融資總量與GDP之比為35.9%,比2002 年提高19.2個百分點。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見圖)。社會融資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金融結構也多元化發展,金融對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不斷提高。一是2010年企業債融資、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和保險公司賠償分別占同期社會融資總量的8.4%、4.1%和1.3%,其中企業債融資比2002年上升6.8個百分點。二是商業銀行表外業務融資功能顯著增強。2010 年銀行承兌匯票、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分別占同期社會融資總量16.3%、7.9%和2.7%,分別比2002年高19.8、7和2.7個百分點。
2.統計監測和宏觀調控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金融業發生巨大變化,金融市場和產品不斷創新,直接融資比例逐步加大,非銀行金融機構作用明顯增強,金融調控面臨新的環境和要求,迫切需要確定更為合適的統計監測指標和宏觀調控中間目標。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保持物價穩定和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為了實現這一最終目標,一般都要根據一個國家的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中間目標。較長時期以來,我國貨幣政策重點監測、分析的指標和調控中間目標是M2 和新增人民幣貸款。在某些年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甚至比M2受到更多關注。然而由於新增人民幣貸款已不能准確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總量,因此只有將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和直接融資都納入統計范疇,才能完整、全面監測和分析整體社會融資狀況,也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因過度關注貸款規模而形成的 「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現象,即商業銀行通過表外業務繞開貸款規模。這些表外業務主要有銀行承兌匯票、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以2010年為例,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7.95萬億元,同比少增1.65萬億元,但是實體經濟通過銀行承兌匯票和委託貸款從金融體系新增融資達3.47萬億元,占社會融資總量的 24.2%,同比多增2.33萬億元(見表1)。
衡量一個指標能否作為調控的中間目標,有兩個重要標准,一是它與最終目標的關聯性,二是它的可調控性。實證分析表明,與新增人民幣貸款相比,社會融資總量與主要經濟指標相互關系更緊密。衡量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在統計上一般採用相關性分析,測算得到的相關系數絕對值一般在0與1之間。相關系數越高,說明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越緊密。我們採用基於2002-2010年的月度和季度數據,對社會融資總量、新增人民幣貸款與主要經濟指標分別進行統計分析(見表2),結果表明:與新增人民幣貸款相比,我國社會融資總量與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CPI的關系更緊密,相關性顯著優於新增人民幣貸款。
同時,我們採用統計檢驗進行相互作用的分析,結果表明,社會融資總量與經濟增長存在明顯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因此,可以對這兩個變數建立長期均衡關系模型,以分析變數之間相互作用的長期均衡關系,並根據均衡關系進行預測。我們基於2002-2010 年的年度數據,對社會融資總量與GDP建立長期均衡關系模型。測算結果表明,社會融資總量與GDP存在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這說明,社會融資總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有規律的,可以根據GDP和CPI等指標推算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相應的社會融資總量。通過完善金融統計制度,加強中央銀行與各金融監管部門和有關方面協調配合,可形成社會融資總量的有效調控體系。
3.統計需科學准確及時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與金融統計框架推薦成員國編制信用和債務總量指標,主要包括各類貸款、銀行承兌匯票、債券、股票等金融資產,成員國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編制。由於國情不同,我國社會融資總量指標名稱和口徑與其他國家有所差異。在充分考慮社會融資總量指標的可得性、可測性、可用性及其與宏觀調控最終目標相關性的基礎上,我國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與金融統計框架及資金流量核算原則,開始編制社會融資總量指標。
社會融資總量統計數據完整可得,採集及時准確。社會融資總量是增量概念,為期末、期初余額的差額,或當期發行或發生額扣除當期兌付或償還額的差額,統計上表現為每月、每季或每年新增量。社會融資總量各項指標統計,均採用發行價或賬面價值進行計值,以避免股票、債券及保險公司投資性房地產等金融資產的市場價格波動扭曲實體經濟的真實籌資。社會融資總量中以外幣標值的資產折算成人民幣單位,折算的匯率為所有權轉移日的匯率買賣中間價。在數據匯總方面,金融機構之間的債權和所有權關系相互軋差,不存在重復計算問題。例如,金融機構之間相互持有的股權、金融機構之間相互持有的債券等等,都不計入社會融資總量,以真實反映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社會融資總量中的銀行承兌匯票是指金融機構表內表外並表後的銀行承兌匯票,即銀行為企業簽發的全部承兌匯票扣減已在銀行表內貼現部分。並表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不重復統計。

閱讀全文

與社會融資結構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永輝超市股份佔比情況 瀏覽:494
金融服務圖片 瀏覽:735
特斯拉股票超豐田 瀏覽:920
公司企業理財產品 瀏覽:446
牛可以用來融資租賃嗎 瀏覽:949
如何加強對融資的監管 瀏覽:110
天地集團 瀏覽:504
中儲股份監管事業部 瀏覽:216
錦江集團的控制 瀏覽:648
手機什麼貸款好申請信用卡嗎 瀏覽:979
福鞍股份有利好嗎 瀏覽:732
基金管理公司屬於金融企業 瀏覽:950
分期樂合作金融機構放款額度緊張 瀏覽:237
公司投資理財崗位 瀏覽:967
著名投資理財公司排名 瀏覽:20
期貨市場吸引投機資本 瀏覽:885
問醫生股票 瀏覽:320
茂源金融貸款公司簡介 瀏覽:664
貴金屬波動快的品種 瀏覽:24
各類金融機構的杠桿率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