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融資規模敏感性測算

融資規模敏感性測算

發布時間:2022-05-17 06:12:43

㈠ 中小企業如何合理確定融資規模 詳細

而到銀行究竟貸多少錢,其實是非常有講究的。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考慮企業成本,銀行貸款是需要支付利息的,貸款過多,必然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企業的成本無形中增加了不少,而且企業負債過多,償還難度增大,企業經營風險也相應地提高;貸款過少,又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同時,不利於攤銷銀行借貸時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其次對銀行而言,不合理的融資規模會導致銀行懷疑企業的財務操作能力和還款的誠信態度,並極有可能影響銀行的審核通過。因此,企業在決定向銀行借貸之前,合理確定中小企業的融資規模,是中小企業申請銀行貸款極重要的環節。 那麼,究竟如何合理確定中小企業的融資規模呢?答案是企業必須根據企業運營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企業自身的實際狀況及借貸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量力而行地確定企業的合理的融資規模。具體而言,可以有四種方法來加以選擇: 銷售比例法 銷售比例法是按照對企業在借貸期內所可能達到的銷售額的預測,用目前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比例關系來進行測算,得到資金缺口的具體數字。具體的計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預測的銷售總額來測算未來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總額,然後得到 2 與現有負債的差額從而來確定融資規模;另一種是根據預測的銷售增加額來直接測算負債的增加額,扣除負債的自然增加額後得出融資規模的數字。用公式來表示就是:融資規模=預測的資產增加值-負債的自然增加值-未分配利潤的增加值=(資產銷售百分比*銷售增加值)-(負債銷售百分比*銷售增加值)-(銷售凈利率*銷售增加總額*(1-利潤分配率)) 項目預演算法 大多數中小企業申請貸款,都是因為要上新的項目。因此,只要對項目的預算進行嚴格的測算,就可以得出向銀行借貸的數額。 財務模型測演算法 財務模型測演算法相對來說是最精確的,同時也是最能體現中小企業主對本企業的熟悉程度。具體來說,就是先根據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建立企業未來的財務模型,然後根據財務模型編制預測的現金流量表,從而得出現金流量的缺口。這種方法專業性很強,但適用范圍也是最廣的,不僅在向銀行貸款時確定融資規模時使用,而且在直接融資對外私募時也廣泛採用。 頭腦風暴法 這是一種定性的分析方法,通常適用於規模較小,業務較簡單的企業。就是指企業經營團隊根據有關的歷史沿革數據,依靠團隊的經 3 驗、主觀分析和判斷能力,憑借團隊對企業的了解,集中座談,集思廣益,通過廣泛的交流,來確定企業的合理的融資規模。這種方法有時耗時較長,因為往往需要開幾次這樣的會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家可以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擇一種或幾種方法,來合理地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從而順利地從銀行獲得支持,幫助企業更快地發展。

㈡ 融資規模的把握企業的融資規模的方法

由於企業融資需要付出成本,因此企業在籌集資金時.首先要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籌資過多,或者可能造成資金閑置浪費,增加融資成本:或者可能導致企業負債過多,使其無法承受,償還困難,增加經營風險。而如果企業籌資不足,則又會影響企業融資計劃及其他業務的正常開展。因此.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之初,要根據企業對資金的需要、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以及融資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量力而行來確定企業合理的融資規模。在實際操作中,企業確定籌資規模一般可使用經驗法和財務分析法。
經驗這是指企業在確定融資規模時,首先要根據企業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的不同性質。優先考慮企業自有資金.然後再考慮外部融資。二者之間的差額即為應從外部融資的數額。此外,企業融資數額多少,通常要考慮企業自身規模的大小、實力強弱,以及企業處於哪一個發展階段,再結合不同融資方式的特點.來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融資方式。比如,對於不同規模的企業要進行融資,一般來說,已獲得較大發展、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股份制企業,可考慮在主權市場發行股票融資;屬於高科技行業的中小企業可考慮到創業板市場發行股票融資;一些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則可考慮銀行貸款融資。再如,對初創期的小企業,可選擇銀行融資;如果是高科技型的小企業,可考慮風險投資基金融資;如果企業已發展到相當規模時,可發行債券融資,也可考慮通過並購重組進行企業戰略融資。財務分析法是指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判斷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管理狀況,從而確定合理的籌資規模。由於這種方法比較復雜,需要有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一般在籌資決策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運用。使用該種方法確定籌資規模,一般要求企業公開財務報表,以便資金供應者能根據報表確定提供給企業的資金額,而企業本身也必須通過報表分析確定可以籌集到多少自有資金。

㈢ 怎樣測算一個基礎資產做資產證券化可以達到的融資規模

資產證券化
計算方式有專業
的課程,你可以去
參加學習

㈣ 企業融資應遵循的原則有

一、收益與風險相匹配原則
企業融資的目的是將所融資金投人企業運營,最終獲取經濟效益,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在每次融資之前,企業往往會預測本次融資能夠給企業帶來的最終收益,收益越大往往意味著企業利潤越多,因此融資總收益最大似乎應該成為企業融資的一大原則。
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實際上在融資取得收益的同時,企業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對企業而言,盡管融資風險是不確定的,可一旦發生,企業就要承擔百分之百的損失了。
中小企業的特點之一就是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一旦風險演變為最終的損失,必然會給企業經營帶來巨大的不利影響。因此中小企業在融資的時候千萬不能只把目光集中於最後的總收益如何,還要考慮在既定的總收益下,企業要承擔怎樣的風險以及這些風險一旦演變成最終的損失,企業能否承受。即融資收益要和融資風險相匹配。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主要會遇到以下幾種風險,希望企業在融資決策過程中一定要將其考慮在內,進行綜合分析。
(一)政策風險
一般而言,由於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不穩定,宏觀經濟金融政策的變化,都有可能對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市場環境和融資形勢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中小企業不能根據國家經濟金融政策的變化做出敏銳的反應和及時的調整,將會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一定的風險,進而影響到中小企業的發展。例如,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的行業,企業就難以為繼。又如,在貨幣政策緊縮時期,市場上資金的供應減少,受此影響,中小企業通過市場來籌集資金的風險增大。要麼融通不到資金,要麼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數量減少,這又進一步增大了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利率風險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在市場經濟國家,利率是市場化的,利率的高低由市場資金的供給和需求來決定,市場利率的任何變化都會給資金的供需雙方帶來影響,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已進行了多年,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業拆借等一部分市場的利率已經放開,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越來越大,國家利用利率杠桿來調節經濟,商業銀行也利用利率浮動權來調節經營,降低風險。當國家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需要調高利率時,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將面臨融資方面的利率風險,融資成本將增加,融資將變得艱難。從近幾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實踐來看,商業銀行對國有大企業貸款的利率上浮范圍較小,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上浮范圍較大,這無疑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為了減少逆向選擇和降低道德風險,商業銀行要麼直接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要麼提高其貸款的隱含價格 (如增加擔保和抵押等),要麼設置更高的貸款條件,這又使得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進一步增加。可見,利率風險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是直接的。
(三)經營風險
由於中小企業對外界經濟環境的依存性較大,因而中小企業除對國家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有著較強的敏感性外,國家經濟制度安排,宏觀和微觀經濟環境的變化,行業競爭態勢的加劇,都將增大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最終影響到中小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那些經營不佳、銷售渠道不暢、競爭實力不夠或難以實行多元化經營來分散風險的中小企業往往首先受到市場的沖擊。而經營風險的增大又使中小企業的經營穩定性遭到破壞,進而更難滿足市場融資的條件,融資更加困難。

㈤ 外部融資需求公式

外部融資需求=預計總資產-預計總負債-預計股東權益?
如果根據銷售增加量來確定外部融資需求,則:?
融資需求=資產增加-負債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資產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負債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銷售額×(1-股利支付率)]?
新增銷售額=銷售增長率×基期銷售額?。
【拓展資料】一、公司擴張中對外部資金的需求大致等於其資金需求總量減去自然負債和留存收益增加量以後的余額。在此應該強調的是,折舊雖然是公司一項重要的內部資金來源,並且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但是折舊最終是為了使不斷貶值的資產得到恢復,所以新增資金的來源不能是折舊。這樣,我們就有:?外部資金需求量=需要增加的資金總量-自然負債增量-存留收益增量?
或:EFN=(A/S)△S-(L/S)△S-MS1(1-d)?
二、其中,EFN是對外部資金的需求總量;A/S是單位銷售額所需要的資產數量,即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銷售額所需要增加的資產額;L/S是單位銷售額所產生的自然負債數量,即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銷售額所能夠增加的自然負債的數額;S1是下一年度的計劃銷售額或預期銷售額;M是單位銷售收入產生的稅後利潤;△S是銷售額增量,即△S=S1?S0;d是股息支付率;(1-d)是稅後凈利潤重新投資比率或存留收益率。?
從上面的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銷售額增長率、資產利用率(特別是固定資產利用率)、資本密集度、銷售利潤率和公司的股利政策等5個因素對公司的外部資金需求量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三、銷售額增長率?,增加銷售額往往需要增加資金,而且銷售額增長的幅度也常常是與對資金需求的規模成比例的。如果銷售額增長幅度較高,超出了公司存留資金的供應能力,就需要進行外部融資。?
四、資產利用率?,雖然增加銷售額需要按比例增加資金投入,但是如果公司已有的資產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則銷售額增加對新增資產的壓力就會相對小一些。反之,對外部融資的需求就高。?
五、資本密集度?,資本密集度是由A/S來表示的,即實現單位銷售所需要佔用資金的數量。這樣,增加同樣數量的銷售,資本密集度越大,需要增加的資本就越多,對外部融資的需求也就越大。?
六、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越高,同樣銷售額所產生的利潤越大,公司內部積累能力就越強,對外部融資的需求也就越低。?
七、公司股利政策?,公司多發現金股利,用於內部積累的資金來源就會下降,對外部資金的需求也會相應上升。因此,股利政策實際上是公司融資政策的一部分,而且,股利政策也會對公司的市場價格產生影響。?
八、外部融資需求的敏感分析,外部融資需求的多少,不僅取決於銷售的增長,還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銷售凈利率。如果銷售凈利率不變,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資需求越大,反之越小;如果股利支付率不變,銷售凈利率越大,外部融資需求越少,反之越大。通過敏感性分析,可以確定各因素變動對融資需求的影響程度。

㈥ 中國企業融資市場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一、收益與風險相匹配原則

企業融資的目的是將所融資金投人企業運營,最終獲取經濟效益,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在每次融資之前,企業往往會預測本次融資能夠給企業帶來的最終收益,收益越大往往意味著企業利潤越多,因此融資總收益最大似乎應該成為企業融資的一大原則。

然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實際上在融資取得收益的同時,企業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對企業而言,盡管融資風險是不確定的,可一旦發生,企業就要承擔百分之百的損失了。

中小企業的特點之一就是規模小,抗風險能力低,一旦風險演變為最終的損失,必然會給企業經營帶來巨大的不利影響。因此中小企業在融資的時候千萬不能只把目光集中於最後的總收益如何,還要考慮在既定的總收益下,企業要承擔怎樣的風險以及這些風險一旦演變成最終的損失,企業能否承受。即融資收益要和融資風險相匹配。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主要會遇到以下幾種風險,希望企業在融資決策過程中一定要將其考慮在內,進行綜合分析。

(一)政策風險

一般而言,由於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不穩定,宏觀經濟金融政策的變化,都有可能對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市場環境和融資形勢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中小企業不能根據國家經濟金融政策的變化做出敏銳的反應和及時的調整,將會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一定的風險,進而影響到中小企業的發展。例如,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的行業,企業就難以為繼。又如,在貨幣政策緊縮時期,市場上資金的供應減少,受此影響,中小企業通過市場來籌集資金的風險增大。要麼融通不到資金,要麼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數量減少,這又進一步增大了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利率風險

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在市場經濟國家,利率是市場化的,利率的高低由市場資金的供給和需求來決定,市場利率的任何變化都會給資金的供需雙方帶來影響,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已進行了多年,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業拆借等一部分市場的利率已經放開,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越來越大,國家利用利率杠桿來調節經濟,商業銀行也利用利率浮動權來調節經營,降低風險。當國家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需要調高利率時,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將面臨融資方面的利率風險,融資成本將增加,融資將變得艱難。從近幾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實踐來看,商業銀行對國有大企業貸款的利率上浮范圍較小,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上浮范圍較大,這無疑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為了減少逆向選擇和降低道德風險,商業銀行要麼直接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要麼提高其貸款的隱含價格 (如增加擔保和抵押等),要麼設置更高的貸款條件,這又使得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進一步增加。可見,利率風險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是直接的。

(三)經營風險

由於中小企業對外界經濟環境的依存性較大,因而中小企業除對國家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有著較強的敏感性外,國家經濟制度安排,宏觀和微觀經濟環境的變化,行業競爭態勢的加劇,都將增大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最終影響到中小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那些經營不佳、銷售渠道不暢、競爭實力不夠或難以實行多元化經營來分散風險的中小企業往往首先受到市場的沖擊。而經營風險的增大又使中小企業的經營穩定性遭到破壞,進而更難滿足市場融資的條件,融資更加困難。

(四)管理風險

主要表現在,中小企業的管理觀念落後,內部管理基礎工作缺乏和管理環節薄弱,人員素質不高,對市場的潛在需求研究不夠,產品研發的技術力量有限,對市場的變化趨勢沒有預見性等。由於管理上的種種缺陷,致使中小企業的後勁不足。高開業率和高倒閉率是中小企業的主要特點,從而使得商業性金融機構的介入非常謹慎。在我國,中小企業5年淘汰率近70%,30%左右的中小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僅有三成左右具有成長潛能,七成左右發展能力很弱,能夠生存10年以上的中小企業僅佔1%。因此,中小企業無論是進行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都會面臨諸多融資障礙,融資風險往往很大。

(五)誠信風險

中小企業信用不足是一個普遍現象。有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不真實、資本空殼、核算混亂,有的中小企業抽逃資金、拖欠賬款、惡意偷稅、產品低劣,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了中小企業的形象。如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的江蘇瓊花涉嫌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成了眾矢之的,華蘭生物未上市先預警,偉星股份有重大信息披露被遺漏,新和成涉嫌違規、造假等。相對於大企業的信息公開化和低成本信息的可得性,中小企業的信息基本上是內部化的、不透明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其他投資者很難通過一般渠道獲得。因此,銀行要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投資人要向中小企業進行投資就不得不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質量。這一方面加大了銀行或投資人的貸款和投資成本,另一方面也給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困難,能否融通到資金,能融通到多少資金,

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不確定性。

(六)評級風險

企業信用等級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融資資格、融資規模和融資成本。在我國,中小企業在信用評級方面明顯處於劣勢。因為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套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和信用評級機構。現有的對中小企業的評級只是債權人自己建立的評級方法和評級指標,它的針對性、權威性和普遍適用性並不是很強,因而對中小企業的評級結果往往是偏低的,這使得中小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處於一種不利的地位。此外,由於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財務實力弱,負擔不起國內外權威評級機構的費用,要麼因信用級別低失去融資資格,要麼需加大融資成本。

怎樣才能使融資收益與融資風險相匹配呢?這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用到大量的數學模型才能解釋清楚,而這又遠遠超出了本書的研究范圍,在此,作者只用一段通俗的語言加以闡述:首先測算融資的最終收益有多大,然後列舉出企業可能支出的融資成本以及可能遇到的風險因素,並用經驗預測這些風險一旦轉變為損失,損失到底有多大。如果融資的最終收益大於這些損失,並且這樣的損失企業能夠承受,那麼企業的融資行為就是可行的,也就基本達到了融資收益與融資風險相匹配。當然,風險的接受程度因企業而異,並沒有確定的量上的規定,風險和收益怎樣才算匹配還需管理者自己做出判斷。

二、融資規模量力而行原則

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也非常重要。籌資過多,可能造成資金閑置浪費,增加融資成本,或者可能導致企業負債過多,使其無法承受,償還困難,增加經營風險。而如果企業籌資不足,又會影響企業投融資計劃及其他業務的正常開展。因此,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之初,要根據企業對資金的需要、企業自身的實際條件以及融資的難易程度和成本情況,量力而行來確定企業合理的融資規模。

融資規模的確定一般要考慮以下兩個因素:

(一)資金形式

一般來講,企業的資金形式主要包括固定資金、流動資金和發展資金。

固定資金是企業用來購買辦公設備、生產設備和交通工具等固定資產的資金,這些資產的購買是企業長期發展所必需的,但是這些生產必需設備和場所的購買一般會涉及較大資金需求,而且期限較長。中小企業由於財力薄弱應盡可能減少這方面的投資,通過一些成本較少,佔用資金量小的方式來滿足生產需要。

流動資金是用來支持企業在短期內正常運營所需的資金,因此也稱營運資金,比如辦公費、職員工資、差旅費等。結算方式和季節對流動資金的影響較大,為此中小企業管理人員一定要精打細算,盡可能使流動資金的佔用做到最少。由於中小企業本身經營規模並不大,因此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可以通過自有資金和貸款的方式解決。

發展資金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用來進行技術開發、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的資金。這部分的資金需求量很大,僅僅依靠中小企業自身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對於這部分資金可以採取增資擴股、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

(二)資金的需求期限

不同的企業、同一個企業不同的業務過程對資金需求期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高科技企業由於新產品從推出到被社會所接受需要較長的過程,對資金期限一般要求較長,因此對資金的需求規模也大,而傳統企業由於產品成熟,只要質量和市場開拓良好,一般情況下資金回收也快,這樣實際上對資金的需求量也較少。

中小企業在確定融資規模時一定要仔細分析本企業的資金需求形式和需求期限,做出合理的安排,盡可能壓縮融資的規模,原則是:夠用就好。

在實際操作中,企業確定籌資規模一般可使用經驗法和財務分析法。經驗法是指企業在確定融資規模時,首先要根據企業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的不同性質,優先考慮企業自有資金,然後再考慮外部融資。二者之間的差額即為應從外部融資的數額。此外,企業融資數額的多少,通常要考慮企業自身規模的大小、實力的強弱,以及企業處於哪一個發展階段,再結合不同融資方式的特點,來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融資方式。比如,對於不同規模的企業要進行融資,一般來說,已獲得較大發展、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股份制企業,可考慮在證券市場發行股票融資;屬於高科技行業的中小企業可考慮到創業板市場發行股票融資;一些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則可考慮銀行貸款融資。再如,對初創期的小企業,可選擇銀行融資;如果是高科技型的小企業,可考慮風險投資基金融資;如果企業已發展到相當規模時,可發行債券融資,也可考慮通過並購重組進行企業戰略融資。

財務分析法是指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判斷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管理狀況,從而確定合理的籌資規模。由於這種方法比較復雜,需要有較高的分析技能,因而一般在籌資決策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運用。使用該種方法確定籌資規模,一般要求企業公開財務報表,以便資金供應者能根據報表確定提供給企業的資金額,而企業本身也必須通過報表分析確定可以籌集到多少自有資金。

三、控制融資成本最低原則

提起融資成本這個概念就不得不提起資本成本這個概念,這兩個概念也是比較容易被混淆的兩個概念。

資本成本的經濟學含義是指投入某一項目的資金的機會成本。這部分資金可能來源於企業內部,也可能是向外部投資者籌集的。但是無論企業的資金來源於何處,企業都要為資金的使用付出代價,這種代價不是企業實際付出的代價,而是預期應付出的代價,是投入資金的投資者希望從該項目中獲得的期望報酬率。

而融資成本則是指企業實際承擔的融資代價(或費用),具體包括兩部分:融資費用和使用費用。融資費用是企業在資金籌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如向中介機構支付中介費;使用費用是指企業因使用資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報酬,如股票融資向股東支付的股息、紅利,發行債券和借款向債權人支付的利息。企業資金的來源渠道不同,則融資成本的構成不同。從一般意義上講,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硬體和軟體(專業的統計軟體和專業財務人員)的缺乏,他們往往更關注融資成本這個比資本成本更具可操作性的指標。

企業融資成本是決定企業融資效率的決定性因素,對於中小企業選擇哪種融資方式有著重要意義。由於融資成本的計算要涉及很多種因素,具體運用時有一定的難度。一般情況下,按照融資來源劃分的各種主要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高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財政融資、商業融資、內部融資、銀行融資、債券融資、股票融資。

這僅是不同融資方式融資成本高低的大致順序,具體分析時還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比如,財政融資中的財政撥款不僅沒有成本,而且有凈收益,而政策性銀行低息貸款則要有較少的利息成本。對於商業融資,如果企業在現金折扣期內使用商業信用,則沒有資金成本;如果放棄現金折扣,那麼資金成本就會很高。再如,對股票融資來說,其中發行普通股與發行優先股的融資成本也不同。

四、遵循資本結構合理原則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來源的構成及比例關系,其中債權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構成比例在企業資本結構的決策中居於核心地位。企業融資時,資本結構決策應體現理財的終極目標,即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在假定企業持續經營的情況下,企業價值可根據未來若干期限預期收益的現值來確定。雖然企業預期收益受多種因素制約,折現率也會因企業所承受的各種風險水平不同而變化,但從籌資環節看,如果資本結構安排合理,不僅能直接提高籌資效益,而且對折現率的高低也起一定的調節作用,因為折現率是在充分考慮企業加權資本成本和籌資風險水平的基礎上確定的。

最優資本結構是指能使企業資本成本最低且企業價值最大,並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各利益相關者積極性的資本結構,企業價值最大化要求降低資本成本,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強求低成本,而不顧籌資風險的增大,因為這同樣不利於企業價值的提高。

企業取得最佳資本結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資本運營效果,而衡量企業資本結構是否達到最佳的主要標准應該是企業資本的總成本是否最小、企業價值是否最大。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時的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最大時的資本結構應該是一致的。一般而言,收益與風險共存,收益越大往往意味著風險也越大。而風險的增加將會直接威脅企業的生存。因此,企業必須在考慮收益的同時考慮風險。企業的價值只有在收益和風險達到均衡時才能達到最大。企業的資本總成本和企業價值的確定都直接與現金流量、風險等因素相關聯,因而兩者應同時成為衡量最佳資本結構的標准。

㈦ 單一客戶融資或融券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5% 啥意思

證監會的發布《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其中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得到明確,即證券公司對單一客戶融資或融券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5%,券商接受單只擔保股票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股票總市值的20%,並按對客戶融資或融券業務規模的10%計算風險准備。

《辦法》將風險控制指標分為凈資本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兩個層次,使公司業務范圍與其凈資本充足水平相匹配。

(7)融資規模敏感性測算擴展閱讀:

證券公司對單一客戶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5%;接受單只擔保股票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股票總市值的20%。

而徵求意見稿中規定對單一客戶融資或者融券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的1%,接受單只擔保股票的市值不得超過凈資本的30%。

《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全面降低了證券公司經營證券承銷業務時需要提取的風險准備金比例,第二十二條規定:證券公司承銷股票的,應當按承擔包銷義務的承銷金額的10%計算風險准備;

證券公司承銷公司債券的,應當按承擔包銷義務的承銷金額的5%計算風險准備;證券公司承銷政府債券的,應當按承擔包銷義務的承銷金額的2%計算風險准備。

㈧ 如何做財務分析

1、資金運作分析:根據公司業務戰略與財務制度,預測並監督公司現金流和各項資金使用情況,為公司的資金運作、調度與統籌提供信息與決策支持;

2、財務政策分析:根據各種財務報表,分析並預測公司的財務收益和風險,為公司的業務發展、財務管理政策制度的建立及調整提供建議;

3、經營管理分析:參與銷售、生產的財務預測、預算執行分析、業績分析,並提出專業的分析建議,為業務決策提供專業的財務支持;

4、投融資管理分析:參與投資和融資項目的財務測算、成本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活動,配合上級制定投資和融資方案,防範風險,並實現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5、財務分析報告:根據財務管理政策與業務發展需求,撰寫財務分析報告、投資財務調研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為公司財務決策提供分析支持。

分析方法:

現在大部分財務分析的方法都是採取比率分析法,財務比率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消除規模的影響,用來比較不同企業的收益與風險,從而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做出理智的決策。它可以評價某項投資在各年之間收益的變化,也可以在某一時點比較某一行業的不同企業。

由於不同的決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術也不同。一般來說,用三個方面的比率來衡量風險和收益的關系: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

㈨ 《商業計劃書》的要素都有哪些

把我們的一個商業計劃書的目錄提供給你,希望有用

1、項目公司
1-1 公司概況
1-2 管理團隊
1-3 公司員工
1-4 組織結構圖
2、技術研發及生產工藝
2-1 現有技術
2-2 研發團隊
2-3 技術研發
3、產品及市場分析
3-1 產品構成
3-2 產品生產流程
3-3 市場容量
3-4 行業地位及競爭對手
3-5 市場定位及營銷策略
4、 融資合作模式
4-1 融資規模及對價
4-2 退出和保障
5、財務分析
6、風險及對策
6-1 政策風險
6-2 市場風險
6-3 技術風險
6-4 原材料供應風險
6-5 財務風險
7、附表、附件
7-1 附表
融資對價測算表
敏感性分析、投資回報分析表(內含報酬率、投資回收期等)
資金需求預測表
5年盈利預測表
收入成本預測表-分產品
費用明細預測表
預測用基本假設數據
募集資金投資進度估算表

7-2附件
公司營業執照
公司稅務登記證
公司組織機構代碼證
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軟體證書、專利證書等
前三年財務報表及審計報告

㈩ 如何確定股票上市融資規模

發行股票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融資,所以發行股票的時候會根據融資規模和發行股票的數量來確定每股價格,還會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務和運營狀況。上市公司的發行計劃和股票價格及股票數量會報證監會核准後發行。

發行價格的確定:
1、面值發行
面值發行是指按股票的票面金額為發行價格。採用股東分攤的發行方式時一般按平價發行,不受股票市場行情的左右。由於市價往往高於面額,因此以面額為發行價格能夠使認購者得到因價格差異而帶來的收益,使股東樂於認購,又保證了股票公司順利地實現籌措股金的目的。
2、時價發行
時價發行是指不是以面額,而是以流通市場上的股票價格( 即時價)為基礎確定發行價格。 這種價格一般都是時價高於票面額,二者的差價稱溢價,溢價帶來的收益歸該股份公司所有。時價發行能使發行者以相對少的股份籌集到相對多的資本,從而減輕負擔,同時還可以穩定流通市場的股票時價,促進資金的合理配置。按時價發行,對投資者來說也未必吃虧,因為股票市場上行情變幻莫測,如果該公司將溢價收益用於改善經營,提高了公司和股東的收益,將使股票價格上漲;投資者若能掌握時機,適時按時價賣出股票,收回的現款會遠高於購買金額,以股票流通市場上當時的價格為基準,但也不必完全一致。在具體決定價格時,還要考慮股票銷售難易程度、對原有股票價格是否沖擊、認購期間價格變動的可能性等因素,因此,一般將發行價格定在低於時價約5-10%的水平上是比較合理的。
3、折價發行
折價發行是指發行價格不到票面額,是打了折扣的。折價發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優惠性的,通過折價使認購者分享權益。例如公司為了充分體現對現有股東優惠而採取搭配增資方式時,新股票的發行價格就為票面價格的某一折扣,折價不足票面額的部分由公司的公積金抵補。現有股東所享受的優先購買和價格優惠的權利就叫作優先購股權。若股東自己不享用此權,他可以將優先購股權轉讓出售。這種情況有時又稱作優惠售價。另一種情況是該股票行情不佳,發行有一定困難,發行者與推銷者共同議定一個折扣率,以吸引那些預測行情要上浮的投資者認購。由於各國一規定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額,因此,這種折扣發行需經過許可方能實行。
4、中間價發行
中間價發行是指股票的發行價格取票面額和市場價格的中間值。這種價格通常在時價高於面額,公司需要增資但又需要照顧原有股東的情況下採用。中間價格發行對象一般為原股東,在時價和面額之間採取一個折中的價格發行,實際上是將差價收益一部分歸原股東所有,一部分歸公司所有用於擴大經營。因此,在進行股東分攤時要按比例配股,不改變原來的股東構成。

上市公司如何確定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依法應遵循以下幾點:
1、公開發行:發起人認購股本數額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35%,認購數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向社會公眾發行部分不少於擬發行股本總額的25%;公司職工認購的股本數額不超過向社會公眾發行股本數額的10%。 其中並未規定 公司公開發行的總數量 這應該由公司根據公司規模和融資規模自行確定 報中國證監會審核批准
2、配股發行:(原有股東按比例認購配售股份) 一次配股發行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前一次發行並募足股份後普通股總數的30%。

閱讀全文

與融資規模敏感性測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儲股份監管事業部 瀏覽:216
錦江集團的控制 瀏覽:648
手機什麼貸款好申請信用卡嗎 瀏覽:979
福鞍股份有利好嗎 瀏覽:732
基金管理公司屬於金融企業 瀏覽:950
分期樂合作金融機構放款額度緊張 瀏覽:237
公司投資理財崗位 瀏覽:967
著名投資理財公司排名 瀏覽:20
期貨市場吸引投機資本 瀏覽:885
問醫生股票 瀏覽:320
茂源金融貸款公司簡介 瀏覽:664
貴金屬波動快的品種 瀏覽:24
各類金融機構的杠桿率 瀏覽:484
長期理財基金 瀏覽:404
悟空理財怎麼修改銀行卡號 瀏覽:854
手機app銀行理財靠譜嗎 瀏覽:176
廣州a股日內交易員股生錢 瀏覽:656
人民幣對越南盾匯率app 瀏覽:531
ok點卡抵扣杠桿手續費 瀏覽:313
杠桿原理起源於什麼公司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