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危機都在那幾年發生過
1974-75年:全球性金融危機。起源於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石油危機導致歐洲美元市場暴漲。崩盤的主要部門是股票、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商業地產。
1979-82年:全球性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石油美元滾滾流入第三世界國家。崩盤的主要國家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災難波及世界眾多國家。
1985-87年:美國金融危機。起源於強勢美元政策誘使投機資金流回美國,觸發美國房地產和股市瘋漲。崩盤的主要領域自然是房地產、股市和金融體系,以1987年10月19日的股市暴跌為標志。
1990-92年:日本金融危機。起源於1985年《廣場協議》,美國強迫日元持續大幅度升值,導致日本經濟體系的驚天大泡沫。崩盤的主要領域是股市和房地產,股市跌幅超過70%,房地產跌幅超過50%,災難很快蔓延至銀行金融和整個經濟體系,日本經濟陷入長期衰退。
1992-93年:歐洲匯率機制(ERM)危機。起源於浮動匯率動盪和美元相對歐洲各國貨幣以及英鎊的持續弱勢。國際投機熱錢(主要是對沖基金)肆意攻擊英鎊和歐洲貨幣,導致英鎊和里拉匯率崩潰,被迫推出歐洲匯率機制。
1994-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且迅速波及全球。起源於墨西哥盲目的金融市場自由化(依照「華盛頓共識」的指示辦事),大量熱錢流入墨西哥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造成投機資產價格泡沫。
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俄羅斯債務危機。起源於亞洲各國盲目金融市場自由化、放鬆資本帳戶管理、弱勢美元誘發投機熱錢大量流入亞洲和俄羅斯。1996年起,弱勢美元政策結束,投機熱錢迅速流出亞洲各國,資產價格泡沫破滅。
2000-02年: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導致信用市場急劇萎縮。起源於1996年開始的強勢美元周期,導致大量國際資金流回美國參與股市和其他資產投機。
2007年:美國次級債務危機和全球信用市場動盪。起源於2002年開始的弱勢美元周期,美聯儲持續降息誘發房地產市場毫無顧忌的信貸擴張
2. 哪位能介紹一下日本和台灣的股災
1965年香港股災是香港股市於1960年代的第一次股災,主因是廣東信託銀行擠提事件。恆生指數在這次股災跌了四分之一。
隨著1960年中華煤氣的上市,以及1961年怡和洋行與九龍巴士的上市,再加上因中國大陸的三年困難時期,大量新移民湧入,導致香港股市及香港樓市出現不健康的繁榮現象。雖然在1961年6月14日爆發廖創興銀行擠提,1個月後董事長廖寶珊受打擊因腦溢血猝亡,但由於樓市股市互相追逐,成交額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新高,然而卻隱伏了香港銀行體系的危機。自恆生指數於1964年7月31日以100點為基數起,曾於1965年1月29日上升至103.53點,半年內只上升3.53%,已顯示出市場的憂慮。
在1965年1月26日,小型銀行明德銀號發生擠提,到1月30日因對地產放款過度宣布破產。而於2月6日,廣東信託銀行同樣發生擠提,不出兩天,2月8日宣布全線停業。當天下午即波及多間華資銀行,包括當時最大華資銀行恆生銀行,以及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銀行,並繼續蔓延至遠東銀行及廣安銀行,並波及澳門。香港政府即時安排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無限量出資支持恆生銀行、遠東銀行及永隆銀行,渣打銀行則支持道亨銀行及廣安銀行。事件到2月10日暫時平息,廣東信託銀行最後亦宣布破產。
然而,市面謠言仍然針對恆生銀行。同年4月5日,恆生銀行於一天之內失去六分之一的總存款,至4月10日與匯豐達成協議,以5100萬港元出售51%股權予匯豐,擠提潮即告平息。當時全港最大華資銀行即變為英資匯豐的附屬公司,事後引起各方議論。
同年11月25日由邱德根創辦的遠東銀行再次遭到擠提,匯豐應財政司要求,宣布對該行作出無條件支持,直到1969年該行被萬國寶通銀行收購為止。1966年9月15日,匯豐根據財政司的命令接管有財政困難的有餘銀行,
由於這次金融風波,恆生指數由1965年1月29日103.53點下跌到11月30日77.95點,跌幅達24.71%。
1967年香港股災是香港股市於1960年代,繼廣東信託銀行擠提事件出現的另一次股災。
恆生指數由1965年11月30日77.95點開始回升,1966年2月28日升至85.81點已是當年最高點,市況並無復元之象,之後輾轉反覆下跌。
1966年5月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繼而於1967年引發六七暴動,令香港市民一時人心惶惶。加上有謠傳指解放軍要越過深圳河驅逐英國勢力解放香港,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移民潮,大批外藉人仕以至世家子弟均大力拋售股票物業離港,製造大量財富轉移。
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宣布停市共10天。1967年8月31日,恆生指數報58.61點,創出有恆生指數以來最低紀錄,由1966年高點計算跌幅31.70%,如計及銀行擠提潮之前的跌幅,達43.39%。由於當年只有香港證券交易所,市場參與者以外藉人仕及所謂高等華人居多,一般普羅市民極少參與,加上年代久遠,所以較少人提及。
1973年香港股災是香港股票普及化後第一次股災,亦是香港股市史上最大規模的股災,恆生指數於一年內大跌超過九成,數以萬計的市民因此而破產,甚至自殺。
多間證券交易所成立
1969年由李福兆先生牽頭的一群華資經紀暗中籌備一間華人的股票交易市場遠東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並於12月17日開業,由此開始了普羅市民參與證券及股票買賣,當時恆生指數於12月29日創下160.05當年新高,其後股市節節上升,1971年9月20日創下406.32新高位,不足兩年上升1.5倍。
其後兩間以華人為主要對象的交易所先後成立,1971年3月15日由當時的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胡漢輝等倡議的金銀證券交易所(The Kam Ngan Stock Exchange Limited)開業,1972年1月5日由陳普芬等人創辦的九龍證券交易所(The Kowloon Stock Exchange Limited)成立,1970年1月20日由新界領袖陳日新創辦的亞洲證券交易所在香港注冊成立,並計劃在1973年2月18日正式開業。為了阻止更多的證券交易所成立,政府公布《1973年證券交易所管制條例》(The Stock Exchange Control Ordinance),重罰經營未經認可的交易所之人士及抑制證券交易所之增加。至此四會並存的局面形成,並維持至1986年四會合並為止。可見當年證券及股票市場發展之熾熱。
1990年日本發生的一場股災因其引起的經濟衰退期限之長、程度之深而讓世人瞠目,它在日本引起的惡性後果可比於美國30年代的大蕭條。
從8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有兩個極端的表現。1986年,日本經濟走勢平穩,由汽車、電子、集成電路等行業帶動,實力逐漸增強,年底經濟企劃廳宣布又一次景氣來臨,即為時長達4年之久的"平成景氣"。至80年代末,日本汽車已稱霸全世界,日本的產業在西歐、拉美遍地開花,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逼伏在日本強大的經濟實力之下。然而1990年的一場股災幾乎將日本幾年來的成就全部毀滅。這次股災因其引起的經濟衰退期限之長、程度之深而讓世人瞠目,它在日本引起的惡性後果可比於美國30年代的大蕭條。?
風雲驟起
由於日本經濟的強勁長勢,這場股災的來臨似乎顯得突然。股災爆發後一段時間內,人們還一直認為實體經濟並沒受多大影響,或許其中還有日本業界保密口風很緊的原因,直到爆發一年之後人們才真正意識到日本經濟受到了多麼大的震動。?
進入"平成景氣"以後,日經平均指數(圖1)由1985年的12000點持續上升,在1987年10月17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風暴中,短期下沉後率先"復活",從而帶動了全球股市的回暖。以後,股價一直呈強勢上升。為此,經濟理論界的人士得出積極的分析,認為日本經濟增長勢頭強勁是促使日本股市大漲的主要原因,而證券業內則有人看好50000點大關。然而,自1989年年底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日經平均股指高收38915點後,不可遏制的暴跌就象意外的狂風驟雨劈面向人們襲來,一夜變巨富的美夢化成噩夢深淵,恐慌情緒籠罩著投資者的心。1990年10月日經225種股票平均指數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反彈,旋即轉入更猛的跌勢。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指數跌破17000點的心理大關,股已民陷入了絕望情緒中。8月18日日經指數再創14309點新低,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1993年一季度仍徘徊於16000-17000點之間,1994年年末略有上浮,上摸20000點,以後直到1995年12月底,即又過14個月後才再次突破20000點,收盤在20011.76點(12月28日)。?
膨脹有因
日本股市暴跌後,經濟學界把80年代末期日本由股市的狂熱造成的過熱經濟增長稱作典型的泡沫經濟。股市遭重創後,泡沫經濟也就隨即破滅。這就是90年代世人所看到的日本現象。?
1985年9月,西方5國財長在美國簽訂著名的"廣場協議",決定提高其它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因為美國連年出現巨額貿易赤字,現行美元匯率雖然在各國一致干預下仍難以維持。日本由於與美國貿易摩擦最為劇烈,日元首當其沖,一年左右上升了1倍以上。日元升值使日本的出口主導型經濟受到極大沖擊,為了刺激經濟的回升,並實現由出口主導型向內需主導型經濟結構的轉變,日本政府實行了金融緩和與自由化的政策。從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官方連續5次調低貼現率,使之降低至低於同期西方各國貼現率2.5%的水平。這雖然使許多受日元升值影響的企業迅速擺脫了困境,但同時也種下了惡果。日本國內儲蓄一直很高,加之金融緩和造成的貨幣供應擴張以及外匯盈餘的驟然膨脹,一股龐大的過剩資本逐漸在容量有限的日本經濟中生成。這筆過剩資本除了一部分尋找海外投資市場外,大部分在國內湧入投資收益相對較高的資本市場,抬高了股價和地價。日本政府在實施金融緩和和自由化政策的過程中犯下了兩個錯誤:1.急於求成,速度過快,過高地估計了日本國內市場的吸引能力。日本國土狹小,人民注重節儉美德,投資意識強,這些決定了日本的消費市場不可能迅速大規模擴張,內需主導型經濟難以短時間內形成。2.未採取控制過剩資本流向的措施。金融自由化的過度自由擴張了它的負作用,投機成分過濃。因此,日本政府在金融政策上的急於求成是誘發股市暴漲的最根本原因。?
3. 世界上總共發生過多少次經濟危機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
世界歷史上歷次金融危機
一、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二、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三、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四、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五、1929年大崩潰
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22—1929年,美國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讓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股票市場急劇升溫,最終導致股災,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
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
七、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1995年,墨西哥發生了一場比索匯率狂跌、股票價格暴瀉的金融危機。不僅導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讓歐洲股市指數、遠東指數及世界股市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香港恆生指數大跌,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九、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賤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4. 恆生銀行的歷史
創辦初期
1933年恆生銀行創辦時期,4位創辦人中,何善衡出資最少,只有港幣1,000元,但他卻與恆生的發展關系最為密切。
恆生銀號最初設於銀號錢庄林立的上環永樂街70號一幢舊建築物內,面積只有800平方呎。當時,銀號董事長由林炳炎出任,經理和副經理則分別為何善衡及梁植偉,全銀號職員僅11人,規模較小。初期主要經營買賣黃金,匯兌及找換的業務。開業首年,獲利10,389港元。恆生銀號以香港為基地,其後業務擴張至廣州、上海等大城市。
日本侵華時期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大陸富戶紛紛南下,急於把銀元兌成港幣。由於恆生已在中國大陸遍設業務網路,生意滔滔不絕。中國國民政府急需外匯以資軍費,恆生更獨家代理政府的兌換業務,從中抽佣,獲利甚豐。
1941年,香港淪陷,恆生被迫停業。林炳炎、何善衡等人帶同資金及18位員工往澳門暫避。由於當時澳門已有由區榮諤創辦了同名的恆生銀號,他們遂改名「永華銀號」繼續經營。
1945年,香港光復後,他們返港,並把恆生銀號搬往新址中環皇後大道中181號自置物業重新開業,新店規模較以前大。1946年,利國偉應邀加入,主理海外黃金買賣。
戰後初期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中國大陸實行一連串嚴格的外匯管制。至朝鮮戰爭時期,聯合國對中國大陸實行經濟封鎖,這既打擊了海外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信心,也對原先擁有大陸網路的銀行業務不利。此外,戰後香港經濟起飛,製造業及地產業崛起,借貸需求增加。在這兩種因素下,香港的銀行開始轉型。
由於失去了中國大陸的聯系,恆生也開始了業務轉型。1952年12月5日,恆生注冊為香港的私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港元,實收資本500萬港元,並成立新的董事局。當時,林炳炎已去世,由何善衡出任董事長,梁植偉任副董事長,何添任總經理。1953年,恆生遷入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63至165號一幢5層高的自置物業,全面開展商業銀行的業務。
當時,恆生主要客戶是巿民大眾及中小型企業。何善衡為職員訂下了一系列服務守則,規定員工必須以誠待客,深得社會大眾歡迎。至於中小企客戶,主要為廣東籍的制衣、玩具、電子、塑膠、五金的廠商。他們希望得到信貸,但卻沒有公司資產負債表及支持他們取得信貸的足夠條件。由於恆生早已了解他們的背景,故不介意批出信貸。這些小公司,後來也發展成大公司、大集團,並成為恆生的長期客戶。
1959年10月,恆生將注冊資本增至3,000萬港元,實收資本1,500萬港元左右。1960年2月7日,恆生改組成香港的公共有限公司,正式改名為「恆生銀行」。同年,在九龍油麻地及旺角成立兩間分行,積極開拓港九的分行網路。1962年聖誕節,新總行大廈恆生大廈落成啟用,樓高22層,是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而恆生總行則於1991年遷至中區消防局舊址。
從1954年至1964年,恆生的資本帳戶從630萬港元增至5,250萬港元,存款從2,100萬港元增至7.2億港元;總資產從3,200萬港元增至7.61億港元。在1965年香港股災發生前,恆生在存款和資產方面是香港最大的華資銀行,並在銀行零售業務方面逐漸成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主要競爭對手。
1965年銀行危機
恆生控股權易手
1965年1月,香港爆發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型的銀行危機。
事緣在1月23日,明德銀號發出的約值700萬港元的美元支票遭拒付。消息傳出後,許多存戶紛紛擁至提取現金,由於銀號一時間無法支付數額龐大的提款,最後1月27日,香港政府正式接管明德銀號。其後,擠提蔓延至其他華資銀行,如廣東信託銀行、恆生銀行、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等。經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聲明對香港的華資銀行作出無限量支持,加上港府採取多項措施,至2月10日,風波暫告平息。但事件並未就此完結。直到3月,仍有部分報紙刊登了一些沒有根據、中傷本地銀行的流言,恆生是其中之一。期間,大客戶悄悄地取消帳戶;至4月初,擠提再次爆發,恆生銀行更是首當其沖。
最先出事的是香港仔分行。當時大批客戶涌至提取存款,身為總經理的何添勸告不要急於提款。個別二、三十萬港元的大客戶如警司韓森,要求何添簽名擔保才停止提款。在總行,提款的人潮更伸延至皇後像廣場的香港會所。匯豐再次表明支持恆生銀行,並委派職員駐守恆生總行大堂,以證明有足夠的現金供應,一疊疊的鈔票遍布大堂的各個角落。但是,情況並未有改善的跡象。4月5日,恆生銀行一日之內失去了8,000萬港元存款,占銀行存款總額的六分之一,至4月上旬共失去了2億港元。
面對這個困境,何善衡召開了董事局會議商討對策。其時,得出了三個解決方案:
1、接受美國大通銀行的援助;
2、停業並由政府接管;
3、向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求協助。
經過多日商討,在4月8日,董事局決議把銀行控股權售予匯豐,並交由通曉英語的利國偉全權處理。4月9日,在得到香港財政司郭伯偉的批准後,立即與匯豐進行談判。在談判中,雙方在恆生的總價值及出售股權數量分歧較大。匯豐認為恆生總值6,700萬港元及要求收購恆生76%股權;但恆生方面認為其總值1億港元,並只願意出售51%股權。由於匯豐顧慮到若恆生倒閉自己也難以獨善其身,遂於4月12日答允以5,100萬元收購恆生51%股權(其後增持至62.14%至今)。消息傳出後,風潮也告平息。
據悉,何善衡因恆生控股權從此斷送而哭了兩個晚上。不過,在出售當日,他親自召開大會向員工解釋,穩定人心。匯豐卻無疑成了大贏家。匯豐不單以低廉的價錢買入最寶貴的資產,也除去了香港銀行業最具威脅的對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銀行零售業的壟斷優勢。在收購後,匯豐只派出4位代表加入董事局,並繼續保持原來的華人管理層,何善衡等人也得以留任,這是匯豐的遠識卓見。當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總經理桑達士認為,恆生銀行的成功在於其華人的管理層,所以匯豐不必插手。
恆生業務
在匯豐作為後盾下,恆生業務更大為擴展。
主力中小企業務:管理層仍堅持著專向中小企業埋首為主要方針。當時1960至70年代,香港工業起飛,中小企普遍缺乏資金擴展,恆生卻給予財政上的支持,提供信用證及出入口融資服務。如華資大戶鄭裕彤發跡前,由他主理的周大福珠寶,得力於恆生的資助,往後由珠寶業進軍地產業。而長實也與恆生素有淵源,當年李嘉誠經營塑膠花廠時,曾設法與何善衡會面。會面後,何善衡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認為他做事干練,是有潛質的客戶。小公司演變成大企業後,更成為恆生的長期客戶。例如長實不少的樓盤,就由恆生提供按揭;由鄭裕彤主政的新世界,恆生至今仍是其主要往來的銀行。
住宅樓宇按揭服務:自1960年代開始,香港地產業也逐漸變得興旺。為了力爭中小型樓宇按揭市場,在1967年,恆生首創為中產階級(又稱「夾心階層」)提供長達7年期的住宅樓宇按揭服務,一改當時最多為期3年的做法,令中產階級得以置業。
招股上市:1972年,恆生銀行在香港上市。它將股份面值降低,由1股變為10股,並發行新股,使實收資本從4,500萬港元增至1億港元。同年5月,恆生將其已發行股份的十分之一,每股面值10元共100萬股,以每股價格100元公開發售,結果獲得29倍的超額認購,凍結資金28億港元,相等於香港政府1971年財政收入的一半。6月20日,恆生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戰後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銀行。當天,恆生以175元高開,全日最高升至186元,最後以165元收市,即恆生市值已高達16.5億。此外,恆生的名字更因其在1969年編制的「恆生指數」而深入人心。
擴展分行網路:另外,恆生銀行也在香港及中國大陸擴展分行,建立更廣泛的網路。至1972年上市為止,恆生在香港已擁有20間分行,超過2,000名員工,成為僅次於匯豐的商業銀行。及至1981年,分行數目更增至45間。同年,更取得在地鐵沿線開設分行的專營權。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恆生在中國大陸陸續建立分行。
收購永安銀行:1980年中期,銀行危機爆發。1984年,永安銀行傳出醜聞,總經理郭志匡挪用1,000萬美元作為己用。1985年,永安由於無法收回該行董事及行政領導人的貸款,銀行資本出現負值。1986年5月,恆生銀行與永安銀行達成協議,由恆生向永安注資1.76億港元,取得該行50.29%股權,至此,恆生銀行成為永安銀行的最大股東。在恆生經營下,永安轉虧為盈。1993年1月,恆生將永安銀行賣給大新金融集團,獲利4.78億港元。
開拓中國大陸市場:恆生銀行(中國)為恆生銀行全資子公司,於2007年5月28日成立。截至2012年11月29日,恆生銀行(中國)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廣州、東莞、深圳、福州、南京、昆明、寧波共11家分行,在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南京、東莞、珠海、江門、汕頭設有26家支行,並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東莞及南京設離行式的自動櫃員機。
5. 歷史上的金融危機及特點
自17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發生了九次波及范圍巨大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這些危機發生時都給社會經濟運行造成了巨大混亂,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1637年荷蘭鬱金香危機
1593年,荷蘭商人格納從土耳其進口首株鬱金香。
1634年,買鬱金香的熱潮蔓延到中產階級,更蔓延為全民運動,全民都變成鬱金香的炒家。
1636年,鬱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一朵鬱金香花根售價相當於今天的76000美元。
後來土耳其運來的鬱金香大量抵達,一瞬間鬱金香的價格往下滑,6個星期內竟然下跌了90%。這就是有記錄的歷史上第一次經濟泡沫事件。
歷史上出現的九次金融危機,整個世界牽一發而動全身
二、1720年英國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公司表面上是一間專營英國與南美洲等地貿易的特許公司,但實際上是一所協助政府融資的私人機構,分擔政府因戰爭而欠下的債務。
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過賄賂政府,向國會推出以南海股票換取國債的計劃,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價由原本1720年年初約120英鎊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鎊以上,全民瘋狂炒股。
為規管經濟市場,英國國會通過《泡沫法案》,炒股熱潮隨之減退,並連帶觸發南海公司股價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鎊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無歸,連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爵士也蝕本離場。
三、1837年美國金融恐慌
1829年,傑克遜當選為美國總統,傑克遜決定關閉第二合眾國銀行,作為毀掉合眾國銀行的策略的一部分,傑克遜從該銀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轉而存放在州立銀行。
州立銀行增加了存款基礎,不重視授信政策的州立銀行可以發行更多的銀行券,並以房地產作擔保發放了更多的貸款,而房地產是所有投資中最缺乏流動性的一種。這樣一來,最痛恨投機和紙幣的傑克遜總統所實施的政策,意想不到地引發了美國首次由於紙幣而引起的巨大投機泡沫。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
四、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
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公司大肆舉債,在股市上收購聯合銅業公司股票,但此舉失利,引發了華爾街的大恐慌和關於尼克伯克即將破產的傳言。
銀行要求收回貸款,尼克伯克股價一落千丈。時任摩根財團總裁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聯合其他銀行共同出手,籌集流動資金,同時美國財政部動用3500萬美元資金參加救市。
此次救市導致了1914年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誕生,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得以增強。
五、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
1929年美國紐約市場出現了拋售股票浪潮,股票價格大幅度下跌。舉國上下謠言四起造成金融不穩,被嚇壞了的投資者命令經紀人拋售股票,導致美國股市崩潰。
股指從之前的363最高點驟然下跌了平均40%。這是美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是美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危害最深的經濟事件,影響波及整個世界。
此後,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引發美國股市大崩盤的1929年9-10月,被後來者形容為「屠殺百萬富翁的日子」,並且「把未來都吃掉了」。
在危機發生後的4年內,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30%,投資減少了80%,1500萬人失業。
六、1987年席捲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歷史上出現的九次金融危機,整個世界牽一發而動全身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國股市出現驚人下跌並引發世界其他國家股票市場跟風下跌。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驟跌508點,下跌幅度22%,一天內跌去的股票價值總額令人目瞪口呆--是1929年華爾街大崩潰時跌去價值總額的兩倍。
混亂中,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股票被拋售。紐約股市的震盪也在東京和倫敦造成了混亂。倫敦的FT指數滑落25O點,威脅到政府對英國石油股份公司的私有化的進程。日經指數下跌202.32點,收於9097.56點,跌幅為2.18%。
很多人在股災後感到奇怪,因當日根本沒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聞,因此下跌看似並無實在的原因,令當時很多人懷疑是羊群心理、市場失敗或經濟失衡引致股災,至今仍在爭論。
七、1995-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對外宣布,本國貨幣比索貶值15%。這一決定在市場上引起極大恐慌。外國投資者瘋狂拋售比索,搶購美元,比索匯率急劇下跌。伴隨比索貶值,外國投資者大量撤走資金,墨西哥外匯儲備在20日至21日兩天銳減近40億美元。墨西哥整個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從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時間,墨西哥比索兌換美元的匯價就暴跌了42.17%,這在現代金融史上是極其罕見的。墨西哥吸收的外資,有70%左右是投機性的短期證券投資。資本外流對於墨西哥股市如同釜底抽薪,墨西哥股市應聲下跌。12月30日,墨西哥股市IPC指數已跌至1500點,比1994年金融危機前最高點2881.17點已累計跌去了47.94%,股市下跌幅度超過了比索貶值的幅度。這場金融危機震撼全球,危害極大,影響深遠。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歷史上出現的九次金融危機,整個世界牽一發而動全身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
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
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這場危機一直持續到1999年才結束。
九、2007-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是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
2006年春季開始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
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2007年8月次貸危機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6. 歷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原因及解決措施
世界歷史上歷次金融危機
一、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里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二、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閑置丶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為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為公眾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1720年,為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付款購買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為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三、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四、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抵押投在高風險的股市和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五、1929年大崩潰
華爾街有史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刻。1922—1929年,美國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讓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股票市場急劇升溫,最終導致股災,引發了美國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
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標准普爾指數下跌了20%,無數的人陷入了痛苦。
七、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1995年,墨西哥發生了一場比索匯率狂跌、股票價格暴瀉的金融危機。不僅導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讓歐洲股市指數、遠東指數及世界股市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八、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香港恆生指數大跌,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日本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九、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7. 世界的第一次金融危機在那一年世界發生了幾次金融危機分別有什麼影響
1856年10月12日(星期五)
這個階段加利福尼亞的黃金產量已經趨於平穩,曾經大大刺激美國出口的克里米亞戰爭和歐洲穀物的歉收也已經結束。6月份的《紐約先驅報》寫道:"我們的碼頭塞滿了船隻,大部分的船隻都沒有活干,有活乾的船隻所收取的費用也低得可憐。"同時一家波士頓報紙也指出,新英格蘭地區的紡織業同樣處於痛苦掙扎的境地-因為沒有市場需求,6 000架棉紡機只能閑置在那裡。
雪上加霜的是,在夏季和早秋,資金往往會流出紐約的銀行,這是由於在這個季節,西部的農場主為了支付收割的費用和償還貸款,會從當地的銀行提走他們的存款,從而迫使這些銀行將它們存在紐約的銀行里的資金調回。所以每逢8月份,紐約的資金供應都非常緊張。8月中旬,《紐約先驅報》寫道:"市場上有大量的搖搖欲墜的、急欲拋出的股票,但找不到一個買家,看不到任何需求。"
8月19號,密歇根中央鐵路公司(Michigan Central Railroad)的總裁埃德文·C·利奇菲爾德(Edwin C. Litchfield)辭職,理由是"想在個人事務上花更多時間"。即使在1857年,這樣的借口一般也被看成是"公司有了大麻煩"的另一種說法。密歇根中央鐵路的股票率先下跌,受其影響,另外幾家主要鐵路的股票也開始下跌。8月7號,密歇根中央鐵路股票價格是85美元;到8月29號,只有了67美元。伊利鐵路從34美元跌到了21美元;紐約中央鐵路從83美元跌到了74美元。很快,密歇根中央鐵路就被國家接管了。
8月24號,俄亥俄人壽保險和信託公司(Ohio Life Insurance Trust Company,從它的名字看雖然不像銀行,但實際上是家銀行)紐約分公司停止營業,宣布破產。大量的欺詐行為很快被揭露出來,該公司在辛辛那提的總部也很快宣布停止營業。股價在4天之內下跌了85%,它的儲戶在銀行外面排成長隊,希望能僥幸取回一點點原來的存款。當地的一家報紙引用了當時剛剛出版的《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operfield)中的話,寫道:"他們現在所能做的只有'等待著奇跡出現'。"
華爾街上的經紀商和投機商中比較脆弱的開始破產了。8月27日,雅各布·利特爾由於不能償還債務而第四次破產,這也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後一次破產。到9月份時,實力稍遜的銀行開始走向破產,9月12號,市場遭受了又一次嚴重打擊,"中美洲號"(Central America)蒸汽船在好望角外遇到颶風襲擊而沉沒,船上400名旅客全部遇難,船上裝載的價值160萬美元的加利福尼亞黃金也隨之沉沒,對華爾街來說,後者產生了更加直接的沖擊。
雖然當時大西洋底的電報電纜要到第二年才鋪設完工並投入使用(實際上,第二年它投入使用僅兩周後就無法工作了),但倫敦和巴黎市場還是很快就知道了紐約市場的困境,於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金融危機隨之爆發。當英格蘭銀行和法蘭西銀行開始保護自己的貨幣時,歐洲市場上的利率立刻飈升。因此,歐洲投資者立刻抽回投資於美國證券的資金,以購買更安全的國內證券。
到10月中旬,美國的大部分銀行和紐約所有的大銀行都停止支付黃金。實際上,這些銀行宣布銀行放假而暫停營業,經營狀況還比較良好的銀行則利用這個機會增加鑄幣儲備,有條不紊地提前收回貸款。華爾街最糟糕的一段時期終於過去了,到12月份時,銀行已經能夠重新用鑄幣支付了。
但是,這場危機帶給紐約金融市場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一半的紐約經紀商都走向了破產,另外還有985名紐約商人破產了,留下了1.2億的債務,這在當時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正如它當初迅速地出現,短命的礦業交易所也以很快的速度消失了,街邊交易場所又變成了一座不見人影的"空城"。甚至許多度過了1837年恐慌的實力雄厚的經紀商,在這次危機中也被擊垮了。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前一次恐慌中,他們除了證券經紀業務之外,還有其他業務,但是在1857年,他們已經沒有了其他業務了。
在許多經紀商離開證券經紀業之後,多年來一直像個封閉的俱樂部一樣運作的紐約股票交易所,現在又有席位可供出售了,一些年輕而更有闖勁的經紀人加入了進來。像亨利·克魯斯、倫納德·傑羅姆、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丹尼爾·德魯、奧古斯特·斯蓋爾等,他們將不再局限於華爾街那種古老的家庭作坊式的運作方式,他們將給華爾街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當時正在進行的南北戰爭給這些華爾街的新生力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隨後在這里發生的將是"牙齒和爪子上都沾滿了鮮血"的資本主義的活生生的例子,而歷史正在拭目以待這一切將給世界帶來的影響。
時間 事 件 主 要 原 因 直 接 原 因
1982年 墨西哥債務危機/台灣亞信事件 政府行為失當/違規經營
墨西哥宣布推遲90天償還到期外債亞/洲信託投資公司違規炒作房地產和股票
1983年 九月港元風景 政府行為失當 港英當局/不幹預0
1985年 台灣十信事件0 違規經營 台北第十信用社超范圍高利籌資炒作地產!股票
1987年 股票十月風潮 泡沫經濟破滅 道瓊斯指數猛跌508點
1988年 溫州 倒會風潮 過度投機抬會 發生倒會案
1991年 香港/國商事件 0違規經營 被政府指令暫停營業
1994年
長城公司集資潮 金融犯罪 沈太福非法集資被查處
墨西哥金融危機 政府行為失當 國際融資沖擊
1995年
2.23國債期貨事件 違規經營 萬國證券公司違規,國債期貨崩盤
巴林風暴 金融監管不力 里森炒作金融衍生工具發生巨大虧損
大和風波 金融監管不力 井口俊英在美元債券投資中讓大和銀行損失巨款
1997年
羅馬尼亞非法集資案 金融犯罪 一個金字塔式集資計劃失敗
阿爾巴尼亞金融危機 政府行為失當 政局動盪
東南亞金融危機 泡沫經濟破滅 索羅斯炒賣泰國銖
8. 香港恆生銀行的歷史
1933年恆生銀號創辦時期,4位創辦人中,何善衡出資最少,只有港幣1,000元,但他卻與恆生的發展關系最為密切。
恆生銀號最初設於銀號錢庄林立的上環永樂街70號一幢舊建築物內,面積只有800平方呎。當時,銀號董事長由林炳炎出任,經理和副經理則分別為何善衡及梁植偉,全銀號職員僅11人,規模較小。初期主要經營買賣黃金,匯兌及找換的業務。開業首年,獲利10,389港元。恆生銀號以香港為基地,其後業務擴張至廣州、上海等大城市。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大陸富戶紛紛南下,急於把銀元兌成港幣。由於恆生已在中國大陸遍設業務網路,生意滔滔不絕。中國國民政府急需外匯以資軍費,恆生更獨家代理政府的兌換業務,從中抽佣,獲利甚豐。
1941年,香港淪陷,恆生被迫停業。林炳炎、何善衡等人帶同資金及18位員工往澳門暫避。由於當時澳門已有由區榮諤創辦了同名的恆生銀號,他們遂改名「永華銀號」繼續經營。
1945年,香港光復後,他們返港,並把恆生銀號搬往新址中環皇後大道中181號自置物業重新開業,新店規模較以前大。1946年,利國偉應邀加入,主理海外黃金買賣。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中國大陸實行一連串嚴格的外匯管制。至韓戰時期,聯合國對中國大陸實行經濟封鎖,這既打擊了海外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信心,也對原先擁有大陸網路的銀行業務不利。此外,戰後香港經濟起飛,製造業及地產業崛起,借貸需求增加。在這兩種因素下,香港的銀行開始轉型。
由於失去了中國大陸的聯系,恆生也開始了業務轉型。1952年12月5日,恆生注冊為香港的私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港元,實收資本500萬港元,並成立新的董事局。當時,林炳炎已去世,由何善衡出任董事長,梁植偉任副董事長,何添任總經理。1953年,恆生遷入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63至165號一幢5層高的自置物業,全面開展商業銀行的業務。
當時,恆生主要客戶是巿民大眾及中小型企業。何善衡為職員訂下了一系列服務守則,規定員工必須以誠待客,深得社會大眾歡迎。至於中小企客戶,主要為廣東籍的制衣、玩具、電子、塑膠、五金的廠商。他們希望得到信貸,但卻沒有公司資產負債表及支持他們取得信貸的足夠條件。由於恆生早已了解他們的背景,故不介意批出信貸。這些小公司,後來也發展成大公司、大集團,並成為恆生的長期客戶。
1959年10月,恆生將注冊資本增至3,000萬港元,實收資本1,500萬港元。1960年2月7日,恆生改組成香港的公共有限公司,正式改名為「恆生銀行」。同年,在九龍油麻地及旺角成立兩間分行,積極開拓港九的分行網路。1962年聖誕節,新總行大廈恆生大廈落成啟用,樓高22層,是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而恆生總行則於1991年遷至中區消防局舊址。
從1954年至1964年,恆生的資本帳戶從630萬港元增至5,250萬港元,存款從2,100萬港元增至7.2億港元;總資產從3,200萬港元增至7.61億港元。在1965年香港股災發生前,恆生在存款和資產方面是香港最大的華資銀行,並在銀行零售業務方面逐漸成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的主要競爭對手。
1965年銀行危機:恆生控股權易手
1965年1月,香港爆發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型的銀行危機。
事緣在1月23日,明德銀號發出的約值700萬港元的美元支票遭拒付。消息傳出後,許多存戶紛紛擁至提取現金,由於銀號一時間無法支付數額龐大的提款,最後1月27日,香港政府正式接管明德銀號。其後,擠提蔓延至其他華資銀行,如廣東信託銀行、恆生銀行、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等。經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聲明對香港的華資銀行作出無限量支持,加上港府採取多項措施,至2月10日,風波暫告平息。但事件並未就此完結。直到3月,仍有部分報紙刊登了一些沒有根據、中傷本地銀行的流言,恆生是其中之一。期間,大客戶悄悄地取消帳戶;至4月初,擠提再次爆發,恆生銀行更是首當其沖。
最先出事的是香港仔分行。當時大批客戶涌至提取存款,身為總經理的何添勸告不要急於提款。個別二、三十萬港元的大客戶如警司韓森,要求何添簽名擔保才停止提款。在總行,提款的人潮更伸延至皇後像廣場的香港會所。匯豐再次表明支持恆生銀行,並委派職員駐守恆生總行大堂,以證明有足夠的現金供應,一疊疊的鈔票遍布大堂的各個角落。但是,情況並未有改善的跡象。恆生銀行一日之內失去了8,000萬港元存款,占銀行存款總額的六分之一,至4月上旬共失去了2億港元。
面對這個困境,何善衡召開了董事局會議商討對策。其時,得出了三個解決方案:
接受美國大通銀行的援助; 停業並由政府接管; 向匯豐尋求協助。經過多日商討,董事局決議把銀行控股權售予匯豐,並交由通曉英語的利國偉全權處理。在得到香港財政司郭伯偉的批准後,立即與匯豐進行談判。在談判中,雙方在恆生的總價值及出售股權數量分歧較大。匯豐認為恆生總值6,700萬港元及要求收購恆生76%股權;但恆生方面認為其總值1億港元,並只願意出售51%股權。由於匯豐顧慮到若恆生倒閉自己也難以獨善其身,遂答允以5,100萬元收購恆生51%股權(其後增持至 62.14%)。消息傳出後,風潮也告平息。
據悉,何善衡因恆生控股權從此斷送而哭了兩個晚上。不過,在出售當日,他親自召開大會向員工解釋,穩定人心。匯豐卻無疑成了大贏家。匯豐不單以低廉的價錢買入最寶貴的資產,也除去了香港銀行業最具威脅的對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銀行零售業的壟斷優勢。在收購後,匯豐只派出4位代表加入董事局,並繼續保持原來的華人管理層,何善衡等人也得以留任,這是匯豐的遠識卓見。當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總經理桑達士認為,恆生銀行的成功在於其華人的管理層,所以匯豐不必插手。 在匯豐作為後盾下,恆生業務更大為擴展。
1、主力中小企業務
管理層仍堅持著專向中小企業埋首為主要方針。當時1960至70年代,香港工業起飛,中小企普遍缺乏資金擴展,恆生卻給予財政上的支持,提供信用證及出入口融資服務。如華資大戶鄭裕彤發跡前,由他主理的周大福珠寶,得力於恆生的資助,往後由珠寶業進軍地產業。而長實也與恆生素有淵源,當年李嘉誠經營塑膠花廠時,曾設法與何善衡會面。會面後,何善衡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認為他做事干練,是有潛質的客戶。
小公司演變成大企業後,更成為恆生的長期客戶。例如長實不少的樓盤,就由恆生提供按揭;由鄭裕彤主政的新世界,恆生至今仍是其主要往來的銀行。
2、住宅樓宇按揭服務
自1960年代開始,香港地產業也逐漸變得興旺。為了力爭中小型樓宇按揭市場,在1967年,恆生首創為中產階級(又稱「夾心階層」)提供長達7年期的住宅樓宇按揭服務,一改當時最多為期3年的做法,令中產階級得以置業。
3、招股上市
1972年,恆生銀行在香港上市。它將股份面值降低,由1股變為10股,並發行新股,使實收資本從4,500萬港元增至1億港元。同年5月,恆生將其已發行股份的十分之一,每股面值10元共100萬股,以每股價格100元公開發售,結果獲得29倍的超額認購,凍結資金28億港元,相等於香港政府1971年財政收入的一半。6月13日,恆生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戰後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銀行。當天,恆生以175元高開,全日最高升至186元,最後以165元收市,即恆生市值已高達16.5億。
此外,恆生的名字更因其在1969年編制的「恆生指數」而深入人心。
4、擴展分行網路
另外,恆生銀行也在香港及中國大陸擴展分行,建立更廣泛的網路。至1972年上市為止,恆生在香港已擁有20間分行,超過2,000名員工,成為僅次於匯豐的商業銀行。及至1981年,分行數目更增至45間。同年,更取得在地鐡沿線開設分行的專營權。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恆生在中國大陸陸續建立分行。
5、收購永安銀行
1980年中期,銀行危機爆發。1984年,永安銀行傳出醜聞,總經理郭志匡挪用1,000萬美元作為己用。1985年,永安由於無法收回該行董事及行政領導人的貸款,銀行資本出現負值。1986年5月,恆生銀行與永安銀行達成協議,由恆生向永安注資1.76億港元,取得該行50.29%股權,至此,恆生銀行成為永安銀行的最大股東。在恆生經營下,永安轉虧為盈。1993年1月,恆生將永安銀行賣給大新金融集團,獲利4.78億港元。
6、開拓中國大陸市場
恆生銀行 (中國)為恆生銀行全資子公司,於2007年5月28日成立,中國大陸共設有三十二個網點,包括10間分行(位於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東莞、深圳、福州、南京、寧波及天津)、22間支行(9間在上海、4間在廣州、4間在深圳、2間在北京、1間在南京、天津及1間在東莞)。
9. 世界上一共有幾次重大的經濟危機
1、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1857)
1857年秋季,美國還爆發了貨幣危機,整個銀行系統癱瘓了,美國的貨幣危機在10月中旬達到了頂點,當時紐約63家銀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貼現率竟然超過了60%,股票市場行市則下跌了20-50%,許多鐵路公司的股票跌幅達到80%以上。
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蔓延到英國和歐洲大陸,引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破產浪潮。1857年經濟危機波及面很廣,之後,爆發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其後,奴隸制的消滅、宅地法的實施、重工業的發展,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2、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延續時間最長、波及范圍最廣、打擊最為沉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企業破產倒閉的數目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工人失業人數激增,失業率一般高達30%以上。物價和股票價格猛跌。
3、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紐約股市一開盤,道·瓊斯指數經過一段顫動後突然下跌,截至休市,道·瓊斯指數暴跌508.32點,跌幅達22.62%,超過了1929年10月29日紐約股市暴跌的紀錄。
如果將抽象的指數折算成貨幣,這一大紐約股市下跌使市場喪失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這個數字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
4、2007-2008年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為緩解次貸風暴及信用緊縮所帶來的各種經濟問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幾月來大幅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並打破常規為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直接貸款及其他融資渠道。美國政府還批准了耗資逾15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
另外放寬了對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兩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融資、准備金額度等方面的限制。2000億美元的可能代價,接管了瀕臨破產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9)1985香港海外信託銀行危機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的後果可能是:
1.社會動亂;
2.國民經濟調節和經濟恢復;
3.政變。
經濟危機爆發,加劇了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現在:
1、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
2、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3、經濟危機進一步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
4、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
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存在矛盾。經濟危機是矛盾激化的產物,反過來它又促進經濟在起伏波動中繼續向前發展。
在當代,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轉嫁危機與反轉嫁危機的矛盾;加劇了國家相互之間的爭奪商品市場和輸出危機的矛盾。總之,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的各種矛盾,它是世界動亂的重要經濟根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經濟危機
網路-世界性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