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中國移動的融資計劃

中國移動的融資計劃

發布時間:2022-05-18 00:44:47

1. 財務管理案例分析:中國移動(香港)公司成功運用了哪些籌資方式

1.享受最好的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是和公司以後的利益永遠相關聯的,享受到好的稅收優惠政策,相當於少交稅,增加公司的收益,這是和公司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
2.正確的投資者和股份比例
公司的股東和股份比例是與公司以後承擔的法律責任和收益相關的.在公司注冊之前,就要確定,是一個人投資注冊公司,還是與別人合夥注冊公司,若是多人投資注冊公司,投資者之間的股份比例如何確定,以減少以後的利益糾紛.
3.選擇正確的注冊地址
注冊地址是和優惠政策相關的,特別是在上海注冊公司.上海市區與郊區的開發區,各郊區的開發區之間的稅收優惠政策差異很大.在上海郊區開發區注冊公司,各開發區的各項政策也有差異.
4.選擇正規專業的注冊代理公司
好的注冊代理公司會根據投資者所需注冊公司的類型,推薦最佳的注冊地,用合理的費用在較短的時間內注冊好公司,並使公司運營後,花很少的時間與經歷維護公司運營。

2. 中國移動通信發展公司的融資渠道是什麼啊希望詳細點,謝謝各位了。。。

融資就是……一個公司或者企業有能賺錢的項目,但是沒有資金啟動項目,那就要到處「淘錢」,這個淘錢的過程就是融資。「淘」有很多種手段,用一般人的想法來說,你可以借,跟有錢的人借;你可以賣,把你的東西賣給別人換取資金。

人可以借,企業也可以借,簡單的就是跟銀行借,就是貸款。也可以跟其他有錢的企業或者個人借,很多叫「XX投資公司」、「XX風險投資公司」、「XX創業投資公司」、「XX信息投資公司」……當然叫投資公司的不一定都有錢對別人投資,有可能它是幫助「借錢人」找「有錢的人」的人。總之誰有錢就可以跟誰借,專業一點叫「貸」或者「融」。當然,跟銀行借比較容易理解,跟其他人借怎麼辦呢?可以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來進行。債券簡單點說就是借債的一種憑證,放在過去,那叫做字據、借條……管他叫什麼,反正「借錢人」跟「有錢人」借就要立個文書,然後就可以借了,與貸款差不多,到期還本付息,只是有可能比銀行還得多些,如果借款人信用比較好,也可能比銀行還得少。比如國債,國家信用度一般是比較高的,除國家改朝換代,否則一般是有辦法還的,收益穩妥,那麼利息自然也低。

賣的話呢,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當然可以賣企業的產品,但是不一定就是產品,也可能是別的東西,比如「股權」。股權就是把「缺錢企業」的自有財產切分成若干份,這一小份就是一股。

一股的價格=(總資產-負債)/總股數

圍繞著這個價格進行銷售。股份就是將這些資產賣給別人,這部分資產的盈利就應該歸買股權的人,就是分紅。且不說股權是什麼了,如果「缺錢企業」的錢不夠了,能賺錢的項目還有,就可以將股份增多,把資產再切割成更小的塊,股份就增多了,多出來的股份還可以再賣,當然沒有原來的值錢了,可是有了錢就能啟動項目,公司賺錢了就可以做大,現在不值錢的股權將來可能就更值錢。這樣新切割出來的股權就有人買了,所有有人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未來」。

如果企業不是股份有限公司,而是有限責任公司,那麼就不存在股權這個概念了,但是股權就以出資來衡量了,誰出錢多誰就可以多分錢,和股份是同樣的道理,但是在融資的時候就不那麼容易說得清楚了。同樣現在「缺錢企業」錢不夠了,那麼現在需要有新的老闆來出錢,這個老闆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企業。出錢不能獲得任何憑證似的的東西,只能在股東名冊上註明這個老闆出錢了,可以分得盈利收益了。其實和股份的意思一樣,但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分紅的比例也和上面的公式一樣。這種形式也賣了資產,只是表現形式不再是股票,只是記名了而已,這個老闆再想把這部分資產賣給別人比較麻煩,因為沒有實物載體。

上面的融資方式就是我們一般常說的債權融資(借)和股權融資(賣)。如果再說寬泛一點,還有自有資金融資,這個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你自己有一筆錢,在銀行生息,把錢取出來用於賺錢項目的啟動就是自有資金融資。如果按照錢來自企業內和企業外進行劃分,自有資金融資算作是內部融資,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都屬於外部融資。

簡單點說融資就是這么多內容,貌似技術含量不高,但是融資的操作就是很有學問的了,因為用人家的錢就要給人家一定好處,這個好處怎麼給,怎麼設計就很有學問。有些能拿上檯面,有些就不能;有些違反了當初設計的規定後的操作,又能顯示出借款人的高明;如何分配股權融資與債券融資比例,MM定理已經研究了多少年了……融資是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理論性也極強,我按照你的要求用大白話說明就難免有語言漏洞了。因為融資概念比較復雜,由於以上解釋引出的問題,我們可以私下交流,希望對你有用。

3. 請問沐川移動3g現在有沒有覆蓋啊,都那麼多年了沐川移動上網還是2g

中國移動(0941)公布 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上升7.8%至188.28億元(人民幣,下同),合乎市場預期,每股盈利0.96元,中期股息則較去年同期增加25%至0.2港元。中移動股價昨收報21.65元,下跌0.23%。中移動(0941)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曉初8月18日現身香港,在記者招待會上回答了業界關注的焦點問題。

爭取發行CDR出售舊股

對於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近期重提有關CDR的議題,中移動(0941)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曉初在記者會表示,集團爭取發行 中國存托憑證(CDR),若獲批准發行,主要由母公司出售舊股,沒有計劃發行新股,因此並不涉及上市公司集資。同時,集團爭取發行中國存托憑證(CDR),但需待監管機構同意,會盡快向監管部門爭取內地發行中國預托證券(CDR),初步傾向出售舊股,無意發行新股。 並會按照香港的監管准則進行。

他指出,發行CDR主要是希望開拓更多融資渠道,為未來可能發展的項目作融資准備,同 時也可讓內地投資者持有公司股票,及取得分紅。盡管現階段尚沒有發行CDR具體時間表,由於集團手頭現金充裕,目前也沒有其它融資計劃。如果得到監管部門的批准,中移動會以出售舊股的形式發行CDR,並會按照香港的監管准則進行。發行CDR可讓用戶同時成為公司的股東,讓用戶更為關注公司的業務。

無計劃發行A股

如果中移動發行A股上市,須另成立公司,屆時中移動會出現兩批管理層、董事會及股東,多成立一個管理層,而這將可能會引發一些法律監管問題,造成潛在意見分歧及法律風險,故集團不考慮A股上市以維持良好公司管治。王曉初指出,不選擇於內地發行A股,主要考慮企業管治問題,因涉及較多法律風險,堅持按照香港現有的監管條例管理公司,因此發行CDR會較有利。

派息政策視傾向審慎政策

王曉初表示,上半年派息較去年同期增長25%,而派息比率約22%,但此派息率並不代表全年的股息率,全年派息仍要視乎公司於年底的整體情況、經營情況、現金流情況、以及很大程度要視3G的進展而決定。 由於目前推出3G服務尚沒有具體時間表,在面對投資環境和業務不太明朗的時候,,集團傾向採取審慎派息政策,希望保持一定現金水平,為下半年度需調高資本支出應付通話量上升,以及提高手機補貼金額挽留客戶,因此維持派息比率,派息較為保守,但相信股息會有穩定、持續的增長。他指出,如果公司一直派高息,而3G的投資要在年底開始投入,屆時如果因此要進行銀行貸款,媒體一定會批評我看得那麼短視。由於要保留資金實力,

3G將選擇WCDMA制式

就發展3G一事,王曉初稱,中移動仍會持觀望態度,現階段不會進行大規模商業測試。而投資額將取決於公司在3G的發展策略如覆蓋范圍等,王曉初表示,比現有GPRS傳輸速度更高的EDGE技術正於部分城市作測試,會視3G發牌時間表而決定繼續投資與否。3G是一個好商機,也可能是一個賠錢的業務不過,他相信3G在內地主要會覆蓋沿海地區及重點城市, 如上海、北京及廣東等,而不會一下子全國發展。

中移動在3G業務上將選擇使用WCDMA制式。王曉初表示,在今年下半年,不少歐洲電訊商均會進行3G測試,此情況將對公司有一定幫助,而現時市場對3G的反應是一天比一天正面。他不諱言,在發展3G此環節上,中移動是眾多業者中算是最保守的公司之一,會先觀察人家的經營情況,但他認為,這是對所有投資者負責任的態度。

上半年手機補貼22.7億元

王曉初表示,上半年,中移動的資本性開支為27億美元,為155萬部手機作出補貼的金額為22.7億元,涉及150萬部手機,預計下半年手機補貼較上半年有所增加。市場普遍估計,由於戶及通話量均有增長,中移動有需要擴充網路容量,下半年或有增加資本性開支的壓力。王曉初證實,由於明年資本開支預算只有43億美元,屬於偏低水平,全年的資本性開支已由原先預算的58億美元調高了約15%,手機補貼也會增加約10%。至於明年的資本性開支預算,他也認為有機會調高,但仍待年底再作檢討調整。

他又指,上半年為手機補貼金額達22.7億元,涉及155萬部手機,預料下半年度有關支出會續升10%。

市場滲透率24%,具增長空間

中移動早前完成對母公司進行最後10省的資產收購,預期該10省今年用戶數目將增至2,892萬戶,純利達31.17億元。對於未來的業務增長動力,王曉初表示,目前中移動的市場滲透率達24%,仍大有增長空間。集團拓展農村市場的策略,主要是加強網路覆蓋及漫遊基礎,於城市投資則主要應付商業區之話音業務量增長;部分農村市場的消費力會較城市為高,未必拖低整體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 王曉初稱,低端用戶同樣對公司很重要,因當中不乏潛在的高端用戶,公司會尋找並加以培養。

聯通雙模手機不會構成威脅

王曉初認為,中國聯通的CDMA1X未有對其構成影響,本身來自數據服務收入持續大幅上升,並相信雙模手機「世界風」推出對其影響不大,雙模手機推出市場的數量甚少,不會對中移動構成威脅。他不希望雙方互相在雙模手機業務上互爭客源,此舉僅會進一步拖低雙方的ARPU。王曉初表示,無意用低價打擊對手,否則只會拉低兩者的平均收入,做成「雙輸」結果。

王曉初認為,即使內地第三個移動牌照發出,也僅會給予現固網運營商,現固網運營商中電信已經經營「小靈通」,基本上發牌與否,對內地現時競爭格局無改變。王曉初指出,內地固網商如中國電信及中國網通目前均有以小靈通形式經營行動電話業務,如果內地發出三張3G牌照,固網商應不會再經營小靈通,因此整體市場局面並不會有大改變。

禁止色情資訊對IVR收入影響僅短期

對於近期內地政府禁止電訊界經營色情資訊服務,叫停部份內容供應商的業務,王曉初回應,此舉是配合中央監管部門對有關短訊服務及使用行為進行的規范行動,有關整頓是從公司的長遠利益出發,雖然對收入有影響,但影響程度不大。 該集團支持與配合內地相關規定,整頓無線網路領域,短期確對集團與相關內容供應商收入有輕微影響,但中移動會處理違規者,而繼續與守法內容供應商合作,保持該業務長期健康發展。

被問及較早前停止搜狐的多媒體信息服務一年,王曉初指出,因違規而作此決定,但雙方仍有其它合作,也不存在其它整頓活動,最重要的是希望服務供貨商能夠正常地發展,中移動也無意經營有關服務。

會隨時隨地對知信違規者懲罰

王曉初說,期內,由於低端用戶持續增長,中移動的綜合每月每戶平均收入(ARPU)跌穿100元的水平至96元。新業務收益中,短訊服務所佔比重由去年的61.1%下降至55.4%,約達62億元,話音增值及其他數據服務收益分別上升至25.1%及19.5%。王曉初稱,由於基數擴大,因此簡訊業務未來的增長會穩定下來。王曉初認為,IVR及彩信(MMS)等均為很好的業務,難免吸引到蒼蠅也來插上一手,中移動正是要把蒼蠅趕走。他表示,一人感冒,不用全部人吃葯,認為內容供應商是無法代替,中移動會保持與良好的內容供應商合作,也無計劃進行第二輪及第三輪整頓,但會隨時隨地對違規者進行懲罰。

擬增加明年資本開支預算

王曉初表示,近年集團的派息金額持續增長,剛公布派發的中期息20仙,較去年同期增長25%,但這不意味全年派息按年有同樣增幅,未來派息率主要視乎集團現金流、經營狀況及是否需要開始投資3G業務上。

王曉初稱,中移動下半年將資本開支預算增加約15%,准備用於2G網路擴容及可能開展的3G網路投資,技術必定選用2G及3G兼容的W-CDMA;至於明年原定資本開支43億美元,亦有可能增加預算,但增幅會放緩,而實際金額於今年底決定。 現在各地3G前景日趨正面,但內地電訊部門會否在今年下半年開始發出3G牌照,會參考歐洲訊運營商下半年開展大規模開展3G業務的進展。

無意發展海外業務

在截至今年六月底止,中移動的凈現金有353億元,由於公司於7月1日完成收購十省網路,凈現金於7月1日一下子降至59.76億元。被問到公司目前擁有大量現金,有沒有計劃開拓海外業務,王曉初回應,公司不會因為手頭現金充裕而去發展海外業務。回顧期內,中移動的總客戶人數有1.58億,較去年同期上升22.9%,不過,綜合每戶每月平均消費與去年全年相比下跌,至102元。對於新增客戶人數有放緩跡象,王曉初回應,對公司來說客戶人數並非最重要,而最重要的乃收入、純利增加。

4. 中移動為何將成為小米IPO的基石投資者

從中國移動方面獲悉,中國移動將成為小米IPO的基石投資者。不過中國移動表示暫時不便公開具體的投資金額。


在沖刺港股上市的同時,小米已經宣布將暫緩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6月19日,小米官方微博稱,公司經過反復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內地的上市計劃。小米集團將先在香港上市之後,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內地上市。為此,公司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起申請,推遲召開發審委會議審核本公司的CDR發行申請。
有分析認為,由於市場對於小米的估值判斷分歧較大,讓小米現在香港上市,取得相對穩定的估值後,再以CDR的方式回歸A股,是更為穩妥的選擇。

這些大佬錢只是數字啊。

5. 中國移動和連通實力相差多少

你看看就知道了,呵呵!!!!!111
競爭名存實亡!移動聯通利潤相差10倍10:45:17
移動通信市場雙寡頭競爭的局面隨著兩家運營商利潤差距的拉大而發生了改變。

據各運營商2005年度財務報表顯示,中國移動凈利潤高達535.5億元,而其在移動通信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中國聯通的凈利潤僅為49.3億元,與其相差十多倍。實力與發展速度上的差距,表明中國移動通信市場雙寡頭競爭局面已經名存實亡。

利潤差距引致實力相差懸殊

作為中國電信業改革引入競爭機制的嘗試,中國聯通在政策的扶持下,企業實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從近年來的發展來看,與主導移動運營商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並且差距在加速拉大。

從兩家的凈利潤來看,在2005年,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30.41億元和870.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35.5億元和 49.3億元,凈利潤相差十多倍,差距懸殊。

從兩家的利潤率來看,由於移動業務利潤豐厚,而且中國移動由於網路和品牌優勢占據了大量高端用戶群,其利潤率和利潤總額一直居高不下。據新華社、《人民郵電》的相關報道,2001年,中國移動(香港)全年營運收入達人民幣1003億元,凈利潤達280億元,利潤率達到28%,凈利潤增長55%;2002年營運收入達到人民幣1286億,凈利潤達327億元,利潤率為25.4%;2003年,中國移動運營收入達到1586億,凈利潤為355.56億,利潤率為22.4%。而同期中國聯通的利潤率幾乎都在10%以下。

從兩家的增長速度來看,2004年、2005年中國移動業務收入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分別超過15%、18%,今年1-5月更是高達20%;而同期中國聯通僅為8%與7%,今年1-5年也僅增長7%。。

總之,無論從凈利潤、利潤率、增長速度來看,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的之間都存在較大差距,無法形成移動通信領域的等量競爭,中國聯通在實力上已不再是中國移動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公平競爭無從談起。

雙寡頭競爭名存實亡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享有政策扶持的中國聯通為何不能與主導移動運營商相抗衡呢?

由於中國移動只有一張G網,在公司的發展戰略制定中,不用過多地考慮外在因素,專心做好一張網。這樣,不僅能集中公司的員工、資金等優質資源發展用戶,而且也有利於對公司的長期戰略進行部署,達到資源配置合理化,經營效果最大化。而中國聯通由於擁有G網和C網兩張網,大大限制了其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再加上受制於人員、資金、技術等因素,網路質量和覆蓋范圍遠遠落後於中國移動。

最為關鍵的是,隨著近年來政府對主導移動運營商管制的放鬆,中國移動展開了一系列低價促銷行為更是對中國聯通造成了威脅。

本來依靠政策的扶持,中國聯通在價格上可以比中國移動低10%,但是自2001年信產部正式批准中國移動套餐資費,中國聯通的價格保護事實上已經被打破。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01年到2006年,中國移動的資費平均下降50%-70%。2006年5月,中國移動在北京、上海、廣東全面推出低價套餐,其中上海的50套餐的通話費已降至0.1元/分鍾。在同等價格下,中國聯通無論是在網路規模、服務質量、技術水平還是在品牌感召力等方面,都無法與中國移動抗衡。

價格上的優勢隨著移動套餐的出台而消失殆盡,再加上兩張網的存在,讓發展也受到限制,造成移動與聯通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使得移動市場上的雙寡頭競爭名存實亡。

移動通信產業可持續發展遭遇挑戰

隨著移動領域雙寡頭競爭名存實亡,移動市場已經無法實現等量競爭,這不僅與電信改革的初衷相背離,而且嚴重影響了移動通信產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首先,「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競爭雙方利潤相差超10倍,長此以往移動領域將真正出現一家獨霸的局面,屆時競爭將無從談起,沒有有效的市場競爭,產業發展將從何談起?

其次,在主導移動運營商的降價壓力下,以中國聯通現有的實力是無法跟進競爭的,但如果不參與降價又只能坐以待斃。

因此在失去價格優勢後,中國聯通做任何選擇傷害的都是自己,更重要是,對整個移動產業持續穩定發展而言更是不利,如移動領域盲目的降價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影響業務創新、服務質量提高等。

正如國務院發展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產業室主任史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所表示的,中國移動一家獨大,已經不存在移動雙寡頭的競爭局面,這種競爭格局確實讓中國聯通無法發展,國家可以利用政策監管等方式,打造一個促進產業共同發展的市場。

綜上所述,如何與時俱進地改變監管思路,加快政策調整,構建公平、協調、有效的競爭格局,已是監管部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新課題。

6. 請問移動,電信,網通 為什麼都要選擇在香港或者美國上市

企業海外上市具有哪些好處?
低成本融資,迅速提高企業競爭力
從客觀上來看,國內證券市場發行新股速度在不斷加快,股市規模在不斷地擴張。但是,如果在短期內發行新股過多,必然對二級市場產生消極影響。從主觀上講,發行公司在國內發行新股受到的限制較多,為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升國際競爭力,低成本到海外上市將是企業的良好選擇。此外,海外上市相對於國內上市而言,周期較短、手續也比較簡 單,這都從綜合層面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制度
國內企業海外上市後,外資股股東將會依照公司章程來保護他們的出資人權利,要求上市公司切實履行公司章程承諾的義務,及時、准確地進行信息披露,從而有效地防止「內部人控制」現象的發生,有利於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效率。
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國內通過海外上市,學習到國外公司的先進管理經驗,對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增強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的國際競爭力將大有裨益。
提升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形象
國內企業通過海外上市,既為國外企業了解國內企業提供了信息平台,也為國內企業走向國外資本市場創造了良好開端。通過在海外上市,企業無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海外聲譽,從而有利於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以及在對外貿易中爭取得到信貸和服務的優惠,為企業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上市過程簡單有效,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融資計劃
中國企業到境外上市由於上市程序相對簡單,准備時間較短,符合條件的擬上市公司一般都能在1年內實現掛牌交易。這非常有利於中國企業及時把握國際證券市場上的商機,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融資計劃,為他們的進一步發展獲得必要的資金。此外,上市准備時間的縮短也有利於擬上市企業控制到境外上市的成本。
除此之外的其他優點
在國外證券市場發行股票,股東分散,發行者可較為自由地使用籌得的資金,降低企業被新股東控制的風險。在國外證券市場發行股票,能夠籌集到各種貨幣的資金,滿足對外匯資金的需求。國外證券市場資金來源廣泛,股票易於發行,特別是當國內採取金融緊縮措施時,這種發行大為必要。境外上市後再融資的靈活性強,難度低,而國內上市企業的再融資成本相對較高難度較大。

7. 中國移動高同慶:5G是新基建的第一根樁,新基建都包含了哪些建設內容

中國移動高同慶:5G是新基建的第一根樁,新基建都包含了很多方面,“新基建”主要是包含了5G和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針對社會的發展更加具有廣闊性和針對性。新基建的特點就是全面,並且覆蓋了大部分農村地區。

人們普遍認識到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在傳統基礎設施逐漸趨於飽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新常態下,依靠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正式啟動。近年來,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下,中央政府加大了對新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力度,地方政府相繼發布了新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

現在的新基建也有一點苦難。由於受傳統觀念的控制,大多數農民沒有意識到在農村地區實施新基礎設施的重要性。由於新的基礎設施項目尚未成熟並在農村地區得到廣泛使用,因此農民對於不熟悉的科技產品的投資和應用常常有一種“逃避”的心理。他們是自欺欺人的,固執的,不能承擔任何風險。典型的保守農民害怕嘗試“新鮮”的東西。任何工作都必須以政府和以上村委會的領導為基礎。簡而言之,農民參與新農村基礎設施的積極性不高,這使得有效地推廣和實施新農村基礎設施變得困難。

8. 方風雷的生平

細看歷史,方風雷1994年籌備中金公司時,並非證券市場叱吒風雲的人物。當時,A股市場有南方、國泰、華夏、君安等證券公司,海外上市有摩根士丹利、百富勤、中銀國際等境外投資銀行。方風雷並非金融科班出身,沒有商業銀行經歷,也不是海歸。畢業於中山大學,主修中文,輔修經濟。多年從事外經貿工作。作為一個後來者轉戰資本市場,何以征戰十年,一舉成功?外人將他視為傳奇式的投資銀行家。而他自己,卻認為其長處,是「不將自己視為銀行家」,也不認為投資銀行就只是做項目。秘訣在於「高位蓄水」。
此前他在外貿等領域的經歷與成就也說明這一點。1980年代初,他離開外貿部而赴河南,參加咨詢團,調研河南的體制改革。被省領導看中,留在河南的外貿部門委以重任。他領導的中原國貿和中原集團,當時為外貿改革的先鋒之一。他本人也成為外貿系統外貿體制改革小組的成員。在楊昌基等領導的支持下,他參與了我國第一個期貨交易所-鄭州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的方案設計和早期籌備。1992年,擔任中國管理科學院市場所副所長期間,在海南主持策劃了中國第一個不動產證券化產品-三亞地產投資券,並為海南人民銀行起草了《地產投資券管理辦法》。其創新行為,均位居潮流前列。
按照方風雷長期以來的理解,在當代中國,「高位蓄水」就是追隨高明的老師,把握和參與中國的體制改革,外貿和投資銀行莫不如此。
最能說明問題的事例,是他在電信行業推動的幾件大事。1995年中金公司成立後,這家合資的中國投資銀行如何發展,戰略並不清晰。方風雷到國外投資銀行學習,在美國的體會是資本市場要講行業,在英國的體會是資本市場要講國企重組。回來開始找行業,搞重組,重點關注電信、能源行業。電信行業當時還是政企合一的體制,怎麼改革,電信業內爭議很大,國內外投資銀行當然也不知如何操作。
有一次,摩根士丹利歐洲總裁向時任建行行長、中金公司董事長的王岐山談到,英國電信准備收購大東電報局。一句話引出一個戰略設想:大東控股香港電訊,而其時面臨97回歸,王岐山說:這就是契機。方風雷受命著手推動。在王岐山、吳基傳、魯平、廖暉等領導的支持下,中金公司擔任顧問,於1997年上半年協助中國電信收購了香港電訊部分股份。此役讓中金第一次獲得了有國際影響的項目,第一次獲得了大客戶,也第一次開始獨立承擔項目。
收購需要資金,需要有香港注冊的公司出面,順理成章的引出了中國移動(香港)的上市。方案是,拿出盈利好、潛力大、界面清晰的移 動業務,在香港組建紅籌公司,上市融資,所得部分資金用於收購。
1997年10月,由中金公司與高盛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經過短短5個月的准備,包含廣東、浙江兩省移動通信業務的中國移動(香港)在香港、紐約上市,融資42億美元,創造了當時亞洲(不含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IPO。
按照時任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的說法,這只是中國電信體制改革的破局,而突破之後全面改革的進程明顯加快,尋呼剝離,郵電分營,聯通重組上市,移動和固網分拆,中國電信上市。
就這樣,投資銀行的項目來源於行業改革的需要;而項目的完成又推動了行業改革。今天看來,簡單明了,並不高深。但在當時復雜的局面突破阻力,獨辟蹊徑,設計者無疑必須具備一定功底和高度,這正是方的高明之處。
而在這過程中,中金公司也理順了與摩根士丹利的關系——最初摩根士丹利一直想把中金變為它在中國投行業務的載體,而非一個獨立運作的本土投行,但中金已借中移 動的上市第一次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國際資本市場。摩根士丹利由此承認了中金的獨立性。
方風雷的好處是執著與確切把握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方向的能力。在工商東亞期間,方風雷就讓工商銀行放開一部分對工商東亞的權力,2002年5月,剛上任兩個月的方風雷就積極地與美林及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接洽,協商股權轉讓一事。據稱當時包括匯豐控股、美國雷曼兄弟、摩根大通、所羅門美邦及法國興業銀行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都向工商東亞伸出了橄欖枝。由於工行不肯放棄控股地位,所有磋商不歡而散,而方風雷對於海外來歸的人才青睞有加、工資遠高於其他員工,引來了一片非議。
2003年方風雷離開工商東亞,其實是抱負無法實現的必然之舉。而後臨危受命,協助高盛設立合資投行——高盛高華,成為方風雷手中的又一輪多米諾骨牌的首張牌。
其時,國外投行謀求進軍中國市場,而中國本土市場的低靡與原有國字型大小投行的覆滅,一場資產危機席捲中國證券市場,使得外資成為增強競爭力的必然之選。風雲際會,成就了高盛高華,成就了方風雷。當時的證監會成為最大的推手,而外管局甚至更上層的支持也必不可少。不是方風雷創造了歷史,而是歷史選擇方風雷成為一場金融試驗的試驗品。
2004年7月初,組建高華證券有限公司並與高盛合資的計劃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准。9月高華證券正式成立。12 月2日,雙方的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得到中國證監會的批准。
高華證券注冊資本超過8000萬元,方風雷等六個人投資不少於700萬元,該筆資金來源於高盛的借款。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批准方風雷等以個人名義向外資機構借款這一交易行為,是開了先河。高盛擁有合資公司33%的股份,其餘67 %的股份由高華證券擁有,實行管理層控股。
通過曲線革命,高盛可以以合資券商的身份獲得掌控權,並且,在政策環境允許時,高盛通過非正式協議,有購回方風雷等人在高華控股權的選擇權,為最終在中國控股一家證券公司埋下伏筆。方風雷擔任高盛和高華的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董事長,不僅成為合資券商的代表,也成為國內證券公司管理層持股的吃螃蟹者。 方風雷的父親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擔任高級行政職務。「文化大革命」開始後,1968年,方風雷被下放到內蒙古農村插隊勞動;年滿18歲後,應征入伍;三年兵役期滿後,復員到北京當工人。在「高考」制度恢復後,方風雷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外經貿部工作;後被調至河南省經貿廳。
方風雷是參加一次調研活動時,被河南省官員看中的。在河南工作期間,方風雷被委以重任;1985年時,即擔任河南省外貿總公司總經理,並任河南省經貿委委員;參與了中國第一個期貨交易所——鄭州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的方案設計和早期籌備。 方風雷的名字從來都是和大交易聯系在一起的。
1985年,33歲的方風雷已經是廳局級幹部了,他的職務是河南省外貿公司總經理。
方風雷1968年到內蒙古農村插隊,兩年後參軍入伍。1978年,當了一陣工人的方風雷考入中山大學中文系, 主修中文,輔修經濟學。
畢業後方風雷分到外經貿部工作,後來在參加考察團赴河南調研體制改革期間,被河南省領導看中,調到河南省經貿 廳。
方風雷的能量在這個時期初露頭角,他銳意改革,將河南省最大的4家外貿和國際信託公司捏合在一起,成立了中原國貿和中原集團,他本人也成為外貿體制改革小組的成員。
隨後方風雷參與我國第一個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的設計和籌備工作,事業第一次和金融業掛上了鉤。
不久方風雷到美國學習,這次出國學習成為方風雷人生最重要的轉型。從此他告別了前程遠大的仕途,成為一名「不以商人自居的銀行家」。
從美國回來後,方風雷奔赴熱土海南。
有評論說,方風雷成功的經驗之一是注意「高位蓄水」,積累經驗和人脈,「跟隨高明的老師學習」。
1999年9月,志在必得的中海油赴美上市,結果在投資者對其海上石油專營權的詰問中功敗垂成。第二次上市時衛留成見到時任中銀國際總裁的方風雷的第一句話是:「我記得1999年上市失敗時你曾經給我發了封傳真,鼓勵我。」
2004年方風雷受命解決海南證券危機,並且由此引出高盛高華的成立,衛留成當時擔任海南省省長。
另外方風雷和頂尖的經濟學家劉國光有著親密的關系。
很快,方風雷迎來了事業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從此開始了自己叱吒風雲的精彩人生。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方風雷移居美國。1992年回國後,以中國管理科學院市場所副所長的身份,在海南省主持策劃了中國第一個不動產證券化產品——「三亞地產投資券」,並為「海南人民銀行」起草了《地產投資券管理辦法》。1993年,方風雷又參與籌建了中國首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並出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副總裁,開始成為一名投資銀行家。
自1995年,方風雷先後在中金公司、中銀國際、工商東亞等三家中國頂尖投資銀行擔任高級管理職務。在其投資銀行生涯中,方風雷曾領導及參與了多項大型資本市場項目,包括中國電信收購香港電訊、中國移動在香港上市、中國石油海外上市,以及中國聯通、中石化、寶鋼等企業的重組上市,還有中國海洋石油在紐約和香港同時上市等項目。因此,方風雷曾被《Financial Asia》評為「對中國資本市場最有影響的十人之一」。
2007年,在中國政府開始推動本土私人股本基金發展的環境下,方風雷和畢馬威中國前任主席何潮輝,以及高盛前資深銀行家王理查合作創辦了「厚朴基金管理公司」,初始規模為25億美元。 1992年冬天的時候,趁在特拉華州參加弟弟婚禮的機會,方風雷通過經濟學家劉國光,見到了時任世界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林重庚。
後來有人寫道,「兩個人相處得挺好,花了很多小時討論金融和經濟問題。有一次他們一起去游覽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站在大熊貓的面前,他們討論了中國成立一家投資銀行為國有產業提供基礎金融服務的想法。」
現在的中國為了高達2萬億的巨額外匯儲備發愁,但90年代初的中國,仍然非常缺錢。深滬兩個證券交易所剛剛成立不久,水位尚淺,四大國有銀行幾乎是企業的全部資金來源。一些大型企業要想實現跳躍式發展,只有海外融資一條路。但國內缺少能夠完成這一任務的自己的投資銀行。
1993年年末,林重庚向國內遞交了一份「關於申請成立中外合資投資機構的報告」。很快,方風雷北上參與中金公司籌備工作。
最初的時候,外方合作夥伴考慮高盛,但是高盛執意於獨資,於是摩根士丹利成為最終的選擇。
1995年6月25日,中金公司掛牌成立,王岐山擔任中金公司董事長,摩根方面派任總裁。
摩根方面希望中金公司是自己在中國內地的一顆棋子,而王岐山更希望中金公司是一家獨立的公司,中金公司里中方和外方的關系和斗爭因此極為復雜。摩根在3年時間里先後換了5任總裁,最後放棄努力,不再往這一職位繼續派駐人員。
方風雷雖然只是副總裁,但他在關鍵業務中的推動力,巨大的創造力和創業精神,以及對公司的控制力,使其成為中金公司的實際管理人。
盡管從來沒有投資銀行經驗,但是方風雷與那些華爾街來的投行精英們的工作作風明顯不同,也更適合中國這個古老 的國家。
前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麥健陸(JamesMcGregor)在他的《十億消費者》一書中這樣寫道,摩根方面和 「中金公司的海歸銀行家們曾一度看不起方風雷,認為他就是一個對金融交易和資本市場一竅不通的鄉巴佬。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明白其實他是精通中國商業作風的大師,而他們自己對這種作風一無所知」。
「這些銀行家們受到的是帶有西方商業特點的做事直截了當的培訓。而後他們發現自己跟著方風雷和潛在客戶坐在一起,吞雲吐霧一直到很晚。方風雷知道怎麼樣才能讓客戶袒露心聲,告訴他什麼是他們擔心的,什麼是他們喜歡的。他知道這些人在不同的職業階段需要做不同的事。客戶認同方風雷,信任方風雷。」
1997年10月中國移動首次公開發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27.7億股,融資42 .2億美元。中金是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主經辦人、聯席保薦人。這是截至當時亞洲除日本之外的最大規模的IPO,「整個溝通過程可以寫一本書,但是方風雷在5個月時間里溝通好了一切。」
方風雷一戰成名。
此後,2000年4月的中國石油,6月的中國聯通,10月的中國石化,2000年4月新浪網首次公開發行,中金公司都是當然的不二人選。「方風雷是這些交易中唯一真正的創造者。」
方風雷將這些交易的外方承銷資格一半送給了高盛而非摩根,大失所望的摩根最後放棄了中金公司,成為單純的財務投資者。 2000年方風雷離開中金公司,在香港中銀國際和工商東亞短暫停留之後,2004年再次震動市場。
一次性掏出5億人民幣為海南證券解決挪用保證金黑洞,繼摩根進入中國內地市場10年之後,高盛為自己爭取到了 第二張「門票」。
2004年9月8日,中國證監會批准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方風雷等6個自然人成立的3家公司向高盛貸款1億美元(當時合8億人民幣),持有高華證券75%股權。這是發改委首次批准中國個人借用國際商業貸款。
隨後高盛集團與高華證券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高盛持股33%,高華證券持股67%,合資公司由方風雷出任董 事長。
在高盛130多年的歷史中,幾乎沒有成立過合資公司。高盛的理由是,金融機構里文化的作用很強,不能合資。但這一次,高盛把自己在中國市場的未來押在方風雷及其團隊身上。
對於外界更為關注的個人向高盛貸款一事,當時中國的政策一是不允許給私人貸款,二是貸款不能作為資本金,否則違反貸款通則。國內有銀行想為這幾個人提供貸款,無奈政策障礙不能成行。發改委之所以批准向高盛貸款,也是希望在這方面做個試驗。畢竟個人國際的商業貸款並不增加國家對外負債。 2007年11月,方風雷著手厚朴基金(Hopu Fund)的籌建,該基金規模達20億美元,而牽頭的厚朴投資管理公司將是該基金的普通合夥人。按國際慣例,普通合夥人亦需作部分出資,一般是在1%-3%。隨後有消息人士稱該基金將得到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約10億美元的投資支持。經過半年多的運籌,6月20日,厚朴美元基金(HOPUUSD Master Fund I,L.P.)最終完成了融資計劃。盡管海外市道不景,但此次認購仍十分踴躍,厚朴基金共募得25億美元,其中包括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高盛、殼牌退休基金等知名海外機構投資者。
三位創始合夥人:高盛高華證券公司董事長方風雷、原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及香港業務主席何潮輝和原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王忠信。何潮輝,1950年生,美國籍,休斯敦大學科學碩士,1975年加入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1985年成為合夥人,1981年來到中國,為國內各大部委提供咨詢服務。美國會計師協會會員、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曾任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北京首席合夥人。王忠信這位新加坡華人,曾被委任為高盛高華的CEO,但07年時,傳因難以面對中文形式的任職資格考試,而下堂求去,當時還被傳為笑話。不過,現時回頭觀之,可能只是其棄高盛就方風雷的借口而已。
2007年中,厚朴基金完成25億美元募集,方風雷仍然擔任高盛高華董事長,股權仍在,但是他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厚朴身上。英藍國際17、18層的高盛高華,方風雷已去得不多,隨後,方風雷把以繁體字篆刻的「厚朴」二字LOGO不顯眼地掛在了二層不大的辦公區,低調而質朴。

9. 我想知道中國移動的上市時間、股東組成、股份組成

(以下信息摘自同花順網站)
公司概況
股票號碼:0941/中國移動

主要業務:在中國提供蜂窩移動通信及有關服務。

主席: 王曉初

公司地址:香港中環皇後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60樓

注冊地點:香港

行業分類:綜合企業

過戶處: 香港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23/10/1997

交易貨幣:HKD

法定股本:30,000,000,000

發行股數:18,605,405,241 (截至 30/9/2001)

票面值: HKD0.1000

買賣單位:500

集團網址:http://www.chinamobilehk.com
---------------------------------------------------------------------------

主 要 股 東
股 東 名 稱 今 次 持 股 量 所 占 率 % 日 期
CHINA MOBILE HONG KONG 14,062,602,396 75.580 2001/12/31
---------------------------------------------------------------------------

主要持股狀況
公 司 名 稱 持 股 量 公 司 名 稱 持 股 量
廣東移動 100.00% 浙江移動 100.00%
江蘇移動 100.00% 福建移動 100.00%
遼寧移動 100.00% 山東移動 100.00%
廣西移動 100.00% 河南移動 100.00%
海南移動 100.00% 北京移動 100.00%
上海移動 100.00% 天津移動 100.00%
河北移動 100.00% 福建諾基亞移動通信技術 50.00%
深圳市潤迅通信聯合 30.00% China Motion 30.00%
---------------------------------------------------------------------------

業 績 報 告
貨幣: 人民幣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本期間 上一段相應期間
由 01/01/2003 由 01/01/2002
附註 至 30/06/2003 至 30/06/2002
(百萬 ) (百萬 )
營業額 : 76,657 55,146
經營溢利/(虧損) : 27,905 23,677
財務費用 : (1,088) (664)
應占聯營公司之溢利/(虧損) : 不適用 不適用
應占共同控制個體之溢利/(虧損) : 不適用 不適用扣除稅項及少數股東權益後之溢利/(虧損) : 17,469 15,451
相對上期之百分比增減 : +13 %
每股盈利/(每股虧損)—基本(元) : 0.89 0.83
—攤薄(元) : 0.89 0.83
非經常性收益/(虧損) : 不適用 不適用
扣除非經常性項目後
之溢利/(虧損) : 17,469 15,451
中期股息 : HK$0.16 NIL
(每股)
(如有其他形式可供選擇, : 不適用 不適用請註明)
中期股息之截止過戶日期 : 02/09/2003 至 04/09/2003(包括首尾兩天)
股息應付日期 : 15/09/2003 股東(-)大會
之截止過戶日期 : 不適用
本期間 : 不適用之其他分派
其他分派之截止過戶日期 : 不適用
---------------------------------------------------------------------------

損益表
RMB( $) RMB( $) RMB(
Dec-02 Dec-01 Dec-
營 業 額 128,561,000,000 100,331,000,000 64,984,000,0
經 營 溢 利 / (虧 損) 48,978,000,000 41,717,000,000 26,393,000,0
特 殊 項 目 0 0
攤 占 聯 營 公 司 及 0 0
共 同 控 制 公 司 溢 利 /(虧 損)
稅 前 溢 利 / (虧 損) 48,978,000,000 41,717,000,000 26,393,000,0
稅 項 -16,234,000,000 -13,703,000,000 -8,366,000,0
少 數 股 東 權 益 -2,000,000 1,000,000
股 東 應 占 溢 利 / (虧 損) 32,742,000,000 28,015,000,000 18,027,000,0
每 股 盈 利 / (虧 損)(仙) 171 151 1
每 股 派 息 (仙) 33.949 0
主 要 財 務 比 率
經 營 邊 際 利 潤 率 (%) 38.10% 41.58% 40.6
利 息 盈 利 率 (x) - 24.975 33.
資 產 回 報 率 (%) - 16.97% 14.7
股 東 資 金 回 報 率 (%) - 28.65% 25.6
---------------------------------------------------------------------------

資產負債表
RMB(K$) RMB(K$) RMB(K$
Dec-02 Dec-01 Dec-
資 產
固 定 資 產 - 105,208,000 87,465,0
攤 占 聯 營 公 司 及 - 16,000 46,0
共 同 控 制 公 司 權 益
其 他 資 產 - 21,714,000 16,798,0
流 動 資 產 - 46,811,000 52,129,0
總 資 產 - 173,749,000 156,438,0
負 債
流 動 負 債 - 35,298,000 44,638,0
長 期 負 債 - 26,640,000 28,023,0
總 負 債 - 61,938,000 72,661,0
少 數 股 東 權 益 - 32,000 17,0
股 東 資 金 - 111,779,000 83,760,0
主 要 財 務 比 率
流 動 比 率 (x) - 1.326 1.1
長 期 負 債 / 股 東 資 金 - 23.83% 33.4
比 率 (%)
總 負 債 / 股 東 資 金 比 率(%) - 55.41% 86.7
---------------------------------------------------------------------------

業務狀況
- 至2002年3月,集團總用戶人數達七千四百六十萬戶,每月平均收入為人民幣一百二十五元,首季度之總收入為人民幣二百三十四億元。
- 2001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54.4%至一千零三億元人民幣,除稅前溢利及股東應占溢利分別上升58.1%及55.4%,至四百一十七億元及二百八十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集團用戶數凈增二千四百五十萬戶,達六千九百六十萬戶,市場佔有率為72.4%,總通話分鍾數達一千六百一十三億分鍾,短消息業務使用量超過六十億條。EBITDA 達人民幣六百零三億元,比上年增長61%,EBITDA 利潤率為60%,凈利潤率達到
28%;
(二)無線數據業務將是集團未來業務拓展的一個重點領域;
(三)2001年6月,本集團通過在內地發行50億元人民幣債券,成功地進入國內資本市場,拓寬了融資渠道,擴大了投資者基礎,改善了公司資本結構,降低了融資成本。

- 2000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68.3%至人民幣六百五十萬元,除稅前溢利及股東應占溢利分別上升3.1倍及2.8倍,至人民幣二百六十四億元及人民幣一百八十萬元。
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 2000年10月,集團向控股股東中國移動香港收購中國移動集團於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遼寧、山東及廣西等地區擁有的移動通信業務,總購入價為二千五百六十億元,其中七百四十六萬元將以現金支付,其餘 一千八百一十四億元將向中國移動香港配售代價股份支付。現金部分,集團計劃以下列方式支付:
(一)利用現有內部現金資源支付三十九億元;
(二)透過人幣銀團貸款融資支付一百一十八億元;
(三)發售可轉換票據籌集四十六億八千萬元;
(四)發售美國托存股票及新股資付六十六億八千萬元,包括向Vodafone以每股$51,配售三億八千二百萬股。籌集一百九十五億元,以及向其他投資者發售股票籌集四十億八千萬元;
(五)剩餘的差額將透過利用額外的內部資源及其他融資方式支付。- 於2000年9月,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遼寧、山東及廣西的移動通信業務總計擁有一千五百四十萬用戶,截至2000年6月底,該等公司的市場佔有額為80%。
- 2000年10月,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移動(深圳)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作為聯合牽頭行的八家國際性銀行組成的銀團簽訂了兩份貸款協議,總貸款額達一百二十五億人民幣。
- 2000年10月,集團就收購北京、上海、天津、河北、遼寧、山東及廣西移動通信業務訂立股票發售的規模,集團將以每股$48,配售十億七千萬股,集資金額五百零三億元,發售可換股票據亦為集團帶來四十五 億八千萬元現金;另外,一百一十八億元將以人民幣銀團貸款支付,三十九億元則以集團內部資源支付。11月,因行使超額配售權,額外配售多四千七百二十萬股股份。
- 2000年12月,集團宣布接獲中國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通知,預計今年及明年還不可能提出行動電話資費調整(包括實施單向收費制度)的實施方案,報請國務院審查批准。
- 2000年12月,集團接獲有關主要部門通知,將對若干電信資費進行調整,其中將會影響集團業務的主要包括數字傳輸電路租賃資費將會降低,國內長途電信資費和國際及港澳台長途電話資費亦會降低,浙江移動、 江蘇移動和河南移動的行動電話附加費將會被取消,廣東移動的基本通話費亦因應全國行動電話附加費取消的政策,將從每分鍾人民幣0.5元降低為每分鍾人民幣0.4元,生效日期為2001年1月1日。
- 2001年1月,集團附屬公司Aspire與Hanover及HP簽訂協議,Hanover同意投資三千五百萬美元認購Aspire 7%股權,而HP及Aspire則力圖建立互惠的策略合作關系,Aspire將接納HP作為一家優選供應商,提供Aspire服務所需的硬體及相關服務。另外,Aspire將向集團提供無線數據解決方案的開發、系統網關集成服務、硬體、軟體及系統開發、及與無線數據有關的技術支援及軟體提供,並與集團共同攜手開發無線數據應用服務。
- 2001年2月,集團與Vodafone達成策略聯盟協議,主要合作領域包括管理經驗分享、人力資源交流、技術合作、授予集團於中國境內的獨家技術使用許可及運營層面技術專長的分享、積極參予制定通信業的標准及尋求共同組建合資企業以及其他股份制策略聯盟等事宜。
- 2001年2月,集團表示擬推出資費套餐計劃,以進一步擴展集團現有「全球通」服務,集團將於2001年3月下旬開始進行有關計劃。
- 2001年4月,集團表示為了提高傳輸電路利用率、減低模擬網所需的大量設備維修開支及節省運營成本集團計劃在2001年6月底前大幅縮減模擬移動通信網的經營規模及逐步停止若干服務功能,並於2001年底前停止經營模擬移動通信業務。
- 2001年4月,集團表示經與其他網路經營者多次協商後,有關主管部門已作出決定,電信網間互聯費用的分攤與結算將進行調整,生效日期將追溯自2001年3月21日開始,為期一年。
- 2001年5月,集團表示漫遊協議、頻譜使用費協議及省際傳輸電路租賃費分攤協議已自動續期。
- 2001年7月,集團表示已獲有關主管部門通知,中國內地行動電話用戶在最初申請使用行動電話服務時所需繳交的入網費將被取消,2001年7月1日起生效,取消入網費預期不會對集團的整體收入有重大影響。
- 2002年1月,Vodafone的全資附屬公司VodafoneJersey以二億七千三百萬元認
購集團附屬公司Aspire9.99%股權。Vodafone另一附屬公司VodafoneAmericas亦與Aspire訂立一項商業聯盟協議,Aspir
e將會聘用VodafoneAmericas的業務單位Vodafone全球平台及互聯網服務作為優選供應商(VGP),為Aspire移動信息服務中心平台提供無線數據應用軟體,而VGP將會以同等或更理想的商業條款提供最少具備同級技術規格的軟體。另外,Hanover將再投資Aspire,以維持其股權至7%。
- 2002年3月,集團正為位於廣東省的五項物業申領土地使用權證書及物業權證書。

股本變化
- 97年10月,全球發行二十六億股,其中一億四千四百多萬股以每股$11.68於香港上市。99年 10月,以每股$24.1,發售十八億四千萬股;11月,以每股$24.1,發售八千四百一十萬股。
2000年10月,以每股$48,配售十一億二千萬股;同月,以每股$48,配售三十七億八千萬股

可換股債券及票據
- 2000年10月,集團發售六億九千萬美元可換股票據,年息率2.25%,2005年到期。
- 2001年5月,集團於中國境內發行五十億元人民幣於2011年到期的有擔保債券。
- 2001年6月,集團於中國境內發行總額人民幣五十億元及於2001年到期的有擔保債券,第一個計息年
度的債券年利率將確定為4%。

閱讀全文

與中國移動的融資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融資規劃報告 瀏覽:934
基金高端理財優勢 瀏覽:405
國際注冊外匯交易師ipa 瀏覽:562
小額貸款公司是金融機構嗎 瀏覽:740
收傭金經營范圍 瀏覽:667
甘肅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908
全國有幾家綜合金融公司 瀏覽:524
信貸資產證券化交易所市場 瀏覽:277
家庭杠桿率排名 瀏覽:626
哪家銀行理財收益比較高 瀏覽:127
傳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 瀏覽:371
天津文化產權交易所下載 瀏覽:667
空港股份股票價格 瀏覽:154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 瀏覽:68
什麼叫會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441
外匯入金進不去是怎麼回事 瀏覽:261
荊門金融投資證券企業名錄 瀏覽:922
有哪個金店回收黃金 瀏覽:212
蘭州證券公司最低傭金 瀏覽:650
兩物體對地面壓強一樣且杠桿平衡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