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農業可持續發展融資機制研究

農業可持續發展融資機制研究

發布時間:2022-05-20 13:03:52

A. 如何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戰略問題。威信縣是農業縣,目前全縣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滯後,農業經營粗放,農業發展經濟條件比較差;二是農業生產自然條件比較嚴酷,各類自然災害發生頻繁,農業生態環境脆弱。在這兩大難題雙重擠壓下,全縣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著艱難的戰略選擇。我認為,解決這兩大難題,是威信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著眼點。
一、堅持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努力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持續提高農業生產力。其中,一是大力改造中低產田地,努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改造中低產田地的關鍵是治水改土,要針對中低產田地的成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在25度以下坡耕地上,繼續抓好成效顯著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有效灌溉面積;土壤的改良治理要注意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同時改變不科學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二是要積極發展水利產業的多種經營,搞好水產養殖業,提高水域生產力和水的綜合經濟效益。
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立足地域農業自然資源的特點,不斷拓展農業功能,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開發與農業相關的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新產品新產業。當前,要在保證糧食生產安全的前提下,結合退耕還林,努力發展林果、蔬菜、園藝、中葯材、山嵛菜等高附加值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加快名、優、新、特農產品基地開發建設,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服務水平。要樹立「以生豬生產為主導,草食畜禽為補充,突出特色產品開發,積極發展健康養殖業」的畜牧產業發展思路。在穩定生豬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以黃牛為主的草食型、節糧型畜牧業和以烏骨雞為主的名優畜禽,發展畜產品加工,優化畜牧業結構,提高畜牧生產品質和效益,使畜牧業在農業經濟中的比重有較大上升。
依靠科技和教育,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大力推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項目,以點帶面。為此,必須穩定農村科技隊伍和加快農村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引進、推廣優良品種,繼續建設好縣內育種基地;深入改革農村教育體制,密切「農科教」結合,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積極鼓勵和促進各類農業專業技術協會和科技農戶的發展,以推廣豐產技術為中心,為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搞好服務。真正把農業的增長轉移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促進農業從粗放型索取性開發經營向集約型保護性開發經營轉變。
二、以合理利用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環境為基礎,加強生態建設和生態管理
加強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以合理利用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環境為基礎,建立具有保護環境和較高經濟生產功能的農業體系。總體上,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規劃,農、林、牧、副、漁全面安排。在山頂建設林牧生態系統,實現林牧協調發展;在山腰建設果園生態系統,實行果糧、果肥間套種;在山腳建設農田生態系統,推廣立體高效栽培的地埂農業、田埂農業;在農戶庭院形成「種植-加工-養殖-沼氣」的良性循環。達到生態農業「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建設目標。
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自然資源。要堅持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節約並舉的方針,把節約放在首位,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按照地域農業自然資源的特點進行農業林牧資源的合理配置,發展方向各有側重。要保護好基本農田,培育土壤地力;要通過增加復種、立體種植、帶狀種植等形式,提高光、熱資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產力;要建立科學的灌溉制度和推廣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以防止和減少水土流失。
根據地域性的農業經濟條件和生態環境條件,規劃設計出各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結構體系。總的原則是: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這兩個中心,從資源狀況和經濟目標出發,在較大范圍內,結合各地的氣候、水利、農田、山地等自然資源的實際情況,著力搞好農業區域性開發規劃,建立各具特色的農業生態經濟系統。在小范圍內,以建立良性農田生態系統為中心,調整種植、養殖結構。
以防護林體系、水源涵養林體系、水土保持林體系為重點,以改善中小氣候為中心,建立區域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環境系統,同時結合經濟林、草山、草坡建設進行。一是認真實施好生態環境建設重點縣工程、長治工程、長防工程、綠色扶貧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搞好封山綠化、封山育林,減少水土流失,切實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二是要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延長退耕還林補助期限,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抓好生態管理。一是注意在不斷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根據農業生產地域特點和農業生態系統的實際,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二是按所採取的生態技術和農業生產技術特點,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要擺正開發與生態建設的關系。建立由政府主導的農業風險防範機制,提高降低各類災害對資源環境破壞的能力。要通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與此同時,要大力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農村廣大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加大農業生態環境執法保護力度。

B. 什麼是農業可持續發展

優化發展布局,穩定提升農業產能。到2020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以上,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糧食主產縣基本實現區域內農業資源循環利用,到2030年全國基本實現農業廢棄物趨零排放。

保護耕地資源,促進農田永續利用。確保耕地保有量在18億畝以上,基本農田不低於15.6億畝,到2020年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8億畝高標准農田。防治耕地重金屬污染,建立農產品產地土壤分級管理利用制度。

節約高效用水,保障農業用水安全。到2020年全國農業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88億畝。

治理環境污染,改善農業農村環境。防治農田污染、綜合治理養殖污染、改善農村環境,到2020年實現化肥農葯施用量零增長,以及到2030年養殖廢棄物實現基本綜合利用。

修復農業生態,提升生態功能。增強林業生態功能、保護草原生態、恢復水生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

(2)農業可持續發展融資機制研究擴展閱讀:

實現農業資源永續利用,還必須抓緊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強農業後備資源的保護和建設。要加大政府投入,更要用改革的辦法,積極探索,創新方式,著力構建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協調聯動機制。

生態補償的長效機制和多元投入的投融資機制,確立推動科學發展的正確導向和考核評價機制,使重大生態工程建設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C. 農業可持續發展條件

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木則木」:優化發展布局,提升農業產能

「我們既要保障糧食安全,又要解決農業污染,這就要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目標。」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吹風會上指出,當前,我們對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有全面認識,一是我們的糧食安全保障能力要可持續,確保把十三億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中;二是要實現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給子孫留下良田沃土、綠水青山。

對此,《規劃》提出,要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加強農業生產能力建設、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到2020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以上。

「《規劃》將全國劃分為優化發展區、適度發展區和保護發展區,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分類施策的原則,確定了不同區域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重點。」陳曉華說,這就意味著,不是每個地區都遵循一個發展模式。優化發展區就是要在節約、集約使用資源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的穩定發展;適度發展區資源環境條件有限,要在保護好資源條件下實現適度發展;保護發展區要側重於休養生息,重點發揮生態保護功能。

「在優化農業布局的同時,還要減少農業耗水量,降低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色農業。」陳曉華說,關鍵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選擇適合資源條件的生產方式,「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木則木」。

「穩面積、提質量、適度退減」:保護耕地資源,實現永續利用

2014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歷史性的「十一連增」。然而,反觀全球,當前的糧食安全形勢並不樂觀。

「11年穩產高產後,我們的糧食增產面臨新的壓力,如何做到繼續穩產高產,就必須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採取深耕深松等方式提升耕地質量。」陳曉華強調說。

《規劃》提出,要保護耕地,促進農田永續利用。「發展糧食生產,基礎是面積保證,出路是單產提高。」陳曉華指出,要制定總體規劃,建立投入保障機制,大力開展旱澇保收高標准農田建設;建立和完善產糧大縣工作和幹部考核機制,完善投入和利益補償機制;繼續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在糧食生產區域化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培育種糧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代耕代管代收農機作業合作社,推行病蟲害統防統治,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逐步實現農業生產方式「小產權,大經營」的格局。

「一控、兩減、三基本」:治理面源污染,修復農業生態

環保部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耕地污染總體點位超標率高達19.4%,其中中度污染佔1.8%,重度污染佔1.1%。

「目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嚴重,雖然各地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是農膜殘留、秸稈焚燒等問題並未得到很好的解決。未來,治理農村環境污染,既要打攻堅戰又要打持久戰。」陳曉華指出,《規劃》中明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來治理農村污染。

他具體分析說,「一控」就是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劃定農業用水紅線和利用系數紅線,提出到2020年全國農業用水量保持在3720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的目標。「兩減」就是減少化肥、農葯施用量,到2020年實現二者施用量的零增長,防治和減少過度施肥和盲目施肥,通過測土配方提高用肥精準性和利用率,鼓勵農民通過綠肥、農家肥替代化肥,培肥地力。「三基本」則是指抓好「病死畜禽處理、地膜殘留、秸稈焚燒」三項基本工作,通過資源化利用來根本解決這一問題。

「上面提到的這些污染主要是農業的內源性污染,此外農業部還將會同有關部門,治理農業的外源性污染,把污染攔在農村大門之外。

D. 中國農業如何可持續發展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 之循環經濟與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摘要:中國經濟轉型的漸進式方法產生了持續的高增長。然而,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學家們越來越認為這種增長是「粗放式」的,是以犧牲和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增長。發展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勢在必行。關鍵字: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農業,農產品國際化作者:大連民族經濟管理學院,姜北萍。 一 引言 發展循環經濟是對自然經濟,傳統經濟的否定。循環經濟是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轉向。是解決我國農業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的根本途徑之一。我國真正走上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利用高新技術和綠色技術改造傳統經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新經濟。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也要走循環經濟的模式,而且循環經濟在農村更容易實現。 二 問題的提出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這對農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這是新時期中國農業發展的大背景,也是農業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基於農業的現實狀況,應該說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是唯一的途徑。因此,立足各地區特有的資源優勢,選擇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場前景的品種作為開發重點,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促進優勢農產品出口,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之目的。 我們認為,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最直接的表現形式為價格和質量,但農產品是否具有長期國際競爭力,關鍵在於質量和價格並行,即「物美價廉」。因此,要使特色農產品保持持續的國際競爭優勢,就必須以同時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為支撐點,而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農業可持續發展是關鍵;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是必然選擇。 三 循環經濟的概念框架 關於循環經濟的內涵理解,目前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增長方式。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這種觀點認為,循環經濟首先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其本質是技術範式的革命。一種觀點認為,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他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①我們認為,循環經濟是以遵循生態學規律為基點,以技術創新為支撐的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循環經濟要堅持「3R」原則,即成量化Rece,再使用Reuse在循環Recycle 四 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內涵 聯合國糧農組織就農業可持續發展表述為:「管理保護自然資源基礎,並調整技術和機構改革方向,以便確保獲得和滿足目前幾代人和今後世世代代人的需要,這種持續發展能保護土地、水資源、植物和動物遺傳資源,而且不會造成環境退化,同時技術上適當,經濟上可行,能夠被社會接受」。由此判斷:(1)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種與傳統發展觀或發展模式截然不同的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2)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欲為全社會所認同,並立足於現行社會經濟與技術條件,將主要依靠技術革新、科技進步、制度創新及體制改革促成其目標的實現;(3)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任務在於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有效管理與保護,不僅注重產品數量、質量及效率的提高,還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相協調,將產品、效益、資源、環境、結構視為一體;(4)農業可持續發展尤其要求資源佔用和財富分配的「時空公平」,即滿足當代人及後代人的需要 五循環經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實現途徑 農業可持續發展,包括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前提是發展,核心是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在推動經濟的發展時,必須同時考慮對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是否有利。同樣不能就環境保護談環境保護,必須把環境融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實現經濟和環境的「雙贏」。循環經濟把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有機地統一起來。作為一種新的環保理念,循環經濟首先要求減少經濟活動源頭的污染物產生量,其次對於源頭不能削減的廢物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們回到經濟循環中去,只有當避免產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實現時,才允許將最終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這對末端治理的模式是深刻的革命。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理念,循環經濟強調經濟增長並非意味著生產和消費更多的產品,而是著眼於提高用於消費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務的質量,以產品使用壽命的延長、耐用性的提高、服務的周到來提高產品的價值,從而使經濟的發展實現從數量型的物質增長到質量型服務增長的轉變,從生產優先到服務優先的轉變,最終實現經濟從粗放到集約的轉變。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發展理念,循環經濟堅持以人為本,著眼於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為大量人力資源的就業開辟出更多的就業崗位和空間,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並推動傳統工業文明向生態工業文明轉變。因此,可以說循環經濟是有利於整合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三贏」經濟。 六 農產品國際競爭力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農產品是農業生產的產出,而農業生產是依賴於農業自然環境的開放性生產,因此農業資源的質量高低,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農產品質量的優劣和成本的高低。因此只有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才能處理好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社會之間的關系,才能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高質量的農業資源。這樣,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才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保證。可以說,從長期來看,農業可持續發展決定農產品國際競爭力,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直接表現。 七 循環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證分析 (一)研究方法與指標選擇 本文採用基於出口數據的國際市場佔有率,顯示比較優勢法、凈出口指數法來分析青海特色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二)計算結果分析 1、國際市場佔有率 青海省參與國際貿易的特色農產品中山羊絨的國際市場佔有率最高,其次是蠶豆,最後活牛。 2、貿易競爭指數 由於青海參與國際貿易的特色農產品只有出口,而沒有進口。因此,貿易競爭指數都為1,即凈出口。 3、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 青海省參與國際貿易的特色農產品中山羊絨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最高,其次是蠶豆,最後活牛。 由於青海參與國際貿易的特色農產品都是凈進口,因此,顯示性競爭優勢指數等於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山羊絨和蠶豆具有競爭優勢,國際競爭力較強;青海的活牛,不具有競爭優勢。另外,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青海特色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呈現下降趨勢。 從顯示性指標分析來看,青海特色農業國際競爭力整體不強。除青海省的山羊絨和蠶豆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外,其餘其它產品均不具有國際競爭力。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青海特色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呈現下降趨勢。 八 基於循環經濟,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思路 (一)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公眾參與 常有人說:「環保問題靠政府」。這話有一定道理,由於市場機制的缺陷性,需要政府用稅收等經濟手段來引導或更直接「消除公害」。但是,這種認識又很片面,因為第一,觀察國內外環境污染等公害得到控制的歷史過程,可發現它們大都是受害群眾的察覺與反抗的過程。「公眾參與」乃是「21世紀議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原則,它要求人民有權了解更多實情,發揮更大的民主。可持續發展的偉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第二,可持續發展要求一個激勵人的「珍惜共同資源,愛惜共同的未來」的經濟社會體制。所以可持續發展需要以公私分明的經濟關系為基礎,它既是群眾自發參與的經濟基礎,又是政府幹預的經濟基礎,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民的利益得到保護,而「利」是中國農民問題的核心。抓住了這個核心,就可促使廣大農民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遏制土地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質惡化、森林植被退化及污染等問題的進一步惡化,使農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為長期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二)加大政府對農業科技開發的扶持力度,推行農業清潔生產的新技術 農業循環經濟是農業生產技術範式的革命,它必須以先進科學技術為支撐點。政府應從總體上加大對農業科學技術扶持力度。一是對農業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新技術應重點資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運作的農業科研組織與管理機構;三是在農業科研運行機制與模式上進行探索與創新;四是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加快農業清潔生產技術的擴散和傳播。這些措施既符合WTO農業規則的要求,又能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三)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體系,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協調發展 農業循環經濟是遵照生態學規律在農業產業體系內部建立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生產體系,以解決資源匱乏和環境污染與人類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因而,應根據「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產」的原則,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形成立體種養加工一體化以及農林牧副漁各業互惠互補的產業發展鏈條,以實現全面、多層次利用自然生態資源、清潔生產以及人類經濟、生態、社會和諧發展的綜合目標。 (四)加快農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衛生水平 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和質量監測體系,應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產品質量為中心,以科學技術為動力,以農業生產實踐為基礎,在世界貿易組織條款規定的框架內,組織制定農產品質量標准,用以指導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規范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准。二是強化農產品質量標準的實施與示範。三是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督和管理。 (五)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立有利於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 借鑒發達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教訓,一方面通過政策調整使循環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企業和個人經營行為有利可圖,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外部效應內部化機制;另一方面應建立和完善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補償機制。鑒於青海廣大農村居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較為缺乏和意識比較薄弱的狀況,當地政府應強化責任意識,並通過立法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納入地方基層政府的職責范圍,加強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重要性的教育、宣傳和引導。

E. 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可採取哪些措施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把農業發展、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資源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農業發展對農業資源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置農業發展於農業資源的良性循環之中。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村經濟和社會全方位的持續發展,要實現農民日益富裕、農業社會全面進步,使農村的資源環境、人口、經濟和社會相互協調,共同發展。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可採取如下防禦、適應和措施對策。

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防禦對策,首先是減少農業生產CO2排放源,提高其碳匯庫容潛力。具體措施包括培育抗旱抗病蟲害等抗逆性和光合生產率高的新品種,以適應變化更為劇烈頻繁的災變;調整農業結構和布局,改進耕作體系,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增加土壤的植被覆蓋率;開發推廣新技術、新措施,在新的氣候環境中變弊為利,變害為益,提高農業的自適應能力;發展農田林網,採用新的排灌措施,優化灌溉系統和方式,改善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條件;加強病蟲害和雜草害的防治,開發研製高效低毒無污染的新型農葯,開展生物防治,發揮自然天敵對病蟲害的調控作用,以應對氣候變暖導致的病蟲害和草害可能加重的嚴峻挑戰;加快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通過技術進步和經濟手段,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優化能源結構,降低CO2的排放增長率。加快退耕還林還草速度,大力加強植樹造林,進一步制止對森林的過度砍伐,充分發揮森林吸收CO2的巨大潛力。其次是突出區域治理重點,調整產業結構,走綜合開發之路,提高各地農業和地方經濟適應氣候變化的實力。其中,黃土高原區生態建設要與富民增收相結合,大力發展畜牧業,把草畜業作為保護治理生態環境與農業結構調整的切入點,實現向農牧生態系統的轉變。北方草原區要合理利用和保護天然草場,減輕人為破壞;控制畜群數量,實行以草定畜,圍欄封育,劃區輪牧;加強人工草場的建設,培育新品種,建立人工飼草基地。西北乾旱區要發展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強化對流域水資源的統一調配和管理,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開發利用空中雲水資源,同時保護山區林草植被,涵養水源。青藏高原區要以保護現有自然生態系統為主,保護生物多樣性,嚴禁不合理開發和捕獵,實現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氣候變化對農業可能影響的適應對策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提高農業對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和抗災減災水平。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要以改土治水為中心,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高產穩產農田,不斷提高對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和抗災減災水平。針對未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可能影響,分析未來光、溫、水資源重新分配和農業氣象災害的新格局,改進作物品種布局,有計劃地培育和選用抗旱、抗澇、抗高溫和低溫等抗逆品種,採用防災抗災、穩產增產技術措施,預防可能加重的農業病蟲害。大力發展生物技術,進行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術、抗禦逆境、設施農業和精確農業等方面的技術開發和研究,以強化人類適應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影響的能力。

二是加強監測預測,建立農業生產氣象保障和調控系統。加強氣候變化及其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監測預測工作,建立門類比較齊全、布局比較合理、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大氣綜合探測系統,發展與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相關科學研究基礎資料庫,包括溫室氣體資料庫、氣象要素資料庫、強迫因子資料庫、氣候變化影響資料庫、農業生產(產量、面積等)資料庫。建立農業生產氣象保障和調控系統,促使農業生產最大限度地利用氣候資源,減少或避免因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要綜合應用氣象科學技術、遙感技術和計算機通信網路技術,緊緊圍繞21世紀農業生產對氣象保障的需求,研究和建立國家級、區域級農業生產氣象保障和調控技術系統。

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首先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降低農業生產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利於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而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有利於降低農業生產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礦山、水、森林、草原和氣候資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加快重點治理工程建設,改善重點流域、區域、城市、海域的環境質量,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大力植樹、種草,加強濕地的保護,建立環境保護和防災減災的保障體系。

其次,要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綜合考慮地形、土壤以及水分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調整,最有效地利用氣候變化後的新資源,如熱量資源,CO2資源等。特別是光、熱、水綜合匹配優勢資源的利用,以趨利避害,保障農業生產的穩定持續發展。採取各種政策措施保護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重點保護耕地資源,嚴格控制非農用地的擴張,加強對林地和草地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重新審視人類活動的合理性和適度性,主動使人類活動適應氣候變化,實行在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三要發展相關前沿學科與高科技。農業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的推廣,可以促使農民根據資源的不同性質和用途,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活動,提高當地資源開發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使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出大幅度提高。同時,我國不同地區地理與氣候條件的多樣性又產生了極其豐富的特色資源,適用技術的採用,可以彌補以往人們在開發利用資源過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和短視性,使區域特色農業的開發成為可能。只有實行高技術產業化,才能節省資源、能源,才能開發新資源、新能源。只有發展高技術,實現產業化,才能解決社會發展中的提高勞動人口素質問題,才能解決經濟管理中的效率問題。

探索農業高產新途徑,重點是如何控制農作物基本生物變化過程,提高其生產率和投入產出率。例如,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遺傳改良,掌握生物固氮和調節激素的機制,提高營養和水分的吸收利用率,控制不利土壤、氣候和有毒化學物質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等等。

F. 試論述實施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策。

世紀之交的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亟待盡快形成一個全面綜合而又能夠切實解決中國農業發展問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理論體系或分析框架;吸收、借鑒和運用西方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理論研究成果和發論文聯盟整理展經驗時,必須十分慎重,絕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盤移植;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必須真正反映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踐要求和客觀規律,以能夠最終形成促進、推動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實現的新型戰略。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其特殊的國情決定了農業在中國具有遠比世界上其他國家更為重要的地位。在當今世界中,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農業像中國這樣長期困擾著整個經濟的發展,成為左右中國政治、經濟、生活的持久因素。
雖然中國僅用佔世界不到7%的耕地,讓佔世界總人口22 %的人口豐衣足食,被世人譽為「世界經濟史上持續發展的一樁奇跡」。但是,中國人口規模的迅速擴張、生態環境的加劇惡化等卻使未來農業發展面臨多重危機。
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第1 號國情報告所得出的這一極富挑戰性的結論,喚起了人們對中國生存與發展的核心問題——農業發展戰略問題的深思。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Brown提出了震驚世界的「中國糧食威脅論」, 更引起了中國乃至世界對中國農業發展戰略問題研究的廣為關注。
中國究竟應選擇怎樣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便構成了中國如何邁向21世紀的主要研究熱點問題之一。
一、戰略觀點(註:根據研究者所提出見解的學科側重或學科傾向,大致將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觀點概括為農業生態學、農業經濟學和農業地理學三大學科領域,並不是嚴格按照研究者自身的學科研究領域進行區分。)
《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的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明確指出了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糧食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窮落後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確保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和合理利用保護資源。
針對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應選擇什麼樣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對於這一問題目前在農業生態學、農業經濟學和農業地理學三大學科領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觀點。
(一)農業生態學家的觀點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以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馬世駿院士為首的生態學家,就開始倡導中國應該走生態農業的發展道路。80年代中期,馬世駿曾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參與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們共同的未來》籌備工作。認為應以生態控制方法誘導非機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觀點去發展而不是以回歸自然的方式去保護環境,從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產生,並提出中國應實現以生態經濟原則為指導的農業經濟持續發展。自此,關於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問題的研究,便層出不窮,形成了流派紛呈、見解各異的多種觀點,概括起來主要有:
1.「生態農業論」。生態農業是中國最早觸及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發展戰略,且至今仍將其作為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流方向。
該戰略是在總結吸取傳統農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結合現代農業的先進技術,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種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集約經營管理,以期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其基本特徵「循環、持續、高效」反映了持續發展的宗旨。
2.「效益型農業論」。該戰略認為中國持續農業的核心是發展效益型農業,保持糧食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既是解決「民以食為天」的需要,也是確保社會穩定、國家發展的需要。
這一戰略就其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遵循經濟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生產力要素組合;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充分合理開發利用自然人文資源。其最終目的是要提高資源利用率及經濟效益,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門路,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現代化。
3.「農牧結合論」。這一戰略認為:為確保中國21世紀16億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個以畜牧業為突破口,實行農牧結合,以農促牧、以牧促農、以農牧產品促加工的「種、養、加」和「產、供、銷」一體化的新型農業生產體系,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是發展有中國特色可持續農業的戰略需要。
4.「現代可持續集約農業論」。(註:程序認為中國應該走「可持續集約農業」之路,那種「集約化持續農業」的提法,強調把「可持續的」約束條件作為根本特徵,顯然是不足取的。)該戰略認為中國人多耕地少、自然資源相對緊缺,農村欠發達、多數地區尚處於傳統農業階段,不斷增長的人口和消費趨勢,要求農業在有相應投入和依靠科技進步的基礎上,選擇高產量、高質量、高效益的現代集約持續農業道路。
上述生態農業戰略、效益型農業戰略、農牧結合戰略、現代集約持續戰略等,其核心實質都是要試圖解決、回答如何協調發展生產與保護環境的關系問題,這顯然是與中國的現實國情密切相關。
(二)農業經濟學家的觀點 農業經濟學家雖然不像農業生態學家那樣,能夠直接敏銳地指出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道路選擇,但是卻尤為關注農業發展的內部運行機制,更能從深層次揭示把握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問題。目前,其關注的主要戰略問題有:
1.糧食問題。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Brown在《Who will feedChina——wake-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一書中,認為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糧食的需求將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積卻不斷減少,農業灌溉用水也將大量移向非農產業部門,且化肥使用量已達報酬遞減點,到2030年中國糧食將較目前水平減少20%,中國屆時將進口3.69億噸糧食,這將遠超過國際糧食市場擁有的糧食資源,從而提出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命題。
Brown的這一觀點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由此,關於21 世紀中國應採取怎樣的糧食發展戰略問題,目前主要形成了兩種觀點——悲觀論與樂觀論。
悲觀論認為中國真正解決吃飯問題,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要維持一定的糧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價。這意味著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則會增加財政對糧食生產的補貼,從而會降低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對像中國這樣一個農業資源緊缺且糧食生產比較優勢已經喪失的國家來說,追求100%的糧食自給,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應適度地部分進口糧食,利用人類共有資源最經濟地實現糧食安全,糧食生產應採取「立足國內、基論文聯盟www.LWLM.COM整理本自給、適度進口、促進交換」的戰略方針。
樂觀論認為中國糧食需求的增長不但不會給中國糧食安全帶來威脅,更不會給缺糧的第三世界國家糧食造成威脅,技術進步是中國過去糧食增長的原動力,也是中國現在糧食生產增長的原動力,還將是中國未來糧食生產增長的第一推動力,糧食問題的關鍵在於科技,而科技發展又取決於國家的科技投資政策。
2.制度問題。中國建國以來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國家總體的產業政策和經濟政策對農業的發展狀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由傳統戰略轉變為比較優勢戰略,作為產業政策重要組成部分的農業發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較優勢原則,決定著農業經濟體制的性質或演變方向。只有依據農業比較優勢,推動農業結構變革,提高中國農業整體效率,才有可能使農業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為此,應實施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和觀念創新的農業可持續發展創新戰略。
3.技術問題。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經歷了綠色革命前時期、綠色革命時期、後綠色革命時期(Ⅰ)、後綠色革命時期(Ⅱ),應實施21世紀農業技術創新戰略,即改革現有農業科技投資體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制度,建設強有力的創造發展體系和研究方法,確定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和研究領域,並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構造可持續農業生產政策支持系統,加強農業科研、推廣與教育體系建設,是今後持續農業發展的三大支柱。
4.農村問題。關於農村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目前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論」與「三元化論」。
一元化論認為中國農業的根本問題是農民過剩,過剩的農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農村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在於農村工業化,應以農村工業化為重心,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進一步促進工農業協調發展,促進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加快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迅速推進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三元論認為中國農村產業結構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失衡加劇,失衡主要表現在時間順序上的差異、變動速度上的差異、產業部門之間的差異,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取向應是「三化齊動」,即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市化。其指導思想與戰略目標就是要以農民為本,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為目的,尋找生產力持續發展的途徑與對策,並以是否對農民有利作為評價有關農業與農村政策的准則。
由此可見,農業經濟學家主要是圍繞「糧食——制度——技術——農村」等農業可持續發展經濟影響因素,探討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內部運行機理問題。
(三)農業地理學家的觀點 如果說農業生態學家關注農業生態問題,農業經濟學家關注的是農業內部運行機制問題。那麼,農業地理學家則更為注重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問題。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
1.「糧食主導論」。這一戰略認為糧食問題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將主導中國農業發展的走勢和農業政策取向。糧食問題不僅表現為總量不足,也表現為區域供需不平衡;糧食供需的區域差異將繼續導致區域農業政策的差異,糧食供需的區域差異與農業政策的區域差異將構成中國農業發展區域差異的主流,也是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所必須考慮的關鍵方面。
該戰略認為實現糧食安全是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成功實施的第一性條件。
2.「國土開發論」。這一戰略認為中國農業發展戰略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是如何使豐富的勞動力同極為有限的人均自然資源和人均工業資源得到優化組合,從而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效率,滿足全社會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該戰略認為雖然中國的資源形勢嚴峻,但是資源還有相當大的潛力。中國不僅必須,而且經過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資源解決或基本解決食物與農產品的供給。應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國土大開發戰略,這是中國人民永遠能夠養活和養好自己的根本性戰略,必須有計劃、分階段、有步驟地開發尚未開發或未充分開發的國土,著重在山區、草原和海洋,實行全面規劃,分區治理開發,納入國家計劃。
3.「發展危機論」。該戰略認為中國空前龐大的人口基數是土地資源供應的危機所在,中國持續農業正面臨著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挑戰。人口眾多、資源緊缺,物質基礎薄弱,地區差異懸殊,這是中國最基本的國情。為此,考慮農業發展戰略必須強調的基本思路應該是:協調人口與資源的關系,優化人力資源與自然資源的組合;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生產體系,實行集約化經營;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建立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地區資源優勢和促進地區間優勢互補,力求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以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4.「生存發展論」。該戰略認為中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重危機:人口膨脹與迅速老化,農業資源日益緊張,環境污染蔓延,生態日益惡化,糧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長又很困難,加之工業化起步時間晚、發展起點低、歷史負重等原因,今後中國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最大阻礙在於農業生產的發展,最大問題在於是否使糧食增產趕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長,最大難點在於對傳統農業的改造,農村體制改革只是農業現代化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改革只是為創造、提高和優化新的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與配置機制提供製度的保證,既不能代替生產力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農業生產可能性曲線上升。因此,應實施「保證生存與持續發展」的發展戰略,增加農業投入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關鍵條件,也是改造傳統農業的根本途徑。
總之,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無論是農業生態學家的觀點,還是農業經濟學家、農業地理學家的觀點,其從不同視角所提出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概括起來看主要試圖集中研究解決困擾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最基本問題,即食物安全、農業現代化及農村發展問題,它們構成了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仍主要側重於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還未真正將其轉向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從而也反映出當前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仍然是「重經濟,輕生態」、「重視農村經濟發展,忽視農民生活質量提高等社會發展」,這應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G. 農村金融如何支持現代農業發展

我們以山東省萊陽市發展現代農業為例,在剖析現行金融制度對現代農業發展制約的同時,提出了金融支持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對策建議。 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縣域金融機構多元化深度不夠。目前農村金融機構服務的對象主要是農戶和個體工商戶,從貸款期限、額度和方式上很難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領域雖然近些年不斷拓寬,但政策性業務,如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功能並未有效發揮;郵政儲蓄銀行因受自身經營管理的限制,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不明顯;新出現的新三類機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數量極少,服務能力有限。 金融中介組織缺失。藉助民間資本興建起來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不到銀行貸款所要求的條件,加之縣域基本沒有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服務的擔保公司、信託公司或者金融租賃公司等中介機構,中小企業在急需資金時,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因而喪失了很多發展良機。 民間融資長期得不到認可。民間積累了大量財富,同時農產品加工企業也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在銀行信貸資金缺位的情況下,民間借貸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據統計,目前我國農村地區通過民間借貸融資高達8000億元至14000億元。民間借貸在歷次金融改革中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地位得不到認可、發展得不到支持。 農村地區信用體系不健全。由於廣大農村地區徵信工作開展的較晚,對貸款客戶資料的收集存在不少困難,目前農村的各類企業法人和農民的信用檔案沒有真正建立起來,而少有的中介機構服務又不規范,信息經常失真,銀行發放貸款面臨很大風險。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建立適度競爭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層次性,各種需求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表現出較強的多樣性。因此,應從功能視角出發,以有利於現代農業發展為標准,開放農村金融市場,鼓勵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發起或參與設立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繼續完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組織等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功能互補、協調運轉的機制,打破和消除壟斷格局,真正形成基於競爭效率的多元化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消除農村地區出現的金融服務空白。 深化縣域金融機構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激勵機制。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現代化。因此,對信貸資金支持現代農業的發展,要加大優惠政策的力度,對金融機構發放的涉農貸款進行利差補貼、稅收減免,給予農村金融機構更加靈活的呆賬核銷政策和存款准備金政策,並實施差別化監管,為現代農業的發展創建一個可持續的融資機制。 健全金融中介機構,為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融資提供專門服務。應由政府出面或者出政策,成立各種類型的擔保公司,為產品有訂單、訂單有效益的中小加工企業貸款提供融資擔保,同時積極推動民營資本參與組建擔保公司,拓寬擔保公司資本金來源的渠道;發展信託業務,通過為中小加工企業發行各種信託產品,籌集發展生產所需資金;大力興辦金融租賃公司,積極發展金融租賃業務,為中小加工企業發展壯大提供租賃服務。 放開民間借貸,為中小加工企業多渠道融資開辟合法途徑。順應經濟發展要求,加強對民間融資的引導與規范,盡快出台「放款人管理條例」,賦予民間借貸應有的法律地位,明確其性質、活動范圍、運作方式和借貸原則等,建立長效管理和監測機制,適時向社會披露信息和風險提示,為民間融資的健康發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證,以便更好地發揮其彌補農村金融市場信貸資金不足的作用,為縣域經濟和現代農業發展服務。 加快農村徵信工程建設,為現代農業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目前要在現有基礎上加大對農戶、中小加工企業等徵信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他們對徵信工作的認識,使其逐步建立健全財務管理、統計報表等規章制度,提高與銀行打交道的能力。同時,不斷完善徵信評價機制,規范對農戶、中小加工企業信用評定的管理工作,把其作為對農村金融考核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促進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

H. 我國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當前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總體上是好的,但也要看到,相對於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相對於中國經濟升級版的要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實現農業現代化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從國內看,我國農業發展相對滯後,尤其是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不高,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不斷加快的現代化進程,在給現代農業發展帶來難得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1、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

十八大提出來,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實現四化同步發展。在這四化發展中,農業是短腿。改革開放35年,我們的工業化走過了發達國家兩百年的歷史。全世界最重要的500種工業產品,中國有220多種在世界位居第一,2012年世界粗鋼產量不到14億噸,中國生產了7.2億噸,鋁合金、水泥等產品的產量也佔到世界產量的50%以上。

從城鎮化來看,我們的城市建設特別是硬體建設方面不輸於發達國家,信息化方面基本和發達國家同時起步,但農業現代化,我們不僅沒有用三十多年時間走過發達國家兩百年的歷史,甚至與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相對於二三產業,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很低,2012年,一個勞動力創造的農業增加值大約是2萬元,工業是10萬元,第三產業是8.4萬元,也就是說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只相當於工業的1/5、第三產業的1/4。

因此,十八大報告對四化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的,到2020年工業化是目標實現,城鎮化是質量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大幅提高,農業現代化是成效顯著。這也就意味著農業現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要跟上其他三化的發展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對這個形勢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2、如何保障糧食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在農業大國向工業大國邁進的過程中,13多億人的吃飯問題怎麼解決?這是必須考慮的重大問題。圍繞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有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區域平衡、進出口平衡等多個平衡問題,其中最關鍵的仍然是總量平衡。

改革開放35年來,我們既面臨人口增長帶來的絕對需求,也同時面臨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帶來的成長性需求。1978年,我國人均GDP是190美元,2012年是6195美元,在190美元的階段,大家的要求是吃飽,在6195美元的階段,我們不僅要求吃飽,還要求吃好,吃的安全,這對農產品供給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2.6億農民工由農產品的生產者變為消費者,這個轉變性需求也是巨大的。此外,飼料用糧、工業用糧等間接需求也在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保障13億人口的糧食安全,必須要有戰略考慮。

3、在城鎮化過程中如何保護農民權益。

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之中,如何保護好農民的利益,如何讓農民平等地參與現代化的進程,這是三中全會的明確要求。全會《決定》提出要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具有豐富的政策內涵,提出了很多突破性、開創性的改革意見。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要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合理的保障,要賦予更多的財產權利,比如土地權利,過去主要是佔有、使用、收益和流轉的權益,可不可以進一步豐富處分權,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深化。

從國際看,全球一體化發展使中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當前,全球農業產業分工深入發展,農產品貿易規模持續擴大,給我國農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1、如何提升農業的絕對競爭力和相對競爭力。

國內需求的快速增長和生產成本的持續上升,使農產品進口規模增加、品種增多,農業產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農業競爭力有絕對競爭力和相對競爭力之分,從資源的層面講,我們的大豆、棉花等農產品缺乏像美國這樣的絕對競爭力,但是我們的畜產品、水產品仍然具有相對競爭力,特別是和日本、韓國等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相比,我們的迴旋餘地還很大。新階段,需要更多地從全球范圍思考我國農業的競爭優勢和戰略定位。

2、如何有效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為了解決農產品供給問題,適度進口是有必要的,關鍵是把握一個度,哪些是必須確保自給的,哪些可以通過適度進口來緩解供給不足壓力。目前,我國大豆進口已經達到5838萬噸,棉花540萬噸,大約占國內需求的80%和50%,在進口的問題上,我們要堅持三大主糧的基本自給,大豆、棉花可以適當進口一些。

3、不僅要關注農產品進口,還要關注農業怎麼「走出去」,要研究農業「走出去」的政策定位問題。

比如,對南美國家,可能更多考慮的是重點農產品的進口保障問題,對東盟國家主要是農產品的互利互惠,對非洲國家可能主要是技術援助和扶持,幫助非洲國家提高糧食生產水平,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是消除中國糧食威脅論的必然選擇。對日韓等國家,可能更多的是農產品出口創匯的問題。

二、現代農業發展的三大任務。

我國農業發展相對滯後、農業競爭力不足的現實背景,要求我們「做大」、「做強」和「做長」我國現代農業。「做大」即是針對我國農產品總量失衡、結構性短缺的狀況,要求我們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千方百計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產品供給總量,解決好農產品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問題,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強」即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市場,發揮農產品生產的比較優勢,提升不同區域農業的相對競爭力和絕對競爭力;「做長」即農業重要產業、重要產品,特別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產品如何生命力長久、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是必須堅持的基本方向,在此基礎上,標准化、品牌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圍繞這三個目標,現代農業有三大任務:

1、確保13億人的吃飯問題,實現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2、增加農民的收入。

2012年,農民收入四大來源中的家庭經營性收入佔到44.6%,農業仍然是農民收入最主要的來源。在吉林等糧食主產區,家庭經營性收入可能佔到農民收入的60%以上,在陝西蘋果產區、新疆棉花產區可能要佔到60-80%。只有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推動農民持續快速增收,才能調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

3、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過去發展現代農業,主要是關注供給和增收,現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緊迫任務。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五位一體的發展格局中去考慮,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現代農業建設過程中對生態文明應該做正面貢獻而不是負面貢獻,這應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第三大任務。

三、建設現代農業要加強體制機制創新。

實現現代農業建設的三大任務,既要靠發展,也要靠改革。從發展的角度看,我認為價格和補貼是對農民影響最大的政策,價格對農民收入和農產品總量供給具有直接的拉動效應,要按照三中全會的要求,進一步理順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完善農業補貼制度,提高政策效應。從改革的角度看,在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幟引領下,怎麼破解農業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需要把握五個大的方面。

1、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農村土地制度,要在穩定家庭承包關系的基礎上,探索實現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離的機制。在工業化、城鎮化轉移大量農村勞動力的背景下,進城農民可以保留自己的土地承包權,把經營權流轉出去,這有利於推動農地資源的有效配置,有利於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受資源條件制約,我國的農地規模經營不可能達到美國那樣的水平,但是與日本韓國相比,從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來看,仍然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總體上看,規模經濟有利於降低成本、抵禦風險,有利於提高科技應用水平,也有利於商品化和市場化。同時,也要研究如何實現規模的適度,使得土地產出效率可以達到一個較高水平。

2、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從組織屬性來講,把新的經營主體歸納為四類,其中特別有意義的是家庭經營、合作經營和企業經營。種糧大戶、家庭農場都可以算作家庭經營的范疇,土地合作、股份合作、流通合作、產銷合作等各類合作,都可以算作合作經營的范疇,產業化龍頭企業包括其它工商資本等屬於企業經營的范疇。

這些新的經營主體,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特別是商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有效載體,應加以扶持,促使其發展壯大。此外,小規模分散農戶仍然是農業生產經營的基礎,要通過發展社會化服務,鼓勵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從種到收全過程的專業化服務,以此來解決千家萬戶小生產的問題,解決關鍵農時、關鍵環節農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解決老人農業的問題。

3、培養新型職業化農民。

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是當下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原以為這個問題更多出現在人少地多的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但現在看更多是出現在人多地少的東亞國家,日本是典型代表,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緊隨其後,現在我們這個問題也越來越突顯。越是人地關系緊張的地區,誰來種地的問題越突出。

過去,我們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高,土地要承載大量農業人口,結果是大家一起受窮。改革開放打開了農業勞動人口的轉移通道,在人均農業資源相對不足的地區,外出務工的收入遠遠高於在本地務農的收入,因此越是人多地少的地方,農業勞動力轉移的越多、誰來種地的問題越突出。現在看,貴州、四川、湖南、江西、安徽等勞動力輸出大省都面臨這一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培養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也就是說,要培養一大批新型的職業化農民。

一方面,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特別是東亞國家的成功經驗,通過提供免費職業化教育、擴大在業培訓、提供創業貸款等方式,培養一批有志於從事農業的青年人;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職業化農民的培養,實現農業由身份向職業的轉變,將來的職業化農民,應該是進入有門檻、收入有保障、經營有效益、職業有尊嚴的群體,這對於我們農科院校的學生來講,也是一個廣闊的天地。

4、推進農村金融保險制度創新。

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金融保險支持。在農村金融方面,我們圍繞農村金融的組織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對金融信貸部門在貨幣、財稅、補貼、監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政策力度還不夠,覆蓋面非常有限,對金融信貸部門吸引力還不強。

在農業保險方面,目前中央財政提供保費補貼的保險品種只有15個,種植業的包括玉米、水稻、小麥、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天然橡膠、森林、青稞,畜牧業的包括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藏系羊、氂牛。

現代農業高度發達的美國,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品種高達200多個。我們一些區域性重要品種如陝西的蘋果、南方地區的茶葉、大城市的蔬菜生產,都沒有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下一步應逐步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同時,積極探索創新農業保險的體制機制,目前農業保險的保額太低,只能勉強覆蓋生產的物化成本,連勞動力成本都不夠支付,應進一步豐富農業保險產品,適當提高保額,讓農民選擇是保成本還是保收益。總之,要有多種選擇。

5、強化試點試驗。

改革既要有頂層設計,也要重視基層的創造。三中全會特別強調,全面深化改革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驗。通過局部的試點試驗,為全面改革創新探索路子、積累經驗,一直是我們推進農村改革的重要方法。在這方面,各地還有很大的探索試驗空間。

I. 我國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哪些重要任務

當前農業發展主要趨勢
農民階層分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初步形成。農民階層分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出現,表明農村勞動力正在重新布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經濟發展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第一產業的產值和勞動力佔比逐漸下降。農村勞動力轉移導致農民階層分化:一部分農民離開農村,進入城鎮;一部分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保持農戶家庭經營模式,或者由傳統農民轉變為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或專業合作社成員;一部分農民成為兼業化農民,農閑時進城打工,農忙時回村務農;還有一部分農民轉變為農資供應商、鄉鎮企業主、農業經紀人或農機作業服務者等。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加劇和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截至2012年底,我國有家庭農場87.7萬個,經營耕地面積達1.76億畝,佔全國承包耕地面積的13.4%;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8.9萬家,縣級以上示範社達10萬多家,實有成員達5300多萬戶;各類產業化經營組織超過30萬個,帶動農戶戶均增收2800多元;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全國公益性監管服務機構15.2萬個,經營性專業服務組織超過100萬個。這些新型農業生產經營者具備一定的現代經營能力和資金實力,成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生力軍,引領著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農地流轉規模化加快,農業生產「非糧化」明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農地流轉加快,促進規模經營發展。近幾年,農村土地流轉加快。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流轉面積達3.1億畝,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23.9%,是2008年底的2.9倍。流入方仍以農戶為主,但向合作社、企業集中流轉趨向明顯。流入農戶的土地面積占流轉總面積的62%,流入合作社和企業的面積占近30%。截至2012年底,經營土地面積10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有270多萬戶,農業合作社30多萬家。
「非糧化」日趨明顯。近年來,土地租金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快速上漲,糧食生產成本不斷提升,種糧效益比較低。盡管國家對糧食生產進行補貼,但生產糧食的經濟效益遠不如種植非糧作物。因此,相當多新型經營主體選擇了種植效益相對較高的經濟作物,如蔬菜、果類等。截至2012年底,土地總流轉面積為2.78億畝,流轉後用於種植糧食作物的土地面積為1.56億畝,占家庭承包耕地流轉總面積的56%,低於全國約68%的平均水平。
糧食生產「十連增」,但保障糧食安全難度加大。2003年到2013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增加了17124萬噸,實現了糧食生產「十連增」,增幅達39.8%。與此同時,我國糧食凈進口量逐年攀升,2012年糧食凈進口超過7000萬噸,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難度加大。
糧食繼續增產難度較大。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極端災害天氣頻發,病蟲害嚴重侵襲,短期內突破性的增產科技成果不多,糧食在高基數上繼續增產難度較大。
糧食消費量快速增長。我國糧食消費總量持續上升,增產幅度趕不上消費增長的速度,糧食自給率逐年下降。糧食消費持續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口增加導致糧食需求剛性上升;二是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改變,越來越多的農民轉移到城鎮,由糧食生產者變為糧食消費者,消費結構也隨之改變,即口糧消費減少、肉蛋奶消費增加。
工業用糧不斷增長。我國工業用糧占糧食消費總量的比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03年,稻穀小麥玉米等穀物工業用糧為4719萬噸。到2011年,穀物工業用糧已達8050萬噸,增長70.6%。
農民增收「十連快」,但農業生產收益下降。近10年來,我國農民收入以兩位數幅度增長,其中非農收入增長幅度佔比較大。由於生產成本逐年攀升,農業生產收益率出現下降趨勢。
農民收入增長「十連快」,主要來源於非農收入。從2003年到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622元增長到7917元,年均增長率達13.07%。其中,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性收入由1541元增長到3535元,年均增長9.66%;工資性收入由918元增長到3447元,年均增長15.8%。工資性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由2004年的35%上升到2012年的43.5%。非農收入逐漸成為農民家庭增收的主要來源。
農業生產收益下降,生產成本快速攀升。我國農業已進入生產高成本時代,糧食、大豆、油料、棉花、糖料、蔬菜等農產品每畝投入量的增加快於同期每畝產出量的增加,收益率明顯下降。在農產品生產投入增量中,直接生產成本上升是推動農業生產總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種子、化肥、農葯、農膜、機械作業、排灌、土地租金、勞動力等成本,占總成本80%以上。
高風險影響農業生產效益。農業高風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產品價格機制不健全,農民幾乎沒有市場定價權,農業生產經營收入不穩定;二是近年來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頻發,給農戶造成了直接損失;三是農業保險制度不完善。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不斷涌現和經營規模逐漸擴大,千家萬戶的經營風險集中到他們身上,並隨之放大。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躍上新台階,但耕地質量惡化。隨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躍升,農業資源過度消耗,耕地質量趨於惡化。
耕地質量退化嚴重。我國農業生產使用化肥存在「一高一低」的弊端。「一高」,是施用量高。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產和消費國,我國耕地面積不到世界的1/10,每年施用的化肥總量卻佔世界的1/3,單位耕地面積化肥投放量是美國的1.7倍。「一低」,是有效利用率低。我國水稻、小麥和玉米氮肥利用率分別為28.3%、28.2%和26.1%,遠低於國際水平。由於過量施用化肥、缺施有機肥,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土層厚度下降。
土壤重金屬和有機物污染加劇。我國耕地污染退化面積約佔耕地總面積的1/10。在華南、華東、東南等礦區和工業發達地區,土壤受重金屬和難降解有機物的污染日趨嚴重。土壤污染直接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制約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積極推進農業發展轉型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掌握集中連片的土地、大型農機具、資金等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具有經營頭腦和市場意識,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和引領者。各地應因地制宜,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首先,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訓力度,包括傳授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產加銷經營思想和市場理念。其次,建立健全相關政策,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提供服務。第三,給予財政支持,允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擔部分財政項目,如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和先進農業科技項目等,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財政補助力度。第四,給予金融支持,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貸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從過去十幾年的農業發展實踐看,農業收益增加80%以上是靠提高價格。應繼續加大農業補貼,擴大品種覆蓋,提高補貼標准。同時,逐步提高重要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完善重要農產品臨時收儲制度。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力爭主產區財力水平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提高單產是今後糧食發展的主要途徑。按世界糧農組織排序,2011年我國穀物單產水平位居世界第二十二位,依靠農業科技支持,糧食增產還有很大潛力。具體可考慮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准農田建設。目前我國12億畝糧田中,中低產田面積佔2/3。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提高耕地質量,建設旱澇保收的高標准農田,是未來我國糧食增產的主要方向。二是大力發展旱作農業。我國旱作耕地近10億畝,佔全國耕地面積一半以上。發展旱作農業是充分發揮旱區資源優勢、發掘糧食增產潛力的重要途徑,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三是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糧食增產。主要是發展良種繁育、糧食耕作栽培、土壤改良、平衡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
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土壤環境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對農產品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制定修復計劃。應盡快組織相關部委,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為依據,根據污染區域、污染物類別以及污染程度制定修復計劃。其次,突出重點,研究修復技術體系。建議由農業部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組織全國范圍的優勢科研單位聯合攻關,研究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技術體系。應圍繞現代農業發展需求,把糧食主產區的土壤污染修復列為重點工作。再次,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政策和法規。參照德、英等國污染控制和管理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制定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防止土壤污染情況惡化,把治理土壤污染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

閱讀全文

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融資機制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貸資產證券化交易所市場 瀏覽:277
家庭杠桿率排名 瀏覽:626
哪家銀行理財收益比較高 瀏覽:127
傳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 瀏覽:371
天津文化產權交易所下載 瀏覽:667
空港股份股票價格 瀏覽:154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 瀏覽:68
什麼叫會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441
外匯入金進不去是怎麼回事 瀏覽:261
荊門金融投資證券企業名錄 瀏覽:922
有哪個金店回收黃金 瀏覽:212
蘭州證券公司最低傭金 瀏覽:650
兩物體對地面壓強一樣且杠桿平衡 瀏覽:422
匯率變動調整的分錄 瀏覽:840
2019理財基金排名 瀏覽:885
重慶長壽湖土地掛牌價格 瀏覽:813
買銀行理財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812
溫州三方理財公司怎麼樣 瀏覽:948
杠桿配資開戶聯系卓信寶配資 瀏覽:95
m2超發匯率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