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財政投融資的誘導機制

財政投融資的誘導機制

發布時間:2022-05-20 22:06:27

A. 簡述財政投融資的涵義及特徵

財政投融資的涵義:政府為實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把各種閑散資金(特別是民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由財政部門掌握管理,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採用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支持企業或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

財政投融資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財政投融資的目的性很強,投資范圍要嚴格的限制;

2.財政投融資資金的使用,具有鮮明的公共性,追求的是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3.財政投融資的資金來源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1)財政投融資的誘導機制擴展閱讀:

財政投融資制度作為日本政府的「第二預算」,不僅有其獨特的特點,而且對日本經濟發展特別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高速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日本財政投融資起源於明治維新時期,經過一百年的演化和變革,已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制度體系。

與一般會計預算相比,財政投融資具有有償性、政策性、長期性的特點。在日本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財政投融資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趕超時期,財政投融資對日本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大。但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國內批評財政投融資的聲音越來越響,改革財政投融資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究其原因是因為財政投融資面臨著規模日益膨脹、機構繁復、缺乏有效監督機制以及日本政府債務負擔沉重等嚴重的問題。2001年,在小泉政府的極力推動下,正式啟動了財政投融資改革,其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改變資金籌集機制;二是引入成本分析法和加強對財政投融資運營的監督。

B. 財政投融資的作用與目標

從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財政投融資應從以下渠道籌集資金:一是預算撥款,但作為無償使用的資金,預算撥款在整個資金來源中不能占太大比重。二是郵政儲蓄存款和社會保障基金的剩餘金,從發展趨勢看,應將其成為重要資金來源。三是政府擔保債券和政府擔保借款,諸如向各專業銀行發行中長期建設債券等。四是各種民間資金,應作為資金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五是預算外資金「專戶儲存」中間歇資金的一部分,但不包括那些周轉快、間歇時間短的預算外資金。六是增加政策性銀行籌資量。財政投融資機構除採用借款等融資方式外,還可發行股票、債券和其他有價證券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 (二)進一步明確財政投資的原則、范圍和領域
財政投資的基本原則是:致力於公共福利的增進;不能對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造成扭曲和障礙;不宜干擾和影響民間的投資選擇和偏好;不宜損害財政資金的公共性質,進行風險性投資。為此,應進一步明確財政的投資范圍和領域,這主要包括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的公共領域。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財政投融資的重點對象應當是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農業、科技進步、區域發展、環境保護等過去忽視的范圍和領域。 1.建立財政投融資計劃編制制度。通過編制財政投融資信貸資金綜合計劃、財政投融資資金來源計劃和財政投融資資金運用計劃,全面反映其資金來源、資金運用和投資預期收益等情況,從長遠看,財政投融資計劃應成為政府的「第二預算」,由同級人大或人民政府審批,並列入國家綜合信貸計劃和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以利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2.制定財政投融資資金使用的審批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回收和效益考核制度、預決算制度、財政投融資內部財務核算制度及其配套管理辦法,並切實按照相關規定組織實施財政投融資活動,保證財政投融資資金的有效投放和健康運行。
3.建立合理、高效的財政投融資管理機構,並實行現代化管理。中央一級可考慮在財政部內部設置專門管理財政投融資的機構,統管全國的財政投融資工作,制定全國的財政投融資政策,同時負責中央財政投融資資金的籌集與使用。
4.從國際經驗來看,凡是市場經濟活躍的國家,其法制都很健全。因此,應制定相應的財政投融資法規、管理條例及實施辦法等,使財政投融資活動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1.按照市場機制的要求,建立和嘗試多種財政投資項目運營模式
對非經營性項目,可以採取政府投資、政府經營的模式,授權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經營管理。對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國外運用得比較成功且適合我國實際的模式主要有:政府和民間合作投資、民間經營模式;建設經營轉讓模式(BOT);建設轉讓經營模式(BTO);購買建設經營模式(BBO);此外,還有租賃開發經營模式、管理合同模式以及政府和民間就項目合資組建公司的共同投資經營模式等。
2.建立財政投融資和市場投融資的協調機制
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財政投融資活動要嚴格遵照市場經濟的信用原則,對財政投融資資金進行流動性、安全性管理。財政投融資不能唯成分論,而要以社會經濟效益高低來決定投融資領域。二是雖然財政投融資體制強調自上而下一致的政策導向機制,但必須藉助市場投融資體制,實施市場化的投融資活動。同時,財政投融資的政策性導向,要對市場投融資的方向、規模發揮引導效應,使市場投融資逐步納入到國民經濟良性運行的軌道上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盲目性和短視行為。三是在投融資項目選擇上,市場投融資活動要優先參與競爭,凡是適合從其他來源獲得資金的項目,財政投融資活動不應向其提供資金,而且,在必須通過財政投融資扶持和發展的領域,財政投融資要注意更多體現政府的經濟長期戰略,注重宏觀平衡和結構均衡。
3.建立多層次的財政投融資風險責任分擔機制
財政投融資最大的風險源自財政投融資的產權責任模糊。財政投融資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投融資主體,是來源於政府的政權行使者和國有經濟的代表者雙元身份和政府的社會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雙重職能,這雙元身份和雙重職能在具體實施中,容易被簡單地運用行政手段所混淆,致使財政投融資活動與行政權力結合在一起,產生低效率和腐敗。因此,為減小財政投融資風險,要通過委託和代理關系,明確資金託管、資金管理和資金運用三個層次的產權關系,落實各個投資主體的責、權、利。
4.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投資決策機制
在投融資體制改革中,應全面落實企業的投資自主權,項目立項、前期研究、籌資方式的選擇、新建或是技術改造的選擇等各個環節都應由企業自主決策。對於新建的經營性項目都要按照《公司法》要求,先確立企業法人,再進行項目建設。政府應進一步減少對企業投資融資的直接干預,而應在加強政策引導,增強社會服務功能和完善經濟管理功能方面多下功夫。

C. 簡述財政投融資的基本特徵

財政投融資具有下述基本特徵:(1)它是在大力發展商業性投融資渠道的同時構建的新型投融資渠道。 (2)財政投融資的目的性很強,范圍有嚴格限制。概括地說,它主要是為具有提供「公共物品」特徵的基礎產業部門融資。(3)雖然財政投融資的政策性和計劃性很強,但它並不完全脫離市場,而應以市場參數作為配置資金的重要依據,並對市場的配置起補充調整作用。(4)財政投融資的方式和資金來源是多樣化的。

D. 國家財政融資方式有哪些

我國財政投融資制度融資方式的現狀是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單一,以財政資金為主,非財政資金所佔的比重很小。其中,財政性資金主要包括:國家通過預算撥款和國家債務融資直接提供的融資資金和資本金;②國家通過對銀行、投資公司等財政投融資機構實行政策優惠形成的資金;③政策性銀行通過發行金融債、政府擔保債............

E. 地質勘查財政投融資機制改革建議

礦產資源作為一種特殊的自然資源,不僅具有不可再生性,還具有隱藏性,即需要經過地質勘查才能對其地點、深度、儲量等因素有所掌握,從而進行開采活動。因此保持礦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注重地質勘查工作,保證在現有礦區的資源被開發利用完之前,能夠找到新的礦源。

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的資金來源,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渠道。在1952~1984年間,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地勘投資主要來源於財政支出。經歷1952~1956年的短暫迅速提升後,地勘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一直穩定在1.5%~2.0%之間,與財政支出同步增長。這個時期地勘費增減的變動幅度與財政收入增長、GDP增長的變動幅度基本是同步的。在1986~1998年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渡時期,地勘費的投資來源仍然主要是財政支出,直到1994~1995年,財政投入地勘費的比重有所下降。我國《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規定》中明確提出了礦產資源補償費納入國家預算,實行專項管理,主要用於礦產資源勘查。進入上世紀末,由於地勘企業可以通過探礦權和采礦權轉讓來取得收入,其自籌資金的比重明顯上升,但油氣礦產和非油氣礦產有明顯差別。非油氣礦產可以佔到地勘資金來源的30%~40%,而非油氣則佔到70%~100%,這完全得益於國家允許在油氣銷售收入中提取勘探基金的財務政策。

為了推進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保持礦業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應改革現有的地質勘查投融資機制,加大財政支出對地質勘查工作的支持力度。首先,應通過對地質勘查單位直接提供財政支出支持,激勵其增加礦產資源勘查支出,主要用於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礦種和戰略儲備需要的重大地質普查找礦工作。其次,對於地質勘查單位和礦業企業的一般性礦產資源勘查支出,也可以通過財政低息、免息貸款、財政擔保的方式予以支持,以及通過稅式支出,如允許提取地質勘探基金,將礦產資源勘查支出計入企業成本等方式減輕其所得稅負擔,從而推進地質勘查單位和礦業企業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至於對地質勘查進行財政支持的資金來源,也可以採取多種渠道,既可以利用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專項資金,也可以開征礦業可持續發展基金,還可以通過發行債券的形式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

F. 財政投融資制度是什麼

財政投融資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把各種閑散資金,特別是民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由財政部門掌握管理,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採用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支持企業或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

G. 囍404頂三柳林

2.什麼是市場失靈?
答: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不是萬能的,市場機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統稱為「市場失靈」。市場失靈主要表現在:(1)壟斷。當一個行業被一個企業或幾個企業壟斷時,壟斷者可能通過限制產量來抬高價格,使價格高於其邊際成本,獲得額外利潤,從而喪失市場效率。(2)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競爭性市場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對稱也是影響公平競爭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應與公共物品。外部效應則是指在市場活動中沒有得到補償的額外成本和額外收益。當出現正的外部效應時,生產者的成本大於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應有的效益補償;當出現負的外部效應時,生產者的成本小於收益,受損者得不到損失補償,因而市場競爭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場機制效率是以充分競爭為前提的,而激烈的競爭不可能自發地解決收入分配公平問題。 (5)經濟波動。市場機制是通過價格和產量的自發波動達到需求與供給的均衡,而過度競爭不可避免地導致求大於供與供大於求的不斷反復,這是市場經濟不可避免的弊端。

5.試述區分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的基本標准。
答:區分或辨別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應用兩個基本標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競爭性和非競爭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此外,外部效應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區分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的重要標准。

4.試述基礎設施投資的提供方式。
答:從我國的實踐來看,基礎設施投資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政府籌資建設,或免費提供,或收取使用費。
(2)私人出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並適當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門籌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
(3)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的提供方式。
(4)政府投資,法人團體經營運作。
(5)BOT投資方式(建設-經營-轉讓投資方式)。

7.試述什麼是財政投融資,簡述財政投融資的基本特徵。
答:財政投融資是政府為實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籌集資金,由財政統一掌握管理,並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出資(入股)或融資(貸款)方式,將資金投向急需發展的部門、企業或事業的一種資金融通活動,所以它也稱為「政策性金融」。
財政投融資的基本特徵如下:
(1)財政投融資是一種政府投入資本金的政策性融資.
(2)財政投融資的目的性很強,范圍有嚴格限制。
(3)計劃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
(4)財政投融資的管理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負責統籌管理和經營。
(5)財政投融資的預算管理比較靈活。

6.試述財政補貼經濟影響的機理。
答:財政補貼經濟影響的機理分析
(1)財政補貼可以改變需求結構
(2)財政補貼還可以改變供給結構
(3)將外部效應內在化。
(4)財政補貼運用的限度。

7. 試述財政補貼的經濟效應。
答:財政補貼的經濟效應
(1)財政補貼的首要意義在於有效地貫徹國家的經濟政策。財政補貼的對象可以是國有企業,可以是集體企業甚至是私人企業,也可以是城鄉居民,但不論補貼對象是誰,最終目的都是順利實施國家的方針政策。比如,對公共交通以及供水、供電和供氣等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給予適當補貼,是為了平抑物價,減輕居民負擔,提高服務質量;當年糧食短缺,給予糧食部門或給予居民以補貼,是為了促進糧食生產,如今有餘了,按保護價格收購,同樣是為了保證糧食供給,同時維護農民利益等等、
(2)財政補貼可以以財政資金帶動社會資金,擴充財政資金的經濟效應。財政資金畢竟是有限的,一些事業必須由財政出資來辦,但一些事業可以由財政來辦也可以由民間出資來辦,而凡民間不太熱衷的事業,財政給予補貼,只要財政花費少量的資金就可以將民間資金調動起來,發揮所謂「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低迷時期,這種作用就更為顯著。
(3)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動產業升級。產業結構優化過程中,財政補貼支出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以我國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為例。1998年至今,共對880個民品技術改造項目進行財政貼息,帶動了更多的銀行配套貸款,調動了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的信心和積極性,實施了一大批技術改造、高科技產業化和裝備的國產化項目,啟動了一批對產業結構調整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安排了一批可大量替代進口、擴大出口的項目,有力地推動了大中型國有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的升級。
(4)消除「排擠效應」。比如,我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政府採取增加公共工程支出的措施,在貨幣供應量不變的條件下,公共工程支出的增加,會直接增加對貨幣的需求量,從而引升市場利率水平,利率的提高會加大私人部門的融資成本從而導致私人投資的萎縮,這就是所謂的擠出效應。如果對私人部門給予補貼,就可以降低私人部門的融資成本,消除這種排擠效應,增強民間投資的意願,加快民間投資的恢復和增長。
(5)對社會經濟發揮穩定效應。在我國的財政補貼中,出於社會經濟穩定的考慮往往是首要的目的。如對於企業的虧損補貼,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產業調整過程中,穩定被調整產業的收入並誘導其進行更積極的調整;對平抑農產品價格周期波動的部分,顯然也是用於穩定這一目的;對居民支付的各類價格補貼,是用於彌補居民因調價所帶來收入損失,基本的功能也是保持社會與經濟的穩定;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的SARS危機中,為了穩定市場,中央和地方政府對交通業、餐飲業、旅店業等受嚴重沖擊的行業進行了相應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從效果來看,這些措施對保持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簡述國債的政策功能。
答:國債的政策功能包括:
(一)彌補財政赤字。通過發行國債彌補財政赤字,是國債產生的主要動因,也是當今各國的普遍做法。
(二)籌集建設資金。國債具有彌補財政赤字的功能,又具有籌集建設資金的功能,似乎無法辨別兩種功能的不同。其實不然,在現實生活中仍可以從不同角度加以區分。
(三)調節經濟。國債是對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是財政調節的一種重要手段。

1.何謂國家預算?國家預算有哪些類別?
答:國家預算是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資金、調節社會經濟生活的主要財政機制,是國家重要的立法文件。
以預算形式的差別為依據,國家預算可分為單式預算和復式預算。
以預算分項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別為依據,國家預算可分為增量預算和零基預算。

2.試述國家預算的主要原則。
(1)公開性。國家預算及其執行情況必須採取一定的形式公諸於眾,讓民眾了解財政收支情況,並置於民眾的監督之下。
(2)可靠性。每一收支項目的數字指標必須運用科學的計算方法,依據充分,數據確實,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編造。
(3)完整性。該列入國家預算的一切財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預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賬,國家允許的預算外收支,可以另編預算外收支預算,也應在國家預算中有所反映。
(4)統一性。要求設立統一的預算科目,每個科目都要嚴格按統一的口徑、程序計算和填列。
(5)年度性。任何一個國家預算的編制和實現都有時間上的界定

3.試述編制部門預算的意義及其基本內容。
答:編制部門預算的重要意義是:
(1)編制部門預算有利於提高國家預算的透明度,全面體現國家預算的公開性、可靠性、完整性和統一性原則,避免預算編制和執行中人為的隨意性,防止「暗箱」操作,加強廉政建設。
(2)編制部門預算使預算編制和執行的程序和流程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從而提高預算管理水平,有利於財政部門控制預算規模和優化支出結構,有利於使用資金的部門和單位合理使用財政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益。
(3)編制部門預算使預算細化到部門、項目,有利於各級人大履行立法監督職能,有利於審計部門履行財政審計職能,社會各界也可以清晰地了解預算的編制與執行情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4)編制部門預算也是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針和規范政府行為的重要措施,實現依法理財、依法行政。

5.試述國庫集中支付的基本內容。
答: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對預算資金分配、資金使用、銀行清算及資金到達商品和勞務供應者賬戶的全過程集中進行全面的監控制度。它的要點是:(1)財政部門在國庫或國庫指定的代理銀行開設統一的賬戶,各單位在統一賬戶下設立分類賬戶,實行集中管理,預算資金不再撥付給各單位分設賬戶保存。(2)各單位根據自身履行職能的需要,可以在經批準的預算項目和額度內自行決定所要購買的商品和勞務,但要由財政部門直接向供貨商支付貨款,不再分散支付。(3)除某些特殊用途外,購買商品和勞務的資金都要通過國庫直接撥付給商品和勞務供貨商。集中支付制度並不根本改變各部門各單位對預算資金的支配權和使用權,但由財政部門集中掌握預算資金的支付權,從而可以考核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規定而決定是否給予支付,防止濫收濫支的違紀現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將采購資金直接由國庫撥付給商品和勞務供貨商,不再通過任何中間環節,財政部門則可以掌握資金的最終流向,杜絕在預算執行中剋扣、截留、挪用等現象,有利於防腐倡廉。

7.試述分級分稅預算管理體制的要點。
(1)一級政權,一級預算主體,各級預算相對獨立,自求平衡。
(2)在明確市場經濟下政府職能邊界的前提下劃分各級政府職責(即事權)范圍,在此基礎上劃分各級預算支出職責(即財權)范圍。
(3)收入劃分實行分稅制。
(4)預算調節制度,即所謂轉移支付制度。
(5)各國的分級預算體制是適應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歷史傳統長期形成的,就體制整體而言是相對穩定的,只是集權與分權關系及其相應的調節方法可以有經常的調整。

3.闡述財政平衡與社會總量平衡的關系。
(1)財政平衡是社會總供求平衡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必須從國民經濟的整體平衡研究財政平衡,就財政本身研究財政平衡難以得出全面的、正確的結論。
(2)國民經濟整體平衡的目標是社會總供求的大體平衡,財政平衡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局部平衡,因而對社會總供求平衡而言,財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總供求平衡的一種手段。
(3)公式中消費、儲蓄、投資以及進出口屬於個人和企業的經濟行為,或者說是屬於市場行為,也就是通過市場實現的;而財政收支屬於政府行為,因而財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進行宏觀調控的手段。財政平衡可以直接調節社會總需求,間接調節社會總供給。

H. 財政學的問題

1.公共物品:由國家公共部門提供用來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務
2私有物品:由市場提供用來滿足個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務
3公共生產:由政府出資興辦的所有權歸政府所有的工商企業和單位
4公共定價:政府有關部門通過一定程序和規則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價格與收費標准
5稅收支出:以特殊條款規定的給予特定類型的活動或納稅人以各種稅收優惠待遇而形成的稅收損失或放棄的收入
6稅收中性:政府課稅不扭曲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
7財政投融資:政府味實現一定的產業,政府和其他政策目標通過國建信用方式等集資,由財政統一掌管並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出資或融資方式將資金投向急需發展的部門,企業或事業的一種資金融通活動
8稅收超額負擔:政府通過征稅,將社會資源從納稅人轉向政府部門的轉移過程,給納稅人造成了相當於納稅稅款以外的負擔
9稅收轉移;商品交換過程中納稅人通過提高銷售價格或壓低進貨價格的方法將稅負轉移給購買者或供應者的一種經濟現象
10拉弗曲線:說明稅率於稅收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函數關系的一條曲線
11國家預算:政府的基本財政政策收支計劃 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資金 調節社會經濟生活的主要財政機制 是國家重要的立法文件
12國際稅收: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權益的稅收活動
13稅收饒讓:一國政府對本國納稅人在國外得到減免的那一部分所得稅
14關稅:國家對進出本國國境的商品課征的一種商品課稅
15出口退稅:國家為幫助出口企業降低成本:增加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鼓勵出口創匯,使國內稅務機關退回商品增值稅的措施
16稅收的經濟效益:納稅人因國家退稅而在其經濟或經濟行為方向做出的行為
17稅收的收入效益:稅收將納稅人的一部分收入轉移到政府手中,使納稅人的收入下降,從而降低上平的購買量和消費水平.
18稅收的替代效益:當政府對不同的商品實行征稅或不征稅,重稅或輕稅的區別對待時會影響商品的相對價格使納稅人減少征稅或重稅的購買量,而增加對無稅商品或輕稅商品的購買量。

1公共需要含義,特徵,含義;人類社會一般的4個需要, 特徵:1是社會公眾在生產生活及工作中的共同需要 2是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以無差別的共同享有的需要 3社會成員享用公共需要付出代價但並不遵循等價交換原則 4滿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職責 政府通過征稅和收費等方式提供滿足公共需要的公共物
2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因素A宏觀(經濟政治社會性因素)B微觀C政治決策程序
3政府介入公共衛生 醫療 服務領域的理論依據及服務范圍;1減少貧困是在醫療衛生方面進行干預的最直接的理論基礎 2許多醫療衛生有關的服務是公共物品其作用是具有外部性3疾病的不確定性和保險市場的缺陷是政府行為的第3理論基礎。服務包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
4政府投資的不同特點:1投資目標不同,從社會效益與社會成本角度安排投資2資金來源不同;資金雄厚且是無償3投資范圍不同;集中於外部效應比較大的領域
5政府投資的決策標准;1資本—產出率最小化標准2資本—勞動力最大化標准3就業創造標准
6我國基礎設施的提供方式;1政府籌資建設或免費提供或收取使用費2私人出資定期收費補償成本並適當盈利,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的提供方式3政府投資法人團體經營運作的BOT投資方法
7財政投融資意義和基本特徵;A1是我國發展初期階段的需要2填補了財政無償投資和商業金融投資的空白3填補了准公共物品的投資空白4形成對企業和商業銀行的投資引誘機制B1是一種政府投入資本金的政策性融資2財政投融資的目的很強 范圍有嚴格性質3計劃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4其管理由政策性金融機構負責統籌管理和經營5其運算管理比較靈活
8財政補貼影響經濟機理1改變需求結構2改變供給結構3將外部效應內在化
9簡述財政補貼積極效應:1能有效貫徹國家經濟政策 2能以財政資金帶動社會資金擴大財政積極效應 3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動產業升級 4消除排擠效應
10稅收支出形式:稅收豁免,稅收扣除,稅收抵免,優惠稅率,延期納稅,盈虧相抵
11財政收入影響因果:1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技術水平 2分配政策 分配製度 3價格
12稅賦轉嫁一般規律:1商品課稅容易轉嫁所得課稅不易轉嫁 2供給彈性大需求彈性易轉嫁供給彈性小需求彈性大不易轉嫁 3課稅范圍寬易轉嫁 窄則不易轉嫁 4從價稅,壟斷性易轉嫁,從量稅,競爭性不易轉嫁
13各個學派關於稅收三個基本命題:1高邊際稅率降低人們工作積極性 低邊際效率提高人們工作積極性 2高邊際效率阻礙投資減少資本存量 低邊際效率鼓勵投資增加資本存量 3邊際稅率和稅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朝同一方向變化甚至可能朝反方向變化
14資源稅特徵:1比較公平 2有促進社會節約的效能3不普遍且彈性效差
15世界范圍各國稅制改革趨勢:1個人所得稅:降低稅率擴容稅基減少稅率檔次2增值稅:普通開征制定標准化3開通征綠色稅收
16國債市場功能:1財政政策工具實行國債發行償還2金融政策工具:調節社會資金運行,提高社會資金效率.
17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功能:1彌補縱向財政缺口.2彌補橫向財政缺口,3彌補地區性公共物品,轄區間的外部效應,4支持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
18財政政策的政策目標:經濟的適度增長:1物價水平的基本穩定,提供更多的就業和再就業機會2收入的合理分配3社會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
19財政政策工具;稅收,公共支出,政府投資,國債
20保護關稅理論基礎;A幼稚產業理論B萌芽經濟理論C未利用資源理論
21財政機制與貨幣政策結合;A,必要性;1兩者作用機制不同,財政直接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並對集中起來的國民收入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分配,信貸資金是以有償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在資金盈餘部門和資金短缺部門進行餘缺調劑2兩者作用方向不同;社會消費需求通過財政支出形成,個人消費需求受財政信貸方面影響3兩者在擴張和緊縮需求方面作用不同,財政的擴張和緊縮效應一定要通過貨幣政策機制的傳到才能發生,銀行自身還可以直接通過信貸規模的擴張和收縮起到擴張和收縮需求的作用。B不同政策組合,松財松貸;刺激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可能會通貨膨脹2緊財緊貸;有效抑制需求膨脹,通貨膨脹,可能會帶來通貨緊縮和經濟停滯3緊財松貸;控制通貨膨脹,使經濟增長,但貸過於松也難抑制通貨膨脹4松財緊貸;保持經濟的同時,避免通貨膨脹,長期適用,會積累巨額財政赤字
22國債的經濟效應,政策功能;A1國債的資產效應,消費隨著收入和財富的增加而增加,當人們持有債券而增加消費時說明國債具有資產效應,國債在經濟蕭條時具有擴大消費而經濟旺盛時具有抑制消費功能,2國債的需求效應;國債融資增加支付支出並通過支出的乘數效應增加總需求,通過將儲蓄轉化為投資並通過投資的乘數效應推動經濟增長,國債的供給效應;公共物品領域的投資改善了供給結構。B國債的政策功能;1彌補財政赤字2籌集建設資金3調節經濟

I. 政府融資的方式有哪些

一、直接融資

這類融資主要以地方政府為融資主體而獲得的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具體表現為:

1、財政資本金投入而獲得的股權收益。

2、由財政投入一些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而帶動外資和民營資本的投入。

3、獲得中央轉貸的由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內外政府債券。

4、向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和地區金融機構貸款。

5、獲得中央轉貸的由中央政府向外國政府的貸款。

6、外國政府援助贈款。

二、間接融資

這類融資主要通過銀行、保險公司和投資公司等中介機構而獲得的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和資金。目前地方政府主要採取此種方式進行大規模融資。具體表現為:

1、政府授權一些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國有投資公司,向銀行貸款,財政實施擔保並進行貼息。

2、政府授權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用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財政實施擔保並承擔債券利息。

三、項目融資

這類融資主要利用政府各種特定資源,為達到政府特定目的,採用各種市場手段而獲得的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的資金。具體表現為:

1、利用土地級差效應,獲得土地出讓金。

2、由企業進行建設經營政府授權的特別項目,到期轉讓給政府的BOT方式。

3、政府將業已建成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轉讓給企業,經過一段時間運營後,企業再無償轉讓給政府的TOT方式。

4、由企業建設經由政府授予的特別項目,財政給予補貼,到期轉讓給政府的BOST方式。

5、政府把具有商機的盈利項目和公益性非盈利性項目「捆綁」在一起,企業通過比較利益,進行自行開發和還款的項目。

6、由政府授權一些大型國有公司,對特別項目實施融資租賃。

四、非項目融資

這類融資主要運用資產動作手段吸引社會各類資金的融資方式。具體表現為:

1、通過有關投資信託公司,採用集合信託方式向社會投資者籌資,獲得的資金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2、對一些公用事業企業進行包裝上市,由這些企業從資本市場籌資的方式。

3、政府出讓部分公用事業股權而獲得的用於該項目或其他項目的建設和改造資金。

(9)財政投融資的誘導機制擴展閱讀:

政府融資的作用:

1、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可以較有效地配置資源,促進經濟增長

一方面,政府利用其信用平台,提高政府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競爭日趨激烈和貸款風險較大的背景下,銀行也願意貸款給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融資平台公司,以降低金融風險。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率之所以保持較高水平,地方投融資平台公司功不可沒。由於中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東部產業要轉型升級。

中、西部渴望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投融資平台公司對交通和城建的巨量資金投入,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的產業轉移,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均衡發展。

2、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大大加快了城鎮化進程

投融資平台公司所籌集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肯定地說,沒有地方投融資平台公司,就沒有這些年來中國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

城鎮化的大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長期堅實的基礎,為工業化創造了需求源泉,也為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拓展了空間。

3、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公司促進了民生改善

依託投融資平台公司,地方政府籌集了大量的資金,其中的相當部分投入了廉租房、公租房、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項目。

一部分資金投入了公立醫院設施、教育基礎設施、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還有一部分資金投入了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垃圾焚燒廠(填埋場)、水環境治理工程建設等。這些項目的建設和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民生,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

4、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公司還有利於拉動民間投資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公司是政府性企業,具有法人資格,可以通過發行信託資金計劃和公司債券、聯合投資等方式吸引民間資本進入。

充分發揮民間資本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的作用,實現短期政策調控與利用民間資本長期機制的較好結合。

J. 財政投融資的概念是什麼

財政投融資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把各種閑散資金,特別是民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由財政部門掌握管理,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採用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支持企業或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財政投融資是一種政策性投融資,它不同於一般的財政投資,也不同於一般的商業性投資,而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一種新型的政府投資方式。
財政投融資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配置資源的重要實現途徑,在促進經濟有效增長、調整和改善經濟結構、強化宏觀調控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功效。我國財政投融資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進入80年代以後得到迅速發展。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漸完善和公共財政框架的逐步確立,原有財政投融資體制的問題日益突出,使得對其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大大增強。 財政投融資的作用與目的財政投融資的根本作用在於充實社會先行資本,填補財政預算無償投資和一般商業金融投資的空白財政投融資的特點在於既體現政府政策取向,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則組織經營。財政投資的主要領域是准公共產品,這類產品若完全依賴財政無償投資,因財力有限勢必出現「瓶頸」制約 ,供給不足;若完全依靠企業籌資,銀行融資,因准公共產品「效益外溢」的特點,供給更加不足甚至無人投資。所以在私人產品與私人投資、純公共產品與財政無償投資大體對應平衡的情況下,財政投融資介於二者之間 ,填補了准公共產品投資的空白。
財政投融資的目標是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建立對企業和商業銀行的誘導機制,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財政投融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不僅表現為短期內「數量增加」,更表現為長期內「質量的提高」。1996年我國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後,總需求與總供給的矛盾基本解決,結構調整的問題更加突出。我國預算內財力貧乏,而財政投融資作為一個投融資體系,直接把資金引入優先領域,形成一種「財政投融資先行—商業銀行投融資跟蹤—企業投資隨後」的連鎖反應機制。 我國財政投融資的現狀和問題 (一) 融資渠道單一,融資范圍狹窄
我國財政投融資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包括各項財政周轉金、預算執行中的間歇資金、專戶儲存的預算沉澱資金以及行政攤發的國家債券或金融債券,既缺乏市場性融資手段,又不能適應市場的進程,適時地吸收郵政儲蓄、社會保險基金和藉助於一些社會財力,甚至一些應納入財政投融資范圍的資金也沒有到位。
(二)財政投融資管理體系不健全
由於缺乏全國統一領導、規劃,財政投融資管理比較散亂,不成體系。主要表現在:(1)財政投融資的機構名目眾多,既有財政信用機構,又有財政部門內設的諸如農財處、行政處等業務機構,還有政策性銀行,形成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局面,缺乏一個統籌資金、協調行動的管理機構。(2)財政投融資管理混亂,缺乏嚴格的計劃與法制管理。
(三)財政投融資與商業銀行投融資界限不清,也缺乏法律上的依據
一方面財政投融資范圍界定不嚴,一些本應通過市場融資的項目卻通過財政投融資籌措資金,從而扭曲了資金結構,損害了金融業公平競爭。另一方面商業銀行過分擴張投資性貸款,投資資金過分依賴銀行,這不僅加劇重復建設和結構失調,還會導致銀行不良債務急劇上升而阻礙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
(四) 財政投資不規范
目前,在許多財政投融資項目上,有償資金往往無償使用,資金投放前缺乏全面科學的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工程建設中缺乏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項目結束後也不進行評估,往往是「說投就投,一投了之」,使財政投融資無法維持自身「融資——投資——還款」的良性循環。
(五)企業在投融資領域作為市場主體的地位還未確立,其自主權未能得到很好落實
當前,投資的決策權都在各部門、各地區的行政機構手中,政府行政部門審批投資項目、安排投資計劃,對投資項目單位的管理實行以投資項目為中心而不是以企業法人為中心,投資過程中政企不分的狀況依然存在,致使一些國有企業缺乏面向市場、適應市場的能力,投資的效益觀念和風險意識較差。

閱讀全文

與財政投融資的誘導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app銀行理財靠譜嗎 瀏覽:176
廣州a股日內交易員股生錢 瀏覽:656
人民幣對越南盾匯率app 瀏覽:531
ok點卡抵扣杠桿手續費 瀏覽:313
杠桿原理起源於什麼公司 瀏覽:781
西安老版人民幣匯率 瀏覽:591
盒與鮮生金融服務 瀏覽:660
定投基金螞蟻財富還是理財通好 瀏覽:530
昨日日元匯率查詢 瀏覽:422
期貨量倉指標cjl圖解 瀏覽:210
秒交易登陸 瀏覽:614
貨幣理財基金怎麼樣 瀏覽:873
發行股票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瀏覽:223
淘寶客退款之後再買還有傭金 瀏覽:505
西飛集團董事長級別 瀏覽:93
銀行產品貴金屬貸款 瀏覽:394
搜索一下上港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501
大股東變更股票走勢 瀏覽:376
如何利用好外匯儲備 瀏覽:130
2010年6月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