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房地產信託兌付危機

房地產信託兌付危機

發布時間:2022-05-25 16:02:09

1. 信託「剛性兌付」將終結  行業潛規則將成過去時 信託還安全嗎敬請關注中國信託網,行業信息門戶網站

目前個別房地產信託出現兌付困難,剛性兌付已經成為過去時,信託的風險只能自己承擔。所謂的四大資產公司也不會接盤,投資者被迫接受延期,本拿不會來,每年只分得利息。

2. 什麼是房地產信託提前清盤

清盤分兩種:
1 房地產商協商提前清盤:房地產信託項目經常會有2+1年期限,這種是借款方考慮到市場的利率目前比較高,想在2年後找到更低成本的資金來源。比如現在的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比較高,房地產商融資難,成本大,所以2年後很可能市場的利率會降低,融資成本變低,這時候申請提前終止信託合同,找到更低成本的融資,對房地產商而言是有利的。
2 信託公司強行提前清盤:這種有可能是2年後,信託公司發現項目的風險比較大,單方終止合作,收回本金和收益;也可能是項目還不到兩年,已經發現明顯在兌付危機,這個時候信託公司也可以強制清算資產,結束信託項目,提前清盤。

3. 房地產信託規模收縮 嚴監管背後的深意

窗口指導、余額管控、罰單頻現……房地產信託成為2019年信託業的關鍵詞。伴隨部分項目逾期,市場對地產信託產品的謹慎態度也愈發明顯。不少投資者對兌付情況、抵押物是否足值及處置時間等方面表達了擔憂。
面對逾期信託項目越來越多的情況,對信託公司風控的質疑聲也不斷涌現。這些是否意味著作為信託的主要業務之一的房地產信託從此會「一蹶不振」?嚴監管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信託近期頻發的兌付危機更多是與市場大環境、政策基本面有關。而房地產行業已經經歷多輪政策調控,大部分信託公司在風控條件方面基本上是可以把握的。作為一種補充融資手段,經歷嚴監管的房地產信託更多是配合穩房價和穩預期,適當地控制增長的節奏。此外,隨著信託步入轉型關鍵期,存量地產業務也有望成為重要立足點之一。
地產信託困境
房地產信託作為信託公司的主要業務,明確的擔保和抵押成為其被青睞的關鍵優勢。
在房屋銷售市場持續降溫的情況下,抵押物是否持續足值及其處置的時間是否過久,也成為多數經歷房地產信託項目逾期的投資者的「心病」。有投資者明確地向記者表達了這樣的擔憂。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房企普遍面臨融資收緊的情況,部分房企現金流緊張,無法償還之前的信託貸款,有些甚至瀕臨破產。此外,今年信託到期量絕對規模仍處於歷史最高位,到期量的分布呈現前低後高的規律,房地產領域的風險暴露有可能加快。
某三方代銷機構工作人員王華(化名)告訴記者,房地產商融資一般會以名下項目作為抵押物,但在違約的情況下,抵押物的處置、變現往往需要一段時間,還可能面臨折價。
「信託處於處置期、延期的項目越來越多。」王華對記者感慨道,現在很多情況是一家企業違約連帶著十幾家機構踩雷,其中不乏信託公司。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信託項目大部分風險都與房屋銷售市場有關系。如果銷售市場行情好,問題一般都很容易化解;反之,若市場在持續降溫,往往會引起較多問題。
「尤其是和商業、辦公掛鉤的項目,比如出現爛尾、租金回報率不高等情況,而融資方又無法獲得一些補給的資金,則會對項目兌付產生影響,需要警惕相關風險。」嚴躍進補充道。
那麼,地產信託相關風險項目,又該如何化解?
某信託公司從業人士李華(化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信託公司角度來看,逾期地產信託項目處置抵押物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存在是否有人接盤的問題,關鍵在於價格。在整個調控依然比較嚴格的階段,市場普遍缺乏流動性,資產較難出手且大概率面臨打折的困境。
「對於信託公司來說,一旦折扣力度較大,則面臨無法收拾的難題。」李華補充稱。
然而,李華亦告訴記者,從普通的固定收益類產品來看,信託基本可以理解為能夠兌付或者有潛在兌付預期的產品。「即使一些延期較長的項目,也不會說最終不去處置,並讓投資者蒙受損失,可能後面幾年問題也就慢慢得到解決了」。
「整體來看,行業風險敞口不是很大。」李華進一步表示,無論項目的情況如何,信託是一直履行管理人職責的。
風控手段多樣
從與投資者交流的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面對逾期信託項目越來越多的情況,對信託公司風控的質疑聲也不斷涌現。
事實上,多位信託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期頻發的兌付危機,更多是與市場大環境、政策基本面有關。
金樂函數信託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信託項目方風險的暴露,與整個經濟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從本質上來看,信託或者整個金融行業屬於風險管理行業。
「金融與各行各業都要打交道,因此,風險也會在金融行業集中體現。」廖鶴凱對記者進一步表示,在這樣的情形下,對於風險的管理、控制和化解顯得尤為重要。
「就算是相同的業務,不同的金融機構也會有自己的風控標准參照。」廖鶴凱對記者進一步表示,從整個資管行業來看,信託基本可視為相關手續的完善度與成熟度最高的領域。
「交易對手的復雜化,要求信託具備豐富多樣的風控手段。整體來看,在交易結構方面,有些制度設計是比較創新的。」廖鶴凱補充道。
李華告訴記者,從房地產信託業務來看,目前的風控措施主要包括名單制、質押物、資金監管和投後管理等。「抵押物是傾向的主要因素,但並非決定因素。並不是所有抵押物的資質都很好,還是要結合各家風控邏輯的層次來看,一般風險抓手決定抵押物所佔的權重」。
「總體來看,房地產業經歷了高速發展之後,房企從跑馬圈地進入到加速分化階段。而對行業的理解與合作主體的選擇,成為信託公司房地產業務風控的核心環節之一。」李華告訴記者。
此外,相較前幾輪調控,本輪政策調控具有一些不同之處。
廖鶴凱告訴記者,從前面幾輪調控來看,房地產業整體還是顯著向上的,所以相關質押物的變現可能不會很久,價格也相對可觀。但目前在嚴格調控和房地產稅有徵收預期的大背景下,整個行業向上趨勢並沒有特別明顯。此外,結合棚改政策逐漸退出等多重政策影響,三四線城市也會受到明顯影響。「而信託早期已經投入進去的項目,後續如何去處置,其實是比較關鍵的」。
「房地產行業已經歷多輪政策調控,大部分信託公司在風控條件方面基本上是可以把握的,做業務的邏輯也往往經過了多輪論證。」廖鶴凱強調。
規模顯著收縮
下半年來,地產信託規模經歷「縮水」。用益信託網數據顯示,11月集合信託成立規模為1067.5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08.33億元大幅下降約41%。其中,有213.83億元投向房地產,較去年同期的660.49億元更是大幅下降近68%。
實際上,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發行規模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具體來看,用益信託數據顯示,2019年1月-6月份發行的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中,有5個月的單月規模在800億元以上,6月的規模甚至超過1000億元;而7月-11月,單月規模均是在800億元以下。
同時,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余額為2.78萬億元,較二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負增長。
李華告訴記者,房地產信託今年上半年熱度較高,而下半年則面臨嚴監管,這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
5月,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
根據《通知》的要求,不得向「四證」不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資質不達標、資本金未足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提供融資,或通過「股權投資+股東借款」、「股權投資+債權認購劣後」、應收賬款、特定資產收益權等方式變相提供融資;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繳交土地出讓價款提供融資,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隨後,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產信託經歷了監管「接力式」的調控。
7月,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為加強房地產信託領域風險防控,針對近期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銀保監會開展了約談警示,要求這些信託公司控制業務增速,提高風險管控水平。緊接著,對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業務進行余額管控的消息傳出。
同時,據媒體報道,監管部門已統一房地產信託業務放行標准,地產信託業務二級資質將無法穿透兩層,這意味著二級資質的孫公司將無法開展信託業務貸款。
調控還在持續升級。8月份,銀保監會向各銀保監局信託監管處室下發了《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關於進一步做好下半年信託監管工作的通知》(信託函〔2019〕64號)(下稱「64號文」),對下半年信託業的監管重點進行傳達。
根據「64號文」的要求,按月監測房地產信託業務變化情況,及時釆取監管約談、現場檢査,暫停部分或全部業務、撤銷高管任職資格等多種措施,堅決遏制房地產信託過快增長、風險過度積累的勢頭。
嚴監管深意
多位信託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房地產信託的監管處於一個比較大的邏輯與思路框架下。那麼,嚴監管的深意究竟何在?
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對記者分析稱,房地產信託經歷了嚴監管,但並不是完全被禁止,更多是在前期增長過快的情況下,配合穩房價和穩預期,適當地控制增長的節奏。「畢竟房地產行業無論對於國民經濟增長還是居民財富都有較大影響」。
「避免資金過度投入到一個領域,集中度太高也有比較大的風險,這也是原因之一。」袁吉偉進一步表示。
廖鶴凱對記者分析稱,2019年,監管對地產信託的調控力度大於往年。事實上,這類政策並不僅是針對信託領域。在整個房地產行業資金來源里,信託只能說是一種補充融資手段。「之所以在信託方面也做單獨強調,是有一定原因的。從以往情況來看,在銀行對房地產行業融資收緊的情況下,如果信託再放開口子,一定程度上會減弱政策的效力」。
某中型信託從業人士王誠(化名)告訴記者,嚴監管形勢可以說是「前所未有」,這也與當前宏觀經濟及金融市場所面臨的環境息息相關。在風險易發高發階段,進行嚴監管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利於行業長遠穩健發展。
「雖然短期、單體來看,調控對信託公司的經營業績會帶來一定壓力,但從長遠、整體來看,嚴監管對信託行業、地產行業乃至國家宏觀經濟都十分有必要。」李琦補充道。
廖鶴凱亦告訴記者,監管趨嚴,無論是對房地產業自身發展還是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具體來看,如果過多資源投放到地產領域,一定會擠壓到對其他部門的投入,這樣反而會阻礙房地產業的長期發展。結合行業特點來看,房地產大概率是在其他行業發展好的基礎上才能得到長遠發展,反之則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進而對金融體系造成影響。
也有分析認為,從長期來看,房地產業依然是有發展空間的領域,只不過已經過了高速發展期,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後續的存量市場會衍生出新的業務機會,最終整體地產行業的回報率會趨於平緩,但按照行業特點,依然會比傳統行業的回報率略高。
事實上,多位信託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存量業務的規模來看,房地產信託或會成為信託轉型的立足點。
以轉型方向之一的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為例,雖然信託目前還處在「霸屏」房地產一級市場,REITs業務量還很小,可一旦進入到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博弈階段,信託或將會積極介入。
針對目前REITs業務面臨的租金回報率不高問題,廖鶴凱認為,未來這一點或許會發生改變,去杠桿的精髓在於回歸資產本身的價值。
另一方面,從信託自身來看,最大的優勢在於跨市場操作,回歸本源意味著不僅僅限於資金類信託管理。而房地產作為我國家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存量市場的角度看,信託依然有很多機會。

4. 如何發展信託

近年來,信託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信託行業信託資產總額持續攀升。前瞻網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房地產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信託行業資產總額達到了7.47萬億元,相比上年提高55.27%。伴隨著信託行業快速發展,信託行業兌付危機頻頻爆發。

2012年以來,信託行業信託產品兌付風險的暴露日漸頻繁,尤其是在房地產信託領域,信託兌付危機頻頻出現,數家大型信託公司接連曝出信託產品兌付危機,涉及金額都非常大,反映出信託產品市場風險積聚比較嚴重,部分風格激進、業務集中、兌付時間集中的公司面臨著較大風險。

信託業頻頻爆發的兌付危機折射出了信託業發生的深層次困境。從我國信託行業業務結構變化情況來看,融資類業務佔比近年來雖然有所下滑,但是依然占據主要部分,截至2012年末,信託行業融資類業務佔比依然高達48.87%。

由於我國信託行業業務結構以借貸融資為主,所以信託公司在經濟周期波動和轉換過程中面臨較大的信用風險管理壓力,借貸融資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兌付(償付)風險日益突出。

融資性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缺乏流動性,缺少風險定價、風險轉移、風險緩釋機制,所以一旦經濟下行,信託行業融資類業務將面臨很大的兌付風險。而且,由於信託行業面臨著剛性兌付的「潛規則」,所以融資類業務的兌付風險全部轉入了信託公司內部,一旦出現兌付問題,信託公司就要想辦法進行兜底處理完成兌付。

在不健康的業務結構和「剛性兌付」的雙重壓力下,信託行業發展顯得「異常脆弱」,一旦經濟下行,很多信託公司將面臨著巨大的兌付壓力,事實上,很多兌付風險依然沒有暴露,而且在不斷集聚。

從商業銀行的經營情況來看,截至2013年3月末,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達到5243億元,同比增長20.7%,不良貸款率0.99%,比年初上升0.02個百分點。這已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來,不良貸款余額連續六個季度反彈,未來一段時期不良貸款規模可能還會繼續攀升。商業銀行尚且如此,作為風險承受程度更高的信託行業,面臨的兌付危機可想而知。

信託行業步入了調整期,行業發展亟需轉型。從中國經濟金融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信託公司發展空間依舊廣闊,盡管要經歷轉型期帶來的痛苦,以及承受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但是轉型也是信託行業尋求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

前瞻網認為:信託行業需要尋求經營戰略的重新定位,未來可選的經營戰略轉型方向包括:專業私人財富管理信託公司、專業的金融信託服務機構、以投資管理為主的專業信託公司、綜合性的信託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

信託公司都應該選擇自身的轉型道路,盡管轉型道路選擇可以不同,但是無論如何,信託公司都應當在專業投資(資產)管理能力和高凈值客戶的服務能力方面尋求提高和突破,從而實現信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5. 華夏幸福11億信託計劃逾期,是何緣故導致

主要是因為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強,導致華夏幸福的融資渠道受限,所以資金流受到損害。近日,根據媒體報道,融信託對外發布公告表示,由於華夏幸福沒有及時支付信託,導致其相關信託項目無法及時清算,涉及超過11億元人民幣。據中融信託公司內部員工透露,信託公司一直在和華夏幸福公司進行溝通,但一直沒有收到相關的確切回復,目前公司已經開始相關的法律程序了。受該消息的影響,華夏幸福的債券全面下滑,其境外發布的美元債也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市場都在討論華夏幸福的兌付危機和風險。隨後多家金融機構也將華夏幸福的信用評級下調,其股價也出現了較大的跌幅。

大多數人對信託的想法依然是認為至少可以保本,但事實上,法規從沒有認定過信託保本,就算違約,虧損本金也是正常的。這次中融信託其實也是給所有投資者提了一個醒,要警惕信託投資,避免虧損。目前來看,華夏幸福的信託大概率會違約,未來公司也還能走變賣資產這一條道路了,畢竟未來房企的融資渠道只會越來越狹窄。

6. 信託產品風險

目前,我國信託產品風險主要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一)受託人的道德風險
由於從前我國的信託投資公司作為地方政府的第二財政,或者作為產業集團公司的投融資工具,加上原先監管機構對其定位從事銀行業務,遺留了不少問題。雖然第五次整頓將其定位於從事真正的信託業務,並且《信託法》和《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都規定了受託人不得利用信託財產為自己謀利益,要對受益人履行誠實、信用、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但是由於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天生的缺陷和缺少有效的外部監督,使得有些信託投資公司利用信託財產謀取自己的私利,主要表現在:一是利用不當關聯交易,對實際控制人進行利益輸出,或者掩蓋風險,或者抽逃資本金。所謂不當關聯交易就是不經過委託人和受益人同意,不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不以公平價格,將信託財產與固有財產、不同的信託財產、固有財產與關聯方和信託財產與關聯方進行交易。二是將超過信託合同約定產生的信託財產收益化為信託投資公司的收益。一般信託投資公司收取的信託報酬為信託收入的1% ,或者採取分級收取信託報酬,除去成本,信託報酬產生的利潤非常微薄。委託人和受益人往往誤將信託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固定收益率,一些信託投資公司就利用此點把超過信託合同的實際收益化為固有財產。三是挪用信託資金進行投資。
(二)風險傳染
因為信託產品跨機構跨市場,形成了一個較長的金融產品鏈,涉及很多利益主體,很容易將其中一環的其他主體和市場產生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政策風險傳染到信託產品。當然信託產品的風險也能夠傳染給其他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例如,根據銀監會的統計,由於股票市場本身的各種風險,導致部分進行股票投資的信託產品不能按時兌付,2005年5月末佔全部未兌付信託產品的11% 。
(三)政策法律風險
這首先表現在最近兩年一些信託產品本身就是規避監管、利用制度缺陷進行創新而設計出來的,如一些進行股權投資的房地產信託產品、信託資產轉讓信託產品、信貸資產證券化,就是滿足項目資本金要求、滿足流動性比例、滿足資本充足率等監管要求和受到宏觀調控運應而生的。其次是一些信託產品是以土地、財政收入作擔保進行信用增級的。而政策和法律在這些方面的規定是不完善的,極易造成擔保無效和非法。2005年中央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收緊地根,使得土地不能變現交易,或者財產收入擔保沒有進入預算,或者財政收入不足,導致擔保無效,或者不合法。再次是法律和政策沒有規定,缺乏配套措施。如有的信託產品以財產受益權設計信託計劃以處置爛尾樓、投資房地產開發,意味著財產所有權的變更。按照目前有關房地產所有權變更登記的規定,要支付3%的契稅,如果雙方平攤意味著融資成本的提高。對信託公司而言,收取手續費才1%,而支付的手續費高達1.5%。況且,一旦發生法律糾紛,沒有登記過戶的房地產沒有抗辯權,也就難以保證信託財產的獨立性、強制執行的禁止和風險隔離。
(四)受託人風險管理技術低
信託投資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投資的領域非常廣,投資的方式非常靈活,但大部分是以貸款和股權投資方式運用於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投資領域廣,投資方式靈活,需要多方面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專業的風險管理能力,信託投資公司雖然可以干中學,但往往准備不足,經驗不夠。如房地產項目由於政策變化,風險高,信託產品存續期間沒有現金流,或者項目本身階段性產生的現金流不足以還本付息,銀行不做,開發商才找信託投資公司進行融資的。
信託投資公司對於政策不僅沒有足夠的風險分析,而且對於房地產領域的專業知識也非常欠缺,從而導致風險管理能力低下。據銀監會統計,到2005年5月底,不能兌付的房地產類信託產品佔全部不能兌付信託產品的61% 。
(五)缺乏流動性,使之不能有效分散、轉移、對沖風險
根據《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信託投資公司不得發行委託投資憑證、代理投資憑證、收益憑證、有價證券代保管單。這意味著現有的信託受益權只能以合同而不是信託受益憑證方式成立,且不能標准化分割。信託合同的私募性質和200份限制,使得信託產品二級市場交易成本極高。現有的網上轉讓、銀行質押貸款等轉讓方式無法滿足流動性的需求。信託產品缺乏流動性使得與其他金融產品缺少套利空間,也就是信託產品可以向其他金融產品套利,而其他金融產品無法向信託產品套利。這不利於信託產品的優化配置資源和價格發現,成為集聚風險的「窪地」。

7. 剛性兌付通俗理解

所謂「剛性兌付」,就是信託產品到期後,信託公司必須分配給投資者本金以及收益,當信託計劃出現不能如期兌付或兌付困難時,信託公司需要兜底處理。
「剛性」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不論市場怎麼變動,我們購買的理財產品所承諾的,都不會有變,也就是說,即使理財產品虧損了,但是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也是是保本保息的,銀行依舊會按照此前約定將本金和利息給我們。這樣一看,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應該是極為有利的,既不用承擔風險,還能夠豐厚的回報。
【拓展資料】
那麼為什麼還要對這種剛性兌付的產品嚴加管控呢?為什麼會被制止呢?這是因為發行方承諾了保本保息,最後也要做到剛性兌付。但是其實這個理財產品是有可能虧損的,那麼如果出現虧損,怎麼辦?誰來墊付這虧損的本金和需要支付的利息?
所以,發行方就會想辦法,這就想要通過發行新的理財產品來籌集的資金,將這些資金用來兜底,或者以自有資金進行兌付。那麼這就會給金融市場埋下極大的隱患,將風險集中在金融機構的內部,如果行情一直不佳或是突然發生了大幅回撤,就會引發金融機構的兌付危機,當這種情況大面積出現時,就會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巨大影響。所以說,為了保證整個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行,這種剛性兌付的理財產品必定是需要調整的,而且剛性兌付還可能讓投資者養成「不承擔風險就能獲得收益」的意識,整體來看也不利於投資理財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於我們來說,既然這種保本保息的「好事」已經沒了,那麼就需要增加自己的風險意識。
事實上,我國並沒有哪項法律條文規定信託公司進行剛性兌付,這只是信託業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剛性兌付在房地產信託、政府融資類信託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及銀信合作理財產品中被執行,而證券投資類信託並不受此約束。監管層要求確保兌付的初衷是為了推動新業務,讓投資者消除疑慮,也是為了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防止因信託投資虧損誘發群體性事件。

8. 信託行業怎麼樣

信託抄資產隨著理財市場的繁榮而增長,在國際上是可以得出相關增長數據比例的。信託機構是中國具有搞成長特性的金融子行業,但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在中國信託機構發展所遇到問題的背景往往都是異常復雜的,行業的發展也不會一帆風順。

9. 「緊箍」再收緊 房地產信託風險防控壓力攀升

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窗口指導、余額管控成為了房地產信託業務的關鍵詞,今年以來,監管也在不斷「重拳出擊」遏制當前房地產信託業務違規亂象。11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位信託業從業人士處了解到,在展業層面,房地產信託業務大部分均做了收緊,今年以來,部分房企現金流緊張,可能存在風險加劇的情況。受「爆雷」潮的影響,1-10月,房地產信託領域違約金額已超400億元。在分析人士看來,從過往經驗看,調控房地產和房地產信託的嚴監管政策都會增大市場房地產信託違約規模,因而在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信託風險防控壓力增大。

三條「紅線」排查大幕開啟

為防範化解風險,監管專門針對房地產信託開啟了一輪專項排查。近日,有市場消息稱,銀保監會近日下發了《關於開展新一輪房地產信託業務專項排查的通知》,並要求各地銀保監局於11月30日前將排查情況上報。

從多位信託業從業人士處獲悉,上述消息屬實,此次銀保監會排查的問題主要為,是否違反「四三二」要求、是否用於土地儲備、是否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是否協助金融機構進行監管套利,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違規行為。不過也有部分信託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這份文件應該主要是針對房地產信託業務較多的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業務佔比不大的暫未收到通知」。

「這次排查是一項例行檢查。」 一位信託公司從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主要排查房地產信託的三條「紅線」。這三條「紅線」是指監管層收緊房企融資較為清晰的三條標准,要求控制房地產行業的有息債務增長。

具體來看,「紅線」一是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紅線」二是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紅線」三是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根據三條「紅線」的觸線情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紅色檔三條「紅線」都觸碰到了則不得新增有息負債。橙色檔碰到兩條「紅線」則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5%。黃色檔碰到一條「紅線」,則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10%。綠色檔三條「紅線」都未碰到,則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15%。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輪專項排查會進一步實質收緊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資金投向,部分房企現金流緊張,預計市場並購風潮還會持續較長時間。

年內違約規模已超400億元

2020年,信託行業兌付延期頻發,房地產信託的違約情況也持續走高。北京商報記者從用益信託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房地產信託領域違約金額總計達到411.37億元。

從具體的時間節點來看,今年3月,房地產信託的違約走向小高峰,當月違約金額達到115.12億元,後又在4月回落至82.25億元。到6月又迎來一波增長,當月違約金額達到134.56億元。10月信託行業共發生27起違約事件,其中房地產信託的違約金額為2.3億元。

一家信託公司相關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稱,在房地產信託運作過程中,投資者先將資金委託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再委託信託經理篩選優質房地產項目。信託公司和信託經理能否勤勉盡職地履行職責,也直接影響房地產信託產品的安全性。這位信託公司人士直言,現在房地產信託沒有好的備案項目,再用之前的項目結構借錢只能增加公司債務,達不到監管機構的要求,再加上房企普遍面臨融資收緊的情況,現金流緊張,風險有加速暴露的可能。

在資管研究員袁吉偉看來,短期內房地產市場行業景氣度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一方面銷售資金回籠放緩,外部融資渠道受阻;另一方面房地產企業的債權融資、信託融資等大量到期,如果不能有效調配資金,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從過往經驗看,歷次調控房地產和房地產信託的嚴監管政策都會增多市場房地產信託違約規模,並在調控後的半年到一年達到違約高峰。因而在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信託風險防控壓力增大。

合規、風險指標面臨雙向承壓

一直以來房地產信託就備受業內關注,一邊是房企對資金的渴望,一邊是監管的不斷嚴控,房地產信託的成立規模也在持續波動。來自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末,房地產資金信託余額為2.5萬億元,同比2019年二季度末2.93萬億元下降14.68%,環比一季度末2.58萬億元下降3.1%。

今年6月,銀保監會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信託公司存在未嚴格執行房地產信託貸款監管政策,向不滿足「四三二」要求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提供貸款;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提供土地儲備貸款或流動資金貸款;以向開發商上下游企業、關聯方或施工方發放貸款等名義將資金實際用於房地產開發,規避房地產信託貸款相關監管要求等問題。

在全行業收縮的時候,房地產信託產品的合規性和風險性亟待檢驗,在廖鶴凱看來,房地產業務階段性規模受限,不過存量規模依然很大,對信託公司來說,後續可以持續提升股權投資比重,待政策成熟可以加快布局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業務。

正如袁吉偉所言,房地產信託被嚴監管預示著傳統信託業務的增長空間將越來越受到制約,傳統粗放的高增長模式越來越難以持續。他進一步指出,信託公司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就要順應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趨勢,順應監管新要求,明確新的有效業務組合和市場方向,塑造與之相匹配的專業能力,獲取新的增長驅動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占據資管新時代的一席之地。

10. 目前為止有信託不能兌付案例嗎

從06年信託整頓以來還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信託項目都准時足額的兌付了收益;但是專有一些項目確實是出屬了一些問題,例如最後收益沒有達到,但是信託公司為了保全名譽,都自己為客戶兌付了收益。
投資有風險,這對任何投資都是一樣的,即使信託這樣的低風險項目也有風險,畢竟銀監會規定信託合同不能出現保本保息的字樣。

閱讀全文

與房地產信託兌付危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租賃交營業稅嗎 瀏覽:570
理財產品一萬塊 瀏覽:236
四川融資租賃備案 瀏覽:726
投融資業務經理職位描述 瀏覽:287
大學畢業後投資理財案例 瀏覽:213
信用卡金融機構可以發行么 瀏覽:654
如何在交易軟體裡面嵌入公式 瀏覽:735
msd指標指哪個 瀏覽:264
同花順指標行業漲幅 瀏覽:129
金融服務納稅服務收入確認條件 瀏覽:958
中證800證券保險指數 瀏覽:126
江蘇京東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26
四川寶亞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35
大學生到金融機構 瀏覽:560
農發行簡訊金融服務平台工作 瀏覽:65
銀行人員推薦理財產品 瀏覽:582
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還沒扣費可以退嗎 瀏覽:911
融資買入非標的證券 瀏覽:721
漢口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瀏覽:437
股指期貨次日分析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