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海地產總部投訴電話
煙台中海地產中海國際社區收誠意金高達60%,審批花半年,混亂的一家公司。
第一:一萬七的地下室小棚,收一萬元誠意金,誠意金占總款比例高達60%,這種非法集資方式沒人管嗎?????
第二,請問煙台中海是要步行走去月球做審批?賣個地下室小棚要審批半年???
我是中海國際社區的業主,10月去買地下室小棚,當時告知地下室小棚在做活動,就買了兩間.
售樓小姐說需要每個地下室小棚各先交一萬元,月底或者下月初交其餘的錢.
詢問售樓小姐,不會到時候又漲價吧,售樓小姐說:不會的。所以他們給了很多張紙簽字,讓簽什麼就簽什麼,認為只是走個過場。
最終簽字的合同全部拿走了,僅僅給了我們兩張收據。收據上寫的是:誠意金。
一個月過去了,沒動靜,因為當初購買車位,也是拖拉了快一個月,以為這家公司的辦事效率就是這么慢,沒在意。
兩個月過去了,詢問,告知在審批中,辦好了會給我們電話。
三個月過去了,詢問,告知依然在審批中,說如果等不及可以申請退款。都已經等了三個月,只能壓著怒火繼續等。
五個月過去了,打電話告知賣不了了,來退款吧!!!!!!!!!!!!!
簡直要氣炸了!!!!
第一:一萬七的小棚,收一萬元誠意金,誠意金占總款比例高達60%,這種非法集資方式沒人管嗎?????
第二,請問煙台中海是要步行走去月球做審批?賣個地下室小棚要審批半年???
之前還有中海國際社區四期的建築工人因為錢的問題跑來二期跳樓的。
中海國際社區是我住過最差隔音的樓盤,樓上和隔壁打呼嚕,都聽的一清二楚。節省建房材料不是這么個省法!!!!
大企業最重要的是誠信和質量。繼續作吧,中海。
㈡ 中海龍灣國際的中海地產
「中海地產」是中國海外集團(1979年6月於香港成立)房地產業務的品牌統稱,該品牌誕生成長於香港,輻射至澳門,發揚光大於中國內地。1992年以「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00688HK)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首開中資企業以香港本地業務資產直接上市之先河。2007年,公司入選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是首家入選恆指的中資地產股。2010年底,公司實現銷售額671億港元,營業額443億港元,凈利潤123.7億港元。2010年末,公司總資產達1622億港元,凈資產達579億港元。截至2011年7月,擁有土地儲備面積近4000萬平方米。2010年,公司獲選首次設立的「恆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並榮登英國《金融時報》「全球500強」。
㈢ 「三道紅線」壓力下 穩居「綠檔」房企迎來沖刺窗口期
自去年8月,「三道紅線」監管新規公布以來,一直是行業熱議的話題。「2021年1月1日開始執行,力爭3年內全行業達標」的計劃,讓房企在2020年的年報業績分析中,大都將筆墨著眼於降負債、調結構、增加現金流。
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某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500強房企2020年資產負債率均值為78.77%,同比下降0.89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首次下降;凈負債率均值為85.08%,同比下降11.62個百分點,相比2019年有大幅改善。
當多數房企都忙於脫「紅」之時,部分穩居「綠檔」的企業,則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沖刺窗口期。
「三道紅線」效果顯現 房企整體負債好轉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聯合召開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對12家試點房企有息負債規模設置了「三道紅線」,其中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凈負債率不得超過100%;現金短債比要大於1。
依據「三道紅線」規定,如果三項指標均不達標,歸為「紅檔」,有息負債規模不得提升;兩項不達標,歸為「橙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一項不達標,歸屬「黃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三項指標全部達標,歸為「綠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5%。
「三道紅線」監管新規的出台,對房企財務指標提出更為具體的要求,明確限制房企債務規模的無序增長。「控負債、降杠桿」成為眾多房企聚焦的熱點和發展的方向。
時隔半年有餘,隨著房企年報的集中發布,「三道紅線」的效力開始顯現。
截至2020年末,除了龍湖集團、合生創展、華潤置地、中海地產、世茂股份、大悅城地產、SOHO中國、信達地產、華僑城A等仍保持「零踩線」以外,迪馬股份、越秀地產、金輝集團、遠洋集團、中國金茂、五礦地產、建發國際等房企通過「促回款、降負債」等措施的實施,也實現「降檔」,躋身「綠檔」房企行列。
據貝殼研究院發布統計表明:截至3月31日,超62家房企發布年報,其中近五成房企「三道紅線」實現降檔,3家房企保持紅檔,12家房企保持綠檔。被統計的房企中,未出現「升檔」企業。
綜上,貝殼研究院認為,「三道紅線」融資新規效果逐漸顯現,房企「降負」成為行業整體趨勢,且成果顯著。同時,房企包括融資、取地、分拆上市等重要經營環節,都將與企業踩線情況密切關聯,預期房企整體負債情況將進一步好轉。
管理紅利時代 良好財務結構構築更廣發展空間
回溯2020年發展,在多家2019年被劃為紅檔的房企忙於降負債、調結構之時,龍湖集團、招商蛇口、中海地產等始終保持在「綠檔」的房企顯得更為從容。
以龍湖集團為例:根據龍湖集團發布的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凈負債率較上期進一步下降至46.5%,達到近5年來最低水平;現金短債比達到4.24倍,剔除預收款後,資產負債率為67%,依然穩居「三道紅線」綠檔。
截至2020年末,龍湖集團綜合借貸總額為1673.7億元,平均借貸成本降至4.39%,平均貸款年限增至6.59年,境外美元票據、國內公司債券的長年期、低票息屢屢刷新業內記錄。截至2020年末,龍湖集團現金及銀行存款合計778.3億元,同比增長28%。
扎實穩健的財務盤面,給龍湖的發展留下了足夠的運營和拓展空間,且讓其在銷售、土地拓展、多元化開拓等方面均取得不錯進展。
2020年龍湖實現全口徑銷售合約銷售金額2706.1億元,銷售面積1616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11.6%和13.5%,目標完成率104%。截至報告期末,新增土儲建築面積2567萬平方米,其中權益面積1847萬平方米,權益佔比72%左右。其中一二線城市獲取的土地總建面達到88%。
在商業運營方面,盡管受到疫情黑天鵝影響,2020年龍湖全年仍然守時、保質地新開10座商場,商場銷售額增長14%至305億元,商業租金增長23%至58.2億元。同時,在租賃住房、智慧服務等也取得新進展。
龍湖集團戰略執行層面展現的韌性,亦是其他「綠檔」頭部企業的一個縮影。在行業整體忙於調整債務結構之時,這些企業在已率先調整好狀態迎接行業新的挑戰。
例如,中海地產便在不久前的業績上表示,「未來5年,銷售規模肯定會按年兩位數增長;商業的收入、物業出租的租金,也應該會按照比較好的兩位數增長。」而華潤置地亦有著相類似的目標,預計「十四五」末期將在2020年基礎上實現權益簽約額和租金收入雙翻番。
過往的積累,讓綠檔頭部房企們在充滿不確定的大背景下,看到更多確定性。與此同時,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他們也在鞏固更多錨定未來的能力。
如龍湖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邵明曉所言,多年來,龍湖集團一直在強化能力杠桿、降低財務杠桿。「未來房地產的發展是很難再依靠高的財務杠桿去做,更多要靠未來的能力杠桿去做。」
圍繞「空間即服務」戰略,龍湖集團的寬業務圍欄能力正在不斷強化。今年年初,龍湖集團正式推出全新生活服務品牌「塘鵝」,將房屋租售、房屋裝修增設為集團新的主航道業務,圍繞居住需求的衍生,激發新的增長動能。
有業內人士表示,「三條紅線」「兩集中」等政策相繼出台,標志著房地產行業正式進入管理時代,這是唯有能力者居之的行業新階段,而達標、穩健的財務數據則是這個時代的入場券。
在這個土地紅利、金融紅利相繼褪去的新時代里,「綠檔」房企們的沖刺窗口期或已經來臨。
㈣ 中海地產的性質為什麼三方上寫的是三資企業,之前一直以為是國企的。所以中海到底算不算國企
不是國企,是國資委直屬央企。
中海地產,其實它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旗下中國海外集團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品牌總稱,擁有2個港股上市平台:中海發展(HK.00688)和中海宏洋(HK.00081)。
二者實質上是平行關系,主要區別是進駐城市的不同,前者主要進駐一、二線城市以及各區域核心城市,而後者更多的是三線或非核心區域城市。不過也有例外,比如蘭州、合肥等省會城市也是在中海宏洋的業務范圍內。平時所說的「中海地產」就是上述這兩個集團的統稱。
所以無論是哪個集團的項目,一般都使用「中海地產」作為宣傳品牌。
地產行業都是一樣,除了少部分集團/總部員工外,絕大部分的人力關系都是在地區的某個項目公司。也就是說跟你簽約的僱傭方不可能是中海地產集團公司,而是下面很多層級之下的某個子公司。
三方上的「三資」是這個項目公司的屬性而已。至於為什麼要設置這樣的子公司,emm,那就是個不太方便展開的話題了,等你入行之後就知道了,地產老鳥們一直說的「地產原罪」,就是和這個有關。
如果招聘流程正規、面試時考察的公司環境正常,不是那種莫名其妙的物業里簡陋、臨時的小破房間,應該沒啥大問題。
公司堅持做「四好」公司,即「好產品、好服務、好效益、好公民」;堅持「悅享空間,智慧物聯,綠色科技,健康生活+」的產品設計理念;堅持「過程精品,樓樓精品」的開發理念;堅持「客戶至上,行穩致遠」的客戶服務理念。
創立並經營「海之子」「海之星」「海納」三大人力資源品牌,選聘高校優才與社會英才,構建體系化的人才培養機制,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歷經40餘年的發展,公司建立起「住宅開發」「城市運營」「創意設計及現代服務」三大產業群。
公司構建了業態多元、產業多樣的城市運營產業群,涵蓋寫字樓、購物中心、星級酒店、地鐵上蓋、城市更新、物流等產業。
作為國內最大單一業權寫字樓發展與運營商,公司擁有45棟甲級寫字樓,運營總建築面積287萬平方米;在倫敦金融城,持有並運營四座百年標桿性商廈。創立Officezip自由辦公品牌,進駐北京、上海等6個城市,總運營面積超過7.4萬平方米。
在北京、上海、濟南、成都、珠海等地投資運營環宇城、環宇薈、環宇坊、富華里等13家綜合性購物中心。公司旗下擁有12家星級酒店,分布於北京、深圳、珠海、海南、澳門等地。
公司致力於城市更新與區域綜合開發,構建起投融資、土地整理、區域規劃、地產開發、工程建設、產業導入、商業運營、物業管理全業務鏈。
在北京石景山區投資建設長安街西沿線規模最大的棚改項目——北辛安項目;在濟南投資開發山東省最大的棚改項目——華山瓏城;2017年11月,中標成都市天府新區超高層項目,打造成都新地標;2018年10月,獲得上海市中心城區最大規模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紅旗村項目。
公司在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地開發建設數十個地鐵上蓋物業;建立長租公寓產品體系,設立海堂、友里兩個品牌;在天津濱海新區運營管理規模超50萬平方米的倉儲物流基地,以「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為契機,進軍物流產業,構築輻射全國的物流服務網路。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海地產
㈤ 中海地產負債多少錢
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中海地產的資產負債率為60.2%,網路貸款比率為33.8%。加權平均融資成本為3.6%。2020年、2019年同期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9.77%和60.07%。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海地產銀行余額和現金為人民幣1174.3億元.
中海地產是央企還是國有企業?
首先說性質,不是國有企業,而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中央企業。說是中海地產,其實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旗下中國海外集團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品牌總稱,擁有中海發展和中海宏洋兩個港股上市平台。兩者實質上是平行關系,主要區別是進駐城市的不同,前者主要進駐一、二線城市及各地區的核心城市,後者以三線或非核心地區城市居多。但是,也有例外。例如蘭州、合肥等省會城市也在中海宏洋的業務范圍內。平時所說的「中海地產」是上述兩個集團的總稱。所以,任何集團的項目一般都使用「中海地產」作為宣傳品牌。
中海地產的發展
中海地產認為客戶是為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產品創新的原動力。公司落實從項目定位、設計、施工、銷售、准入到後期物業服務全過程的客戶服務理念。中海地產從顧客的角度看待房地產開發運營的整個業務,重視顧客反饋的建議和意見,將地區公司顧客滿意度指標評價納入其績效評價范疇,從顧客利益出發,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
目前,為了適應新時期客戶的新需求,公司把智慧化、工業化作為產品質量升級的兩大方向。公司將與華為等科技企業合作,引領智能小區、智能家居的研發與應用,在上海建設全球首家5G小區中海一如府;在40多家同行企業中脫穎而出,參與《智慧小區建設規范》、《智慧建築設計標准》兩個國家標准編制。
㈥ 中海地產
看看我的,比他們都好
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strength),競爭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因此,清楚的確定公司的資源優勢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對於制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SWOT分析的步驟:
1、羅列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可能的機會與威脅。
2、優勢、劣勢與機會、威脅相組合,形成SO、ST、WO、WT策略。
3、對SO、ST、WO、WT策略進行甄別和選擇,確定企業目前應該採取的具體戰略與策略。
SWOT矩陣:
優勢 劣勢
機會 so戰略(增長性戰略) wo戰略(扭轉型戰略)
威脅 st戰略(多種經營戰略) wt戰略(防禦型戰略)
競爭優勢(S)是指一個企業超越其競爭對手的能力,或者指公司所特有的能提高公司競爭力的東西。例如,當兩個企業處在同一市場或者說它們都有能力向同一顧客群體提供產品和服務時,如果其中一個企業有更高的贏利率或贏利潛力,那麼,我們就認為這個企業比另外一個企業更具有競爭優勢。
競爭優勢可以是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技能優勢:獨特的生產技術,低成本生產方法,領先的革新能力,雄厚的技術實力,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豐富的營銷經驗,上乘的客戶服務,卓越的大規模采購技能
●有形資產優勢:先進的生產流水線,現代化車間和設備,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儲存,吸引人的不動產地點,充足的資金,完備的資料信息
●無形資產優勢:優秀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商業信用,積極進取的公司文化
●人力資源優勢:關鍵領域擁有專長的職員,積極上進的職員,很強的組織學習能力,豐富的經驗
●組織體系優勢:高質量的控制體系,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忠誠的客戶群,強大的融資能力
●競爭能力優勢:產品開發周期短,強大的經銷商網路,與供應商良好的夥伴關系,對市場環境變化的靈敏反應,市場份額的領導地位
競爭劣勢(W)是指某種公司缺少或做的不好的東西,或指某種會使公司處於劣勢的條件。
可能導致內部弱勢的因素有:
●缺乏具有競爭意義的技能技術
●缺乏有競爭力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人力資源、組織資產
●關鍵領域里的競爭能力正在喪失
公司面臨的潛在機會(O):
市場機會是影響公司戰略的重大因素。公司管理者應當確認每一個機會,評價每一個機會的成長和利潤前景,選取那些可與公司財務和組織資源匹配、使公司獲得的競爭優勢的潛力最大的最佳機會。
潛在的發展機會可能是:
●客戶群的擴大趨勢或產品細分市場
●技能技術向新產品新業務轉移,為更大客戶群服務
●前向或後向整合
●市場進入壁壘降低
●獲得購並競爭對手的能力
●市場需求增長強勁,可快速擴張
●出現向其他地理區域擴張,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
危及公司的外部威脅(T):
在公司的外部環境中,總是存在某些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地位構成威脅的因素。公司管理者應當及時確認危及公司未來利益的威脅,做出評價並採取相應的戰略行動來抵消或減輕它們所產生的影響。
公司的外部威脅可能是:
●出現將進入市場的強大的新競爭對手
●替代品搶占公司銷售額
●主要產品市場增長率下降
●匯率和外貿政策的不利變動
●人口特徵,社會消費方式的不利變動
●客戶或供應商的談判能力提高
●市場需求減少
●容易受到經濟蕭條和業務周期的沖擊
由於企業的整體性和競爭優勢來源的廣泛性,在做優劣勢分析時,必須從整個價值鏈的每個環節上,將企業與競爭對手做詳細的對比。如產品是否新穎,製造工藝是否復雜,銷售渠道是否暢通,價格是否具有競爭性等。
如果一個企業在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優勢正是該行業企業應具備的關鍵成功因素,那麼,該企業的綜合競爭優勢也許就強一些。需要指出的是,衡量一個企業及其產品是否具有競爭優勢,只能站在現有潛在用戶角度上,而不是站在企業的角度上。
企業在維持競爭優勢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自身的資源和能力,採取適當的措施。因為一個企業一旦在某一方面具有了競爭優勢,勢必會吸引到競爭對手的注意。一般地說,企業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建立起某種競爭優勢;然後就處於維持這種競爭優勢的態勢,競爭對手開始逐漸做出反應;而後,如果競爭對手直接進攻企業的優勢所在,或採取其它更為有力的策略,就會使這種優勢受到削弱。所以,企業應保證其資源的持久競爭優勢。
資源的持久競爭優勢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企業資源的競爭性價值和競爭優勢的持續時間。
評價企業資源的競爭性價值必須進行四項測試:
1、這項資源是否容易被復制?一項資源的模仿成本和難度越大,它的潛在競爭價值就越大。
2、這項資源能夠持續多久?資源持續的時間越長,其價值越大。
3、這項資源是否能夠真正在競爭中保持上乘價值?在競爭中,一項資源應該能為公司創造競爭優勢。
4、這項資源是否會被競爭對手的其他資源或能力所抵消?
影響企業競爭優勢持續時間的主要因素有三點:
(1)建立這種優勢要多長時間?
(2)能夠獲得的優勢有多大?
(3)競爭對手做出有力反應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企業分析清楚了這三個因素,就可以明確自己在建立和維持競爭優勢中的地位。
當然,SWOT分析法不是僅僅列出四項清單,最重要的是通過評價公司的強勢、弱勢、機會、威脅,最終得出以下結論:(1)在公司現有的內外部環境下,如何最優的運用自己的資源;(2)如何建立公司的未來資源。
㈦ 為什麼國外籌資成本比國內低
因為利率低了,百姓不願意儲蓄,會使銀行的存款額度下降,需要支付的存款利息也會減少。同時,貸款利率也將下降,貸款成功率會提高的。
公司發行債券時,會提前規定一個票面利率。當票面利率跟市場利率出現差異的時候,債券的發行價格就可能高於票面價格(溢價發行)或低於票面價格(折價發行)。
貸款與發債均為債務,均需償還,但貸款是借當地銀行的錢,門檻相對較低,融資成本(主要是貸款利息)相對高一些;向社會發行債券的門檻相對較高,雖然融資成本(即債券利息支出)較低,但其他費用較高且獲得難度較大。
(7)中海地產半年報融資擴展閱讀:
海外債方面,受境外融資監管趨嚴影響,房企今年以來在海外融資上也是動作頻頻。觀點指數統計發現,2019年1-7月,房企通過發行海外債(含計劃)形式融資4328.97億元,數量168隻,數量、規模均創同期歷史新高。不過由於用途受限制,上述海外債幾乎都是借新還舊。
需要注意的是,受發債用途以及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影響,房企也在積極防範匯率風險。
觀點指數梳理發現,從年初至今已經有不少企業提前贖回海外債,比如世茂贖回5.5億美元2022年到期優先票據,贖回價相等於該等票據本金額的104.188%另加截至贖回日期(不包括當日)累計未付利息,贖回價合計5.78億美元。
㈧ 「三道紅線」試點房企再遭監管:拿地金額受限有房企已超標
深處監管深水區的房地產行業隱現著新信號。
據市場消息,被納入「三道紅線」試點的幾十家重點房企,已被監管部門要求買地金額不得超年度銷售額40%。這一比例限制不僅包括房企在公開市場拿地,還包括通過收並購方式獲地的支出。
「這不是一個新政策。」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從去年參加過「三道紅線」相關座談會的一位房企人士處獲悉,去年「三道紅線」監管政策推出後,監管層就提出重點監管「買地金額超年度銷售額40%」房企,之後通過動態監管,要求重點房企每月報送相關監測數據。
「現在每月上報的監測表中還要報送拿地信息,包括拿地額在銷售額中佔比。」該房企人士稱。
「三道紅線」首批試點企業的一位人士表示,「現在都是以收定支,房企大都是這么做的。」
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這一監管思路並不意外,近日高層已不斷釋放出加強房地產融資端監管信號。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指出,「要牢牢抓住房地產金融這個關鍵,嚴格房地產企業『三線四檔』融資管理和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
這日,住建部相關領導亦表示,「下一步還將加強房地產金融管控,完善房地產企業三線四檔融資管理規則」「加強住房、土地和金融信貸政策協調」。
一系列「負面」消息下,7月26日,房地產股遭遇「黑色」星期一,多隻地產股下挫。
「重點盯三個維度」
2020年8月底,住建部、央行在京召開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議指出,為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設置「三道紅線」。參與此次座談會的12家房企成為首批試點企業,分別是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中梁、保利發展、新城控股、中海地產、華僑城、綠地控股、華潤置地和陽光城。
2020年最後一天,有關部門再次召開關於「三道紅線」座談會,表示將對試點企業擴圍,數量可能會從12家擴大到30家。恆大、融創、陽光城、碧桂園、萬科5家企業參加了第二次座談會,此外還新增了華夏幸福、金茂、世茂、招商蛇口、龍湖等房企。
「三道紅線」下,房企紛紛將「零踩線」、降負債列為頭等大事。但同時,不斷有市場人士擔心,融資新規雖能有效控制企業表內財務杠桿,但房企仍有可能通過表外負債方式獲得外部資金;此外,房企採用聯合營模式的大部分重要信息並未公開披露,有可能加大市場評估開發企業真實信用指標的難度。
尤其在首批集中供地中,開發商多「馬甲」拿地、利用收購並躲避監管的現象不斷被媒體曝出,部分頭部房企激進拿地的情況也引發監管層注意,監管開始升級。
據一位券商人士透露,今年監管部門對於「三道紅線」試點房企重點盯上了三個維度,一是當年累計權益拿地金額不能超過累計權益銷售額的40%;二是過去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不能連續為負;三是每月上報商票數據。
就在6月30日,央行等監管部門將商票數據納入監控范圍,要求房企將商票數據隨「三道紅線」監測數據每月上報。現在,拿地數據也被納入房企每月須上報的監測報表中。
40%拿地金額佔比上限,在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大大限制了房企運用財務杠桿和高周轉來做大規模回轉空間,對於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的負面影響也是必然的,但總體而言有利於房企財務運行與現金流回歸到安全穩健區間。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該政策對熱點城市影響比較大。開發商拿地開始回歸熱點城市,特別是龍頭開發商對「兩個集中」供地模式下熱點地塊爭奪非常激烈。部分開發商還有做大規模動力,有些企業沖千億、沖萬億企業積極性很高,對這部分企業影響也比較大。
這些房企上半年拿地銷售比已超40%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注意到,根據買地金額不得超年度銷售額40%上限,2021年上半年拿地30強房企中,有12家已經過線。
一類是「零踩線」央企國企隊,它們資金充裕,成為此輪拿地主力,如招商蛇口、華潤置地、越秀地產、建發房產。
上半年國企央企中拿地最為激進的是越秀地產。根據克而瑞數據,前6個月越秀地產實現銷售收入487億元,卻豪擲436億元用於拿地,拿地銷售比高達89.5%。
4月26-27日,在廣州的集中供地中,越秀地產一次拿下8幅地塊,拿地金額為171.97億元,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
2021年越秀地產銷售目標為1122億元,以此計算,其全年拿地金額上限應為448.8億元,這也意味著即使完成全年業績目標,下半年不再拿一塊地,越秀拿地銷售比依然超標。
在幾個月前的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越秀地產地產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林峰透露,公司今年計劃買地金額將達到520億元以上,繼續保持較大投資力度。
建發房產、招商蛇口以及華潤置地上半年拿地銷售比分別為70.6%、50.9%和50.2%,亦均超標。
上半年,建發房產實現銷售收入934億元,新增土地價值659.2億元,拿地銷售比高達70.6%。且建發房產頻繁高溢價拿地、奪地王,其去年才突破千億元門檻。
值得注意的是,建發房產在去年也頻繁高溢價拿地,此前也曾多次拿下「地王」。在追求規模的同時,建發房產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建發房產沒有單獨上市,但以建發股份數據來看,2020年建發股份經營性現金流凈額97億元,同比降低13.34%。2021年一季度,建發股份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降162.3%至-407.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0.6%。
一位房企人士稱,此次監管層再度明確累計權益拿地金額不能超過累計權益銷售額的40%,預計這些企業後期會適當降低拿地力度,以達到40%標准。
另一類則是不惜冒著「踩線」風險,也要沖刺規模的房企,這部分佔了多數,如卓越集團(拿地銷售比93.8%)、綠城中國(65%)、中駿集團(57.9%)、中交房地產(52.1%)、新希望地產(52.6%)、融信集團(45.3%)、雅居樂(45%)等。
拿地銷售比最高的是卓越集團,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683億元,新增土地價值640.6億元,拿地銷售比高達93.8%。
上半年,卓越集團在北京狂攬四幅地。其中,5月11日,卓越聯合體拿下的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地塊和東小口地塊,未來地塊售價上限為6.3萬元/平方米,但該地塊競拍後樓面價已經高達5.32萬元/平方米,中間只有不到1萬元價差。
據媒體報道,2020年11月,卓越集團高層在內部會議上提出,兩三年內希望能做到行業TOP20。除了規模訴求,沖刺香港IPO也是卓越兇猛拿地的一個重要原因。
綠城中國今年上半年拿地888億元,占當期銷售額比重為65%。2020年,綠城就在土地市場頻頻拿地,對於規模拓展野心可見一斑。有分析稱,綠城中國優勢是第一大股東中交集團央企的信用背書,為其在資本市場融資提供便利。
截至2020年底,綠城中國凈負債率和現金短債比分別為66%和2,已符合監管要求;但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為71%,仍「踩中」一道紅線。拿地銷售比超過40%的雅居樂,同樣「踩中」一道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拿地銷售比達52.1%的中交地產已腳踩「三道紅線」。數據顯示,其2020年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83.4%,超出70%的紅線值;凈負債率為296.4%,同比上升146.2%。
相比之下,之前一些參加過「三道紅線」座談會的標桿房企則從拿地百強榜上「消失」了。債務壓力下,為達到國家對「三道紅線」要求,他們不得不收縮拿地,甚至通過降價促銷、甩賣資產等方式來改善財務狀況。
無論是在某指院還是克而瑞發布的上半年拿地百強榜中,中國恆大均未能上榜,進入榜單的最低門檻是37億元。這意味著中國恆大2021年上半年在土地市場上幾無收獲。
去年剛剛跨過3000億元銷售規模的世茂,上半年拿地金額也不過74.8億元,與其過去幾年高擴儲的態勢畫風變化略大。此外,中南置地、陽光城、雅居樂和佳兆業等房企上半年拿地規模也明顯降速。
分析人士預計,(40%拿地銷售比)政策落地後,預計第二批集中供地熱度會降低,整體土地溢價率會走低。
㈨ 中海地產好不好
中海的房子貴是相當的貴,很有高端樓盤的范。
不過質量真是相當的差!就拿我現在的房子說,上次下雨據物業人說查了500戶房子有300多戶漏水,頂樓的漏水尤其嚴重。中海地產的人根本不出面,修了很多次也沒修好。
更別提精裝房裡面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了。不過雖然說質量不好,但還是明確一點,中海是國企,很有歷史底蘊。
但雖然是國企,不過比比私企還坑!主要是中海建造成本控制太嚴,都是低價中標,然後合同中還有很多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