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籌資風險的成因及對策的 開題報告
籌資風險是指由於負債籌資引起、且僅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企業承擔風險程度因負債方式、期限及資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臨的償債壓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籌資決策除規劃資主需要數量,並以合適的方式籌措到所需資金以外,還必須正確權衡不同籌資方式下的風險程度,並提出現避和防範風險的措施。
一、籌資風險成因分析
籌資風險按成因不同,可以分為現金性籌資風險和收支性籌資風險兩種。
(一)現金性籌資風險。現金性籌資風險是指企業在特定時點上由於現金流量出現負數而造成的不能按期支付債務本息的風險。由於現金短缺、現金流入的期間結構與債務的期限結構不相匹配而形成的一種支付風險,它對企業未來的籌資影響並不大。同時,由於會計處理上權責發生制的影響,即使企業當期投入大於支出,也並不等於企業就有現金流入,即它與企業收支是否盈餘無直接關系。由此可以看出,此種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理財不當所致,從而表現為現金預算的安排不當或執行不力所造成的支付危機,或是由於資本結構的安排不當所致,以及債務的期限結構不盡合理而引發了企業在某一時點的償債高峰等。
(二)收支性籌資風險。收支性籌資風險是指企業在收不抵支的情況下出現的到期無力償還債務本息的風險。企業經營中的收不抵支即意味著經營虧損和凈資產總量的減少,從而對企業按期償還債務造成影響。據此可知,收支性籌資風險是一種整體風險,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就可能對企業債務的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絕非某一項或某一時點債務的償還與否問題。同時從這種風險產生的原因來看,一旦這種風險產生即意味著企業經營的失敗,或者正處於資不抵債的破產狀態,因此,它不僅是一種理財不當造成的支付風險,更主要是由於企業經營不當造成的凈資產總量減少所致。此外,從風險產生成因來看,不僅將使債權人的權益受到威脅,而且將使企業所有者面臨更大的風險和壓力。因此,它不是一種暫時性風險,而是一種終極風險,其風險的進一步延伸就將導致企業的破產,而且這種風險如不及時得到控制,將會給企業未來籌資和經營產生影響。
二、規避和防範籌資風險的措施
分析籌資風險成因的目的,就是要在明確其發生規律和程度的基礎上,採取科學的應對措施及時加以規避或防範,從而確保企業經營過程中理財的安全性。由於企業籌資風險的類別不同,產生成因對企業財務的影響也有差別,為此,實務中應根據不同類別的籌資風險提出不同的規避和防範對策。
(一)對於現金性籌資風險,從其產生的根源著手,應側重資金運用與負債的合理期限搭配,科學安排企業的現金流量。如果企業的負債期限與負債周期做到與生產經營周期相匹配的話,則企業總能利用借款來滿足其資金的需要。所以,按資金運用期限的長短來安排和籌集相應期限的負債資金,是規避風險的對策之一。企業如果能做到此點,不但可以產生適宜的現金流量,而且還可以在規避風險的同時,提高企業的利潤。當然要想科學合理地達到上述要求,企業就必須採取適當的籌資政策,即盡量用所有者權益和長期負債來滿足企業永久性流動資產及固定資產的需要,而臨時性流動資產的需要則通過短期負債,由此既避免了冒險型政策下的高風險壓力,又避免了穩健型政策下的資金閑置和浪費。當然,在實際工作中,不同企業或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面臨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決策人員在總的原則指導下,選擇更適合於當時條件下的對策。
(二)對於收支性籌資風險,必須從其產生的根源出發來尋求其具體對策,一般而言,應主要從兩方面來設計應對措施:1.從財務上看,資本結構狀況是產生收支性籌資風險的前提,因此,要想從總體上規避和防範風險,首先應從優化資本結構入手,因為,資本結構安排不當是形成收支性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資本結構的優化應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入手。從靜態角度而言,應主要是增加主權資本與負債的比率,從而達到降低總體風險的目的。從動態角度出發,應以資產利潤率和負債率二者的比較出發,強化財務杠桿的約束機制,自覺地調節資本結構中主權資本與負債的比例關系,即在資產利潤率上升時,調高負債率,提高杠桿系數,充分發揮杠桿效益;當資產利潤率下降時,適時調低負債比率,以防範其風險。當然,通過調整結構來規避和防範風險,必須建立在科學基礎上,既不可以為了規避風險而喪失杠桿效益,也不可以為了追求杠桿效益而提高杠桿系數加劇風險;2.債務重組。在實際工作中,一旦企業面臨風險,所有者和債權人的利益都將面臨風險,如果處理不當,雙方均將受到損失,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企業應採取積極措施做好債權人的工作,避免其採取不當措施,使其明確企業持續經營是保護其權益的最佳選擇,從而動員債權人將企業部分債務轉作投資或降低利率,即進行債務重組,適時進行債務重組是降低企業籌資風險,避免債權人因企業破產而造成損失的較好對策。當然重組計劃能否實施,關鍵取決於對重組和破產的理解,及對企業重組後持續經營的信心。
綜上所述,籌資風險是企業債務到期償還的不確定性和經營風險延伸造成的結果。因此,研究籌資風險與企業經營風險應綜合考慮,並由此探尋其規避和防範措施,是現代企業理財中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
⑵ 有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分析的開題報告跟論文嗎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的咨詢師戴智江先生認為,民營經濟的融資面臨的「三難」問題不是預算約束軟、硬的問題,而是體制性障礙問題。
一、民營企業在經過二十年的艱苦創業後,仍未獲得享受同國有企業在融資方面的同等待遇,在兩方面存在的不公問題:一是市場准入限制,二是融資渠道不暢,這已是民營企業難以發展的主要原因。
國有企業的社會地位和責任事實上鎖定了國有銀行的地位和責任,同時也決定了改革過程中金融資源的配置結構。這種融資體制對於民營經濟而言是「外生」的,它很難與民營經濟相兼容。國有企業融資強烈依賴著不斷輸入的金融體制。所以,國有企業對銀行貸款形成更強的依賴傾向。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的咨詢師戴智江先生談到,民營經濟的融資面臨的「三難」問題不是預算約束軟、硬的問題,而是體制性障礙問題。
體制性障礙反映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國有銀行不願意給民營企業放貸而承擔額外的風險。放貸給國有企業即使還不了,還有國企承擔壞帳,放貸給民營企業,若還不了,首先責問放貸人是否收受賄賂問題,即便民營企業有擔保、有抵押也難以和負背沉重債務包袱的國有企業平起平坐。
另一方面:銀行寧願多將錢放在央行超額准備金賬戶上也不願貸給效益好的民營企業,就好像一邊是愛哭的孩子有奶吃,一邊又是後娘的兒,哭也沒奶吃。銀行寧願把錢閑置在帳上,一可以減少損失,二可以躲避風險,旦求保險,如若貸給民營企業,由於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並且往往缺乏足夠的固定資產,這就使得大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時「成本高、抵押難、風險大」。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民間儲蓄已逾7萬多億元,如果加上居民持有的現金、外匯、債券等,實際民間金融資金存量已超過10萬億元。那麼,這么大一筆可用資金到底干什麼去了呢?答案是:這筆資金目前仍有2/3在閑置著。有位經濟學家形象的比喻為:困在籠子里的老虎,在籠子里既安全又可以觀賞,放出來就可能要傷人。因為即便它不吃不人,但它也有吃的教訓啊!真謂:老虎不吃人首先壞了名。本身民營企業在市場准入方面就有種種限制(武器製造)等。國家法律法規的限定外,各省、市、縣級政府由於存在行業壟斷和部門利益及地方保護主義,在民間投資的市場准入方面限制頗多。僅廣東東莞市的80個行業中,允許外資企業進入的62個而允許民營企業進入的只有42個,由此不難看出,民營企業在進入市場方面就顯現出和外資國企方面的嚴重不平等。
融資難、且渠道不暢一直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桎梏,當前,民營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還是靠自我積累和滾動發展,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很有限,由於體制因素,使得銀行對民營企業「惜貸」心理嚴重,同時也由於民營企業自身素質的缺陷,使銀行對其貸款存在「三難」即:抵押擔保難,跟蹤監督難和債權維護難。
「抵押擔保難」一方面是因為民營企業一般是中小企業,往往缺乏足夠的固定資產來作抵押,另一方面是因為抵押的程序繁鎖,評估費用高,加大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再一方面,信作的缺失、擔保體系的不健全也是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市場經濟實質上就是信用經濟、契約經濟,在信用缺失的情況下,銀行為了減少壞帳率,從1998年年起,我國商業銀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擔保制度,然而,由於中小企業本身可抵押物少,加之銀行對低押物的條件又比較苛刻,我國的擔保體系不健全,自然就是造成了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跟蹤監督難」由於銀企間信息不對稱,一方面,中小企業經營透明度低,缺乏規范的會計制度;另一方面,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方式靈活,生產的不確定性大,銀行不好固定跟蹤,從而使得銀行監督企業的成本高昂。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銀行更偏好於向大企業貸款,而不願意向中小企業貸款,這是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症結之二。
「債權維護難」所謂債權,是指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股票等方式募集資金。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實往往使其為獲得發債成功而存在設法隱瞞不利信息的「逆向選擇」行為同時也產生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道德風險」。在債權融資中,投資者與中小企業之間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一方面,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經營情況和業主能力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作足夠的了解,眾多投資者更不可能掌握詳細的企業信息資料,另一方面,債權融資中的債權性質使得投資者沒有足夠動力和應有的技能來評估市場信息,從而很難形成對中小企業的激烈機制,而這一點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特別重要。在信用缺失的情況下,一旦發生逃債現象,銀行和債權人維護自己權益的風險就會很大。所以對民營企業來說融資難的症結如果不解決,民營企業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二、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所有制歧視,從根本上建立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制度
無論從我國工業總產值的產出看,還是從整個GDP的產出看,非國有經濟所佔比重都迅速增大,民營經濟撐起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銀行對民營經濟的貸款還只佔相當小的地位,據樊鋼、王小魯《中國市場化指數——各地區市場化相對進程(2000年)報告》2000年全國金融機構全部短期貸款中,農業貸款佔7.4%,鄉鎮企業貸款佔9.2%。私營企業及個體貸款僅佔1%,三資企業貸款佔4.6%,僅以陝西省為例:2002年在全省工業增加值中65%是鄉鎮企業創造的;個體私營經濟在一、二、三產業的增加值達1069.67億元,佔全省GDP的58%。農業、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三部分的總增加值2117.56億元,已超過全省GDP總產出,為3303.401億元的一半以上,達到64%,資料顯示:2002年陝西省全部金融機構為農業、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提供的短期貸款總和僅佔全部短期貸款的30.62%,中小企業從國家銀行提供的短期貸款,則只佔其全部短期貸款的8.09%,四大國家銀行給中小企業的短期貸款也只佔其總額的10%左右,僅2001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7684684萬元,比上年增長15.7%,在中國這樣一個資本稀缺的經濟中,一方面國有銀行有大量的存款富餘,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又無法得到滿足,這是一種嚴重市場失靈現象(2002,李志贇)。這種對民營企業投資的所有制歧視,1)不利於對國有企業資產的兼並,收購、重組。2)不利於民營企業大量吸收民間資本,使本來暢通的融資渠道因體制原因而使得本來就短缺的資源閑置和浪費。3)不利於業績好,效益高的民營企業發行債券,股票、堵死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道路。
三、關於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的基本思路及框架
民營企業融資難題關鍵在政府。從美國企業的融資方式可以看出,企業融資方式選擇實際上取決於企業與各種金融中介關系,取決於金融中介在解決企業融資時所面臨的信息和控制問題的能力,(2002年,侯利)現實中無論是銀行還是證券市場都無法有效地對民營企業融資時所面臨的兩個問題進行控制。從而無法降低中介機構的交易成本與證券市場所承擔的風險,抵押貸款的高門檻又致使民企融資望而卻步,成為水中月、鏡中餅,擬建義三點:
1.從長期來講,宜放鬆銀行業的准入機制,應打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一統天下,銀行業也應引入競爭機制,目前我國四大國有獨資銀行應實行轉軌前的雙軌運行模式(2003,李華,楊金榮)為非國有銀行進入市場准入做准備。化大為小,發展地方中小銀行,讓銀行機構與民營企業同在一塊土地上共存榮,他們能充分掌握當地民營企業的信息,同時民營企業要求得自身發展也會和銀行積極合作,二者皆得利,互為促進,這個過程是在國有銀行同時向商業化銀行轉變過程中同時可以完成的,從而徹底改變過去國資銀行獨霸天下,資產效率低的局面。
2.從證券市場講,可以說我國的股票市場從一開始就承擔了對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特殊功能,能在國內僅有的兩個證券市場上市的公司都是清一色的國有企業,可以說,民營企業是被排斥在這個制度之外的。上市的苛刻要求使得民營企業不敢奢望,致使有些前景好、效益高的民營企業面臨資金的飢渴也只能望梅止渴,證券市場發行上市的規模要求也使得大多數民營企業達不到上市要求而無法通過公開發行股票獲得資金。從企業債券市場看也僅僅是一些大型國有企業才可獲准,民企也無此待遇,即使內部發行也是不能上市流通的債券,民營企業的資產流動性受到政策的阻礙,這本身就存在不公平。沒有把效益、資產需要增值加起來考慮,企業越是社會所有就越能創造效益,規則不能只為沒效益的國企制定,應一視同仁,讓市場來優化配置資源,而政府不要作無效率的拉郎配。
3.從大力培育場外市場交易與地方性產權交易來講,我國目前對民營企業很難通過發行債券權的方式直接融資,由於國家徵收企業債券利息稅,影響廣大投資者的積極性,加上民營企業一般規模小,信用風險大等特點,造成了債券發行的額度受影響致使融資不暢,三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使民營企業上市融資條件十分嚴格近似乎不可能,表現為主板市場的本身高門檻;四是「二板市場」是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一個有效選擇但由於種種原因國內二板市場尚未推出,就像打扮十分俊俏姑娘,千呼萬呼不出來。應盡快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制定出完善「二板市場」的法律法規,盡早為民營企業融資發展提供和構建健全的制度保障,相信民企的藍天就在眼前。(戴智江/北大縱橫)
⑶ 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融資問題
企業的發展在經營,經營的重心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財務,財務管理一直就是企業管理的永恆課題,它貫穿於企業所有活動的全過程。
一、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
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總資本利潤率、流動資金比率、生產率等都較高,但融資能力總是不足,從而使企業的成長能力受到限制。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初步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的融資體系,但是,融資難、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
(二)投資能力較弱,且缺乏科學性,投資效果不好。
一是中小企業投資所需資金短缺。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中小企業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比較困難。二是追求短期目標。由於自身規模較小,貸款投資所佔的比例比大企業多得多,所面臨的風險也更大,所以它們總是盡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擴展自身規模。中小企業大都沒有科學有效的投資評價程序和方法,有時僅憑運氣和估計進行投資,造成投資成功率不高。三是投資盲目性,投資方向難以把握。
(三)財務控制薄弱,財務管理水平低下。
表現為: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二是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原因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三是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很多中小企業月末存貨佔用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兩倍以上,造成資金呆滯,周轉失靈。四是重錢不重物,資產流失浪費嚴重。不少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問題無人追究,資產浪費嚴重,不少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問題無人追究,資產浪費嚴重。
(四)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一方面,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勢必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中小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於個體、私營性質,在這些企業中,企業領導者集權現象嚴重,並且對於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差,管理思想落後。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應具備的基本特徵
企業財務管理,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而產生的,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與各方面的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企業財務管理集中於公司怎樣才能創造和保持價值。規范的財務管理有利於調動企業經營者、管理者的積極性,有利於強化企業的內部管理,有利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應具備的基本特徵是:
(1)全局性。財務管理面向復雜多變的理財壞境,從企業戰略管理的高度出發,根據企業理財環境的變化,不光關注企業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而且關注帶有全局性的財務管理活動,既重視有形資產的管理,更重視無形資產的管理;既重視非人力資產的管理,也重視人力資產的管理,為企業提供財務信息和諸如質量、市場需求量、市場佔有率等極為重要的非財務信息。
(2)外向性。現代企業經營的實質,就是在復雜多變的內外環境條件下,解決企業外部環境、內部條件和經營目標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問題。財務管理應把企業與外部環境融為一體,觀察分析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經濟活動可能帶來的機會與威脅,增強對外部環境的應變性,有效應對信息時代復雜多變的企業外部環境,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3)長期性。財務管理以戰略管理為指導,樹立戰略意識,以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為理財目標,從戰略角度來考慮企業的理財活動,制定財務管理發展和長遠目標,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資源配置和預警功能,以增強企業在復雜環境中的應變能力,不斷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於企業可持續發展。
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
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並不是事無巨細、全面管理,而是應選擇一些主要方面實施重點控制,同時還應根據企業整體戰略目標和環境的變化而調整主要內容,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資本結構控制。資本結構是對企業控制權的決定因素。因此,應注重企業的資本結構,對企業因組建、合並、分立、資本調整以及清算等影響資本結構的情況,實施事前、事中和事後的控制,以確保對企業的控制權。
(二)資金控制。財務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資金整個運動過程。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融資能力已越來越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企業對外融資意味著又增加了一個投資者(債權人或股東),這直接影響原有股東和企業的利益。因此,應對企業籌資規模和方向、融資渠道、償還來源、資金用途及效益、存在的風險等實施全面的財務控制。這是一項重要的、經常性的工作。
(三)對外投資控制。對外投資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個資本的位移,這種投資會給投資者帶來新的風險和效益。企業對投資控制的重點是抓好投資的可行性分析、投資來源分析、投資效益分析和風險因素分析,參與決策投資,監督投資實施過程,建立明確完善的投資分析、決策、實施和處置等相關制度,實施制度控制與過程式控制制相結合,並以過程式控制制為重點。
(四)重大工程項目控制。重大工程項目一般具有投資大、時間長、對企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特點,一旦失誤會造成企業整體效益的大幅下降,乃至拖垮整個企業。重大項目控制的重點是可行性分析,實施過程監督和效益分析。
(五)對外擔保控制。企業對外擔保雖是一項或有負債,然而一旦被擔保企業出了問題,就是一項即時債務。現實中不乏由於對外擔保而造成企業破產的例子。因而,應加強企業對外擔保事項的財務控制,包括對外擔保內容、金額、期限、被擔保單位情況、擔保條款等實施監控。
(六)基本制度控制。企業的內控制度包括職務分離的控制、授權批準的控制、業務程序的控制、信息質量的控制、內部審計的控制等。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防止資產被浪費、盜竊和無效使用;可以提高財務信息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可以保證經營方針與策略的執行;可以正確評價經營效果。應加強對基本制度尤其是財務會計、資產管理等方面制度的貫徹實施。
四、如何進行財務管理
(一)加強營運資金管理,走內涵擴大再生產的路子。中小企業加強營運資金管理,首先要加強以成本控制為中心的內部財務管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將成本分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這就要求財務管理人員運用行為科學原理,實施事前成本控制,將企業整體目標分解到所屬各生產部門和人員,控制責任預算,建立責任成本管理網路系統,激發有效的成本節約行為。採取有效措施,加快資金周轉,轉變經營方式,實現生產經營在內涵上的擴大,是一條廣為適用的發展經驗。
(二)保持良好的資本結構,為發展保存良好的信用潛力。企業發展需要大量資金,其中通常又包含相當大比例的負債籌資。中小企業應經常保持良好的資本結構,否則,急需籌資時就缺乏能力。因此,要做好兩方面的基礎工作。第一,中小企業在創建時,應根據投資規模籌集必要的資本,或者在資本有限的條件下選擇所能達到的投資規模。第二,中小企業應該選擇較高的積累政策,保持較高的內部資本積累增長速度,盡可能快地充實資本,中小企業若沒有內部積累資本的能力,依賴外部籌資會越來越困難。
(三)穩健理財,切忌盲目擴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注意資本成本的約束,不僅要考慮在資金市場的籌資成本和融資風險的影響,也要考慮企業對所投資項目而產生的機會成本和投資額的資金時間價值。這樣企業的投資必須使生產效益超過成本,內部投資報酬率不僅要高於風險報酬率,而且也要使投資風險得到合理的補償。同時也要注重資本預算。總之,穩重理財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十分重要。在現實經濟生活中,許多中小企業抱有特別強的發展希望,在強烈發展願望的驅使下對企業發展往往操之過急,盲目擴展,往往由於財力不足最終導致企業破產。有的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投資,在缺乏外部籌資能力和內部積累能力的情況下,營運資金周轉特別緊張。還有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避免產品單一情況下過大的經營風險,力圖通過多樣化投資和多角度經營分散風險。須知分散投資導致分散風險的結果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分散投資導致分散風險結果要小於原有經營項目利潤下降的損失。可是,中小企業通常是總體投資規模比較小,分散投資很容易導致原經營項目營運資金周轉的困難,而新的投資項目又不能較快地形成一定規模,缺乏必要的經營能力和管理經驗,無以建立競爭優勢。所以,中小企業在進行新的固定資產投資或多樣化投資之前,必須先籌措必要的長期資本,明確使原有經營項目營運資金周轉不因新的投資受到影響。
(四)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提高企業全員的管理素質。目前,不少中小企業會計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企業領導營私舞弊、行賄受賄的現象時有發生;企業設置賬外賬,弄虛作假,造成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業財務基礎薄弱,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又受制於領導,無法行使自己的監督權;二是企業領導的法制觀念淡薄,忽視財務制度、財經紀律的嚴肅性和強制性。要解決好上述問題,必須加強財會隊伍建設,對財會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強財會人員的監督意識。加強全員素質教育,首先從企業領導做起,不斷提高全員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只有依靠企業全員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業管理狀況,搞好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
⑷ 求《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論文的開題報告
相信市場,但也不能迷信市場。在民間借貸之外,還要建立一整套應急狀態下的觸發機制。一旦發生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過高,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金融機構、擔保公司、小額貸款組織等便應自覺響應政府幹預,按照比例、降息讓利、分類發放中小企業貸款,切實落實支持發展中小企業的國家戰略。
「民營經濟成就了浙江,是浙江的瑰寶,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它們。」目有疾,自當醫。而這種醫治,不僅要給予其應急性的資金支持,更要著力約束資金流向,規避應急貸款再次流入資本市場的風險,引導中小企業走向實體繁榮的康莊大道。由此而論,根治溫州企業近年來從房產到能源再到古董的炒作之風,才能矯正被扭曲了的經濟結構,才能盡量減少無謂的行政干預,才能重新提振實業起家的勇氣與輝煌。
⑸ 論文怎麼寫
關於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及論文寫作的一點建議
作為經濟學的學術論文有著嚴密的邏輯性,對於初次接觸論文寫作的同學來講可能有些困難,本文就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的寫作提供一點建議,為同學們順利完成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提供一個參考。(本文選題意義——^_^)
一、開題報告寫作
學校要求開題報告中包含四個部分:選題意義、研究現狀、論文提綱和寫作進度。現對開題報告各部分的寫作的一些要點做出說明。
1、選題意義
選題意義中要介紹兩部分,一是論文研究的背景,用盡可能簡單的方式將論文研究內容的現狀與重要意義進行闡述,由此引出論文研究內容的重要性;二是論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此部分概括本論文研究的內容,並說明本論文研究的意義。第二部分通常可以採用下面的模式來寫:
本論文研究了×××,對×××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並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對策建議,為×××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模式(借鑒、參考)。
2、研究現狀
研究現狀部分介紹目前你論文研究的內容已經有哪些人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並取得了怎樣的成果,通常這一部分也可以套用這樣的模式:
本論文研究的內容國內外學者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或本論文研究內容內外開展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專家通過×××認為(提出了)××××;×××專家通過×××認為(提出了)××××;×××專家通過×××認為(提出了)××××。
3、論文提綱
論文提綱是開題報告的重點內容,在這里顯示了你論文研究的初步思路。
論文提綱要求具有嚴格的邏輯性,從頭到尾要環環相扣。在開題報告的論文提綱中需要標記你論文的章節結構,就如同教科書目錄的章、節、目一般,不需要寫出更詳細的內容,這個章節結構就顯示出你論文的思路。(注意提綱中任何一級標題的字數不要超過20字)。
提綱的寫作沒有固定的模式,本科論文要求比較低,不需要太多的理論和實證分析,所以一般按著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三段式寫作思路進行就行了。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是指通過對你研究內容的現狀出發,尋找到不足的地方;分析問題就是你對你發現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和論述;解決問題就是在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可行的改進意見。
4、論文寫作進度
本部分是對於論文寫作時間安排的一個預期,估計在大致什麼時間能夠將論文完成到哪一階段。這一部分沒有什麼復雜的,合理安排論文進度進行了,注意論文初稿佔用時間要相對長一些,以後修改稿日期間隔可以短一些。
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初探」開題報告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初探
一、選題意義
2005年,我國GDP的56%、社會銷售額的59%、稅收的46%、出口額的62%和就業的75%均是由中小企業創造或提供的。然而,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卻是極不相稱的。並且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從直接融資渠道來看,中小企業不具備直接參與證券市場的條件;從間接融資渠道來看,中小企業破產風險大、經營不穩定等因素造成金融機構不願放貸。2005年,我國中小企業從外界融取的債務資金佔全部資金總額的22.4%,較1998年的30.5%下降了5%。然而,作為國民經濟的總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關繫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這里說明了中小企業的重要性,為下面說明選題意義提供鋪墊)。本論文通過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分析,提出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建議。對我國中小企業順利融通資金、迅速實現企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也為我國完善金融服務,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借鑒。(本文選題的意義被說明,中小企業重要,但融資成問題)。
二、研究現狀
註:這裡面加有下劃線部分是我的說明,你的開題報告中不需要有。
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碰到的最大問題是中小企業和金融市場之間、金融中介之間存在著信息收集、分析和傳播方面的障礙。由於存在信息方面的障礙,中小企業在金融市場上融資有規模不經濟問題,在債務市場上融資會面臨著信貸配給問題。國外學術界對於信貸配給的生成機制有著各種理論解釋,其中斯蒂格利茨和韋斯(Stiglitz & Weiss,1981)等人以信貸市場信息不對稱為基礎所建立的理論模型最具影響力。惠特(Whette,1983)信貸配給模型拓展了斯蒂格利茨等人關於借款人為風險厭惡的條件下信貸配給機制的理論。而貝斯特的論文進一步討論了抵押品在信貸配給中的作用。
現代經濟相對企業融資結構的研究,是與莫迪利亞尼和米勒在1958年提出的M-M定理。20世紀80年代以來,非對稱信息理論在企業融資結構的研究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非對稱信息理論認為,在金融市場的交易中,信息不對稱將導致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機會主義行為,從而產生高昂的交易成本和僅靠競爭性價格無法使市場出清的市場失效。在各種以非對稱信息為條件來研究企業融資結構的理論中,影響最大的是「融資順序論」(Pecking order theory )。
目前國內對中小企業融資的約束的研究,大多是從某個側面探討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有關學者認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成因可概括為:企業自身經營狀況差、資金積累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夠、金融體系不健全,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等。而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的觀點是:對中小企業融資進行政策指導和協調,為中小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建立信用擔保體系等。爭論之處主要在於是否建立民營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不足之處在於沒有從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角度,把中小企業放在國家宏觀經濟的整體框架下,從構建完整的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的視角,綜合地、系統的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三、論文提綱
一、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及現狀
這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情況進行介紹,從而能夠發現問題所在
(一)中小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分析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主要成因分析
這里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並為解決提供思路
(一)企業內部因素
(二)企業外部因素
(三)基於經典經濟理論的融資困境分析
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改善的對策建議
通過前面分析的結果提出解決措施
(一)加強中小企業自身建設
——專門針對企業內部因素提出措施
(二)建立配套措施
——專門針對企業外部因素提出措施
該論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從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出發,探索主要的融資渠道,從而發現問題,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困難,進而進行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困境。通過對中小企業自身和融資環境考察發現問題處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小企業自身經營問題,如破產幾率高、經營不穩定、信用等級差、管理不科學等;二是外部環境對中小企業不利,如金融機構的態度、信息不對稱和中介機構的缺乏等。發現問題之後,如何解決呢,從經典經濟理論出發,論文設計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式,之後在對策建議部分中,分別針對企業內部因素和企業外部因素兩個方面提出改進的措施,而這些措施則來源於經典經濟理論分析的結果。
四、寫作進度
2006.11.25~2007.03.01 論文初稿
2007.03.01~2007.04.01 論文二稿
2007.04.01~2007.04.15 論文定稿
論文進度安排合理,初稿使用了三個月,第一次修改使用一個月,第二次修改使用半個月,隨著論文逐漸成型修改起來越來越容易,時間變短。
二、論文寫作
論文寫作是開題報告的延續,要按照開題報告中擬定的寫作思路和提綱開始進行深入的研究,並形成書面材料。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論文的邏輯性,作為經濟學論文,注重的是經濟分析,因此整個論文內容必須保證前後一致,思維連貫、環環相扣。本部分針對三段式論文寫作思路的要點進行說明,為論文寫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鑒的方法。
1、提出(發現)問題部分
這一部分的標題通常可以為:×××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或×××的概念及在我國的實踐)作為論文的第一部分,這里主要是介紹論文相關的背景並引出論文要討論的問題。
通常作為一件已經確定的事件、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和問題(如銀行上市、證券監管、銀行監管等)要在這一部分介紹一下目前發展的現狀,並從現狀中引出存在的問題,此時注重的是現狀的描述,通過的描述引出存在的問題,這一部分對問題僅僅是引出,為下面分析問題做出鋪墊,因此描繪要盡可能的少一些。如果論文研究的問題是比較新穎的概念,或還沒有出現的事物(如資產證券化等)要在這一部分介紹一下這些新事物的概念、特點、引入的意義,並通過同已有事物做出對比引出可能存在的問題。
本部分的寫作方法簡單,不存在分析的內容,主要是將現有的情況做出介紹。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對論文進行潤色:如以表格的形式將相關的數據列舉出來增加論文內容的可信度和將探討問題的重要性。此外使用圖形對新事物進行介紹,如通過操作順序圖說明資產證券化的過程等。
2、分析問題部分
這一部分的標題可以為:×××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這一部分是論文的主體,針對第一部分提出的問題在這一部分中要詳細的分析,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它銜接第一部分引出的問題並做出詳細分析,另一方面它分析的結果將是第三部分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的根據,因此本部分可以說是論文最重要的部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這里分析的不是問題在那裡,而是造成問題的原因是什麼。例如「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初探」中分析的不是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本身,因為它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不用再分析時候真的存在融資困境,而是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這些原因都是以後解決問題時的依據。
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到有理有據,所有的分析都是有理論根據或是有證據支持的,否則分析結果的可信度就值得懷疑。由於真正的原因大多被表面現象所掩蓋,我們很難從復雜的事物中把真實原因找到,所以需要藉助一些經濟學的分析方法。這些分析方法在學習課程中已經都學習過了,這里對一些經常使用的方法進行簡單介紹,幫助大家做好問題分析。
(1)理論分析
理論分析就是根據學過的一些經典的經濟學理論對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比如根據某種理論的內容論文研究的內容要想做到某種程度就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而目前的現狀是還沒有達到它的要求,這就需要對這些沒有達到要求的部分進行改進(例如分析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外部環境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就可以使用金融市場學中學過的效率市場假說,當達到有效市場的時候,信息就會充分流動,信息不對稱問題就會消失。由此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就是提高市場效率,而效率市場理論提供了提高市場效率並最終達到有效市場的基本條件:市場上存有大量證券、可以賣空、交易過程中沒有成本。而現在無法做到這一點,為增加市場效率,就應當從這些方面努力。這樣,通過學習過的基本理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也可以使用這些經濟學理論作為根據,對現存問題進行分析(比如對證券投資風險的分析,可以採用馬克維茨的均值——方差模型或者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2)對比分析
對比分析是指通過相似的事物之間進行對比,尋找研究事物差距的一種分析方法。由於本科論文都是應用研究,研究的都是現實中存在的事物。這些事物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發展的進度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通過對比已經成型的事物來分析我們剛剛興起中存在的問題。如研究亞洲貨幣一體化,雖然我們還沒有完全實施,但已經有了歐元作為先例,因此可以通過對比歐元形成的過程及條件來研究亞洲貨幣形成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在分析時候可以一個這樣的分析。
歐元在實施中所處的環境 亞洲目前的環境
條件1
條件2 所有條件中不具備的就是我們問題所在,就應當從這些條件入手解決問題。
(3)趨勢分析
趨勢分析是通過研究數據變動的趨勢發現問題的一種分析方法。有時研究的內容變動情況可以成為重要的分析證據,因此可以考慮做出趨勢分析,看一下未來研究內容變動的趨勢如何。通常做趨勢分析可以使用簡單的一元線性回歸,也可以使用移動平均。例如分析我國居民儲蓄高增長問題的分析中,通過銀行歷年來存貸款數據的變化就可以得到儲蓄過高的一個重要不利影響,我國銀行存款資金利用率太低,存款余額占貸款余額的比例不斷增加。
年份 儲蓄存
款余額 各項貸
款余額 存/貸
(%) 年份 儲蓄存
款余額 各項貸
款余額 存/貸
(%)
1997 46279.8 74914.1 61.8 2002 94307.1 131293.9 71.8
1998 53407.0 86524.1 61.7 2003 110695.3 158996.2 69.6
1999 59621.8 93734.3 63.6 2004 119555.4 178197.8 67.1
2000 64332.4 99371.1 64.7 2005 141051.0 194690.4 72.4
2001 73762.4 112314.7 65.7 2006 161587.0 225285.3 71.7
(4)相關分析
有時論文研究的內容不能直接進行分析, 或者直接分析有些困難,因此可以做相關分析,通過研究一個可以直接考察的內容來間接考察論文研究的內容。簡單的相關分析包括做一元線性回歸,或者是統計學中的相關系數。比如在做儲蓄——投資轉化的效率問題的研究,就可以通過相關分析看一下儲蓄的增長和投資增長是否具有很大的關聯性。
(5)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是指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尋找問題所在或解決問題的坐在。由於本科論文並不要求具有很大的原創性,因此在分析問題可以借鑒以前學過的一些模型對問題進行分析。例如在分析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問題上,可以參考MM理論中闡述了一個有關公司投資和融資的定理
假設企業投資的收益率為 ,而在風險等級為k的情況下社會預期收益率為 ,因此只有當 的時候,公司的投資才會發生1。
又假設企業以通過發行債務的方式為新項目融通資金,投資項目開始前,X為預期收益,D為債務,企業得市場價值為 。
可以有企業的市場價值:
普通股的市場價值為:
以債務融資(I)進行投資後,企業市場價值變為 ,可以有:
普通股的市場價值變為
(1)
公式(1)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只有在 的情況下企業才會去籌集資金並進行投資,而此時滿足 ,即企業的真實投資收益率大於社會預期收益率。第二,企業是否能夠獲得融資I,關鍵是 的情況能否為投資者所知,即要不存在信息不對稱。所以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中小企業自身建設,使得 成為一種真實情況;而是提高市場效率,使得 為外界所知。這就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宏觀調控,按照效率市場假設的要求逐步提高市場效率;二是在低效率的市場上通過加強中介機構的作用起到促進信息對稱的作用。如信用平級機構,貸款擔保機構。
3、解決問題部分
這一部分的標題可以為:××××的對策建議
解決問題是論文的最後一部分,它通過前面對存在問題的詳細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改進的措施建議。理論上,在第二部分中你論文分析的問題有幾個,在提出解決的時候就應用你分析的結果提出幾個改進的建議,他們是一一對應的。對策建議的提出是沒有限定的,只要能夠將提出的問題很好的解決,通過法律上、經濟上還是政策上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在某些論文中,也可以這一部分作為論文的重點,前面的問題分析簡單進行,這主要是針對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造成問題的原因早已被眾人所知,只是解決起來比較困難,比如我國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對於這一類問題再著重進行分析已經沒有意義啦,所以論文重點就在於如何解決。當論文重點在解決問題部分時,前面說的各種分析方法在這里都可以使用。
對於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那一部分作為重點沒有固定模式,完全要看論文內容的需要自己決定。但一般都是以分析問題為重點,這也是比較容易寫的一種方式。當問題原因早已明了的時候我們採用解決問題作為重點,但這樣的寫作難度比較大。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論文中作者的觀點主要就集中在這一部分,在經濟學的論文中提出觀點的正誤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合理,你所提出任觀點都要能夠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和解釋
三、論文資料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大家肯定要參考一些資料,有的可能還需要一些數據。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些比較容易獲得的資料及數據來源。
1、CNKI
它包括:中國優秀期刊資料庫、中國博碩士論文資料庫等,在這里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現成的文章資料。我們所研究的論文內容在這里都可以找到,這些論文及文章都可以作為參考內容。我校圖書館已經購買了該圖書館的使用權,登陸我校圖書館就可以查看,記住只能在學校內部上網使用(它限制IP),但可以下載。此外查看該網站的文章需要專門軟體,要使用Cajviewer或Adobe reader。此外我校圖書館還購買了很多其它數字資源,都可以進行利用,這里不特別說明了。
2、政府及金融機構門戶網站
由於我們的論文大都是金融學的內容,所有到一些政府及金融機構的門戶網站都可以找到。比較常用的包括:
國家統計局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業協會
各個地方政府的門戶網站
並且在這些門戶網站也會有他們內部的人員撰寫的一些論文,這些論文可以供我們參考。通常這些論文的好處在於由於他們佔有數據資料比較齊全,分析也集中在這些方面,對於我們佔有數據較少的人來說,這些數據都是非常有用的。
3、書店、學校圖書館
沒說的,相關的書籍文獻是最重要的,不可缺少。
⑹ 求有關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問題研究的開題報告 急 如有論文 可以加分
農村金融體系問題研究
[摘要]農村金融問題是近些年理論界、政府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文章從農村金融機構體系、農村金融市場體系、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農村金融監管體系和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五個方面全面地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最後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構建普惠制農村金融,加快農村金融機構改革和職能定位,加強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等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金融機構;農村金融市場;農村金融生態;普惠制農村金融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農村金融體系不斷地進行著改革。2004年以來,先後有8個金融文件對農村金融改革進行了部署和安排,分別是2004—2009年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2007年的中央三號文件及2009年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農村金融改革部分。
農村金融問題也是理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嚴瑞珍、劉淑貞(2003)從國有商業銀行從農村的退出的視角分析農村金融體系的重建,宋艷林、劉小玲(2004)和李鋒(2004)從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重構,周天勇(2004)從「三農」特點人手提出創新農村金融體系,姚翟軍(2006)、李喜梅(2006)基於「金融功能觀」的視角分析如何完善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周立(2005)分析和研究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發展邏輯,叢丹陽(2005)、王曉雲(2005)從功能定位與戰略調整的角度分析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完善,吳曉靈(2006)從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角度提出如何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溫鐵軍、姜柏林(2007)從把合作金融還給農民的角度提出重構「服務三農的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議。除此之外,杜曉山、焦瑾璞、高偉、韓俊、何廣文、吳曉靈等都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雖然已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效,但到目前為止我國農村金融改革仍然滯後、農村金融體系仍不完善。
二、目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金融機構體系不健全
現行農村金融機構體系是以農村信用社為主體,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輔助,以郵政儲蓄銀行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貸款公司)為補充。這種機構體系總體來看較合理,但各金融機構在產權關系、管理體制、經營機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1.農村信用社
一是管理體制不合理。具體表現為:一方面,省級聯社政企合一的性質與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不一致。省級聯社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從而具有企業的性質;同時又是省政府的行業管理機構(正廳級單位),故其具有政企的雙重屬性。從現實運行上看,省級聯社的高級管理人員基本上均由省政府任命,從而形成了省政府的行政權力對其所有者權力的一種「替代」。就這一點而言,這與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不吻合。另一方面,省級聯社與下級聯社之間關系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股權與控制權的配置相違背。省級聯社與下級聯社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股權和控制權兩個方面,從股權關系來看,信用社之間是自下而上的持股關系;而從控制權來看,信用社之間是自上而下的控制權。這種制度設計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股權與控制權的配置相違背。
二是產權制度不健全。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沒有形成「權、責、利相稱」機制。目前入股農信社的社員,入股的目的要麼是為了得到穩定的股金分紅,要麼是為了得到信用社的優惠貸款,但他們並不關心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結構是否真正轉變,而最終風險基本由政府承擔。另一方面,股權結構非農化傾向嚴重。很多地方在農村信用社的增資擴股改革中,對股東既沒有身份要求,也沒有社區范圍限定,法人、職工、國家公職人員持有的股份明顯增加,農民被邊緣化。股權結構的非農化易導致農村信用社經營方向的非農化。
三是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主要表現為農村信用社在形式上具有由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監事會共同構架的「三會」制度構成的法人治理結構,但其法人治理有其「形」無其「神」。由於許多農村信用社所有權虛置,導致社員代表大會流於形式;由於理事會成員素質普遍不高、外部理事特別是企業法人理事和自然人理事的貸款問題、理事會議制度不完善等原因,理事會很難真正執行其作為農村信用社社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和決策監督機構的職能;此外,監事會也沒能真正發揮各項監督作用。
2.中國農業銀行
一是機構大量收縮。自從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確定「各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及縣以下機構,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基本策略,農行開始大幅收縮縣及縣以下機構,至2007年初只有60%的網點、51%的員工、42%的存款、35%的貸款分布在縣域范圍內,與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金融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是背道而馳的。鍾笑寒,湯荔(2005)構建信息模型分析認為,農村金融機構的收縮主要是農業銀行農村機構的收入對農村信貸市場的影響,研究表明:農村信貸市場受到了農村金融機構收縮帶來的負面影響。二是產權主體虛化、法人地位殘缺。國家與農業銀行財產權益缺乏真正的利益關聯,銀行經營者缺乏追逐利益的內在動機,政府對經營者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激勵機制。此外,地方政府對農業銀行的人事、業務經營等方面仍有許多行政干預。
3.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一是經營非效益化傾向嚴重。由於經營觀念陳舊,經營意識淡漠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預,導致經營中不太注重成本核算,致使業務運行成本較高。二是經營核算考核機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各項經營管理指標設置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需要完善和改變。三是風險防範機制不健全,業務管理機制非科學化,內部管理機制不規范,各項規章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嚴格、不徹底。四是內控非剛性,自我約束力不強。五是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活力不足,創新、開拓精神欠缺。六是缺乏現代信息技術支撐。
4.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一是股權結構單一,公司治理結構很難發揮應有的效能。雖然郵政儲蓄銀行已經成立,但是郵政儲蓄銀行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全資所有。現代公司治理結構是建立在股權透明和股權多元化基礎之上的,而股權結構過於單一將會影響董事會、監事會職能作用的發揮。二是風險管理缺失,表現為風險管理的理念還不到位,對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重視不夠,缺乏實施不同業務、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化管理;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嚴重滯後,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大量業務信息缺失。三是人員素質還偏低。據調查,某市郵儲銀行共有員工667
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共有238名(佔比35.6%),具有中級職稱僅12名(佔比1.8%),這兩項佔比遠低於其它各大商業銀行。
5.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一是數量不足。截至2009年6月末,全國已有118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開業,然而這一數量與農村金融的供求缺口相比還顯得有些不足。二是結算渠道不暢。比如目前絕大多數村鎮銀行的結算渠道不是直接與當地人民銀行對接,而是通過其他的金融機構代理,勢必給人民銀行監測其資金流動帶來困難,也無法控制其流動性風險。三是經營人才匱乏。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由於規模小,工作環境欠佳,難以吸引合格的金融人才。
(二)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存在缺陷
現行農村金融市場體系以農村信貸市場為主,同時還包括規模較小的農村資本市場和農業保險市場。
1.農村信貸市場
一是農村信用社形成壟斷,農村信貸市場缺乏競爭。由於近些年國有商業銀行的大規模機構收縮,農村信用社逐漸成為農村正規金融機構的主體,在農村信貸市場中占據了壟斷地位。如果將「三農」貸款局限於農業、鄉鎮及收購貸款三類,據統計2005年農信社貸款佔50.96%,農發行佔27.84%,農行佔12.97%;其中,農信社貸款占所有農業貸款的8l.78%,鄉鎮貸款的58.52%;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占農戶正式渠道貸款的71.8%。農村信用社壟斷的形成並非農村信貸市場各利益主體激烈競爭的結果,而是由於國有商業銀行紛紛退出農村市場的結果。
二是貸款利率定價不合理。具體表現如下:第一,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上限還存在,而在農村地區的商業銀行則已經取消了貸款利率上限,這樣就存在政策歧視問題,也與市場經濟原則不相符合。第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還受到嚴格管制,從而缺乏實行風險定價的機會。
2.農村資本市場
農村資本市場發展滯後。具體表現為農業板塊上市公司占整個市場的比重大大落後於農業在GDP中的比重。比如:2006年我國農業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48萬億元,佔全國C,DP的比例為11.80%,而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國農、林、牧、漁業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僅為740億元,佔A股市場10.4萬億元市值的比重僅為0.71%。很顯然,資本市場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度遠遠低於農業發展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從而說明資本市場沒有給農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支持。
3.農業保險市場
農業保險市場發展緩慢,其主要表現在農業風險日趨嚴重而農業風險保障卻在減少。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額年平均達1747億元,近年來自然災害損失更是呈上升趨勢,2005年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甚至高達2042.1億元。然而由於農業保險承保的風險發生的概率高,損失巨大而且覆蓋面廣,因此,保險公司的賠付率也相對更高,追逐利潤的天性使得作為商業公司的保險公司不願過多涉足農村保險。據統計,農業保險承保面占可保面的比由1992年的約5%下降到2004年的不足2%;農業保險賠償金額從1992年的8.1億元下降到2004年的3.0億元。雖然近些年,隨著中央政府及社會各界對農業保險關注度的不斷提升,加之以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為主要內容的政府大力支持,農業保險承保面、保費收入及保險賠償金額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與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業保險的潛在需求相比還有些不足。
(三)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
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主要表現為服務范圍過窄、總量不足、品種有限、結構不合理。比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雖然近些年業務品種有所增加,但仍然主要是專注於糧棉油流通領域的政策性貸款;農村信用社的業務基本還停留在中國傳統銀行業的存、貸、匯三種基本業務上,近些年銀行業發展的新興業務基本上沒有開展;農村金融供求缺口嚴重,據楊兆廷(2009)測算,從1998~2006年我國農村金融供求缺口從5397.50億元增加到13002.03億元,且仍然還有不斷增大的趨勢。
(四)農村金融監管體系不完備
目前,我國雖然己經初步建立起一個分工負責、相對獨立的金融監管體系,但從審慎性風險監管和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至少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首先,風險主體缺位,難以實現監管的全面有效。其次,農村金融監管目標錯位,使得外部監管職能難以發揮應有作用。再次,監管理念落後,監管內容陳舊,監管效率低下。我國農村金融監管理念基本上還停留在機構設立、業務審批和合規性檢查階段,而非現代意義上的金融監管。比如現有的農村金融監管組織體系對農村信用社日常經營活動的風險和合規性監管不夠。最後,監管法規標准、監管方式和技術手段不適應市場監管要求。
(五)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欠佳
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法律建設不完善,對失信者缺乏有力的懲罰機制;二是有關農村金融的行政和中介機構服務水平不高,而且收費高,「三農」融資成本高,比如客戶在辦理房地產抵押時,有關地產評估和登記的費用達2%~6%。而且金融機構在處置抵押資產時,各項費用也很高;三是農村徵信體系建設嚴重滯後,社會信用服務的市場化程度較低。
三、完善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對策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構建普惠制農村金融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其核心是打破原來只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才能提供政策性金融的局面,讓所有的農村金融機構開展的支農業務都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稅收等各種優惠政策,並逐步建立普惠制農村金融。普惠制農村金融的構建主要是基於以下理由:由於農村信貸市場的信息不對稱,農村金融需求數額較小、層次較多和農業風險性較高等特點,導致了以效益為生命的農村金融機構的有效金融供給不足;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這樣的思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財政實力的不斷增強,出於解決「三農」問題和糧食安全戰略考慮,加大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是當前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核心,所以當前為了大力發展農村金融、不斷增加農村金融的有效供給,應該逐步構建普惠制農村金融。
(二)加快農村金融機構的改革和職能定位
第一,繼續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改變現在僵化的信貸管理體制,其省級機構應合理向下級機構授權授信,發揮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融資主渠道作用。第二,完善農業發展銀行的經營機制並擴大其業務范圍。農業發展銀行在確保政策性農副產品收購的同時,還應增加對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科研開發與科技推廣的資金投入。第三,改善農村信用社的現行管理體制、健全產權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繼續發揮農村信用社(合作銀行)支農主力軍的作用,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宗旨不動搖,重點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和專業戶、專 業村的發展。第四,加強郵政儲蓄銀行的風險管理、完善內控機制、努力提高員工素質,並擴大其業務范圍。郵政儲蓄銀行在試點小額貸款成功的基礎上,逐步開展抵押貸款、保證貸款等業務。第五,加大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試點力度並盡快出台配套措施。
(三)大力發展資本市場
第一,盡快出台推動農業企業步入上市進程的政策。根據「國九條」和「非公36條」的精神,農業主管部門和農業大省的政府部門要出台扶持農業企業上市政策,使企業盡快做大做強,從而帶動一批相關企業的發展。第二,發展農業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基金具有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優勢,能較好地滿足創業企業早期的資金需要,對於中小企業的發展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領域和基礎設施領域,我國的風險和產業投資基金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但農業產業往往伴隨著較大的自然風險,對民間資本吸引力較弱,因此,政府需要出台扶持政策,發展民間資本與政府共同參與的農業產業投資基金。
(四)加快推進農業保險的發展
鑒於農業保險成本高、風險大、收益差,為推進農業政策保險的起步,可以通過政府的適當補貼和政策優惠,吸引和鼓勵社會各方力量投資設立農業保險機構。建議中央財政出資建立中央級農業救災保險基金;探索將農村財產險、壽險和農業生產的政策性保險合並經營,用財產險和壽險的盈餘,適當補貼生產保險的不足,實現險種的搭配互補;鼓勵地方政府、農業大企業、社區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個人各出一點資金,各級政府補一點資金的辦法辦保險;對經辦農業政策性保險的保險機構適當減免所得稅;對農業政策性保險實施再保險。在發展政策性保險業務的同時,同樣通過一定的稅收優惠,鼓勵發展投資主體多渠道、經營主體多樣化的農業保險機構,並鼓勵引入外資保險公司開辦農業保險業務。
(五)加強農村金融產品的創新
具體可以在農村金融信貸產品、農村存款業務及農村金融服務方式上實施創新。例如農村金融信貸品種可以進行如下創新。農業銀行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可舉辦「企業+協會+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貸款,創辦票據貼現、項目融資、科研貸款、訂單貸款等;農業發展銀行在農村公共事業貸款上,創辦「信用共同體」貸款;農村信用社要在小額貸款和聯保貸款的基礎上,開辦農村公職人員為農戶保證貸款。隨著《物權法》的實施,擴大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以動產和不動產抵(質)押貸款范圍,可創辦倉單質押貸款、灘塗承包經營權和林業資源抵押貸款、農民住房貸款、農民外出務工和回鄉創業貸款等。
(六)加快農村利率市場化改革
一方面要端正思想認識,走出理論誤區。要糾正「農村利率越低越好」、「低利率就是對農民的支持」、「低利率才能讓城鄉人民用得起貸款」等諸如此類的錯誤認識。涉農貸款應在利率覆蓋風險的原則下進行,即借貸利率要能覆蓋貸款業務的全部成本。另一方面應盡快明確在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農村互助資金組織等領域取消貸款利率的上限規定。
(七)完善農村金融監管體系
一方面,要改進監管理念,完善監管技術,提升監管質量和效率,充實監管力量。另一方面,中央銀行要根據有關金融法律法規,加強對農村金融市場的監管,以維護其良好的運作,並促使農村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內控制度。
(八)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
一是強化法制建設,夯實金融生態的制度基礎。首先,盡快修訂完善《破產法》《刑法》《擔保法》《物權法》等法律法規,嚴肅追究惡意逃廢債務的自然人和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其次,在《商業銀行法》的基礎上,針對農村金融發展實際,盡快制定出台《農村合作金融法》等農村金融法律法規。最後,要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大力支持司法公正,保障政府信用,杜絕不應有的行政干預。
二是完善徵信體系,優化金融生態的信用環境。首先,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宣傳、輿論監督等手段,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的正向激勵和逆向懲戒機制。其次,要廣泛開展企業信用評級和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社區、信用戶、信用企業建設,進一步營造重信用、講誠信的社會風氣。再次,要加快對工商、稅務、公安、銀行等部門的信用信息資源聯網步伐,推進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建設,實現社會信用信息資源共享。
⑺ 急救:(開題報告:我國近年來貨幣政策的分析)
略議貨幣政策
這幾年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的同時,實施了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在配合財政政策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按照人民銀行的總結,穩健貨幣政策的內容是: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通過央行的政策法規和窗口指導,引導商業銀行的貸款投向,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益;加強對銀行的監管,促進商業銀行的制度更新,為有效傳導央行貨幣政策創造條件。
在增加貨幣供應量方面,央行從1998年開始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取消了對商業銀行的貸款限額控制,兩次下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連續8次下調存貸款利率等。從1998年至2001年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分別增長15.5%、12.5%、13.9%和11.8%,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了經濟發展。
受國際經濟環境及內需不穩定的影響,2001年我國經濟增長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2000年5月份開始由負轉正持續16個月保持正增長的局面,2001年9月被打破,同比指數出現負增長,11月12月連續下降。今年1-2月全國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又下降0.5%.工業品價格指數和商業零售價格指數下降時間更長。前幾年隨需求的不足和經濟下滑出現的通貨緊縮趨勢,現在又加重起來,引起人們的關注。有人認為,貨幣政策的「緊縮」是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認為,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有必要改變當前的貨幣政策取向,對實行實質性的「緊縮政策」進行調整,迅速實行「積極的」、「寬松的」,也就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先看近年來貨幣供應量是不是偏緊。從貨幣供應量M[,1]、M[,0]和金融機構貸款指標看,不能不承認有這種情況。2001年市場現金流通量M[,0]增長7.1%,增幅比2000年4月高峰時回落14.1個百分點,比2000年末回落1.8個百分點,比1997年到2000年年均增長13.6%低了6.5個百分點。今年1月末,市場現金流通量比去年同期又下降17%.2001年狹義貨幣M[,1]增長12.7%,增幅比上年6月高峰時回落11個百分點,比上年末回落3.3個百分點,比1997-2000年年均增長15.5%低了2.8個百分點。今年2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同比增長10.6%,又比去年增幅減低。對貨幣供應量有明顯影響的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受需求減少和信用渠道變化的制約,去年僅增長11.6%,增幅比上年低1.8個百分點。今年2月末,貸款余額增長進一步降為10.6%.貨幣供應量增速偏低,特別是貸款增幅下降,對當年經濟走勢無疑會有相當不利影響。
對於貨幣供應量是否偏緊,也有從其他角度(從M[,2]的角度)來分析的意見。他們認為,我國貨幣供應量和增量已經很多,從1978年到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零售物價指數年均增長5.92%,而廣義貨幣供應量M[,2]年均增幅為23%,高於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率之和。廣義貨幣量與國內生產總值比值呈上升趨勢。M[,2]與GDP之比,1998年為1.31,1999年為1.46,2000年為1.52,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國前列。2001年M[,2]增長14.4%,增幅也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所以不存在貨幣供應偏緊的問題。但廣義貨幣中的准貨幣在我國大量是居民暫儲不用的儲蓄存款。我國居民儲蓄率甚高,儲蓄存款余額不斷上升,2001年增長了14.7%,增速比上年末高了6.8個百分點。今年2月末儲蓄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8個百分點。儲蓄存款余額對GDP比例的升高導致M[,2]對GDP比例的升高。但儲蓄存款在我國一般不作為商品勞務交換的媒介,因而其增長也不能確切衡量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這一觀點也沒有考慮我國貨幣流通速度長期下降的趨勢。事實上,高的並上升的M[,2]對GDP的比率,既包括了通貨膨脹的年代,也包括了通貨緊縮的年代,不能確切反映貨幣供應的短期變動是否合適。
對於目前物價走低的原因,也有論者認為不是貨幣量供應不足,而是經濟結構低水平重復建設,致使大部分商品供過於求。但經過幾年來努力調整,經濟結構問題已有所改善。而同樣的結構,既支持了2000年到2001年將近16個月消費價格指數的正增長,現在又與物價水平的下落相伴隨,這就難以解釋。恐怕是既有結構問題,也有總量問題,即貨幣供應量偏緊的因素。
正是因為存在著貨幣供應量偏緊的問題,央行在宣布今年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時,強調繼續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的適度增長,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的適度增長,這是穩健的貨幣政策題中本來應有之義。當然,貨幣信貸總量的「適度增長」是一個彈性很大的概念,因為決定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率」的因素很多,是很難測算的,只能依靠實物經濟的運行狀況進行分析,主要是依靠物價走勢來判斷。2002年貨幣信貸的預期目標:M[,2]增長13%左右,M[,1]增長13%左右,M[,0]現金投放在1500億元以內,全部金融機構貸款預期增加1.3萬億元。與此相對應,2001年貨幣信貸的預期目標是:M[,2]增長13-14,M[,1]增長15-16%,M[,0]現金投放限制在1500億元以內,全部金融機構貸款預期增加1.395億元左右。2002年與2001年這幾項指標對比,可以看出2002年M[,2]增幅是2001年目標的低線,同時又低於2001年的實際增長水平(14.4%)。2002年M[,1]的增幅比2001年目標下調了2-3個百分點,接近2001年末實際增長水平(12.7%)。現金凈投放和貸款預期規模不變,分別為1500億元和1.3萬億元。但是如果考慮到現金總額和貸款余額規模在不斷擴大,基數不斷加大,2002年現金投放和貸款的增長率,實際是下降的。國債投資也有這個問題。國債今年1500億元,規模與上年相等,實際力度下降。如果國際經濟形勢不能迅速改觀,以現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力度,可能不足以支持保持經濟增長不進一步下降。因此看來今年貨幣信貸的目標有點偏緊。考慮到目前通脹率仍處於偏低的狀態,貨幣供應量的目標應適度放寬,或者在執行中適當放鬆。
當前積極擴大貨幣信貸總量,既有可能也有必要。目前銀行資金比較充裕,利率水平比較低,市場物價相對穩定,這些都有利於通過增加貨幣信貸總量來支持經濟發展。從客觀需要來說,有不少地區、不少行業、不少企業,對銀行信貸的要求仍很大。要適度放寬對貸款的限制,進一步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中小企業及農戶的金融支持力度,調動信貸工作人員營銷貸款的積極性,處理好防範風險與銀行盈利的關系,防止信貸過度萎縮情況的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銀行信貸資金向大企業、大項目、大行業等「大戶」集中趨勢不斷加強。信貸資金向「大戶」集中,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企業、大項目、大行業的資金需要,但過分集中到「大戶」的信貸資金,產生的效益並不一定高,造成了資源浪費,助長「大戶」冒險經營超常投資,使信貸資金面臨風險不小。同時,信貸資金大量集中到「大戶」,使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更加突出。商業銀行應轉變觀念,主動深入企業,在防範風險的基
礎上,搞好信貸資金的合理分配,促進各種類型企業業務的平衡發展。還應注意的是,金融機構貸款增速減慢,主要集中在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貸款增速和信貸市場份額都在上升。這與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信貸管理方式落後、貸款營銷觀念不強、信貸激勵機制不健全等有很大關系。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改革深化和民間金融機構的發展,是解決問題的惟一出路。
我認為,適度松動貨幣信貸的供給,在繼續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框架內可以做到,無需改變貨幣政策的取向,實施擴張性的(或「積極的」)貨幣政策。貨幣當局在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時,應向寬松方面使勁,解除貨幣供應量偏緊的情況,以防止經濟增勢繼續下滑,促進經濟增長。我認為目前我國的貨幣供應總量,也不宜過於放鬆。一來是我國銀行的不良資產、壞賬近幾年增長速度雖有下降,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2002年初比2001年初下降3.81個百分點,但目前仍有一萬億多人民幣的壞賬。在信用過分集中於銀行,企業負債率還較高的情況下,過份擴張貨幣供應,盲目增加貸款,勢必增力口新的壞賬,加大金融風險的壓力。二來是,盡管目前通脹壓力不大,但隨著貨幣信貸投放的加大,易引起物價上漲,要密切關注物價運行狀況,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特別要防範在嚴重的通貨膨脹情況下M2中儲蓄存款變現的沖擊。我過去在一篇文章中說,通貨膨脹率在負二到正二之間,都是可以允許的,穩健的貨幣政策也要把貨幣供應量掌握在這個相應的范圍,只要通脹率向低限移動,就應加大貨幣信貸擴張的力度。隨著通脹率接近上限,就應抑制貨幣信貸的投放力度以保持人民幣幣值的基本穩定,支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也是貨幣政策的本來目的。
⑻ 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摘 要」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不能適應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加強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應提高民營企業負責人和會計人員素質,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電算化水平,優化配置會計資源。
「關 鍵 詞」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問題;解決途經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的召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民營企業的數量、資本、經營規模迅速崛起,據統計,民營企業對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3%,對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4%.它們不僅在工業生產、商品流通、飲食服務等傳統產業中站穩了腳跟,而且逐步滲透到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礎設施項目,城市供水、供電、環保、公交等市政項目和科教、信息等新興領域,正在成為這些行業的一支生力軍,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民營企業管理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遠遠不能適應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因此,加強民營企業內部管理,進一步提高會計核算質量和財務管理水平,不僅具有廣泛性和必要性,而且具有迫切性和長期性。
一、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單位負責人和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不高,不能適應民營企業長遠發展的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帳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第四條也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也就是說,《會計法》對單位負責人的職責規定得非常清楚,單位負責人是本單位會計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但從實際情況看,大多數單位負責人對《會計法》等財經法律法規以及會計專業知識缺乏學習和了解,更談不上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另一方面,會計從業人員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搭配不合理,知識更新速度慢,缺乏自我加壓和終生學習的精神,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觀念滯後,甚至還存在任人唯親,無證上崗的現象,導致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實務操作水平低。
2、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大多數民營企業對建立和執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或沒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或雖然建立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有章不循,形同虛設。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則具體表現為不按《會計法》要求設置會計機構,配備相應的會計人員;不按會計制度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和會計帳簿;不按規定的時間和程序編制記帳憑證、記帳、結帳、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和財務情況說明書以及會計報表附註,存在帳證、帳帳、帳實不符現象;不按規定辦理會計人員工作交接;不按規定對會計差錯進行更正;不按規定對會計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和銷毀等等。做好內部會計控制和會計基礎工作是加強財務管理的基礎,內部會計控制失靈,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將直接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3、有的民營企業從社會上聘請專職或兼職會計人員,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良莠不齊,有的還同時受聘於兩家或多家企業,會計核算流於粗放,無法有效地開展財務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難以保證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質量。
4、缺乏現代財務管理意識,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沒有科學的經營、籌資、投資預測決策和風險預警、規避機制,導致財務控制能力弱,決策科學化水平低,抵禦風險能力差,對經濟運行缺乏調控實效。
5、受企業負責人或會計人員思想觀念、資金實力、技術水平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部分民營企業沒有實現會計電算化,實現會計電算化的民營企業大多數重會計核算,輕財務管理。
6、受現行管理體制的影響,對民營企業會計信息的監督檢查力度不夠,特別是對國有改民營企業的會計信息監督檢查不到位,導致兩套帳、多套表,會計信息失真, 財務管理空白或混亂。
二、加強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措施
1、從財政部門來說,一要從普法的高度,加大對企業負責人《會計法》、會計制度等會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大力營造「學法、知法、守法」的會計社會氛圍,並建立企業負責人學法守法的監督考核長效機制,促使企業負責人認真落實「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的法定要求,自覺履行單位會計工作第一責任人的法定職責,進而提高企業負責人領導本單位會計工作的水平;二要以造就一支政治思想過硬、基礎工作扎實、作風嚴細、高素質、高效率的財會隊伍為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廣大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認真做好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評價工作,加大對高級會計人才的培養力度,逐步建立科學、規范、公平的高級會計人才考評和培養機制;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管理,嚴把資格准入關,杜絕無證上崗。廣大會計人員還要自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加強學習,全面提高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習型、知識型、管理型、廉潔型」的會計人才,為民營企業落實國家法規政策、搞好企業經營管理,促進改革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從民營企業本身來說,民營企業規模越膨脹,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就越重要。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從企業內部來看,主要是因為企業管理當局受舊的管理體制的影響,對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內在動力引起的;從企業外部來看,也沒有因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設計不健全,執行不力等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而追究法律責任的情形,因而民營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薄弱的現象普遍存在。當前,應加強對《會計法》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等的宣傳力度,以提高全社會,尤其是企業管理當局和所有員工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促使民營企業密切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本企業業務特點和管理要求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並組織實施,做到企業內部上上下下嚴格依法按章辦事,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以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要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促進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一是根據《會計法》的要求,建立健全會計機構,配備相應的會計人員,這是做好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首要和基本的一環。二是財政部門應經常組織會計人員認真學習《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通過整頓和規范會計工作秩序,開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達標驗收活動,保證民營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化、制度化,為政府部門、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及時提供規范、真實、准確、完整的會計資料。三是廣大會計從業人員應牢固樹立效率意識和管理服務意識,及時准確保質保量地處理好一切會計業務,並在對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和再利用的基礎上,要善於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善於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挖潛增效,當好企業負責人的參謀和助手,為改善民營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3、優化配置會計資源,充分發揮代理記帳的優勢。根據《會計法》、稅法和代理記帳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對應該建帳建制而達不到會計核算質量要求的民營企業,一律由具備代理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或稅務師事務所等代理機構進行代理記帳。同時,代理記帳機構也應進一步提高執業質量,不斷拓展代理業務外延,為民營企業提供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以及會計咨詢、稅收籌劃等全方位、多層次的優質服務。
4、企業負責人以及會計人員應牢固樹立財務管理意識,逐步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大力增強貨幣時間價值、風險價值、機會成本、邊際成本等現代財務管理理念,不斷提高民營企業誠信度和公信度,拓寬融資渠道,增強投資能力,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克服重錢輕物的思想,進一步加強對現金、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管理,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資產管理水平;對企業經營、籌資、投資等決策面臨的風險進行詳盡的研究和評估,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工作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作用,進而提高各項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科學制定各項定額,全面加強預算管理,認真做好財務計劃和財務分析,逐步建立和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強化對企業經濟活動事前、事中、事後的管理和監督,有效地防範和化解財務風險,向企業管理要效益。
5、財政部門應加大對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政策引導和科技支撐力度,以解決會計電算化水平低,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不高的問題。電算化是會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加強管理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永恆主題。民營企業負責人和會計從業人員必須進一步提高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認識,面向現代化、面向高科技、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才能以最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最高新的技術、最精細的管理獲得最優厚的收益,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財政部門應注重發揮好民營企業與財務軟體開發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做好會計核算特別是財務管理商品化軟體的引進和推廣工作,不斷提高民營企業會計電算化的整體水平。
6、加強對民營企業特別是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職業道德培訓和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檢查。目前,國稅、地稅部門對民營企業的納稅監督和約束是強有力的,但對其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卻指導不夠,相比而言,財政部門應負責對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監督和指導,由於種種原因,財政部門的督導也不到位。外部監督的弱化和缺位給民營企業造假帳粉飾會計報表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建議財政部門成立專門的民營企業經濟運行監管機構,或以財政部門為核心,國稅、地稅、審計、工商、統計、社會中介機構等構成立體化的民營企業會計信息監督檢查配套聯動和信息共享機制,促使民營企業講誠信,有效地解決兩套帳、多套表等財務管理混亂問題,創建和維護和諧有序的綠色會計環境。財政、稅務部門還應共同建立對民營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業務輔導和考評獎懲機制,積極研究和制定民營企業信用等級評價標准和考核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量化和細化考核,並將考核和獎懲結果公告,以鼓勵先進,鞭策後進。
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支撐則是會計核算。民營企業要切實提高對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理性認識,從大處著眼,從基礎起步,進一步加強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也應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監督和指導,這樣才會保證民營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
⑼ 急求: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寫開題報告是寫論文的一個關鍵環節.你首先要確定你的論文方向,如文學,翻譯,英語教學法,語言與文化等,然後要確立一個合適的題目,題目不能太大,也不要太小,太大了就必然會空,到時候什麼也說不清楚,太小了則不知所雲,容易造成重復羅嗦.和題目一樣,提綱也要適中,提綱盡可能用完整的句子來寫,這樣比較清晰,可避免日後遺忘了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另外,提綱其實是一篇論文的縮影,所以要相文章一樣條理清楚,邏輯清晰合理,結構完整.寫提綱不是那麼簡單的,你在寫之前就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以確定你要寫的內容,我建議還是要做好准備方寫出好的提綱和論文.當然寫的過程中也要查閱資料,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要馬虎,因為答辯的時候考官們會抓你的不是.最後祝你寫出你滿意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