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信託增資三年近600億

信託增資三年近600億

發布時間:2022-06-01 09:29:51

⑴ 新時代信託在信託行業所處位置是怎樣的

截至目前,除國民信託外,67家信託公司2014年報已經披露完畢。根據有關年報數據以及中國信託業協會公布的行業數據,本報與中誠信託研究發展部共同合作,從信託公司總體經營情況、信託業務發展情況以及自營業務發展情況三個維度對信託公司2014年度的運營狀況進行了分析,以期全面考察行業發展變化以及重點信託公司的發展動向。
第一部分

總體經營指標
一、受託管理信託資產情況
截至2014年末,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13.98萬億元(平均每家信託公司2055.88億元),較2013年末的10.91萬億元,同比增長28.14%;資產規模的增幅明顯回落,較2013年末46.05%的同比增長率回落了17.91個百分點。從單體機構管理規模看,信託資產總額排名前五名的信託公司分別是中信信託、中融信託、建信信託、興業信託和外貿信託。中信信託在信託資產規模方面遙遙領先。68家信託公司中,僅中信信託和中融信託的信託資產規模超過7000億元。信託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信託公司比去年增加6家,達25家,而信託資產分布也較為集中,前10家公司信託財產規模總額5.66萬億元,佔全行業的40.46%。
信託資產總額排名前十的公司
從資產增長情況來看,2014年有23家信託公司的信託資產總額超過了當年的行業平均值。信託資產規模增速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是萬向信託、建信信託、上海信託、西藏信託、華寶信託。特別是建信信託規模由2013年的3258.16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6658.35億元,體現出銀行系信託公司在規模擴張上的明顯優勢;上海信託則由2013年的1922.90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3863.69億元,體現出較強的發展後勁,預計在浦發銀行整合完成後仍有較大的運作空間。
2014年信託資產規模增速排名前10名的公司為:萬向信託、建信信託、上海信託、西藏信託、華寶信託、中海信託、外貿信託、江蘇信託、大業信託、民生信託。
二、固有資產規模情況
本報告選取了固有凈資產規模指標進行衡量。截至2014年末,68家信託公司凈資產總額3196.22億元,行業平均值為47.9億元,2014年全行業凈資產規模較2013年同比增長26.81%,固有實力不斷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14年末固有凈資產排名前5位的公司是平安信託、中信信託、華潤信託、中誠信託和重慶信託,排名情況基本與2013年相同。2014年興業信託凈資產實現大幅度增長,增幅達121.46%,首次躋身前10位,主要源於公司在年度內完成了新一輪的增資擴股。排名前10名的公司凈資產規模總額1173.94億元,佔全行業的32.25%,較上年末下滑了4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由於去年20餘家信託公司進行了增資擴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業固有資產的集中度水平。
2014年固有凈資產規模排名前10名的公司為:平安信託、中信信託、華潤信託、中誠信託、重慶信託、興業信託、中融信託、江蘇信託、上海信託、建信信託。
三、營業收入情況
2014年,68家信託公司平均實現營業總收入14.15億元,較2013年同比增長16%。2014年度營業總收入排名前5位的公司是平安信託、中信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和重慶信託。其中平安信託在2014年營業總收入達到56億元,較2013年的43億元增幅達到30.3%,行業排名也由2013年的第3名升至2014年的第1名,此外,中信信託、中融信託的營業收入均處於50億元以上,較大幅度領先於其他公司。在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除中誠信託、中融信託和中信信託外的其他幾家信託公司均實現了超過行業均值的營業收入增長率,體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其中增長幅度最高的是重慶信託,同比增長66.09%。2014年信託營業收入排名前10名的公司為:平安信託、中信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重慶信託、中誠信託、興業信託、上海信託、華信信託、華能信託。
四、凈利潤情況
2014年68家信託公司共計實現凈利潤505.3億元,較2013年同比增長13%。2014年行業凈利潤平均值為7.6億元,較2013年的6.5億元增加1.1億元,無論是絕對指標還是相對指標都表現出信託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2014年凈利潤排名前5位的信託公司是中信信託、重慶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和平安信託,其中凈利潤規模達到20億元以上的公司由2013年的僅有兩家(中信信託、中融信託)增加到2014年的6家(前述5家以及中誠信託),特別是重慶信託的凈利潤水平由2013年的12.85億元大幅增加至2014年的24.32億元,增幅達到89.30%,迅速躋身行業前5位。2014年信託凈利潤排名前10名的公司為:中信信託、重慶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平安信託、中誠信託、華信信託、上海信託、興業信託、華能信託。
五、資本利潤率(ROE)情況
資本利潤率是一項反映企業運用資本獲得收益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企業資本回報、盈利能力的重要標准。信託公司在2014年繼續顯示出了整體良好的資本運用與盈利能力。與2013年相同,信託公司2014年平均資本利潤率仍處於近幾年來的高位水平。根據2014年68家信託公司年報數據信息,68家公司的平均資本利潤率在2014年達到18.44%,比2013年的同期平均值20.42%有小幅下降。在信託公司資本利潤率總體排名中,中鐵信託與四川信託仍分別以50.21%和45.56%的資本收益率位列第一、二名。此外,西藏信託、方正東亞信託、杭州工商信託分別以37.07%、32.89%和32.17%的資本收益率位列第三、四、五名。
六、人均利潤情況
2014年68家信託公司的人均利潤平均值為399.27萬元,較2013年行業人均利潤平均值375.84萬元,同比增長6.23%。值得注意的是,已披露年報的67家公司中,僅有31家實現了人均利潤正增長。人均利潤指標排名前5位的是重慶信託、江蘇信託、華信信託、中誠信託和西藏信託。其中,重慶信託人均利潤達到2615.1萬元,遠遠高於其他信託公司。公司人均利潤指標和總體凈利潤等盈利指標排名存在較大差異,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信託公司業務經營模式的差異性。總體來講,隨著信託公司不斷強化專業管理能力建設,擴大人員隊伍,未來行業人均利潤指標將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2014年,人均利潤排名前10位的公司為:重慶信託、江蘇信託、華信信託、中誠信託、西藏信託、華潤信託、中海信託、國聯信託、上海信託、天津信託。
七、成本收入比情況
信託公司作為人力資本密集型的金融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和配置是支持業務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業務及管理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無法獲取准確薪酬費用支出的情況下,我們通過成本收入比指標來衡量信託公司成本控制能力、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按照業務及管理費/營業總收入來進行計算。2014年成本收入比較低的前5家公司分別是華信信託、中誠信託、國聯信託、江蘇信託、華潤信託。該比率越低,說明信託公司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信託公司獲取收入的能力相對越強。2014年,中誠信託、華潤信託、天津信託的成本收入較2013年有大幅度下降,反映出這幾家公司在成本控制或獲取收入方面能力有所提升。2014年,成本收入比排名前10位的公司為:華信信託、中誠信託、國聯信託、江蘇信託、華潤信託、天津信託、粵財信託、中鐵信託、外貿信託、重慶信託。
第二部分
信託業務發展情況
一、信託資金來源分析
2014年末,68家信託公司受託管理的集合資金信託規模達4.29萬億元,同比增長36.73%;單一資金信託規模達8.75萬億元,同比增長13.21%;管理財產信託規模0.94萬億元,同比增長36.28%。從各來源佔比看,集合資金信託佔比30.7%,比2013年提高了5.8%;單一資金信託佔比下降了7.04%,達62.58%;管理財產信託佔比上升了1.23%,達6.72%。
1。集合資金信託業務
從2014年末的存續規模看,中融信託、平安信託、外貿信託、上海信託、中信信託等5家排在行業前5位,其中前3家規模均在2000億元以上。從集合資金信託在公司管理信託財產中的比重情況看,行業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是杭工商信託、東莞信託、方正東亞信託和重慶信託,且各家的佔比都超過了50%,其中杭工商信託更是高達93.92%。
由於信託產品兼有較高穩定收益的特徵,是高凈值客戶資產重要配置部分,2014年全行業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為7.52%,較2013年的7.04%略有上升,投資者獲益情況良好。平均而言,集合信託收益率是這3類資金來源中最高的。列集合信託規模前10位的信託公司中,平安信託的已清算項目實際收益率較高,為15.11%。
2014年居新增集合資金信託規模前5位的公司為華能信託、中融信託、平安信託、上海信託和中海信託,且前述各家公司年內新增規模均超過千億元。第6名至第10名為外貿信託、四川信託、興業信託、中信信託、五礦信託。
2。單一資金信託業務
從2014年末已披露年報的67家公司存續的單一資金信託規模看,中信信託、建信信託、興業信託、華寶信託、交銀信託排在行業前5位,其中前3家規模均在5000億元左右,較為明顯的特徵是銀行系信託公司體現出較強的業務優勢。其中,單一信託規模列前10位的信託公司中,外貿信託、北方信託和華能信託的已清算項目實際收益率較高,都超過7%。從單一資金信託在公司管理信託財產中的比重情況看,行業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是西藏信託、渤海信託、交銀信託、吉林信託和北方信託。
2014年新增單一資金信託規模列前5位的公司為興業信託、雲南信託、交銀信託、江蘇信託和西藏信託,特別是興業信託和雲南信託兩家公司年內新增規模均達到2500億元以上;第6名至第10名分別為中信信託、上海信託、新時代信託、華能信託、四川信託。
3。財產權信託業務
從2014年末67家公司存續的財產權信託規模看,中信信託、中融信託、中誠信託、英大信託、中鐵信託排在行業前5位,其中中信信託規模達到2300億元左右,保持絕對領先優勢。財產權信託規模位居前10名的信託公司中,金谷信託的已清算項目實際收益率較高,為10.17%。從財產權信託在公司管理信託財產中的比重情況看,行業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是金谷信託、中信信託、中糧信託、英大信託和中建投信託。
2014年新增財產權信託規模居前5位的公司是中信信託、中融信託、國元信託、中誠信託和華潤信託,特別是中信信託新增規模達到1400億元,保持明顯領先優勢;第6名至第10名分別為中鐵信託、金谷信託、北京信託、上海信託、中糧信託。
二、信託產品投向分析
從信託財產的運用領域看,信託公司憑借「多方式運用、跨市場配置」的靈活經營體制,能夠根據政策和市場變化,適時調整信託財產的配置領域。2014年信託產品(按資金信託)主要投向工商企業、基礎產業、金融機構證券投資和房地產五大領域。
1。基礎產業信託業務
2014年68家信託公司投向基礎產業的信託規模為2.77萬億元,規模位居前10名的公司都超過800億元,達到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規模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是中信信託、交銀信託、中融信託、華能信託、英大信託,其中中信信託基礎產業信託規模為3323.2億元,遠高於其他信託公司。在基礎產業信託規模排名前10位的信託公司中,上海信託和中航信託增長率都超過了50%,處於領先水平。從基礎產業信託佔比來看,排在行業前5位的公司分別為愛建信託、紫金信託、湖南信託、萬向信託和交銀信託,各家佔比都超過了40%。
基礎產業信託規模排名前十的公司
2。證券市場信託業務
2014年68家信託公司投向證券市場的信託規模為1.85萬億元,平均每家信託公司規模為271.95億元;規模前10位的公司都超過780億元。規模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是建信信託、中海信託、外貿信託、華寶信託、華潤信託,其中建信信託證券市場信託規模最高,為1329億元。在證券市場信託規模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中海信託、華寶信託和興業信託的增長率都超過了150%,體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從證券市場信託佔比來看,中海信託、陝國投信託、華潤信託、外貿信託和華寶信託的佔比較高。
證券市場信託規模排名前十的公司
3。房地產信託業務
2014年68家信託公司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規模為1.3萬億元,平均每家信託公司規模為192.6億元;規模位居前10位的公司都超過了350億元。規模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是平安信託、華潤信託、中融信託、中信信託、山東信託,其中平安信託房地產信託規模最高,為918.5億元。在房地產信託規模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新華信託和上海信託增長率較高,分別為144%和95%。從房地產信託佔比來看,杭工商信託、浙商金匯信託、陸家嘴信託、重慶信託和中建投信託的佔比較高。
房地產信託規模排名前十的公司
4。實業信託業務(工商企業信託)
2014年68家信託公司投向實業的信託規模為3.13萬億元,行業佔比居於首位;平均每家信託公司規模為460.7億元,規模排名前10位的公司都超過950億元。規模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是中融信託、興業信託、渤海信託、天津信託、新時代信託,各家規模均在1000億元以上,其中中融信託的實業信託規模最高,為2292億元。在實業信託規模排名前10位的信託公司中,天津信託增長率最高,達到163%。從實業信託佔比來看,地方系信託公司比如天津信託、吉林信託、中泰信託、新時代信託和安信信託的佔比較高。
實業信託規模排名前十的公司
三、管理信託模式分析
主動管理型信託業務是體現當前信託公司專業管理能力的重點業務。2014年68家信託公司主動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5.8萬億元,與2013年的規模基本持平。其中排在行業前5位的公司分別為中信信託、華能信託、平安信託、中融信託、上海信託,其中前3家主動管理信託資產規模均在3000億元以上。
從主動管理信託資產佔比來看,華能信託和東莞信託信託資產全部為主動管理型,此外,昆侖信託、平安信託、中泰信託、江蘇信託、華宸信託、杭工商信託和長安信託主動管理信託資產佔比都在90%以上。
從主動管理信託規模增速來看,民生信託、杭工商信託、華能信託、英大信託、華寶信託和建信信託增長率都超過了100%。
四、信託報酬率和信託收入分析
1。加權年化信託報酬率
由於直接融資渠道的拓展和資管行業的激烈競爭,信託公司信託報酬率逐年降低,2014年信託行業平均年化綜合信託報酬率為0.51%,較2013年下降了0.2個百分點,信託報酬率呈遞減趨勢。一般而言,主動管理信託規模在信託資產中佔比較高的公司加權年化信託報酬率也較高。加權年化信託報酬率排名前10位的公司中,杭工商信託、華信信託、愛建信託和東莞信託都在1.8%以上,達行業平均水平0.74%的兩倍以上。
加權年化信託報酬率排名前十的公司
2。信託業務收入
信託業務收入主要體現為信託公司從信託業務中收取的各項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在信託資產規模增速放緩的大趨勢下,信託行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速也隨之放緩。從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排名前10位的公司來看,中融信託、中信信託和平安信託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是其餘公司的兩倍。增長率方面,居規模前10位的公司中,安信信託、重慶信託和平安信託增長較快,分別達110.86%、100.15%和45.87%。從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佔比來看,新華信託、西藏信託、中江信託、安信信託和北京信託佔比較高,信託主業地位較為突出。
第三部分
固有業務發展情況
信託公司固有業務主要涵蓋金融產品投資、貸款、金融股權投資、自用固定資產投資等領域,各家機構的經營運作模式和業務側重點有較大差異。因此,本文簡略選擇自營業務收入、固有資產不良率兩項指標來反映信託公司固有業務運作的效率。
一、固有業務收入
總體來看,68家信託公司的固有業務以獲取投資收益為主,利息收入次之,行業固有業務收入呈穩定增長態勢,這有利於信託公司優化自身資產配置和提高抗風險的能力。從2014年固有業務收入絕對規模看,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別為華潤信託、重慶信託、中誠信託、平安信託和華信信託,特別是華潤信託固有業務收入規模達到22億元左右,主要是所持國信證券帶來的良好投資回報。在自營業務收入排名前10位的信託公司中,華能信託、上海信託、中融信託和興業信託增速都超過150%,分別為262.98%、181.25%、171.21%和156.28%。
固有業務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
二、固有資產不良率
固有資產不良率主要反映信託公司固有資產的信用風險狀況。目前信託行業固有資產不良資產規模和不良率總體相對較低,行業平均不良資產規模約為6040萬元,行業固有資產不良率平均為3%。固有不良資產規模較大的十家信託公司占行業總體不良資產的81.03%。2014年,固有不良資產排名前10位的公司為,新華信託、長安信託、中信信託、五礦信託、中泰信託、外貿信託、山東信託、華宸信託、昆侖信託、華潤信託。
第四部分創新轉型成果
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充分發揮「多方式運用、跨市場配置」的靈活經營體制,對於信託業轉型有著重要意義。2014年4月8日,銀監會辦公廳發布的《關於信託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銀監辦發〔2014〕99號)明確提出了信託業轉型發展的目標和路徑。可以認為,2014年是信託行業全面布局轉型發展的「元年」。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圍繞99號文中監管層鼓勵的轉型方向,信託公司取得了哪些創新成果,開展了哪些特色業務?
在每年的信託年報中,轉型創新也都是各家信託公司主要著墨之處。從2014年報看,涉及創新議題的信託公司共42家,有25家未涉及該部分內容。

⑵ 信託公司 為什麼增加註冊資本

信託公司的此輪增資潮起於2011年
彼時《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開始實施,信託公司的資本金必須滿足三個基本條件:信託公司的凈資本不低於2億元,凈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凈資本不得低於凈資產的40%。這一政策意味著,信託公司的展業規模直接與公司凈資本掛鉤。因此,在拓展展業空間的強大需求之下,信託公司紛紛增加註冊資本金。

⑶ 中鐵信託凈資產多少社保資金可以購買嗎

中鐵信託,在國內的排名基本靠前,所以對於中鐵信託的安全性可以放心。
信託公司是起著中間作用,假如項目不如預期那麼又信託公司進行拍賣。
信託公司在國內是類似銀行一樣的純在。 所以基本不會倒閉。 這點與國外不同,所以你大可以放心了~
中鐵信託·都江堰工投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年化收益率 : 9.8%/年
還款來源 : 都江堰財政局

⑷ 中國信託業發展歷史有哪些

中國的信託業始於20世紀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專業信託投資機構——中國通商信託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託總局。新中國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託因為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信託沒有能得到發展。

1979年10月,國內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宣告成立,此後,從中央銀行到各專業銀行及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紛紛辦起各種形式的信託投資公司,到1988年達到最高峰時共有1000多家,總資產達到6000多億,佔到當時金融總資產的10%。

我國信託業發展的幾起幾落有其客觀原因:

誕生時缺乏基礎,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基礎。「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是信託的基本功能,因此信託生存的首要條件是有「財」可理。建國以來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採取的是高積累、高投資、低工資、低收入的政策,民間基本上無可理之財。二是缺乏健全的社會信用基礎。

信託「以信任為基礎」,信任關系的確立和穩定是信託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國社會信用關系尚缺乏剛性,信用鏈條十分脆弱,契約意識較差;總體而言,信用基礎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設滯後,不完備。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正式施行,我國的信託制度才初步確立。在此之前沒有一部專門的信託法,也無其他明確信託關系的法律規范。這使信託機構的活動長期缺乏權威的基本准則,令信託業的發展陷入歧途。這些年來,信託公司主要從事銀行存貸業務、證券業務和實業投資業務,沒有集中到「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主業上來。

⑸ 華寶信託投資公司的公司大事記

2011年
1月,經股東增資,華寶信託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加至20億元(含1500萬美元)。
1月,華寶信託與中小企業之「張江聚惠」榮獲2010年寶鋼集團首屆社會責任案例發布會三等獎。
3月7日,華寶信託第一隻自主管理的陽光私募產品「寶晟」1期成立。
4月1日,華寶信託推出國內首個結構化TOT資金池產品「時節·好雨」1號,為信託產品基金化、長期化的創新之作。
4月,華寶信託研發並推出市場上首款保證收益型薪酬福利信託計劃——樂享人生,該產品能夠吸引更多有保本需求的客戶,鞏固並擴大公司在薪酬福利信託計劃領域的品牌優勢。11月,華寶信託憑借該產品中標豐田(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儲蓄計劃。
4月,華寶信託信息技術部啟動公司2011年重點信息化建設項目核心業務系統的建設。
6月17日,華寶信託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五屆「誠信託」獎評選中榮獲「誠信託」卓越公司獎,並憑借響應政府民生政策的長興島配套商品房項目公司投資資金信託榮獲價值信託產品獎。
8月1日,華寶信託推出面向高端個人客戶及機構客戶的《華寶財富》雙月刊,電子版同步上線。
8月26日,華寶信託在《證券時報》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優秀信託公司頒獎典禮」上榮獲最重頭的「中國優秀信託公司」獎。
8月,華寶信託制定了《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2011-2015戰略發展規劃》,明確了公司的戰略定位,為公司未來五年發展指明了方向。
l 9月,華寶信託在行業內率先推出具有綜合財富管理功能的創新型信託產品「寶幡」系列傘型資金信託計劃。
l 11月5日,華寶信託舉辦「風雨同舟·相攜六年——華寶信託2011私募基金精英座談會」。
l 11月10日,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華寶信託成為國內首家獲得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的信託公司,公司股指期貨信託產品第一單也同時獲批。
l 11月18日-20日,華寶信託參加由《理財周刊》社主辦的第九屆上海理財博覽會,並獲得承辦方頒發的最受歡迎理財產品獎。
l 1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批准華寶信託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
l 12月,在中國人民銀行2011年度上海市中資金融機構金融統計工作考核評比中,華寶信託榮獲中資法人金融機構統計工作一等獎。
2010年
2月,長興島配套商品房信託項目啟動,積極為保障房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嘗試配套商品房、經濟適用房項目的投資。
5月,公益信託取得重大進展,為中國青年創業基金會設立的信託運作平穩,「撿回珍珠」計劃穩步推進,得到監管部門、行業及社會的認可。5月,公司全新的司標、英文名稱、平面廣告等視覺識別系統正式啟用。
6月,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四屆「誠信託」評選中,榮獲「2009年度誠信託·卓越公司獎」。
7月,公司管理信託資產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
8月,由《證券時報》社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優秀信託公司評選」中,公司榮獲「中國優秀信託公司」稱號,信託投資銀行部高級項目經理韓立慧榮獲「中國優秀信託經理」稱號,「寶盈穩健組合投資資金信託」產品獲評為「最佳組合投資信託產品」,「張江聚惠1號/2號擔保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被評為「最佳信託貸款產品」,「華寶信託企業年金計劃」被評為「最具影響力品牌(產品)」。
12月,因華寶投資有限公司對華寶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增資,公司對華寶證券持股比例由99.922%降至40.559%,我司對華寶證券由控股轉為參股。
12月,與農業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農業銀行的合作關系進一步密切。
12月,業內首創的員工福利投資產品——利得寶集合資金信託的設計開發順利完成,並通過監管部門創新產品報批。
公司受託管理的寶鋼年金在2010年上證指數全年下跌14.31%的市場環境下,仍然取得了6.81%的投資收益率,遠高於年金市場平均水平。
貫徹產融結合的精神,先後完成湛江龍騰物流貸款、寶鋼金屬信託貸款、寧波鋼鐵信託貸款,籌集資金約人民幣12億元,寶鋼集團羅涇項目應收賬款3期發行成功,募集資金約25億。挖掘與寶鋼建築設計工程研究院的業務特點及運作優勢,探索房地產金融業務和鋼結構EPC業務產融結合模式,打造綠色地產基金概念。
2009年
與工商銀行合作發行「精贏」系列證券投資產品,募集信託資金3.54億元,全年募集主動管理類信託投資資金41.87億元。
l 向鐵道部、寶鋼集團等優質企業提供信託融資業務264億元,截至到2009年末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462億元,為歷史最高。
l 主動管理高費率信託融資業務取得突破,完成新湖中寶、廣匯股份、榮盛發展、上海綠城等多個優質資產抵質押信託融資項目,其中廣匯二期的投資者年化收益率達20%。
l 與多家知名中介機構一起,依託國內知名地產集團,積極參與推進我國首批REITs產品創新試點工作。
l 與中國銀行合作推出樂逸人生員工福利管理信託計劃產品。
l 正式運作寶鋼集團有限公司10萬職工的企業年金計劃。
l 在第三屆「誠信託」評選中,獲得主辦方設置的唯一一項級別最高的綜合類獎項——「誠信託—TOP大獎」。
l 《利潤中心激勵方案的構建與實施》榮獲「2009年上海市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選二等獎。
2008年
l 再次與四大行合作推出「2008年本利豐第十期基金精選產品」。
l 分別與招商銀行、東亞銀行、農業銀行合作發行了銀行理財產品對接上汽金融信貸資產的單一資金信託項目。與東亞銀行的合作為國內首單外資銀行銀信合作信託型理財產品業務。
l 發行「通元2008年第一期個人汽車抵押貸款證券化信託」 、「招元2008年第一期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
l 與交通銀行合作推出「得利寶--天藍」新股隨心打產品,獲得2007年度「十大銀行理財產品」獎項。
l 與深圳發展銀行合作推出「聚財寶」騰越計劃新股隨新打產品。
l 獲得中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法國阿海琺輸配電(中國)、雅培(中國)等公司的員工福利項目。
l 作為受託人發起設立了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太平洋盛世華寶企業年金計劃。
l 獲得「大宗交易系統合格投資者」資格證書,在上海本地信託公司中,僅兩家信託公司獲得首批資格。
l 獲得第二屆「誠信託」中國最佳信託公司評選之「最佳創新獎」和「最佳信託經理」等稱號。
l 公司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500,000元,連續二次組織員工共捐款434,320元,另外廣大共產黨員踴躍交納「特殊黨費」92,600元。
l 舉辦「華寶公司首屆職工運動會」和舉行華寶一家親「公司日」暨十周年慶活動。
2007年
l 與工商銀行推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發行的第一支基金優選(FOF)產品,獲得2007年度「十大銀行理財產品」獎項,並在「首屆中國最佳銀行理財產品」評選中獲得「最佳銀行理財產品獎」。
l 與興業銀行合作發行適合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保本策略股票投資型信託產品。
l 與交通銀行合作在全國范圍發行「得利寶天藍--新股隨心打」人民幣理財新品。
l 發行工商銀行、浦發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信託」。
l 成為興業銀行企業年金計劃的賬戶管理人及澳大利亞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中國公司企業年金項目的賬戶管理人和受託人。
l 通過競標獲得一批外資企業、國有大型企業的信託型員工福利計劃管理項目。
l 完成福建省龍岩、莆田、漳州三市社保經辦機構管理的原有企業年金(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整體移交項目。
l 「中華企業債權信託優先受益權轉讓及回購信託產品」、「華寶-聚金證券投資資金信託產品第一號」進入2006年度創新力排名榜前十名。l 分別榮獲「第二屆優秀信託公司」、「誠信託―2006年中國最佳信託公司」評選之「最優秀信託公司」、「中國最佳信託公司」、「最佳證券信託計劃」、「最佳公益信託計劃」、「最值得尊敬的信託業領袖」(占興華)和「最佳信託經理」(蔣高峰、白洋)等稱號。
l 首家通過重新登記,更名為「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l 富成證券經紀有限公司更名為「華寶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2006年
l 與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信託貸款合同。
l 結構化證券投資信託計劃資產規模大幅增張,市場份額領先。
l 完成外資在國內最大的啤酒並購案――雪津啤酒股權信託項目。
l 獲得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
l 做成國內首家外商獨資企業(艾利)企業年金計劃。
l 在「首屆優秀信託公司評選」中,榮獲「最佳知名品牌」、「最佳證券信託計劃」和「最佳信託經理」(蔣高峰)三項大獎。
2005年
l 發行公司首個結構化證券投資信託計劃,並形成華寶「點金」產品系列。
l 發行寶鋼新日鐵1800冷軋項目貸款信託計劃。
l 獲得企業年金「法人受託機構」和「賬戶管理人」兩項業務資格。
2004年
l 發行首隻基金優選套利投資(FOF)資金信託計劃。
l 繼招商銀行法人股投資信託計劃後,再次推出皖能電力、長電科技法人股投資信託產品。
l 發行民生銀行股權質押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2003年
l 完成公司首個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發行,並推出「安心寶」系列信託計劃,標志公司正式涉足高端個人理財領域。
l 首次開展信貸資產轉讓業務(南方希望)。
l 與上海市企業年金中心合作,首次參與社會企業年金管理工作。
l 首家由中資信託公司和外方資產管理公司聯合發起設立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華寶興業基金管理公司正式開業。
2002年
l 成為2002年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記帳式國債承銷團成員。
l 公司參股36.82%的富成證券經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2001年
l 第一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核准「重新登記」,注冊資本金為人民幣10億元(其中美元1500萬)。
l 獲得中國證監會「籌建經紀公司方案的批復」。
2000年
l 完成了寶鋼債券的銷售工作。
l 首次被上海市稅務局評為「A」級納稅單位。
1999年
l 承擔梅山債券、東風汽車債券和浦東建設債券承銷、分銷工作。
l 擔任寶鋼鋼管股份公司和三家上市公司的財務顧問。
1998年
l 華寶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增資、更名、遷址,正式成立並開始營業。

⑹ 世茂首次直面社會投資人,近60億規模信託計劃尋求展期

近期在資產處置方面收獲頗豐且多筆債務展期成功的世茂,頗有觸底反彈的跡象,但一筆即將到期的信託計劃卻暴露了事件的另一面。

2月16日,第一財經獲悉,就原本將於今年7月中旬完成償付的「中信信託·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世茂集團董事會副主席及總裁許世壇、執行董事呂翼與投資人進行了一場線上溝通。據悉,這是世茂集團實控人及管理層首次面向社會投資人展開交流。

據呂翼介紹,截至2022年2月15日,該信託計劃本金余額合計約59.94億元,分別為於2月17日到期的12.94億元,4月-8月陸續到期的合計47億元。世茂方面就此給出的展期計劃將兌付時間拉長至2024年。

呂翼稱,該項目在相關方面的幫助下接觸了大量國企,包括深投控、深業集團等前來調研座談,也先後接洽了部分AMC公司,「只要銷售形勢有好轉,或者融資方面得到改善,我們會加大還款力度」。

許世壇強調,上述兌付方案僅為保底方案,是在未考慮市場好轉、融資好轉等情況下提出的,「我們也承諾了,如果現金流這些有改善,肯定加大兌現的力度,絕對不會逃避。」

知情人士透露,世茂提出的兌付方案最終是否能獲得通過,仍需等待2月17日最終的投票結果。

請求展期至2024

據投資人提供給第一財經的信息顯示,中信信託·深圳龍崗融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成立於2020年7月17日,規模共87億元,信託期限不超過36個月,分為ABCDE類產品。

該募資規模頗為龐大的信託計劃,其資金是用於受讓福建世茂瑞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瑞盈」)持有的對深圳世茂新里程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世茂新里程」)的借款債權,最終用於支持深圳龍崗深港國際中心綜合體項目項下地塊10二期公寓項目、地塊1一期商辦項目的開發。

一份2021年12月中旬出具的「項目進度說明」顯示,彼時信託計劃的存續規模為62億元,已結束受益權規模為25億元。具體來看,A類規模為10億元,於2021年2月8日提前結束;B類規模為15億元,於2021年10月18日到期結束。

公開信息顯示,上市公司今世緣、雲意電氣等上市公司都曾購買該產品,年化收益率為7.40%,2021年時均已從項目中退出。

呂翼在2月16日的交流會上介紹,截至2022年2月15日,該信託計劃本金余額合計約59.94億元,分別為於2月17日到期的12.94億元,4月-8月陸續到期的合計47億元。

對於無法如期兌付的原因,呂翼解釋稱:「一方面由於地產的銷售市場全面遇冷,去化情況不佳,另一方面項目體量大,開發周期相對比較長,目前估計2022年可實現的銷售回款在8.9億元,所以清償全部貸款是面臨巨大壓力的,」呂翼還表示,「但項目剩餘貨值對於貸款本息的覆蓋率還是比較高的,所以特別向中信信託以及各位投資者申請展期。」

據投資人透露,世茂方面此前與中信信託溝通時,給出的兌付計劃為每個工作日償還1000萬元,預計展期時間超2年。彼時,投資人並未接受該展期計劃。

今日給出的展期計劃也要在2024年完成最終兌付。

具體來看,針對2月17日即將到期的12.94億元,世茂方面將歸還本金的10%,對應的5200萬利息於本月底前付清,平均每個工作日支付利息653萬元;本息共計1.82億元。2022年全年,世茂歸還貸款本金的25%,即14.99億元,以及利息約5.09億元,本息合計20.08億;2023年全年,歸還本金的35%,即20.98億元,本息合計24.32億元;2024年全年歸還本金40%,即23.98億元,本息合計25.14億元。

「為了保證項目能夠如期的推進,我們也向政府匯報了項目遇到的困難,也正積極地與實力強勁的國企洽談合作,同時我們也會加快推動項目的運營和銷售,爭取在延續期內完成還款。」據呂翼透露,此前深投控、深業集團等在內的國資曾來進行調研座談,也曾先後接洽了中建總公司和部分AMC公司。

深圳市場低迷影響項目去化

據第一財經獲取的該信託計劃推介資料顯示,深圳世茂新里程成立於2017年11月,用於深圳市龍崗深港國際中心項目的開發建設,世茂股份持有其51%股權,世茂建設持股約19%;福建世茂瑞盈則由世茂集團間接持股50%。

同時,該信託計劃的增信措施包括,世茂深圳深港國際中心項目下屬的10宗地塊作為土地抵押,涉及地塊總建築面積85.16萬平方米,其中,可售物業32.32萬平方米;項目公司深圳世茂新里程100%股權質押予中信信託;而世茂集團及上海世茂建設提供保證擔保。

此處的深圳龍崗深港國際中心綜合體,此前已出現在世茂集團待售資產清單中,業態豐富,包括辦公、商業、酒店、公寓、學校、公建配套等;整體的評估值為51.43億元,融資余額達到92.7億元;總貨值合計約629.04億元。不過,該超級綜合體中的600米超高層並不在上述10宗抵押地塊中。

另據上述2021年12月份的項目進度說明顯示,2021年12月中旬時,地塊10因需要進行預售已辦理解押(按照深圳當地政策,辦理預售證必須進行解押),其餘9宗地塊仍抵押中。

地塊10即為該項目的二期公寓,其銷售回款也正是該信託計劃的還款來源之一。但目前來看,二期公寓的銷售情況並不算理想。

據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台顯示,該項目2021年11月26日獲批預售,共有186套商務公寓,備案均約為4.7萬/平方米,但目前簽訂了買賣合同並已完成備案的房源僅8套。

過去幾個月,為了緩解現金流的壓力,世茂不斷處置資產回籠現金。較早之前,市場流傳的世茂待售資產清單中已有多處核心資產出售,包括上海外灘茂悅、上海黃浦路一宗地塊、廣州亞運村項目股權等。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世茂合計回籠資金約百億元。

16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便有投資人提出,處置資產後有很多資金流回,是否可以不將還款來源局限於龍崗項目本身,從集團調配更多資金進行兌付。

對此,許世壇表示,項目今年的回款預計共有9億,而給出兌付計劃遠遠超過了回款數額,「其他資產處置是要還掉原來的融資,並交稅的,並不是處置多少就有多少錢,實際上金額還是很有限的。」

⑺ 重慶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的企業歷程

2012年8月
公司榮獲第六屆「誠信託·卓越公司獎」,由《上海證券報》社主辦的「第五屆誠信託」頒獎暨2012中國信託業峰會在上海舉行,重慶信託以突出的經營業績和良好的成長性榮獲綜合類大獎「誠信託·卓越公司獎」
2012年8月
重慶市國資委按照財政部公布的《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和《2011年度金融企業績效評價標准值》,依據我公司2011年度財務會計報表中相關財務指標,對我公司進行績效評價。我公司績效評價結果為A級優等
2012年6月
公司獲重慶市國資委授予的「國企新聞獎 優秀獎」
2012年4月
公司獲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獨立企業納稅50強」
2012年1月
公司獲市國資委授予的「國企貢獻獎」
2011年8月
公司參加《證券時報》第四屆「中國優秀信託公司」評選,被評為「中國最具區域影響力信託公司」
2011年8月
公司向中華思源扶貧基金會捐贈2121.41萬元
2011年7月
公司向綠化長江重慶行動定向捐贈100萬元(共計捐款400萬元)
2011年6月
公司參加《上海證券報》第五屆「誠信託」評選,獲「誠信託·卓越公司獎」
2011年5月
公司對口幫扶酉陽縣板橋村整村脫貧,支付幫扶資金150萬元
2011年4月
重慶信託被重慶市政府評為「2010年度重慶市獨立企業納稅50強」
2011年4月
公司首席執行官翁振傑獲國務院批准,享受2010年政府特殊津貼
2011年2月
公司和信託業務二部同時榮獲2010年重慶市「國企貢獻獎」
2011年1月
公司向重慶市政府捐贈危舊房改造項目全部信託報酬累計達3000多萬元
2010年12月
公司成功完成第三次增資擴股,注冊資本金增加到24.3873億元,資本規模居全國第二
2010年6月
公司榮獲全國「最具區域影響力信託公司」和「最具影響力品牌」2項榮譽
2009年12月
公司首席執行官翁振傑榮獲「2009年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
2009年11月
公司被評為「重慶市文明單位」
2009年10月
何玉柏董事長被評為「重慶市勞動模範」
2009年10月
公司成功發起成立全國最大公益信託「金色盾牌 重慶人民警察英烈救助基金公益信託」,首期募集規模1.07億元
2009年9月
公司綜合排名躍居全國信託公司第五位、西部第一位
2009年5月
翁振傑首席執行官主持的08年度招標課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交易模式及退出機制研究》榮獲二等獎
2009年2月
公司榮獲重慶市2008年「國企貢獻獎」
2009年1月
公司榮獲重慶市2008年「金融貢獻一等獎」
2008年12月
公司不良資產率降為0,並連續兩年稅後利潤突破5億元
2008年12月
公司榮獲2008全國金融企業慈善榜「信託業突出貢獻獎」
2008年12月
重慶路橋公司投資建設的嘉華大橋工程榮獲2008年度國家最高榮譽「全國市政金杯示範工程」獎
2008年11月
公司為危舊房改造籌集的50億元資金正式交付,市政府黃奇帆常務副市長出席交付儀式並作重要講話
2008年8月
重慶路橋投資建設的嘉華大橋工程,榮獲「2008年度重慶市市政工程金杯獎」
2008年6月
公司「渝信網下新股配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獲全國「最佳信託產品」獎
2008年5月
公司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00萬元
2008年2月
公司被評為「重慶市金融貢獻一等獎」
2008年2月
重慶三峽銀行舉行授牌慶典,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授牌
2008年1月
公司遷入較場口「重慶信託大樓」辦公
2007年12月
公司累計管理信託資產385.22億元,累計為客戶創造收益21.98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5.09億元
2007年12月
公司不良資產率接近於0,凈資產收益率達29.65%
2007年12月
公司成功重組萬州商業銀行(後更名為重慶三峽銀行)
2007年10月
經中國銀監會批准,公司獲批新的金融牌照並正式更名為「重慶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2007年7月
公司綜合排名位列《2006年中國信託投資公司排名榜》第9名
2007年6月
公司榮獲由上海證券報主辦的「誠信託-2006中國最佳信託公司評選」的「最具發展潛力獎」
2007年4月
公司被評為「重慶市貢獻突出的國有企業」
2007年1月初
公司提前成功兌付14.588億元的渝涪高速股權信託
2006年12月
公司累計管理信託資產164.8億元,全年實現利潤1.61億元
2006年8月
公司發行的「龍湖·西城天街資金信託計劃」榮獲證券時報首屆優秀信託公司「最佳房地產信託計劃獎」
2005年12月
公司徹底還清歷史遺留債務,不良資產率降至4.5%
2005年12月
公司控股的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2005年10月
公司控股的重慶路橋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公司持有限售股1.858億股,持股比例59.9%
2004年12月
公司成功增資到16.3373億元,資本金規模位於全國信託行業前列、西部第一
2003年11月
公司以58.5億元收購渝涪高速公路,持有重慶渝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70%的股份。並成功推出「渝涪高速公路股權信託」項目,創全國同類產品發行規模之最。
2003年10月
公司控股企業重慶路橋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成為重慶市商業銀行第二大股東
2003年9月
公司主發起的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中國證監會批准籌建
2002年7月
在全國首批推出集合資金信託產品「教育信託」項目
2002年2月
公司改制重組為重慶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10.3373億元,為市屬國有重點企業
1999年5月7日
公司發起設立「西南證券有限公司」,持股33.03%
1998年9月3日
公司控股「重慶路橋」,持有重慶路橋70.97%的股權
1984年10月4日
重慶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金3500萬元人民幣

⑻ 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國有獨資時代的北京國際信託投資公司(1984-1999)
這一歷史階段中,公司作為北京市人民政府獨資的金融機構,主要圍繞北京市改革開放、擴大對外經濟交往、服從服務於北京市經濟建設,通過開展國際金融業務、投融資業務、擔保業務、證券業務,在承辦市政府交辦的投資、貸款、擔保項目等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在開辦中外合資企業、拓展海內外業務、融通建設資金、促進北京市擴大開放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積累了豐富的金融服務經驗,並贏得了良好信譽。這期間公司開展的主要業務體現了公司以政府信譽為背景、承辦政府指定項目、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早期業務特點,是九十年代信託行業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和縮影。 增資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2000-2001)
2000年,北京信託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根據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客觀要求,北京信託於跨世紀之初,在全國信託行業規范整頓中,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率先進行增資改制並取得成功,引入了國內航天科技、石油化工、鋼鐵冶煉、高新技術等領域的若干具有雄厚實力的企業資本,成為由多家知名企業參股、跨地區、多種經濟成分組成的股份制金融企業,公司更名為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增資改制,使公司內部經營管理機制向更具活力和效率的方向轉化,開拓受託理財的信託業務、參與市場競爭、服務首都經濟建設的能力得到增強,為公司發展上一個新的台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完善,新型信託業務不斷展開(2002至今)
2002年3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北京信託重新登記,公司獲得了新型信託市場的准入資格。在《信託法》的規范指引下,公司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原有信託業務的清理,及時調整經營策略,迅速開展了以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為職能,以資產管理為特徵的新型信託業務。2002年9月,北京信託面向社會成功推出首個新型信託產品-北京朝陽商務中心區CBD 信託計劃,其標志著以新型信託業務為核心的業務創新工作在北京信託全面展開。在隨後的幾年內,公司信託核心業務不斷創新並加速拓展,截至2008年末,公司受託管理的信託財產余額為621億元,是新型信託業務起步初期受託管理信託財產余額的30倍。自2002年開展新型信託業務以來,公司管理信託財產規模累計達2000億元,累計開發信託項目829個,到期的569個信託項目全部安全結束,累計分配信託收益63億元。與此相適應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完善,經過2007年公司新的戰略重組,使得公司股權結構不斷優化,以合規和風險控制為核心的內控體系不斷健全。北京信託已經成為一家資產質量高、流動性良好、抗風險能力強,以追求並實現投資人、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擁有眾多高端優質客戶資源的金融機構。
公司事件
唯一一家北京市屬的信託公司——北京信託亮相於金博會。在展台前記者看到了「北京CBD土地開發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北京信託財富管理總部經理江方介紹,這是公司在2002年率先發行的全國第二個、全北京第一個信託產品,由於當時的收益率相對存款較高,募集資金達6億元,信託資金直接用於CBD核心區的開發建設,開創了以信託方式引入社會資金參與經濟建設的先河。
2008年末上海證券報公布的信託公司理財能力年終大排名,在六個單項排名中,北京信託在信託產品規模、風險控制、專業能力、信息透明度四項排列行業前十名之內,理財能力綜合排名第二。

⑼ 國內外機構投資者發展的情況,以及其對證券市場穩定產生的重大作用。

●2001年「6·14」後,市場環境出現較大變化,證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也出現變化,即市場結構從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轉變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

●1999年滬深兩市月均換手率為33.97%,到2002年換手率降為20.39%。這至少反映出投資者有長期持股的趨勢。

●基金作為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其持股從相對集中走向相對分散。基金過度分散化投資不但不能夠起到風險防範的作用,而且有可能陷入分散化投資風險。

●今年,主流券商一般都調低了盈利預期,更加註重深入研究市場趨勢、上市公司、競爭對手,採取建立適度分散、重點持有具有長期投資價值股票的投資組合模型及波段滾動操作的手法。(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選擇「6·14」為轉折點的一點考慮

證券市場經歷了從散戶投資者為主體到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結構轉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為了論述的方便,本文將2001年「6·14」滬深綜指同時達到最高點這天作為市場結構轉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但這種劃分只是相對的。

散戶時代市場操作特點

一、2001年「6·14」以前,市場投資者結構中的主體是散戶

1991—1998年,散戶是滬深證券市場的主要力量。此間,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基金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不僅開戶數量少,而且資金投向也不僅僅是在證券市場,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資金投向了房地產等領域。到1998年,管理層意識到一個穩定的證券市場必須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特別是1999年政府允許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上市公司等三類企業資金進入股票市場,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開始了由散戶投資者為主體向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迅速演變的過程。

二、散戶時代證券市場的主流操作特徵是投機

1、股價波動大

2001年「6·14」以前的滬深證券市場,談的最多的是機構投資者的坐莊、散戶投資者的跟庄、股評的「套住莊家」,熱衷於研究莊家行為。還有一些主力機構操縱市場,引起股價巨幅震盪。(詳見表1)

2、投機氣氛濃厚

在以散戶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環境中,一些機構投資者是市場的操縱者。部分機構通過對倒、拉抬股價,或者與上市公司聯手炒作。一些機構對上市公司的重點投資和股價拔高,並不是出於對其投資價值的本意認可,而主要是為了從二級市場的炒作中獲利以及擴大圈錢規模的需要。通過部分機構投資者與散戶投資者的博弈,形成諸如「中科系」等許多頗具規模的機構大鱷。在市場行為表現上,「6·14」之前市場換手率極高,1996年達到最高峰時,滬深兩市換手率分別為760%和950%;到2001年6月才逐漸下降為126%和132%,仍比發達國家高出許多。滬深股市換手率極高的特點,足以說明投資者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時間短,存在著較普遍的炒作現象(見表3)。

3、由於信息不對稱,違法操縱行為比較突出

由於當時股市深層機制存在缺陷,信息披露還不規范,上市公司造假行為時有發生。有的機構利用信息不對稱,集中資金優勢,憑借有利的交易地位和交易手段操縱市場。據統計,我國上市公司中三年內平均一家公司發生過兩次大型的資產重組事件,個別上市公司頻繁重組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在二級市場配合股價炒作的需要、滿足增發配股的要求、大股東將上市公司的資產更徹底地據為己有等。需要司法介入立案查處的先後有億安科技股價操縱案、銀廣夏財務造假案、中科創業內幕交易和股價操縱案等。

機構投資成為主流

一、市場和監管環境出現重大變化

「6·14」後,市場和監管環境出現較大變化,證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也出現質的變化,即市場結構從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轉變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

從監管方面來看,管理層對證券市場採取了嚴厲的監管措施,並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從市場角度看,從2001年6月開始,滬深綜指開始大幅度調整,到2001年12月底,滬深綜指均下跌1/3以上。在市場和監管出現重大變化的環境里,證券市場結構也悄然出現變化,機構越來越成為證券市場投資的主體。

二、「看得見的手」培育機構投資者

滬深市場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塊:一塊是政府力量推動型的機構投資者發展;另一塊是民間力量推動型的的機構投資者發展。政府力量推動的機構投資者包括證券公司、基金、信託投資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

證券公司 到今年11月底,國內證券公司數量上已經達到124家,注冊資本為1043億元。此外,一些券商還存在一些不同形式的委託理財資金。

基金 截至11月底,國內封閉式基金數量增加到54隻,其規模也將近800億元。除了封閉式基金外,到現在為止,共有17隻開放式基金,其規模達到560多億元。而且,根據目前開放式基金發行和發展態勢,相信今後將有更多的開放式基金進入證券市場。

信託公司 到2002年,被保留的信託投資公司為57家。就這些信託投資公司本身的資本金而言,57家信託投資公司資本金應該在600億元左右(平均每家10億元左右)。根據「自用固定資產和股權投資余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的80%」的原則,簡單估計其可投資於證券市場的自有資金在480億元左右。此外,信託投資公司可以將受託資金投資於證券,其可用規模應該與自有資金相當,大約為500億左右。

保險基金和社保資金

至2002年11月底,全國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6167億元。以平均入市規模為10%計算,國內保險資金可投資於股市的資金大約為610多億元。另外,還有投資理財型險種的保費,它可以100%投入股市,這個規模大概在400億左右。合計2002年11月全國社保資金規模約為1000億元。

三、機構投資者成為市場主流

1、國外現狀及發展趨勢

從國外市場來看,證券市場的潮流應該是機構佔主導。美國、英國等是保險資金、共同基金和養老基金等穩定持有股市絕大部分股份;日本等則是法人機構相互持股,也是機構占據主導地位。而且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有增無減。美國機構投資者佔美國總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其中,養老基金由0.8%上升到19.8%,共同基金由2%上升到17.9%,保險公司由3.3%上升到7.3%。

2、滬深開戶數構成及其變化趨勢

從機構數量、機構規模和市場換手率三者可以反映證券市場是否由機構佔主導。目前,機構投資規模大約在10000億元左右,是目前市場流通市值的76.65%,反映了一個機構時代的特徵。

從開戶數量看,目前市場也開始呈現機構占據主導地位的特徵。從1995年到2002年,機構開戶數占總開戶數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表2),尤其是新開戶的增長率更有明顯的變化。

3、換手率在逐漸下降

換手率也是反映證券市場結構的一個重要的特徵。表3所列是1999年至2002年間滬深市值、流通市值和換手率的一些情況。一般而言,換手率越高,資金進出就越頻繁。而頻繁資金的進出絕大部分是小資金運動的結果,大資金則難以頻繁換手和進行頻繁資金運動。從表3可見,1999年滬深兩市月換手率為33.97%,到2002年12月換手率降為20.39%。當然,也不排除換手率的下降是由於市場不景氣的結果。但是,這至少反映出投資者有長期持股的趨勢。

種種跡象表明,證券市場結構正在出現重大變化,即從過去的個人投資者為主體轉變為機構投資者為主體。

基金陷入分散化投資風險

結構發生變化,機構投資者的主流操作行為也因此發生重大的轉變。基金作為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其持股從相對集中走向相對分散。

一、持股集中度降低

一般而言,持股集中度越高,機構就越有可能重倉持有某一家或者數家上市公司股票。反之,機構持股就有可能相對均勻。根據我們的分析,從1998年12月到2002年9月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在不斷下降。以基金開元為例,1998年12月持股集中度為76.45%,到了2002年9月基金開元的持股集中度降為42.28%。整體上,從1998年到2002年9月基金持股平均集中度總體也在不斷下降,1998年12月基金整體持股集中度為61%,1999年12月為55.37%,2000年12月為60.75%,-,2001年12月為59.12%,2002年9月下降為42.96%。持股集中度的降低說明現在基金更多地不是將投資於證券市場的資金集中投資於某一隻或者某幾只股票上,而是採取分散策略,將資金均勻或者相對均勻地投資於各基金組合之中,這點從後面的持股數量分析中也可以看出。

二、投資越來越分散

基金操作變化之二就是投資越來越分散。考察一下基金近年持股數量,就會發現這一趨勢。2000年11月,23家基金平均持股家數為66.39家,到2002年6月52家基金(含開放式基金)的平均持股家數為124.6家,將近翻了一番。持股家數的增多說明基金投資越來越分散,組合投資越來越成為基金投資的主流,同時也反映基金投資行為越來越謹慎。從相對分散和相對集中收益率來看,如果以持股的家數超過124.6家為分散投資基金,持股家數少於124.6家為相對集中投資基金,則2002年中期16家分散投資基金中有5家實現盈利,盈利比例為31.25%;反之,35家相對集中投資基金中有8家實現盈利,盈利比例為22.86%。分散投資基金盈利能力相對好於集中持股基金盈利能力。

三、過度分散化投資能不能降低風險

分散投資究竟能否降低基金的投資風險呢?根據對基金的分析,我們認為,目前的市場結構情況下過度分散投資不能降低基金的風險。

據統計,在扣除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的漲跌幅後,我們發現在持股相對集中的時期,基金的業績明顯好於持股相對分散的時期。以基金總收入同比增長比例來看,除了2001年6月30日出現指數和基金業績增長背離外,在持股相對集中時期(1999.12.30—2001.6.30)基金業績(收入增長率)明顯好於大盤指數的漲跌幅度;反之,在持股相對分散時期(2001.6.30—2002.6.30)基金業績則明顯劣於大盤指數的漲跌幅度。據此,我們判斷,2001年6月可能是基金投資行為轉變的一個分界點。

從同一時期不同的基金錶現來看,基金的收益與基金持股數量多少之間會得出一些不同的結論。2002年中期,16家分散投資基金中有5家實現盈利,盈利比例為31.25%;35家相對集中投資基金中有8家實現盈利,盈利比例為22.86%。分散投資基金盈利能力相對好於集中持股基金盈利能力。但是,如果仔細觀察這些收益較好的基金,我們會發現持股相對分散且業績較好的基金有相當一部分是新上市的封閉式基金,如基金豐和、基金鴻陽、基金科瑞等。由於這些基金入市時間較晚、入市時機相對較好,因而在整體業績上好於老基金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將這些基金排除在外,持股相對分散的基金業績未必好於持股相對集中的基金。

不難看出,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比較,持股相對集中的基金業績要好於持股相對分散的基金。這似乎給我們當前的基金操作一個啟示:在目前的市場結構下機構投資應該還是以相對集中為主。過度分散化使基金在每隻股票上的持股數量相對較少,基本上已經淪落為「大散戶」,散戶在股市中被動挨打的境況在基金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因此,基金過度分散化投資不但不能夠起到風險防範的作用,而且有可能陷入過度分散化投資風險。

機構博弈操作特徵

一、機構和機構的博弈

市場進入機構博弈時代後,機構面臨的主要對手也是機構,彼此相互了解,市場行為和操作手法相似。目前,各類證券投資基金並未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投資理念和操作風格,機構行為散戶化使各大基金投資品種雷同化,主要靠小波段、小批量、高頻率來獲利,側重於短炒。證券投資基金正失卻資金量大、持股集中的優勢,並沒有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鑒於滬深股市機構主要是基金和券商(目前保險類基金、私募基金基本上還是通過基金管理公司或券商委託理財的方式入市),而且真正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績優上市公司仍不算多,基金操作採取了極度分散化持股的策略,機構交叉持股情況必然非常嚴重,所以可供券商選擇和建倉的價值型上市公司甚少。對於券商來講,面對機構與機構的博弈,一方面要調整好心態,在激烈競爭沖擊下如何應對來自商業銀行、信託、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行業滲透的嚴峻挑戰,已經成為關繫到券商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另一方面券商在操作手法上,既要研究券商與基金之間的博弈行為,又要研究券商與券商之間的博弈行為,在一個只有少數人賺錢的博弈中,只有堅持自身操作特色、採取與眾不同手法的少數券商才會真正盈利。

二、從券商投資行為看未來機構的操作特徵

目前由於機構博弈時代盈利模式尚未形成,各種操作策略和行為的對與錯都還需要進行長期的實踐檢驗。但是,從2002年強勢股的表現來看,大部分強勢股的籌碼集中,以前券商的操作特徵依然存在。只不過是根據政府監管加強、市場波幅減小、換手率降低等特點,主流券商一般都調低了盈利預期,更加註重深入研究市場、上市公司、競爭對手,採取建立適度分散、重點持有具備長期投資價值股票的投資組合模型及波段滾動操作的手法。從2002年以來證券投資基金盈利情況來看,極度分散投資十分被動,目前並不能真正降低風險。因此,在少數人賺錢的市場里,機構未來的博弈策略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迅速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尋找價值投資機會,採取合理分散、適度集中的模式。這一方面可以避免淪為散戶,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靈活、機動,成為市場少數盈利者。

表1 深市A股1991.12.31—2001.12.31震幅前10名股票
名次 代碼 名稱 最高價(元) 最低價(元) 震幅(%)
1 000503 海虹控股 80 0.4 19900
2 000008 ST億安 126.31 3.07 4014.33
3 000534 汕電力A 14.7 0.5 2840
4 000021 深科技A 70 2.4 2816.67
5 000537 南開戈德 50.22 1.95 2475.38
6 000504 賽迪傳媒 34.65 1.4 2375
7 000023 深天地A 31.6 1.3 2330.77
8 000502 瓊能源 46.35 2.01 2205.97
9 000539 粵電力A 27 1.27 2025.98
10 000035 中科健A 59.2 2.95 1906.78
表2 滬深A股投資者構成(截至滬市2002.10,深市2002.11)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機構(萬戶) 5.64 7.58 12.48 14.18 18.47
個人(萬戶) 232 2285 3304 3879 4443
合 計(萬戶) 1238 2293 3317 3893 4462
機構占總開 0.46 0.33 0.38 0.36 0.41
戶比例(%)
年份 2000 2001 2002
機構(萬戶) 21.48 31.33 35.63
個人(萬戶) 5081 6461 6761
合 計(萬戶) 5103 6482 6797
機構占總開 0.42 0.48 0.52
戶比例(%)
表3 1999.12-2002.11間滬深兩市換手率表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上市公司(個) 949 1088 1160 1220
市值(億元) 26471 48091 43522 40347
流通市值(億元) 8214 16088 14463 13047
月均換手率(%) 33.97 41.82 16.93 20.39
表4 基金收入指標與滬深綜指比較
2002.6.30 2001.12.31 2001.6.30
凈值收益率(%) -6.63 5.87 6.19
總收入同比 -161.5 -79.46 -73.65
增長率(%)
總資產增長率(%) -5.37 -37.66 -22.42
分紅率(%) 13.65
滬市綜指漲跌 5.27 -25.79 6.97
幅度(%)
深市綜指漲跌 6.52 -27.7 3.55
幅度(%)
2000.12.31 2000.6.30 1999.12.31
凈值收益率(%) 41.05 30.6 17.97
總收入同比 125.77 540.34 120.56
增長率(%)
總資產增長率(%) 29.15 15.11 19.17
分紅率(%) 90.59 91.97
滬市綜指漲跌 7.54 44.26 -19.09
幅度(%)
深市綜指漲跌 5.59 47.7 -20.77
幅度(%)

⑽ 為什麼信託業重啟增資擴股的模式呢

在監管環境較以前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成為業務發展的基礎,資本約對信託公司發展帶來壓力。從業務擴張、資本信用、監管要求和行業競爭等方面綜合考慮,信託公司對增資擴股具有訴求。同時,增資也是一把「雙刃劍」,應理性面對增資熱潮。

行業評級指標對信託公司凈資產規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冊資本考核指標方面,100億元是滿分,而大部分公司距離100億元注冊資金有差距,信託公司對提升監管評級有訴求,以滿足監管指標要求。

閱讀全文

與信託增資三年近600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上市公司分紅多少 瀏覽:286
隧道股份投資收益 瀏覽:203
聚看點多少金幣匯率 瀏覽:974
華鋒股份解讀 瀏覽:611
在國際貿易中匯率的作用 瀏覽:869
郵政儲蓄網上銀行怎麼買理財產品 瀏覽:918
黃金的微商 瀏覽:403
2015年11月8日港幣匯率 瀏覽:812
風險最小且流動性最大的金融資產 瀏覽:427
美國期貨cpocommodity 瀏覽:667
金融公司的催收工作總結 瀏覽:508
騰達股份 瀏覽:532
公司金融近期研究熱點 瀏覽:137
消費金融公司股東的選擇 瀏覽:122
投資集團管理有限公司英文名稱 瀏覽:110
都業華纏論指標 瀏覽:755
公司債信託銀行 瀏覽:735
山東黃金360 瀏覽:699
飛狐交易師接收驅動 瀏覽:153
上海證券交易所人員名單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