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會計處理方法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影響
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會計處理方法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影響1,經營租賃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第一,由於經營租賃僅僅是為了滿足經營的臨時需要而進行的,它不涉及資產所有權的風險和報酬轉移問題,也沒有購置租賃資產的特殊權利,因此,承租方對租入資產不需要作為本企業的資產計價入賬,不需要計提折舊,只需按期支付租金。同時,由於租賃合同是暫時的,一般可由任何一方於比較短的期限內通知取消,因此,有對承租人允若支付租金的義務,一般不需要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為一項負債。 第二,當承租人採用經營陛租賃時,損益表反映為租金費用,當承租人採用融資租賃時,損益表反映的是折舊加利息費用。租金通常是不變的,利息通常是前高後低的。由於利息的前高後低,在前一階段,利息加折舊之和可能會大於租金費用,因此,採用經營性租賃,在前幾個會計期內有可能提高企業利潤。
第三,新准則規定,有確鑿證據表明售後回租交易是按公允價值達成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從而對企業利潤產生影響。
第四,企業通過巧妙的合同條款將實質性的融資租賃劃為經營陛租賃,主要是為了粉飾財務報表,因為經營陛租賃不需要將租賃所形成的資產與負債在表內確認,這樣就降低了負債,使得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率等財務指標得以改善,並使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降低,從而使企業籌資成本降低,隱藏了企業
的財務風險
⑵ 融資租賃論文屬於會計學財務類嗎
屬於,租賃是財務核算中非常重要的一章,根據風險和報酬是否真正轉移,分為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
⑶ 會計畢業論文
提供一些會計畢業論文的題目,供參考。
一、會計方面(含會計理論、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資產評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範
3.試論會計造假的防範與治理
4.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
5.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
6.論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
7.論穩健原則對中國上市公司的適用性及其實際應用
8.關於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運用
9.會計信息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協調
10.企業破產的若干財務問題
11.財務會計的公允價值計量研究
12.論財務報告的改進
13.論企業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國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16.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
17.關於企業合並報表會計問題研究
18.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現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並報表若干理論的探討
22.增值表在我國的應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報告研究
24.現行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及改革對策
25.表外籌資會計問題研究
26.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關於資產減值會計的探討
28.盈餘管理研究
29.企業債務重組問題研究
30.網路會計若干問題探討
31.論綠色會計
32.環境會計若干問題研究
33.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責任會計
34.人本主義的管理學思考――人力資源會計若干問題
35.試論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會計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問題研究
3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會計問題研究
38.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的應用
39.戰略成本管理若干問題研究
40.內部結算價格的制定和應用
41.跨國公司轉讓定價問題的探討
42.我國企業集團會計若干問題研究
43.責任成本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與發展
44.試論會計監管
45.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問題研究
46.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評估
4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價值評估
48.企業整體評估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49.新會計制度對企業的影響
50.《企業會計制度》的創新
51.我國加入WTO後會計面臨的挑戰
52.XX准則的國際比較(例如:中美無形資產准則的比較)
53.新舊債務重組准則比較及對企業的影響
54.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
55.薩賓納斯――奧克斯萊法案對中國會計的影響
56.對資產概念的回顧與思考
57.規范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比較分析
58.試論會計政策及其選擇
59.對虛擬企業幾個財務會計問題的探討
60.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會計問題探討
61.兩方實證會計理論及其在我國的運用
二、財務管理方面(含財務管理、管理會計)
1.管理層收購問題探討
2.MBO對財務的影響與信息披露
3.論杠桿收購
4.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範
5.投資組合理論與財務風險的防範
6.代理人理論與財務監督
7.金融市場與企業籌資
8.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籌資渠道
9.中西方企業融資結構比較
10.論我國的融資租賃
11.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研究
12.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研究
14.負債經營的有關問題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業並購的財務效應分析
17.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研究
18.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企業財務管理
19.現代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
20.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22.中國民營企業融資模式――上市公司並購
23.債轉股問題研究
24.公司財務戰略研究
25.財務公司營運策略研究
26.資本經營若干思考
27.風險投資運作與管理
28.論風險投資的運作機制
29.企業資產重組中的財務問題研究
30.資產重組的管理會計問題研究
31.企業兼並中的財務決策
32.企業並購的籌資與支付方式選擇研究
33.戰略(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權問題的研究
35.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融資問題研究
36.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37.國際稅收籌劃研究
38.企業跨國經營的稅收籌劃問題
39.稅收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
40.XXX稅(例如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41.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
42.入世對我國稅務會計的影響及展望
43.我國加入WTO後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44.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5.經濟價值增加值(EVA)――企業業績評價新指標
三、審計方面
1.關於CPA信任危機問題的思考
2.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管理體系研究
3.論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面質量管理
4.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控制研究
5.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6.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趨勢研究
7.審計質量控制
8.論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審計
9.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0.論審計重要性與審計風險
11.論審計風險防範
12.論我國的績效審計
13.薩賓納斯――奧克斯萊法案對中國審計的影響
14.審計質量與審計責任之間的關系
15.經濟效益審計問題
16.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
17.我國電算化審計及對策分析
18.淺議我國的民間審計責任
19.試論審計抽樣
20.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21.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
22.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
⑷ 畢業要寫論文,初步選題是資產減值判斷或者小企業特點及其會計制度探討
小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差異---摘抄,僅供參考由於小企業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大中型企業為對象的會計准則和制度顯然不適合在小企業實行。對此,國際上已達成共識,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先後制定了專門適用於小企業的會計制度或財務告准則。為了簡化和規范小企業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切實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2004年4月27日,我國財政部發布了《小企業會計制度》,從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於適用的會計主體不同,《小企業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在會計核算上存在許多差異,筆者就此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對二者的比較,可以使會計人員迅速高效地把握《小企業會計制度》,方便新年度的核算。一、合並、刪除了部分會計科目,並增加了科目選擇的靈活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一級會計科目有85個,而《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一級會計科目只有60個,並且許多一級科目下的明細科目也進行了簡化合並,科目總數大大縮減。比如,《將企業會計制度》中的「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合並成「應收股息」科目;取消了「分期收款發出商品」、「應付債券」、「預計負債」、「專項應付款」和「遞延稅款」等一級科目;刪除了「資本公積」科目下的「接受現金捐贈」、「股權投資預備」、「撥款轉入」三個明細科目;還將「利潤分配」科目由12個明細科目減少為7個,取消了5個三資企業和股份有限公司使用的明細科目等。《小企業會計制度》還規定,小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規定的科目作必要的增減和合並。這主要是由於市場經濟環境下,會出現許多突發的經濟事項,而制度和准則又不可能包羅萬象,且無法隨時更改,因此增加了小企業在會計科目設置上的靈活性。二、縮減了資產減值預備的計提范圍,修改了一些具體的計提方法《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應對企業存在的8大資產計提減值預備,而考慮到長期資產的可收回金額較難確定及計提長期資產減值預備過程中需要較多的職業判定等情況,《小企業會計制度》中僅要求對短期投資、存貨和應收款項計提減值預備,不要求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計提減值預備。1.對於壞賬預備的計提,《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哪些情況不能全額計提減值預備,以及如何確定計提比例,但是《小企業會計制度》中沒作具體規定。2.對於短期投資計提跌價預備,二者均規定採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但《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採用按投資總體、投資類別或單項投資計提跌價預備;而《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只能採用按投資總體計提跌價預備。3.關於存貨跌價預備,《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哪些情況不能全額計提跌價預備,但是《小企業會計制度》中沒作具體規定。三、調整了存貨類科目,簡化了存貨的核算1.在科目設置上,《企業會計制度》分設「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自製半成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科目分別反映各類存貨;而《小企業會計制度》將各種材料和包裝物合並到「材料」科目統一核算,取消了「自製半成品」和「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科目,並在附註中規定,低值易耗品較少的小企業可以將其並入「材料」科目。2.在核算方法上,《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對材料的核算可以採用實際成本法,也可以採用計劃成本法,並設置了「物資采購」和「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而《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材料核算一般採用實際成本法核算,並設置了「在途物資」科目核算小企業已支付貨款但尚未驗收入庫的材料或商品的實際成本。在附註中規定,假如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可以增設「物資采購」和「材料成本差異」科目。3.對於出租、出借包裝物的成本結轉,《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可以根據金額大小分次結轉或一次結轉;而《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不分金額大小均一次結轉成本。四、簡化了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的核算在長期股權投資方面,二者均規定可以採用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但考慮到小企業投資的情況比較少,完全運用《企業會計制度》中關於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規定可能存在困難,因此,僅要求按照簡化的方法核算。1.對於成本法核算,《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股權持有期內應於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確認投資收益,且僅限於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超過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而《小企業會計制度》僅規定「股權持有期內應於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確認投資收益」,其他沒有具體說明。2.對於權益法核算,《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應在「長期股權投資」科目下設「投資成本」、「損益調整」、「股權投資預備」和「股權投資差額」等明細科目;而《小企業會計制度》取消了這些明細科目,對股權投資預備和股權投資差額的相關內容也沒做具體規定。3.《企業會計制度》對成本法和權益法相互轉換,以及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之間相互轉換作了具體的規定,而《小企業會計制度》則取消了這項規定。在長期債權投資方面,《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入長期債券的手續費等,金額大的可計入「債券費用」明細科目分期攤銷,金額小的可直接計入「財務費用」科目。購入的長期債券發生的溢價或折價在債券存續期間內於確認相關債券利息收入時攤銷,攤銷方法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採用直線法;而《小企業會計制度》則規定:購入長期債券的手續費等無論金額大小,直接計入「財務費用」科目,發生的溢價或折價在債券存續期間內於確認相關債券利息收入時攤銷,且只能以直線法攤銷。五、修改了固定資產的相關核算1.固定資產的概念和折舊范圍的調整。對於固定資產的概念,《企業會計制度》沿用了行業會計制度的標准,明確了固定資產的價值判定標准,即單位價值2000元以上,並且使用期限超過2年;而《小企業會計制度》採用了固定資產准則的概念,沒有明確給出固定資產的價值判定標准。對於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二者也有區別,《企業會計制度》仍沿用了行業會計制度的標准,分別列舉了應該計提折舊和不應該計提折舊的范圍;而《小企業會計制度》採用了固定資產准則的標准,擴大了計提的范圍,即除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外,其他固定資產都要計提折舊。2.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核算。對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假如融資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比例等於或小於30%的,在租賃開始日,企業也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入賬價值。」由於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過程中涉及到職業判定及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等困難,《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對於符合融資租賃條件的固定資產,按照租賃協議或者合同確定的價款,加上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以及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利息支出和匯兌損益後的金額作為其入賬價值。3.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的核算。對於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二者略有不同。《小企業會計制度》比《企業會計制度》少了兩條規定。一是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入賬憑據的,且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按該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作為入賬價值;二是對接受捐贈的舊固定資產沒做具體規定。關於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也有所區別。《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確定的入賬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科目;按未來應交的所得稅,貸記「遞延稅款」科目;按確定的入賬價值減去未來應交所得稅後的余額,貸記「資本公積」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對於外商投資企業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非現金資產,則作了非凡的規定,需要通過「待轉資產價值」科目核算;《小企業會計制度》則規定: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按確定的入賬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待轉資產價值」科目,即小企業對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的核算同外商投資企業的核算相似。4.有關固定資產的其他核算。「工程物資」科目不再規定明細科目,「在建工程」的明細科目也由6個減到了4個,相關的核算也簡化了。購建固定資產所發生的借款費用的核算,《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更簡單,要求小企業在固定資產開始建造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前所發生的借款費用,均可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而不必與資產支出數相掛鉤。六、對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的核算也略作簡化1.《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生產成本的「基本生產成本」明細科目下可以設置「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明細科目,或者將「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單獨設置為兩個一級科目,以匯集和分配生產車間所發生的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而《小企業會計制度》未做出具體規定。2.對於製造費用的核算,《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規定:季節性生產企業基本生產車間的製造費用,平時可以按計劃分配率進行分配,年末再按實際數進行調整。而《小企業會計制度》對此並未做出具體規定。七、修改了財務告的有關規定1.在會計表的編范圍上有所區別。《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會計表體系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資產減值預備明細表、股東權益增減變動表、應交增值稅明細表、利潤分配表、分部表等9種表;而《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會計表體系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應交增值稅明細表,並且現金流量表可選擇編制,應交增值稅明細表只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需要編制。2.在會計表的編內容上有所區別。由於核算的內容和會計科目的設置不同,在會計表的內容上也存在差異。比如,由於小企業不須對長期資產計提減值預備,在資產負債表中,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等項目的金額就是期末該科目的期末余額,而不須減去減值預備。3.小企業會計表附註的披露內容較企業會計制度大為簡化。《企業會計制度》共規定了13項應該在會計表附註中披露的事項;而《小企業會計制度》僅僅要求在會計表附註中披露主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說明、應收票據貼現、或有負債以及本期購買或處置的長期股權投資等事項。八、其他存在差異的事項1.盤盈、盤虧資產的處理。《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為了核算盤盈、盤虧的資產,應該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發生盤盈、盤虧時,先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待批准後再行處理;而《小企業會計制度》不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發生盤盈、盤虧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2.調整了損益類項目的核算內容。刪去了「補貼收入」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兩個科目,將「補貼收入」的內容並入「營業外收入」核算,將按國家規定給予的定額補貼而應收的補貼款記入「應收補貼款」科目核算。3.有關會計處理方法的調整。對於《企業會計制度》中提供的一些可供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結合小企業實際,選擇了其中比較符合小企業特點的方法,如《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可以按照應付稅款法或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所得稅,但《小企業會計制度》只要求小企業採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4.關於非貨幣性交易和債務重組事項。《企業會計制度》對於企業發生的非貨幣性交易和債務重組事項均做出了具體的規定;而小企業由於自身的特點,很少發生該類事項,所以,《小企業會計制度》只是在總說明中作了簡單介紹,並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看出,小企業會計制度的主要特徵是簡便易行,通俗易懂。它是在遵循一般會計核算原則的前提下,借鑒國際慣例,結合我們國家小企業的實際情況加以制定的。充分體現了小企業自身及其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特點。可以相信,小企業會計制度作為我國新型企業會計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有效的促進我國小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參考文獻:1.財政部。企業會計制度。經濟科學出版社,200 2.會計准則研究組。具體會計准則講解與操作。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3.孟茜。淺議《小企業會計制度》。對外經貿財會,2004
⑸ 會計論文
提供一些會計專業畢業論文題目,供參考。
一、會計方面(含會計理論、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資產評估)
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
2.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範
3.試論會計造假的防範與治理
4.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
5.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
6.論會計國際化與國家化
7.論穩健原則對中國上市公司的適用性及其實際應用
8.關於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運用
9.會計信息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協調
10.企業破產的若干財務問題
11.財務會計的公允價值計量研究
12.論財務報告的改進
13.論企業分部的信息披露
14.我國證券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15.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16.論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
17.關於企業合並報表會計問題研究
18.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初探
19.現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20.外幣報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1.合並報表若干理論的探討
22.增值表在我國的應用初探
23.上市公司中期報告研究
24.現行財務報告模式面臨的挑戰及改革對策
25.表外籌資會計問題研究
26.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
27.關於資產減值會計的探討
28.盈餘管理研究
29.企業債務重組問題研究
30.網路會計若干問題探討
31.論綠色會計
32.環境會計若干問題研究
33.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責任會計
34.人本主義的管理學思考――人力資源會計若干問題
35.試論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會計
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問題研究
3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會計問題研究
38.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的應用
39.戰略成本管理若干問題研究
40.內部結算價格的制定和應用
41.跨國公司轉讓定價問題的探討
42.我國企業集團會計若干問題研究
43.責任成本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與發展
44.試論會計監管
45.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問題研究
46.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評估
47.企業資產重組中的價值評估
48.企業整體評估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49.新會計制度對企業的影響
50.《企業會計制度》的創新
51.我國加入WTO後會計面臨的挑戰
52.XX准則的國際比較(例如:中美無形資產准則的比較)
53.新舊債務重組准則比較及對企業的影響
54.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
55.薩賓納斯――奧克斯萊法案對中國會計的影響
56.對資產概念的回顧與思考
57.規范會計研究與實證會計研究比較分析
58.試論會計政策及其選擇
59.對虛擬企業幾個財務會計問題的探討
60.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會計問題探討
61.兩方實證會計理論及其在我國的運用
二、財務管理方面(含財務管理、管理會計)
1.管理層收購問題探討
2.MBO對財務的影響與信息披露
3.論杠桿收購
4.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範
5.投資組合理論與財務風險的防範
6.代理人理論與財務監督
7.金融市場與企業籌資
8.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籌資渠道
9.中西方企業融資結構比較
10.論我國的融資租賃
11.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研究
12.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研究
13.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研究
14.負債經營的有關問題研究
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16.企業並購的財務效應分析
17.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研究
18.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企業財務管理
19.現代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
20.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22.中國民營企業融資模式――上市公司並購
23.債轉股問題研究
24.公司財務戰略研究
25.財務公司營運策略研究
26.資本經營若干思考
27.風險投資運作與管理
28.論風險投資的運作機制
29.企業資產重組中的財務問題研究
30.資產重組的管理會計問題研究
31.企業兼並中的財務決策
32.企業並購的籌資與支付方式選擇研究
33.戰略(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
34.股票期權問題的研究
35.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融資問題研究
36.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37.國際稅收籌劃研究
38.企業跨國經營的稅收籌劃問題
39.稅收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
40.XXX稅(例如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41.高新技術企業稅收籌劃
42.入世對我國稅務會計的影響及展望
43.我國加入WTO後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44.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5.經濟價值增加值(EVA)――企業業績評價新指標
三、審計方面
1.關於CPA信任危機問題的思考
2.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管理體系研究
3.論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面質量管理
4.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控制研究
5.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6.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趨勢研究
7.審計質量控制
8.論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審計
9.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0.論審計重要性與審計風險
11.論審計風險防範
12.論我國的績效審計
13.薩賓納斯――奧克斯萊法案對中國審計的影響
14.審計質量與審計責任之間的關系
15.經濟效益審計問題
16.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
17.我國電算化審計及對策分析
18.淺議我國的民間審計責任
19.試論審計抽樣
20.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21.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
22.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
四、電算化會計類
1.論電子計算機在審計中的應用
2.電算化系統審計
3.關於會計電算化在企業實施的經驗總結
4.計算機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
5.試論會計軟體的發展思路
6.當前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7.會計電算化軟體和資料庫的介面研究
8.我國會計電算化軟體實施中的問題及對策
9.中外會計電算化軟體比較研究
10.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的組織控制問題
11.會計電算化系統下的內部控制問題新特點研究
12.商用電算化軟體開發與實施中的問題探討
13.會計軟體開發中的標准化問題研究
14.我國會計軟體的現狀與發展方向問題研究
15.會計電算化實踐對會計工作的影響與對策
16.我國會計電算化軟體市場中的問題與調查
17.通用帳務處理系統中的會計科目的設計
18.會計軟體開發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戶的探討
19.關於建立管理會計電算化的系統的構想
20.會計電算化系統與手工會計系統的比較研究
21.會計電算化後的會計崗位設計問題研究
22.關於我國會計電算化理論體系的構想
23.會計電算化軟體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的探討
24.計算機網路系統在管理中的應用
25.會計電算化在我省開展的現狀研究
26.關於會計電算化審計中的若干問題的探討
27.會計電算化軟體和資料庫的結合應用
28.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
29.會計電算化理論和實際使用的幾點看法
30.會計電算化和手工系統並行運用的經驗
31.Foxpro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和體會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⑹ 融資性售後回租和經營性售後回租的區別
1、什麼叫融資租賃?
根據合同法第十四章第二百三十七條的規定,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2、融資租賃的當事人
有出租人、承租人、出賣人
3、中國融資租賃業務需要什麼機關批准?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按照《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批準的金融租賃公司、商務部按照《外商投資租賃業管理辦法》批准設立的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共同批准開展融資業務試點的內資融資租賃企業。
4、什麼叫融資性售後回租
是指承租人將自有資產出賣給出租人,同時與出租人簽定融資租賃合同,再將該資產從出租人處租回的融資租賃形式。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是承租人和出賣人為同一人的融資租賃方式。
5、售後回購:銷售方在銷售商品的同時,與購貨方簽訂合同,同意日後再將其購回的一種交易方式。
6、售後回租的會計處理規定
根據財會[2006]3號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第七章售後回租交易第三十條至第三十二條規定,承租人和出租人應當根據准則第二章的規定,將售後回租交易認定為融資租賃或經營租賃,售後回租交易認定為融資租賃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予以遞延,並按照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作為折舊費用的調整,售後回租交易認定為經營租賃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予以遞延,並在租賃期內按照與確認租金費用相一致的方法進行分攤,作為租金費用的調整。但是,有確鑿證據表明售後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價值達成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⑺ 會計畢業論文要怎麼寫啊
3 標題:或有事項的分析研究目的:了解或有事項的意義和種類,掌握或有事項的會計處理。
內容:1、或有事項的涵義與種類;2、或有事項的確認;3、或有事項的計量;4、或有事項的帳務處理及披露;5、或有事項准則的不足與建議。
參考資料:《會計研究》,1996、3,「或有事項的會計處理,林斌;《會計研究》」關於我國或有事項准則的有關問題「,宣和;《企業會計准則》財政部,2003年版,經濟科學出版社;《企業會計准則(制度)選解》萬宇洵編著,2003年,湖南大學出版社;《上海會計》」試談或有事項確認為負債時的會計核算「王錫嵐等。
4 標題:會計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原則及方法探究目的:掌握已有的會計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和方法,熟練運用其要求處理實際問題。
內容:1、會計調整事項的涵義和內容;2、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調整處理原則和方法;3、會計政策變更事項的調整處理原則和方法;4、會計估計變更事項的調整處理原則和方法;5、會計差錯更正事項的調整處理原則和方法;6、對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和方法改進建議。
參考資料:《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財政部制定,相應學習輔導資料及繼續教育的教材,《企業會計准則(制度)選解》萬宇洵編著,湖南大學出版社;各種會計雜志上相關論文。
5 標題:實質量於形式原則的運用分析目的:結合實際把握實質重於形式的精神,旨在會計實踐中靈活加以運用。
內容:1、實質重於形式為什麼是修正性原則(要義);2、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確認收入時的表現;3、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融資租賃業務中的表現;4、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確認資產時的表現;5、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其他方面的運用;6、對該原則在具體准則中進一步體現的建議。
參考資料:《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財政部制定,「實質重於形式探析」萬宇洵,《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4期;近幾年來有關財會雜志上相關文章。
6 標題:重要性原則在具體准則中的體現目的:分析研究重要性原則的要義,融會貫通其在會計實踐中的運用。內容:1、重要性原則的要義分析;2、重要性原則在干具體准則中的體現;3、具體准則中重要性原則表現的分析;4、進一步完善我國具體准則的建議。參考資料:《企業會計准則》2002年版,經濟科學出版社;《企業會計准則(制度)選解》2003年,湖大出版社;近幾年來有關會計雜志的相關論文。
⑻ 近三五年來有關財務風險的參考文獻
1]李勝. 全面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2005.
[2]李春媛. 如何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J]. 價值工程,2010,(32).
[3]馮艷. 非營利組織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2007.
[4]李紅梅. 中國商業銀行整體風險管理研究[D]. 遼寧大學: 遼寧大學,2010.
[5]謝寧. 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下的現代銀行財務模式研究[D].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2010.
[6]甘鵬. 甘肅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風險管理研究[D]. 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2008.
[7]丁玉書. 企業財務活動中的風險管理問題研究[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4.
[8]李延德. 大學生在校期間風險管理研究[D]. 大連海事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2010.
[9]敬永紅. 達州翠屏山綜合開發一期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2009.
[10]閆峰. 卓越·蔚藍群島開發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2008.
[11]杜曉玲. 基於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研究[D].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2008.
[12]王小練. 航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2005.
[13]楊秋利. 論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核心方法RAROC[D].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
[14]許娟.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中的風險問題研究[D].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5.
[15]張星文. 集團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 廣西大學: 廣西大學,2007.
[16]王育憲. 企業管理的一個新分支——風險管理[J]. 管理世界,1985,(3).
[17]李莉. 全面審計風險管理研究[D].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2005.
[18]曹升元. 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 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2008.
[19]龔永兵. TA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風險管理研究[D]. 廣西大學: 廣西大學,2006.
[20]張子超. 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風險管理研究[D].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2008.
[21]黨雪. 論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及策略[D].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2003.
[22]王仲宇. 新華證券公司內部風險管理分析與證券公司內部風險評估[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5.
[23]李紅俠.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探討[D].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
[24]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山東省分行 風險管理[A]. 李亞新 主編.[C].: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70-71.
[25]郭景陽. 建立保險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框架的研究[D].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
[26]高軍. 現代企業風險管理過程分析及對策研究[D]. 西南石油學院: 西南石油學院,2003.
[27]范運. 私募房地產股權投資基金風險管理研究[D].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2009.
[28]曹樂喜. 企業並購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2007.
[29]謝飛. 財務公司網上銀行在企業集團內部資源配置中的功能和風險管理研究[D].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2005.
[30]交通銀行武漢分行 財務和風險管理[A]. .[C].: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0.
[31]闞德梅. 江蘇省農業發展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2004.
[32]李黎,齊中英. 風險理財在衛星運營企業風險管理中的運用[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3).
[33]沈雋. 船舶融資租賃的風險管理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2010.
[34]楊博. 壓力測試方法及其在債券基金利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 新疆財經大學: 新疆財經大學,2007.
[35]陳茂. 論財產保險公司承保前的風險管理[D]. 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2003.
[36]李霞. 汽車信貸風險管理理論與實證研究[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5.
[37]高毅. 中國農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形成機理和控制研究[D]. 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2010.
[38]簡婷. 金融衍生工具及其風險管理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2006.
[39]甄珍. 山西票號風險管理研究與借鑒[D].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2007.
[40]沈忠雷. 建行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控制及應用[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5.
[41]常忠蛟. 我國高速公路項目投資風險管理[D].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2005.
[42]周航,趙曉萌. 風險管理平衡計分卡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05,(12).
[43]劉浩. 金融控股公司發展模式及風險管理研究[D].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2010.
[44]唐海濤. 證券投資風險管理系統設計研究[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5.
[45]孫曉麗. 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風險管理[A]. 王敏 主編.[C].: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194.
[46]王霞. 中小銀行風險管理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2004.
[47]張超. 論我國汽車金融服務業的消費信貸風險管理[D].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2010.
[48]邵秋琪. 基於風險管理的衍生品運用對企業價值影響的實證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2011.
[49]吳子華.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發展取向與風險管理[D].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1.
[50]陳力. 財務工程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
⑼ 關於財務會計的論文有哪些方面的內容
1. 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實證研究
2.融資約束與會計欺詐
3. 論我國的融資租賃
4. 上市公司再融資問題研究
5. 上市公司並購融資問題研究
6. 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分析
7. 小微企業融資機制研究
8. 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研究
9. 電子商務與中小企業融資
10. 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
⑽ 求關於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准則中的運用的論文 379704991
一、會計主體的確定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會計主體的規模並無統一的標准,它可以是一個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一個獨立的法律個體;也可以是不進行獨立核算的內部單位、班組,一個非法律個體。
二、資產的定義
基本准則規定:「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一般來說,一項資源要作為企業的資產予以確認,應該擁有此項資源的所有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使用或處置資產,其他企業或個人未經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本企業的資產。但在某些情況下,對於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資產,企業雖然不擁有所有權,但能夠實際控制的,也應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這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具體體現。對於企業預期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項目,不應該再作為資產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
三、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並對成本法及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范圍作出了規定。根據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在選擇長期股權投資的方法時,不僅要看是否擁有被投資單位多少比例表決權資本,更重要的是看其控制權的強弱。
四、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的劃分
《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規定,融資租賃是指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租賃,並規定了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的幾項標准,如即使資產的所有權不轉移,但租賃期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也應認定為融資租賃。依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承租方應將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確認為企業資產。這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典型應用。
五、收入的確認原則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l4號——收入》規定,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5個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在應用這5項進行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時,需要關注該項交易的實質,即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而非法律形式上的是否轉移。例如,企業已經把所有權憑證或實物交付購買方,形式上未收取貨款,實質上已取得收款的權利,就應確認收入。但在某些情況下,企業已經將所有權憑證或實物交付給購買方,但商品在質量、品種、規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要求又未按保證條款及時彌補,或未完成售出商品的安裝或檢驗工程(安裝或檢驗是銷售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就不能確認收入。
六、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間界限
對於借款費用,不能因為其形式上是費用而全部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而要結合產生借款費用的實質原因和借款費用的實質用途區別處理。如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在所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應當予以資本化,計人固定資產的成本;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應於發生當期直接費用化;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時,借款費用應當停止資本化。
七、關聯方關系的確定
《企業會計准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規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以及兩方或兩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構成關聯方」。在判斷關聯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時,應當遵守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即關聯方關系是否存在,應視其關系的實質,而不僅僅是法律形式。例如,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董事長為同一個人,所以應視這兩個企業為關聯方。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也視為關聯方關系。而僅與企業存在下列關系的各方,不構成企業的關聯方:與該企業發生日常往來的資金提供者、公用事業部門、政府部門和機構;與該企業發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經濟依存關系的單個客戶、供應商、特許商或代理商;與該企業共同控制合營企業的合營者。
八、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第29號——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包括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
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是指對資產負債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的事項。
例如,甲企業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為2006年4月20日。2006年1月25日,甲公司收到丙企業通知,被告丙企業因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無法持續經營而宣告破產,預計只能收回丙企業所欠200萬元貨款的50%,丙企業現金流量不足的情況於2005年已經存在,且積欠甲公司的款項已超過兩年,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應收丙企業的200萬元賬款已經計提了l0%的壞賬准備。
基於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甲公司需補提壞賬准備,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資產負債表非調整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情況的事項,不影響會計報表金額,但可能導致使用者的誤解,只需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例如,甲企業2006年2月10日發生火災,損失200萬元,由於它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後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發生的,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要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
九、合並會計報表
《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規定,「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確定合並會計報表范圍最重要的標準是控制權標准,即不論擁有權益性資本的比例為多少,只要能夠控制,均應納入合並范圍。控制權標准包括定量標准和定性標准。
在控制權定量標准上,《合並財務報表》准則規定,「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
例如,A公司持有B公司60%表決權股份,A公司持有C公司25%表決權股份,B公司持有C公司30%表決權股份。從法律形式上看,A公司對C公司的表決權未超過半數以上,不應將C公司納入合並報表范圍。但從實質上看,A公司對B公司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A公司可以通過B公司來控制C公司,應將C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在所有權的定性標准上,新准則規定,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或以下的表決權,滿足四個條件之一的,視為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
在確定能否控制被投資單位時,應當強調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綜合考慮所有相關事實和因素進行判斷,如考慮被投資單位各個投資者的持股情況,投資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公司治理結構、潛在表決權等因素。綜上所述,新准則在企業財務合並報表的合並范圍上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
十、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對於換入資產入賬成本的確定,規定了一項前提條件,「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即該項交換若具有商業實質,則應以公允價值入賬;如果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則應以賬面價值入賬。在這里,企業會計准則對於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處理,不是拘泥於交換的形式,而是關注於交換的「商業實質」,並根據其是否具有商業實質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就是實質重於形式的體現。
十一、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分類
《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的列報》規定,對於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分類,不僅僅以不超過一年或者一個營業周期為根據,而是增加了「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這樣一個分類標准。即一項資產,如果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即使其變現、出售或者耗用的周期超過一年或者一個正常的營業周期,也應歸類於流動資產;一項負債,如果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即使其償還的周期超過一年或者一個正常的營業周期,也應歸類於流動負債。
十二、在或有事項確認中的體現
《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規定:「或有事項,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其結果須由某些未來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決定的不確定事項。」這一定義充分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的基本指導思想。
其一,或有事項是一種現存的狀態,而非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態,說明它是一種資產負債的客觀存在。如未決訴訟雖然是正在進行當中的訴訟,但它是企業過去的經濟行為引起的現存狀態。
其二,或有事項的結果是否發生或結果發生的時間、金額具有不確定性,需要依據未來發生的客觀事實進行確認。如被起訴企業盡管在形式上遭到起訴,但是否需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將來是否敗訴,以及敗訴所需支付金額和時間,均需要由最終案情的發展和判決結果的事實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