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公共預算財政投融資

公共預算財政投融資

發布時間:2022-06-04 05:13:19

『壹』 財政投融資和一般財政投資區別

所謂財政投融資是指政府為了加強宏觀調控,以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為目的,運用信用手段,專直接或間接有償屬籌集資金和使用資金的政府金融活動。財政投融資是一種政策性投融資,它既不同於無償撥款,也不同於一般商業貸款。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財政投融資的目的性很強,投資范圍要嚴格的限制;(2)財政投融資資金的使用,具有鮮明的公共性,追求的是社會效益的最大化;(3)財政投融資的資金來源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所謂一般財政投資是政府的各級財政部門,根據財政預算投資計劃無償撥給企業用的專項資金。這種投資形式多半用於國有企業,其特點是專款專用;二是要接受財政部門的監督;三是用財政投資形成的固定資產等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四是無償性,不需要企業償還,如果有結余要上繳財政的。

『貳』 財政預算內資金搭橋融資等同於政府債務嗎

1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2累進稅率是隨稅基的增加而按其級距提高的稅率。是稅率的一種類型。3零基預算是指在編製成本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項目或費用數額,而是以所有的預算支出為零作為出發點,一切從實際需要與可能出發,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其開支標準是否合理,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費用預算的一種方法。4財政投融資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把各種閑散資金,特別是民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由財政部門掌握管理,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採用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支持企業或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5公共定價是指政府相關管理部門通過一定程序和規則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價格和收費標准,即公共物品價格和收費標準的確定。6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額占當年中央財政支出或財政支出的比率。該比率是反映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財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賴發行國債籌措資金的指標。

『叄』 財政投融資有哪些項目

1、所謂財政投資是政府的各級財政部門,根據財政預算投資計劃無版償撥給企業用的專項資金。權這種投資形式多半用於國有企業,其特點是專款專用;二是要接受財政部門的監督;三是用財政投資形成的固定資產等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四是無償性,不需要企業償還,如果有結余要上繳財政的。
2、企業會計制度為此設立了專項應付款科目進行核算:
企業按照財政計劃收到投資撥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財政投資撥款
如果全部撥款用於某項技術改造,新購進或建造某一固定資產完工交付使用時:
借:固定資產
貸:有關科目
同時結轉:
借:專項應付款-財政投資撥款
貸:資本公積-財政投資撥款轉入。
特此回答!

『肆』 我國公共預算存在什麼問題

1.財政供給「越位」和「缺位」並存。
2.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
3.政府收入機制不規范。
4.財政分配秩序不規范。
5.財政預算管理不科學。
我國公共財政管理探析
[摘要]公共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通過政府的收支活動,集中一部分社會資源,用於履行政府職能和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經濟活動。它具有公共性、調控性、非盈利性及法治性等特徵。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框架,既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又是轉變財政職能的內在需要,也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財政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取向。
[關鍵詞]公共財政、公平、效率、公共財政管理
公共財政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之上,並與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相適應的一種財政類型。它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分配活動或分配關系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財政運行機制模式,以彌補市場失效,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目的。綜合考慮當代西方市場經濟的成熟經驗和我國的經濟實踐,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框架,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也是轉變財政職能的內在需要,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取向。自1998年底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了建設公共財政的要求以來,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將建立公共財政初步框架作為「十五」時期財政改革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提出了健全公共財政體制的改革目標。
一、公共財政的特徵
一般而言,公共財政具有公共性、非盈利性、調控性和法治性等特徵。
1.公共性。從公共財政的分配主體上看,政府作為分配主體,使得公共財政與其他類型的財政一樣,都是政府的分配行為,進行的都是財政分配活動。然而,公共財政又不同於自然經濟時期的家計財政,也不同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生產建設財政,它是僅以政權組織身份、而不是處於或兼有生產資料所有者身份的政府分配行為。公共財政把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作為組織國家財政活動的主要目標或基本出發點。這個基本出發點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運行的基本取向,也是國家財政活動應遵循的基本邊界或指導性原則。從財政收入的來源上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社會經濟生活中各市場主體、法人實體和城鄉居民依法繳納的各種稅賦,它比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財政收入來源主體國有企業的利潤上繳,具有更大的廣泛性和公共性。財政收入的公共性也就決定了財政支出安排主要集中於社會公共需要和公共性支出方面。而公共性的具體化則體現了財政服務職能對社會全體成員整體覆蓋的公共性:體現了財稅調節分配的公平性;體現了社會全體成員監督透明的公開性。
2.調控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市場機制能夠較好地發揮其基礎性資源配置作用,但還是會出現表現為自然壟斷、風險與不確定性、社會分配不公和宏觀經濟失衡等市場失效的現象。此時就只能依靠市場之外的力量,依靠公共活動,特別是依靠政府力量的介入,才能糾正市場失效狀態。彌補市場失效也就成為了公共財政的一個重要特徵。而公共財政通過其資源配置職能的行使,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財力等支出分配,引導各種資源的合理流向,彌補市場經濟的缺陷,最終實現經濟結構的合理布局和經濟效率的提高。
3.非盈利性。公共財政應追求公共利益的極大化,通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活動,為市場的有序運轉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證和物質基礎。財政支出的安排,要始終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宗旨,政府的財政收支行為,不應也不能帶有盈利色彩。公共財政彌補市場失靈時追求的不能是市場收益,而只能是以社會的共同利益為目標,從而決定了公共財政進行的只能是非盈利性活動。只有當市場和資本依靠自身的力量,從根本上否定了政府追逐市場盈利的可能性時,政府職能才能從根本上轉變,政府官員就只能通過為市場提供公共產品來實現自己的存在與價值,只能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目的來衡量其政績。
4.法治性。公共財政以提供公共產品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目的,政府是公共財政的分配主體,作為政權組織者,本身不具備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因此,需憑借政治權力經由非市場性的渠道進行分配,這便要求並決定了公共財政收支行為的規范性和法制化。無論哪一種形式的公共收入,都必須先立法徵收;無論哪一種項目的公共支出,都必須依據既有的制度安排,不允許有不受監督、游離於公共預算之外的公共收支,從這一點上看,由國家職能和政府事權所決定的財政行為和財政活動也就具有了法治性。
綜上所述,公共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通過政府的收支活動,集中一部分社會資源,用於履行政府職能和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經濟活動,具有公共性、調控性、非營利性和法治性等特徵。但是公共財政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它是由市場經濟的類型、所處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經濟發展階段決定的。中國的市場經濟並非西方國家那樣是逐步發展起來的,而是脫胎於計劃經濟,需要政府來培育、引導和組織市場、維護市場,因而中國的市場化改革也是以政府為主導推行的。相應地,中國公共財政目標模式是構建在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基礎之上的。
二、目前我國公共財政存在的問題
借鑒西方公共財政實踐,分析中國財政運行狀況,我們能夠發現中國轉軌時期的公共財政體系還存在兩方面主要問題:
1.財政職能定位不清,相對於市場經濟「公共性」的要求而言,「缺位」與「越位」並存。公共財政本身即意味著應著眼於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和公共設施幾乎都是政府公共財政必須重點投入的領域;凡是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解決的,政府就不應介入,任何超越「公共性」范圍而介入經營性、競爭性的活動都是對市場有效競爭的損害。但一些本該由市場調節、自我發展的競爭性和經營性領域,財政沒有及時退出;而本應由財政供給的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設施建設等項目又得不到充足的資金保證,這就導致財政職能不清,「缺位」與「越位」現象同時存在。
2.財政運行過程缺乏嚴格的程序約束,對財政的監督力度不足。對財政進行監督的關鍵在於制度的透明、明確和健全。如果制度本身有問題,那麼監督就缺乏依據。我國財政監督在制度安排和制度環境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雖然近年來我國財政監督的力度有所增強,在預算執行情況檢查、「小金庫」清理、預算外資金收支清查、「收支兩條線」檢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財政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仍然不夠,其覆蓋范圍仍不能適應公共財政發展形勢的要求。監督的方式方法也相對單一,從監督環節上看,表現為集中性和非連續性的事後檢查多,事前、事中監督少;從監督內容看,表現為對公共收入檢查多,對公共支出監督少;對某一事項檢查多,全方位跟蹤監督少。重復投資、損失浪費、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現象一直較為嚴重。同時,由於財政監督往往偏重於事後監督,使很多違法違紀問題都在既成事實後才被發現,從而造成財政、稅收等經濟領域的違法違紀現象屢查屢犯,給國家造成了很大損失。因此,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框架,構建公共財政體系,實現有效的公共財政管理勢在必行
三、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框架,實現有效的公共財政管理
財政管理的公共化問題實質上是一個公共選擇的過程。制度性公共物品的提供路徑是由社會規則中的政治規則決定的,新制度經濟學認為,人們走向經濟發展的道路也是國家走向政治民主的道路。財政管理由單邊決定向公共決定的轉變是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市場經濟的要求,更確切地說是社會管理民主化的要求。財政決策機制的類型是公共財政管理的關鍵所在。財政管理由政府單邊決定的最大優勢在於減少了委託代理的成本,但是卻對社會福利造成的更大損失,加大了制度的不穩定性,增加了社會交易成本。財政管理的公共化盡管在表而上可能會增加決策成本,減低決策效率,加大了合約執行中的成本,但這種成本在信息進一步充分的條件下是可以減少的,而且在較長時間內有助於規則的形成和制度的完善,有助於提升財政決策的正確性。有助於在總體上提高財政分配效率。
進行有效的公共財政管理,也就是要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框架。公共財政框架作為一個包括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在內的系統,由收入、支出、管理和宏觀調控四個主要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又有相對獨立的基本理論、制度與政策,形成一個完整的公共財政框架。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框架,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也是轉變財政職能的內在需要,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財政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取向。基於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歷史因素、體制因素、佔主體地位的所有制類型等具體國情,我國建立公共財政框架,進行有效的公共財政管理的總體思路為:
1.界定以保證公共需要為核心的公共財政管理的目標。這就需要我們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依據,重新界定並轉變政府職能,科學界定社會共同需要和公共產品級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要退出微觀經濟的經營管理領域,弱化其市場性的生產建設和經營職能,強化其在社會資源配置、收入分配調節和宏觀經濟調控等方面的職能,充分體現國家財政社會性和公共性。但我們必須注意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之上,國家仍然掌握著大部分生產資料,具有組織經濟建設和國有資產經濟管理的職能。在社會需要的各種公益事業、基礎產業、風險性產業需要國家財政進行投資的較長時期內,財政應支持國有經濟的發展,舊的財政運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剛性。政府職能轉變、政府機構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慣性對財政運行模式造成各種壓力和阻力,使得現階段的財政運行模式具有濃厚的經濟轉型期特徵,新舊制度的各種磨擦和碰撞在所難免。這就需要我們在明確目標的同時,充分考慮原有體制向目標模式轉換的可行性,採取有效措施順利實現其轉行。
2.進行有效的財政收入管理。我們應以保證履行政府職能和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為基礎,確定公共財政收入的規模、形式和結構,建立健全以各項稅收收入為主,以必要的政府規費為輔的財政收入管理體制,相機靈活地運用政府融資手段,建立規范透明的國家財政收入體系框架。在具體的財政收入管理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繼續完善和優化稅收制度,全面實行「費改稅」。將政府行使職能所必需的收人通過稅收形式固定下來,嚴法治稅,做到應收盡收,為各類企業開展競爭創造更為公平的稅收環境,積極發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功能;二是搞好農村稅費改革,規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減輕農民、企業和社會的負擔,全面推進鄉鎮財政管理方式和村財務管理制度改革,這樣才能做到在維護各方利益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共財政收入管理體系。
3.進行有效的財政支出管理。財政支出管理主要是規定財政分配中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通過對財政資金的有計劃分配,滿足社會的公共需要,實現國家的各種職能。財政支出管理的核心是確定財政支出規模的結構和范圍。我們應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嚴格界定公共財政支出范圍,規范公共財政支出的方向和規模,加大支出結構調整力度,首先保證國家安全、政權建設和公共事業發展的需要,逐步減少財政對應由市場調節的項目和可利用社會資金發展的事業投資,優化支出結構,建立起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前提,以維持黨政機關正常運行為基礎,以加強科學、教育、社會保障等為重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補充的具有鮮明國情特徵和時代特徵的財政支出管理體系。具體而言,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購制度等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和「收支兩條線」管理等改革,同時,應結合政府財政收入的管理,取消預算外政府收支,將預算外政府收支納入預算內管理,形成一個覆蓋政府所有收支、不存在任何游離於預算之外的政府收支項目的完整、統一的公共預算,改革預算外資金管理體制,使財政管理更加規范,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這樣才能真正完善公共服務、保證公共財政目標的實現。
4.應建立起配套的預算監督體系。在明確公共財政管理的目標,並對公共財政收入和支出進行管理的同時,還必須完善相關的財政法律、法規和財政規章制度,建立健全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社會監督等監督體系。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公共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入,審計監督由於其區別於財政監督、稅務監督、社會監督等顯著的專職性、獨立性和權威性,在監督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愈加重要。通過審計監督,加強對財政的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督,促進公共財政體制規范化建立。通過審計監督,人民群眾能夠獲得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資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的真實信息,維護公共利益免受侵害,保證政府公共受託經濟責任的履行,在政府財政部門和人民群眾之間架起監督和信任的橋梁,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保證政府政治清明,行為規范。

『伍』 簡述財政投融資的涵義及特徵

財政投融資的涵義:政府為實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把各種閑散資金(特別是民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由財政部門掌握管理,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採用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支持企業或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

財政投融資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財政投融資的目的性很強,投資范圍要嚴格的限制;

2.財政投融資資金的使用,具有鮮明的公共性,追求的是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3.財政投融資的資金來源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5)公共預算財政投融資擴展閱讀:

財政投融資制度作為日本政府的「第二預算」,不僅有其獨特的特點,而且對日本經濟發展特別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高速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日本財政投融資起源於明治維新時期,經過一百年的演化和變革,已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制度體系。

與一般會計預算相比,財政投融資具有有償性、政策性、長期性的特點。在日本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財政投融資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趕超時期,財政投融資對日本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大。但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國內批評財政投融資的聲音越來越響,改革財政投融資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究其原因是因為財政投融資面臨著規模日益膨脹、機構繁復、缺乏有效監督機制以及日本政府債務負擔沉重等嚴重的問題。2001年,在小泉政府的極力推動下,正式啟動了財政投融資改革,其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改變資金籌集機制;二是引入成本分析法和加強對財政投融資運營的監督。

『陸』 國家財政融資方式有哪些

我國財政投融資制度融資方式的現狀是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單一,以財政資金為主,非財政資金所佔的比重很小。其中,財政性資金主要包括:國家通過預算撥款和國家債務融資直接提供的融資資金和資本金;②國家通過對銀行、投資公司等財政投融資機構實行政策優惠形成的資金;③政策性銀行通過發行金融債、政府擔保債............

『柒』 財政投融資的概念是什麼

財政投融資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把各種閑散資金,特別是民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由財政部門掌握管理,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採用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支持企業或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財政投融資是一種政策性投融資,它不同於一般的財政投資,也不同於一般的商業性投資,而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一種新型的政府投資方式。
財政投融資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配置資源的重要實現途徑,在促進經濟有效增長、調整和改善經濟結構、強化宏觀調控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功效。我國財政投融資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進入80年代以後得到迅速發展。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漸完善和公共財政框架的逐步確立,原有財政投融資體制的問題日益突出,使得對其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大大增強。 財政投融資的作用與目的財政投融資的根本作用在於充實社會先行資本,填補財政預算無償投資和一般商業金融投資的空白財政投融資的特點在於既體現政府政策取向,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則組織經營。財政投資的主要領域是准公共產品,這類產品若完全依賴財政無償投資,因財力有限勢必出現「瓶頸」制約 ,供給不足;若完全依靠企業籌資,銀行融資,因准公共產品「效益外溢」的特點,供給更加不足甚至無人投資。所以在私人產品與私人投資、純公共產品與財政無償投資大體對應平衡的情況下,財政投融資介於二者之間 ,填補了准公共產品投資的空白。
財政投融資的目標是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建立對企業和商業銀行的誘導機制,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財政投融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不僅表現為短期內「數量增加」,更表現為長期內「質量的提高」。1996年我國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後,總需求與總供給的矛盾基本解決,結構調整的問題更加突出。我國預算內財力貧乏,而財政投融資作為一個投融資體系,直接把資金引入優先領域,形成一種「財政投融資先行—商業銀行投融資跟蹤—企業投資隨後」的連鎖反應機制。 我國財政投融資的現狀和問題 (一) 融資渠道單一,融資范圍狹窄
我國財政投融資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包括各項財政周轉金、預算執行中的間歇資金、專戶儲存的預算沉澱資金以及行政攤發的國家債券或金融債券,既缺乏市場性融資手段,又不能適應市場的進程,適時地吸收郵政儲蓄、社會保險基金和藉助於一些社會財力,甚至一些應納入財政投融資范圍的資金也沒有到位。
(二)財政投融資管理體系不健全
由於缺乏全國統一領導、規劃,財政投融資管理比較散亂,不成體系。主要表現在:(1)財政投融資的機構名目眾多,既有財政信用機構,又有財政部門內設的諸如農財處、行政處等業務機構,還有政策性銀行,形成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局面,缺乏一個統籌資金、協調行動的管理機構。(2)財政投融資管理混亂,缺乏嚴格的計劃與法制管理。
(三)財政投融資與商業銀行投融資界限不清,也缺乏法律上的依據
一方面財政投融資范圍界定不嚴,一些本應通過市場融資的項目卻通過財政投融資籌措資金,從而扭曲了資金結構,損害了金融業公平競爭。另一方面商業銀行過分擴張投資性貸款,投資資金過分依賴銀行,這不僅加劇重復建設和結構失調,還會導致銀行不良債務急劇上升而阻礙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
(四) 財政投資不規范
目前,在許多財政投融資項目上,有償資金往往無償使用,資金投放前缺乏全面科學的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工程建設中缺乏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項目結束後也不進行評估,往往是「說投就投,一投了之」,使財政投融資無法維持自身「融資——投資——還款」的良性循環。
(五)企業在投融資領域作為市場主體的地位還未確立,其自主權未能得到很好落實
當前,投資的決策權都在各部門、各地區的行政機構手中,政府行政部門審批投資項目、安排投資計劃,對投資項目單位的管理實行以投資項目為中心而不是以企業法人為中心,投資過程中政企不分的狀況依然存在,致使一些國有企業缺乏面向市場、適應市場的能力,投資的效益觀念和風險意識較差。

『捌』 財政投融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財政學

財政投融資的主要內容是:
(1)它是在大力發展商業性投融資渠道的同時構建的新型投融資渠道。

(2)它的目的性很強,有嚴格限制的范圍。
(3)它既可通過財政的投資預算取得資本金,也可通過信用渠道獲取或融通資金,還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籌措資金,以及從國外獲得部分資金。

『玖』 財政投融資的作用與目標

從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財政投融資應從以下渠道籌集資金:一是預算撥款,但作為無償使用的資金,預算撥款在整個資金來源中不能占太大比重。二是郵政儲蓄存款和社會保障基金的剩餘金,從發展趨勢看,應將其成為重要資金來源。三是政府擔保債券和政府擔保借款,諸如向各專業銀行發行中長期建設債券等。四是各種民間資金,應作為資金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五是預算外資金「專戶儲存」中間歇資金的一部分,但不包括那些周轉快、間歇時間短的預算外資金。六是增加政策性銀行籌資量。財政投融資機構除採用借款等融資方式外,還可發行股票、債券和其他有價證券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 (二)進一步明確財政投資的原則、范圍和領域
財政投資的基本原則是:致力於公共福利的增進;不能對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造成扭曲和障礙;不宜干擾和影響民間的投資選擇和偏好;不宜損害財政資金的公共性質,進行風險性投資。為此,應進一步明確財政的投資范圍和領域,這主要包括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的公共領域。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財政投融資的重點對象應當是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農業、科技進步、區域發展、環境保護等過去忽視的范圍和領域。 1.建立財政投融資計劃編制制度。通過編制財政投融資信貸資金綜合計劃、財政投融資資金來源計劃和財政投融資資金運用計劃,全面反映其資金來源、資金運用和投資預期收益等情況,從長遠看,財政投融資計劃應成為政府的「第二預算」,由同級人大或人民政府審批,並列入國家綜合信貸計劃和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以利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2.制定財政投融資資金使用的審批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回收和效益考核制度、預決算制度、財政投融資內部財務核算制度及其配套管理辦法,並切實按照相關規定組織實施財政投融資活動,保證財政投融資資金的有效投放和健康運行。
3.建立合理、高效的財政投融資管理機構,並實行現代化管理。中央一級可考慮在財政部內部設置專門管理財政投融資的機構,統管全國的財政投融資工作,制定全國的財政投融資政策,同時負責中央財政投融資資金的籌集與使用。
4.從國際經驗來看,凡是市場經濟活躍的國家,其法制都很健全。因此,應制定相應的財政投融資法規、管理條例及實施辦法等,使財政投融資活動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1.按照市場機制的要求,建立和嘗試多種財政投資項目運營模式
對非經營性項目,可以採取政府投資、政府經營的模式,授權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經營管理。對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國外運用得比較成功且適合我國實際的模式主要有:政府和民間合作投資、民間經營模式;建設經營轉讓模式(BOT);建設轉讓經營模式(BTO);購買建設經營模式(BBO);此外,還有租賃開發經營模式、管理合同模式以及政府和民間就項目合資組建公司的共同投資經營模式等。
2.建立財政投融資和市場投融資的協調機制
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財政投融資活動要嚴格遵照市場經濟的信用原則,對財政投融資資金進行流動性、安全性管理。財政投融資不能唯成分論,而要以社會經濟效益高低來決定投融資領域。二是雖然財政投融資體制強調自上而下一致的政策導向機制,但必須藉助市場投融資體制,實施市場化的投融資活動。同時,財政投融資的政策性導向,要對市場投融資的方向、規模發揮引導效應,使市場投融資逐步納入到國民經濟良性運行的軌道上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盲目性和短視行為。三是在投融資項目選擇上,市場投融資活動要優先參與競爭,凡是適合從其他來源獲得資金的項目,財政投融資活動不應向其提供資金,而且,在必須通過財政投融資扶持和發展的領域,財政投融資要注意更多體現政府的經濟長期戰略,注重宏觀平衡和結構均衡。
3.建立多層次的財政投融資風險責任分擔機制
財政投融資最大的風險源自財政投融資的產權責任模糊。財政投融資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投融資主體,是來源於政府的政權行使者和國有經濟的代表者雙元身份和政府的社會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雙重職能,這雙元身份和雙重職能在具體實施中,容易被簡單地運用行政手段所混淆,致使財政投融資活動與行政權力結合在一起,產生低效率和腐敗。因此,為減小財政投融資風險,要通過委託和代理關系,明確資金託管、資金管理和資金運用三個層次的產權關系,落實各個投資主體的責、權、利。
4.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投資決策機制
在投融資體制改革中,應全面落實企業的投資自主權,項目立項、前期研究、籌資方式的選擇、新建或是技術改造的選擇等各個環節都應由企業自主決策。對於新建的經營性項目都要按照《公司法》要求,先確立企業法人,再進行項目建設。政府應進一步減少對企業投資融資的直接干預,而應在加強政策引導,增強社會服務功能和完善經濟管理功能方面多下功夫。

『拾』 財政投融資是什麼和一般財政投資有什麼區別

財政投融來資是指政府為實自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把各種閑散資金,特別是民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由財政部門掌握管理,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採用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支持企業或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也就是指政府為了加強宏觀調控,以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為目的,運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間接有償籌集資金和使用資金的政府金融活動。財政投融資是一種政策性投融資,它既不同於無償撥款,也不同於一般商業貸款。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財政投融資的目的性很強,投資范圍要嚴格的限制;(2)財政投融資資金的使用,具有鮮明的公共性,追求的是社會效益的最大化;(3)財政投融資的資金來源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所謂一般財政投資是政府的各級財政部門,根據財政預算投資計劃無償撥給企業用的專項資金。這種投資形式多半用於國有企業,其特點是專款專用;二是要接受財政部門的監督;三是用財政投資形成的固定資產等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四是無償性,不需要企業償還,如果有結余要上繳財政的,資料參考首華國際。

閱讀全文

與公共預算財政投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使輪是什麼方式融資 瀏覽:172
銀行收外匯所用僱傭合同模板英文版 瀏覽:217
珠江集團朱孟依 瀏覽:647
人民幣60年代匯率 瀏覽:639
上海天凱金融集團 瀏覽:666
指數基金就是股票基金么 瀏覽:844
中國美臣金融服務集團招聘 瀏覽:343
大淘客聯盟有傭金嗎 瀏覽:959
黃金期貨實時行情圖 瀏覽:20
買理財產品還是基金劃算 瀏覽:5
廣永期貨總經理 瀏覽:560
4月21日元匯率對人民幣 瀏覽:567
招行定期理財屬於基金嗎 瀏覽:567
美卡幣交易 瀏覽:591
商品期貨保證金多少會強平 瀏覽:234
自動交易助手授權文件生成器 瀏覽:579
人民銀行貸款計算方式 瀏覽:495
理財子公司如何籌建 瀏覽:766
中國銀行11月1日中間匯率 瀏覽:616
壽光的金融投資公司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