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益信託的相關報道:
公益信託成本最低
公益信託源於英國,在中世紀開始出現,被藉助用於慈善贈與。
中國公益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章高榮表示,信託簡單說即是受人之託,代為管理財物。
公益信託則是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使整個社會或社會公眾的一個顯著重要的部分受益而設立的信託。
2014年4月25日,阿里巴巴的兩位創始人馬雲和蔡崇信宣布,將會成立個人公益信託基金。
該基金來源於他們在阿里巴巴集團擁有的期權,總體規模為阿里集團總股本的2%。
對於基金的詳細信息,阿里巴巴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基金為馬雲的個人行為,他們所知道的信息也均來自馬雲對外的公開信息。
「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馬雲設立公益信託,將資金捐贈給信託公司,比直接捐贈給基金會要好很多」,長安信託公司公益信託部籌建人上官利青表示,若馬雲直接將期權或股權捐贈給基金會,必然會涉及到資產評估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就股票的增值部分,馬雲就需要一次性繳納或分5年逐步繳納所得稅。
根據市場對阿里集團美國上市後的估值,基金規模在20億至40億美元之間,即便僅按照12%的企業所得稅進行繳納,馬雲也需繳納近30億人民幣的稅費。
除此之外,若馬雲以2%的期權成立非公募基金會,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非公募基金會每年要花掉基金余額的8%,「期權捐贈變現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無法滿足《基金會管理條例》的約定」,上官利青表示。
『貳』 你對信託的了解
1979年新中國第一家信託投資公司成立到現在,中國的信託業起起伏伏,前後經歷了五次大的行業性整頓,這是其他任何金融行業都未曾有過的經歷。值得慶幸的是,在歷經曲折之後,我國的信託業重新迎來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成立,正是我國信託業走向規范化發展的重要標志。
一、在「錯位」中吸取經驗教訓,辯證地、歷史地看待我國信託業前二十年發展歷程
從1979年到1999年,這二十年的信託業曲折發展歷程並非偶然的,而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在公有制占絕對主導地位,產權單一、社會財富極其有限、市場剛剛開始萌芽的改革開放之初,以財產管理為特色的信託根本沒有存在並發展的前提,而市場剛剛興起,資金需求旺盛,銀行和金融機構過少,業務單一,迫切要求出現適應這種需求的比較靈活的金融機構,擴大融資渠道。可見信託業的出現是有其客觀經濟的基礎的。如果看不到這一點,不能夠辯證地、歷史地看待我國信託業的曲折發展歷史,那種認為信託制度不適用於中國的看法,是片面的。問題出在「錯位」上。最後一次整頓即1999年第五次整頓,適應新的歷史條件,在金融體系、融資渠道出現多樣化的情況下,開始「歸位」,辦成真正的信託。
從這二十年的實踐中,我們獲得不少經驗教訓。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多元化的社會財富積累和信託觀念的普及是信託業發展的市場基礎
信託投資公司作為一種以信託服務方式進行財產繼受和管理的專業理財機構,其發展的一個基本前提是社會財富的廣泛積累和財富主體多元化。如果社會財富十分匱乏,或者只為國家或個別主體所擁有,則都不可能產生對信託的需求。與此同時,信託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對這一制度的認可和接受,或者說信託文化的確立。與之對照,在我國信託業恢復發展的近二十年裡,上述條件恰恰都不具備,這正是我國信託業遲遲得不到發展的社會根源與經濟根源。
(二)信託業發展必須建立在合理的業務定位之上
信託的本質是一種財產繼受和管理制度,因而信託業的定位也必須緊緊圍繞這一本質特徵展開。如果政策設計不是建立在業務自身規律基礎上,而是過多地考慮短期的、過渡性的目標,必然導致對信託投資公司定位的嚴重錯位。
(三)信託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經營規則和信託法律環境
我國信託業之所以幾起幾落,與信託業經營規則和監管法規缺失不無關系。這不僅導致信託公司違法違規事件屢屢發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信託業的社會聲譽,損害了信託業務得以開展的信任基礎。
二、在「歸位」中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正確評價第五次整頓後發生的變化
由於吸取了前四次信託整頓的經驗教訓,經過6年的努力,以信託歸位為主旨的第五次信託整頓取得了顯著成效。
首先,以信託業歸位為立足點,形成了以《信託法》、《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和《信託投資公司資金信託管理辦法》為基礎的信託監管法規框架,並相繼出台了信託會計制度、信託專用賬戶制度等關繫到信託功能能否正常運轉的配套制度。在此基礎上,信託投資公司以資金信託、財產信託和公益信託為核心業務的經營范圍基本確立,為歸位後的信託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其次,在實施信託分類處置、分業經營的基礎上,原有絕大部分信託投資公司都通過關閉、轉制等各種方式退出了信託業,只有一部分經營業績較好、內控比較完善、市場競爭力較強的信託投資公司得到保留,並在核銷壞賬、補充資本、引進人才的基礎上實現了重新登記,初步形成了一支專業化的理財隊伍,為我國信託業的重新崛起提供了組織准備。
第三,重新登記後的信託投資公司抓住我國經過二十年改革開放後社會財富迅速積累、產權改革日益深入這樣一個歷史機遇,發揮信託理財的破產風險隔離和資金運用方式靈活多樣優勢,積極進取,不斷創新,推出了大量符合社會經濟需要的信託理財產品,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引導居民儲蓄向產業投資轉化等領域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四,如何正確看待和化解信託業歸位以來出現的新問題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由於信託法規的完善、信託觀念的認識深化和普及都是一個漸進過程,我國信託業在逐步回歸本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信託投資公司違規現象依然時有發生。二是信託業務的私募定位導致信託產品規模化發展無法實現。三是由於信託市場狹窄、競爭激烈,導致信託業務收益微薄。
信託業歸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非我們的方向出了問題。信託業回歸本業是一條正確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走下去。
三、站在完善我國金融市場的高度,進一步明確我國信託業定位,促進信託業發展
信託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其獨特之處在於兩大特色,即財產管理領域獨有的破產風險隔離功能,以及信託財產運用上的貸款、投資、租賃等多種形式靈活安排、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並舉的融資特色。由於這兩大特色,信託業才能夠在金融體系中發揮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連接器和潤滑劑作用,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能。
要促進我國信託業的發展,首先應在改善信託業的公司治理機制、逐步增強我國信託業的聲譽的基礎上,適當調整信託業的業務范圍和經營模式,盡快引入國外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年金信託、資產證券化信託等大眾化信託業務,實現我國信託業發展與經濟金融體系完善之間的良性互動。這將是決定未來我國信託業能否持續穩健發展的基石。
(一)應進一步加大信託業對外開放的力度,廣泛引入境內外戰略投資者,有效增強信託投資公司的資本實力,切實改善信託投資公司的公司治理機制和內控制度,使信託投資公司的信用基礎和市場聲譽得到顯著提升。
(二)應逐步調整信託業的業務范圍,構建以企業年金信託業務、職工持股信託、資產證券化信託業務等大眾化信託業務為主的信託經營模式。
(三)引導信託在促進公益事業發展的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引導信託在扶助貧困、發展教、科、文、衛事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不斷設計公益信託品種,利用公益信託促進公益事業的發展,既符合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又有助於提升我國信託業的社會形象,值得大力鼓勵。
此外,信託在改善我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房地產等支柱產業穩健發展等領域也大有用武之地,例如發展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業務,等等。總言而之,信託作為一種特色鮮明的財產繼受和管理制度,在中國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國信託業唯一需要努力的,是如何把無窮多的可能性轉變為現實,這既是給中國信託業的機遇和挑戰,也是給每一個中國金融事業參與者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成立恰逢其時。我相信,面對這樣一種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中國信託業協會必將肩負起歷史使命,推動我國信託業在中國經濟金融事業的發展歷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叄』 公益信託在我國的發展狀況及問題是什麼
近年來我國公益信託逐步發展。2001年頒布並實施的《信託法》明確表明國家鼓勵發展信託,在《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中》也明確過的了信託公司可以根據法律法規開展公益信託活動,從而為信託公司開辦信託業務提供了法律基礎。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下,不少信託公司積極探索運用公益信託制度為災區貢獻一份力量。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我國社會慈善捐贈總額達700億元,彩票發行籌集的公益金達489億元,兩項相加,2010年捐贈款物與彩票公益金合計為1189億元,這已初具規模。但是,對籌集到的公益資金的管理,較少採用公益信託制度,目前已成功發行的公益信託項目屈指可數,而得到公益信託審批及設置監察人的信託計劃更是鳳毛麟角。
公益信託具有基金會無可比擬的優勢,為什麼在我國的發展卻是如此滯緩呢?歸根結底,有以下原因使公益信託的發展遇到了困境:
(一)我國公益信託起步晚,社會認可度低
較於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公益信託起步較晚,並且公益信託屬於「舶來品」,社會民眾對公益信託不甚了解,公益信託計劃也未有普遍的宣傳和推廣,因此尚需要一段時間讓社會認可它。
(二)我國公益信託的立法制度存在缺陷
1、公益信託的設立。
第一,公益信託的設立需要「有關公益事業管理機構批准」的規定,容易造成行政審批效率的低下。我國《信託法》並未明確規定公益事業管理機構的范圍,當某個公益信託涉及多個信託目的時,必須經過多個主管機關的許可方可設立;若涉及的公共利益范圍相當廣泛難以區分時,各個主管機關的審批界限無法明確劃清,可能出現各部門相互推諉的現象,給公益信託的設立申請設置了很大的障礙。第二,信託法配套實施細則的缺失,沒有對由誰提出申請、具體的審批程序、應提交的文件、審批標准、審批的時間限制等進行明文規定,令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時無據可依,自由量裁權被無限放大。
2、公益信託監察人的規定不明確
公益信託監察人代表公益信託不特定的受益人監督公益信託項目運行,保證有效實現公益信託目的。但是如何選用合適的監察人,督促信託監察人勤勉盡職,對信託監察人不履行職責或者不當履行職責時應承擔的責任和救濟途徑未進行明確規定。如何建立一套體系完備的監督體制,如進一步明確信託監察人對相關報告不予認可時的法律後果,包括對公益信託的法律後果、對受託人的法律後果,訴訟費用和訴訟結果的承擔等都有待進一步明文規定。3、公益信託相關稅制缺位。
公益信託的設立是為了實現公益目的,是對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輔助,政府應鼓勵其發展並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但國家相關的鼓勵措施尤其是稅收優惠措施並未出台,影響了委託人設立公益信託的積極性;信託稅制中重復征稅的問題使得公益信託活動的實際稅負相對較重,高額稅負顯然也是制約我國公益信託發展的重大不利因素。
(三)公益信託面臨著大量具有社會公益職能的半官方機構和民間團體的業務競爭。
我國的慈善事業發展經歷了由政府主導到民間逐步參與的一個過程。自建國以來設立了很多帶有濃重官方色彩的慈善機構,它們肩負著向社會和政府募集資金,幫助特定弱勢群體的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一類型的機構無論是在公眾認可度、人際資源還是媒體宣傳等方面都掌握著絕對的優勢,初出茅廬的公益信託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更別說取而代之。
『肆』 如何發展中國的公益信託
這是一個很大的事情。目前多家信託公司已經成立的公益類信託。自從今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實施以後,公益類信託是已經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
『伍』 公益基金信託的介紹
公益基金信託是一種他益信託。公益基金,是指由政府、社會團體、單位或個人資助、贊助、捐贈的,用於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等社會公益事業的基金。金融信託機構接受公益基金的籌集和管理機構的委託,對各項公益基金進行營運,並將所得收益或約定的款項轉移給指定的公益項目或受益人的業務,稱「公益基金信託」。相比原有的基金管理模式,以信託管理社會公益基金將有明顯的好處。
『陸』 什麼是公益信託
公益信託是為了實現公益目的,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一項有利回於國家和社會答的公益活動。因此,國家對公益信託給予優惠。從英美兩國看,對公益信託的優惠主要表現在稅收優惠上。在委託人將財產交給受託人,成立公益信託的階段,減免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在公益信託成立後,受託人對信託財產進行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所生的孽息,無論是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或投資所得,只要用於公益目的,免徵所得稅。
『柒』 長安信託慈善信託第一支慈善信託是什麼都獲得了哪些榮譽
近年來,長安信託一直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長安信託慈善信託第一支慈善信託是「長安慈——山間書香兒童閱讀慈善信託」,於2016年9月1日完成民政備案,這也是國內首批慈善信託,2016年11月,長安信託獲得「中國慈善聯合會2016年度推動者」稱號。2017年,長安信憑借自身專業化的金融服務能力以及在慈善信託業務方面的突出表現屢獲殊榮,7月摘得「2017年度優秀慈善信託獎」,9月在亞太財富論壇上,長安信託獲「最佳慈善服務方案獎」。同年11月,長安信託獲得《投資者報》「2017慈善信託先鋒」的稱號,12月「在2018 年度中國家族管理領袖 TOP50」評選中:長安信託榮獲「最具競爭力慈善信託服務機構獎」。
『捌』 公益信託是什麼公益信託具有哪些優勢
公益信託從過去到如今經歷了風風雨雨,如今公益信託正奔跑在充滿陽光的道路上,當然公益信託能有如今的成就是離不開信託公司的支持,正是信託公司讓公益信託深入人心。下面就來看看公益信託是如何成長的吧。
『玖』 哪個國家的公益信託機制最為健全
美國,一百多年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