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東軟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東軟集團子公司嗎
現在沒有東軟集團了,改名叫東軟股份有限公司了,各個部門也換名了。
B. 東軟集團的主要事件
2012年7月24日,東軟集團爆出知識產權商業犯罪案,涉案人數多達28人,十餘人被警方拘捕,案值總計6400餘萬元。公開的案情顯示,「2011年5月份起,出於經濟利益目的,東軟某公司現任副總經理李某夥同東軟某公司CT機研發部負責人張某、采購負責人岳某等人,以許諾高額經濟利益為手段,相繼鼓動原東軟公司CT機研發部17名核心技術人員竊取公司醫用CT機核心技術資料後,相繼離職,聚集於北京某公司,於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某機械廠一廠房內,繼續進行醫用CT機的技術研發工作。」
該案沒有走完調查審理階段,最後的定刑和案值金額還沒有確定。 2014年12月11日,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將與弘毅投資、高盛等投資者簽訂協議,由上述投資者對東軟集團旗下的兩家子公司——沈陽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軟醫療」)和東軟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軟熙康」)進行增資擴股,交易涉及金額約38億元。
其中,東軟熙康將獲得弘毅投資、高盛、東軟控股、協同創新等投資者共1.7億美元(約合10.52億人民幣)的增資,同時為東軟熙康管理團隊及員工設置股權激勵。投資完成後,東軟集團仍是東軟熙康的第一大股東,將持有32.81%的股權。
C. 【咨詢】世茂房地產--「世茂集團」與「東軟熙康」全面健康管理平台合作簽約儀式是怎樣的
世茂房地產--世茂集團執行董事,旅遊公司總裁劉賽飛劉賽飛先生、東軟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盧朝霞教授等共同簽署了世茂健康居住社區全面導入熙康健康管理系統的合作協議,現場蒞臨的大連媒體記者、御龍海灣業主共同見證這一大連新概念健康醫療的歷史時刻。標志著世茂御龍海灣將進入「健康醫療居生活」時代。
東軟熙康的「健康雲」戰略以及「熙康」品牌產品——熙康行表和熙康益體機,首次在大連揭開面紗並落地。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基本生活要素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其中最核心的訴求就是健康,然而如何實現個人健康信息的持續監測、呵護與管理甚少有人知道和重視。
D. 醫療大數據爆發,千億級市場怎麼玩
未來資本對大數據的爭奪戰已經開始。據媒體報道,2013年至2014年以來, 大數據是互聯網醫療健康主要並購投資領域之一。
前身為中國首家專業從事醫院信息系統軟體開發與應用工程企業的北大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北大醫信」)已經瞄準了醫療大數據的戰略方向。
今年3月,北大基金會向北大醫信投資3000萬,這是北大史上投資最大的「真金白銀」。在3月14日的北大醫信成立大會上,方正集團高級副總裁、方正信產集團CEO方中華直接給其賦予了重任:「北大和方正集團的大力支持、大數據時代帶來的無限機遇,都應該讓我們感到,我們的事業之無上光榮;光榮的背後是任重道遠,必須要共同努力將北大、方正賦予北大醫信的使命完成好、做好大數據事業,不僅要做北大大數據中心,未來還要做國家級、世界級的大數據中心。」
12月11日,弘毅投資、高盛、東軟控股及協同創新等投資者共同對東軟熙康進行1.7億美元的增資。東軟熙康是東軟集團旗下專門從事互聯網醫療和健康管理的公司,致力於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提供基於O2O模式的健康管理與醫療服務平台,這筆投資刷新了國內互聯網醫療與健康管理領域最大單筆融資的紀錄,也是全球互聯網醫療與健康管理領域最大單筆融資之一。
上海醫聯工程已經建立了國內目前醫療機構聯網范圍最大的臨床信息共享系統。該工程的承建商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達信息」),2014年7月收購上海復高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8月收購寧波金唐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個公司都是在醫療信息化領域做了十多年的企業。
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馮東雷告訴網易科技,萬達信息加上新收購的兩個子公司,現在一共有員工3500人左右,其中從事與醫療健康相關的有事業部和子公司,員工共有1500人左右,是萬達信息業務中最大的一塊。
上海金仕達衛寧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數字化、軟體研究與開發的高科技企業。徐春華告訴網易科技,金仕達衛寧做數據處理是原有業務的一種延伸,但是在過去一年當中,他發現,涉足醫療大數據領域的不光傳統的做醫療IT軟硬體服務的企業,甚至還有許多跨界的、之前和醫療沒關系的上市公司,例如以地產起家的運盛實業、濃縮果汁生產企業國投中魯等。
而在日前的「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產業年會」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IBM、保險公司招商信諾等,還有各種健康管理公司都參與了主題為「健康大數據 全民大健康」的論壇。
企業之外,醫院和各路研究機構也在嘗試開展醫療大數據的研究。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健康大數據研究中心成立。北京大學正在籌備成立北大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最近兩個月,馮東雷拜訪了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等幾所高校,「這些高校都希望在大數據方面和我們進行合作。」他透露。
2014年10月18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和輝瑞投資有限公司合作的國內首個心血管醫療大數據中心項目啟動。
臨床應用:還不成熟
目前對醫療大數據的需求集中在在三個層面:運營管理、輔助治療和輔助科研。在業界看來,目前在中國,醫療大數據已經取得良好效果的是行政管理。
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統計室主任郭默寧告訴網易科技,目前在數據的挖掘和利用方面,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做的比較有成效的是對醫療機構進行績效分析。
以前,對醫療機構進行績效評價並不容易,因為每個病人病情各異,醫療機構的工作難度和工作效果很難衡量,醫療機構之間進行對比也非常困難。郭默寧告訴網易科技,以往對醫療機構進行績效評估的通常模式是找專家給醫院評分,依據經驗和主觀判斷比較多。
2008年開始,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嘗試根據通過數據挖掘得來的指標對轄區內醫療機構進行績效評價。她告訴網易科技:「利用統計學方法,可以把醫療機構收治的病症相似的病人進行分組,這樣在同組病人當中,就可以比較各個機構的服務優劣了。這樣可以促進醫療機構精細化管理,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
郭默寧告訴網易科技,未來在公共衛生領域,醫療數據的挖掘和利用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比如,在醫療衛生資源規劃、配置,疾病預警等方面都會得到充分的應用。
在臨床輔助治療和輔助科研方面,已經有機構在進行探索和嘗試,但是目前尚不成熟。
萬達信息之前研發的「臨床輔助決策系統」在業界比較知名,其目前可以在上海市38家市級醫院向醫生提供近期重復用葯、檢驗、檢查的提醒、治療安全警示以及臨床路徑(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准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終起到規范醫療行為,減少變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作用)服務。
但是,馮東雷告訴網易科技,這些功能的提供,實際上需要做知識庫的建設,但是現在的知識庫都是基於現有的教科書、葯品使用說明以及一些臨床手冊,都比較簡單,今後要把醫生的真實的看病的經驗也輸入進來,才能在臨床上發揮更大的意義,這才是真正的大數據挖掘。他透露,在即將開展的「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疾病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研究」的項目中,就有心血管、腫瘤專家參與進來。
2012年,萬達信息、國家衛生工程中心就申請了上海市科委醫療健康大數據的課題。在這個項目中,萬達信息嘗試了對高血壓進行大數據分析,試圖找到病症、用葯和療效之間的關聯。但是馮東雷告訴網易科技,這樣的分析目前遇到一些困難。以往的臨床研究(隨機對照試驗RCT)是用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的,對照組是一些排除了並發症等相對理想的對照人群。樣本量小,但每個樣本的數據顆粒很細。但是用醫療大數據做分析的話,樣本量很大,但是每個樣本數據顆粒比較粗。因此不能套用傳統RCT的研究方法。因此需要新的研究思路。目前用大數據已經發現了一些治療手段和效果的關聯性,但是這種結論在臨床使用上有多大的意義還有待檢驗。
這樣的研究還在繼續。國家「863」計劃2015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中,在生物和醫葯技術領域已經部署「生物大數據開發與利用關鍵技術研究」,涉及的內容包括生物大數據標准化和集成、融合技術,生物大數據表述索引、搜索與存儲訪問技術,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疾病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研究,基於區域醫療與健康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研究,組學大數據中心和知識庫構建與服務技術等。
萬達信息參與了其中的兩項,分別為「基於區域醫療與健康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研究」,以及「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疾病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研究」。其中後者開展面向中醫的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疾病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的研究。
北大醫信也在與北京大學合作,研究臨床醫療大數據的分析和利用。北大醫信服務過的醫院超過500家,其中三甲醫院200多家,佔全國三甲醫院總數的1/4左右,北京大學下屬有9家附屬醫院、13家教學醫院,這些醫院信息系統中積累的大量數據,為進行大數據分析和利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北大醫信資深副總裁兼CTO鄒悅告訴網易科技,目前北大醫信的臨床決策支持體系正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進行試點。
北大醫信已經開發了臨床預警和建議類的應用。預警類的應用可以根據患者的一些生命體征,判斷患病風險並進行提示。建議類的應用,目前北大醫信做了糖尿病這個病種,系統可以根據糖尿病人的症狀、檢驗檢查結果和病歷,給出相應的治療方案建議。
在臨床科研方面,北大醫信也做了一些數據分析,並且得到了一些結果。比如,以往子宮內膜異位和子宮肌瘤的誤診率高達65.1%,因為兩種疾病的症狀非常相似。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卵巢囊腫、腹痛、貧血這三種症狀在這兩種病中的權重是不同的,子宮內膜異位與卵巢囊腫的關聯最強,子宮肌瘤和貧血的關聯最強。
「我們分析出了這個結果,但是在臨床上怎麼用,還要再進一步探討。」鄒悅介紹。
好醫生集團董事長高瞻認為,要讓大數據產生價值,需要有一條完整的價值鏈,目前中國的這個價值鏈還有缺失。大數據的價值鏈有數據的收集、儲存、分析、應用四個環節,但是目前這個產業投入比較多的是收集和儲存,分析和應用還比較弱。即使在投入較多的數據收集環節,由於缺乏相應的機制,數據的質量也不是很高。
業內者說:怎麼做
在目前的情況下,如何做好大數據?高瞻認為,應當先抓住一些關鍵業務需求,同時數據基礎比較好,先做起來,然後再逐步擴展。他舉了兩個例子。
好醫生集團曾參與過安徽省肥西縣衛生局的一個項目。據高瞻介紹,肥西縣衛生局將新農合醫療報銷系統的數據和衛生局為居民建立的電子健康檔案做了一個關聯性分析。結果發現,居民的肥胖、抽煙與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關聯性很強。高瞻告訴網易科技,這不是什麼新的發現,但是應用大數據分析的意義在於,之前大家只是從概念上知道肥胖和抽煙會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產生影響,用大數據分析之後,能夠真實地看到具體的一個個人的肥胖和抽煙對病症產生了影響。之後,社區醫院應用了這個分析結果,給高血壓病人、糖尿病病人看病時不光降血壓、降血糖,還要干涉患者的肥胖和吸煙。現在整個肥西、還有安徽的很多縣都在推廣這樣的做法,這一個小小的改變,使得很多地方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使用率從20%左右變成了60%—70%,醫生們本沒有使用積極性的資料庫被激活了。
肥西還做了個試驗。原來農村治病,不管大人小孩,一般都是開抗生素、輸液,好醫生集團多年來做鄉村醫生的培訓,呼籲不要濫用抗生素,但是在實際中效果不大。今年年初,安徽省啟動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處方集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根據疾病診斷,提示建議處方,旨在規范診療行為和用葯行為。同時,從今年2月開始,肥西縣衛生局每月把醫生處方當中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的處方的比例發給醫生。結果到了10月份,原來高達20%-60%的數據降到了個位數。
高瞻總結,大數據應用應當先從「Low hanging fruits」,即掛得低的果子、容易達成的目標開始,先把手頭有限的「小數據」用好。
這個觀點與北京301醫院計算機室原主任任連仲不謀而合。
任連仲告訴網易科技,目前中等規模以上的醫院起碼都積累了數百GB的數據,每100GB的數據就相當於30萬份病歷。雖然這個數量級還沒達到PB級,但是其中一定蘊含著許多有價值的信息。
他拿自己的觀察舉例說:「我觀察了我身邊20個左右患惡性腫瘤的人,我發現其中六七成的人在生活中有過非常苦惱郁悶的一段時期。20個樣本,就可以總結出一點規律了,何況這個樣本量大到GB級呢?那會得到更多、更有價值、更准確的結論。」
他主張先把目前的數據利用起來,現在301醫院那些成摞的申請單就是真實的需求。他說:「目前在醫院里,這樣的服務還是被動的,是醫生找上門來我們才提供服務,如果這種服務再進一步走上主動,廣而告之,告訴廣大醫護人員和管理人員我們這里可以提供你們所需的『信息服務』,醫生在和技術人員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能挖掘出大數據更大的價值。」
任連仲今年80歲,但是老爺子嘴裡蹦出的詞是「快速迭代」,按照他的說法:「好工具是用出來的。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個事我們不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