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輪融資是什麼意思啊
公司a輪是什麼意思進行下詳細的了解。當公司進入A輪時,這意味著公司經歷了最艱難的創業,並且已經向運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一般來說,當公司處於A輪時,公司的產品已經成熟,並已正常運營一段時間,擁有完整詳細的業務和盈利模式。與其他公司相比,當公司進入A輪時,意味著它在行業中有一定的地位和聲譽。
當然在目前的體制下,a輪公司可能仍處於虧損狀態。因為早期的擴張需要很多資金的參與,此時的支出必須大於收入。然而,進入A輪的公司的資金不僅依靠自己,而且它們的資金來源一般是專業風險投資機構,在資金的投資額一般在1000萬至1億元人民幣之間。
根據當前行業常識,國內市場的融資輪次大致可分為種子輪次、天使輪次、預a股輪次、A輪次、A+輪次、b輪次、c輪次、BAT輪、首次公開募股前輪次和首次公開募股輪次。這些都是整個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融資回合,屬於學術領域或根據項目量和融資時間。
A輪產品成熟,有完整細致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在細分領域有一定的地位,有消費者的口碑。即使它仍然處於虧損狀態,你也可以選擇一家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來進行首輪融資。在這一輪中,企業不可能僅僅通過想法來籌集資金,但它們應該擁有用戶、日常活動、月度活動、回購率、商業模式壁壘、能夠與其他競爭產品競爭的成熟產品以及一定的市場份額。資金的金融總量一般在1000萬到6000萬之間。公司a輪是什麼意思在這里可以完全理解,距離上市還有很長時間。
2. 什麼是a輪融資,b輪融資,c輪融資
在 上市的刺激下,目前很多的P2P平台都在進行融資,融資的規模大小不等,分為A輪融資、B輪融資甚至C輪融資,這對投資用戶而言,無疑是利好的消息,因為 平台通過融資,可以增強實力,從而在資金安全上就有更大的說服力。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A輪融資、B輪融資甚至是C輪融資,挺起高大上,但究竟是怎 么一回事,很多人是不清楚的,我們就來看看A輪融資、B輪融資、C輪融資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A輪融資、B輪融資、C輪融資是什麼意思?
經 常會看到新聞說,某平台獲得了A輪融資、B輪融資甚至C輪融資,但這幾輪融資到底代表了怎樣的意思,對一些不了解行情的人而言,平台融不融資,並沒有多大 的影響;但對行業人士而言,平台獲得融資,對行業以及平台都是有利的。以A輪融資舉例,意思就是平台第一輪融資,就是引入外部資金,提昇平台的資金實力, 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以此類推,如果平台獲得A輪融資之後,再次進行融資的話,就稱之為B輪,往下就是C輪,當然還有天使投資、PE等。
A輪融資、B輪融資、C輪融資有什麼區別嗎?
其 實,具體而言,無論是A輪、B輪還是C輪融資,平台都是為了上市做的准備,但A輪、B輪、C輪,沒有太嚴格的定義。基本上只有一個融資的想法時就可以叫天 使或者種子,而達成了一定的商業模式,就叫A輪;A輪之後就是B輪;B輪之後就是C輪,一般來說就是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通常都是千萬美元級別甚至億元 美元之間,這一輪的最主要作用是為了給你上市定一個價值。
3. 公司融資後,股權怎麼分配
公司融資後,股權一般都是根據投入的份額來分配的,如果投入的不是實物,那可以根據評估價格、投資者的公認來確認份額,這樣的股權分配一般都是投資者根據自己投資的比例所具備的發言權來協商,沒有可比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協商。
以騰訊公司為例:
在創立之初,「五虎將」們一共湊了50萬元,其中:馬化騰為首席執行官,出資23.75萬元,佔47.5%,張志東為首席技術官,出資10萬元,佔20%,曾李青為首席運營官,出資6.25萬元,佔12.5%,許晨曄為首席信息官,出資5萬元,佔10%,陳一丹為首席行政官,出資5萬元,佔10%。
相較於固定的薪資,股權更具有長遠的投資價值。一般來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合夥人手中的股權很有可能會翻好幾倍,遠不是固定薪資可以比擬的,創業者可以以此來說服和吸引優秀人才。
每個創業公司的實際情況不同,股權的分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案。但股權分配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好的股權分配方式不僅可以使股東們的利益最大化,還能使股東們同心協力,一起把精力放在創業團隊,促進公司更好的發展。
(3)a輪融資分股擴展閱讀:
天使投資提出一系列相關要求後,公司注冊股票數量,內部核算每股價格。同時,所有股東的股票只佔到總量的75%左右,由於創業公司沒有相應的資金或者技術做抵押,剩下的25%部分用於以下用途:
1、創始人根據貢獻拿到一部分股票作為補償。
2、公司未來發展需要給員工發股票期權。
3、 公司重要的成員包括CEO,將獲得一定數量的股票。幾個投資人的股份之和小於公司創始人的,不超過 30%。
4. A輪融資、B輪融資是什麼意思
摘要 您好,a 輪融資也就是指第一輪融資。它的意思是說在公司產品定型後,開始正常運作一段時間,擁有了詳細完整的商業及盈利模式,在行業內擁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口碑。但公司可能依舊會處於虧損狀態。它的資金來源是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融資的話是指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一般情況下它的順序可以是天使投資→ A 輪融資、→ B 融資、→ C 融資等。
5. abcd輪融資股份各佔多少
ABcd輪融資股份各佔多少是由項目的行業屬性和發展前景來決定的,如果這個項目不好,肯定沒有太大的股份。一般融資金額都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呈現增長的狀態,比如說a輪融資你可以拿到10%的股份,但是B輪你投入一個億,可能才有5%的股份,甚至到C輪你投資了8個億也占不到1%的股份。因為融資的輪數越多,那麼股份可能就會相應的拿的比較少。如果你有需求的話,可以再深入了解一下。
一、 ABC輪融資有什麼區別?
很多的企業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就會被叫做融資,那麼一般的順序就是天使融資,然後是a輪融資,接著就是B輪融資,最後就是C輪融資。在天使輪融資的時候,一般都是這個企業剛剛起步,沒有太大的經營收益。商業模式也沒有被驗證。 A輪融資一般都指的是有一定的團隊和管理經營經驗了,還有相應的產品來進行支撐,在行業內是有一定的地位。 B輪融資就是該企業的商業模式,已經充分地得到了認可,而且公司的業務范圍也比較的大。 C輪融資就是該企業的商業模式,非常的成熟了,而且受眾群體也非常的多,很忠實,在行業內有一定的領先地位,准備上市了。
二、 公司上市需要的條件
大部分的公司當發展到了一定的經營階段時就會想要上市,那麼上市是需要條件的,首先是先要經過四輪的融資,然後公司必須是有股份有限公司,而有限責任公司是不能上市的,股票還要經證監會核准,已公開發行了,公司的股票總額是不得少於3,000萬元的,否則就不能夠上市,在股票發行的前三年凈利潤有超過3,000萬元,現金流水超過了5,000萬元,或者是營業收入超過了3億元。而且在新三板有掛牌,不是上市,這些才能夠准備上市。公司還要做一定的准備,比如說上市後的准備流程,常見問題以及發展的前途等都是需要考慮的。
綜上所述,如果一個企業公司經歷了天使輪ABC輪融資之後也不一定會上市,因為這還取決於公司的相關實力以及經營狀況等。
6. 什麼叫a輪融資
A輪融資也稱之為第一輪融資。一般在公司產品定型後,開始正常運作一段時間,擁有完整詳細的商業及盛利模式且在行業內擁皆一定地位和口碑時進行的融資。但此時公司可能依舊處於虧損狀態所以資金來源一般是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融資一般情況下的順序為天使投資→A輪(1輪)融資、→B輪(2輪)融資、→C輪(3輪)融資等等。而A+輪融資比A輪融資多了一輪但不是B輪,嚴格意義上講兩者之間並沒有區別,只是進行的程度不同。
拓展資料:
1.種子輪-—團隊、想法、產品;種子階段的融資人,通常處於只有idea和團隊,但沒有具體產品的初始狀態。投資人一般是創業者自己,但是也有個人天使和孵化器基金關注天使輪投資機會。種子輪項目風險極高,融資金額一般在50萬-200萬
2.天使輪--產品可視、商業模式清晰;天使階段的項目不但有idea和團隊,而且有了成熟的產品上線,有產品初步的商業規劃;同時積累了一些核心用戶,商業模式處於待驗證的階段。此時尋找天使投資人或機構,開始天使輪融資是最為合適的,融資金額大概在300萬到500萬左右。這個階段投資風險也是很高。
3.Pre A 輪--有一定規模;公司前期整體數據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只是還未占據市場前列,則可以進行PreA輪融資。
4.A 輪—-商業模式成熟、業內領先、初具規模;在這個階段企業主要特點是擁有成熟產品,完整詳細的商業及盈利模式,在行業內有一定地位和口碑。這個階段的投資風險,相對於天使輪來說,降低很多。
5.A+輪融資就是在A輪融完以後,有新的投資機構想進來,此時公司業務尚未有新的進展,估值也沒有 發生變化。
6.B 輪-—得到驗證的商業模式、新業務與 新領域擴展,比較強的競爭優勢; 該輪投資時,公司的主要特點是商業模式 與盈利模式均已得到很好地驗證,有的已經開始盈 利。
7.C 輪--行業內頭部企業、上市前准備 此時公司主要特點是模式已經非常成熟, 在行業內處於頭部,正在為上市做准備。 此時融資目的,第一繼續拓展新業務,第 二也可以收購或者自我發展形成商業閉環,滿足上 市前資金需求。此時投資風險已經大大降低,前景 光明。
8.D 輪、E 輪、F輪融資--其實就是C輪 的升級版,C、 D輪一般都是持續擴展中的用錢, 包括另外一個競爭對手互相燒錢。同一個細分領域 的同樣模式,一般不可能有第三者獲得C輪以後融 資。另外,一些在B輪後已經獲得較好收入情況甚 至盈虧平衡的,不一定需要C輪及以後的新融資 了。C輪、D輪一般都是數億人民幣。
7. 什麼是A輪融資
融資分為A/B/C好幾復輪,制一般A就是第一輪,企業在第一輪融資是非常重要的。業務發展慢慢壯大後,會有後續融資。
A輪融資,就是第一輪的意思,之前沒有引入過外部股權投資。很難講是企業發展的哪個階段,也很難講是天使還是VC還是PE。很多公司是在上市前才引進的,那時候企業已經很成熟了,而且就引進一輪,有的企業則多一些,或者在早期就引進。
8. 創業公司天使輪,A輪 IPO融資時如何分配股權
現在創業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對創業公司而言,一個好的股權安排無疑至關重要,說最重要也不為過。我在這方面雖沒有直接經驗,但頗看過一些書籍資料,今天總結提煉一番,供創業者們參考。
理想狀態下,創業公司會經歷五個階段:起始→獲得天使投資→獲得風險投資(通常不止一輪)→Pre-IPO融資→IPO。通常而言,如能進展到Pre- IPO階段,創業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股權安排是一個動態過程,即使公司已經上市,也會因發展需要而調整股東結構。但無論哪個階段,股權分配都遵循三個原則:公平、效率、控制力。
公平是指持股比例與貢獻成正比,效率是指有助於公司獲得發展所需資源,包括人才、資本、技術等,控制力是指創始人對公司的掌控度。
在起始階段,產品尚未定型,商業模式還在探索之中,核心團隊也沒有最後形成。此時,股權分配的要義是公平體現既有貢獻,確定拿最多股權的公司主心骨,同時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
以矽谷最有名的三家公司為例。蘋果,起始階段的股權比例是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各45%,韋恩10%;谷歌,佩吉和布林一人一半;Facebook,扎克伯格65%,薩維林30%,莫斯科維茨5%。
蘋果電腦是沃茲尼亞克開發的,但喬布斯和沃茲股份一樣(沃茲的父親對此非常不滿),因為喬布斯不僅是個營銷天才,而且擁有領導力,對公司未來意志堅定激情四射。而沃茲生性內斂,習慣於一個人工作,並且只願意兼職為新公司工作,喬布斯和他的朋友家人百般勸說才同意全職。至於韋恩,他擁有10%是因為其他兩人在運營公司方面完全是新手,需要他的經驗。由於厭惡風險,韋恩很快就退股了,他一直聲稱自己從未後悔過。
Facebook是扎克伯格開發的,他又是個意志堅定的領導者,因此占據65%,薩維林懂得怎樣把產品變成錢,莫斯科維茨則在增加用戶上貢獻卓著。
不過,Facebook起始階段的股權安排埋下了日後隱患。由於薩維林不願意和其他人一樣中止學業全情投入新公司,而他又佔有1/3的股份。因此,當莫斯科維茨和新加入但創業經驗豐富的帕克貢獻與日俱增時,就只能稀釋薩維林的股份來增加後兩者的持股,而薩維林則以凍結公司賬號作為回應。A輪融資完成後,薩維林的股份降至不到10%,怒火中燒的他乾脆將昔日夥伴們告上了法庭。
薩維林之所以拿那麼高股份是因為他能為公司賺到錢,而公司每天都得花錢。但扎克伯格的理念是「讓網站有趣比讓它賺錢更重要」,薩維林想的則是如何滿足廣告商要求從而多賺錢。短期看薩維林是對的,但這么做不可能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扎克伯格對此心知肚明。
Facebook正確的辦法應當是早一點尋找天使投資,就像蘋果和谷歌曾經做過的那樣。在新公司確定產品方向之後,就需要天使投資來幫助自己把產品和商業模式穩定下來,避免立即賺錢的壓力將公司引入歧途。
這方面蘋果和谷歌都很幸運。蘋果開業後非常缺錢,喬布斯甚至打算用公司1/3股份換取5萬美元(約等於今天的15萬美元)。這時候馬庫拉出現了,這位經驗豐富的矽谷投資人不僅帶來了公司急需的25萬美元運營資金,還帶來了寶貴的商業經驗,他只要求26%股份。這樣,蘋果新的股權結構變成:喬布斯、沃茲、馬庫拉各26%,剩下的22%用來吸引後續投資者。根據《喬布斯傳》里的描述,喬布斯當時心想:「馬庫拉也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25萬美元了!」
谷歌的兩位創始人同樣在公司開張不久就揭不開鍋了,他們想籌集5萬美元,但是SUN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矽谷風投人貝托爾斯海姆給他倆開了張10萬美元的支票。我搜遍了網路,翻看了三本谷歌傳記,也沒查到這10萬美元換取了多少股份。但自上世紀末以來,天使投資人所佔的股份,一般不低於10%,也不會超過 20%。
Facebook的天使投資人是帕克的朋友介紹的彼得·泰爾,他注資50萬美元,獲得10%股份。這之後,Facebook的發展可謂一帆風順,不到一年就拿到了A輪融資——阿克塞爾公司投資1270萬美元,公司估值1億美元。7年後的2012年,Facebook上市,此時公司8歲。
谷歌從天使到A輪的時間差不多是一年。矽谷著名風投公司KPCB和紅杉資本各注入谷歌125萬美元,分別獲得10%股份。5年後的2004年,也就是公司創立6年後,谷歌上市,近2000名員工獲得配股。
蘋果公司在馬庫拉投資後沒有經歷後續融資,4年之後上市,上百名員工成了百萬富翁,此時公司5歲。
這三家都是產品導向的公司,有了產品才去注冊公司,但即使在產品導向的公司,產品也不是一切,公司得以運轉,除了需要產品(技術)人才,還需要市場人才和運營人才,創業初期,融資人才尤其重要。更重要的,公司需要Leader,也就是主心骨。具備了這五項要素,創業團隊才算搭建完畢。
很少有公司在注冊之時就全部擁有上述5項能力,這就是說,創業團隊不是一下就組建完畢的,最初的團隊成員需要仔細評估自己有什麼,缺什麼,並在此基礎上制定股權分配方案。我認為,在公司主要資產是夢想和未來時,像蘋果公司那樣預留股份,比像Facebook那樣通過增發稀釋股份更加簡明易行,潛在麻煩也更少。
隨著公司逐漸變大,資本需求會越來越旺,後續融資不可避免,引進經驗豐富的運營人才也必須授予其股權或期權,這些都會稀釋創始人的股權。事實上,創始人在公司長大之後如何不被董事會踢出自己創辦的公司,早已是矽谷的經典話題之一。在這個問題上,蘋果谷歌Facebook的故事也各不相同。
喬布斯在蘋果上市4年半後被趕出了蘋果公司,踢他屁股的人是他請來的CEO斯卡利。「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抓住機會改變世界」,當年喬布斯用這句話打動了斯卡利,後者沒能改變世界,但是改變了喬布斯。
公平地講,喬布斯被趕走完全是咎由自取,蘋果董事會1985年趕走他和1997年請回他都是對的。但是,沒有一個創始人願意失去自己的公司,而他們也有辦法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採用雙層股權結構。
蘋果當年是單一股權結構,同股同權,蘋果上市後,喬布斯的股權下降到11%,董事會里也沒有他的鐵桿盟友(他本以為馬庫拉會是),觸犯眾怒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谷歌則在上市時重拾美國資本市場消失已久的AB股模式,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創始人和高管持有B類股票,每股表決權等於A類股票10股的表決權。 2012年,谷歌又增加了不含投票權的C類股用於增發新股。這樣,即使總股本繼續擴大,即使創始人減持了股票,他們也不會喪失對公司的控制力。預計到 2015年,佩吉、布林、施密特持有谷歌股票將低於總股本的20%,但仍擁有近60%的投票權。
Facebook前年上市時同樣使用了投票權1:10的AB股模式,這樣扎克伯格一人就擁有28.2的表決權。此外,扎克伯格還和主要股東簽訂了表決權代理協議,在特定情況下,扎克伯格可代表這些股東行使表決權,這意味著他掌握了56.9%的表決權。
這樣的股權結構當然能夠確保創始人掌控公司,而像佩吉布林扎克伯格這樣的創始人深信沒有哪個股東能比他們更熱愛公司更懂得經營公司,因此只有他們控制公司才能保證公司的長遠利益,進而保證股東的長遠利益。
在中國,公司法規定同股同權,不允許直接實施雙層或三層股權結構,但公司法允許公司章程對投票權進行特別約定(有限責任公司),允許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將自己的投票權授予其他股東代為行使(股份有限公司)。因此,雖然麻煩,但也能做到讓創始人以少數股權控制公司。
問題是,投資人也許並不想這么做,雖說自己的孩子自己最心疼,但犯糊塗的爹媽也有的是。一旦創始人大權獨攬,犯個大錯就可能讓投資人血本無歸。
的確,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在實際中,雙層或三層股權結構能否實施,唯一的決定因素就是創始人和投資人誰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