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2018年信託轉型方向

2018年信託轉型方向

發布時間:2022-06-11 06:54:13

Ⅰ 家族信託和保險金信託的區別有哪些

保險金信託與家族信託的主要區別

家族信託和保險金信託都屬於信託本源業務,隨著近年來高凈值人士的需求不斷增加而發展迅速,是信託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但從行業實踐來看,目前普遍存在把家族信託業務與保險金信託業務混淆的問題,甚至認為保險金信託屬於家族信託的一類。事實上,保險金信託與家族信託存在多個角度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信託財產不同

保險金信託的信託財產是保險金請求權。目前市面上普遍用於設立保險金信託的險種是終身壽險和大額年金險,以不同的保險金請求權設立信託,信託財產的價值及確定需要視險種不同而確定。以終身壽險設立保險金信託,由於終身壽險具有一定的儲蓄性質,保單會隨著時間推移產生相應的現金價值,並保持增加,因而需要將這些現金價值同時納入信託財產范疇,因此信託財產規模應以保額計算;以大額年金險設立保險金信託,通常以保費計算信託財產規模,但在某些年金保險中存在定期領取的收益,除此而外還會有保險分紅,分紅也應納入信託財產;另外還存在一些特殊情況,例如在法定或約定情形下,保險人向投保人退還一定金額的保費,退還的保費並非屬於保險收益,但可約定屬於信託財產,需要做全面考慮。

家族信託的信託財產形式較為豐富,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是貨幣資金、資管產品、保單等金融資產及相應權利。當前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士選擇家族信託進行家族財富的傳承規劃,其需求也逐漸多樣化,委託財產具備多樣性,除了上述金融資產,越來越多的家族信託客戶在傳承非貨幣類財產方面的意願也逐步加強,家族信託的委託財產類型正在不斷豐富,以上市或非上市企業股權,甚至不動產、藝術品等財產設立家族信託的情形進一步增多,對家族信託受託人長期穩定的管理、運用和處分信託財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設立門檻的監管要求不同

家族信託在監管方面有明確的設立規模要求。根據銀保監會於2018年下發的《信託部關於加強規范管產管理業務過渡期內信託監管工作的通知》(信託函﹝2018﹞37號)(以下簡稱「37號文」),家族信託財產金額或價值不低於1000萬元。但在信託存續期間並不要求任意時點信託財產的價值不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可能觸發信託終止條款的關於信託財產金額或價值的限制則應根據合同雙方約定的條款內容為准。

保險金信託在監管方面沒有對設立規模有特殊的規定限制,但仍需符合一般信託的信託財產規模要求。目前行業實踐中操作的保險金信託,其設立的信託規模門檻通常高於人民幣100萬元,以滿足未來財富管理以及傳承的需要。此外,若在保險金信託中發生相關保險合同終止、中止、被撤銷、被確認無效、被解除或者其他原因導致保額降低進而影響信託財產規模或者價值的情形,或者其他可能致使保險金受益人的保險利益遭受損失的情形,通常會在保險金信託合同中約定相應的提前終止信託條款。

信託當事人的設置要求不同

家族信託當事人的監管要求較為明確。一是在委託人方面,「37號文」中對家族信託提出了明確定義,明確了家族信託的委託人可以是單一個人或者家庭;二是在委託人與受益人的關系方面,家族信託以家庭財富的保護、傳承和管理為主要信託目的,其受益人是包括委託人在內的家庭成員,家庭成員以外的人作為信託受益人,則不能視作家族信託;三是在受益人的設置要求方面,委託人不得為惟一受益人,這就明確了家族信託不可能成為自益信託。

保險金信託相關當事人的設置除了滿足信託相關的法律及監管要求,還需要受到保險法以及保險合同的限制。一是保險金信託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問題,由於信託委託人即是保險合同的投保人,實踐中要符合我國《保險法》中所要求的「人身保險的投保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對被保險人應當具有保險利益」;二是受託人在保險合同中的角色問題,設立保險金信託時,受託人具有多重身份,信託公司會被指定或者變更為保險受益人,因而可以享有保險金請求權,依法對信託財產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三是根據保險合同約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保險金信託的受益人要符合此項要求,但與原保險受益人不需要完全一致;四是在以終身壽險設立的保險金信託中,其被保險人無法成為該部分信託財產所對應的受益人;五是不同於家族信託,保險金信託可以是自益信託。

信託財產管理運用的特點不同

保險金信託對於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階段不同於其他信託產品,有三方面需要關注。一是信息披露,當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時,應確保受託人(即保單的新受益人)可以及時知曉相關信息,可以由信託合同約定的受益人通知受託人並積極提供理賠所需的全部證明材料,並協助受託人辦理理賠事宜;二是對於理賠資金進入信託專戶的過程要求,應在信託文件中約定清晰,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後由受託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提交理賠申請,若由受託人以外的其他人就保險事故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應及時以書面形式告知受託人;三是理賠資金到賬之後的信託財產管理要求,受託人對於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和處分實際上並非開始於信託成立初期,而是在保險事故發生、理賠資金進入信託專戶後,此時由受託人按照信託合同約定履行其管理職責,包括但不限於信託資金投資運用、賬戶管理、運營維護、清算分配及提供或出具必要文件以配合委託人管理信託財產等事務,這對受託人的長期穩定經營管理能力也提出了較高要求。

家族信託對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和處分開始於信託成立、辦理完畢相應資產轉入信託項下的確認手續之後,但由於家族信託的自身特點對相應的管理運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是客戶對信託財產管理風險的要求,家族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應與事先確定的委託人的風險偏好相一致;二是對家族信託利益分配的流動性要求,由於需要為財富傳承發揮重要作用,家族信託的定期分配、條件分配和臨時分配條款通常設置全面,這就對利益分配時的流動性提出了要求,需要受託人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以保障利益分配的流動性需求;三是家族信託對於非貨幣財產的管理有專業性要求,由於委託財產類型多樣,受託人在信託成立生效後,即開始履行對貨幣資金、理財產品、保險產品等金融資產,或者公司股權、不動產、藝術品等復雜資產的管理運用,其復雜程度和專業程度較高,受託人的受託能力和綜合實力十分重要,需要根據不同資產所處的不同階段分別管理,以實現家族信託財富規劃傳承的長期目標。

保險金信託與家族信託的業務交叉

實踐當中,保險金信託業務與家族信託業務還存在業務交叉。一方面,對於信託規模在1000萬元以上的保險金信託,可以設置為家族信託,也可以將保單和其他財產共同置入家族信託。對於包含保險金請求權在內的家族信託,應當注意滿足法律法規和監管方面的要求:首先,在受益人安排方面和常規保險金信託不同,不得是完全自益的信託;此外,若以終身壽險保單置入信託,還應當符合終身壽險對受益人的限制。

另一方面,在家族信託成立之後,可以由家族信託受託人作為投保人進行投保,也即保險金信託的3.0模式。這種模式下,設立家族信託的委託人不再是保險投保人,而是由信託公司作為保險的投保人和保單的受益人,直接運用信託財產支付保費並依照合同約定對保險理賠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運用,有利於保險金信託與家族信託的深度結合,可以切斷保單作為委託人財產的風險,實現資產的充分隔離保護。

Ⅱ 有人說信託不但收益高,而且比較靠譜,是真的嗎

投資理財市場,收益率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衡量風險的指標;還記得郭主席在陸家嘴論壇上說的話么?

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准備損失全部本金。一旦發現承諾高回報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積極舉報,讓各種金融詐騙和不斷變異的龐氏騙局無所遁形。

當時的這番言論,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屑一顧和嗤之以鼻。而從現在來看,這真的是一條投資的金科玉律。很多交了學費和學乖投資者,開始理性投資對於8%以上的理財產品碰都不碰,6%以上的產品都敬而遠之,寧願將錢購買銀行的大額存單和其他穩健型理財產品中。

這樣的操作有沒有錯呢?當然沒有,投資理財,本金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然而這樣做法有沒有問題呢?當然有!

投資理財的目標是在實現風險可控情況下的收益最大化,而將錢放入大額存單,放入國債和其他銀行理財等產品當中;盡管實現了風險的可控,然而卻沒有實現收益的最大化,以至於產生了一定的機會成本。

關注筆者的朋友都知道,我接下來肯定要說信託了。現實中,信託產品的收益率長期顯著的高於同類的理財產品,這是不爭的事實。隨便查詢一家信託公司的產品收益率,普遍在7.5%以上;8%-9%已經是常態;如果金額夠大,那麼10%左右也是有可能的。

面對如此之高的收益率了,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惑,信託產品是否隱藏著更大的風險呢?並不是。信託產品的高收益收益率說明其產品存在一定風險,然而比起不靠譜的網貸和私募而言(非法集資就不說了)。信託的風險完全處於可控的狀態,這個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已經給予論述。


2018年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數據顯示,平均收益率是7.90%,相對2017年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這主要源於2018年資金市場的緊張以及企業融資渠道的收窄。當然,信託收益率也是與市場流動性水平以及企業信貸融資難易程度相關的。

今年以來,各類房地產信託和徵信信託發行量較去年出現大幅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地方債發行放鬆和大型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通暢。因此,今年以來出現了頻頻出現的信託產品火爆和秒光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以看到在一系列制度優勢的基礎上,信託較較其他機構能夠對風險實行更大程度的把控,從而也就應該獲得的相對於銀行理財、券商資管等更高的收益率,而且這個收益率是相對安全和可靠的。

即使超過了郭主席所說的8%,其風險仍然處於可控的范圍之內;而且歷史上實質性違約的少之又少,即使是「雷王」中江信託,很多四五線城市的政信類信託項目也陸續實現了兌付,畢竟有抵押,有擔保以及其他各類風控措施,所以無法實現兌付的是少之又少,比草根、錢寶網等有著本質的區別。

希望投資者能夠深入了解信託這一產品的特點,了解其高收益的來源;選擇投資理財一定選擇正規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這是實現可持續收益的根本的因素。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將錢投了各種非法傳銷機制當中。你收獲的也許只是一點點利息,而失去的卻是全部本金,甚至是養老生活的全部保障。

這是已經發生,並且還將發生的事情。所以,投資千萬條,靠譜第一條。選擇靠譜的理財機構和顧問,才是資金安全的保證!

Ⅲ 目前信託業發展現狀

信託風險項目規模超6000億

當前,在經濟下行壓力、疫情蔓延沖擊和堅定推動轉型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下,個別信託公司前期積累的風險爆發,經營狀況持續惡化,信託產品違約風險事件頻繁發生,信託行業頻頻爆雷。總體來看,目前信託行業面臨風險持續上升的壓力,風險項目規模和數量持續上升。截至2019年末,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5770.47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3548.58億元,增幅159.71%,信託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547個,較2018年末增加675個。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6431.03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660.56億元。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轉型策略分析報告》。

Ⅳ 目前信託業前景怎麼樣前期入門難不難

沒有前幾年那麼風光了,過了一個發展的高峰期。但還是要看是哪個信託公司,很多信託公司在轉型機會也很多,主要看你之前是做什麼,如果之前沒有相關經驗是比較難,比較他也算正規的金融機構。

Ⅳ 2018年金融做那個行業好

(一)銀行業:業績繼續邊際改善
2017年,為消費者和房企加杠桿,2018年,中央依然希望地方政府不再繼續加杠桿,與房地產有關的杠桿也存在一定風險,過快的消費杠桿也存在緩緩的必要,部分國企有可能繼續加快去杠桿,整個社會宏觀杠桿率可能保持基本穩定。在加杠桿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銀行信貸需求會不會有較快萎縮,這種擔心則過於悲觀。
2018年,信用債市場可能仍難以放量,企業依然會延續2017年的債轉貸趨勢,而且隨著表外非標業務受到更多限制,表外又表內轉移的趨勢,同時部分傳統製造業可能因為盈利能力的改善而加快資本支出,需要增大信貸需求,而且部分銀行也會加大諸如長租、環保等新興增長動力行業的金融服務,這有利於保證2018年信貸在整個新增社會融資中的重要地位,在保持適度增長的前提下,繼續成為凈利潤增速上升的重要因子。
2018年,存款競爭依然會較高,來自金融市場成本上行的壓力,加之央行進一步限制同業業務、同業存單發行規模等,倒逼銀行重新確立存款立行的經營思路,但是鑒於現有基準利率下,銀行利息相比較市場利率過低,金融脫媒仍然會延續,這也意味著2018年銀行負債成本依然維持高位或者上行態勢,不過隨著信貸重新定價的上升等因素,部分有利於提升凈息差水平。不過相比於五大行以及農村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在促進主動負債過程中會面臨更大成本壓力。
2018年,銀行理財面臨資管統一監管新規的約束,可能需要重新進行建立合規的經營模式,這塊中收會有所減弱;保險、公募基金代銷收入繼續下降趨勢;減費讓利政策執行支持實體經濟。此外,投行業務、託管費用等可能基本保持平穩,在當前嚴監管水平下,改善不會太大。
總體看,2018年銀行業經營業績可能有小幅升高的趨勢,信貸規模和凈息差因子貢獻仍會較為突出,然而也需要關注銀行理財業務受監管新規的沖擊以及個別銀行信用風險隱患可能對於盈利產生負面影響。
(二)保險業:業績增速仍較樂觀
隨著老齡化社會趨勢的加快、居民保險意識的提升以及未來打破剛兌後對於保險功能和投資功能的需求上升,都有利於社會資金流向保險業。從目前看,在現有嚴監管環境下,保險回歸本源,轉型發展加快,一是個人代理人隊伍快速拓展,其對於保單的銷售貢獻已經逐步超過銀行渠道,未來個人代理人產能的持續提升,使得這種轉型效應更加明顯。二是短期產品逐步減少,更多中長期投資性、儲蓄型保險品種,有利於保險公司良性競爭,遏制中小保險機構過快擴張。三是在保費交付方式上,由躉繳向期交轉變,目前上市公司保險機構期交保費佔比已達到40%左右,佔比持續提升,轉型效果明顯。
對於財險而言,車險市場競爭依然激烈,2017年保監會下發《關於商業車險費率調整及管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擴大車險費率定價的自主權,受此影響車險保費可能增速下行。與此,農業險、責任險可能仍有較快增速,尤其是基於互聯網的保險產品創新不斷,不過相關監管力度也在逐步加大。
2018年,保險業業績依然能夠延續較快增速的態勢,要高於其他金融子行業,而且頭部保險公司的業績要進一步優於其他保險公司,有利於市場集中度的上升。
(三)證券業:重資本支撐下不好也不壞
2017年證券業是金融子行業中業績表現較差的,貌似2018年起色也不會太明顯。
2018年,經紀業務這項傳統業務還會掙的頭破血流,價格戰難以停歇,傭金費率還可能小幅下降,在整體交易規模不會明顯增長的前提下,經紀業務收入恐怕還是會繼續拖累券商整體業績。不過,隨著經紀業務的加快轉型,能夠為客戶提供研究、資訊等更多附加值服務的券商,會逐步脫離價格戰的苦海,率先爭取更有利的市場地位。
2018年,投行業務不會有太大起色,信用債發行量難有過大增幅,ABS或許是債券業務的一大亮點,但是沒有了阿里、京東這樣的發行大戶做支撐,剩下的優質資產競爭更激烈,費率會更低,很多業務都是賠本賺吆喝。股權融資方面,IPO審查節奏會加快,但是審核要求也會把得比較嚴,很可能會做很多無用功,定增規模會繼續下降。並購重組可能有所加快,相關財務顧問業務會稍有起色,不過難以改變投行業務整體暗淡的局面。
2018年,資管業務繼續面臨資管交稅、央行資管新規等一系列監管政策約束,去通道、規范資金池等監管主體依然延續,券商資管規模會繼續持續下降,好消息是在統一資管監管後,信託依賴高杠桿優勢爭取的證券投資業務份額,可能會回歸券商。不管怎樣,培養主動管理能力勢在必行,以業績說話,這意味著在這一過程中券商之間的差距會逐步拉大,市場集中度會有進一步提升。
2018年,自營業務表現還會亮瞎眼嗎?券商還是更多向著重資本化經營模式轉型,加強杠桿應用,上市、發債募集更多資金用來進行投資掙錢,在其他業務貓冬的情況下,終於有了可以拉動業績的驅動力。那麼,2018年權益市場相對看好,債券市場有可能繼續承壓,這也決定了自營業務仍會保持一定正增長,但是難以實現2017年20%以上的增速,不排除金融市場波動性增大以及新金融會計准則下自營業務業績起伏會更大。
2018年,資本中介業務有望保持小幅增長。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仍可能保持小幅增長,但是使用價格戰爭奪優質客戶的方式開始增多,而股票質押業務可能受到監管政策以及減持新規的影響而有所放緩,總體看,此部分業務收入可能保持小幅增長態勢。
總體看,券商凈利潤有可能擺脫2017年負增長狀態,由負轉正,但是也可能只是小幅增長,難有大增長。不過,可以進一步關注資本實力強、監管評級高以及業務市場地位高的證券公司,其業績表現將會優於平均水平。
(四)信託業:做好過苦日子的准備
2017年,信託業度過了一個相對美好的一年,雖然四季度罰單、監管政策接踵而至,但是不太影響全年業績,然而這也為2018年的更多挑戰埋下伏筆,在嚴監管下把通道業務做的有聲有色其實也是一種錯。
信託業務方面,2018年通道業務面臨更多約束,銀信新規實際就是沖著信託業過快的通道業務而來,這也證明了任何過快的增速監管都有辦法讓它慢下來,而且加重了信託公司在通道業務中的責任,不排除後續還有更多監管舉措;資管新規同樣限制規避監管、互相嵌套的通道業務,因此不管怎樣的通道業務監管政策密集而來,擠水分實在必行,券商資管、基子公司資管規模的走勢可能就是明年信託通道業務的走勢。再說,做個通道業務整個車馬費,擔著賣白粉的風險,天天被媒體報道股票踩雷或者通道業務違約,雖然看著沒有實質風險,但是天天與負面消息混在一塊,怎麼去贏得客戶的信賴。
2018年主動管理業務可能會更加艱難,鑒於房地產周期的下行,很難再大規模撒網此類業務,地方融資平台則有中央的嚴監管,基於PPP業務的新模式仍在磨合中,實體業務可能還有一定機會,諸如醫療健康、人工智慧等,但是對於風險管理有更大的挑戰、需要更加專業的眼光。2018年,資金端的問題還是大問題,資管新規以及銀行流動性管理新規都將會進一步約束資金來源,打破剛兌低於個人投資者的影響也會逐步顯現,如果不能加強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匹配,可能仍然面臨大量資產項目,但是無法落地的局面。
風險管理方面,自2016年下半年這波信託業務上行,信託公司主動管理業務增速有所加快,伴隨著2018年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以及部分企業經營績效改善度弱化,信用風險有可能逐步顯現。2017年底部分上市公司率先開始了信用風險暴露,這是一個預警信號。2018年個別信託公司信託業務可能面臨兌付壓力,即使在新規實施後,打破剛兌,但是聲譽風險也會較大,或者可能通過其他途徑給予兌付,部分侵蝕經營業績。2016年信託公司經營業績中資產質量改善對於經營業績改善有一定積極作用,2017年會延續這種趨勢,而2018年這種趨勢可能會出現部分逆轉。
整體看,2018年信託業中信託業務業績可能會所弱化,信託業務規模增速會有顯著放緩,以銀信業務存續規模不增長為前提,其他通道業務因資管新規、委託貸款管理辦法等制約有小幅下降,而主動管理業務保持5%的增速,那麼2018年信託規模增速預計約為-3%,但是信託報酬率會有所上升,補償部分規模方面的下滑;而固有業務規模做大,業績增速可能會有所上升,但是鑒於信託業務的佔比較高,信託業整體業績增速預計約為0-5%,信託公司之間的業績分化會進一步拉大。

Ⅵ 信託的業務有主動管理型和通道型 二者的區別是什麼

信託來分為單一信託和集合信託,單一源信託是一個出資方購買所有的信託額度,發行是人民銀行報備制,信託到期後如果出現兌付問題,信託無責任,出資方與用款方自行協商。這時信託只起到一個通道的做用。而集合信託,是人民銀行審批制,在信託產品設計完以後,要人民銀行批准後才能發行,募集資金。在產品運做中,信託公司要做盡職監管,到期要負責兌付,如果出現問題,信託公司要擔責任,甚至用風險備用金剛性兌付。這體現的是信託的管理型
兩者的區別是:發行方式不同,一個是備案制,一個是審批制。責任主體不同,一個是做為通道,一個做為監管。針對的出資方不同,一個是單一出資人,一個是向群體募集出資。再細分的話還能找出區別,但個人認為以上三點是最明顯的。

Ⅶ 如何發展信託

近年來,信託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信託行業信託資產總額持續攀升。前瞻網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房地產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信託行業資產總額達到了7.47萬億元,相比上年提高55.27%。伴隨著信託行業快速發展,信託行業兌付危機頻頻爆發。

2012年以來,信託行業信託產品兌付風險的暴露日漸頻繁,尤其是在房地產信託領域,信託兌付危機頻頻出現,數家大型信託公司接連曝出信託產品兌付危機,涉及金額都非常大,反映出信託產品市場風險積聚比較嚴重,部分風格激進、業務集中、兌付時間集中的公司面臨著較大風險。

信託業頻頻爆發的兌付危機折射出了信託業發生的深層次困境。從我國信託行業業務結構變化情況來看,融資類業務佔比近年來雖然有所下滑,但是依然占據主要部分,截至2012年末,信託行業融資類業務佔比依然高達48.87%。

由於我國信託行業業務結構以借貸融資為主,所以信託公司在經濟周期波動和轉換過程中面臨較大的信用風險管理壓力,借貸融資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兌付(償付)風險日益突出。

融資性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缺乏流動性,缺少風險定價、風險轉移、風險緩釋機制,所以一旦經濟下行,信託行業融資類業務將面臨很大的兌付風險。而且,由於信託行業面臨著剛性兌付的「潛規則」,所以融資類業務的兌付風險全部轉入了信託公司內部,一旦出現兌付問題,信託公司就要想辦法進行兜底處理完成兌付。

在不健康的業務結構和「剛性兌付」的雙重壓力下,信託行業發展顯得「異常脆弱」,一旦經濟下行,很多信託公司將面臨著巨大的兌付壓力,事實上,很多兌付風險依然沒有暴露,而且在不斷集聚。

從商業銀行的經營情況來看,截至2013年3月末,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達到5243億元,同比增長20.7%,不良貸款率0.99%,比年初上升0.02個百分點。這已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來,不良貸款余額連續六個季度反彈,未來一段時期不良貸款規模可能還會繼續攀升。商業銀行尚且如此,作為風險承受程度更高的信託行業,面臨的兌付危機可想而知。

信託行業步入了調整期,行業發展亟需轉型。從中國經濟金融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信託公司發展空間依舊廣闊,盡管要經歷轉型期帶來的痛苦,以及承受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但是轉型也是信託行業尋求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

前瞻網認為:信託行業需要尋求經營戰略的重新定位,未來可選的經營戰略轉型方向包括:專業私人財富管理信託公司、專業的金融信託服務機構、以投資管理為主的專業信託公司、綜合性的信託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

信託公司都應該選擇自身的轉型道路,盡管轉型道路選擇可以不同,但是無論如何,信託公司都應當在專業投資(資產)管理能力和高凈值客戶的服務能力方面尋求提高和突破,從而實現信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Ⅷ 什麼是資管新規它對金融行業有哪些影響呢

資管新規全名《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於去年11月發布。簡單來說,宏觀層面關繫到國家金融穩定、防範金融風險;中觀層面關繫到百億元規模的資管行業;微觀層面關繫到萬千家機構未來生存轉型之道,以及數量更為龐大的金融民工的年終獎能拿多少。

有保險資管人士點評,這是第一次正式把保險資管列入資管行業,使保險資管機構可以在同一起點上與其他金融機構開展公平競爭,改善了保險資管機構的市場地位。

保險行業可以跳過銀行、直接賺取利差收益,促進商業保險的發展。

對信託行業,迎來剛性轉型期主動管理成大方向

在降杠桿、去通道的大背景下,信託業難免經歷轉型的「陣痛」,但就長期來看,資管新規對行業發展是利好。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認為,資管新規對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監管環境下,信託轉型不僅是生存的的需要,更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要求。

他表示,2018年信託業實際已經全面進入剛性轉型期,這意味著信託公司業務轉型已經勢在必行,不可逆轉。「今年註定會成為信託公司剛性轉型元年,任何沖規模、做通道的動作都可能是踩紅線的動作,靠通道業務為支撐的外延式發展模式將成為過去。」

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26.25萬億,去通道、去杠桿背景下的信託業面臨著行業收入增長放緩、信託報酬率下滑的挑戰。

Ⅸ 信託行業前景怎麼樣

近年來,信託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信託行業信託資產總額持續攀升。前瞻網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房地產信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信託行業資產總額達到了7.47萬億元,相比上年提高55.27%。伴隨著信託行業快速發展,信託行業兌付危機頻頻爆發。

2012年以來,信託行業信託產品兌付風險的暴露日漸頻繁,尤其是在房地產信託領域,信託兌付危機頻頻出現,數家大型信託公司接連曝出信託產品兌付危機,涉及金額都非常大,反映出信託產品市場風險積聚比較嚴重,部分風格激進、業務集中、兌付時間集中的公司面臨著較大風險。

信託業頻頻爆發的兌付危機折射出了信託業發生的深層次困境。從我國信託行業業務結構變化情況來看,融資類業務佔比近年來雖然有所下滑,但是依然占據主要部分,截至2012年末,信託行業融資類業務佔比依然高達48.87%。

由於我國信託行業業務結構以借貸融資為主,所以信託公司在經濟周期波動和轉換過程中面臨較大的信用風險管理壓力,借貸融資類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兌付(償付)風險日益突出。

融資性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缺乏流動性,缺少風險定價、風險轉移、風險緩釋機制,所以一旦經濟下行,信託行業融資類業務將面臨很大的兌付風險。而且,由於信託行業面臨著剛性兌付的「潛規則」,所以融資類業務的兌付風險全部轉入了信託公司內部,一旦出現兌付問題,信託公司就要想辦法進行兜底處理完成兌付。

在不健康的業務結構和「剛性兌付」的雙重壓力下,信託行業發展顯得「異常脆弱」,一旦經濟下行,很多信託公司將面臨著巨大的兌付壓力,事實上,很多兌付風險依然沒有暴露,而且在不斷集聚。

從商業銀行的經營情況來看,截至2013年3月末,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達到5243億元,同比增長20.7%,不良貸款率0.99%,比年初上升0.02個百分點。這已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來,不良貸款余額連續六個季度反彈,未來一段時期不良貸款規模可能還會繼續攀升。商業銀行尚且如此,作為風險承受程度更高的信託行業,面臨的兌付危機可想而知。

信託行業步入了調整期,行業發展亟需轉型。從中國經濟金融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信託公司發展空間依舊廣闊,盡管要經歷轉型期帶來的痛苦,以及承受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但是轉型也是信託行業尋求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

前瞻網認為:信託行業需要尋求經營戰略的重新定位,未來可選的經營戰略轉型方向包括:專業私人財富管理信託公司、專業的金融信託服務機構、以投資管理為主的專業信託公司、綜合性的信託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

信託公司都應該選擇自身的轉型道路,盡管轉型道路選擇可以不同,但是無論如何,信託公司都應當在專業投資(資產)管理能力和高凈值客戶的服務能力方面尋求提高和突破,從而實現信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Ⅹ 信託業發展前景

1、嚴監管將繼續,信託規模將進一步下降

2018年,受到嚴監管、去通道等因素影響,信託資產規模增速出現了近十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降幅達10%。雖然信託細則比預期的有所放鬆,但是仍難以扭轉嚴監管的大趨勢,可以預見2019年信託資產管理規模還會延續2018年下降趨勢,信託通道業務規模將進一步縮小,「去通道」、「去杠桿」效果將進一步顯現出來。隨著前兩年信託項目到期的大規模清算及新增規模的減少,2019年預計降幅會較2018年有所擴大。

2、面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挑戰

2018年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橫空出世,堪稱「萬能牌照」,投資幾無禁地。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落地將深刻影響我國資管行業,大信託業的經營將更多元化。理財子公司使信託公司的「牌照紅利」減弱,信託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就購買渠道、投資門檻和投資的便利程度而言,銀行理財子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就資產端而言,信託在獲取優質非標資源和通道業務方面都將受到嚴重影響,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單一資金信託規模將面臨大幅度下降。但信託在信託制度、非標投資管理經驗和放貸資質方面仍具有優勢,短期內不會對信託業造成巨大沖擊。

3、本源業務將繼續發展壯大

信託的本源就是受託服務,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投資組合的配置,從信託起源以及英美發達國家的實踐看,以服務客戶為導向的信託將成為主流。在我國實踐中,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通常是先確定信託投資項目後,再向合格投資者發行信託產品,未來新型的服務信託很可能是基於電子賬戶的發展和場景化金融的擴展,是電子版、低門檻的家族信託,更加有效地服務客戶、服務實體、服務同業,降低服務的資金門檻。

慈善信託和家族信託是業內公認的本源業務,是信託業轉型的重要陣地,是獲得長期低成本資金的關鍵,也是信託業務部門的「自有資金」,擴寬了信託公司的業務方向。若是能上規模,將建立全新的資產配置業務模式,並且形成良性互動,為進一步對接高凈值人士的理財、傳承、保險和慈善創造信任基礎、合作條件和合作流程。

4、財富管理將繼續成為發展重點

相較於銀行、證券公司有自己的網點,產品營銷能力一直是信託公司的短板,銷售能力不足影響了信託產品的募集速度,以前資金來源大多是同業資金,許多信託公司並未建立自己的營銷渠道,2017年後半年,在嚴監管態勢下,同業資金來源驟減,在市場和監管環境發展改變後,就非常被動。2018年多家信託公司都將財富中心建設作為轉型的目標。未來,隨著信託回歸本源業務步伐的加快,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和居民財富的累積,以家族信託為代表的財富管理類信託業務發展空間巨大,將會為信託行業帶來穩定的利潤增長點,並持續注入轉型發展的創新動力。

5、轉型的配套發展需要跟上

信託業的很多創新業務沒有大規模發展起來,究其原因,多是受信託公司自身體制、思維的局限,需要自上而下,從戰略高度做出轉變,也需要前後台一起努力,需要共識、堅持和投入。一流的服務應對應一流的流程,業務流程應跟得上行業和公司的發展的需要,對於新的業務,風控標准和業務流程要持續進行優化,專業能力、專業的團隊和專業流程須持續深化發展。須轉變原來作為持牌金融機構的賣方心態,站在服務客戶的角度,梳理流程、改進標准,把服務客戶的流程優化、智能化,將是打破原來信託生態、融入新的信託生態的重要基礎支撐。

6、信託科技是重要風口

金融機構大多提供同質化的服務,金融業競爭必定是金融服務的競爭,誰的服務好、產品豐富、申贖方便,誰就在下一輪競爭中就搶佔先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金融服務都集成在手機APP上,對於信託公司而言,建立基於電子信託賬戶的綜合金融服務,是信託業轉型的重要利器,也是消費金融、現金管理等業務開展的基礎條件。

閱讀全文

與2018年信託轉型方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都國銀普惠金融服務外包有 瀏覽:432
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經營貸款 瀏覽:733
私募股權投資杠桿 瀏覽:403
抓最佳組合買點趨勢指標 瀏覽:702
河北銀行理財雙周本益贏 瀏覽:618
論述某公司的金融目標 瀏覽:884
曲靖正規貸款 瀏覽:350
河南中小企業融資案例 瀏覽:97
股票每次2萬 瀏覽:923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論文 瀏覽:35
公司法證券法信託法 瀏覽:131
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資料庫 瀏覽:889
汽車金融公司服務口號 瀏覽:590
招商把傭金吞了 瀏覽:121
影子銀行的高杠桿效應 瀏覽:522
中歐新動力混合持倉 瀏覽:645
中國期貨部總監 瀏覽:778
查詢美元兌人民幣的實時匯率 瀏覽:689
外匯如何每天穩定盈利50點 瀏覽:769
上海東方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