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股權融資偏好理論

股權融資偏好理論

發布時間:2022-06-15 16:34:49

❶ 為什麼中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權融資偏好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深度解析

中國上市公司融資時普遍首選股權融資,而較少採用債務融資,表現為強烈的股權融資偏好。例如,中國上市公司熱衷於首次公開發行、過度使用配股額度與價格等。股權融資偏好雖然是企業融資行為的一種,但卻是一種極端的融資行為,而且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已經對其健康成長乃至證券市場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 中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著股權融資偏好,這似乎表明股票融資比債券融資更有利。但是從傳統的融資結構理論來講並非如此,企業發行債券的綜合成本應該更低,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上市公司如此偏好股權融資呢?這構成了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之迷」。 制度因素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發展主要背景的漸進式經濟轉軌,其實質是一場復雜的制度變遷,而證券市場作為一種制度安排,本身就是這場制度變遷中的一部分。因此,基於新制度經濟學理論,中國目前的證券市場尚屬於一種籌資制度而非投資制度安排,中國證券市場上的一些反常行為則可以解釋為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制度建設尚不完善所致。上市公司理所當然利用一切制度許可的方法來合理合法地籌集資金,而置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於不顧。進一步從制度性因素的角度去分析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原因,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股權融資軟約束。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相當低,即使這個很低的成本也沒有硬約束。因為上市公司具有充裕的權益資金,在現有資本市場弱有效與投資理性不足的情況下,股權融資成本是一種軟約束而帶來的軟成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零成本。這些與政府關於股利的政策與規定的缺陷,以及會計制度的不嚴格有關。相比之下,債務融資成本是一種硬約束,而且債務融資中的長期負債成本比流動負債成本又高得多。 第二,股票發行制度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近年來,中國股票市場發行體制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從原來的「額度控制,行政選擇」的審批制過渡到現在的核准制,股票市場的發行體制已逐步實現了市場化。但中國的核准制過多地強調人為因素,而非市場因素,而且中介機構的作用沒有得到實質性加強。這導致了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中的許多問題,如扭曲資源配置、誘發違規行為、增加交易成本等。由於制度慣性的存在,上市公司把配股、增發新股等當成管理層對其經營業績好的一種獎勵。因此,在這樣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經營者不顧融資成本,不創企業價值,而只是為了獲取額度「製造出」好的、符合配股或增發新股的業績。 第三,對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不合理。這種不合理,使公司不注重優化融資結構。上市公司的管理目標應該是實現股東利益和企業價值最大化,但中國上市公司的管理及投資者衡量企業經營業績,依然習慣以企業的稅後利潤指標作為主要依據。企業的稅後利潤指標只考核了企業間接融資中的債務成本,未能考核股權融資成本,即使考核也很低,甚至為零。因此,上市公司總是厭惡債權融資而偏好股權融資。這種以利潤為中心的效益會計核算體系已經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的管理及經營業績。 產業因素企業的產業特徵也是影響其融資偏好的重要因素,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所面臨的產品市場的競爭不同,而產品市場競爭通過影響上市公司收入來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與融資選擇。 產業因素對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影響 按照生產配置資源原則,資金理所當然地會流向那些經營能力高、業績成長性好的公司。但在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屬於相對成熟、成長性有限的公司,卻符合增發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給予他們增發資格,顯然並不是資金的有效率配置。另外還有上市公司增發新股募集資金的使用問題。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在符合法律法規與信息披露的要求下,原則上,募集資金的使用屬於上市公司自主權的范圍,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使用以及資產結構的調整要完全取決於股東的意願。但是,在中國證券市場不成熟的情況下,過於寬松的增發約束容易導致上市公司對廣大投資者的欺詐或其他違規行為,管得多了又違背市場經濟的准則,如上市公司由於激烈競爭導致行業的利潤率較低的情況下,即使有好的投資項目也不能融資是一種很大的效率損失。同時,過多地強調募集資金主營業務方向的使用比例,容易導致產業結構固化的結果等。因此,在轉型期的證券市場監管應該持有一個動態調整的政策以適應轉型期的產業組織變化。 中國的產業組織在激烈變化之中,表現出一種利潤率隨企業規模增加的現象。從融資的角度來看,大企業的融資條件更為便利,因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了優勢,這表現為大企業可以有足夠資金進行研發、市場開發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產業組織與融資結構之間的互動是影響融資行為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例如家電行業,一方面,由於競爭的加劇,利潤率越來越低,資金利潤率低於債務利率,如果採用債務融資,很容易陷入財務困境,而且收益不穩定,面對著包括需求不足、消費偏好轉換和同類產品競爭,以及產品快速更新換代的技術風險;另一方面,跨國公司的進入,使得技術進步加快,企業要保持競爭力,需要加大研發的投入,中國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因此企業需要持續投資,開發新產品,升級產品及製造工藝,提高製造效率降低成本,爭奪市場份額。而且研發的投入數量大,風險大。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這些行業的企業為了避免陷入財務困境,必然減少債務的融資量。 在競爭激烈、價格戰頻繁的行業,企業當前資本結構將影響後續產品市場競爭能力。高財務杠桿對企業後續投資能力與價格戰的財務承受能力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使得公司處於經營與戰略上的劣勢。僅經營效率高並不能保證企業生存,只有經營效率高兼備與財務資源充足,即財務杠桿低的企業才能長期生存。當前選擇股權融資有助於在盈利能力與現金流下降時,保持再投資能力;更進一步,如果競爭對手選擇股權融資,選擇債務融資可能會促使競爭對手發動價格戰、營銷戰來逼迫企業退出。而壟斷性行業,例如公用事業,產品不存在研究開發、更新換代和市場營銷問題,收益的風險主要來自需求不足,而不是競爭。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比較穩定,利潤率較高而且穩定,債務融資一般不會導致財務困境。所以這些行業可以用債券融資來支持企業的發展。 產業分布與企業融資行為關系① 以1995-2003年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所有數據除了另有說明外,均來自中國股票市場研究(CSMAR)資料庫。在研究不同行業的融資結構是否存在差異時,選用的數據是2000-2003年的加權平均資產負債率,樣本行業中剔除公司數少於20家的行業。為了使計算結果不受異常值的影響,除了另有說明,我們把總資產負債率大於1的公司和被列為「ST」和「PT」公司,以及資料庫中資料不詳的公司剔除在樣本公司之外。 表1顯示,資產負債率較高的行業有房地產業、建築業、批發及零售貿易業,其平均資產負債率均在50%以上;而近幾年的數據在50%以上的行業有信息技術業;總資產負債率較低的行業有採掘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社會服務業以及傳播與文化產業,這些行業的年平均資產負債率都在40%以下,採掘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最低,這是由於前五個行業為固定資產需求很高、經營穩定的傳統行業,因而負債比率也較低。後兩個行業為投資需求較少的服務業,因而負債較低;其他行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介於兩者之間,即在40%-50%之間。可見,各個行業的負債水平都與其行業特徵相一致。各行業負債的相對水平也大都和Bradley等(1984)對美國的研究相一致,但其中公用事業在美國屬管制行業,負債率較高,而中國的水電煤氣生產供應業卻負債率很低,原因可能在於中國這些行業受管制較少而利潤較高,穩定的高利潤使公司負債較少。 不同行業總負債率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在進一步檢驗不同門類總負債率間的差異性時發現,除了農林牧漁業與社會服務業、社會服務業與綜合類、製造業與信息技術業、製造業與社會服務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水供應業與社會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業與社會服務業、信息技術業與綜合類、批發和零售貿易與綜合類、房地產業與綜合類之間的資產負債率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以外,其他部門之間的資產負債率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綜上所述,在不同產業結構下、不同財務杠桿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差異性顯著。公司所屬行業是決定公司融資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產業特徵因素或是行業因素能夠很好的解釋中國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行為。 股權結構因素 上市公司融資不僅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還受公司股權結構的影響。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徵:股權結構相當復雜。上市公司的股份除了公開發行與交易的社會公眾股外,還有內資股與外資股,流通股及非流通股,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及轉配股,A股、B股、H股及N股等區分,且呈現同股不同價、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等狀況。表2顯示,1995-2003年中國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而且還略有下降。在總股本中還有近三分之二的股票不能上市流通,股權過分集中。 我們用上市公司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來衡量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情況。表3、表4顯示了1995-2003年間實施配股的上市公司、1998-2003年間實施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狀況以及同期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總體狀況。結果表明:1995-2003年,配股公司前三大股東的持股比率普遍高於上市公司的整體水平,並且大部分配股公司的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要高於40%,有的年份的最高值甚至達到90%以上,這表明實施配股的公司的股權集中度相對較高,大股東擁有絕對的控制權。1998-2003年間實施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的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的平均值普遍要高於上市公司的總體水平,顯示出其股權的高度集中,大股東有絕對的控制權,增發流通股對公司的總體控制權影響不大。總之,配股和增發行為與公司的股權集中度也就是股權結構有一定的關聯性,公司的融資決策顯然基本上由大股東操縱。 中國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權結構影響到其融資行為。因為國有股、法人股、社會流通股與外資股各自有著不同的目標函數,故融資方式偏好也不盡相同,進而影響著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國有股股東占控股地位的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會根據其自身的目標函數來進行。當與其他股東目標函數沖突時,其控股地位使它們常常會損害其他股東的利益。由於國有股和法人股非流通性,其利益所在不是股票市場價格的上升,而是賬面價值,即每股凈資產,而社會流通股股東只能通過股票市場價格的上漲或股利來獲利。非流通股的轉讓以凈資產為基礎確定,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政府機構,其目標多重化,行為方式沒有市場化,非流通股股東的財富最大化是以凈資產的大小來衡量的,而發行股票融資的高溢價必然導致凈資產的成倍增加,導致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而債務融資則有定期還本付息的「硬約束」,這將會對它們的經營帶來較大的壓力。因此,國有控股公司對債務融資呈現出較為厭惡的態度,再由於中國上市公司國有控股處於絕對地位,因此上市公司對股權融資的偏好也就不足為奇。 結論與政策建議 股權融資偏好是我國上市公司在其融資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共同作用的非常復雜的綜合結果,影響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制度因素、產業因素及股權結構因素是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最直接,抑或最重要的原因,它們交織在一起,共同驅動了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通過前文分析,我國上市公司存在的強烈股權融資偏好,對公司自身與資本市場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否定股權融資對上市公司及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更不能因此抑制股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及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 目前我們所要做的是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上市公司融資的內外環境,規范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使其能夠根據自身特點及發展的需要,合理安排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的比例,糾正其不合理的股權融資偏好,將寶貴的股市資金配置到真正需要資金而又能帶來良好效益,同時給投資者以豐厚回報,我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調整股權結構。這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必要條件。股權改革的目標應該是國有股從大多數企業退出或減少,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但是,股權也不能太分散。許多研究已經表明,在類似中國這樣的對投資者的法律保護不健全的國家,股權的適度集中有助於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而且股權應該集中在以非國有股權為主的機構投資者手中,並使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能夠流通,這既是中國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公司治理機制的效率要求。 第二,完善證券市場退出機制。發揮證券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在證券市場中的作用。上市公司不僅有進,更要有出,通過不斷的吐故納新來優化上市公司的結構,從而發揮其資源配置的作用。 第三,完善投資者結構。與機構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的力量無法與機構投資者相抗衡。在相關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機構投資者利用資金優勢和掌握的信息優勢操縱市場價格,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因此,必須努力將中國資本市場改造成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這要求我們進一步提高券商實力、構造多元化的投資基金群體引入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等。 第四,健全法制、法規與政策環境。具體工作包括:完善新股發行、配股及增發規則。如規定參與各方的權利與義務、規定只有發放股利的公司才有資格再融資等;加強信息披露管理。加強信息披露管理,構建信號傳遞機制,是降低融資結構優化成本的有效手段,進一步健全相關法規。現有相關法律法規,由於在制定時的條件所限,所涉及的內容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部分條例在新的時期已迫切需要重新修訂。

❷ 中大型公司投資結構偏好

摘要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深度解析

❸ 股權融資偏好的原因是什麼

(一)實際股權融資成本偏低
融資成本高低是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選擇考慮的重要方面,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相對成本的高低。在我國,股權融資成本實際上卻低於債券融資成本,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少。
第二、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較差。
第三、股票發行價格偏高。
(二)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股權融資偏好的根本原因
我國現有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數是由原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兩者合稱國有股)往往是公司最大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國有股的一股獨大,導致了公司股權結構的失衡,主要表現在:
第一、內部人控制
由於國有資產投資主體不明確和委託代理關系復雜,國有股無法實現股權的人格化,使得國有股股東對企業的控製表現為行政上的「超強控制」和產權上的「超弱控制」,公司經理人員與國有股股東博弈的結果是一部分經理人利用國有股股東產權上的「超弱控制」形成事實上的「內部人控制」。加上國有股的絕對控股地位,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大多數成員和經理人員由政府有關部門或國有大股東直接任命和委派而來,甚至出現不少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情況,導致公司治理結構中內部相互制衡機制失效,內部人控制更加嚴重。
第二、股東控制權殘缺
股東對公司行使控制權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即「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但我國很大部分上市公司由於股權過於集中和國有股流通限制,使得這兩種機制都不能發揮實質性作用,公司經理人員不必像西方國家的經理那樣時刻警惕來自資本市場的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的壓力。這對通過市場機制來約束經理層的一系列機制都造成了影響。
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必然會厭惡債務融資。再者,由於「內部人控制」的存在,上市公司的外部股權融資行為的決定以及與股權融資成本密切相關的股利分配方案的決策,都由上市公司管理層控制,既然股權資本可以幾乎是無代價地取得,上市公司管理層會產生股權融資偏好。
(三)政策體制方面的缺陷——股權融資偏好的外部原因
第一、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政策方面的原因
我國在股權融資的制度准則上對擬上市企業及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管理約束的力度不夠,有利於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在融資政策上我國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取得增發股票和配股資格的難度不大,過去一直使用的10%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單憑凈資產收益率並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上市公司往往通過粉飾財務報表、做假賬、或者收買審計機構就能輕松地達到發行新股和配股的條件,所以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
第二、我國資本市場環境方面的原因
我國缺乏完善發達的債券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影響了上市公司利用長期負債方式融資的積極性。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包括長期借貸市場、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如果資本市場是完善的,資本市場上具有多樣化的融資工具,那麼企業可通過多種融資方式來優化資本結構。如果資本市場的發育不夠完善,融資工具缺乏,那麼企業的融資渠道就會遭遇阻滯,從而導致融資行為的結構性缺陷。

❹ 如何衡量一個公司能否股權融資的指標

1.遵循先「內部融資」後「外部融資」的優序理論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融資方式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內源融資,即將企業的留在收益和折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另一種是外源融資,即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以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我們清楚的明白,在企業的進步和生產規模擴大過程中,單純依靠內源融資是很難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的,企業獲得資金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外源融資。內源融資資金產自企業內部,不需要實際對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不需要融資費用,使得內源融資的成本要遠遠低於外源融資,可以有效控制財務風險,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因此,它是企業首選的一種融資方式。企業內源融資能力的大小取決於企業的利潤水平、凈資產規模和投資者預期等因素,只有當內源融資無法滿足企業資金需要時,企業才會轉向外源融資。
企業的外源融資由於受不同融資環境的影響,其選擇的融資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是可以遵循先選擇低風險類型的債務融資,後選擇發行新的股票這樣的順序。採用這種順序選擇融資方式的原因有:
(1)負債比率尤其是高風險債務比率的提高會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破產風險。
(2)企業的股權融資偏好易導致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將籌集的股權資金投向自身並不熟悉且投資收益率並不高的項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隨意改變其招股說明書上的資金用途,並且並不能保證改變用途後的資金使用的獲利能力。在企業經營業績沒有較大提升的前景下,進行新的股權融資會稀釋企業的經營業績,降低每股收益,損害投資者利益。此外,在我國資本市場制度建設趨向不斷完善的情況下,企業股權再融資的門檻會提高,再融資成本會增加。
我國多數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則是將發行股票放在最優先的位置,其次考慮債務融資,最後是內部融資。這種融資順序易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財務杠桿作用弱化,助推股權融資偏好的傾向。
2.考慮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及財務狀況,並考慮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等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融資方式。
(1)考慮經濟環境的影響。經濟環境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的宏觀經濟狀況,在經濟增速較快時期,企業為了跟上經濟增長的速度,需要籌集資金用於增加固定 資產、存貨、人員等,企業一般可通過增發股票、發行債券或向銀行借款等融資方式獲得所需資金,在經濟增速開始出現放緩時,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降低,一般應逐漸收縮債務融資規模,盡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
(2) 考慮融資方式的資金成本。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發生的代價。融資成本越低,融資收益越好。由於不同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資金成本,為了以較低的融資成本取得所需資金,企業自然應分析和比較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的高低,盡量選擇資金成本低的融資方式及融資組合。
(3) 考慮融資方式的風險。不同融資方式的風險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債務融資方式因其必須定期還本付息,因此,可能產生不能償付的風險,融資風險較大。而股權融資方式由於不存在還本付息的風險,因而融資風險小。企業若採用了債務籌資方式,由於財務杠桿的作用,一旦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下降時,稅後利潤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破產的風險。美國幾大投資銀行的相繼破產,就是與濫用財務杠桿、無視融資方式的風險控制有關。因此,企業務必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融資方式的風險程度選擇適合的融資方式。
(4) 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及發展前景。總的來說,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財務狀況越好,變現能力越強,發展前景良好,就越有能力承擔財務風險。當企業的投資利潤率大於債務資金利息率的情況下,負債越多,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就越高,對企業發展及權益資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當企業正處盈利能力不斷上升,發展前景良好時期,債務籌資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而當企業盈利能力不斷下降,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發展前景欠佳時期,企業應盡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以規避財務風險。當然,盈利能力較強且具有股本擴張能力的企業,若有條件通過新發或增發股票方式籌集資金,則可用股權融資或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兩者兼而有之的融資方式籌集資金。
(5) 考慮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激烈,進出行業也比較容易,且整個行業的獲利能力呈下降趨勢時,則應考慮用股權融資,慎用債務融資。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較低,進出行業也較困難,且企業的銷售利潤在未來幾年能快速增長時,則可考慮增加負債比例,獲得財務杠桿利益。
(6)考慮企業的控制權。中小企業融資中常會使企業所有權、控制權有所喪失,而引起利潤分流,使企業利益受損。如:房產證抵押、專利技術公開、投資折股、上下游重要客戶暴露、企業內部隱私被明晰等,都會影響企業穩定與發展。要在保證對企業相當控制力的前提下,既達到中小企業融資目的,又要有序讓渡所有權。發行普通股會稀釋企業的控制權,可能使控制權旁落他人,而債務籌資一般不影響或很少影響控制權的問題。

❺ 我國上市公司為何偏好股權融資

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股權融資成本低且風險小

上市公司在選擇融資的方式時,最先考慮的就是融資的成本。由於我國很多企業都處在成長發展期,可能無法承受債務融資的高成本和高風險,所以在選擇融資方式時,會優先選擇股權融資,盡管可能債務融資可以起到抵稅的作用,但是相比不能償債帶來的風險,上市公司選擇了更為保險的一種方式方法。相對應的,股權融資雖然也有自己的風險,比如會導致母公司的控制權下降等等,但是不必每年都分紅的彈性規則還是被眾多上市公司青睞。但是根據我國特有的國情,我國上司公司股權融資的成本實則是比債務融資成本高的,相關學者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的考量:

1.上市公司分配的現金股利少。在我國,不分配股利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現象,即使分配股利也是以股票股利居多,現金股利很少,因此,股利支出並不會對我國上市公司形成太大的成本。

2.我國上市公司大都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有股一直處於控股地位,形成「一枝獨秀」的股權結構,所以傳統上認為的股權融資控制權削弱成本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幾乎為0。

3.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價格偏高。我國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價格普遍高於股票自身的實際價值,股票的市盈率(P/E)維持在高水平,因此公司通過股票融資能獲得更多的可用資金,進而降低了融資成本。

我們再來討論債務融資,一方面債務人對債務的融資有諸多使用用途的限制,使融資方在公司諸多發展方面都會顯得躡手躡腳,銀行對於貸款的很多限制性條款,讓企業感到無所適從;另一方面,一旦融資方沒有及時償還借款,比如周期性的經濟不景氣等原因,銀行出於利己的角度,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債權保全,企業將會面臨破產的風險。而股權融資使得公司擁有一筆永不到期的自由支配的資金,股權融資的這種「軟約束」特徵實際上也降低了資金成本。

(二)股權結構不合理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第一,股票種類過多,有內資股和外資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國家股、法人股和職工股,A股、B股、H股和N股等;第二,股權高度集中。公司的股權基本上由前三大股東控制,控制權達到40%以上,大股東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故而融資決策顯然由大股東操縱。由於股票發行造成的高溢價會提高公司的凈資產,所以被大股東所偏好,而債務融資造成的經營性約束會給他們的經營帶來壓力,這也導致了大股東對債務融資的厭惡態度。

(三)內部人控制嚴重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內部人控制」,公司的管理層實際上控制著公司,而股東的權力受到削弱甚至被架空。我國上市公司大都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有股「一股獨大」,由於所有者缺位和代理鏈過長,國有股難以有效的行使股東權利。同時,我國的股市波動性比較大且通常不符合情理,實質上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價值投資,股權融資的投資方大多也是出於短期利益的考慮,不會對公司的實質性經營提出建議,而只是選擇用腳投票,即一旦被投資企業不符合自身的利益考量,就會選擇拋出股權,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的決策很多時候是由管理層一手決定的,企業的決策喪失了所有權人的監督,管理層的目標難免會與公司利益相悖,即會出現代理人問題。由此會導致公司可支配的現金流減少,損害管理層的在職消費利益等,而且債務融資會加強債權人對管理層的監督,一旦公司不能償還到期利息並最終導致破產時,管理層的利益將會消失殆盡,所以管理層在本質上是厭惡債務融資的。相比之下,股權融資則賦予管理層更多自由支配現金的權利。

(四)債券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不發達

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下,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融資方式來優化資本結構,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資本市場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融資方式存在明顯的不均衡狀態。股票市場門檻低且進出自由化程度高,政府監管不到位,上市公司信息的公開性和真實性也無法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決策者可以通過內部消息賺取超額收益。與此同時,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緩慢,企業債券的發行相當嚴格,審批程序復雜,加上我國商業銀行的功能尚未完善,政府對商業銀行利率的干預性強,商業銀行對長期借貸十分謹慎,公司為了籌集長期資金,就不得不求助於股權融資了。

拓展資料: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同時使總股本增加的融資方式。

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❻ 如何查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占的比例

根據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除去總資產就是股權比例,總負債除去總資產就是債權融資比例,
沒有優先股等情況下,兩者相加為1。

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個渠道,其中內源融資主要是指企業的自有資金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積累部分;外源融資即企業的外部資金來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類方式。

直接融資是指企業進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資金(IPO)、配股和增發等股權融資活動,所以也稱為股權融資;間接融資是指企業資金來自於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等債權融資活動,所以也稱為債務融資。

(6)股權融資偏好理論擴展閱讀:

我國上市公司的內源融資在融資結構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外源融資比例遠高於內源融資,而那些"未分配利潤為負"的上市公司幾乎是完全依賴外源融資。其次,在外源融資中,股權融資所佔比重平均超過了50%0。

其中上市公司通過股票市場公開發行A股進行的股權融資在全部股權融資資本中的比例平均達到了17%左右的水平,並且隨著股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有理由認為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還將繼續快速上升。

然而,在西方企業融資結構中,根據啄食順序原則,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順序首先是內部股權融資(即留存收益),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後才是外部股權融資。

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表現為股權融資、短期債務融資、長期債務融資和內源融資,即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與現代資本結構理論關於啄食順序原則存在明顯的沖突。

事實上大多數上市公司一方面大多保持比國有企業要低得多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負債為零,但從實際上看,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幾乎沒有任何一家會主動放棄其利用再次發行股票進行股權融資的機會。我們將中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的上述特徵稱為股權融資偏好。

❼ 既然債券融資比例已經是股權融資3.3倍,為什麼上市公司仍是偏好股權融資

中國特色的問題,中國的股票市場以前的規律就是沒有上不了的股票,只有賺不完的錢,很少股票有面臨破發的危險,而且你想啊中國的股票不用分紅的,而且主要是吸收散戶的錢,這樣相當於可以集資並且獲得絕對控制權,而且中國的股票洗洗就算是ST*****(此後略去N個*)還是有重組的希望的,所以來來去去就靠炒股就可以活了,這么多的好處,肯定比債券融資好啊!債券融資風險多高啊,而且利率波動了以後還會影響到債券的價值,還得逼著還錢。所以中國的上市公司還是偏好股權融資。

❽ 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的優缺點,企業該如何舍取

哈哈,我的畢業論文正好要寫這個,把握寫的部分粘上來。
傳統的資本結構理論認為,股權融資的成本高於負債融資,這是因為:一方面,從投資者的角度講,投資於普通股的風險較高,要求的投資報酬率也會較高;另一方面,對於籌資公司來講,股利從稅後利潤中支付,不具備抵稅作用,而且股票的發行費用一般也高於其他證券,而債務性資金的利息費用在稅前列支,具有抵稅的作用。因此,股權融資的成本一般要高於債務融資成本。但由於目前我國資本市場與上市公司沒有嚴格的股利分配限制,利用股票融資的成本反而較低。主要因為:
第一,股本沒有固定的到期日,無需償還。與債權融資相比,股票融資不存在到期還本付息的壓力,尤其在中國目前還沒有建立有效的兼並破產機制的情況下,上市公司一般不用過分考慮被摘牌和被兼並的風險。由此,股權資金的長期無償佔用幾乎被認定是無風險的,是公司永久性資本,在公司持續經營期內都無需償還,除非公司解散。
第二,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目前我國上市公司運作還不規范,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形式上廣泛採用除現金股利以外的送股、配股、暫不分配等形式,使股權融資成本息得較低。公司有盈利,並認為適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分給股東;公司盈利較少或雖有盈利但現金短缺或有更有利的投資機會,也可以少付或不付股利。
第三,籌資風險小。目前我國證券市場規模較小,可供投資的對象很少,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又非常大,進行股票投資的熱情也較高,這使我國股票市場的市盈率和股價長時間維持在較高的水平,非常有利於上市公司及時足額的募集資金。並且由於普通股股本沒有固定的到期日,一般也不用支付固定的股利,不存在還本付息的風險。
第四,普通股籌資形成權益性資本,能增強公司信譽。普通股股本以及由此產生的資本公積金和盈餘公積金等,是公司對外負債的基礎,有利於進一步拓展公司融資渠道,提高公司的融資能力,降低融資風險。
就我國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資情況來看,我國上市公司偏好於股權融資。

❾ 我過上市公司為何偏好外源融資 而又為何偏好股權融資

外源融資是指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以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生產規模的擴大,單純依靠內源融資已很難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外源融資已逐漸成為企業獲得資金的重要方式。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現如今我國公司還處在結構問題突出的年代,公司結構體系不完全則會直接導致公司做不大做不強。(例如:人才管理,制度管理,產業化管理,市場管理等等問題)
通俗點說外源融資讓公司規模從小變大 ;股權融資則讓公司由弱到強;

閱讀全文

與股權融資偏好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百利方投資理財 瀏覽:572
這次疫情股票是否還會大跌 瀏覽:70
金融服務部經理 瀏覽:322
貸款的二手車能過戶嗎 瀏覽:111
人民幣匯率變動解決方案 瀏覽:705
2018上市銀行理財能力 瀏覽:332
歷年證券法司考題 瀏覽:403
杠桿思考術pdf免費下載 瀏覽:714
寧夏金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瀏覽:245
融資租賃汽車業務杭州 瀏覽:721
晚上的投資理財app 瀏覽:32
期貨莊家手續費 瀏覽:60
武漢眾邦銀行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14
華爾街金融公司的運營模式 瀏覽:407
交易所可充抵保證金最高折扣率 瀏覽:874
李矅公司金融答案 瀏覽:188
膠合板期貨521 瀏覽:50
海航信託到期 瀏覽:747
冰島首都股票 瀏覽:152
成都滿堂紅傭金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