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論文!各類民營企業的經營與發展過程
民營企業的經營與發展過程
最近關於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成為各方熱點關注的問題,關於民營企業發展的爭議也在逐漸增多,不可否認,民營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有益的補充,同時對中國GDP的增長、市場經濟的活躍以及國家稅收的增長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由於歷史、文化、社會、法制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同時也由於民營企業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管理體制和公司機制的不成熟,導致民營企業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給社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民營企業的現狀究竟如何?產生的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中國的民營企業適合怎樣的管理模式和發展模式?民營企業想要做大做強,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民營經濟怎樣做才能真正走出去,並在國際經濟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敬請關注本期財經聚焦。
更大的背景從上個世紀開始講起,上世紀我們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革命,第二件事就是改革,建國以前都是革命,1949年建國以後主題還是革命。1980年以前,一直在革命。以後就是改革。
開始是民族資本工業化運動,在農村搞公社,其主題,就是把私變成公,把民族資本改革到國有企業,農村裡面搞人民公社,所謂變成公就是兩種所有制,一種叫全民所有制,一種叫集體所有制。1980年兩種公有制佔中國經濟幾乎是百分之百。經濟很不景氣,問題很多,我們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就企業本身來講,大量企業都是虧損的,維持不下去。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從80年代開始慢慢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 就是把公的變成私的。
首先是提倡個體戶的發展,後來慢慢允許私人辦工廠。中國的民營經濟是這樣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當然還有很多下放青年到農村沒事干,很多待業青年,還有下崗職工沒事干,這樣不得不允許他們干一些個體私營,這樣是發展增量,按照公有制的存量不變,發展個體、私有增量。80年代後半期,主要是90年代,公有制的存量慢慢開始改革,把集體所有制賣給職工、廠長,分給大家,到後來把國有企業或者賣一個車間賣給職工、廠長,這樣使得存量改革。民營經濟發展分兩塊,一塊是存量,後來增加了一塊私營的,個體戶、私營企業。除此之外,80年代後期特別是90年代以後,是存量改革,即把國有制企業逐步改為私有制,因此中國的民營經濟是通過這兩個辦法發展起來的
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應該這么講,現在已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某些領域當中起到支柱作用,有一些產業逐漸起到骨幹作用。這是從靜態來看。從動態來看,在各個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包括我們創造財富,包括我們提供就業。這20年來,民營企業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民營企業無論在增加就業、創造稅收、提供財富、社會穩定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而且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民營企業的問題一個是資本的問題,幾十個億、幾十個億的錢怎麼掙那麼快?民營經濟資本原始積累的來歷,我有兩個判斷。第一個判斷,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的財富是合法的。第二個,絕大多數民營企業是通過自己的正常經營賺的。有兩個少數,真正靠非法所得是少數。真正靠投機炒股票、炒地發家的是少數。
對少數人的暴富怎麼看?要分兩個方面來看,政府要檢討自己,為什麼能夠暴富?政府的政策漏洞太多,政府的政策就像企業的產品一樣,產品質量太差,政策漏洞太多。一個不好的政策,漏洞很大的政策長期得不到修正,影響是很大的。很多人靠房地產暴富,比如北京或者上海一塊地是這個單位的這個工廠的這個企業的,這個地明確規定是國有資產的,企業有什麼權利把這個地拿出來賣?
對民營企業來講,最棘手的問題一個是融資問題,民營企業發展到現在靠自有資金是不夠的,我們現有的金融體系對民營經濟無論從觀念上、體制上還是技術上,對民營經濟融資支持力度不如國有企業。怎麼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我有一個看法,發展中國的民營經濟需要三「小」。一個是需要小銀行,股份制的民間銀行,由小銀行為小的民營企業服務。第二個是小的擔保公司。第三,發展小型的交易所到現在為止,我們所經歷過的企業制度有這么幾種,有國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股份制包括上市公司、家族企業。我個人看法,這幾種企業模式裡面最有優勢的要算家族模式,當然每個行業不一樣。中國這幾年比如浙江、廣東、福建經濟發展很不錯,浙江、廣東、福建成了老闆省,家家戶戶當老闆。湖北、湖南、四川、東北、江西成了打工省,家家戶戶去打工。為什麼有這么大的差別?差別來自體制。家族模式要不要改?要不要搞職業經理人?要考慮幾個因素。第一個,要考慮企業的產業特徵。第二個,要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個,看產業的外部環境。中國民營企業怎麼做強有一個絕招,向格蘭仕學習。中國企業最應該學習的是格蘭仕。有幾個特點,一個是專注,就搞微波爐,搞了十年的微波爐,把微波爐搞透再去搞空調。在眾多產品裡面,眾多產業裡面不是什麼都干。不要高看自己,應該小看自己。
下面是一些相關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http://www.yuloo.com/manager/news/2008-12-05/163549.html
http://news.cyu.e.cn/ReadNews.asp?NewsID=13974
『貳』 有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分析的開題報告跟論文嗎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的咨詢師戴智江先生認為,民營經濟的融資面臨的「三難」問題不是預算約束軟、硬的問題,而是體制性障礙問題。
一、民營企業在經過二十年的艱苦創業後,仍未獲得享受同國有企業在融資方面的同等待遇,在兩方面存在的不公問題:一是市場准入限制,二是融資渠道不暢,這已是民營企業難以發展的主要原因。
國有企業的社會地位和責任事實上鎖定了國有銀行的地位和責任,同時也決定了改革過程中金融資源的配置結構。這種融資體制對於民營經濟而言是「外生」的,它很難與民營經濟相兼容。國有企業融資強烈依賴著不斷輸入的金融體制。所以,國有企業對銀行貸款形成更強的依賴傾向。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的咨詢師戴智江先生談到,民營經濟的融資面臨的「三難」問題不是預算約束軟、硬的問題,而是體制性障礙問題。
體制性障礙反映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國有銀行不願意給民營企業放貸而承擔額外的風險。放貸給國有企業即使還不了,還有國企承擔壞帳,放貸給民營企業,若還不了,首先責問放貸人是否收受賄賂問題,即便民營企業有擔保、有抵押也難以和負背沉重債務包袱的國有企業平起平坐。
另一方面:銀行寧願多將錢放在央行超額准備金賬戶上也不願貸給效益好的民營企業,就好像一邊是愛哭的孩子有奶吃,一邊又是後娘的兒,哭也沒奶吃。銀行寧願把錢閑置在帳上,一可以減少損失,二可以躲避風險,旦求保險,如若貸給民營企業,由於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並且往往缺乏足夠的固定資產,這就使得大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時「成本高、抵押難、風險大」。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民間儲蓄已逾7萬多億元,如果加上居民持有的現金、外匯、債券等,實際民間金融資金存量已超過10萬億元。那麼,這么大一筆可用資金到底干什麼去了呢?答案是:這筆資金目前仍有2/3在閑置著。有位經濟學家形象的比喻為:困在籠子里的老虎,在籠子里既安全又可以觀賞,放出來就可能要傷人。因為即便它不吃不人,但它也有吃的教訓啊!真謂:老虎不吃人首先壞了名。本身民營企業在市場准入方面就有種種限制(武器製造)等。國家法律法規的限定外,各省、市、縣級政府由於存在行業壟斷和部門利益及地方保護主義,在民間投資的市場准入方面限制頗多。僅廣東東莞市的80個行業中,允許外資企業進入的62個而允許民營企業進入的只有42個,由此不難看出,民營企業在進入市場方面就顯現出和外資國企方面的嚴重不平等。
融資難、且渠道不暢一直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桎梏,當前,民營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還是靠自我積累和滾動發展,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很有限,由於體制因素,使得銀行對民營企業「惜貸」心理嚴重,同時也由於民營企業自身素質的缺陷,使銀行對其貸款存在「三難」即:抵押擔保難,跟蹤監督難和債權維護難。
「抵押擔保難」一方面是因為民營企業一般是中小企業,往往缺乏足夠的固定資產來作抵押,另一方面是因為抵押的程序繁鎖,評估費用高,加大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再一方面,信作的缺失、擔保體系的不健全也是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市場經濟實質上就是信用經濟、契約經濟,在信用缺失的情況下,銀行為了減少壞帳率,從1998年年起,我國商業銀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擔保制度,然而,由於中小企業本身可抵押物少,加之銀行對低押物的條件又比較苛刻,我國的擔保體系不健全,自然就是造成了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跟蹤監督難」由於銀企間信息不對稱,一方面,中小企業經營透明度低,缺乏規范的會計制度;另一方面,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方式靈活,生產的不確定性大,銀行不好固定跟蹤,從而使得銀行監督企業的成本高昂。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銀行更偏好於向大企業貸款,而不願意向中小企業貸款,這是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症結之二。
「債權維護難」所謂債權,是指企業通過發行債券、股票等方式募集資金。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實往往使其為獲得發債成功而存在設法隱瞞不利信息的「逆向選擇」行為同時也產生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道德風險」。在債權融資中,投資者與中小企業之間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一方面,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經營情況和業主能力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作足夠的了解,眾多投資者更不可能掌握詳細的企業信息資料,另一方面,債權融資中的債權性質使得投資者沒有足夠動力和應有的技能來評估市場信息,從而很難形成對中小企業的激烈機制,而這一點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特別重要。在信用缺失的情況下,一旦發生逃債現象,銀行和債權人維護自己權益的風險就會很大。所以對民營企業來說融資難的症結如果不解決,民營企業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二、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所有制歧視,從根本上建立適合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制度
無論從我國工業總產值的產出看,還是從整個GDP的產出看,非國有經濟所佔比重都迅速增大,民營經濟撐起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銀行對民營經濟的貸款還只佔相當小的地位,據樊鋼、王小魯《中國市場化指數——各地區市場化相對進程(2000年)報告》2000年全國金融機構全部短期貸款中,農業貸款佔7.4%,鄉鎮企業貸款佔9.2%。私營企業及個體貸款僅佔1%,三資企業貸款佔4.6%,僅以陝西省為例:2002年在全省工業增加值中65%是鄉鎮企業創造的;個體私營經濟在一、二、三產業的增加值達1069.67億元,佔全省GDP的58%。農業、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三部分的總增加值2117.56億元,已超過全省GDP總產出,為3303.401億元的一半以上,達到64%,資料顯示:2002年陝西省全部金融機構為農業、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提供的短期貸款總和僅佔全部短期貸款的30.62%,中小企業從國家銀行提供的短期貸款,則只佔其全部短期貸款的8.09%,四大國家銀行給中小企業的短期貸款也只佔其總額的10%左右,僅2001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7684684萬元,比上年增長15.7%,在中國這樣一個資本稀缺的經濟中,一方面國有銀行有大量的存款富餘,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又無法得到滿足,這是一種嚴重市場失靈現象(2002,李志贇)。這種對民營企業投資的所有制歧視,1)不利於對國有企業資產的兼並,收購、重組。2)不利於民營企業大量吸收民間資本,使本來暢通的融資渠道因體制原因而使得本來就短缺的資源閑置和浪費。3)不利於業績好,效益高的民營企業發行債券,股票、堵死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道路。
三、關於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的基本思路及框架
民營企業融資難題關鍵在政府。從美國企業的融資方式可以看出,企業融資方式選擇實際上取決於企業與各種金融中介關系,取決於金融中介在解決企業融資時所面臨的信息和控制問題的能力,(2002年,侯利)現實中無論是銀行還是證券市場都無法有效地對民營企業融資時所面臨的兩個問題進行控制。從而無法降低中介機構的交易成本與證券市場所承擔的風險,抵押貸款的高門檻又致使民企融資望而卻步,成為水中月、鏡中餅,擬建義三點:
1.從長期來講,宜放鬆銀行業的准入機制,應打破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一統天下,銀行業也應引入競爭機制,目前我國四大國有獨資銀行應實行轉軌前的雙軌運行模式(2003,李華,楊金榮)為非國有銀行進入市場准入做准備。化大為小,發展地方中小銀行,讓銀行機構與民營企業同在一塊土地上共存榮,他們能充分掌握當地民營企業的信息,同時民營企業要求得自身發展也會和銀行積極合作,二者皆得利,互為促進,這個過程是在國有銀行同時向商業化銀行轉變過程中同時可以完成的,從而徹底改變過去國資銀行獨霸天下,資產效率低的局面。
2.從證券市場講,可以說我國的股票市場從一開始就承擔了對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特殊功能,能在國內僅有的兩個證券市場上市的公司都是清一色的國有企業,可以說,民營企業是被排斥在這個制度之外的。上市的苛刻要求使得民營企業不敢奢望,致使有些前景好、效益高的民營企業面臨資金的飢渴也只能望梅止渴,證券市場發行上市的規模要求也使得大多數民營企業達不到上市要求而無法通過公開發行股票獲得資金。從企業債券市場看也僅僅是一些大型國有企業才可獲准,民企也無此待遇,即使內部發行也是不能上市流通的債券,民營企業的資產流動性受到政策的阻礙,這本身就存在不公平。沒有把效益、資產需要增值加起來考慮,企業越是社會所有就越能創造效益,規則不能只為沒效益的國企制定,應一視同仁,讓市場來優化配置資源,而政府不要作無效率的拉郎配。
3.從大力培育場外市場交易與地方性產權交易來講,我國目前對民營企業很難通過發行債券權的方式直接融資,由於國家徵收企業債券利息稅,影響廣大投資者的積極性,加上民營企業一般規模小,信用風險大等特點,造成了債券發行的額度受影響致使融資不暢,三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使民營企業上市融資條件十分嚴格近似乎不可能,表現為主板市場的本身高門檻;四是「二板市場」是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一個有效選擇但由於種種原因國內二板市場尚未推出,就像打扮十分俊俏姑娘,千呼萬呼不出來。應盡快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制定出完善「二板市場」的法律法規,盡早為民營企業融資發展提供和構建健全的制度保障,相信民企的藍天就在眼前。(戴智江/北大縱橫)
『叄』 求論文:把握政策對於一名成功企業家的重要性
44%的民營企業家反映自己經常忙於跟職能部門跑關系忙公關而耗費精力;高達60%的企業家曾因為有關職能部門效率低、辦事拖拉、程序繁雜而喪失發展新項目機遇……」7月4日,廣東省情調研中心發布的《廣東民營經濟發展態勢及問題分析報告》顯示,民營經濟發展不平衡、企業規模小、缺乏品牌意識、融資難、管理體制落後等原因制約著民營企業的發展.
廣東東西兩翼及山區的民營企業時常怨憤地說,「珠三角有地理優勢,又有優惠政策扶持,這只能讓發達地區更發達,我們落後地區更落後。」
按道理,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發達地區需要產業結構升級,傳統產業或層次較低的產業需要淘汰或轉移,實現「轉出去」。落後地區可利用豐富的資源,實現「轉進來」。然而由於市場經濟的滯後性、盲目性、自發性,使得這種產業轉移受阻,影響廣東省地區經濟統籌發展。
同時,法律、法規等制度的不健全也阻撓著民營企業發展的腳步。在我國整體上法律體系不健全的條件下,針對民營企業進行的立法則顯得更加不足,在不少領域還未立法。即使有立法,實際上執法也存在很大漏洞。
專家告訴記者,如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健全,假冒偽劣現象猖獗,打擊了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官員行為不檢點,地方「三亂」仍存在;部分政府職能部門辦事程序繁瑣,效率不高,不利於民營企業的發展。「相對於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經常受到政策上的不公平待遇。」
『肆』 急 <民營企業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論文一篇
摘要:財務管理是民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只有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才有可能使企業經營管理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促進企業大。但由於受傳統體制和外部宏觀等因素的影響,其財務管理狀況不容樂觀。主要從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觀念、財務管理制度、投融資、人員素質和資金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促進民營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關鍵詞:財務管理;民營企業;財務意識
1 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1.1 財務信用觀念淡薄
(1)財務管理觀念陳舊。
首先,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大部分業主根本無法掌握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和經營管理方法。其次,多數民營企業尚未建立起諸如時間價值、風險價值、機會成本等管理的觀念。再次,人員素質水平整體偏低,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2)意識淡薄。
部分民營企業惡意逃避貸款債務,使貸款機構感到貸款風險太大,從而降低了對這些企業貸款支持的積極性。此外大多數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及財務信息披露不規范、不透明。會計信息缺乏可信度,導致企業社會的信譽度和認知度低,從而引起擔保難籌資難等一系列問題。 (3)風險意識缺乏。
民營企業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民營企業的自身素質的缺陷,使其在經營管理中可能要遭遇更大更多的風險。而一般民營企業都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對產品的生產和營銷業務上,很少真正關註上述風險的存在,沒有風險管理和控制的機制,更沒有安排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切實控制和降低風險。
1.2 財務制度不健全
(1)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二是彼此之間「三角帳」多,資金回收困難。三是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
(2)成本管理不實用。
一方面,多數民營企業企業採用精打細算,減少浪費等措施控製成本絕對額。然而,有些企業走向極端,過分追求產品成本絕對額的降低,甚至不惜通過降低產品質量來達到目的。從長遠來看,勢必減少企業利潤。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民營企業的財務人員由於管理知識薄弱,難以確定企業生產的盈虧平衡點,在相對成本的控制方面缺乏經驗和措施,不能根據企業實際狀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在成本核算方面也十分粗放,這對安排產品品種、調整生產結構十分不利。
1.3 融資困境
(1)融資結構不合理。
與國有企業相比,我國民營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要低得多,主要以內源性融資為主,外部融資很少。外部融資中銀行貸款是主要的,權益融資占的比例很少。
(2)融資策略不科學。
不能按照資本結構最優、企業價值最大化進行融資。很多民營企業只要能融資,就不考慮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民營企業不計融資成本爭著去一板市場和海外上市,但其實很多並不能給企業帶來價值最大化。很多民營企業在民間借貸的利息率比銀行利率高得多,但民營資本的平均本收益率一般都遠低於這個比例,因此這種高成本債務會降低股權收益,減少企業價值。
(3)國家相關政策缺位。
首先,國家沒有專設民營企業管理扶持機構,國家的優惠政策向民營企業傾斜的不多,使之長期處於不利地位。其次,尚未建立專門為民營企業貸款服務的中介機構和貸款擔保機構,貸款的抵押和擔保難以實現。
1.4 投資決策缺陷
(1)投資環境差。
①投資領域准入問題。目前,民營經濟在社會服務業以及國有產權交易領域的投資進入很少。盡管民營在製造業領域的投資較高,但投資主要流向了勞動與資源密集型的傳統製造業領域。在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的大型製造業領域投資不足。②投資服務環境不完善,民營投資行為存在著種種扭曲、失靈。③投資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現行投資政策體制條件下,民營經濟的投資交易費用、投資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現行投資政策體制條件下,民營經濟的投資交易費用、投資資金成本與投資稅費負擔相對較重,嚴重製約了民營投資收益的提高。
(2)短期行為制約。
大部分民營企業投資所需資金短缺,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中小企業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比較困難。
1.5 資金管理與收益分配效率不足
(1)資金使用缺乏科學性。
很多民營企業缺少資金使用的長、中、短期計劃,缺乏現金流量管理觀念。存在重銷售、輕理財的現象。
(2)收益分配不合理。 民營企業的家族式管理,在初創發展時曾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內部股權封閉逐漸暴露出許多矛盾與缺陷,所有者不僅要防範中層員工的「道德風險」及「逆向選擇」,甚至要防範所有者之間的利益吞食,在分配上較少考慮資本結構問題。 2 加強民營財務管理的對策
2.1 更新管理理念
(1)提高企業家整體素質。
政府或商會為民營企業家制定培訓規劃,有計劃地鼓勵和選送一些經營管理人員到國外機構、高等院校和大企業進行系統培訓,使其通過學習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
(2)提高人員素質。 政府或商會為民營企業家制定培訓規劃,有計劃地鼓勵和選送一些經營管理人員到國外機構、高等院校和大企業進行系統培訓,使其通過學習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
(2)提高人員素質。
會計核算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會計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全面的業務知識和技能。加強民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性,做好賬簿的設置、會計科目的使用、往來賬的及時核對清理及會計報表的編制等會計基礎工作,做到賬目齊全清楚、憑證完整無誤、理賬及時、准確。
2.2 改革創新財務制度
(1)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合理設置財務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許可權,形成相互制約機制;授權批准控制制度,明確涉及財務會計及相關人員的授權批準的范圍、許可權、程序、責任等,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等。
(2)建立實用的成本管理機制。
①財務部門運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測定企業最佳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量,進一步確定銷售價格,確定存貨最佳存量,減少無效或低效勞動。②應積極尋找適合企業產品特點的既能提高產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徑。③應做好成本分析工作,通過與計劃、前期以及最好水平等進行比較,發現降低成本費用的關鍵。 (3)實行財務管理預算化。
企業應以銷售預算為起點,並根據企業財力確定資本支出預算及對策,根據「以銷定產」的原則,確定生產預算,並據以確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預算,匯總編制產品成本預算和現金預算;最後綜合編制預計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2.3 多渠道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1)建立嚴格的信用體系。
針對目前社會信用淡薄的問題,民營企業應盡快建立健全信用體系,加強信用文化建設。民營企業形象的塑造僅僅靠企業的道德是不夠的,還需要銀行的誘導與監管,對整體信用不高的中小企業應該採取「區別區別對待,嚴格監管」態度。
(2)利用中介服務提高融資速度。
信用保險介入可提高銀行貸款的積極性,由保險公司為企業提供擔保。使銀行需要承擔的部分風險轉移到了保險公司,銀行貸款的風險降低了,貸款的積極性就提高了。
(3)培育民間市場。
在我國,一方面是大量的民間金融資本未進入投資領域,另一方面,地方民營企業的需要貸款,而民間正規借貸渠道很單一。可見這是一個有需有求的市場,盡管它是一種地下的非正規的金融,並且存在種種問題和缺陷,但是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客客觀上促進了我國的發展。
(4)拓寬融資渠道。
積極推動中小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發揮股份制融資功能,採取改制、兼並、聯合等多種形式,吸收民間資本、私人資本和外資進行參股。在產權清晰、責權明確的條件下,藉助於多元投資主體上市在股票市場進行融資。
2.4 投資決策科學化
(1)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
為了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性,必須建立一個由專家、技術人員、管理者和職工代表參加的決策領導機構,這是企業進行正確投資決策的關鍵,必須有一支作風好、技術硬、懂管理、會經營、有創新能力的決策者策者隊伍。
(2)確立正確的投資方向。
民營企業應關注投資環境的變化,正確評價投資環境,確立投資方向。同時,也要大力營造輿論環境,推動我國政府採取措施完善投資環境的公平性。民營企業應時刻關注政府採取的改變投資環境的措施,適應投資環境的改變,及時調整企業的投資方向。
(3)正確處理投資多元化問題。
民營企業應該以本業為主,慎重對待多元化。此外,政府部門應該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積極發展為民間投資者提供政策、、財會,技術、管理和市場信息服務等代理組織,從而避免因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決策失誤。
2.5 完善資金管理與利益分配
(1)創建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資金管理機制。
①廣泛進行資金風險宣傳,樹立資金風險意識。②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資金運用產生最佳的效果。③注重「凈現金流」的增長。銷售額的增長當然可以帶來長期的業務增值,但是只有現金流增長,公司才有財力支付股東紅利,才能保證股東權益增長。
(2)強化營運資金管理。
營運資金在企業的全部資金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且周轉短、形態易變,是財務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營運資金的管理具體可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①加強財產控制和存貨管理。要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並以科學的方法來確保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
②加強應收賬款管理。要對賒銷客戶的信用進行調研評定,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對死賬、呆賬,要在取得確鑿證據後,進行妥善的會計處理。
(3)合理分配利潤。
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應著眼於企業未來的穩定和健康發展,走出少數人所有、家庭式管理的封閉圈子,放棄產權上的獨占,從構建企業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出發,允許人力資本參與企業內部利益分配。經濟利益既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又是企業的歸的歸宿。利潤分配方式不能單一化,應兼顧各方的利益,採取股權、期權激勵機制等先進模式。
『伍』 哪位高人能幫個忙,最近要寫一篇論文,選題方向是企業融資的相關問題.
1、 [財務管理]企業並購融資問題的研究
論文+翻譯摘 要我國當前正處在一個風起雲涌的並購時代。企業並購成為企業謀求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經營對策.如果並購企業根據自身的資本結構確定一種合理的融資方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以最低的...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1.92 MB 日期:2008-09-23
2、 [財務管理]民營企業融資問題分析
論文+翻譯摘 要近年來,民營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融資難的問題現己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造成這一問...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3.34 MB 日期:2008-09-10
3、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培育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它在解決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科技創新等方面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不成熟,中小企業經營發展中遇到...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20 KB 日期:2008-05-26
4、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分析與對策建議
內容提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為了最活躍、最具潛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由於近年來企業的競爭的激烈,使得許多企業面臨較大的困難,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分...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12 KB 日期:2008-05-25
5、 淺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迅速成長,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量巨大的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相比少得可憐,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僅僅佔全部貸款的30%左右,這其中還大...
類別:畢業論文 大小:19 KB 日期:2008-05-22
http://ww1.tabobo.cn/soft/search.asp?act=Topic&classid=20&keyword=%C6%F3%D2%B5+%C8%DA%D7%CA&btn=+%CB%D1%CB%F7+
『陸』 能否幫我找些關於「泉州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的材料論文用
步驟
一
對現狀的分析
1
資源環境基礎分析(資源,環境)
2
經濟社會背景分析(文化背景、人口與勞動力、政策與制度)
3
技術支持分析(科技條件、技術擴散、技術引進與技術選擇等)
4
整體評價(綜合水平、競爭力、所處的發展階段)
5
優勢與區域分工(swot)
6
產業結構與主導產業分析
二
據以上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
(僅供參考)
『柒』 民營企業融資模式文獻綜述
中小企業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准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各國一般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定義,質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及所處行業地位等,量的指標則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量的指標較質的指標更為直觀,數據選取容易,大多數國家都以量的標准進行劃分,如美國國會2001年出台的《美國小企業法》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為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英國、歐盟等在採取量的指標的同時,也以質的指標作為輔助。
世界各國和地區中小企業劃分標准:
美國: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
英國:質的規定:市場份額較小;所有者親自管理;企業獨立經營。
量的指標:小製造業:從業人員在200人以下
小建築業、礦業:從業人員在25人以下
小零售業:年銷售收入在18.5萬英鎊以下
小批發業:年銷售收入在73萬英鎊以下
歐盟:雇員人數在250人以下且年產值不超過4000萬埃居、或者資占年度負債總額不超過2700萬埃居、且不被一個或幾個大企業持有25%以上的股權。其中:雇員少於50人、年產值不超過700萬埃居,或者資產年度負債總額不超過500萬埃居,並且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企業。
日本:製造業:從業人員300人以下或資本額3億日元以下
批發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下或資本額1億日元以下
零售業:從業人員50人以下或資本額5000萬日元以下
服務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下或資本額5000萬日元以下
我國目前對中小企業的劃分標准為2003年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研究制訂的《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國家統計部門據此制訂大中小型企業的統計分類。
我國中小企業最新劃分標准
根據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精神,原國家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於2003年2月19日發布了《關於印發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對主要行業的中小企業的標准作出了明確的界定。該標準是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的。按照《通知》的規定,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應該按照以下標准認定:
工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建築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3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4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6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批發和零售業,零售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500 人以下,或銷售額15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 人及以上,銷售額1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批發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交通運輸和郵政業,交通運輸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3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5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郵政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1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4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准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各國一般從質和量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定義,質的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形式、融資方式及所處行業地位等,量的指標則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量的指標較質的指標更為直觀,數據選取容易,大多數國家都以量的標准進行劃分,如美國國會2001年出台的《美國小企業法》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為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英國、歐盟等在採取量的指標的同時,也以質的指標作為輔助。
住宿和餐飲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800 人以下,或銷售額15000 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400 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 萬元及以上;其餘為小型企業。
「職工人數」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末從業人員數代替;「工業企業的銷售額」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產品銷售收入代替;「建築業企業的銷售額會計科目」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工程結算收入代替;「批發和零售業的銷售額」 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銷售額代替;「交通運輸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的銷售額」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年營業收入代替;「資
產總額」 以現行統計制度中的資產合計代替。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各類所有制和各種組織形式的企
業,職工人數800 人以下。企業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
中小企業財務困境的現狀或者表現
隨著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和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2003年海安國稅新增納稅人1842戶,比上年同期增長47 %.2004年縣政府下達民營企業發展目標,要求新發展個體私營企業 9250戶。不斷增加的中小企業一方面增加了稅源,另一方面也對基層稅收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最近,在進行納稅評估、一般納稅人復檢等工作時事,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抽樣調查,其結果不盡如意,提高中小企業財務核算水平、加強財務管理已刻不容緩。
『捌』 我的論文題目是: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給你一點參考資料吧:
1.關於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問題的探討http://scholar.ilib.cn/A-zggxq200208019.html
2.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CXH200815129.htm
中國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和對策探討
【摘要】民營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成分,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由於長期以來民營企業由於企業自身、政府政策和社會金融環境等方面的原因,融資成為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本文從民營企業本身、政府政策以及社會環境三方面入手,探討了融資的現狀、原因以及對策。
【關鍵詞】民營企業 融資現狀 原因分析 融資對策1
【Abstract】Privately economy regards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system, ring elementary state of socialism, which becomes one power cannot ignore in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But because of enterprise itself, government policy,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reasons etc. Currency fund becomes the biggest bottle neck wha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ly enterpris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esent conditions reasons, and policies of currency fund from three aspects.
【Key words】Privately enterprise; present conditions of currency fond; reasons analysis; policies of currency fund
【文獻綜述】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新世紀伊始,在「技術創新全球化」和「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的在背景下,中國民營企業在擺脫傳統體制束縛和經過近20年的發展准備之後,正以新的目標、新的組織、新的結構、新的動力步入全球分工體系,成為中國經濟新的支撐點。
然而民營企業在縱深發展中出現了許多的制約因素,有的甚至形成了瓶頸。目前,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規模較小,民營企業創業者大都並不十分富裕(沒有足夠多的可用資本),所以投入資金相當有限;同時,民營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有資本的積累,資金基礎相對薄弱,單靠自身資本積累來發展民營企業,其緩慢的積累速度與瞬息萬變的市場不相適應,容易錯過發展良機;其次,許多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的項目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只要注入一定數量的資金,企業就會有更大的發展。從財務特徵上看,民營企業資產結構上不動產少,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總資本中貨幣資本比重小,人力資源資本相對較多,比重大;在經營上具有較好的成長性,因此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但這類企業經營風險相對較大,並由此帶來較大財務風險,在財務上予以准確評價和確認難度較大。
基於上述分析,不難看出,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是融資。沒有資本的融通,就沒有民營企業的大發展。這對於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的快慢以至成敗,對於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對於中國經濟質量水平的提高將是一個重大損失。「而對於民營企業來說,目前,中國民營企業所得到正常資金總量不足銀行貸款量的2%。在直接融資市場,發行股票融資的民營企業,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也只有區區20%左右,在債券市場上佔有額則幾乎為零。」①由此,私營部門的蓬勃發展與其融資能力規模形成了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矛盾。
因此,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使民營企業在生產和營銷方面有更多的資金投入,使自己的優勢項目得到有效的開發,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提高產品開發能力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使企業承擔融資成本能力大為提高,再加之企業的技術風險釋放,市場風險、管理風險降低,又大大的改善企業的融資水平,達到一種良性循環,促成一種雙贏的效果,使民營企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本文從社會金融環境、政府和企業三個方面分析了民營企業的融資現狀、原因和對策,提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分析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和融資難的原因,並對它求解,使社會金融環境、政府和企業形成清醒的認識,共同為創造優良的融資環境,大力拓展融資渠道努力、共同促進中國民營經濟和整個國家經濟的大幅度提升。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946年6月,美國研究與發展公司(ARD)於1946年向波士頓科學企業家大基地投入一筆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創業開始了,在此之前,1909年斯坦福大學校長David Starr Tovdan以500美元投資現代電子學業創始者lee deForrest的三極體實驗,還有洛克菲勒也開始資助新的創業,肖克萊實驗室的「八個叛徒」,1957年也到東部找過資金。風險投資60年代末投資於半導體工業,70年代投資於生物技術和個人電腦;80年代投資於計算機工作和網路產業;90年代投資於網際網路的商業化和通訊產業。進入我國,在80年代中期左右,在這十八年中,中國風險投資業有較大發展,孵化了眾多民營企業,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但目前處於發展初級階段。1989年,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旗下的太平洋技術風險基金(PTV)就成為在我國進行風險投資第一家國際機構。1992年,「中國太平洋技術風險基金」(PTV—CHINA)正式成立,90年代中期以後國外風險投資機構加大在我國投資力度,1996年11月,張朝陽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三位教授22萬美元風險投資後成立愛特信電子技術公司(SOHU),90年代的國外風險投資機構進入,對我國風險投資業和民營科技企業產生了非常重大影響。
同時,近一二十年來,西方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或地區,為了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紛紛探索建立資本市場中的高新技術企業板塊。我國的二板市場的建立是在完善風險投資機制這個課題中提出來的。自從1985年我國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中創」建立以後,已經出現100多家了。1998年,林祖基、邵漢青在《資本市場融資與運作》中提出把發展資本市場和金融體制改革、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聯系起來,建議資本經營和生產經營「兩個輪子一起轉」,以及提出為參加香港資本市場,政府、企業和金融中介機構如何培育和完善的問題,給人以啟示。2000年,楊艷軍、陳曉紅合著《二板市場上市之路》,對二板市場的建立與操作提出指導意見。2001年,中國證監會決定,要在加強風險控制和監管力度的同時,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高新技術板塊,單獨編制股票指數,單獨集中顯示行情,為科技型民營企業發行上市營造更有利政策氛圍。
日本最早於1937年成立了地方性企業信用保證協會,1958年成立全國性的日本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和全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協會聯合會,形成中央和地方共擔風險,擔保和再擔保(保險)相結合的全國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隨後,美國、德國、加拿大分別於1953年、1954年和1961年開始實施此類信用擔保體系,截止1999年8月底全世界已有48%的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其中日本最為成功。1999年6 月14日,國家經貿委發布《關於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經貿中小企[1999]540)標志著以貫徹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意圖為宗旨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正式啟動。從1996年底上海銀行與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共同設立上海中小企業發展研究基金以來,圍繞中小企業特別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融資以及融資服務為主的社會化服務與社會各界展開了廣泛的研究,形成了一些成果。1998年2月8日,鎮江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正式掛牌成立。2000年初上海銀行和國家經貿委中小企業司狄娜副司長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李揚教授等專家共同商定借2001年O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在上海召開之機編寫《中小企業與金融叢書》,主要圍繞中小企業特別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發展和金融問題展開分析,李揚提出設立中小企業銀行及其運作方案設計,同時,張利勝、狄娜提出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方案。
在政策支持方面,美國成立小企業管理局,並於1977年開始進行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實驗的SBIR,即小企業投資創新研究計劃進行各項資助;1982年,美國通過了《小企業創新發展法》,明確規定每年研究與發展經費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聯邦機構必須拔出其R&D經費的1.25%,用於支持小企業技術創新和開發活動,1992年,開始經費比例逐漸加大,1997年增大到 2.5%,其它還有小企業技術轉移計劃,小企業研究和研究發展目標計劃,對廣大企業進行金融支持。
在中國,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小企業投資法》以及將要配套出台《中小企業標准》、《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設立和管理辦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管理辦法》等。
三、主要觀點和創新之處以及趨勢預測
本文描述了民營企業融資的現狀,並指出民營企業信譽缺乏產權不清晰,管理水平不高是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分析了政府監管與聲譽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銀行的體制歧視和管理體制制約了融資的發展,產生了對民營企業的惜貸現象。在金融中介機構缺乏的同時,政府法律法規實施不力是融資難的又一重要原因,這其中包括政府對證券市場的管制太嚴對民營企業不利等。
然後,本文提出了融資的三方面九點對策,並對每一對策作出了具體實施方法。這些對策包括:重建企業信譽;作出正確融資決策;加大銀行體制改革;加大金融中介機構建設;組建創業中心;吸引風險投資;發展融資租賃業;實施債轉股;拓展證券市場;加強政府立法執法力度等。並著重分析了信團管理,債轉股戰略,以及證券市場融資戰略。本文的創新之處在於提出了企業自身的管理不足導致信譽缺乏,以及外部中介機構缺乏使企業融資乏力。並提出企業的信用管理模式以及發展融資租賃和債轉股戰略等。
由於加入WTO,中國經濟環境進一步改善,我國承諾到2005年將逐步取消對外資金融機構的地域限制和人民幣業務限制,允許它們向外資投資企業、外國自然人、中國企業和中國自然人提供金融服務,包括消費信貸、抵押貸款、金融租賃、證券交易等,因此將引發外國直接投資總量的迅速增加和投資方式多樣化,這給民營企業大幅度利用外資提供新的契機,並且可以促進中國國內金融機構改善服務、降低民營企業貸款難度。同時政府立法執法也會得到改善,加上中國二板市場將建立,為民營企業融資提供一個良好環境,民營企業將擺脫融資難的困難,迎接民營經濟和國民經濟的又一個春天。
注釋:
①張青美,施林琳,李紅:中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企業經濟,2003年第2期,第64頁
參考文獻:
[1]李波:OFⅡ在中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貨幣分析,市場與發展,2003年第3期
[2]鄒傳太:債轉股的財務效益淺析,經濟與管理,2003年第1期
[3]朱邦富:企業間債轉股,企業管理,2002年第5期
[4]肖霞,民營科技企業發展中的融資分析,市場與發展,2003年第2期
[5]李樹丞,劉長庚,楚爾鳴等:中國民營高科技企業發展研究報告,經濟科學出版社
[6]康成傑,柴靖靜:優化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法制環境的對策和建設,經濟與管理,2003年第1期
[7]鄧紅征,周長信:中小企業融資效率的模糊綜合評價,企業經濟,2003年第2期
[8]歐江波,歐群芳:美國對小企業的財政金融支持及其啟示,企業經濟,2003年第1期
[9]鄧向榮,於中鵬:民營企業股權優化與穩定機制研究,現代經濟探討,2003年第3期
[10]王婷: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企業經濟,2003年第2期
[11]曾愛青,劉智勇:多方努力共同營造中小民企融資多贏格局,企業經濟,2003年第1期
[12]肖俠:求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整合創新,企業經濟,2003年第3期
[13]花愛梅:信用管理:現代企業管理的新課題,企業經濟,2003年第2期
[14]張青美,施林琳,李紅:中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企業經濟,2003年第2期
[15]張荇,陳永志: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業改善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經濟與管理,2003年第3期
[16]馮雪飛,王競天,韓俊:中小企業創新與融資,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7]方利勝,狄娜: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8]鎖箭:中小企業發展的國際比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林祖基,邵漢青:資本市場融資與運作,海天出版社
[20]陳曉紅,楊艷軍:二板上市之路,湖南人民出版社
『玖』 朋友,我急需中小企業融資的論文,謝謝
我也是剛剛寫了關於這個方面的文章,以下是我所用的比較好的資料,幫你整理了一下。還有幾篇輸不進去了,你要的話再告訴我一下。
第一篇: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
(淮安科技信息網,漆正清,2009-11-27)
摘 要:中小企業存在的合理性和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決定了必須重視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即規模小,可控資源更為稀缺,又往往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的投入。因此,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融資是其關鍵因素之一,然而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的狀況並不十分理想,如何結合中小企業的特點快速融資本文主要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風險投資
一、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之表現
(一)表現在銀行貸款方面,就是銀行對於中小企業的風險狀況缺乏有效的識別手段。中央銀行取消貸款浮動的上限之後,商業銀行完全可以充分運用利率浮動手段對不同風險狀況的中小企業進行貸款定價,同時中央銀行的信貸政策也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改善中小企業貸款市場。但是各商業銀行出十安全性考慮,即使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但還是普遍集中力量抓大客戶而不願向小企業放貸,導致大企業錦上添花有餘、小企業雪中送炭不足。另外,中小企業貸款難實際上也反映了目前商業銀行貸款考核上的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否享有同樣國民待遇問題。中小企業通常是民營企業,現在盡管在正式的法律法規中並沒有對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歧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信貸人員對國有企業的貸款出現問題,可能會被視為「肉爛在鍋里」;如果信貸人員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出現問題,往往可能會被視為有私下的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這種觀念往往使得部分信貸人員對拓展中小企業貸款市場持猶豫態度。
(二)表現在直接融資方面,就是現有的資本市場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2004年5月2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的中小企業板塊正式運作,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中小企業的融資和創業投資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這無疑為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開辟了專門的市場。然而其定位為高成長型企業的上市融資需要。
同時,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中小企業板塊實施方案中指出:中小企業板塊運行所遵循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與主板市場相同;中小企業板塊的上市公司符合主板市場的發行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另外,對中小企業板塊還有著更為嚴格的公司監管制度即:針對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公司股本較小的共性特徵,實行比主板市場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由此可見,即使有了二板市場,較高的監管要求與上市條件使其還是只能滿足少數渴望融資的中小企業需求,不可能成為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
(二)非正式金融部門仍是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解決創業和運作資金的重要渠道。基於民營中小企業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滿足資金需求的現實,在一些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非正式金融活動便應運而生。盡管監管部門嚴格限制各種形式的民間融資活動,對民間「亂集資」活動嚴加取締,但民間金融活動的客觀存在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浙江福建一帶的民營企業中,幾乎沒有一家的創業資金是來自正式金融部門的,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很少得到金融部門的支持。到目前為止,很多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仍然是自我融資和非正規渠道融資。
二、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原因及對策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原因
綜合各個因素筆者總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
1.中小企業較高的倒閉或歇業比率,是銀行不願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在我國,沒有關於企業倒閉方面的統計資料,但一些銀行管理人員估計,我國有近30%的私營中小企業在2年內消失,近60%在4年內消失。中小企業高比率的倒閉狀況,顯然使銀行向其發放貸款時面臨著較大的風險。貸款償還的高違約率也是銀行不願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調查發現,中小企業的違約率高十大企業的違約率。雖然銀行的不良貸款中由大企業所佔的存量較高,但向中小企業貸款的不良貸款比率也同大企業的不良貸款比率相差不多。
2.缺少抵押和擔保。理論上,有許多資產可作為貸款的抵押品,包括土地、建築物、住宅、可變現的儲蓄、機器設備、存貨、應收賬款、銷售合同等。在美國,應收賬款或存貨占銀行接受的抵押資產的2/3。在我國,銀行對抵押品的要求條件非常苛刻,除了土地和房產外,銀行很少接受其他形式的抵押品。中小企業一般缺少自有的房產等銀行接受的抵押物,貸款受到限制,抵押物的折扣率高,手續繁瑣,收費昂貴,中小企業普遍難以承受。
另外,中小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擔保人。一些效益好的企業不願意給其他企業作擔保,效益一般的企業,銀行又不允許其作擔保人,中小企業相互之間的擔保常常變得有名無實。
3.中小企業普遍經營時間短,缺乏歷史的信用記錄,存在著內部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不健全的現象。加上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不願露富、不願泄露債務量、舉債渠道等商業秘密,更有甚者為了規避稅費或爭取優惠政策有意不真實反映經營和財務狀況,以致企業無帳可查,一個企業兩套帳、二套帳的現象相當普遍。
(二)應對策略引入風險投資
筆者認為基於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現有融資系統對中小企業的態度,不如引入風險投資方式作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途徑。風險投資又稱創業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對成熟後,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
風險投資方式主要體現如下:通常情況下,風險投資公司大多以股權的形式對企業進行投入,即用資本換取被投資企業的股份,但是不以取得對投資企業的控股權為目的,一般這種投資資本佔到被投資企業資本總額的30%以上。投資對象是處十發展初期、具有高速成長性的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在對風險企業注入資金後,為了將風險降至最小,風險投資公司會利用他們長期的經驗、知識參與對企業的管理,從管理上提供支持。因而由風險投資支持發展起來的企業成長速度遠高十普通同類企業。風險投資的主要目的在於獲得高額的資本利得。
在風險投資投入選定的企業後,風險投資公司關注的是所投資企業的發展潛力和股權增值情況,其著眼點並不在十投資對象當前的盈虧,而在於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資產的增值。
風險資本作為一種股權性質的資本介入,給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資本來源,同時股權持有時間較長、不幹預企業的具體管理、關注企業的長期發展等等這些特點又適應於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更重要的是,風險投資通常會在發展戰略、財務管理、治理結構、市場拓展、人力資源和進一步的融資等方面提供增值服務。風險投資帶來的這些資源和增值服務在關繫到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戰略管理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從而對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高新偉:《中小企業投資選擇的十個誤區》,企業改革與管理,2002年1期。
[2]王永剛:《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會計之友(中),2006年4期。
[3]張流波、劉志惠:《中小企業融資理論綜述》,財會研究,2006年5期。
第二篇
第三篇
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幾個關鍵
(中國經濟時報 李應軍)
近日,溫總理提出要抓緊落實《國九條》,國內股市隨之出現強勁反彈。《國九條》里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呢?
筆者認為,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市場體系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市場經濟的建立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國目前已基本確立了市場經濟框架,市場主體呈現多元化的局面。但是,非國有經濟在經過初期的發展階段並面臨實現規模經濟的時刻,受到了資金瓶頸的阻礙。建立針對非國有經濟的金融服務,尤其是股份制銀行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再一次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焦點。
2000年是中國產權交易市場出現轉機的一年,出現了許多令人關注的新動向,一是許多地方出現了恢復、規范、重建產權交易所的大膽探索,如青島、上海、深圳,特別是一向最為敏感最受指責的業務「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登記託管業務」重新得到肯定;二是實質上具有產權交易性質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在各地蓬勃興起,如上海、深圳、成都、西安、重慶;三是風險投資公司和行使出資人權利的國有資產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紛紛將「退出機制」瞄向各地的產權交易所,這些動向進一步證明產權交易市場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進入2004年,區域產權交易機構的合並成為全國產權交易市場的亮點,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將技術產權交易機構和產權交易機構合並成立聯合產權交易所,為整合地方資源和實現產權交易機構的規模效益奠定了基礎,全國區域性產權交易網路在各地的創新實踐中又一次站在改革的浪尖。
另外具有場外交易或者櫃台交易性質的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是在證券業協會的管理下,由證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業務設施,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轉讓服務。為妥善解決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流通股的轉讓問題,2001年6月12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服務業務試點辦法》,代辦股份轉讓工作正式啟動,7月16日第一家股份轉讓公司掛牌。為解決退市公司股份轉讓問題,2002年8月29日起,退市公司納入代辦股份轉讓試點范圍。
目前代辦股份轉讓試點范圍僅限於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和滬、深證券交易所的退市公司。公司申請委託代辦股份轉讓應具備的條件:合法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組織結構健全、登記託管的股份比例達到規定的要求等。
從整體情況來分析,這個時期的技術產權交易機構、產權交易機構和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已經具備場外交易市場或者櫃台交易市場的雛形,這些機構的進一步實踐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具有深遠的影響。
經濟變遷源自於制度的變遷,同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對交易制度供給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交易機構制定各自的交易制度應該是順應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但是,在各地的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交易機構的制度供給是無效的,尤其是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制定的交易制度,它們沒有和市場經濟改革融合到一起,所以在推動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方面還沒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從更高的層次來分析,許多交易機構正忙著搞戰略聯合,建立區域市場,營造氛圍和擴大影響,但其致命的弱點是沒有統一的制度供給,這種聯合只能是流於形式,還沒有觸及建立產權交易市場的核心工作,所以這種形式聯合失敗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之大。
在產權市場建設方面,涉及到的核心創新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登記託管業務重新開展起來,鄭州、深圳等省市在90年代後期以來相繼出台了有關政策法規:深圳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證券登記公司全部移交給深圳國際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並開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登記託管業務,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權託管、股權質押、增資擴股、轉讓過戶、分紅派息等服務,這種做法已經向櫃台交易市場的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類似的做法如河南鄭州技術產權交易所、成都股權託管中心、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北京產權交易所等。
對於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筆者認為,應該考慮從下列幾個方面去實現:一是將目前全國存在的具有資本市場性質的交易場所納入政府監管范圍,承認其存在的合理性。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屬於全國市場,可以繼續由中國證監會監管,地方性的資本市場可以考慮由地方政府行使監管職能;二是在資本市場實行自律管理,約束和規范會員單位的行為;三是不管是全國性交易場所還是地方性的交易場所,國家允許其制定自己的上市掛牌標准,從而更好的適應市場主體的要求和推動經濟的發展;四是不管是公司制的交易所還是會員制的交易所,其性質都是市場一個獨立經濟主體,是要有贏利的,公司制的交易所表現為公司的贏利,會員制的交易所雖然交易所本身不要求贏利,但是會員依託交易所一定是要贏利的。所以這兩類組織形式的交易所都是要贏利的,在這個大前提下,允許交易所兼並重組,經營不完善或者脫離資本市場發展要求的交易所將失去存在的依據。(作者單位:西安技術產權交易中心)
第三篇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問題與對策
2009-07-13來源:發改委
世界各國的實踐表明,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首要瓶頸是融資難問題。因此,剖析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和成因,回顧中小企業融資基本實踐,針對中小企業融資中的體制性、政策性及操作性障礙,研究提出緩解融資難的政策建議,對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與造成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2003年,我國GDP的56%、社會銷售額的59%、稅收的46%、出口額的62%和就業的75%均是由中小企業創造或提供的。然而,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卻是極不相稱的。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一是獲得信貸支持少;據統計,我國300萬戶私營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佔10%左右。2003年全國鄉鎮、個體私營、「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短期貸款的比重僅為14.4%。據調查,2001年浙江省民間投資中銀行貸款僅為20.1%。
二是直接融資渠道窄。由於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准人障礙,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8月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供應的98.7%來自銀行貸款,即直接融資僅佔1.3%。
三是自有資金缺乏。我國非公有制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內源融資,從而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據國際金融公司研究資料,業主資本和內部留存收益分別占我國私營企業資金來源的30%和26%,公司債券和外部股權融資不足1%。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成因
一是金融資源分布與中小企業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強。為防範金融風險,國有商業銀行一律實施「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戰略,大規模撤並基層網點,上收貸款許可權,使那些與中小企業資金供應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機構有責無權、有心無力。同時,政府對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有待創新,銀行自身在機構設置、產品設計、信用評級、貸款管理等方面都難以適應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的特殊需求。我國已經設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基金,但每年只安排10多億元,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從1999—2004年5月,針對個人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全國也只發放18億元,相對於中小企業的巨大資金需求,只能是杯水車薪。
二是擔保規模小、風險分散與補償制度缺乏,與企業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適應。據調查,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而拒貸的比例高達23.8%,因無法落實抵押而發生的拒貸比例高達32.3%,二者合計總拒貸率高達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業發展還難以滿足廣大中小企業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資設立的信用擔保機構通常僅在籌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資金支持,缺乏後續的補償機制;民營擔保機構受所有制歧視,只能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而無法與協作銀行形成共擔機制。由於擔保的風險分散與損失分擔及補償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擔保資金的放大功能和擔保機構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較大制約。另外,與信用擔保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滯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用擔保機構的規范發展。
三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尚未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不協調。據有關數據表明,2003年前兩季度股市融資僅佔1.6%,前三季度股市融資佔2.2%。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結構極不協調的前提下,證券市場還是以主板為主向大型企業傾斜。加之低門檻的創業板遲遲不開,地方性股權交易市場被紛紛取締,非正規融資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困難加劇。
四是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弱、信息不對稱,影響銀行的積極性。中小企業管理基礎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加之關聯交易復雜,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資信度不高。中小企業借款的特點是「少、急、頻」,銀行常常因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不對稱、貸款的交易和監控成本高且風險大而不願放款。2003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平均不良率為32.1l%,比商業銀行貸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15.7個百分點,貸款質量較差也影響了銀行貸款的積極性。
二、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所採取的措施
為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國家高度重視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
1998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並兩次調整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實行浮動利率,以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並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和引導各類商業銀行切實加強和改進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具體措施。比如,中央銀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和發行金融債券等形式對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中小金融機構予以支持;適當下放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審批許可權;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可以發放信用貸款,簡化審貸手續,完善授信制度,擴大信貸比例等。上述激勵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積極依託城市商業銀行網路開展對中小企業的轉貸款業務,並對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試行再擔保。各股份制商業銀行努力實現金融理念、金融產品和服務功能的創新。廣東發展銀行決定三年內向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放貸1000億元,並為此精心打造了「民營100」專項金融服務方案。針對企業在「創業」、「成長」、「發展」三階段的不同融資需求,專門設計了八大套餐,以有效解決企業貸款難問題。據調查,目前城市商業銀行80%以上的客戶是中小企業,70%以上的信貸資金投向各類中小企業。
(二)採取多種融資方式,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建立科技創新基金,通過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投入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從1999年到2003年,國家共投入33億財政資金,支持了全國4946個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有力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創業與發展。二是建立產權交易市場。目前,我國已經建立200多家不同程度、不同規模的產權交易市場,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產權交易市場已具相當規模。2003年上海產權交易所的交易額已突破3000億元,為各類中小企業資產重組、產權多元提供了交易平台。三是充分發揮典當、融資租賃等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融資工具作用。到2003年底,我國典當行已發展到1000多家,資本金60多億元,為中小企業通過典當融資帶來便利;融資租賃規模也不斷擴大,2003年僅浙江一省的融資租賃業務就超過700億元。四是開通直接融資渠道。今年5月,深圳交易所開通了中小企業板塊,為優強中小企業迅速壯大提供了直接融資來源。據統計,目前已有34戶完成了公開發行,總規模為8.34億股,發行總融資額82.21億元,平均發行規模2452萬股,平均融資金額2.42億元,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平均為83%。一批符合條件的成長性中小企業將獲得上市融資機會。
(三)構建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突出解決中小企業擔保難問題
地方各級政府在借鑒發達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組織推動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工作。通過幾年的實踐,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體兩翼四層」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模式。「一體」指主體,模式強調「多元化資金、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績優者扶持」:「兩翼」指商業性擔保和民間互助擔保作為必要補充:「四層」指中央一級,省(市、區)一級,地市一級、縣(市)一級。近年來出台了擔保的有關法律、政策和稅收優惠等,有力地促進了擔保業的形成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全國已設立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966家,共籌集擔保資金287億元;累計受保企業約5萬戶,累計擔保總額約1180億元,受保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18億元,新增利稅102億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尋保難問題。
(四)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培育信用需求、規范信用市場、完善信用制度、營造信用環境,對於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抵禦信用風險,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外部的中小企業徵信系統和信用評價體系,向銀行等機構提供企業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用的中小企業,樹立信用典型,大力宣傳和推廣信用管理先進模式和經驗;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企業內部的信用制度建設和普及工作,加強企業內部的合約管理、營銷預警、商賬催收、財會管理和雇前調查等,對企業經營、管理、檢測等人員開展信用和專業技能培訓,培養信用調查分析、評價和監督等專業人才。目前,有關部門已在北京、山西、吉林、浙江、四川等城市進行試點,通過建立企業信用檔案、信用評級、企業信用制度等,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
三、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政策建議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融資體制、信用環境、企業自身及融資機構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等諸多因素,需要綜合協調、配套解決。建議遵循三項原則:一是貫徹產業政策和就業優先原則;二是完善針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激勵原則;三是堅持獨立審貸、自主發行的市場運作原則。
具體政策建議如下:
(一)建立健全中小金融機構組織體系
允許新創設立或改建設立區域性股份制中小銀行和合作性金融機構,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設立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積極吸引非公有資本人股,進一步壯大和完善為城鎮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實力和機制。農村信用社應吸收農民、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人股,加快改善股權結構,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力度。
(二)鼓勵各類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通過稅收支持、擴大利率浮動幅度以及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鼓勵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合理確定中小企業貸款期限和額度,切實發揮銀行內設中小企業信貸部門的作用。要鼓勵政策性銀行依託地方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開展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轉貸款、擔保貸款等業務。
(三)鼓勵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
要針對中小企業自身特點,改進對中小企業的資信評估制度,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開展授信業務;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拓展公司理財和賬戶託管業務;放寬融資租賃公司的准人條件,支持開辦融資租賃;開展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試點。支持中小企業依照有關規定利用國際金融組織投資和使用國外貸款。鼓勵保險機構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改進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方式和手段;進一步發揮典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積極作用。
(四)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繼續發揮主板市場作用;在完善現有中小企業板塊基礎上,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上市育成和輔導體系,適時啟動創業板市場;逐步擴大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功能;整合和規范現有產權交易市場,為非公有制企業股權轉讓提供服務;繼續推動中小企業企業境外上市工作。鼓勵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探索債權融資方式。通過稅收政策支持開展創業投資。推動建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
(五)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鼓勵非公有制經濟設立商業性或互助性信用擔保機構,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信用擔保的機構經核准可免徵營業稅。加快建立全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的行業准人、風險控制和損失補償機制。加強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監管,建立擔保業自律性組織。
(六)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研究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徵集、評級、發布制度以及獎勵懲戒機制,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檔案資料庫,推動中小企業信用檔案試點。對資信等級高的中小企業,應簡化工商年檢手續,逐步實行備案制。加強中小企業內部信用制度建設。
『拾』 企業融資方面的論文有比較新穎的題目嗎
中小企業融資是指金融機構針對中小企業推出的定製化融資解決方案,由現有企業籌集資金並完成項目的投資建設,無論項目建成之前或之後,都不出現新的獨立法人。貸款和其他債務資金實際上是用於項目投資,但是債務方是公司而不是項目,整個公司的現金流量和資產都可用於償還債務、提供擔保;也就是說債權人對債務有完全的追索權,即使項目失敗也必須由公司還貸,因而貸款的風險程度相對較低。現學術堂歸納整理好了15個關於中小企業融資論文題目,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 吉林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
2、 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研究——基於台灣經驗和啟示
3、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
4、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5、 解決當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新思路——從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的角度
6、 中小企業融資相關問題研究
7、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及對策
8、 《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的創新實踐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影響研究
9、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融資路徑分析
10、 綠色金融、公司治理對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影響研究
11、 新常態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融資方式研究
12、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分析及對策研究
13、 剖析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14、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及創新運營模式分析
15、 基於金融錯配框架下山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