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I人工智慧客服機器人在市場上的投資前景如何
據統計,2010年全球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獲得的風險投資還不足5億美元,而2017年這一領域的投資額已經超過108億美元。2017年因此也被稱為世界人工智慧「元年」。
人工智慧技術有著廣闊應用前景,能夠極大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近年來,人工智慧與電子終端和垂直行業加速融合,已經涌現出了智能家居、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人等一批人工智慧產品,而且人工智慧正在全面重塑家電、機器人、醫療、教育、金融等行業,將帶來大量的經濟效益。
2. 人工智慧,未來競爭壓力大不大
人工智慧是未來的大趨勢。機器翻譯,智能控制,專家系統,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遺傳編程機器人工廠,自動程序設計,航天應用,龐大的信息處理,儲存與管理,執行化合生命體無法執行的或復雜或規模龐大的任務等等。競爭壓力是會有的,這恰恰體現了人工智慧專業的熱門,所以學習人工智慧方面的專業是很不錯的。雖然這些不是人人都能乾的,但是對於我國乃至世界來講人才也是非常多的,所以競爭壓力肯定會有的。必須的不斷學習,探索新知。
拓展補充:
對於中國而言,人工智慧的發展是一個歷史性的戰略機遇,對緩解未來人口老齡化壓力、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以及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雖然「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一個幾乎人人皆知的概念,但對人工智慧的定義還沒有達成普遍共識。傳統的人工智慧發展思路是研究人類如何產生智能,然後讓機器學習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現代人工智慧概念的提出者約翰·麥卡錫認為,機器不一定需要像人一樣思考才能獲得智能,重點是讓機器能夠解決人腦所能解決的問題。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來臨,而人工智慧已經從科幻逐步走入現實。從1956年人工智慧這個概念被首次提出以來,人工智慧的發展幾經沉浮。隨著核心演算法的突破、計算能力的迅速提高、以及海量互聯網數據的支撐,人工智慧終於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裡迎來質的飛躍,成為全球矚目的科技焦點。自從2016年AIphaGo戰勝李世石之後,全球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興奮與擔憂交織難分。
即使如此,世界各國已經認識到人工智慧是未來國家之間競爭的關鍵賽場,因而紛紛開始部署人工智慧發展戰略,以期佔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歷史高點。對於中國而言,人工智慧的發展是一個歷史性的戰略機遇,對緩解未來人口老齡化壓力、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以及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本文從科技產出與人才投入、產業發展和市場應用、發展戰略和政策環境等方面描繪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面貌。
科技產出與人才投入
1. 論文產出 : 中國人工智慧論文總量和高被引論文數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論文的全球佔比從 1997 年 4.26% 增長至2017 年的 27.68%,遙遙領先其他國家。高校是人工智慧論文產出的絕對主力,在全球論文產出百強機構中,87家為高校。中國頂尖高校的人工智慧論文產出在全球范圍內都表現得十分出眾。不僅如此,中國的高被引論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並在 2013 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在全球企業論文產出排行中,中國只有國家電網公司的排名進入全球前 20 位。從學科分布看,計算機科學、工程和自動控制系統是人工智慧論文分布最多的學科。國際合作對人工智慧論文產出的影響十分明顯,高水平論文里中國通過國際合作而發表的佔比高達 42.64% 。
2. 專利申請 : 中國專利數量略微領先於美國和日本,國家電網表現突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慧專利布局最多的國家,數量略微領先於美國和日本,而中美日三國佔全球總體專利公開數量的 74%。全球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機器人以及機器學習等細分方向。中國人工智慧專利持有數量前 30 名的機構中,科研院所與大學和企業的表現相當,其技術發明數量佔比分別為 52% 和48%。企業中的主要專利權人表現差異巨大,尤其是中國國家電網近五年的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發展迅速,在國內布局專利技術量遠高於其他專利權人,而且在全球企業排名中位列第四。中國的專利技術集中在數據處理系統和數字信息傳輸等領域,其中圖像處理分析的相關專利占總發明件數的 16%。電力工程也已成為中國人工智慧專利布局的重要領域。
3. 人才投入 : 中國人工智慧人才總量居世界第二,但是傑出人才佔比偏低。截至 2017 年,中國的人工智慧人才擁有量達到 18232 人,佔世界總量的 8.9%,僅次於美國(13.9% ) 。高校和科研機構是人工智慧人才的主要載體,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系統成為全球人工智慧人才投入量最大的機構。然而,按高 H 因子(又稱 H 指數,用於評價科學家的科研績效)衡量的中國傑出人才只有 977 人,不及美國的五分之一,排名世界第六。企業人才投入量相對較少,高強度人才投入的企業集中在美國,中國僅有華為一家企業進入全球前 20。中國人工智慧人才集中在東部和中部,但個別西部城市如西安和成都也表現十分突出。國際人工智慧人才集中在機器學習、數據挖掘和模式識別等領域,而中國的人工智慧人才研究領域則比較分散。
產業發展和市場應用
1. 企業規模 : 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為全球第二,北京是全球人工智慧企業最集中的城市。截至2018 年 6 月,全球共監測到人工智慧企業總數達 4925 家,其中美國人工智慧企業數 2028 家,位列全球第一。中國( 不含港澳台地區 )人工智慧企業總數 1011 家,位列全球第二,其後分別是英國、加拿大和印度(圖 1):
根據 2013 年到 2018 年第一季度全球的投融資數據,中國已在人工智慧融資規模上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吸金」國家,但是在投融資筆數上,美國仍然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
發展戰略和政策環境
1. 國際比較 : 各國人工智慧戰略與政策各有著重點。 2013年以來,美、德、英、法、日、中等國都紛紛出台了人工智慧戰略和政策。各國人工智慧戰略各有側重,美國重視人工智慧對經濟發展、科技領先和國家安全的影響 ; 歐盟國家關注人工智慧帶來的安全、隱私、尊嚴等方面的倫理風險 ; 日本希望人工智慧推進其超智能社會的建設 ; 而中國人工智慧政策聚焦於實現人工智慧領域的產業化,助力中國的製造強國戰略。各國政策在研發重點和重點應用領域也存在著較大差異。
2. 國家政策 : 從物聯網,到大數據,再到人工智慧。從 2009 至今,中國人工智慧政策的演變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其核心主題詞也不斷變化,體現了各階段發展重點的不同。
國家層面政策早期關注物聯網、信息安全、資料庫等基礎科研,中期關注大數據和基礎設施,而 2017年後人工智慧成為最核心的主題,知識產權保護也成為重要主題。綜合來看,中國人工智慧政策主要關注以下六個方面 : 中國製造、創新驅動、物聯網、互聯網 +、大數據、科技研發。
3. 地方政策 : 響應國家戰略,地方政策主題因地而異。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國家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其中,《中國製造 2025》處於人工智慧政策應用網路的核心,在地方人工智慧政策制定過程中發揮著綱領性的作用。通過政策發布數量來看,目前中國人工智慧發展活躍的區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地區。各省的政策主題也大有不同,比如江蘇省關注基礎設施、物聯網和雲計算等基礎研發領域,廣東省關注製造和機器人等人工智慧應用,而福建省關注物聯網、大數據、創新平台和知識產權,各地政策與地方發展條件密切相關。
對社會的綜合影響
隨著人工智慧的充分發展,勞動生產率和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體驗將更加豐富多彩,將更多地將人們從體力勞動乃至常規性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更多地投入到創造性活動當中,使人類自身與社會得到更充分的發展。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的突飛猛進正不斷改變著零售、農業、物流、教育、醫療、金融、商務等領域的發展模式,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環節。根據 IDC 數據顯示,在未來5 年內,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多個行業,將極大提高這些行業的運轉效率,具體提升的效率為教育行業82%、零售業 71%、製造業 64%、金融業 58%。
1. 人工智慧對教育和就業的影響。發展人工智慧的最終目的不是用來替代人類,而是幫助人類變得更加智慧,而教育將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經濟活動中的產能,使得人們逐漸從機械的重復性的或危險的勞動中抽離出來,從而增加了思考、欣賞等閑暇時間,更專注於創新能力、思考能力、審美與想像力的潛能開發與提升。
目前,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 自適應 ( 個性化 ) 學習、虛擬導師、教育機器人、基於編程和機器人的科技教育、基於虛擬現實 / 增強現實的場景式教育。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學習,不僅效率會提高,而且會保持更長時間的學習興趣。
在教育領域深度發展人工智慧的意義並不是取代教師,而是協助教師使教學變得更加高效和有趣。另外,在人工智慧技術所影響的教育體系中,對人才的信息輸入與輸出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的要求驟然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成為重要方向。
隨著技術的發展逐步替代人類從事大部分繁瑣重復的工作或體力勞動,在給人們帶來福利的同時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擔憂是否自己的工作會被人工智慧技術所取代,或者只能在人工智慧所留下的「夾縫」中生存。有專家對中國的就業崗位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概率進行了估算,結果顯示,未來 20 年中,約占總就業人口 76% 的勞動力會受到來自人工智慧技術的沖擊,若只考慮非農業人口,這一比例為 65 %。但同時,人工智慧技術對就業的創造效應也已有所顯現。調查顯示,中國科技公司目前人工智慧團隊規模平均擴張 20%,而且這種需求還會增長。另外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考試中心專家稱,在未來幾年中國對 AI 領域的人才需求可能增至 500 萬。
可以判斷,在人工智慧重塑產業格局和消費需求的情境下,一部分工作崗位終將被歷史淘汰,但是也會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孵化出一系列新的崗位。另一方面,新型的人機關系正在構建,非程序化的認知類工作會變得愈發難以替代,其對人的創新、思考與想像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機械化和智能化塑造著新的就業格局,但也要警惕新格局下有可能發生的衍生問題,比如由於失業率上升而引起的貧富差距和社會穩定問題。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沖擊」是持續性的,對教育和就業的多重影響也是持續性的,因此也需要不斷積極探索與技術革命相匹配、相適應的教育與就業機制。
2. 人工智慧對隱私與安全的影響。今天,在許多生活消費場景中,人們對個性化體驗的需求不斷增加,個性化、場景化服務也逐漸成為人工智慧驅動創新的主要方向。服務供應方在信息獲取社交化、時間碎片化的情境下,著力建立更靈活便捷的消費場景,給人們帶來更加友好的用戶體驗。與此同時,隨著語音識別、人臉識別、機器學習演算法的發展和日趨成熟,企業可以通過分析客戶畫像真正理解客戶,精準、差異化的服務使得客戶的被重視被滿足感進一步增強。但是在蘊藏著巨大商業價值的同時,也對現有法律秩序與公共安全構成了一定的挑戰。
網路空間的虛擬性,使得個人數據更易於被收集與分享,極大地便利了身份信息編號、健康狀態、信用記錄、位置活動蹤跡等信息的存儲、分析和交易過程,與此同時,人們卻很難追蹤個人數據隱私的泄露途徑與程度。例如,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支撐的智慧醫療,病人的電子病例、私人數據歸屬權如何界定,醫院獲得及使用私人數據的許可權界限如何規范。再比如人工智慧技術生成作品的著作權問題等。開放的產業生態使得監管機構難以確定監管對象,也令法律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
人工智慧的普遍使用使得「人機關系」發生了趨勢性的改變,人機頻繁互動,可以說已形成互為嵌入式的新型關系。時間與空間的界限被打破、虛擬與真實也被隨意切換,這種趨勢下的不可預測性與不可逆性很有可能會觸發一系列潛在風險。與人們容易忽略的「信息泄露」不同,人工智慧技術也可能被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有目的地用於欺詐等犯罪行為。如基於不當手段獲取的個人信息形成「數據畫像」,並通過社交軟體等冒充熟人進行詐騙。再比如,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學習與模擬,生成包括圖像、視頻、音頻、生物特徵在內的信息,突破安防屏障。去年曾有報道,新款蘋果手機「刷臉」開機功能被破解即是這類例子。而從潛在風險來看,無人機、無人車、智能機器人等都存在遭到非法侵入與控制,造成財產損失或被用於犯罪目的的可能。
3.人工智慧對社會公平的影響。隨著人工智慧研發與應用的突飛猛進,一系列價值難題也正逐漸顯現在人們面前。目前還有大量不會上網、由於客觀條件無法使用互聯網及不願觸碰互聯網的人群,已經被定義為人工智慧時代的「邊緣人」,而人工智慧對人們的文化水平、信息流的掌握程度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智慧技術越發達,信息鴻溝就越深,進而演變為服務鴻溝、福利鴻溝,而在人工智慧時代,「邊緣人」將越來越難享受到便捷的智能信息服務,也更不易獲得緊缺的服務資源。
本文轉自 中國經濟報告 2018年第10期,作者: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3. 彼得·阿貝爾在AI、機器人領域有多牛
彼得·阿貝爾畢業於斯坦福大學,2008年拿到斯坦福極負盛名的計算科學博士學位後,一直任教於加州伯克利大學的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學院。他的研究專注在機器人、機器學習和控制等領域。
彼得·阿貝爾2016年加入Open AI 團隊擔任研究科學家,2018年開始擔任顧問。2017年與Open AI的數位同事共同成立機器人開發公司Embodied Intelligence,並完成700萬美元融資。
阿貝爾曾被MIT科技評論評為「35歲以下最具創新力的人」之一。他的研究獲獎無數。曾獲得斯隆研究獎 ,今年還獲得美國總統獎,是美國政府授予美獨立研究青年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最高榮譽。《矽谷百年史》的作者皮埃羅·斯加魯菲從不吝惜對這位年輕教授的贊美之詞,曾多次評價道:「阿貝爾或許是灣區最棒的機器人專家!」
4. 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當前人工智慧技術正處於飛速發展時期,大量的人工智慧公司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國際的大型IT企業在不斷收購新建立的公司,網路行業內的頂尖人才試圖搶占行業制高點。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過程中催生了許多新興行業的出現,比如智能機器人、手勢控制、自然語言處理、虛擬私人助理等。2016年,國際著名的咨詢公司對全球超過900家人工智慧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1世紀,人工智慧行業已經成為各國重要的創業及投資點,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總融資金額超過48億美元。
在人工智慧研究的過程中,機器學習是行業研究的核心,也是人工智慧目標實現的最根本途徑,是當前人工智慧發展的主要瓶頸。有關於機器學習問題的研究是行業研究的重點,無論是融資金額,還是公司的數量都明顯超過其他研究內容。
近年來,發達國家對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究更加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及技術,比如,美國政府2013年在先進製造業中投入的國家預算達到22億美元,其中,國家機器人計劃是重要的投入方向之一;2016年,日本政府開始執行「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其中,將「超智能社會」的研究作為重點,2016-03,韓國政府明確提出未來5年將投入1萬億韓幣在智能信息產業領域開發、產業生態培育等方面。
與歐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關於人工智慧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但發展比較迅速――2016年,國家科技部、發改委及其他有關部門明確提出《「互聯網+」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就人工智慧的發展問題提供了眾多支持。目前,雖然我國人工智慧產業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但行業在中文信息處理、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生物特徵識別等技術領域都擁有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在智能識別、核心演算法等方面已經能夠與歐洲發達國家相媲美。
3 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趨勢
人工智慧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它在未來的發展問題是該學科有關研究人員討論的重點,從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說,未來人工智慧可能會朝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3.1 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人工智慧本質上是模擬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雖然未來的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但總體而言,並不能完全與人類的思維保持一致,人工智慧主要還是為人類服務為主,比如北京明洋盛世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雲應AI智能語音機器人,專為電銷、客服而生,它就是通過大腦神經演算法模擬,可以像真人一樣給客戶打電話介紹並推銷自己的產品,主動將意向客戶分類,後方便我們去跟進,雲應AI機器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可以不休息,不會因客戶態度而影響心情和銷售,可以快速的篩選出意向客戶,幫助企業提高效率、節省人工成本,讓電銷公司不再為,招人難、留人難、培訓難、人員銷售話術水平參差不齊而發愁!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以免過分依賴於人工智慧。
3.2 與人類平等
一旦人工智慧具有人類的基本特徵,它們擁有自己的感情,人類就不能將其作為自己的所屬物,肆意地要求人工智慧為自己提供各種服務,否則,必然會掀起一場關於人權的爭論。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可能會與人工智慧處於平等地位,從物種進化理論而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也就意味著人類中學習能力較弱、對環境適應性較差的在未來的演化過程中會被大自然淘汰。與人類相比,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非常強,人類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著許多消極心理,比如懶惰、依賴性強,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比較容易被人工智慧淘汰,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挖掘自身的潛力,才能夠維持與人工智慧的平等地位。
3.3 毀滅人類
任何科學技術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風險,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無法預測的質變,導致人工智慧擁有與人類完全一致的思維方式,超過人類的智慧,易出現違反人類道德但與邏輯相符的情況。這必然會對人類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危機。現階段,許多科幻電影中都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劇情,面對高智慧型的人工智慧,人類完全處於下風,最終可能會導致人類滅絕。比如,電影《終結者》《機械公敵》中智能機器人試圖取代人類;VR(虛擬現實)游戲系統賦予游戲的主機AI系統,過於智能化的系統,可能將人類困在VR世界中無法返回現實。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即人類依賴於人工智慧的便利,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最終導致許多基本的生產能力喪失,導致人類毀滅。
綜上所述,人工智慧屬於全世界科研發展的前沿技術,發展過程中與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精密製造技術、互聯網技術密切相關,對各行業、各領域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在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要認真、深刻地研究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5. AI智能機器人賺錢真的存在嗎
在新世紀隨著人工智慧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設備被研發出來。而在眾多智能產品里,電話營銷機器人為很多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使用電銷機器人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也有不少人還不是特別了解電銷機器人,在工作中起到哪些作用,可以為企業帶來的好處。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電銷機器人就是可以通過真人式模擬銷售,和客戶進行交流的智能產品,是企業營銷推介的重要方式。
現在有不少企業的電話銷售崗位遇到招不到人,招人難的情況,因為大部分人不願意從事電銷崗位。然而電銷工作比較繁重,又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但是由於招聘難,招不到人,再加上人工工作效率較低,很容易遇到拒接電話的情況或不接電話,空號,關機等情況,企業就很難在這方面順利開展工作,因此企業在銷售環節也將會寸步難行。
所以企業選擇使用電銷機器人,以上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先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主要兩點:
1.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降低成本:電銷機器人是語音識別自動對話交流,它可以避免人工電話銷售存在的情緒波動、專業知識不足、溝通欠佳等缺點,電銷機器人平均一個埠每天可以打800-1200個電話,遠遠超過電銷人員,並且可以快速完成意向客戶的篩選和分類。不僅為企業解決招人難的問題,還可以為企業降低人員成本。
2.可以不用擔心人員流動:電銷人員流動量很大,有很多銷售人員電話打多了,出現了,被拒接等一些情況,導致銷售人員流動率較多並且增大。企業使用電銷機器人就可以不必擔心人員流失問題,不僅如此還能為機器人不斷進行更新,來補充工作上的內容,還能免去員工培訓。電銷機器人既能為企業節省成本,還不用擔心人員流失,勉強員工培訓工作等
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電話營銷機器人。
很多人對電銷機器人存在著幾個誤區:
1、會威脅人工電銷的位置,取代人工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電銷機器人的工作方向是高效率的幫助篩選意向客戶,後面再由人工電銷精英進行回訪,而不是真的一個公司只有電銷機器人,沒有人工。
試想你有一萬個號碼,其中可能只有幾百個精準客戶。人工撥打如此大量號碼的枯燥程度可想而知,而把這種簡單重復的工作交給電銷機器人即可,後續更有價值的回訪轉化工作再由人工電銷精英來完成,投入成本低了,成單率反而高了。
2、電銷機器人真的有說的那麼神奇?
這個並不是神奇不神奇的概念,而且科技的力量。
十年前的你會料想到十年的現在AI的飛速發展嗎?AI掃地機器人、AI音響、AI家居…AI電銷機器人只是人工智慧在電銷領域的一個落地應用。
3、電銷機器人是真的機器人嗎?
當然不是,電銷機器人的稱呼只是一個形象的概念,只是一個類人的稱呼,電銷機器人更多的可以理解成一套軟體系統
6. AI創作時代來臨,未來的AI領域投資機會在哪裡
在我看來未來AI領域的投資機會應該是在家居方面,特別是一些智能的家居機器人會比較的受大家的追捧。其實這一點從目前的市場發展狀況就可以看出,大家會發現現在在進行家裝的過程之中,大家除了硬裝之外更加關注的就是軟裝。比如說全屋互聯,智能機器人的存在可以幫助大家更加便捷的去享受我們的生活,在家裡面的時候獲得更好的一個體驗感受。
由此可見,大家對於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是在不斷的提升的,那麼市場也會緊隨著大家的這一種需求而變化。因此未來的AI投資的領域應該集中在家居方面,致力於為大家打造一個更加溫馨舒適的家庭環境,我相信這方面的投資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7. 人工智慧最有前景公司有哪些
由於本人目前混安防行業,對安防行業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還是比較了解的。
安防行業目前主要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是人臉識別,可以說人臉識別幾乎是人工智慧領域率先大批量應用落地的,因此我們這里就說說人臉識別吧。
一、從AI演算法方面來看有哪些偉大的公司
1)商湯科技
商湯科技(SenseTime)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原創技術,通過研發視覺技術,賦予計算機視覺感知和認知的能力,商湯科技在人臉識別、物體識別、圖像搜索、智能監控領域都有布局。
當然三巨頭在AI的其他領域或多或少的都有涉足。
結語
人工智慧作為當前相當熱門的領域,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但無論如何,人工智慧的發展都離不開三大核心:演算法,大數據和硬體資源,具體可以參考我的頭條號文章:淺談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的三駕馬車
不過就拿人臉識別來說,演算法公司比如商湯科技,他們有優秀的演算法,仍然無法一家獨大,因為他還缺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一般是非常難獲取的,它就是“大數據”,由於商湯是中國企業,正好中國有著最大的人臉庫,有著這一本地化優勢的商湯等AI演算法企業,可以說讓中國的人臉識別應用落地應用已經非常成熟,也因為如此,中國將會變得越來越安全。
不過如果商湯等企業想要走出去海外,恐怕他會遭遇海外本地AI演算法企業的阻擊,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人臉數據並不會輕易的給其他國家的。
所有說,AI的終極戰爭恐怕會在“大數據的”爭奪上展開,誰握有大數據,誰將有發言權。
8. 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投資機構10強榜單是
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公司共有709家,36氪梳理了其中獲得融資的349家創業公司,向74家投資機構發出調研邀約,通過比對資料庫和調研數據,從投資項目數量、投資金額、項目參與度(領/跟投)、投資判斷力(項目估值/進入下一輪比例)等重要維度,評選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投資機構10強(註:本次評選中資料透明度和可信度是作為初級篩選被投企業的重要維度)。
明勢資本
代表項目:車和家、李群自動化、知覺科技
獲獎理由:明勢資本在人工智慧領域下捕獲的20餘個項目,涉及晶元、深度學習等基礎技術,也覆蓋到了人工智慧各場景下的終端產品。他們深耕並用資本投票這個極有未來價值的領域,為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助力作用。
源碼資本
代表項目:今日頭條、趣店集團(趣分期)、車和家
獲獎理由:源碼資本堅信人工智慧是如今時代最激動人心和最具變革性的機遇,相比純粹的底層技術,他們更擅長抓住那些能提供應用層的行業解決方案的平台級公司,在垂直行業中找到價值創造點,真正做到了以資本為撬動,讓「智能+」為行業賦能。
英諾天使基金
代表項目:臻迪科技 、Novumind 、智行者
獲獎理由:英諾天使基金秉承「投資創新、成人達己」的信條,深耕人工智慧領域,尤其在機器人領域成績出色。明星項目包括智能機器人新秀臻迪科技、人工智慧計算平台異構智能(Novumind),是人工智慧領域天使投資的絕對領跑者。
雲啟資本
代表項目:Roadstar,擎朗機器人,Robby機器人
獲獎理由:成立3年、近50個項目,雲啟資本將絕大多數注意力交給了雲計算、大數據和智能相關領域,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尤為出色。研究驅動投資,布局養成格局,雲啟資本,助力人工智慧創業者接近宏偉夢想。
真格基金
代表項目:依圖,出門問問,馭勢科技
獲獎理由:真格基金是最早關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機構之一,在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智能醫療等領域十分活躍,在天使輪投資了依圖科技、出門問問等明星項目,是人工智慧領域名副其實的獨角獸捕手。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僅按機構名稱首字母排序
9. 是顛覆還是創造,人工智慧如何做到賦能營銷
從2016年的AlphaGo開始,有關人工智慧的討論,就從未有所停歇。人工智慧對於我們,到底是一場顛覆,還是一種創造?
凱文.凱利說過,「人工智慧和數字技術的可以讓產品更智能,但也會提供給我們一種全新的服務,這種服務是我們以前並不覺得需要的。」這句話很簡單的詮釋了人工智慧與生活結合的意義。
人工智慧的本質在於「智能」兩個字,通過產品、服務和應用的智能化,賦予了很多行業新的能量,這絕不是顛覆,而是創造。那麼,從廣告營銷的角度看,人工智慧的創造性,能夠為「智能營銷」帶來何種改變?
人工智慧大環境下的營銷變革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在一個大時代的前端,雖然AlphaGo並不足以開啟人工智慧的時代,但它讓整個人類社會意識到了人工智慧擁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
根據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羅蘭貝格統計,去年全球人工智慧融資總額達49.68億美元。預估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30610億美元。同時,金融、醫療、汽車和零售行業的應用場景相對成熟,這說明,距離人工智慧社會的到來其實並不遙遠。
而從應用的角度看,人工智慧也已經悄然走到了我們的身邊。比如智能的導航,就是最標準的智能化改變出行方式的案例,同時早教機器人和老年陪伴機器人的出現,則讓人工智慧多了一些人性的溫度。從智能門鎖到智能家居,智能化的產品和工具,其實早已服務於千千萬萬的用戶。
在我看來,這就是智能時代典型的表現,在潤物細無聲當中,改變行業。
目前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在各個行業得到應用,數字營銷行業也不例外,結合人工智慧,各種營銷工具將變得更自動化、更智能化,最終必將形成整合各種營銷工具和方法的數字營銷生態平台,通過人工智慧所具備的深度學習和數據積累,可以與用戶進行近似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帶來非比尋常的體驗。
我們知道,互聯網帶來了體驗的時代,過去更多談的是產品的體驗,實際上營銷作為一種服務和品牌與用戶溝通的方式,更需要打好體驗牌。互聯網營銷本質是是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導致廣告針對性的推送給消費者,但是現在無創意的生硬廣告植入雖然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但是卻忽略了用戶體驗。
將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和技術應用於營銷實踐當中,以用戶體驗為核心追求,這勢必會帶來智能營銷的行業變革,例如360人工智慧在營銷領域的應用就針對這種現狀,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在視頻廣告上做出了建樹,與圖文和音頻相結合,拓展了信息承載的形式和傳遞的方式,適應了不同的商業場景,不僅提升了體驗,也創造了更佳的效果。
智能技術賦能營銷,核心是精準和效率
李開復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人工智慧發展的第一階段是任務性的,在單任務領域超越人類,通過工具性產生井噴的雲應用,讓更多領域實現人工智慧帶來的效率優化。
沒錯,在營銷與智能結合的時代,最大的創造就是效率的提升。
我們知道,從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直郵營銷、電話營銷,再到互聯網時代的電郵營銷,其目的都在於找到具體用戶,並盡可能的讓營銷的指向精準。那麼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和碎片化的時代,這些簡單的指向性營銷方式明顯效率更低。
360首席科學家顏水成教授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消費者對場景化、定製化信息的需求更加強烈,傳統生硬的商業廣告無法最大化吸引消費者,人工智慧的發展為更加精準高效的營銷提供了可能。
從國際到國內,眾多互聯網巨頭都開始紛紛試水智能營銷。例如,HubSpot同樣快速跟進AI能力的建設,發布了應答機器人應用GrowthBot,讓用戶可以不用谷歌,就能直接獲得跟品牌營銷有關的答案。這是人工智慧機器人在營銷端的典型應用。
在國內市場,去年小米發布「4M」智能營銷體系(moment,media,matching,measurement)。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場景的感知捕獲用戶需求,以大數據實現精準的匹配,用最優的媒體表現,在最佳時刻觸達用戶,最後帶來更可靠的實效衡量。
而回到一直處於市場前沿的媒體平台也做了相當多的工作,比如新媒體營銷工具「魯班」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智能營銷時代,人工智慧技術的意義就是賦能,為品牌商賦能,更准確的找到用戶的需求痛點,並讓廣告效率實現最大化。
在這些智能營銷工具中較為突出的是360營銷推出的OCPC工具。移動端效果廣告多以CPC競價為主,存在效果不穩定,成本難控制和轉化量不夠的難題。而360OCPC通過積累轉化數據和智能投放優化,解決了兩個核心的技術問題:轉化率預估和動態出價,來做到為品牌商賦能。
不難發現,這些智能營銷的工具立足點,都在於用智能化的技術,從大數據中挖掘用戶需求的痛點,找出具體的演算法,並形成標准化的工具,對廣告主進行賦能。
智能營銷之所以能夠被各大巨頭所關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其實,每一家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本質上都是一家成功的技術公司。
周鴻禕曾說過,「360的人工智慧團隊已經耕耘了三年,也在一些國際的人工智慧、人臉大賽上獲得過獎項。」360這家公司從不盲從於風口效應,所以360一向認為人工智慧不能夠脫離具體的業務而抽象地去做,必須要建立在具體的業務當中。所以,360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來賦能智能營銷,其實正是360利用自身的大數據優勢,和人工智慧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的一次水到渠成。
文/鄭凱
科技正能量,推動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