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稅收返還融資

稅收返還融資

發布時間:2022-12-15 07:17:17

A. 財政融資的定義、性質以及案例分析

財政融資的定義、性質以及案例分析

財政資金來源的性質和財政資金運用的范圍決定了財政融資具有不同於其他融資方式的特點。那麼財政融資是什麼?性質是如何的?

什麼是財 政融資

財政融資是指財政部門作為資金的供給者,向資金的需求部門——企業融出資金的形式與方法,或者說,是指需求資金的企業向國家財政,包括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以吸收投資或政策性放款(政策性銀行、財政信用機構)等形式獲取資金。另外,廣義的財政融資,還應當包括通過國家稅務部門給予符合政策的企業以稅收減免或返還等方式使企業所獲得的資金,以及其他一切使企業由於享受某種政策優惠與扶持所獲得的資金。

財政融資的性質

財政融資由於其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的獨特性質,決定了財政融資具有與其他融資方式截然不同的性質:

1.財政融資既具有無償性,又具有有償性,但以無償性為其本質特徵。財政資金的來源主要有稅收收入、國有企業收入、公有財產收入(包括土地、森林、礦山、河流等)、行政收入(包括規費、特別課征、特許金和罰款)、公債收入等。財政收入的來源和運用,反映了國家憑借其權力參與社會分配的實質,從而體現了其既有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有非強制性和有償性的特點。這也決定了財政融資的有償性與無償性,但無償性是主要的,有償性只是輔助和次要的。

2.財政融資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國家財政資金,無論是國家預算內資金,還是預算外資金,都要根據國民經濟計劃的合理安排制定資金收支計劃,反映財政年度內資金的來源、去向及其收支額。預算內資金一般實行指令性計劃,預算外資金實行指導性計劃。它們最終都列入國家的綜合財政信貸計劃。國家計劃的各種投資性貸款是通過制定的各項投資政策實施的,企業要想獲得國家計劃安排的資金,必須要使自己的融資活動符合國家政策的要求。

另外,國家在稅收上制定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往往都體現了國家對某些產業或地區的政策性傾斜。又如國家政策性銀行發放的貼息貸款,同樣反映了國家的政策性資金投向,這也是國家利用財政融資的方式來引導企業的投資方向。

3.財政融資的主要作用應該是提供由於「市場失靈」而需要由政府承擔投資風險的公共產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由國家財政統收統支的投融資方式已經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政企分開,產權明晰,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現代企業制度正在逐步建立。這樣一來,財政資金的運用,主要應該是為履行經濟職能而提供公共產品和勞務。西方「公共產品」理論將經濟分為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私人部門提供的產品稱為私人產品,公共部門提供的產品稱為公共產品。公共部門和公共產品的存在,是由於經濟在運行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市場失靈」現象,這時就需要公共財政來進行彌補。這些領域可以分為幾大類,比如純公共產品類,即某人對這類產品的享用並不減少其他人的消費,像國防、公園等就屬此類公共產品;再如具有顯著外部性的產品和勞務,這一類公共產品有公路建設、污染治理等。可見,財政資金的運用是有限定范圍和條件的,但又是任何其他融資方式所無法替代和不可或缺的。因此,財政融資的主要作用是由政府承擔風險,降低企業和居民投資的市場風險,這是財政融資的一個顯著特徵。

財政融資有哪些優缺點

財政資金來源的性質和財政資金運用的范圍決定了財政融資具有不同於其他融資方式的特點。由於財政融資有特定的使用條件和適用范圍,因而它只能作為特定企業的融資選擇。

財政融資方式與其他融資方式不同,它具有以下一些優點:

(一)資金使用的無償性和低廉性

對於公益性項目的財政撥款和通過被授權機構進行國有資產投資的資金,企業可以無償使用;獲得財政投資的企業和項目可以將財政融資作為自有資金或資本金注入;行業專項建設資金可以說是一種「准財政」,也有類似的特徵;對於財政信用投資,如「撥改貸」和政策性銀行貸款,是一種政策性低息貸款,其利率遠低於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資金使用成本低;企業享受政策性優惠所獲款項,同樣相當於一種無償使用的資金。

(二)資金使用期限長

財政投資資金一般來說是無限期使用的,即使是財政信用融資,期限也最短要達3—5年,長則1艫_20年,遠比一般銀行貸款期限長得多。

(三)資金來源穩定可靠

國家財政每年要根據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和今後建設的需要,通過國家預算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籌集起相應的資金供建設使用,保證了納入國家預算支出計劃的投資項目具有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其轉移流動的可能性很小。同時,對於地方政府來說,由於地方財政收入一般也相對穩定,這也保證了企業向地方財政融資的資金來源。另外,當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時,國家和地方政府只是把企業原應上繳的資金退還給企業,因而不存在融資渠道不暢的問題。

(四)資金渠道多樣化

企業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得國家財政投資或貸款,包括國家部委安排的國家預算內投資或貸款,地方政府管理的地方預算投資或貸款以及主管部門的預算外投資或貸款。雖然這些投資和貸款的名目繁多,但只要企業的投資項目本身符合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要求,就有可能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多方面財政融資的支持。

當然,盡管財政融資具有上述多項好處,它也存在一系列缺點:

(一)資金運用的指令性較強

國家財政投資的絕大部分是用於根據國家的計劃安排的大型重點骨幹工程。國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將必須建設的指令性投資項目納入五年計劃和年度投資計劃,再根據主客觀條件及人力、物力、財力的可能性,從宏觀上制定建設總規模、投資方向、投資結構、地區布局以及重點骨幹項目的建設地點、投資額度、建設進度等。國家財政一般要按照這些指令性計劃對項目投資進行分配,因而企業對這部分融資的使用也必然是指令性的。

(二)資金管理的集中性

財政投資使用的指令性,決定了對這部分資金管理的集中性。我國財政預算安排的投資一直集中在國家和省兩級,省以下地區所需的建設資金,一律都納入省級財政預算。因為這些投資一般都用於重點、骨乾的大型項目,所需投資量大,所以只有靠在全國或全省的范圍內,集中財力並統一管理使用才能完成。否則,必然造成資金分散,難以完成重點項目和骨幹項目的建設。

(三)財政融資的特殊性

因為企業需要滿足國家政策的特殊要求,所以企業的經營決策也難免要受到國家的干預。一般來說,能夠獲得財政融資、得到國家財政投入的難度較大,特別是那些無須償還和不付利息的財政撥款資金。由於資金供給量有限,因而獲得難度特別大,只有一些公共產品項目和國有重點企業才能獲得。由於這類企業的產權基本都屬於國家,國家對企業的投資往往與政府的政策導向有關,企業經營決策就難免要受到國家的干預。在股份制企業中,國家作為控股或參股股東,對股權或投資的設置j確認、運作和收益管理都有一系列的特殊規定,企業在行使法人財產權時,必須要符合這些規定,滿足國家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在企業內部要建立規范的國有資產股權代表責任制。

(四)財政信貸針對性強

國家政策性銀行貸款或財政信用投資針對性都很強。首先,這部分資金是針對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某個薄弱環節,即所謂「瓶頸」部門。例如,用於節能項目的財政貼息貸款,就是因為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國家如不優先支持其發展,就會阻礙其他部門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其次,這部分資金是針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部門,例如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由於這些部門的發展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主導和「龍頭」作用,因而國家有必要對這些部門給予優先支持,如對汽車、逋信等國家支柱產業的政策性貸款。再次,這部分資金是支持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從事國家列入重點發展和扶持計劃的新產品開發。最後,是國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各級主管部門根據系統內的全局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優先安排的一些預算外資金貸款或撥款,比如某旅遊城市對城市綠化和市容改造工程的財政撥款。

財政融資的法律特徵

(1)有償性。財政融資是政府採取有償的手段來運作,都是要求償還或給予投資者回報的。

(2)政策性。財政融資以國家為主體,按照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標進行資金投放,明顯地負載著政府的特定政策目標和意圖。

(3)安全性。財政融資是有償的,其運作往往有政府參與其中,甚至有政府的履行擔保,對於投資者來說,這種投資是相對安全的。

(4)補充性。在現代稅收國家,國家的財政收入仍然以稅收為主,財政融資處於補充的地位。

財政融資的種類

根據前面財政融資內涵的界定,就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財政融資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預算內撥款融資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財政採取統收統支的形式分配資金,在那一時期,財政支出基本上採取無償撥款的形式。但是,自從經濟體制改革以來,特別是1994年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方案出台後,明確了以後只有科教文衛、國防、行政等公益性事業和項目才實行預算內撥款。這樣一來,從融資的角度來說,能夠符合國家預算內撥款的企業就被限定在一個很窄的范圍內,能夠獲得此類資金的數量也極為有限。

(二)財政貸款融資

包括「撥改貸'和財政信用由於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實行無償撥款方式暴露出一系列弊端,因此,為提高企業的經濟責任感和資金使用效益,從1979年開始,國家就在部分省市試行財政基本建設「撥改貸」的辦法,到1985年已全面實行「撥改貸」。然而,這一方式到了1996年基本也已停止,改為國家投資,即「貸改投」。

(三)「貸改投」融資

由於「撥改貸」仍然沒有解決傳統體制下企業在資金融通上吃國家「大鍋飯」的局面,尤其是在稅前還貸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為適應深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法人責任制和項目資本金制度,要求國家對國有企業和建設項目要注入資本金,即進行財政投資。但在實行「政企分開」和「政資分開」的情況下,國家財政投資要通過授權有資格代表國家的投資公司、資產經營公司、企業集團等機構來進行。

(四)政策性銀行融資

這里把政策性銀行貸款納入財政融資,是因為它與商業銀行不同:商業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政策性銀行並非以盈利為目的,而是要貫徹政府經濟政策(比如產業政策)的意圖和要求,其資金投向主要為國家扶持和重點發展的產業和項目,這部分貸款利息極低,甚至完全貼息。

(五)預算外專項建設基金

這是指國家為加快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發展,將鐵路、公路、航空、電力、郵電、通信等部門提價後徵收的資金,作為本行業投資建設的專項基金。這是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財政補貼

這是指國家為了實現特定的政治經濟目的,向企業提供的無償補助。它是財政無償撥款支出的特殊形式。應該說,財政補貼屬於轉移性支付,但和一般轉移性財政支出又有所不同,因為它是與相對價格結構相聯系的。我國的財政補貼名目繁多,企業如能恰當運用,可以融得相當一筆資金。

(七)政策性優惠融資

近些年來,國家採取直接投資的方式新建企業或向已有企業注資已越來越少。而通過制定各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投資的做法越來越多。應該說,這種轉變是適應我國經濟由計劃調控向市場調節轉變的必然結果。比如,國家和各地方政府制定了有關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各項政策性優惠,包括稅收減免、財政貼息以及在土地、進出口等多方面的優惠,通過政策性優惠,國家和地方政府旨在扶持這類企業的發展,而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則相當於獲得了一筆無償使用的資金,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流動資金,而且有利於企業調整資產負債比例,優化企業資本結構。

應該指出的是,政策性優惠融資還包含一類間接的融資方式,常常不被人們所注意。如果企業能夠充分利用,其獲益是相當可觀的。比如企業兼並政策,國家在相關規定中,對符合一定條件的被兼並企業,可以享受稅收、負債等多方面的優惠政策,這相當於合並的企業雙方都得到了一筆返稅資金或償債資金,這一方面加大了合並企業雙方的合並動力,另一方面對於處於困境的企業盡快擺脫困境起到了減輕包袱的作用。

財政融資的經濟效應分析

1.在增加支出的同時保持稅收不變

在存在閑置資源的經濟中,財政支出的增加將引起總產出較快地增長,政府稅收會相應地增加,民間的收入也會增加,因而儲蓄增加。政府部門的支出增加一般對民間支出的影響較小。

當經濟處於充分就業狀況時,政府支出的增加將引起物價上升,政府的債務融資使利率大幅上升,擠出了民間的支出。貨幣融資將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

2.在減少稅收的同時保持政府支出不變

政府減稅將增加私人部門的收人,因此產生的財政赤字通過貨幣融資或債務融資來彌補。貨幣融資使利率下降,對總產出產生了收入效應,債務融資使利率上升,私人部門不僅增加了投資品種,而且獲得了國債利息收入。

不管是債務融資或貨幣融資,都有一定的`約束條件,不可能無限制地長期使用下去。當經濟中出現通貨膨脹的苗頭時,最好通過從國外引進資源,消耗外匯儲備來彌補赤字。

財政融資的經濟績效

財政融資的經濟績效不僅表現在為企業或項目提供一筆來源穩定可靠、使用期限長而成本低廉的財政資金,更重要的是,從全社會資金融通和經濟發展的角度,它表現在其對資源優化配置和宏觀調控的職能。

1.彌補「節場失靈」,提供公共產品和勞務

由於經濟生活中存在著「非競爭性」、「非相斥性」和「外部性」等問題而導致「市場失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投資或貸款的作用就在於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和缺陷,進行資源配置,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勞務。例如對國防、公安、公共衛生等公益性事業的投資;對消除經濟發展「瓶頸」的基礎產業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對那些社會效益好,而自身經濟效益不太高,無力承受正常貸款利息的項目,或者一些資金需求量大,還款周期長,商業銀行不願承擔的項目進行政策性貸款等。

2.貫徹產業政策,調整國民經濟結構

國民經濟的發展同財政支出,從而同財政投資有密切關系。經濟結構決定財政支出結構,財政支出結構又反作用於國民經濟結構。財政支出的時間、數量、方向與國民經濟的規模、結構、速度有直接關系。財政投資結構的不同直接影響到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及其內部結構合理化的形成。因此,財政投資通過貫徹國家產業政策決定投向,從而不斷調整國民經濟結構,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3.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宏觀調控的作用

財政是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作為財政支出中重要內容之一的財政投資也必然參與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財政投資,無論是撥款,還是貸款形式,都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結構、規模和速度的調控效應。而且,財政投資與銀行信貸的投資互相配合,可以使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財政融資案例

案例分析一

W公司是所在市的一家大型汽車生產企業,由於產品升級換代的需要,現在欲籌集8000萬元用於生產線的技術改造。由於資金量較大,公司內部無法籌集,於是財務部提出到銀行借貸。但公司技術部負責人得知,汽車產業不僅被列為國家支柱產業,而且最近又被列為該市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因而可以享受薊一定的政策性優惠。所以技術部提出,向市政府申請貼息貸款6000萬元,用於技術改造,不足部分公司內部解決。經過充分准備材料和多次匯報,市經貿委很快給以答復,決定從2.5億元的市技術改造專項費用中拿出6000萬元,以無息貸款方式支持W公司的技改項目。此外,在經貿委到公司考察工作期間,發現W公司技改項目需要擴征土地,而土地擴征申請遲遲未得到有關部門的批准,遂主動協調,順利獲批,於是,W公司的技改項目得以順利進行。這樣,W公司生產的輕型汽車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從以上案例我們看到,如果企業能夠獲得財政融資,那麼,對企業長遠發展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企業要獲得財政融資,一般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獲取較全面的財政融資信息

國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公布有一系列政策性撥款、貸款、稅收減免等各項政策文件,企業首先應該要注意收集這些政策性文件,並要認真學習,真正領會政府的意圖,做到心中有數。比如上面的案例中,如果技術部沒有了解到政府的有關文件,公司就可能會直接向銀行貸款,那樣的融資成本則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二)對號入座,或者「順其所為」

由於每年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類文件很多,這就要進行分類,更重要的是取我所需,重點留意與本企業相關的產業政策、科技開發政策等,然後對號入座,看看自己的企業可能在什麼地方符合國家政策支持的條件。如果同政策要求相比,基本符合但還有一定的差距,這時就要進行比較,如果企業投入一筆很小的費用就可達到獲得財政融資的條件,其融資總成本小於其他融資的成本時,就有必要使企業在某些方面得到進一步完善,即「順其所為」。「順其所為」的另一層含義是,按照政府的意圖去投資,比如上新項目,就要考慮所上項目是否符合國家政策,是否可以享受到一定的財政融資,企業應該順著國家政策的引導而為,這樣,企業受益,國家也受益。以前面的案例為例,W公司的產品符合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政策,而且技術改造也在享受國家政策扶持條款之列,這樣通過「對號入座」,該公司順利地獲得了一筆財政融資。

案例分析二

星源公司是一家小型民營化工企業,產品滯銷,經營困難。這時,公司所聘請的幾位年富力強的工程師提出開發一種新型環保產品。但公司資金緊張,難以保證前期研製開發階段的費用支出。由於公司知道環保產品屬於國家重點扶持項目,於是,公司找到了市科委請求幫助。科委要求公司上報有關產品開發的詳細計劃和進展情況,如果符合條件,可以得到10萬元的科技三項費用撥款,如果產品開發成功,無須償還,而且,一旦產品能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還能得到數百萬元的國家貼息貸款。但此時公司對這一新產品的研製尚未開展,這就無法籌措到這筆財政融資。最後,公司決定,節省一切開支,先拿出5萬元作為新產品研製的前期投入。很快,幾位工程師就取得了新產品研製開發的初步成果,經過認真的材料准備,這一環保新產品研製開發項目報告獲得了市科委的批准,首批撥款10萬元,同時,科委還承諾如進展順利,還可得到進一步資助。兩年以後,這家小型民營企業的新型環保產品開發成功,並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獲得低息貸款800萬元。又過1年,星源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銷售額逾億元,利潤數千萬元的高科技環保企業,公司股票即將上市流通。

主動爭取,勤於跑動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政府的職能正在由原來的管理為主變為服務為主,因此,認真履行政府各項職能,為企業服好務,這已成為各級政府的一項主要任務。對於符合財政融資條件的企業來說,應該把握機會,積極主動爭取,多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申請。有時可能由於政府部門領導不十分了解企業情況,會影響財政融資的開展,這時企業就要勤於跑動,並主動邀請主管部門來人多到企業進行考察。從上面的兩個案例,我們也可以看出,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來,只有企業積極爭取,充分准備,才能用足用好政策,獲得財政融資的益處。

;

B. 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與稅收政策

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與稅收政策匯總

有關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和稅收政策匯總的知識,大家知道有哪些?下面是我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直接融資租賃

1)出租人會計處理

“營改增”後,融資租賃企業開始適用增值稅,購買設備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應當確認增值稅銷項稅額。目前,各融資租賃企業對於融資租賃業務主流的會計核算方法是:購買資產時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記入“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租賃開始日不確認增值稅銷項稅額,當收到租金時再確認當期增值稅。

假設某融資租賃企業(適用增值稅稅率17%)購入資產的價值成本為1000000元,融資租賃合同總額1500000元(不含稅),分10年等額償還。不考慮未擔保余值,租賃期滿後融資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方。

⒈購入設備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賃資產100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萬元

貸:銀行存款117萬元

⒉租出設備

借:長期應收款——應收融資租賃款150萬元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賃資產100萬元

未實現融資收益50萬元

⒊第一年收取租金,分配未實現融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17.55萬元

貸:長期應收款——應收融資租賃款15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中(銷項稅額)2.55萬元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8.14萬元

貸:租賃收入8.14萬元

⒋租賃期屆滿

租賃期滿後,租賃資產所有權轉移給承租方,出租方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2)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在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其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承租人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如果知悉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應當採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折現率;否則,應當採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折現率。如果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和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均無法知悉,應當採用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作為折現率。其中,租賃內含利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與未擔保余值的現值之和等於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費用之和的折現率。

初始直接費用是指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的過程中發生的可直接歸屬於租賃項目的費用。承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通常有印花稅、傭金、律師費、差旅費、談判費等。承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應當計入租入資產價值。(實務中不好明確確認的都計入了當期費用)。

承接上面案例

承租人:

第一步: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150000×10=1500000(元);

現值計算:每期租金150000元的年金現值=150000×PA(10期,8.14%),現值合計=1000187.26,現值大於公允價值(1000000)。因此,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為1000000元。

第二步:計算未確認融資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最低租賃付款額—租賃資產公允價值=1500000-1000000=500000(元)

會計分錄:

⒈從出租方租入設備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賃資產100萬元

未確認融資費用50萬元

長期應付款-融資租賃進項稅額25.5萬元(15*17%*10年)

貸:長期應付款175.55萬元

⒉支付租金,分攤確認費用

支付第一期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17.55萬

貸:銀行存款17.55萬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55萬

貸:長期應付款—融資租賃進項稅額2.55萬

借:財務費用8.14萬元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8.14萬元

3)資產折舊的計提

承租人應對融資租人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折舊政策

對於融資租入資產,計提租賃資產折舊時,承租人應採用與自有應折舊資產相一致的折舊政策。同自有應折舊資產一樣,租賃資產的折舊方法一般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了擔保,則應計折舊總額為租賃期開始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扣除擔保余值後的的余額;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未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了擔保,且無法合理確定租賃屆滿後承租人是否能夠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應計折舊總額為租賃期開始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2.折舊期間

確定租賃資產的折舊期間應以租賃合同而定。如果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將會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即可認為承租人擁有該項資產的全部使用壽命,因此應以租賃期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壽命作為折舊期間;如果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後承租人是否能夠取得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應以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壽命兩者中較短者作為折舊期間。

4)租賃期屆滿時的處理

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對租賃資產的處理通常有三種情況:返還、優惠續租和留購。

1.返還租賃資產

租賃期屆滿,承租人向出租人返還租賃資產時,通常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2.優惠續租租賃資產

承租人行使優惠續租選擇權,應視同該項租賃一直存在而作出相應的賬務處理。

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沒有續租,根據租賃合同規定須向出租人支付違約金時,借:“營業外支出”科目,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3.留購租賃資產

在承租人享有優惠購買選擇權的情況下,支付購買價款時,借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將固定資產從“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明細科目轉入有關明細科目。

經營租賃

1)出租人的處理

⒈出租人應當按資產的性質,將用作經營租賃的資產包括在資產負債表中的相關項目內,比如自用的建築物用於出租時,應將其從固定資產轉入投資性房地產。

⒉對於經營租賃的租金,出租人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按照直線法確認為當期損益;其他方法更為系統合理的,也可以採用其他方法。

⒊出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

C. 國家政府對中小企業有哪些補貼

國家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補貼政策:

1、支小再貸款: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於開辦支小再貸款支持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的通知》。正式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類別下創設支小再貸款,專門用於支持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同時下達全國支小再貸款額度共500億元。

2、所得稅優惠:財政部、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小型微利企業,無論採取查賬徵收還是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方式,凡符合小型微利企業規定條件的,均可按規定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包括企業所得稅減按20%徵收,以及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的,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並按2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3、發展專項資金: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科技部關於印發《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專項資金的宗旨是,貫徹落實國家宏觀政策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彌補市場失靈,促進公平競爭,激發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促進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專項資金綜合運用無償資助、股權投資、業務補助或獎勵、代償補償、購買服務等支持方式,採取市場化手段,引入競爭性分配辦法,鼓勵創業投資機構、擔保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支持中小企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4、支持小微文化企業:財政部、文化部、工信部發布《關於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對於小微文化企業的新的支持政策,將涉及市場准入、減輕稅賦、信貸支持等方面。其中,針對小微企業用水、用電、用氣、用熱等成本較高的問題,意見明確將商業用價變為工業用價,相關花費將由此降低30%左右。

5、小微企業貸款:銀監會出台《關於完善和創新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通知》,在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著力解決小微企業倒貸(藉助外部高成本搭橋資金續借貸款)問題,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同時,證監會也提出了資本市場扶持小微企業的十條意見,其中,「大力培育私募市場」和「擴大公司債券范圍」備受市場矚目。

6、緩解融資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具體包括以下十方面: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縮短企業融資鏈條、清理整頓不合理金融服務收費、提高貸款審批和發放效、完善商業銀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快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積極發揮保險和擔保的功能和作用、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3)稅收返還融資擴展閱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為了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業發展,經國務院批准,現就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政策通知如下:

一、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20萬元(含2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前款所稱小型微利企業,是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小型微利企業。

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第(一)項和第(二)項所稱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

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上述計算方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執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9號)第七條同時停止執行。

三、各級財政、稅務部門要密切配合,嚴格按照本通知的規定,抓緊做好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工作。同時,要及時跟蹤、了解優惠政策的執行情況,對發現的新問題及時反映,確保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D. 從國土管理角度解讀國發(2014)43號文件

10月2日,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即國發43號文。該《意見》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這不僅關乎地方政府舉債償債問題,還將影響到上萬家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發展和命運問題。

一、文件內容

《意見》共有七個部分,可以劃分為總體要求、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和存量債務處理三個重要方面。
首先,本《意見》的指導思想是建立「借、用、還」相統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有效發揮地方政府規范舉債的積極作用,切實防範化解財政金融風險,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建立規范的債務管理機制,而發揮積極作用、防範化解風險和促進健康發展則是其目的所在。要達到上述目的,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是「疏堵結合、分清責任、規范管理、防範風險、穩步推進」二十字方針。
其次,對於如何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管理,《意見》也給出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分別是加快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規模控制和預算管理、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和完善配套制度等四個方面。
通過明確舉債主體、規范舉債方式、嚴格舉債程序等措施,解決好「怎麼借」的問題;通過控制舉債規模、限定債務用途、納入預算管理等措施,解決好「怎麼用」的問題;通過劃清償債責任、建立風險預警、完善應急處置等措施,解決好「怎麼還」的問題。此外,完善配套制度則從完善債務報告和公開制度、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和強化債權人約束等三個方面,為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機制提供保障措施。
最後,為確保改革平穩過渡,《意見》明確提出妥善處理存量債務,既要確保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又要切實防範風險,並就相關的組織領導工作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如果說,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機制是長效制度,那麼消化存量債務,則是解決當前棘手的問題。《意見》還對妥善處理存量債務提出了明確措施:在清理甄別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基礎上,一是對地方政府及其部門舉借的債務,以及企事業單位舉借的債務中屬於政府應當償還的部分,納入預算管理。二是對企事業單位債務中不屬於政府應當償還的部分,要遵循市場規則處理,減少行政干預。

二、要點分析

(一)一個機制約束政府負債

《意見》提出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建立「借、用、還」相統一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對之前粗放式的政府債務擴張進行約束。
「借」明確了地方政府債務的舉借主體和形式。只有經國務院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的政府才可適度舉借債務,市縣一級政府舉債需要通過省級政府代為舉借,政府債務不能通過企事業單位等舉借。其次,地方政府舉債採取政府債券方式,通過發行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解決公益性事業發展的資金問題,此種形式已經非常接近美國市政債。
「用」嚴格限定了資金用途,並將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地方政府舉借的債務,只能用於公益性資本支出和適度歸還存量債務,不得用於經常性支出。政府債務要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硬化預算約束,建立起對違規使用政府性債務資金的懲罰機制。
「還」主要明確了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償債主體和應急機制。明確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在應急機制方面,在地方政府通過變現資源、壓縮開支等多渠道籌措資金仍難以自行償還債務的情況下,明確提出了地方政府要及時上報,本級和上級政府要啟動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和責任追究機制,切實化解債務風險,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這種安排,可在一定程度上防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盲目擴張。

(二)兩個思路解決債務問題

根據截止到2013年6月底的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我國中央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約20%,而地方政府債務佔比則達到32%左右,合計政府負債率約為52%,考慮到2013年6月後的增量債務,當前我國政府負債率正在逼近60%的國際安全警戒線。而地方政府還債的高峰恰恰就是2013年到2015年。另一方面,在當前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預計到2020年,城鎮化建設資金缺口達到42萬億,仍然需要舉借大量政府債務。
如何處理存量債務的問題,《意見》給出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置換」。拿什麼「置換」什麼?如何「置換」?由於之前的《預演算法》不允許地方政府舉債,導致地方政府債務多是間接持有,以融資平台的銀行貸款、城投債等形式出現,利率較高,並且正面臨償債高峰。目前,地方政府債務中需要被「置換」的,就是這些亟待償還的各類債務,尤其是銀行貸款。
要「置換」這些債務,在目前的情況下,一個選擇是在現有地方政府舉債機制下借新債還舊債。當地方政府具有了發行債券的權力以後,就可以直接發行債券,這屬於直接融資,利息較低而且期限更長。
「置換」舊債,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有兩個好處。第一,降低地方政府融資成本。以低息債務置換高息債務,減輕利息負擔。地方政府債券是以地方政府信譽擔保的資產,理論上說其風險僅高於國債,但遠遠低於企業債券。因此,其利率一般也比較低。所以,用地方政府債券置換銀行貸款有助於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資成本。第二,減輕地方政府短期還款壓力,解決了今明兩年還款高峰的問題。以長期債務置換短期債務,拉長還款期限,減輕目前的短期還款壓力。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時,可以根據其預期收支情況確定債券的期限結構,這就使其可以用期限較長的地方政府債券置換期限較短的其他債務,減輕每年的還款壓力。《意見》里明確指出,「對甄別後納入預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存量債務,各地區可申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以降低利息負擔,優化期限結構,騰出更多資金用於重點項目建設。」
新的建設資金來源問題,《意見》將公益性事業劃分為有收益和沒有收益兩種情況,通過賦予地方政府發債權解決這一問題,沒有收益的由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融資,通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償還;有收益的發行專項債券融資,以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償還。其次,推廣使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投資和運營,解決新的建設資金來源。

(三)三條界限劃分責權主體

《意見》明確劃分了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平台、政府與市場之間責權利主體間的界限。首先,實現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切割。《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央政府不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兜底,把中央政府從地方政府債務中隔離開來,避免了地方政府債務危機逼迫中央政府兜底從而轉化為國家債務危機的可能性。第二,實現地方政府和融資平台的切割。明確政府債務不得通過企業舉借,企業債務不得推給政府償還,切實做到誰借誰換、風險自擔。剝離融資平台公司政府融資職能,融資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債務。第三,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利用市場體系,使資金更好地在部門間、地區間、經濟單位間流動,得到有效配置。

三、融資平台公司未來何去何從

在城市發展的大背景下,作為特定時期中國特色的產物,融資平台公司自上世紀90年代組建以來,作為政府推進城市建設、改進民生的重要手段,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然而我們清晰地看到平台公司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尤其在經歷2009年的爆發式增長後,規模虛增、負債高、盈利差等問題凸顯,潛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近幾年的政策走向已趨近明朗,平台公司的路在哪裡,做如下解讀。

(一)融資平台存量債務處理

《意見》要求「剝離融資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資職能,融資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性債務」,平台公司的「代政府融資」職能將不可持續,意味著融資平台政府融資功能將被逐步剝離,這是中央對地方政府融資行為規范管理的持續,未來融資平台公司將會進行漸進式地調整、改造。
1、政府性債務的剝離。對平台公司的既有債務進行分類,按「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由平台公司舉債,實際投向公益性項目的債務,應由地方政府承擔直接償債責任,按《意見》要求,可依靠省政府代市縣級政府發行債券進行置換;由平台公司舉債,投向供水供氣、垃圾處理等可以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的准經營性項目的債務,可將債務和資產打包,由地方政府或平台公司作為主體進行PPP社會化運作,引入社會資本,化解債務風險;對於由平台公司自身運營和發展,及與公共服務無關的市場行為而形成的債務,由平台公司自行償還,政府不承擔兜底責任。
2、增強自身融資能力。《意見》明確「政府債務不得通過企業舉借,企業債務不得推給政府償還」,一直以來銀行等資金機構看重的融資平台「政府背景」將逐漸失去價值,政府背書、政府信用等將逐漸失去效用,未來平台公司將作為一般性企業,其融資能力將取決於有效資產、未來盈利能力等。例如江西省2014年9月出台的《江西省政府性債務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對融資平台公司債務,政府僅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說明平台公司債務將不再視作「無風險」。

(二)平台公司的發展轉型

平台公司是特殊時期的特有產物,具有生命周期。隨著城市建設高峰的過去,某些平台在完成了某個領域的投資建設任務後就應該歷史性地退出舞台,要麼關閉要麼轉業成為經營實體。而從改革成本和改革穩定性的角度來看,推動平台公司轉型是更佳方案。未來平台公司將會去平台化運營,作為一般性的競爭性和地方性國有企業存在,平台公司應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實現實體化、市場化和規范化轉變,參與市場化競爭。

1、宜涉足的領域

一是產業引導和國有資產管理,即按照地方政府產業布局要求,積極引導政府投資的方向,履行政府投資導向的職能,同時在公用事業、軌道交通、廣告經營、能源開發、地產置業以及文化旅遊、環保產業、金融服務等方面充分運作,規范企業經營,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是城市運營管理,即運用市場手段,對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如道路、橋梁等)、城市資源性資產(主要是城市土地)和城市無形資產(如廣場、道路冠名權)在內的城市資產開展的多種形式的經營管理活動,以提供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為目標,充分經營和利用城市基礎設施,發揮融資平台公司公共產品提供者和公共服務提供者的作用;
三是城市金融服務,城市的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銀行、金融機構的支持,平台公司作為地方性國有企業應著力打造金融板塊,可參股銀行與銀行聯姻,亦可涉足小額貸款、金融租賃、產業投資基金、擔保公司等多種金融業態,金融板塊將成為一些融資平台公司未來的經濟增長極,不僅能為其盈利能力注入新動力,還能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2、未來的發展路徑分析

雖然融資平台公司目前還無法做到完全撤出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但他們發展的腳步正在逐步遠離單純的政府性融資平台公司。在業務發展方面,平台公司應堅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向多元化、跨區域化發展,進一步夯實業務能力,並購和整合將成為平台公司發展的常態,生存下來的平台公司將以新形象和新境界展現在人們面前。

(1)跨區域發展方向

在融資平台公司的初步發展階段,公司的發展主要是在本地完成。而進入轉型階段之後,有能力的融資平台公司開始實施橫向擴張戰略。如通過整合城區近郊及各縣的各類中小水務公司、房地產公司等,實現規模經濟;利用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如工程管理等各種專用知識、技術,對區域外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工程代建、工程項目管理等業務。

(2)多元化發展方向

目前融資平台公司都在嘗試戰略轉型,一方面隨著其所在城市的發展,繼續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一級開發業務;另一方面積極投資實體產業,進行多元化發展。大多數融資平台公司的轉型選擇依然圍繞土地開發相關產業鏈,進行土地一級二級聯動開發。條件成熟時,融資平台公司可憑借地方政府獨特的資源、機遇,大膽進行非相關多元化的拓展,向產業投資、資產管理、金融控股、城市運營、城市旅遊等多元化業務轉型,不斷發展壯大平台經營性業務板塊,增強平台自我造血能力,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經營收益反哺公益性項目,減輕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

(3)縱向整合方向

依託融資平台公司既有的專業能力,積極在供水、污水、垃圾處理、燃氣等產業培育立足本地、面向市政公用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較大規模的集投資建設、運行管理、技術創新產業為一體的集團,帶動整個市政公用產業向集團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健康發展,大型產業化龍頭企業對市縣的行業性公司兼並重組等將為常態。

(三)平台公司的能力培養

1、理清與政府的關系

融資平台公司應釐清與地方政府的關系,根據市場規則,明確平台公司的服務提供商和地方政府的服務購買者關系,同時在債務和平台公司運作方面,對平台公司進行定位。

(1)債務方面

按照國務院及人民銀行、銀監會的要求,金融機構對融資平台公司項目逐個開展重新評審和風險排查,梳理落實貸款項目審批、項目資本金、還款來源和抵押擔保情況,地方政府在此背景下應針對融資平台公司的實際情況,採取有效措施,督導融資平台公司做到已發放貸款與具體項目掛鉤,落實項目資本金,為融資平台公司減輕債務包袱。

(2)做實資本

政策伊始,地方政府應盡快為融資平台公司注入有效可變現資產、特許經營權、稅收返還等以增加公司現金流覆蓋程度,做實資本金,為融資平台公司市場化運作提供資金基礎,實現既有債務與地方財政徹底剝離,也為地方政府職能轉型提供保障。

(3)資產整合與平台重構

對融資平台公司進行規范和重組,按未來公司的發展定位,對於與業務不相關的公益性資產、享受政策支持的項目等進行剝離,為平台公司減輕運作包袱;同時,根據業務發展需要,通過對區域內國有資產和資源的重組和整合,將城市資源和國有資產集中進行歸集,全力打造綜合性城建融資實業型平台公司,做大業務規模,培養專業能力。在此之上此外,積極探索區域投融資平台的協同發展,嘗試區縣平台整合和跨地市區域的平台整合。

2、規范企業運營

(1)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機構

融資平台公司需構建產權清晰、權責統一、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科學管理的法人治理結構,要推動融資平台公司由事業法人向公司製法人轉型,真正確立其市場主體地位,實現完全市場化運作。

(2)優化內部管理,做實管理基礎

充分考慮融資平台公司未來的職能定位、業務板塊等,設置合理的組織架構及授權體系,並清晰部門職能、崗位職責分工等,做實平台公司的內部管理架構,提高運營效率。同時,針對集團化運營的融資平台公司,應結合平台的職能定位、業務發展規劃等,對下屬參控子公司進行系統梳理並分類,針對性地設計管控模式,充分激活各子公司的發展動力。

(3)強化人力資源團隊建設

做好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多渠道市場化吸引人才,實現各方面人才在管理思想、經驗及發展潛力的合理搭配,形成既具有管理能力、又具有發展動力的人才團隊。注重人才梯隊的培養,確保引進的人才符合公司未來發展的要求。

(4)推進平台公司的改制

建立產權機制,通過管理層持股、技術入股、職工持股等手段,推動企業股權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革,激發內在活力。

四、總結與前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規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了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相關要求。5月20日,國務院轉批國家發改委《關於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意見的通知》(國發18號文),提出剝離融資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資職能。6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了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總體要求。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預演算法》修正案增加了允許地方政府規范舉債的規定。10月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全面部署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10月8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45號文),根據新修訂的預演算法部署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切事物都是時代的產物,在1994年分稅制改革和中國城鎮化建設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應運而生,對我國城市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時移世易,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原有財政體系下異軍突起的融資平台公司,在未來財政體系的變革下,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
雖然前行的道路還需要摸索,但方向已然確定。我們預測,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國家將出台政策,全面放開省級地方政府債券的自發自還。此外,國發45號文的出台有著非常強烈的信號指向,因為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我們認為財稅體制改革將在今明兩年取得決定性進展,並將在2016年基本完成,而對於地方政府性債務的規范管理和融資平台的職能調整,也將配合著調整到位。
當融資平台債=地方政府債=中央政府債的邏輯鏈條被斬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將失去地方政府的信用背書和土地財政的支撐,獨自面對市場的競爭。當然,這個轉變不是一蹴而就,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改變。對於政府融資平台而言,在適應國家政策調整的基礎上,未雨綢繆,早做謀劃,為未來成功轉型打基礎,這是當務之急。

E. 上海有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在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互聯網科技發達的時代,各行各業在不斷地涌現,特別是科技型企業更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展現在人們眼前,那麼正上海注冊一家科技型企業,有哪些財政稅收扶持優惠政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上海注冊科技型企業財政稅收扶持優惠政策吧。



一、創新基金

1、種子資金(實施細則另訂)

(1)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從事高新技術和高經濟增長性的產品研發、中試項目。

(2)支持經費一般項目不超過30萬元,重點項目不超過50萬元。

(3)、探索有償資助或投轉股的項目投入機制。

2、融資輔助資金(實施細則另訂)

(1)、旨在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遇到的貸款難矛盾,與銀行聯手運作。

(2)、單個項目貸款數額原則上下不超過企業注冊資金二倍,貸款期限一般為二年。

3、匹配資金(實施細則另訂)凡列入國家創新基金的項目,原則上按國家資助資金的10—20%比例給予無償匹配資助。

二、專利資助

1、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費,按實際繳納的費用資助。

2、授權發明專利的實質審查費,按實際繳納的費用資助。

3、發明專利的授權費及授權後第二年、第三年的年費,按實際繳納的費用資助。

4、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的授權費,按實際繳納費用資助。

5、在香港或澳門申請發明專利的,授權後每項最高一次性資助人民幣10000元。

6、申請國外發明專利的,每獲得一個國家的授權最高資助人民幣30000元,每項發明專利最多資助3個國家。

7、國內每項發明專利申請資助人民幣3000元,每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資助人民幣800元,每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資助300元。

三、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根據其綜合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及項目知識產權的具體屬性,在認定之後的一定期限內,由財政專項資金對其專項研發給予扶持。

經認定的創業投資公司,對其投資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和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余額超過凈資產50%,並且其他投資的資金余額未超過凈資產30%的,給予財政專項資金扶持。

F. 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

1、金融救助方案:危機爆發以來,主要經濟體「三管齊下」,從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方下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和非常規的政策,實施全面的金融救市方案;
2、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各國經濟刺激方案均包括減稅、增加公共投資等內容.財政政策是經濟刺激方案中的「猛葯」,也是「補葯」.短期內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有利於保增長、促就業、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維持社會穩定,從長期來看又可以扶持新興產業、加速結構調整.;
3、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表現出趨同的特徵。一方面,主要經濟體在危機之後均大幅度降低利率;另一方面,當利率降無可降之後,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均採取了「數量寬松」政策,通過購買金融資產,繼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4、產業發展政策:為了搶佔新的制高點,奧巴馬政府在新能源、環保政策方面較為高調.其政策背後有多重推動力.其一,新能源、環保政策符合奧巴馬的執政理念,有助於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繼續扮演全球領袖. 其二,新能源、環保政策有利於美國經濟結構調整.危機之後,美國無法繼續靠消費支出增長,經濟振興必須依靠增加投資在經濟中的比重.只有當新的技術革命孕育出新的支柱產業之後,私人投資才可能再度高漲.其三,新能源、環保技術的領先,也可以成為制約其他國家發展的有效手段.美國可以通過制定進出口產品的標准,有效而精準的打擊競爭對手。增強能源自給,有助於減少對外國能源的依賴,削弱石油出口國中於美國敵人的勢力,還有助於改善美國國際收支平衡。
以上是美國在歷史上常用的措施,不足之處將繼續完善!

G. 現金流量表中收到的稅費返還怎麼填寫

收到的稅費返還在現金流量表中表現為兩個項目,「收到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和退回的增值稅款」和「收到的除增值稅外的其他稅費返還」。

1、企業銷售商品收到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以及出口產品按規定退稅而取得的現金,應單獨反映。為便於計算這一項目的現金流量,企業應在「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科目下分設「貨款」和「增值稅」兩個明細科目。「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貨款」科目用以調整計算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2、企業除增值稅稅款退回外,還有其他的稅費返還,如所得稅、消費稅、關稅和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等。這些返還的稅費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反映。

(7)稅收返還融資擴展閱讀:

現金流量表是財務報表的三個基本報告之一,所表達的是在一固定期間(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內,一家機構的現金(包含銀行存款)的增減變動情形。

現金流量表的出現,主要是要反映出資產負債表中各個項目對現金流量的影響,並根據其用途劃分為經營、投資及融資三個活動分類。現金流量表可用於分析一家機構在短期內有沒有足夠現金去應付開銷。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7號公報規范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主要項目填列

現金流量表中兩項主要項目的填列:

新企業會計准則頒布實施後,現金流量表各項目的填列方法發生了變化,尤其是「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購買商品和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兩個主要項目的填列有了較大的不同。本文針對這兩個項目進行初步分析。

基本填列公式為:本項目金額=營業收入+銷項稅額+(應收賬款期初余額-應收賬款期末余額)+(應收票據期初余額-應收票據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末余額-預收賬款期初余額)-壞賬准備的調整金額-票據轉讓的調整金額-其他特殊項目的調整金額。

(一)營業成本。

本項目根據利潤表項目填列,為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之和。在新會計准則情況下,用本廠產品對外投資、工程領用本廠產品、用本廠材料對外投資、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換產生的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應予以剔除,分別計入投資活動引起的現金流出量。

(二)進項稅額。

本項目根據應交增值稅明細賬借方分析填列。借方的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應予以減除。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換產生的進項稅額不應包括在內。

(三)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減應付賬款期末余額。

(四)應付票據期初余額減應付票據期末余額。

這兩個項目根據資產負債表期初期末余額填列。當期確實無法支付批准轉入營業外收入的應付賬款、應付票據應加回。通過債務重組方式沖減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由於沒有減少現金流量,也應加回。

(五)預付賬款期末余額減去預付賬款期初余額。

本項目根據資產負債表期初期末余額填列。當期計提的壞賬准備應予以加回。若預付賬款中含有預付的工程款,應予以剔除。

(六)存貨期末余額減去存貨期初余額。

本項目根據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期初余額填列。由於存貨業務的復雜性,在填列現金流量表時需要調整的項目相對比較多,調整時應注意:

1.當期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應予以加回。

2.代理業務資產和代理業務負債應相互抵銷後填列。

3.當期盤虧、毀損、發生非正常損失的存貨應予以加回。

4.通過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換得到的存貨,由於沒有引起現金流出,在計算現金流出量時應予以減除。

5.當期盤盈、工程物資轉入等增加的存貨計算時也應予以剔除。

(七)職工薪酬的調整項目。

期末生產成本、自製半成品、庫存商品明細賬中的職工薪酬,盡管已經支付現金,由於需要在現金流量表中單列,因此應從存貨項目中扣除。本項目可以根據已售商品成本和未售成本的比例分配薪酬。

(八)壞賬准備調整項目。

在新會計准則下,由於預付賬款也計提壞賬准備,故應予以加回。

(九)其他特殊調整項目。如工程領用的存貨等。

H. 事業單位銀行融資是否涉及政府舉債

政府債務只能通過政府及財政部門舉借,不得通過包括融資平台在內的任何企事業單位等舉借。
使用政府債務資金的單位應嚴格按照批準的用途合理使用債務資金,不得挪作他用。
各級政府不得新設各種形式的償債准備金,而區政府對其舉借的政府債務負有償還責任,市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
經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批準的債務情況、相關表格及重要事項說明,應在批准後20天內由市、區財政部門向社會公開。
此外,政府債務管理將作為一項硬指標納入政績考核,對盲目舉債的,視情節輕重,依法依規予以責任追究。已經離任的,也要追究責任。
舉借:
僅限於政府及財政部門
據了解,本辦法所稱政府性債務,包括政府債務和政府或有債務。根據《辦法》,市、區政府確需舉借政府債務的,按程序向省政府申請代為舉借。政府債務只能通過政府及財政部門舉借,不得通過包括融資平台在內的任何企事業單位等舉借。除財政部門外,行政機關和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及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不得舉借任何債務。
此外,《辦法》還提出,除法律法規規定外,政府及其部門不得向金融機構或其他單位出具擔保函、承諾函、安慰函等任何形式的融資支持性文件,不得以機關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為其他單位或企業融資進行抵押或質押,不得為其他單位或企業融資承諾承擔償債責任。
不得用於違規建樓堂館所
對於政府債務資金的使用,《辦法》提出,使用政府債務資金的單位應嚴格按照批準的用途合理使用債務資金,不得挪作他用。一般債券資金只能用於公益性項目資本性支出和適度償還存量政府債務,不得用於經常性支出,不得用於違規修建樓堂館所和其他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
在資金使用過程中,由於客觀因素需調整一般債券資金使用項目的,按程序報財政部門審核,報同級政府批准。而專項債券資金要嚴格限定用於發債對應的具體項目,不得用於平衡預算和其他項目。
償還:
區政府債務市政府不救助
《辦法》提出,將按照「誰舉債、誰償還、誰承擔責任」的原則,區別落實償還責任。政府或有債務的舉借單位和連帶責任人要按協議約定認真落實償債責任,按時還本付息,不得單方面改變原有債權債務關系,不得轉嫁償債責任和逃廢債務。
此外,《辦法》還提出,各級政府不得新設各種形式的償債准備金。而區政府對其舉借的政府債務負有償還責任,市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如區政府未能按時足額歸還上級轉貸政府債券的本息的,按逾期支付額和逾期天數計算罰息,年度終了仍未歸還的本金、利息和罰息,由市財政部門從該區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補助款中扣款,或通過財政收入調庫的方式抵扣歸還。
監督:
批准20天內要向社會公開
根據《辦法》,各區財政部門、市直單位應當在每月5日前向市財政部門報送上一月份的政府性債務統計表(區屬單位按區財政部門要求時間報送),市財政部門按照省財政廳的要求,及時審核、匯總上報季度、年度政府性債務統計情況等報表。
而經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批準的債務情況、相關表格及重要事項說明,應在批准後20天內由市、區財政部門向社會公開。經本級財政部門批復的部門和單位債務相關情況及表格,應在批復後20天內由各部門和單位向社會公開,主要公開債務的「借、用、還」情況和項目建設情況,並對重要事項作出說明。
此外,《辦法》還提出,組織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要把政府債務管理作為一項硬指標納入政績考核。明確責任落實,市、區政府要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強化教育和考核,防止急於求成,對盲目舉債的,視情節輕重,依法依規予以責任追究。已經離任的,也要追究責任

I. 財政與金融的關系論文範文

財政是國家的經濟實力的表現的重要標准,金融是國際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那兩者之間有什麼重要的聯系呢?。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財政與金融論文 範文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財政與金融論文範文篇一:《試談地方財政與金融發展關系》

【摘要】地方財政與金融雖然性質不同,但都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二者相互補充。當然,二者存在缺位與越位的問題,也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應該採取 措施 ,促進地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轉變政府職能以及調整財政與金融“歸位”,這樣才能保證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地方財政與金融的和諧發展關系。

【關鍵詞】產業結構調整 地方財政 金融 發展關系 建議

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的地方財政與金融發展概述

地方財政概述。地方財政是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地方政府為實現政府職能,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分配關系,它體現的是地方政府與所屬或所轄區內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居民之間以及各級政府之間的分配關系。一直以來,地方政府積極運用地方財政發展當地經濟,而地方財政在當地的經濟發展中也發揮了作用。當然,地方財政的職能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其隨著經濟的發展變化而變化。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央賦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權,地方政府一改計劃經濟時期萎靡消極的姿態,主動出擊,根據地方發展情況和經濟水平實行多種體制機制,積極投入地方財政發展經濟,一時間,地方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但同時也嚴重影響中央財政對地方的宏觀調控。1994年開始,中央全面實行分稅制體制改革,將原本屬於地方財政支柱的消費稅、增值稅和所得稅劃分為中央收入和共享收入,採取稅收返還的形式保證地方利益。這一舉措保證了中央財政的宏觀調控,但是分稅制改革將部分地方財政大權上交至中央,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權,而且地方主要財源上交國庫,增加了地方財政的風險和困境。

地方金融發展概述。廣義來講,金融是一種經濟活動,一般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金融所包含的種類有很多,主要的有銀行、證券、基金、 保險 、信託等。對地方金融來說,銀行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國有銀行等。近年來,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金融機構業務和職能不斷變遷,對地方金融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例如,農村信用社成立之初屬於國家銀行的附屬機構,2003年國務院頒布《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農村合作社逐漸擺脫了與國家銀行的隸屬關系,地方政府對農村信用社的控制也逐漸縮小,農村信用社開始以股權結構的方式吸收股金,結合地方實際因地制宜地發揮金融作用。再如,城市商業銀行屬於地方股份制性質,地方政府是最大股東,銀行的一大部分金融資本是用來為地方財政服務的,這是城市商業銀行發揮金融作用的主要表現。

地方財政與金融的職能交叉。地方財政與地方金融並不是兩個獨立的職能主體,二者相輔相成,職能相互交叉,在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等地方金融改革過程中,這種職能交叉在維護地方金融穩定方面,在支持三農、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和民生方面,在地方財政與金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方面都能夠體現出來①。近年來,由於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地方財政需要對市場進行調控,但是由於地方財力有限,市場調控中很大一部分由地方金融承擔下來,在地方政府的干預下發揮職能,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區發展的產需矛盾。在地方金融的改革過程中,某些地方的農村信用社等比較依賴於地方行政手段進行增資擴股,這給地方財政干預地方金融提供了契機。但是另一方面,地方財政對金融的干預導致了金融改革過程中的行政色彩濃厚,市場的主導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同時,因為歷史原因,地方財政一時難以轉變思路,對國有企業採取幫扶的態度,而忽視了那些有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的高新技術產業,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下地方財政與金融發展的關系

地方財政與金融的關系分析。第一,具有高度關聯性。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占據主導地位,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力度下降,只注重宏觀調控,而放寬了市場經濟的監管,因此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比例相對下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與支出不平衡甚至出現入不敷出的窘境。為了緩解因此帶來的財政壓力,地方政府開始將目光投向地方金融業,希望藉助金融的力量來緩解財政壓力,扭轉入不敷出的局面。從這一點來說,地方財政能力下降與金融能力上升呈正相關關系,也即,如果一個地區的金融業發展迅速,那麼該地區的政府財政也會收支平衡,甚至收大於支,反之亦然。也就是說,用強化的金融能力來彌補弱化的地方財政能力,因此財政與金融是資金配置中相互補充的關系,具有高度的關聯性。

第二,財政穩定是前提。高風險性可以說是金融的最大特徵,金融的投資環境是否安全也是關繫到地方金融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金融機構一旦發生風險,就會產生連鎖反應,整個地區甚至是全國、全世界范圍內的相關金融機構都會受到波及,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至今仍歷歷在目,其波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大幾乎無人能及。那麼,如果出現金融風險,單靠金融系統本身的能力是遠遠不能夠化解危機的,這時候就需要地方財政介入調解,運用政府調控手段有效遏制金融風險。所以說,地方財政是金融發展的前提,是地方經濟穩定的保證,金融一旦出現危機,地方財政會立即採取行動,力爭將金融風險降到最低,特別是在金融機構改革過程中,農村信用社或者銀行都會出現很多死賬壞賬爛帳,給地方的金融穩定帶來嚴重的威脅,這時的地方財政就發揮了顯著的作用,幫助金融機構解決困境,穩定金融市場。

第三,金融發展是保障。評估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該地區的金融發展是必備評估因素之一,金融系統的發展水平往往能夠代表該地區的財政收支水平。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分稅制實施以來,地方財政屢現入不敷出的困境,金融產業擔負起部分地方財政應承擔的職責,將部分金融產值轉移到地方財政中去,協助財政為地方經濟發揮作用,平衡收支,穩固經濟發展水平。目前,刺激居民消費,活躍市場經濟是提高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有效手段,而通常來說,提高銀行儲備金率或者降低銀行存款利率是刺激居民消費的常見措施,這也是金融業保證地區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所以說,金融發展是地方財政的保障,在目前產業結構調整一時無法改變的大背景下,地區財政在很長時間內還要依靠金融業的發展來平衡收支,以保證該地區的經濟穩定發展。 目前地方財政與金融存在的問題。第一,地方財政缺位與越位並存產業結構調整下地方財政自身無力平衡收支,只能藉助地方金融的力量調控地區經濟發展。因為有了金融的扶持,一些地方政府熱衷於投資大項目、建設形象工程,因此產生了大量貸款。但是一旦投資的項目失敗產生負收益,那麼這些貸款就成為不良貸款,巨額貸款導致地方政府負債累累,又無能力償還,一直靠借債還債,形成一個死循環,財政缺位導致地區更加貧窮。金融為了彌補財政缺位而過度發揮作用,形成金融越位。同時,農村信用社在改革過程中,更多的依賴於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進行增資,而且地方政府在當地金融機構中占據“大頭”,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金融機構的自主發展,出現財政越位的現象。地方財政的缺位與越位並存,同時財政與金融無法平衡,一方面影響地區財政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也嚴重影響地方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對於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也產生不利影響。

第二,地方金融缺位。地區金融發展是地區財政的保障,金融機構得到地區政府扶持而得到發展,相應的也會為地區提供金融服務,補足地區財政的責任缺陷。但是在一些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一些金融機構只願意吸取存款得到發展,卻並不願意提供金融服務,這就造成了金融缺位的現象。金融缺位導致資金由貧困地區流向發達地區,發達地區的金融供給明顯過剩,貧困地區的金融供給明顯不足,這種金融服務恰恰相反的現象導致貧困地區越來越貧困,發達地區越來越發達,最直接的後果是導致地區發展不平衡,嚴重者影響社會的平衡與穩定。同時,地區的金融缺位往往會制約地區的財政發展,兩者相互制約,對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地方財政與金融和諧發展重要意義。第一,有利於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地區財政與金融和諧發展可以理解為兩者互幫互助,在地區金融機構面臨改革重組時,單靠自身力量無法完成,可請求地方政府介入,運用行政手段來掌控改革的方向,有效解決改革過程中面臨的阻礙。而且,金融機構也可以依靠地方政府金融進行融資、借貸等,依賴政府的力量來促進自身的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在產業結構調整大背景下,地區財政因為自負盈虧,收入大幅度減少,一時難以承擔地區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支出。這時,就需要金融提供服務,幫助地區財政承擔發展重任,緩解地區財政困境。地區財政因為有了金融的支持而不會因為巨額負債陷入絕境,比如地方政府可以運用金融力量有針對性的投資項目,利用這些開發性的項目賺取收益,促進資金實現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循環,利用綜合收益還貸,即將收益所得歸還金融,這樣資金“來於金融還於金融”,既緩解了財政壓力、提高了財政能力,也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強了經濟實力,同時也穩定了金融市場,可謂一舉三得。

第二,有利於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個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決定了該地區的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而一個地區的財政和金融又決定了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同樣是在產業結構調整背景下,地方財政能力有限,投入到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資金有限,不能保證地方居民的生活質量,成為制約基礎設施建設的瓶頸。而如果地方財政扶持本地金融發展,金融反過來為地方財政服務,為地方財政提供大量資金投入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這樣,地區的面貌將煥然一新。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又催生出一批新興項目,這些項目經過上市、收益,資金又流回到金融業中,如此形成一個資金的良性循環,不僅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修復和完善,而且地方財政也發揮了該發揮的職能,地方金融也在建設過程中得到收益和發展。由此可見,一個地區的財政與金融如果能夠和諧發展,那麼將會受到雙贏的結果。

第三,有利於建設健康穩定的金融體系。②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以及國有銀行都需要進行改革和重組來尋求新的發展商機,以便應對瞬息萬變的金融挑戰。地區財政在這些金融機構的改革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沒有地區財政的參與調控,金融機構本身無法完成質的轉變。地區財政與金融的和諧發展是建設健康穩定金融體系的前提和保證,地區財政可以以身作則,從金融機構貸款投資,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勵人們存款或借貸,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有利條件,並成為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支持力量。同時,金融機構也要把握地區財政提供的良好契機,注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金融發展之中,形成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以及民間金融多種金融形式並存的市場格局。運用地區集中起來的資金流來發展金融,促進金融,從而保證了一個良性循環模式,對於建設健康穩定的地區金融體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地方財政與金融和諧發展相關建議

促進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努力達到地區財政收支平衡。產業結構調整大背景下地方財政收入大大減少,因此在發揮公共服務方面所承擔的壓力相應增加,這樣就會造成地區財政收入與支出產生不平衡現象,嚴重影響地區的經濟發展。地方政府要想平衡財政收支除了藉助地方金融的力量,還可以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上下功夫。比如頒布一些利於經濟穩定快速發展的措施等。這些措施可以幫助地區的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地區的經濟產值儲備也會相應上升,從而充實地區財政金庫,減輕地區財政的債務壓力,以達到財政收支平衡的目的。

加快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建立具有約束力的舉債機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更加微妙,原則上來說,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相比計劃經濟時期大大降低。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政府與市場的界限卻並不十分明顯,可以說政府承擔了一些本不該承擔的事項,這大大增加了財政支出的壓力,對政府與地方經濟發展都很不利。所以應該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明確政府與市場的界限,從一般性競爭性領域及時退出,轉向投入公共服務領域,真正使地方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從根本上杜絕在財政與金融中出現的缺位和越位現象,使得地方財政與金融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和諧發展。

分稅制體制下,地方政府既要保證投入地方經濟建設的力度,也要平衡財政收支,一定規模的舉債是必然選擇,地方政府可以對一些利於地區發展的項目進行投資,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向金融機構貸款,這也是地方財政與金融相互扶持的重要表現。但是應當注意的是應該建立具有約束力的政府舉債機制,適當的政府舉債是允許的,可以促進地區經濟與金融的共同發展,如果政府舉債毫無節制,沒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大量貸款投資建設大項目大工程,而且這些工程投資失敗,沒有獲得相應的收益,這樣政府因為無力償還而繼續貸款,數額會越來越大陷入死循環中,於金融與經濟發展不利。建立具有約束力的政府舉債機制,明確舉債法律規定,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運用法律的強制約束力來規范政府舉債行為,將舉債額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同時,應該建立政府債務公開透明機制,提高地方財政透明度,讓地方政府職能在陽光下運行。

保證地區財政與金融“歸位”。地區財政與金融二者職能相互交叉,因此出現了缺位與越位的問題,嚴重影響地區經濟的發展。所以,各歸各位,各司其職是最好的選擇。首先,地區財政與金融的關系需要重新梳理和明確,政府可以對金融發展進行適當調控和干預,金融同樣可以分擔財政部分責任,緩解財政壓力,但是其中的“度”必須明確,不能越俎代庖,即政府不能直接辦金融,金融不能全部代替政府行使職能。其次,地方政府應該擺正在金融中的位置,不能把自己當成特殊顧客而要求獲得特權,金融機構也不應該把地方政府當做特殊顧客對待,要嚴格按照相應法律法規辦事,進行正常服務和交易。再次,地方政府要逐步將重點放在公共服務上來,著力對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尤其對地區的“三農”發展、中小企業發展加大扶持力度,將“服務型政府”理念切實落到實處。只有嚴格按照程序辦事,財政和金融才能真正“歸位”,在各司其職的同時相輔相成,共同為地區的經濟發展服務。

【注釋】

①董寧,鄭玉坤:“我國地方財政與金融關系研究”,《生產力研究》,2011年第4期。

②王力:“淺談地方財政與開發性金融的和諧發展”,《海南金融》,2006年第10期。

財政與金融論文範文篇二:《新的市場經濟下略探財政與金融的整合》

通過分析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現狀可以得知,盡管我國的市場經濟已經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不合理,進而影響市場的發展。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來確保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我們都知道,國家進行經濟的調控時首先需要控制好國家財政與金融之間的關系。所以,在新的市場經濟下,只有確保財政與金融兩者的和諧才能推動市場經濟的穩定長遠發展。財政與金融之間的合理整合能夠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動力,能夠很好地調控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讓市場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綜上所述,我們只有認真研究市場經濟下財政與金融的整合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一、新的市場經濟下財政與金融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在新的市場經濟下,一方面除了市場自身的作用外,通常情況下我們會運用財政與金融的良好關系來調整控制市場經濟的發展。比如,如果市場經濟的發展太快就會導致物價的飛漲以及高升的離崗率等,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能夠通過科學調整財政和金融來宏觀調控市場經濟,讓其減慢發展速度。具體的措施如下,從財政的角度上考慮,我們需要落實相關的財政策略,縮小財政的支出,增加國家的稅收;另一方面從金融角度考慮,我們就可以採取比較有效的金融策略,即提升銀行的存貸款利率,縮小信貸的規模等。相反,如果我們的市場經濟出現發展緩慢的情況,就要把上述策略反過來做。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不難發現,財政與金融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的市場經濟下制約財政與金融發揮作用的原因

1.市場調控方面較為滯後

一般情況下,我國政府運用財政與金融來調控市場經濟時,大都會存在一定的滯後性。也就是說,由於我國的市場經濟在不停的發展變化,有一些潛在的問題不易於我們發現,只有發展到一定階段才會顯現出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政府仍然採取一些調控措施,就會為自己不理智的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後果不堪設想。盡管市場經濟的發展本身存在一定的規律,但是規律有時候也會存在偏差,一成不變的按照規矩辦事就會導致工作失誤。即使是目前市場經濟發展比較靠前的美國也會存在市場調控的滯後問題,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

2.政府制定的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不協調

通常情況下,政府會採取科學的財政及金融手段來調控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但是財政 方法 及金融方法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所以,政府在制定相關策略時,經常會引起財政與金融策略不協調的情況。例如,在2008年爆發的那場金融危機中,我國的政府首先提出的是增加政府的財政支出,撥出4萬億元資金用來刺激財政發展,確實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然而一年之後問題出現了,單憑財政措施無法很好的調控我國的經濟發展。所以在2009年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降低信貸利息的政策,並利用銀行的資金整合作用進一步推動經濟的復甦與發展。之前也採用了一些降息方法,因為降息的幅度偏小效果不太理想。總而言之,不論是國外的政府還是國內的政府在進行市場經濟的調控過程中都會普遍存在財政與金融不協調的問題。

當然,除了上面提出的一些問題,政府在運用財政及金融方法調控市場經濟時也存在其他問題,比如財政部門與銀行之間的整合較為緩慢,政府制定調控策略時偏重與兩者之一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影響財政與金融的合理整合。

三、推進經濟發展的財政和金融政策

1.改變發展觀念,制定明確的指導方針

我國在發展經濟的開始階段只注重經濟的發展,忽略了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現階段,想要推進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就是從財政金融政策著手,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完善整改經濟結構,大力傳揚資源節約型的經濟發展策略,建設由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為基礎的經濟發展社會。想要推進經濟發展還需要將社會客觀需求與政府財政金融政策合理的融合在一起,詳細展示在:對國家財政和金融政策要合理運用,加強對財政的投入,構建良好的社會經濟發展宏觀環境,保證經濟市場的競爭公平公正,從而更好的滿足人們對物質 文化 的追求。

2.不斷強化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將財政金融基礎不斷優化和增強

經濟發展想要得到財政和金融的支持,首先要將之前只依賴於財政資金投入的局勢徹底改變,應該在發展市場機制基礎的同時,採用調整機制和指引政策等各種財政金融方式推進經濟的增長。調整經濟結構主要是想實現將傳統經濟產業轉化為具備科技含量且附加價值高的高科技產業。財政與金融政策也將逐漸形成具備一定競爭力的產業,大力支持我國高新技術產業。

3.財政和金融政策應大力開展對社會事業的建設

我國經濟發展一直存在的問題就是經濟發展不均衡,採用有效合理的財政和金融政策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不均衡問題。因此,社會事業的發展需要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可是在一定期限內政府很難投入大量的資金。財政金融在支持社會事業發展時應找准重點入手,比如優惠稅費、財政補貼、貨幣政策等,運用這些方式更有效的推進我國非農業產業的發展。還要向著城市化不斷的發展,將我國的就業市場大力的發展,保障就業能力的發展。將財政金融支出結構不斷調整,提升財政金融對社會各種事業的支持力,更好的保證了社會公共事業的順利發展。

四、提升財政與金融整合效率的措施

1.認真調查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的財政金融整合方法

我們只有不斷深入研究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及時發現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通過深入研究問題提出解決的策略,才能從根本上完成財政與金融的整合工作,促使財政與金融政策充分發揮出對市場經濟的推動作用,並進一步發現市場潛在的問題,及時准確的提出解決對策,緩解財政與金融對市場調控的滯後問題,為政府制定科學的財政與金融政策奠定扎實的基礎。

2.科學調控財政與金融策略之間的關系,讓兩者充分發揮作用

我們都知道,政府調控市場經濟時,首先需要認真了解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然後根據調查結果落實相應的對策。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落實不同的對策,當然這些都需要把財政與金融兩者結合起來。通常情況下如果出現市場經濟發展過快時,政府為了更好的調控市場經濟應該分別從財政和金融兩個方面入手採取對策,具體落實過程中可以按情況分先後順序,充分發揮兩者的整合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落實財政與金融的整合工作,充分發揮出其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的作用。

五、結語

政府只有做好科學的財政規劃及金融規劃,才能真正推動市場經濟的健康長遠發展。另外,完成財政規劃與金融規劃的結合,也可以對市場經濟起到不可忽視的調控作用。針對市場經濟調控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我們還需要認真思考解決辦法。認真分析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依此提出比較先進的財政與金融融合方法,科學調控財政規劃與金融規劃的關系,讓兩者充分發揮出融合的功效,推動市場經濟的長遠穩定發展。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財 政與金 融論 文”

J. 營改增對融資租賃公司的影響

融資租賃公司新舊稅收政策影響 :
(1)稅目變化 未經三大部門批準的企業從事融資租賃取得收入歸入「服務業「,有資格的企業取得的收入歸入「金融保險業」,現在屬於「現代服務業」。
(2)稅率變化 擴圍後增值稅稅率為17%,擴圍前營業稅稅率為5%。
(3)目前營業稅差額征稅的規定,確認的融資租賃試點企業以及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包括殘值)減去出租方承擔的出租貨物的實際成本後的余額,以直線法折算出本期的營業額,計算方法為: 本期營業額=(應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實際成本)*(本期天數/總天數) 實際成本=貨物購入原價+關稅+增值稅+消費稅+運雜費+安裝費+保險費+支付給境外的外匯借款利息支出和人民幣借款利息
(4)擴圍後主要增值稅政策規定 a,如符合營業稅差額納稅規定的,試點納稅人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的價款,可差額確認銷售額; b,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接受試點納稅人提供的應稅服務,進項稅可抵扣; c,融資租賃業務稅負超3%即征即退(限三大部門批準的); d,「老租賃"合同在合同到期日之前繼續按照現行營業稅政策規定繳納營業稅。
(5)稅款計算a,試點一般納稅人應交增值稅 應交增值稅=【全部價款+價外費用-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價款(如果適用差額征稅)】*稅率17%-(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的稅額+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註明的增值稅+接受的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上註明的運輸費用金額和7%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接受試點納稅人中小規模納稅人提供的運輸業務而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價稅合計和7%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 b,試點小規模納稅應交增值稅 應交增值稅額=【全部價款+價外費用-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價款(如果適用差額征稅)】*稅率3%
(6)分析
1、因差額納稅的保留,對銷售額或營業額的確認無影響,但整體稅負上升12%,影響巨大。
2、因對融資租賃實行3%的即征即退,稅負反而下降2%,同時因承租方接受出租方的17%增值稅專用發票,稅負將大為降低,對融資租賃行業而言,影響巨大。
3、雖然對經營租賃而言增加稅負12%,但因增值稅有轉價性,接受方和提供方將共同分擔這12%的稅負。這取決於企業的商業談判了。
4、此次針對融資租賃業務的發票究竟是開給出租人還是承租人仍然沒有規定。一種方式是供貨方將增票直接開給承租人,出租人按照原繳納營業稅的方式從銷售額里扣除實際成本之後計算銷項稅,但這種方式扣除實際成本之後也就沒有進項稅抵扣了,不符合此次立法精神。第二種方式是將增票開給出租人,出租人再開具增票給承租人(注意:發票收入與按照會計准則確認的收入不一致)。
5、目前仍不清楚融資租賃中出租方是應該根據支付進度分次開具發票,還是可以一次開具發票;在租賃設備法律上的所有權最終轉讓之前,是僅可以就每次支付中相當於利息的部分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是可以按每次收取的金額(包括本金和利息部分)全額開具發票等。如果在融資租賃開始日按照進度款總額開具發票,那麼對於租賃公司來講將非常不利。
案例一、融資租賃直租業務(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例一、融資租賃直租業務(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標的資產購買價為900萬元(CIF),關稅100萬元,增值稅170萬元,租賃期五年,承租方每年支付租賃費300萬元,最終殘值作價5萬元,另融資租賃公司此次從銀行借款1200萬,年利率7%。
(1)營改增之前每年需繳營業稅=(300*5+5-900-100—170-1200*7%)*1/5*5%=2.51

(2)營改增之後需繳增值稅=(300*5+5)*17%-170-1200*7%*3%(金融保險業按照簡易辦法徵收)=83.33 如按年分次繳納=16.67
分析:由此看出營改增之後融資租賃公司的稅賦大幅上升。上海試點折中方法是超過3%的部分即增即退
案例二、售後回租(一般納稅人),融資租賃公司很多情況下都選擇售後回租的方式經營,我們再比較一下售後回租在營改增前後的差異,以及售後回租與直租的差異
標的資產購買價為900萬元(CIF),關稅100萬元,增值稅170萬元,代理商作價1170(含稅價)賣給承租人,出租人再按照售後回租的方式提供給承租人資金,租賃期五年,承租方每年支付租賃費300萬元,最終殘值作價5萬元,另融資租賃公司此次從銀行借款1200萬,年利率7%。
(1)營改增之前每年需繳營業稅=(300*5+5-1170-1200*7%)*1/5*5%=2.51
(2)營改增之後需繳增值稅=(300*5+5-1170)*17%-1200*7%*3%(金融保險業按照簡易辦法徵收)=54.43 年繳納稅金=10.89
分析:售後回租賣方(即承租人)不開票給出租人,該部分不能進行進項稅的抵扣,按照營改增差額徵收的方式延續的思路,能否從銷售額里抵扣還得看相關各方對政策的理解。 綜上所述:
(1) 營改增造成實際稅負的上升,如沒有其他優惠辦法,將對融資
租賃行業產生不利的影響。
(2) 在租賃方式的選擇上,售後回租如果能將支付的款項從銷售額
里抵減將比採取直租方式更有利。
(3) 對於小規模納稅人,稅負將降低2個百分點。
(4) 對於經營租賃,主要看采購的固定資產進項稅是否能抵減掉稅率上升帶來的負面影響。

閱讀全文

與稅收返還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莞證券怎樣查股票 瀏覽:644
白銀期貨上市對企業有負面影響嗎 瀏覽:893
人民幣外匯知乎 瀏覽:732
富春通信股票股吧 瀏覽:519
股票紅腸 瀏覽:959
華軒集團破產 瀏覽:887
也多佳價格 瀏覽:321
期貨年終工作總結 瀏覽:640
私募基金理財招聘 瀏覽:257
杠桿定律教學視頻 瀏覽:277
在外匯平台注冊帳號 瀏覽:672
外匯中的非農 瀏覽:42
期貨跳空怎麼操作 瀏覽:425
大連友誼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595
小愛查一下實時匯率港幣 瀏覽:167
360股份怎麼買 瀏覽:728
如何在銀行買理財 瀏覽:136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88
金牛化工股票行情查詢 瀏覽:991
焦煤期貨交割替代品肥煤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