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資產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資產

發布時間:2023-01-06 05:42:34

① 什麼是廣國投事件

廣國投---首宗非銀行金融機構破產案終結
2月28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呂伯濤宣布,歷時4年的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破產案終結破產程序。廣信破產案是中國第一起非銀行金融機構破產案,也是全國法院迄今為止受理的最大一宗破產案件。
經廣東高院、廣州中院和深圳中院審理,廣信及其3個全資子公司廣信企業發展公司、廣東國際租賃公司、廣東國投深圳公司的破產債權清償率分別為12.52%、28%、11.5%和19.48%,均超過了目前國內破產債權清償率8%的記錄。
據了解,廣信破產案終結破產程序後,廣東高院已同意保留清算組,負責追收可以追收的破產財產和追加分紅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債權人的利益。法院對清算組的工作仍將依法進行指導監督,並及時提供有關司法保障。
廣信事件
1999年1月11日,廣信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書。
與此同時,廣信屬下的三家全資子公司廣信企業發展公司、廣東國際租賃公司、廣東國投深圳公司因出現嚴重的資不抵債,也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廣信等四家企業破產案件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震撼,當年被稱為「廣信事件」。
廣信數百億元人民幣的債務80%以上借自包括日本、美國、德國、瑞士、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130多家著名銀行。廣信破產的消息猶如石破天驚,立即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掀起巨大波瀾。當時四家破產企業共有494家境內外申報債權人申報債權,申報債權總額達467億多元。僅廣信一案申報債權金額便達人民幣387億元,其中境外債權佔83%;申報債權人320人,其中境外的佔了52%。
無力重組
廣信曾是一家擁有外匯經營權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於1980年經廣東省政府批准成立,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逐漸從單一經營信託業務發展成為以金融和實業投資為主的企業集團,並憑借其「窗口公司信用」在世界范圍融資
但進入90年代,特別是1997年下半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後,由於經營管理混亂,出現了嚴重的外債支付危機。1998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其實行關閉清算。經過行政關閉清算,發現其負債狀況驚人,行政手段已無可挽回,遂決定對其實施破產。
1998年,當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關閉清算廣東國投時,廣信破產時的資產總額214.71億元,負債361.65億元,資產負債率168.23%,資不抵債146.94億元。
如果不實施破產,廣信是否還有重組再生的可能性呢?
據了解,當時如果要重組廣信,所付出的代價將是307億元的「天文數字」:廣信能短期內變現的資產只有24.7億元,但償還1年內到期的內外負債需115.4億元,需凈增資金90.7億元。同時,廣信還有因提供擔保而引起的40.64億元欠款。另外,廣信需注入175.8億元以補充能盈利的資產和完成手頭上的房地產項目。

② 溫湛濱的工作履歷

1989.09——1993.07,在華南師范大學外語系學習
1993.07——1998.06,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國際金融部副科長(其間:1996.12—1998.06兼任東莞廣信實業發展公司經理)
1998.06——1999.02,廣東國際信託投資(香港)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兼金融部副經理
1999.02——1999.09,香港廣信實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1999.09——2001.12,廣東發展銀行總行辦公室工作
2001.12——2002.10,廣東發展銀行廣州分行東城支行副行長
2002.10——2003.05,連州市副市長
2003.05——2003.07,清遠市團委副書記
2003.07——2004.11,清遠市團委書記(其間:2001.09—2004.01在暨南大學金融學碩士研究生班學習,獲金融學碩士學位)
2004.11——2006.03,清遠市團委書記、黨組書記
2006.03——2008.07,陽山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縣長、縣長(其間:2004.04—2008.01在暨南大學金融學博士研究生班學習,獲金融學博士學位)
2008.07——2008.08,陽山縣委書記
2008.08——,陽山縣委書記、縣人大主任(其間:2010.12—2011.12掛任清遠市委書記助理)
2011年12月當選為中共清遠市第六屆委員會常委。
2012年1月11日任清遠經濟開發區(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委書記
2012年1月18日兼任清遠市清城區委書記

③ 67家有牌照的信託公司名稱要全部的!謝謝

共72家,分別是:

1、五礦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2、湖南省財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3、杭州工商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4、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5、雪松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6、新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7、浙商金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8、廣東粵財信託有限公司

9、興業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10、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1、萬向信託股份公司

12、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13、中建投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4、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15、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16、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

17、廈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18、大業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19、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20、陝西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21、上海愛建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22、國投泰康信託有限公司

23、國通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24、安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25、山東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26、昆侖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27、渤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28、蘇州信託有限公司

29、重慶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30、陸家嘴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31、東莞信託有限公司

32、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

33、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34、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35、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36、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

37、山西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38、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39、英大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40、長城新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41、中原信託有限公司

42、中泰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43、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44、吉林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45、四川信託有限公司

46、國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47、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48、百瑞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49、紫金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50、西藏信託有限公司

51、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52、中糧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53、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54、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55、華宸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56、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57、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58、天津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59、新時代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60、西部信託有限公司

61、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62、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

63、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64、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65、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66、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67、國民信託有限公司

68、安徽國元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69、廣州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70、金新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71、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72、吉林泛亞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④ 中國倒閉的三家銀行除了海南發展銀行 還有兩家是什麼銀行

正式關閉的只有一家,海南發展銀行,簡稱海發行。中國被關閉的金融機構不少,如廣國投,華銀等等。

海南發展銀行倒閉過程: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海南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很多信用社通過高息攬存的形式發展業務。到1997年年底時,海南省已有幾十家信用社出現資不抵債、無法兌付到期存款等問題,並發生多起擠兌事件。最終海南省政府決定讓海發行兼並這些信用社,背起它們的資產和負債。

1998年3月22日,央行在陸續給海發行提供了40億元的再貸款用於「救火」後,決定不再給予資金支持。

1998年6月21日,央行發出公告:由於海發行不能及時清償到期債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央行《金融機構管理條例》,決定關閉海發行。

海發行關閉後,個人存款轉由工商銀行託管,由於公眾對於工商銀行的信任,並沒有造成大量擠兌。

而對法人(公司)存款則進行債權登記,待清算完後再行兌付,但是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近20年至今未完成清算。


(4)廣東國際信託投資資產擴展閱讀:

事件啟示

首先,在海發行關閉事件中,我們看到其原因包括經營管理混亂、承擔接管問題信用社等。而在其背後,則是房地產泡沫崩潰可能導致金融失敗的殘酷事實。

上世紀90年代,海南房地產市場崩盤,導致包括信用社在內的金融機構出現大量不良資產,海發行則不幸成為這輪房地產泡沫危機的「犧牲品」。在當前房地產市場與金融體系關聯更加復雜的情況下,這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警示。

其次,在海發行遺留問題的背後,可以看到中國金融機構的退出制度尚未建立起來,這在客觀上阻礙了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步伐。長期以來。

中國的金融機構退出市場,往往都是行政性關閉,或者是關閉後走向行政性主導的破產,因此往往被人戲稱為「計劃性破產」。市場化破產機制的缺位,使金融運行的規范化、程序化、市場化都難以完全建立起來。

再者,海發行關閉的直接原因,就是儲戶因為恐慌引起的「擠兌」所造成的。擠兌的發生往往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儲戶在缺乏銀行的信息,二是由於存款缺乏安全保障,導致儲戶信心喪失。

其中的教訓,一是要求金融機構不斷提高運作規范性和透明度,使公眾能夠充分了解內部的風險收益特徵,二是要求盡快建立起中國的存款保險制度,成為挽救儲戶信心的「最終安全網」。

⑤ 廣東信託破產的原因與啟示

內部:由於廣東國投長期缺乏監督管理機制,違規經營如:盲目拆借、投資,賬外經營等;長達十年的債務積累,給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帶來巨大的還款壓力,開始危機四伏。廣東國投於1995年後迎來還債高峰期,加上不良率居高不下,公司資金流動性較差,廣東國投便以高息非法吸儲,借新還舊,1995年7月到1997年5月近兩年的時間里,合計非法吸資7.62億元,1498.7萬美元,2.25億元港幣。隨著,廣國投深圳分公司高管由於涉嫌犯經濟罪於1996年拘留,其債務欠款問題公示於眾,遭受信用危機。
外部: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對廣東國投造成了更大的沖擊,帶來了更大的風險與挑戰。1997年下半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1 1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加強金融監管、深化金融改革、防範金融風險、整頓金融秩序做了最新指示。但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並沒有順應大方針政策的要求做出改變,依舊我行我素,經營管理機制依舊混亂不堪,對(借款人)債務人的償債能力、資信評估審核鬆散,隨意發放貸款上百億元。
為了安全渡過東南亞金融危機,保障對外經濟處於紅色警戒線以下,中央政府加大對外匯市場治理力度。而1998年於廣東國投有12億美金到期欠款到期,巨額債務問題公示於眾,且涉嫌違規,中國人民銀行1998年6月派調查小組調查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財務狀況,不久其他巨額債務問題就被披露。
啟示:廣東國投信託破產的案例,對人的啟發有時代的局限性,但前不久宣告破產的包商銀行又與它有相似之處,管理混亂、任人唯親;貸款審核風險把控不強、得過且過。
再加上近期被接管的四川信託、新華信託、新時代信託以及華信信託和安信信託,對投資人而言,出現風險似乎可以看到一點共同之處,那就是管理人出了問題。

⑥ 在廣州,63層是指什麼樓,在那

廣州的「63層」是指廣東國際大廈(英語:Guangdong International Hotel,也作「廣東國際大酒店」,俗稱「63層」)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環市東路339號。

廣東國際大廈曾為中國最高建築、廣州標志性建築。動工於1987年,建成於1991年,曾經一度是1990年代期間中國大陸樓層最多、高度最高的大廈。

2008年12月30日,廣東國際大酒店官方網站發布酒店暫停營業的公告。在經過兩年改造和花費4.5億元巨資改造後,於2011年6月26日上午正式開業迎賓,並更名為廣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而原來以「63層」著稱的廣東國際大酒店也正式成為歷史 。

(6)廣東國際信託投資資產擴展閱讀:

廣東國際大酒店為一間五星級酒店,於1992年7月開業,有客房、豪華套房、總統套房等套間,及中西餐廳、康樂中心、網球場、保齡球場、游泳池、商場和商務中心等配套設施。

1998年,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正式宣布破產,該大廈被公開拍賣,2001年6月30日作價20億元拍賣,隨後拍賣價一路縮水,到2007年1月以11.3億元成交。

⑦ 外債管理的管理內容

外債管理主要包括外債總量管理、外債結構管理和外債營運管理三個方面內容。 外債總量管理的核心,是使外債總量適度,不超過債務國的吸收能力。外債的吸收能力取決於債務國的負債能力和償債能力兩個方面。前者決定債務國能否將借入的外債消化得了,使用得起;後者決定債務國對外債能否償還得起。
世界各國用來監測外債總量是否適度的指標主要有:
負債率,即當年未清償外債余額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其公式為:負債率=×100%
債務率,即當年未清償外債余額與當年貨物服務出口總額的比率。其公式為:債務率=×100%
償債率,即當年外債還本付息總額與當年貨物服務出口總額的比率。其公式為:償債率=×100%
根據國際上通行的標准,20%的負債率,100%的債務率和25%的償債率是債務國控制外債總量的警戒線。也就是說,當有關外債指標處於警戒線以下時,外債總量是適度和安全的;反之,當有關指標超過警戒線時,則外債總量超過吸收能力,需要進行調整。 外債結構管理的核心,是優化外債結構。外債結構是指外債的各構成部分在外債總體中的排列組合與相互地位。外債結構的優化具體包括:
1、外債種類結構的優化;
2、外債期限結構的優化;
3、外債利率結構的優化;
4、外債幣種結構的優化;
5、外債國別結構的優化;
6、外債投向結構的優化。 中國對外債管理實行的是「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加強管理、從嚴控制」的政策,但是至今為止,中國的外債管理體系還缺乏一個集中的權威機構。中國是由計委定借債規模,下達中長期外債的項目、類型計劃,外管局審批借款單位的金融條件;而具體的使用則由借款單位負責。這種外債宏觀管理的高度分散,造成條塊脫節的局面,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職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對外債進行事後統計監測,尤其是對窗口企業的管理乏力。
1989年國家設置了十大對外籌資窗口(中國銀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國投資銀行、交通銀行、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大連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福建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天津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海南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負責國際商業貸款和發行外幣債券。其在法律上是獨立的企業,但又以政府支持為背景,窗口企業常常成為地方政府對外融資的橋梁。各級地方政府從局部經濟利益出發,常鼓動借款窗口加大借款力度。 雖然90年代後,中國越來越強調政企分開,不允許地方政府用財政收入為窗口公司的債務進行擔保,但各地仍有不少變通辦法,如政府開具安慰信等。地方外匯管理局不可能凌駕於地方政府之上對此類借款行為進行干涉,使借款窗口的行為缺乏約束。而不少窗口公司本身經營觀念與機制落後,不能按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的行為規范操作,會出現不考慮償還能力,也不充分考慮企業的吸收能力的現象,盲目引進。再加上監管不力及腐敗因素,造成不少投資決策的失誤。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關閉充分暴露了這一制度的弊端。
據資料統計,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的資產總額為214.71億元,負債361.65億元,嚴重地資不抵債,其中對外債務達到32億美元。這一債務的累積必然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但由於沒有一個權威的外債管理機構可以約束其行為,致使事態急劇惡化。窗口企業的關閉影響到中國對外借債的信譽。 按1997年9月發布的外債統計監測實施細則第三條規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依法履行外債統計監測的職能,具體負責轄區內外債的登記監督,貸款專戶和還貸專戶的審批,債務償還的核准,債務信息的採集發布和對外債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管理。」而在實際工作中,外管局只側重於外債數量和及結構方面的統計,監督工作卻未能及時跟上。
原則上外管局對境內機構借款條件進行審批,若發現一些不合理的條件應予以拒批,如借款利率大大高於國際金融市場相同信用級別借款機構的同期借款利率等,但實際上拒批的情況極少發生。外管局的指導思想仍是以鼓勵引進外資為主,企業只要有途徑與外方簽訂借款合同,一般都予以批准。而對外債資金的使用情況更是沒有制定具體的監管政策。 截止到1998年6月底,中國的外債余額已高達近1380億美元,上半年上漲了5.3%,比1997年同期上漲16.3%,與過去兩年不到10%的經濟增長率相比十分驚人。尤其應注意的是,中國的經濟不可能長期保持高速增長,而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又將影響中國的出口創匯能力,外債的過快積聚將加重中國的償債負擔。
按債務人類型分析,中國的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債增長最快,佔全國外債總額的比重逐年升高。由於中國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對外借款不納入國家外債規模管理,對其借入外債實行事後登記政策,不必象中國企業那樣事前報批。因此,外商投資企業外債中有不少是中國企業通過外商投資企業對外籌資,由中方機構提供擔保,這部分外債逃避了外管局的監管,成為中國外債管理的一個難點。 1、基礎產業所佔外債比重過高
中國由於中央各部委、中央銀行掌握大部分外債,因此其投向與國家的宏觀政策意圖大體吻合,但借入的外債投向基礎產業的比例過大。「六五」期間,用於基礎產業的比重占外債余額的67%,「七五」、「八五」期間雖有所下降,也仍達52%以上。這種外債投向盡管可以緩解中國基礎產業緊張對經濟發展所造成的 「瓶頸」制約,社會效益高,但因其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從經濟上看效益並不高,而且由於自身不能創匯,更給未來的償債增加了困難。
2、企業經營機制尚不健全
中國部分企業經營機制尚不健全,仍以粗放性經營為主,重規模,不重效益,嚴重影響了外債的使用效果,主要表現在:
(1)可行性研究不夠。一些中國企業對於外債,只考慮能否借得到,對償債責任考慮不多,對使用外債可能遇到的風險估計不足。在做項目可行性研究時,往往縮小或掩蓋不利的因素,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決策體系,一些借用外債興建的項目未經科學論證,就盲目上馬,留下虧損隱患;
(2)缺乏相應的配套設施。由於對項目的盲目投產,再加上相應的配套資金、設備、原材料不足以及技術消化能力差等原因,致使一些項目開工後遲遲不能投產,投產後又產生不了預期收益;
(3)經營管理不善。由於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素質差,未能實施科學的管理決策,企業管理混亂,內部機制不健全,造成對外債的盲目使用,浪費嚴重。 隱性外債是指處於國家對外債的監督管理之外且不反映於國家外債統計監測系統之中的實際對外負債。它是中國當前外債管理中存在的一大問題,由於這些外債沒有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注冊,政府很難掌握這些外債的數額,無法進行控制。未經注冊的外債在不受監控的情況下增加,將在很大程度上威脅到整個國家的金融安全與穩定。
中國隱性外債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兩種;一是假合資,真融資;二是境內機構未經批准對境外借款予以擔保。
由於隱性外債未納入國家和地方國民經濟和政府社會發展中長期計劃,又脫離了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有效管理和監督,還繞開了外債登記,使國家公布的對境外實際負債的數字失真,可能導致國家宏觀債務經營管理偏離預期的目標。國家進行外債管理的一個目的是為了減輕貸款單位的債務負擔,提高償債能力。
而隱性外債的利率一般較高,許多外債所投資項目又為非創匯項目,這就大大提高了借債成本與風險。而且由於大量的隱性外債還款合同屬私下簽訂,還款時的突發性風險很大,過大的債務風險和較高的還款成本有可能使國家的外債管理政策在執行中出現偏差,嚴重的話,將會造成償債危機。

⑧ 廣東信託破產的解決措施

破產案件首先應由申請人提出申請
申請人分為債權人與債務人。申請破產應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具體管轄如下:企業破產案件由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基層人民法院一般管轄縣、縣級市或者區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企業的破產案件;中級人民法院一般管轄地區、地級市(含本級)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企業的破產案件;納入國家計劃調整的企業破產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0年12月30日,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破產清算組向本院提交《終結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破產程序的申請》,稱截止2020年12月24日,清算組已全部完成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國投)破產債權分配,依法繳納了清算所得稅,尚有剩餘破產財產,現申請本院裁定將剩餘破產財產分配給廣東省人民政府並全面終結廣東國投破產程序。

⑨ 凱富K資產是一場騙局還是全新的商業模式

一個真實的大騙子-----翁濤
2011-11-05 16:23閱讀:1,492
一個真實的大騙子-----翁濤 近日微博上郭美美與翁的激烈爭執,讓我很是驚訝。本來都是朋友圈內的事,為何翁如此言辭激烈攻擊,仔細想來,應該是翁本性使然。
作為王軍摯友、事件親歷者,我必須站出來講清事情的真相,免去大家的各種誤判。
先說翁濤。他是當時1980年國內外引起高度關注,被稱為「廣信事件」,亦被法律界人士稱為「世紀大案」即 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國投)因被騙破產的主要案犯,用卑劣手段騙得廣東國投巨額貸款幾億美元,之後無法償還,致使廣國投最後破產、多名高管入獄,包括廣國投副總李驥(獲刑20年),翁本人也同入監牢,但經翁的活動竟奇跡般出獄。出獄後翁又到武漢估計重演騙得武漢國投過億的貸款,同樣不能償還,使武漢國投最終破產。爾後,又回到自己的吉林老家騙取吉林石化9000萬元投資款,自己的香港身分也是在1996年花費70萬元人民幣託人購買。
現在翁搖身一變來到北京竟擔任中紅博愛公司的CEO,未投一分竟然擔任董事長,為了報答當年裡應外合騙得廣國投巨資又替罪坐牢20年的恩情,把廣國投案出獄案犯李驥及李的弟弟李鵬安排進入董事會,真實的投資人只有王軍一人,已經投入1000萬元。
郭美美事件後,翁濤裝作不知情,竟不顧郭美美是王軍乾女兒的事實,編造是情人關系、二奶關系等。將王軍推向惡與丑,並逼迫王軍辭去董事、放棄股權。
事情發展到今天的程度,我作為王軍的摯友和知情人必須勸說王軍立即進行中紅博愛公司的資產清算,解散中紅博愛公司,不要讓騙子得逞。
中紅博愛公司在北京紅蓮大廈開辦至今,投入約1000萬,公司進行大規模裝修,到現在裝修款還未結算(約100多萬),此刻公司已從該大廈逃離。
我認為郭美美只是一個20歲的姑娘,天真但沒有邪念,一個無意之舉竟招來今天大禍,實為不公。
某會自己本來的問題不是郭美美帶給的,炫的富更不是某會的資財,倒是翁濤如此巨騙,應該大家來揭露曝光,讓騙子在陽光下現行!!!!
請知情人士勇敢站出來!!!!!!!!!

⑩ 華鑫信託的融資規模是多少

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鑫信託」或「公司」)成立於1984年6月1日,注冊地為北京市西城區,現有注冊資本為人民幣73.95億元。

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前身為廣東佛山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是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批准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從2004年開始,在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集團」)的主導下,佛山信託開始了改制和重新注冊。 2008年12月24日,佛山信託重新注冊,更名為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2010年2月9日,經中國銀監會批准重新注冊,2010年3月18日正式掛牌營業。 2012年4月,股東同比例增資至22億元。 注冊資本73.95億元。

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股東為:中國華電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6.248%,認繳金額為563862.6812萬元。 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持股23.752%,認繳金額175649.1825萬元。 實際控制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華鑫信託2021年資產管理規模為2451.36億元。 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13億元,凈利潤11.33億元。 2022年上半年,公司利潤9.81億。 報告期內,華鑫信託創造信託利潤171.21億元,為受益人分配信託利潤170.86億元。


公司報告中2021年主動管理的信託資產為1559.01億元。 主動管理融資830.32億,其他投資359.09億,證券投資369.58億。 被動管理信託資產892.35億元。

報告中,已清盤信託項目139個,實繳信託總額458.23億,加權平均實際年化收益8.15%。 報告期內,公司順利完成113個融資類信託項目清算,實繳信託總額401.32億元,加權平均實際年化收益7.13%。

華鑫信託收益排名第21位。業務能力排名第13、財務管理能力排名第十、抗風險能力排名第24位、綜合實力68家信託公司排名第14。

報告期內,公司創新業務持續推進,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公司積極擴展標品固收業務、資產證券化、公募REITS、股權投資等創新業務,落地了首單QDII業務。在控制風險、堅持合規的前提下,積極發展創新業務。經股東方同意並報北京銀保監局批准,中國華電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2021年末單方增資30.0億元,增資後中國華電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資比例變為76.25%,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出資比例變為23.75%。

華鑫信託以「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為根本,秉承「穩健經營,價值至上」的理念,堅持面向市場,為客戶提供全面、專業、特色金融服務。結合自身優勢,華鑫信託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發展思路。公司以能源和基礎產業信託業務為核心,堅持多領域經營;以提供多元化、專業化、特色化金融服務為手段,堅持業務創新;以全面風險管理為保障,堅持穩健經營,

閱讀全文

與廣東國際信託投資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區塊連交易所 瀏覽:315
黑馬獵手主圖指標公式 瀏覽:765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股東 瀏覽:751
寧波銀行的專戶理財基金 瀏覽:279
西南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691
外匯交易高峰 瀏覽:728
優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76
融資風險補償機制 瀏覽:787
中小金融機構如何回歸本源 瀏覽:565
沈陽原油期貨價格 瀏覽:833
港股通手續費如何交易 瀏覽:155
金恪是上市公司嗎 瀏覽:274
杭州紫文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36
近日股票收評 瀏覽:241
各行按揭貸款利率表 瀏覽:545
貸款如何變存款 瀏覽:228
股票杠桿作用 瀏覽:887
上證50指數基金估值指標市盈率 瀏覽:659
融資租賃計提折舊按照合同總價 瀏覽:354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ipo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