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供給側改革跨境融資

供給側改革跨境融資

發布時間:2023-01-06 17:13:50

㈠ 跨境融資的方式有哪些

任何企業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都需要有適量的資金,而通過各種途徑內和相應手段取得這些資容金的過程稱之為融資。並購融資方式根據資金來源渠道可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但應用較多的融資方式是從外部開辟資金來源,通過與其他投資人聯合投資,或以股權、債權、混合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一般來說,企業並購的融資渠道可以分為債務性融資、權益性融資、混合性融資。債務融資是指企業按約定代價和用途取得且需按期還本付息的一種融資方式。債務融資往往通過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民間資本等渠道,採用申請貸款、發行債券、利用商業信用、租賃等方式籌措資金,企業債務融資主要包括三種方式:貸款融資、債券融資、租賃融資。權益性融資指的是企業通過直接吸收投資或發行股票或利用權益資本融資籌集資金。權益資本是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金。企業並購中最常用的權益融資方式包括吸收直接投資、權益資本融資,發行股票融資。混合性融資並購指的是企業通過發行混合性融資工具籌集資金而進行的並購。常見的混合性融資工具主要有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

㈡ 如何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為什麼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需求結構已發生明顯變化。一是「住」「行」主導的需求結構發生階段性變化。2013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戶均達到1套房,2014年每千人汽車擁有量超過100輛。根據國際經驗,這個階段「住」「行」的市場需求會發生明顯變化。2013年後,我國新開工房屋面積、住房銷售面積先後出現負增長,汽車銷售進入低增長階段。二是需求結構加快轉型升級。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體擴大,居民對產品品質、質量和性能的要求明顯提高,多樣化、個性化、高端化需求與日俱增。三是服務需求在消費需求中的佔比明顯提高。隨著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齡化加快,旅遊、養老、教育、醫療等服務需求快速增長。四是產業價值鏈提升對研發、設計、標准、供應鏈管理、營銷網路、物流配送等生產性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給側明顯不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一是無效和低端供給過多。一些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產能利用率偏低。2015年鋼鐵產量出現自200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水泥產量出現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不足。供給側調整明顯滯後於需求結構升級,居民對高品質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出現到境外大量采購日常用品的現象,造成國內消費需求外流。三是體制機制束縛了供給結構調整。受傳統體制機制約束等影響,供給側調整表現出明顯的黏性和遲滯,生產要素難以從無效需求領域向有效需求領域、從低端領域向中高端領域配置,新產品和新服務的供給潛力沒有得到釋放。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供需結構再平衡的內在要求。供需結構錯配是我國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主要表現為過剩產能處置緩慢,多樣化、個性化、高端化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供給側結構調整受到體制機制制約。需求管理政策重在解決總量問題,注重短期調控,難以從根本上解決供需結構性矛盾,也難以從根本上扭轉經濟潛在產出水平下行趨勢。當前,只有加快出清過剩產能,處置「僵屍企業」,推進資產重組,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建立有利於供給側結構調整的體制機制,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強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國際背景
全球低增長困境的症結在於結構性改革遲緩。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後,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都採取了史無前例的量化寬松政策,通過直接購買資產和債券、降低利率甚至實行零利率或負利率等方式,大規模增加市場流動性,提振市場信心。但從實際效果看,全球經濟復甦遲緩,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落,主要經濟體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放緩。可見,單一的需求刺激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需求管理的短期政策雖在抵禦危機沖擊上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中長期結構性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增強經濟增長動力還需要推進結構性改革。
國際分工格局重構對結構性改革提出緊迫要求。過去一個時期,歐美國家是主要的產成品消費市場,東亞國家是主要的生產基地,中東、拉美、非洲等地區是主要的能源原材料輸出地。國際金融危機後,這種「大三角」分工格局悄然發生變化。歐美國家信貸消費模式難以持續,轉向推進再工業化戰略,一些高端製造業出現迴流;能源原材料生產國迫於新能源技術快速發展的壓力,著力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人力資源豐富的國家憑借勞動力低成本優勢,搶占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際市場。全球分工格局加快調整,跨境資本重新配置,各主要經濟體都力求通過結構性調整提升分工位勢,爭取更有利的分工地位。
加快結構性改革是打造我國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憑借低成本優勢和較強的產業配套能力,我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但也要看到,隨著我國要素成本逐步提高,傳統比較優勢逐步減弱,而新的競爭優勢尚未形成,面臨「前有圍堵、後有追兵」的雙重擠壓態勢。這就要求我國從供給側發力,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培育建立在新比較優勢基礎上的競爭優勢。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突出問題導向
著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產能過剩、庫存過大是無效和低端供給的集中表現。2015年底,我國鋼鐵產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煤炭產能利用率還要更低一些,產能過剩問題十分突出;商品房待售面積達7.2億平方米,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庫存壓力很大。過剩產能和積壓的庫存沉澱了大量的廠房、土地、設備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使得要素無法從過剩領域流到有市場需求的領域、從低效率領域流到高效率領域,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去產能、去庫存是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根本舉措。
著力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不足是導致國內消費外流、消費潛力難以釋放等問題的主要原因。2015年我國居民出境超過1.2億人次,境外消費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至少一半用於購物,而且購買的商品層次呈下移態勢,從以往的高檔奢侈品轉向性價比高的日用消費品。這反映了我國供給體系和產品品質明顯不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不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必須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升有效供給能力。
著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當前,行業准入限制阻礙了生產要素在行業間和行業內的自由流動;「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增大了民營企業進入障礙;金融市場不完善,降低了資金配置效率;市場誠信體系不健全、消費者權益得不到充分保護,致使消費者「用腳投票」,轉向境外消費市場;知識產權保護不力,抑制了企業技術創新潛力的釋放。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打通要素流動和再配置的通道,使生產要素從無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領域、從低端領域流向中高端領域,進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要做好需求管理
供給和需求是宏觀經濟管理的兩個方面。供給和需求是對立統一的,保持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動態平衡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條件。供需不平衡、不協調、不匹配,會導致資源錯配和結構扭曲,影響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不意味著放棄需求管理。需求管理重在短期調控,重在引導市場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定、國內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做好需求管理可以改善市場預期,增強人們對經濟的信心,避免經濟下行與市場悲觀預期形成相互循環的放大效應。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離不開需求管理的配合。充分發揮需求管理的「穩定器」作用,可以避免經濟增速短期快速下行激化各種矛盾和潛在風險,避免增大改革的難度和成本。當前,要把握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間窗口,根據改革的總體部署、時序安排和推進節奏,拿捏好需求管理的尺度,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為改革有序推進創造條件。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能發揮提振需求的作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最終落腳點是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比如,房地產「去庫存」政策中的保障房貨幣化,在棚戶區改造中以貨幣化形式鼓勵搬遷住戶購買存量房以及降低商品房首付比例等,在去庫存的同時將拉動裝修和家電等相關消費。「補短板」可以通過對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增加投入、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來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可以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產品品質和質量,吸引和創造更多的國內外需求。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
從化解當前突出矛盾入手。當前的產能過剩矛盾十分突出,部分行業出現周期性過剩和絕對性過剩的相互疊加,產品供給遠大於需求,使得工業品價格持續回落,企業利潤大幅下降,企業虧損面不斷擴大。與此同時,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商品房庫存規模偏大的問題尤為突出,需要較長的消化周期。通過「去產能」,逐步化解工業領域的過剩產能,促進企業優勝劣汰,有利於工業品價格合理回歸,扭轉企業整體利潤下滑的局面。通過「去庫存」,減少資金無效佔用,降低債務違約風險,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可以發揮房地產業體量大、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作用,避免經濟運行出現大的波動。
著力防範和化解風險。當前,我國企業的債務水平相對較高,特別是重化工和房地產領域債務高企,資金鏈緊張,違約風險上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可以通過處置「僵屍企業」和不良債務,加快資產重組,提高資產收益率,改善資產質量,避免潛在風險的積累;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降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改善企業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降低銀行貸款不良率上升的壓力,引導資金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增強實體企業的活力,提高國民經濟整體效益。
重塑中長期增長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要做好「減法」,還要做好「加法」「乘法」和「除法」。做加法,就是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葯、高端裝備、智能製造和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使新增長點匯聚成強大的增長動力。做乘法,就是要轉向創新驅動,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提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做除法,就是要提高單位要素投入的產出率,通過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加強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勞動者技能和在勞動力市場的競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通過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引入市場化交易機制,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增強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能力。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戰略行動,為新常態下「怎麼干」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五大政策支柱為依託,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㈢ 央行:堅持穩房價,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

中國央行網站19日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到,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報告指出,我國是具有強勁韌性的超大型經濟體,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發展潛力大、迴旋空間廣闊的特點明顯,市場主體活力充足。今年以來,我國科學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保持較好發展態勢,主要宏觀指標總體處於合理區間。前三季度GDP 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5.2%。
第三季度我國經濟保持恢復態勢,發展韌性持續顯現,GDP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第三季度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工業生產保持增長、效益增速較快;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製造業增加值佔比提高,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單位GDP能耗下降;出口保持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改善;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了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科學管理市場預期,努力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功能。
報告指出,也要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織影響,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發展面臨一些階段性、結構性、周期性因素制約,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難度加大。全球疫情演進還存在不確定性,多國已出現疫苗接種人群感染變種病毒的案例。世界經濟復甦動能趨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組織(OECD)近期分別下調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0.1個百分點至5.9%和5.7%。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走高,美聯儲已開啟縮減購債進程,全球跨境資本流動和匯率波動加大、金融市場估值調整的風險上升。國內經濟運行面臨疫情多地散發、大宗商品價格高企等挑戰。目前房地產市場風險總體可控,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整體態勢不會改變。總的來看,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正視困難,將改革和調控、短期和長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結合起來,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報告還指出,通脹壓力總體可控。2021年第三季度,消費市場供需基本平穩,豬肉價格持續下降帶動CPI漲幅降至1%下方。10月CPI同比上漲1.5%,預計四季度CPI溫和上漲,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內平穩運行。與此同時,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部分高耗能行業產品提價和低基數等因素影響,PPI漲幅繼續擴大,短期內可能維持高位。展望未來,國際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但考慮到我國是全球主要生產國,經濟自給能力較強,有利於應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海外通脹上行的影響。總的看,我國總供給總需求基本穩定,央行實施正常貨幣政策,有利於物價走勢中長期保持穩定。
就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報告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國內外經濟形勢邊際變化的研判分析,統籌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穩定市場預期,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以我為主,穩字當頭,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處理好經濟發展和防範風險的關系,做好跨周期調節,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密切跟蹤研判物價走勢,穩定社會預期,努力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用好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持增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實施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用好2000億元再貸款額度支持區域協調發展,落實好碳減排支持工具,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繼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強預期管理,完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堅持底線思維,增強系統觀念,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加強對內外部市場環境和多種不確定因素的監測分析,深入研判市場流動性供求形勢,做好流動性跨周期調節,綜合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操作的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中樞上下波動。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形成中央銀行調節銀行貨幣創造的流動性、資本和利率約束的長效機制,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機制,多渠道補充商業銀行資本,加大對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等資本補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是繼續落實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保持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穩定性,繼續對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提供普惠性、持續性的資金支持。繼續落實兩個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保持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減,更好發揮其穩企業保就業的重要作用。落實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發揮政策示範效應,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領域,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好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作用,著力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三是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實施力度,大力推廣隨借隨還貸款模式,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形成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落實好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措施,強化考核激勵,加大對種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等重點地區的支持力度。配合有關部門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基礎上,合理滿足煤電企業應急保供發電融資需求。創新運用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碳中和債券等產品,發揮金融對能源安全保供和綠色低碳轉型的支持作用。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是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體系,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持續釋放LPR改革潛力,充分發揮LPR改革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市場化方式促進金融機構將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小微企業,增強小微企業信貸市場競爭性,推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督促落實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措施,保持銀行負債成本基本穩定,繼續推動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穩步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加強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發展外匯市場,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指導金融機構基於實需原則和風險中性原則積極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匯率避險服務,降低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成本,加強自身外匯業務風險管理,維護外匯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化對外貨幣合作,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提高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使用中的便利化程度,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五是堅持防風險與促發展並重,持續推動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強信息披露要求,強化中介機構監管。健全高效聯通的多層次市場體系,培育多元化的合格投資者隊伍。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區域支持力度,提升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穩步推動債券市場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及時防範和化解債券市場風險,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壓實各方責任,持續落實違約處置機制建設各項成果,優化統一執法機制,嚴厲打擊債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六是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不斷完善金融企業公司治理。堅持以強化公司治理為核心,深化大型商業銀行改革,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引導大型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增強金融市場的活力與韌性,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繼續推進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壓實機構主體責任,一行一策,漸進式、分步驟推進存量業務改革,實現業務分類管理分賬核算,有序提高透明度,強化資本約束,加強風險管理,健全激勵機制,更好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方面的重要作用。
七是堅持底線思維,增強系統觀念,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夯實金融穩定的基礎,以經濟高質量發展化解金融風險。全力做好存量風險化解工作,堅決遏制各類風險反彈回潮,防止在處置其他領域風險過程中引發次生金融風險。進一步發揮存款保險市場化處置平台作用,探索多種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支持中小銀行化解風險和補充資本。健全金融風險問責機制,對重大金融風險嚴肅追責問責。落實地方黨政同責,壓實各方責任,暢通機制、明確職責、分工配合、形成合力,有效防範道德風險。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監管,推動銀行按時滿足附加監管指標,制定恢復計劃與處置計劃建議,落實信息報送等審慎監管要求,及時進行風險提示。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新經緯APP)

㈣ 人民銀行、外匯局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這些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要知道當前,受中美利差倒掛幅度擴大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出現脫離美元走勢的較快貶值苗頭,穩匯率需求有所增加。外管局上調這個參數,意味著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跨境融資空間適度提升,相應地將增加我國整體外債規模。畢竟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旨在擴大資本流入,其中包括境內機構借用外債空間進一步擴大等,屬於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措施之一。這不僅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還會提升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

㈤ 融資租賃公司的通道業務分析

融資租賃公司的通道業務分析

融資租賃公司可以作為通道的原因是什麼?通道業務模式是哪些?下文是相關的知識點分析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融資租賃公司的通道業務分析1

1.什麼是通道業務?

通道業務指資金方藉助通道機構的牌照功能向資產方發放融資款項,或者資產方藉助通道機構的牌照優勢向資金方獲得融資的業務。

對銀行來講,一般意義上的通道業務是指銀信或者銀證信業務,即銀行為了規避信貸規模佔用,用自營資金或者理財資金通過券商資管計劃(或基子)投資信託專項計劃(或委託貸款)向融資方發放信託貸款的業務。這屬於第一種。

本文所指的融資租賃通道業務,一般情況下指利用融資租賃公司的外債額度,採用售後回租加跨境保理的形式幫主承租人從境外獲得低成本的資金。這屬於第二種。

資金需要在通道業務中的所有參與方過賬,而且大多數情況下資金和融資客戶都來源於銀行,通道僅僅利用牌照過橋。這也是通道機構與資金掮客的本質區別。

融資租賃公司為什麼可以作為通道?

1.規避信貸規模佔用

很多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經營機構信貸規模非常緊張,沒有足夠的貸款額度向大金額融資客戶發放貸款,利用上述銀證信或者本文的融資租賃通道可以在不佔用信貸規模的情況下向客戶融資。

2.獲得境外低成本資金

某些純內資客戶無任何進出口業務和國際貿易背景,沒有國家批復的外債額度,無法便利地向境外融資。此種情況可以藉助外資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利用售後回租加跨境保理的形式利用融資租賃公司的外債額度向境外融取低成本的資金。

3.擴大銀行資金的投向

銀行的理財資金是不可以直接投向股市的,而上半年股市中配資業務的資金又大部分來源於銀行,這裡面就是因為通道業務。銀行通過受讓券商兩融受益權、投資券商發行的收益憑證、股票質押式回購、單一結構化配資、傘形信託、結構化定向增發、打新基金、FOFMOM等等形式間接進入股市。

大部分的融資租賃通道業務都是建立在售後回租和保理這兩個業務的基礎上的,總體來講相當於融資租賃公司以售後回租的形式向承租人發放了一筆融資,從而形成應收租金,這是資產端。融資租賃公司用這筆應收租金再向銀行做保理融資或其他應收賬款類融資,這是資金端。從一方獲得資金再投入另一方的資產,這不就是個通道了嗎?

融資租賃公司作為通道有什麼優勢?

1.低融資成本

據有關機構統計,截止2014年底,國內金融租賃公司30家,內資租賃公司152家,外資租賃公司2020家。可見,90%的租賃公司都是具有外資背景的。

2013年國家外匯管理局印發了《外債登記管理辦法》(匯發[2013]19號)。外商投資租賃公司對外借款,應根據外商投資租賃公司提供的上年度經審計的報表,計算出上年度末風險資產總額(A),再計算凈資產的10倍(B),然後將(B-A)作為新年度期間該公司可新借外債的余額的最高限額。借用外債形成的資產全部計算為風險資產。

總而言之就是外資租賃公司可以從境外融資,從而獲得低成本的資金。以往看來基本在基準利率下浮10%-上浮15%之間。唯一不確定的是結售匯成本。期初從境外融資的是美元,出租人結匯後再支付給承租人使用;到期出租人收到承租人的人民幣還款需要購匯成美元還境外銀行的借款。由於遠期匯率存在不確定性,我們一般會在期初結匯的時候同時做一筆遠期購匯,鎖定匯率。鎖匯的成本根據市場變動波動較大,好的時候100多bp,高的時候也有200多bp。

2.稅費優惠

財稅[2013]106號《關於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中的附件1第二章第八條:應稅服務,是指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

一般計稅方法的應納稅額,是指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銷項稅額計算公式: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一般計稅方法的銷售額不包括銷項稅額,納稅人採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並定價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總而言之:出租人能對每期租金的利息部分開具增值稅發票供承租人用於進項抵扣;承租企業從出租方獲得的增值稅發票和進口報關時獲得的進口環節增值稅發票均可抵扣。

舉例:

A公司融資總成本=利息支出+費用支出=7.02%

由於目前營改增的政策,租賃公司在開發票給A公司的時候,可抵扣17%的增值稅,綜合成本為7.02%/(1+17%)=6%。

融資租賃通道業務的幾種模式

1.保理模式

即企業與租賃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售後回租合同;

租賃公司取得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產權、應收租金及其他費用等債權後即向銀行申請應收賬款無追索保理,以保理價款支付設備的全部購買款項;

租賃公司將已取得產權的租賃物件抵押給保理銀行,作為另一重信用,以保障保理銀行的權益;

租賃公司與承租人均在保理銀行開立結算賬戶,委託銀行按期代為劃扣租金及其他費用等款項,亦可改變租金支付路徑,直接向保理銀行支付租金。

該模式資金來源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境內買斷型保理、內保內貸、跨境雙保理等模式。

境內買斷型保理

境內買斷型保理一般還是要佔用保理銀行的規模,當然銀行可以與另一家銀行做再保理業務,將這筆債權轉出以騰挪規模。

內保內貸

境內銀行開立融資性保函給境外銀行,境外銀行給境內機構放款,就是內保內貸。境內銀行開立融資性保函給境外銀行,境外銀行給境外機構放款,就是內保外貸。現在融資性保函的開立需要總行審批,整體流程相對繁瑣並且佔用風險資產。

跨境雙保理

這種模式只有擁有離岸牌照的部分銀行才能辦理,是目前跨境買斷型融資租賃保理業務的最優模式。

2.銀行理財資金對接私募應收租金資產證券化、銀行理財資金通過結構化安排受讓應收租金受益權

上述兩種模式是開頭兩種通道模式的結合體,優點是看起來結構創新,不需要外債額度和信貸規模,而且參與方利潤豐厚。這種模式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成本較高。這兩種模式的成本比跨境買斷型雙保理高約300bp。

融資租賃通道業務的未來發展

金融機構營改增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營改增一旦全面實施融資租賃通道業務的利潤空間會被大幅壓縮,融資租賃公司的牌照優勢也會被迅速削弱。銀行在營改增後也會逐漸將結售匯的主動權交給通道,採用固定費用的'方式將匯率成本轉嫁給租賃公司。到時只有足夠的匯率風險管理能力的融資租賃公司依靠結售匯的成本優勢迅速搶占通道市場,2000多家租賃公司必將經歷一輪大的洗牌。

融資租賃公司的通道業務分析2

與傳統租賃的區別

融資租賃和傳統租賃一個本質的區別就是:傳統租賃以承租人租賃使用物件的時間計算租金,而融資租賃以承租人佔用融資成本的時間計算租金。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一種適應性較強的融資方式,是20世紀50年代產生於美國的一種新型交易方式,由於它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所以在20世紀60~70年代迅速在全世界發展起來,當今已成為企業更新設備的主要融資手段之一,被譽為「朝陽產業」。我國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這種業務方式後,三十多年來也得到迅速發展,但比起發達國家來,租賃的優勢還遠未發揮出來,市場潛力很大。

與分期付款的區別

(1)分期付款是一種買賣交易,買者不僅獲得了所交易物品的使用權,而且獲得了物品的所有權。而融資租賃則是一種租賃行為,盡管承租人實際上承擔了由租賃物引起的成本與風險,但從法律上講,租賃物所有權名義上仍歸出租人所有。

(2)融資租賃和分期付款在會計處理上也有所不同。融資租賃中租賃物所有權屬出租人所有,租賃物作為長期應收款;出租方計入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分期付款購買的物品歸買主所有,因而列入買方的資產負債表並由買方負責攤提折舊。

(3)上面兩條導致兩者在稅務待遇上也有區別。融資租賃中的出租人可將攤提的折舊從應計收入中扣除,而承租人則可將攤提的折舊費從應納稅收入中扣除,在分期付款交易中則是買方可將攤提的折舊費從應納稅收入中扣除,買者還能將所花費的利息成本從應納稅收入中扣除,此外,購買某些固定資產在某些西方國家還能享受投資免稅優惠。

(4)在期限上,分期付款的付款期限往往低於交易物品的經濟壽命期限,而融資租賃的租賃期限則往往和租賃物品的經濟壽命相當。因此,同樣的物品採用融資租賃方式較採用分期付款方式所獲得的信貸期限要長。

(5)分期付款不是全額信貸,買方通常要即期支付貸款的—部分;而融資租賃則是一種全額信貸,它對租賃物價款的全部甚至運輸、保險、安裝等附加費用都提供資金融通。雖然融資租賃通常也要在租賃開始時支付一定的保證金,但這筆費用一般較分期付款交易所需的即期付款額要少得多(例如在進出口貿易中買方至少需現款支付15%的貨款)。因此,同樣一件物品,採用融資租賃方式提供的信貸總額一般比分期付款交易方式所能夠提供的要大。

(6)融資租賃與分期付款交易在付款時間上也有差別。後者一般在每期期末,通常在分期付款之前還有一寬限期,融資租賃一般沒有寬限期,交易開始後就需支付租金,因此,租金支付通常在每期期初。

(7)融資租賃期滿時租賃物通常留有殘值,承租人一般不能對租賃物任意處理,需辦理交換手續或購買等手續。而分期付款交易的買者在規定的分期付款後即擁有了所交易物品,可任意處理之。

(8)融資租賃的對象一般是壽命較長、價值較高的物品,如機械設備等。

根據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融資租賃行業現狀

近年來,融資租賃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完善金融要素體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行業發展新態勢帶來的挑戰,謀求發展新動能成為融資租賃企業的普遍訴求。本質上,融資租賃行業具有明顯的重資產特點,伴隨行業規模持續擴大,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需求也隨之旺盛,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租賃公司需要進一步深化與其他金融機構及同業租賃企業的合作,在差異互補中打開市場空間,從而推動區域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在行業規模擴張趨緩的同時,融資租賃業的監管也在持續收緊。隨著多地金融監管部門開展現場檢查工作,一批長期休眠的「空殼」公司或在公司治理、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風險或合規隱患的公司將會被清理和整頓,行業內逾1.2萬家租賃公司或將迎來洗牌,行業分化進一步加劇。

市場容量

進入2019年,中國租賃業的企業數量、注冊資金和業務總量只在少數地區略有增加。當前,我國融資租賃公司不再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行業增速整體趨緩。在市場環境和監管環境變革的雙重驅動下,業內公司應聚焦租賃物本身,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提升合規經營能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進而推動自身加速轉型升級。截至2019年9月底,全國融資租賃企業(不含單一項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購的海外公司,也不包括港澳台地區當地的租賃企業)總數約為12027家,較2018年底的11777家增加了250家,增幅為2.1%。截止9月底,已獲准開業的金融租賃企業仍為70家;全國內資租賃試點企業總數增加了2家,共為399家;全國外資租賃企業共11604家,較2018年底增加了293家。在業務總量方面,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為66800億元,比2018年底的66500億元增加約300億元,增長0.5%。其中,金融租賃約25150億元,增加150億元,增長0.6%;內資租賃約20900億元,增加100億元,增長0.5%;外商租賃約20750億元,增加50億元,增長0.3%。

作為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更新於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融資租賃在中國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在政策引導及市場需求推動下,融資租賃或迎「新黃金十年」。這也吸引各路產業資本加速布局。隨著近年來「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以及「中國製造2025」政策的持續深入,融資租賃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機遇階段。中國融資租賃行業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滲透率只有5%左右,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促進供給側改革措施

融資租賃具有融資與融物的雙重特性,在拉動社會投資、促進產業升級、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優化企業資產負債結構等方面,融資租賃服務實體經濟的優勢更加顯著。融資租賃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就是不再囿於規模經濟,由要素驅動發展轉型為創新驅動發展,實現融資租賃業與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提高融資租賃創新驅動要素對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度。當前,應牢牢把握大規模減稅的政策新機遇,積極發揮稅收政策的能動作用,營造融資租賃業高質量發展的稅收政策環境。推動融資租賃企業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從而打破融資租賃衍生為類金融的業務模式。構建融資租賃與「信託+保理+資產證券化+互聯網金融」的新金融生態,以多元化融資租賃資金來源,降低融資成本。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融資租賃業務與國際貿易結合迎合中小企業國際融資需求,融資租賃將成為中小企業參與和融入「一帶一路」,並成功實現「走出去」的有力助手。

統一監管對行業的影響

隨著國家產業經濟結構的調整,融資租賃作為連接金融和實體經濟的紐帶,融資租賃與實體經濟結合度會越來越高,融資租賃技術革新的市場勢必愈加廣泛。融資租賃的轉型與創新將在服務經濟結構調整、支持實體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統一監管有利於更好控制社會金融風險,推動融資租賃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在防控金融風險的大環境下,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去杠桿」,融資租賃公司等影子銀行卻在變相「加杠桿」。統一監管後,融資租賃公司會受到嚴格監管,有利於更好控制社會金融風險。另外,金融租賃公司與內資試點和外資融資租賃公司長期以來因監管分割,造成業務性質相同的機構,卻產生隔閡和經營異化。統一監管後,三類融資租賃公司在租賃物范圍、接入徵信、稅前計提呆壞賬准備金等方面有望統一標准,有助於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統一監管短期將不可避免沖擊融資租賃行業,抑制類信貸和通道業務,融資租賃公司將出現分化。在經濟下行的宏觀背景下,規模大、風險低、期限長的政府平台類項目和類信貸通道業務一直是融資租賃公司的偏愛。隨著中央政府出手規范地方融資平台,政府平台融資與政府信用脫鉤,平台類項目規模大幅下降,促使融資租賃業務向實體經濟轉型。「資管新規」消除多層嵌套,打擊通道類產品,直接租賃和經營租賃將是融資租賃業務發展的大趨勢。

;

㈥ 央行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有什麼影響

帶來的影響也是非常積極的,而且通過這一次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後續的發展過程當中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或者也避免了在融資過程當中導致的一些經濟膨脹的問題。

㈦ 什麼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什麼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7)供給側改革跨境融資擴展閱讀

從中國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給側改革可謂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時間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多方面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供給約束,使產業、企業的自然活力非受限於作為公共政策供給方的政府約束。

參考資料

搜狗網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㈧ 嘉賓熱議去杠桿:卸下債務重擔 讓經濟輕裝前行

去杠桿如何兼顧經濟穩增長?債務水平有沒有一個合理的「度」?在29日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分論壇上,來自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高校智庫的與會嘉賓展開了探討。

一談及去杠桿,有人就會聯繫到中國人民銀行收緊流動性、企業降低負債,導致經濟增速滑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則看到了二者之間辯證的關系。「去杠桿不一定意味著經濟增長下降,經濟增長也不一定要通過加杠桿來實現。」她認為,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中國去杠桿採取的幾種方式對經濟增長其實是起正向作用的,去杠桿與穩增長二者並不對立。

國企改革、減費降稅、加強資本市場建設,這些重要改革,既達到了去杠桿的目的,亦為中國經濟「強身健體」。「當前我國推進國企改革,加強公司治理,強化財務硬約束,這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很大作用。」胡曉煉表示,經濟效益提高、資源更有效利用,這對於經濟增長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政府的大規模減稅降費也有利於去杠桿,這個可以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債務償還能力,也有助於企業資本性的股權融資實力增長。」她說。

我國正大力加強資本市場建設,胡曉煉指出,這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增加股權融資的比例,二是能對有效處置存量債務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存量債務的交易、處置,也有助於降低企業的債務負擔。

「去年我國債務佔GDP比重在下降,供給側改革也帶來了積極正向的影響。」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宣昌能亦認為,去杠桿有很多措施,其中一個就是降低我國非金融公司的杠桿率,通過債轉股等方式優化其債務結構,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進展。

宣昌能認為,綜合來看,中國有足夠的餘地來採取措施進行去杠桿,從而管理好整個債務水平。

債務水平到底多少算高?社會整體債務是否存在一個量化的「度」?對此,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眾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債務的可持續性越強,對債務的容忍度就越高。」

影響社會整體債務可持續性的因素,首先是成本。謝眾指出,「大水漫灌」肯定是不行的,「急剎車」也不行,這就需要調整相關結構來降成本。直接融資、發行債券非常重要,比間接融資更有利於降低成本,這塊市場增長空間還非常大。

從債券市場來看,要滿足長遠發展,仍需進一步豐富其工具品種。「目前,債券市場的一個短板是用於風險對沖的衍生品工具不足,我國現在利率衍生品、匯率衍生品已有一定規模,但是在全球佔比還較低。」謝眾認為,現在已有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對標的主要是民營企業,未來可考慮更廣泛運用信用違約互換等國外比較成熟的衍生品。在鼓勵境外機構參與問題上,還有跨境監管等協調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提升市場流動性,也是降成本的要點之一。去年,中國人民銀行推出了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謝眾表示,這個針對民企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實施效果非常好,相當於一個保險產品,增強了民營企業發債的信用度,起到了增信和保險的作用,這樣就增大了民企債券的接受度。「接受度提高了,交易度活躍了,市場流動性就活躍了。」

促進交易活躍的同時,退出機制也要更完善。早在去年,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就提出,要盡快推出到期違約債券交易機制。「如果投資者不願意參加發債企業的債務重組,就可以通過交易實現退出。」據謝眾介紹,目前上清所和相關機構正在為違約債券交易制度做技術和業務准備。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閱讀全文

與供給側改革跨境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旺鏈科技股票 瀏覽:276
東岳集團三季報 瀏覽:689
區塊連交易所 瀏覽:315
黑馬獵手主圖指標公式 瀏覽:765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股東 瀏覽:751
寧波銀行的專戶理財基金 瀏覽:279
西南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691
外匯交易高峰 瀏覽:728
優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76
融資風險補償機制 瀏覽:787
中小金融機構如何回歸本源 瀏覽:565
沈陽原油期貨價格 瀏覽:833
港股通手續費如何交易 瀏覽:155
金恪是上市公司嗎 瀏覽:274
杭州紫文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36
近日股票收評 瀏覽:241
各行按揭貸款利率表 瀏覽:545
貸款如何變存款 瀏覽:228
股票杠桿作用 瀏覽:887
上證50指數基金估值指標市盈率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