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影響我國上市公式融資行為的因素

影響我國上市公式融資行為的因素

發布時間:2023-02-26 14:36:02

① 我國上市公司為何偏好股權融資

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股權融資成本低且風險小

上市公司在選擇融資的方式時,最先考慮的就是融資的成本。由於我國很多企業都處在成長發展期,可能無法承受債務融資的高成本和高風險,所以在選擇融資方式時,會優先選擇股權融資,盡管可能債務融資可以起到抵稅的作用,但是相比不能償債帶來的風險,上市公司選擇了更為保險的一種方式方法。相對應的,股權融資雖然也有自己的風險,比如會導致母公司的控制權下降等等,但是不必每年都分紅的彈性規則還是被眾多上市公司青睞。但是根據我國特有的國情,我國上司公司股權融資的成本實則是比債務融資成本高的,相關學者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的考量:

1.上市公司分配的現金股利少。在我國,不分配股利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現象,即使分配股利也是以股票股利居多,現金股利很少,因此,股利支出並不會對我國上市公司形成太大的成本。

2.我國上市公司大都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有股一直處於控股地位,形成「一枝獨秀」的股權結構,所以傳統上認為的股權融資控制權削弱成本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幾乎為0。

3.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價格偏高。我國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價格普遍高於股票自身的實際價值,股票的市盈率(P/E)維持在高水平,因此公司通過股票融資能獲得更多的可用資金,進而降低了融資成本。

我們再來討論債務融資,一方面債務人對債務的融資有諸多使用用途的限制,使融資方在公司諸多發展方面都會顯得躡手躡腳,銀行對於貸款的很多限制性條款,讓企業感到無所適從;另一方面,一旦融資方沒有及時償還借款,比如周期性的經濟不景氣等原因,銀行出於利己的角度,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債權保全,企業將會面臨破產的風險。而股權融資使得公司擁有一筆永不到期的自由支配的資金,股權融資的這種「軟約束」特徵實際上也降低了資金成本。

(二)股權結構不合理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第一,股票種類過多,有內資股和外資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國家股、法人股和職工股,A股、B股、H股和N股等;第二,股權高度集中。公司的股權基本上由前三大股東控制,控制權達到40%以上,大股東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故而融資決策顯然由大股東操縱。由於股票發行造成的高溢價會提高公司的凈資產,所以被大股東所偏好,而債務融資造成的經營性約束會給他們的經營帶來壓力,這也導致了大股東對債務融資的厭惡態度。

(三)內部人控制嚴重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內部人控制」,公司的管理層實際上控制著公司,而股東的權力受到削弱甚至被架空。我國上市公司大都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有股「一股獨大」,由於所有者缺位和代理鏈過長,國有股難以有效的行使股東權利。同時,我國的股市波動性比較大且通常不符合情理,實質上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價值投資,股權融資的投資方大多也是出於短期利益的考慮,不會對公司的實質性經營提出建議,而只是選擇用腳投票,即一旦被投資企業不符合自身的利益考量,就會選擇拋出股權,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的決策很多時候是由管理層一手決定的,企業的決策喪失了所有權人的監督,管理層的目標難免會與公司利益相悖,即會出現代理人問題。由此會導致公司可支配的現金流減少,損害管理層的在職消費利益等,而且債務融資會加強債權人對管理層的監督,一旦公司不能償還到期利息並最終導致破產時,管理層的利益將會消失殆盡,所以管理層在本質上是厭惡債務融資的。相比之下,股權融資則賦予管理層更多自由支配現金的權利。

(四)債券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不發達

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下,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融資方式來優化資本結構,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資本市場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融資方式存在明顯的不均衡狀態。股票市場門檻低且進出自由化程度高,政府監管不到位,上市公司信息的公開性和真實性也無法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決策者可以通過內部消息賺取超額收益。與此同時,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緩慢,企業債券的發行相當嚴格,審批程序復雜,加上我國商業銀行的功能尚未完善,政府對商業銀行利率的干預性強,商業銀行對長期借貸十分謹慎,公司為了籌集長期資金,就不得不求助於股權融資了。

拓展資料: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同時使總股本增加的融資方式。

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② 上市公司是不是內部籌資

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內部融資主要是指公司自有資金和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本積累。通過折舊形成現金,通過留存利潤增加公司資本;對外融資包括通過向金融機構借款和發行公司債券進行債務融資;通過發行股票、配股和新股進行股權融資;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進行半股權和半債務融資。三種融資方式分別是增發、配股和可轉換債券。
根據融資中介的需要,上市公司的融資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IPO、增發股票(增發、配售)、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獨立交易可轉換債券、認股權證、,間接融資: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貸款、其他機構或個人貸款。第二,影響上市公司融資模式選擇的因素很多。其中,在採取外部融資模式時,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努力降低融資成本,規避融資風險。影響上市公司融資方式的主要因素有:(1)政府政策法規。
從中國目前的金融環境來看,政策法規是制約融資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等部門對融資的相關政策法規掌握得很好。(二)公司的行業特點和發展階段。也就是說,上市公司的經營環境是否可靠,所從事的業務是否對經濟周期的變化敏感,行業的發展前景和投資項目的特點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而上述因素都是融資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行業發展前景巨大,公司成長迅速,但市場發展需要大量投資,則宜選擇大規模增發和可轉債融資。如果項目投資周期長,投資收益慢,選擇可轉債有助於緩解股權稀釋帶來的收益壓力,使公司融資後每股收益保持較高水平,避免融資後馬上「變臉」的現象。(3) 二級市場特徵。顯然,當二級市場處於牛市時,無論是發行新股還是可轉債,都很容易被市場接受,以更高的價格、更低的成本成功募集資金。但當二級市場持續下跌時,需要慎重考慮,因為此時,企業發行新股的難度可能更大,成本更高,發行新股也相對容易。可轉換債券相對靈活。如果股市處於熊市但中長期有望看漲,投資者會積極買入並「債轉股」,因為他們有獲得價差回報的預期。相反,如果股市處於牛市,在換股期間趨於熊市,投資者的「債轉股」就會減少,這有利於公司以債券為主的低成本融資。因此,在熊市中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債券具有更多的股權融資特徵,而在牛市中債券融資具有更強的特徵。(4) 資本需求。
如果上市公司資金需求迫切,那麼方便快捷的配股和銀行貸款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如果公司的資金需求不是太迫切,可以根據其他堅實的因素和條件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當公司資金需求較大時,應考慮發行新股或可轉換債券。(5) 融資成本與風險。
這是上市公司選擇融資方式的關鍵因素,前文對此進行了分析。
然而,雖然債務融資成本較低,但由於還本付息的需要,公司經營不善可能導致財務危機甚至生存危機,而發行股票並不存在這種風險。即使公司經營不善,也只會影響公司的市場形象和股價。這也是眾多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重要原因。(6) 重現期。
在融資時,我們應該考慮項目預期產生效益的時間。很多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和很多企業在最初幾年的融資和投資中可能不會產生利潤,因此選擇股權融資更為有利,因為它沒有定期支付利息的現金支出壓力。如果資本利用效率低下甚至封閉,公司業績就會被稀釋,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就會出現。上市公司在利潤、分紅等方面是否符合條件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許多上市公司由於利潤較低而喪失了再融資能力。(7) 借錢的能力。財務理論指出,適當提高資產負債率有利於降低公司的融資成本,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從而實現股東財富的最大化。因此,上市公司保持適當的資產負債水平具有重要意義。(8) 公司的信用形象。
企業的信用水平和企業在市場上的形象是選擇融資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信用水平越高,企業聲譽和企業形象越好,融資方式選擇越多,融資越容易。通過閱讀以上內容,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過去,配股是上市公司最常見的融資方式,因為它簡單快捷。隨著時代的發展,向社會發行新股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方式,與配股沒有太大區別,但操作方法不同。

③ 我國上市公司為何偏好股權融資

按照西方財務理論的「啄食順序原則」,企業融資首選留存收益,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後是股權融資。而我國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有著極其強烈的謀求公開發行股票並成功上市的沖動,上市之後在再融資方式的選擇上,往往不顧一切地選擇配股或增發等股權融資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源於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股權融資的低成本、股權融資的風險低以及市場運作機制的不規范。 一、股權融資偏好與現代融資理論明顯沖突 西方企業融資首選留存收益,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後才是股權融資。是一種「啄食順序原則」。而我國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順序依次為股權融資、短期債務融資、長期債務融資和內源融資。而且。融資結構中外源融資的比例高於內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股權融資遠遠超過了債權融資。即我國上市公司存在著明顯的股權融資偏好,與現代資本結構理論存在明顯的沖突。 理論與實踐的巨大差異勢必會給我國的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從微觀面來看,負債比例偏低,使企業不能充分利用財務杠桿,不能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發行新股不僅會降低每股凈收益,引起股價下跌,還會稀釋原有股權結構,從而削弱原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以股權融資為主的企業,股東對企業經理的制約弱於債權融資中債權人對經理的制約,由於沒有債務或債務比例過低,企業就不存在破產風險,經營者就喪失了追求最大利潤的積極性。從宏觀面來看,偏好股權融資使證券市場背負了太多的包袱,股票市場基本上立足於滿足企業的籌資需要,阻礙了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也阻礙了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與此同時,也使政府在股票市場上扮演了過重的角色。一方面使得上市公司的審批存在著許多尋租行為,導致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普遍不高;另一方面使得股票價格不能正確反映企業的內在價值。 二、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原因分析 資本市場的作用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而在我國的現實中,卻存在不計效率,過度股權融資的行為。面對這一事實,人們不禁要問,上市公司為何如此偏好股權融資?1、股權結構的不合理是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根本原因。我國股市設立之初是為國有企業募集資金服務的,因而人為地將企業股份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占據了絕對的控股地位。這雖然保證了國家對上市公司的控制,但也無情地剝奪了流通股東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力。眾所周知。非流通股份往往以面值發行,流通股份則採取溢價發行方式,其結果使非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遠遠低於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再融資會使非流通股獲得股權增值。非流通股股東放棄配股不僅不會受到損失,還會提升每股的凈資產,而流通股股東如果放棄配股或增發,往往因除權而形成損失。所以,由非流通股股東控制的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是不會輕易作出放棄股權再融資的安排的,而大股東的絕對控股使中小股東無力抗衡董事會的決議,難以對公司決策施加有效影響。 2、股權融資的低成本是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直接根源。上市公司的任何一種融資方式都是有成本的。傳統的資本結構理論認為,債權的資金成本低,股權的資金成本高。因為利息費用在稅前列支,債權融資具有稅收擋板的功能,其成本一般要低於股權融資的成本。然而我們發現,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利用股權融資的成本反而較低。目前我國深滬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大約為30多倍,以此換算,上市公司將其當年盈利的全部作為股利發放,其融資成本不超過3.3%。低於1年期銀行貸款的稅後成本。諸多上市公司多年不分配,即使是一些績優公司也時常不分配,既然不分配,哪來使用成本,頂多發生一些籌資費用罷了。即便分配。分配真金白銀的少,送股、轉增的多。 3、股權融資的低風險是圈錢行為頻發的間接根源。一般來說,債權融資面臨著固定的還本付息的壓力,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當企業經營不善時容易引發財務危機或破產風險,由此帶來的損失和破產風險不僅是十分直接的,而且很有可能直接影響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與債權融資相比,股權融資是以股權為代價,不存在強制償還的風險,這使得企業擁有一筆永不到期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尤其是在目前還沒有建立有效的兼並破產機制的情況下,上市公司一般不用過分考慮被摘牌和被兼並的風險。由於股權融資的成本低於債權融資。風險又小於債權融資,使國內企業對資金似乎有無盡的需求,上市之後的配股、增發等也接連不斷,一些公司大量現金在銀行中沉積,尚無用處,卻依然繼續融資。 4、市場運作機制的不規范是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外在根源。股權融資是一種投資方、融資方與市場中介三方參與的行為,而市場三方由於利益驅使而縱容本不合格的融資行為頻頻發生於證券市場。投資者看重的是股市的波動給他帶來的投機收益。而不在乎股利的多少甚至將上市公司發放股利視為利空消息。這樣,股票成了相對稀缺的商品, 「上市」成為一種稀缺的資源。 結語:由於中國證券市場的特殊性,造成了股權融資的成本較低,風險較小,易受到廣大投資者的追捧。上市公司青睞股權融資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但上市公司這種輕視債務融資而偏好股權融資的選擇,並沒有換來公司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改善,無論是通過一級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還是通過配股或增發再融資的效率都是不能令人樂觀的。因此,上市公司應該未雨綢繆,不應過分依賴股權融資。應積極開展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資方式。

④ 再融資的影響因素

現代資本結構理論認為,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順序首先是內部股權融資(即留存收益),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後才是外部股權融資。我國上市公司實際融資順序則表現為股權融資、短期債務融資、長期債務融資和內源融資,即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與現代資本結構理論關於啄食順序原則存在明顯的沖突。事實上大多數上市公司一方面大多保持比國有企業要低得多的平均資產負債率,但從實際上看,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幾乎沒有任何一家會主動放棄其利用再次發行股票進行股權融資的機會。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主要原因:
一、融資成本對股權融資偏好的影響再融成本大大低於債權融資成本,是上市公司熱衷於再融資的最主要原因。
二、公司治理結構對融資偏好的影響
我國上市公司大多是國有企業通過增量發行改制上市,在治理結構方面仍有國有企業的烙印,具體表現為如下兩個特徵:(1)股權集中、一股獨大。(2)國有股、法人股占絕對優勢。由於滬深股市上市公司被大股東控制,大股東就可能利用市場的二元結構特點通過股權融資獲取自身資產的大幅增值,而忽視甚至犧牲其他流通股東的利益。
三、考核制度對股權融資偏好的影響
上市公司的管理目標應該是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但我國上市公司的管理及投資者衡量企業經營業績,依然習慣以企業的稅後利潤指標作為主要依據,由於企業的稅後利潤指標只考核了企業間接融資中的債務成本,未能考核股本融資成本,即使考核,也總是很低。所以,公司總是厭惡債權融資而偏好股權融資。
四、盈利預期對股權融資偏好的影響
統計結果表明,從1995~2001年,配股公司配股後的平均資產報酬率低於1年期銀行貸款利率,而且有逐年下降趨勢。1995年融資公司後兩年的資產報酬率平均為7.46%,而且有25%的公司的資產報酬率低於4.65%,有50%的公司的資產報酬率低於7.38%;2000年配股公司後兩年的資產報酬率平均為5.74%,而且有25%的公司的資產報酬率低於4.32%,有50%的公司的資產報酬率低於5.74%。如果企業採用債權融資,有近50%配股公司投資的利息前稅前利潤不足以支付銀行貸款利息。進一步統計表明,公司配股後資產報酬率大幅度下降,平均下降幅度為3.19個百分點。
由於絕大部分公司再融資後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其資產報酬率低於銀行貸款利率,使得大股東偏好股權融資。
五、其他因素對股權融資偏好的影響 上市公司融資除受融資成本、公司治理結構影響外,還會受成長性、財務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實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未來盈利能力下降幅度越大,債權融資風險越大,上市公司股權融資越多;盈利水平越高,擴張餘地越大,上市公司股權融資越多;企業規模越大,成長性越差,企業股權融資規模越小;企業自由現金越多,資金越充裕,企業股權融資意願越弱。
上市公司杠桿比率越高,股權融資意願越強,說明上市公司有利用股權融資降低杠桿比率,規避財務風險的傾向;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意願越強,說明大股東越不能有效控制上市公司從上市公司正常經營中獲利時,從股權融資中獲利意願越強烈。
從影響因素綜合分析可見,雖然滬深股市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但其決定是否股權融資仍受當前盈利水平、未來盈利預期、財務杠桿比率、企業成長性、自由現金比率等多種因素影響。可見上市公司作為追求一定經濟效益的經濟活動單位,一般影響企業融資和資本結構的因素還是會影響上市公司融資決策。

⑤ 為什麼中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權融資偏好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深度解析

中國上市公司融資時普遍首選股權融資,而較少採用債務融資,表現為強烈的股權融資偏好。例如,中國上市公司熱衷於首次公開發行、過度使用配股額度與價格等。股權融資偏好雖然是企業融資行為的一種,但卻是一種極端的融資行為,而且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已經對其健康成長乃至證券市場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 中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著股權融資偏好,這似乎表明股票融資比債券融資更有利。但是從傳統的融資結構理論來講並非如此,企業發行債券的綜合成本應該更低,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上市公司如此偏好股權融資呢?這構成了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之迷」。 制度因素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發展主要背景的漸進式經濟轉軌,其實質是一場復雜的制度變遷,而證券市場作為一種制度安排,本身就是這場制度變遷中的一部分。因此,基於新制度經濟學理論,中國目前的證券市場尚屬於一種籌資制度而非投資制度安排,中國證券市場上的一些反常行為則可以解釋為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制度建設尚不完善所致。上市公司理所當然利用一切制度許可的方法來合理合法地籌集資金,而置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於不顧。進一步從制度性因素的角度去分析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原因,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股權融資軟約束。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相當低,即使這個很低的成本也沒有硬約束。因為上市公司具有充裕的權益資金,在現有資本市場弱有效與投資理性不足的情況下,股權融資成本是一種軟約束而帶來的軟成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零成本。這些與政府關於股利的政策與規定的缺陷,以及會計制度的不嚴格有關。相比之下,債務融資成本是一種硬約束,而且債務融資中的長期負債成本比流動負債成本又高得多。 第二,股票發行制度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近年來,中國股票市場發行體制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從原來的「額度控制,行政選擇」的審批制過渡到現在的核准制,股票市場的發行體制已逐步實現了市場化。但中國的核准制過多地強調人為因素,而非市場因素,而且中介機構的作用沒有得到實質性加強。這導致了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中的許多問題,如扭曲資源配置、誘發違規行為、增加交易成本等。由於制度慣性的存在,上市公司把配股、增發新股等當成管理層對其經營業績好的一種獎勵。因此,在這樣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經營者不顧融資成本,不創企業價值,而只是為了獲取額度「製造出」好的、符合配股或增發新股的業績。 第三,對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不合理。這種不合理,使公司不注重優化融資結構。上市公司的管理目標應該是實現股東利益和企業價值最大化,但中國上市公司的管理及投資者衡量企業經營業績,依然習慣以企業的稅後利潤指標作為主要依據。企業的稅後利潤指標只考核了企業間接融資中的債務成本,未能考核股權融資成本,即使考核也很低,甚至為零。因此,上市公司總是厭惡債權融資而偏好股權融資。這種以利潤為中心的效益會計核算體系已經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的管理及經營業績。 產業因素企業的產業特徵也是影響其融資偏好的重要因素,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所面臨的產品市場的競爭不同,而產品市場競爭通過影響上市公司收入來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與融資選擇。 產業因素對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影響 按照生產配置資源原則,資金理所當然地會流向那些經營能力高、業績成長性好的公司。但在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屬於相對成熟、成長性有限的公司,卻符合增發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給予他們增發資格,顯然並不是資金的有效率配置。另外還有上市公司增發新股募集資金的使用問題。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在符合法律法規與信息披露的要求下,原則上,募集資金的使用屬於上市公司自主權的范圍,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使用以及資產結構的調整要完全取決於股東的意願。但是,在中國證券市場不成熟的情況下,過於寬松的增發約束容易導致上市公司對廣大投資者的欺詐或其他違規行為,管得多了又違背市場經濟的准則,如上市公司由於激烈競爭導致行業的利潤率較低的情況下,即使有好的投資項目也不能融資是一種很大的效率損失。同時,過多地強調募集資金主營業務方向的使用比例,容易導致產業結構固化的結果等。因此,在轉型期的證券市場監管應該持有一個動態調整的政策以適應轉型期的產業組織變化。 中國的產業組織在激烈變化之中,表現出一種利潤率隨企業規模增加的現象。從融資的角度來看,大企業的融資條件更為便利,因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了優勢,這表現為大企業可以有足夠資金進行研發、市場開發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產業組織與融資結構之間的互動是影響融資行為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例如家電行業,一方面,由於競爭的加劇,利潤率越來越低,資金利潤率低於債務利率,如果採用債務融資,很容易陷入財務困境,而且收益不穩定,面對著包括需求不足、消費偏好轉換和同類產品競爭,以及產品快速更新換代的技術風險;另一方面,跨國公司的進入,使得技術進步加快,企業要保持競爭力,需要加大研發的投入,中國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因此企業需要持續投資,開發新產品,升級產品及製造工藝,提高製造效率降低成本,爭奪市場份額。而且研發的投入數量大,風險大。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這些行業的企業為了避免陷入財務困境,必然減少債務的融資量。 在競爭激烈、價格戰頻繁的行業,企業當前資本結構將影響後續產品市場競爭能力。高財務杠桿對企業後續投資能力與價格戰的財務承受能力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使得公司處於經營與戰略上的劣勢。僅經營效率高並不能保證企業生存,只有經營效率高兼備與財務資源充足,即財務杠桿低的企業才能長期生存。當前選擇股權融資有助於在盈利能力與現金流下降時,保持再投資能力;更進一步,如果競爭對手選擇股權融資,選擇債務融資可能會促使競爭對手發動價格戰、營銷戰來逼迫企業退出。而壟斷性行業,例如公用事業,產品不存在研究開發、更新換代和市場營銷問題,收益的風險主要來自需求不足,而不是競爭。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比較穩定,利潤率較高而且穩定,債務融資一般不會導致財務困境。所以這些行業可以用債券融資來支持企業的發展。 產業分布與企業融資行為關系① 以1995-2003年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所有數據除了另有說明外,均來自中國股票市場研究(CSMAR)資料庫。在研究不同行業的融資結構是否存在差異時,選用的數據是2000-2003年的加權平均資產負債率,樣本行業中剔除公司數少於20家的行業。為了使計算結果不受異常值的影響,除了另有說明,我們把總資產負債率大於1的公司和被列為「ST」和「PT」公司,以及資料庫中資料不詳的公司剔除在樣本公司之外。 表1顯示,資產負債率較高的行業有房地產業、建築業、批發及零售貿易業,其平均資產負債率均在50%以上;而近幾年的數據在50%以上的行業有信息技術業;總資產負債率較低的行業有採掘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社會服務業以及傳播與文化產業,這些行業的年平均資產負債率都在40%以下,採掘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最低,這是由於前五個行業為固定資產需求很高、經營穩定的傳統行業,因而負債比率也較低。後兩個行業為投資需求較少的服務業,因而負債較低;其他行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介於兩者之間,即在40%-50%之間。可見,各個行業的負債水平都與其行業特徵相一致。各行業負債的相對水平也大都和Bradley等(1984)對美國的研究相一致,但其中公用事業在美國屬管制行業,負債率較高,而中國的水電煤氣生產供應業卻負債率很低,原因可能在於中國這些行業受管制較少而利潤較高,穩定的高利潤使公司負債較少。 不同行業總負債率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在進一步檢驗不同門類總負債率間的差異性時發現,除了農林牧漁業與社會服務業、社會服務業與綜合類、製造業與信息技術業、製造業與社會服務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水供應業與社會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業與社會服務業、信息技術業與綜合類、批發和零售貿易與綜合類、房地產業與綜合類之間的資產負債率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以外,其他部門之間的資產負債率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綜上所述,在不同產業結構下、不同財務杠桿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差異性顯著。公司所屬行業是決定公司融資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產業特徵因素或是行業因素能夠很好的解釋中國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行為。 股權結構因素 上市公司融資不僅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還受公司股權結構的影響。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徵:股權結構相當復雜。上市公司的股份除了公開發行與交易的社會公眾股外,還有內資股與外資股,流通股及非流通股,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及轉配股,A股、B股、H股及N股等區分,且呈現同股不同價、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等狀況。表2顯示,1995-2003年中國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而且還略有下降。在總股本中還有近三分之二的股票不能上市流通,股權過分集中。 我們用上市公司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來衡量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情況。表3、表4顯示了1995-2003年間實施配股的上市公司、1998-2003年間實施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狀況以及同期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總體狀況。結果表明:1995-2003年,配股公司前三大股東的持股比率普遍高於上市公司的整體水平,並且大部分配股公司的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要高於40%,有的年份的最高值甚至達到90%以上,這表明實施配股的公司的股權集中度相對較高,大股東擁有絕對的控制權。1998-2003年間實施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的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的平均值普遍要高於上市公司的總體水平,顯示出其股權的高度集中,大股東有絕對的控制權,增發流通股對公司的總體控制權影響不大。總之,配股和增發行為與公司的股權集中度也就是股權結構有一定的關聯性,公司的融資決策顯然基本上由大股東操縱。 中國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權結構影響到其融資行為。因為國有股、法人股、社會流通股與外資股各自有著不同的目標函數,故融資方式偏好也不盡相同,進而影響著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國有股股東占控股地位的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會根據其自身的目標函數來進行。當與其他股東目標函數沖突時,其控股地位使它們常常會損害其他股東的利益。由於國有股和法人股非流通性,其利益所在不是股票市場價格的上升,而是賬面價值,即每股凈資產,而社會流通股股東只能通過股票市場價格的上漲或股利來獲利。非流通股的轉讓以凈資產為基礎確定,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政府機構,其目標多重化,行為方式沒有市場化,非流通股股東的財富最大化是以凈資產的大小來衡量的,而發行股票融資的高溢價必然導致凈資產的成倍增加,導致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而債務融資則有定期還本付息的「硬約束」,這將會對它們的經營帶來較大的壓力。因此,國有控股公司對債務融資呈現出較為厭惡的態度,再由於中國上市公司國有控股處於絕對地位,因此上市公司對股權融資的偏好也就不足為奇。 結論與政策建議 股權融資偏好是我國上市公司在其融資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共同作用的非常復雜的綜合結果,影響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制度因素、產業因素及股權結構因素是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最直接,抑或最重要的原因,它們交織在一起,共同驅動了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通過前文分析,我國上市公司存在的強烈股權融資偏好,對公司自身與資本市場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否定股權融資對上市公司及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更不能因此抑制股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及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 目前我們所要做的是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上市公司融資的內外環境,規范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使其能夠根據自身特點及發展的需要,合理安排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的比例,糾正其不合理的股權融資偏好,將寶貴的股市資金配置到真正需要資金而又能帶來良好效益,同時給投資者以豐厚回報,我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調整股權結構。這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必要條件。股權改革的目標應該是國有股從大多數企業退出或減少,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但是,股權也不能太分散。許多研究已經表明,在類似中國這樣的對投資者的法律保護不健全的國家,股權的適度集中有助於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而且股權應該集中在以非國有股權為主的機構投資者手中,並使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能夠流通,這既是中國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公司治理機制的效率要求。 第二,完善證券市場退出機制。發揮證券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在證券市場中的作用。上市公司不僅有進,更要有出,通過不斷的吐故納新來優化上市公司的結構,從而發揮其資源配置的作用。 第三,完善投資者結構。與機構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的力量無法與機構投資者相抗衡。在相關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機構投資者利用資金優勢和掌握的信息優勢操縱市場價格,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因此,必須努力將中國資本市場改造成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這要求我們進一步提高券商實力、構造多元化的投資基金群體引入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等。 第四,健全法制、法規與政策環境。具體工作包括:完善新股發行、配股及增發規則。如規定參與各方的權利與義務、規定只有發放股利的公司才有資格再融資等;加強信息披露管理。加強信息披露管理,構建信號傳遞機制,是降低融資結構優化成本的有效手段,進一步健全相關法規。現有相關法律法規,由於在制定時的條件所限,所涉及的內容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部分條例在新的時期已迫切需要重新修訂。

⑥ 影響企業融資的因素包括哪些

1、外部因素:企業進行融資方式選擇時,必須遵循稅收法規,同時考慮稅率變動對融資的影響。金融政策的變化必然會影響企業融資、投資、資金營運和利潤分配活動。此時融資方式的風險、成本等也會發生變化。

2、內部因素:影響企業融資方式選擇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企業的發展前景、盈利能力、經營和財務狀況、行業競爭力、資本結構、控制權、企業規模、信譽等方面的因素。在市場機製作用下,這些內部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融資方式也應該隨著這些內部因素的變化而作出靈活的調整,以適應企業在不同時期的融資需求變化。

(6)影響我國上市公式融資行為的因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投融資項目要符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在中國現有政策環境下,許多投資領域是不允許外資企業甚至民營企業涉足的。

2、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例如: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優先股融資、租賃融資等,各種融資方式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重大。

3、回報的形式和方式的選擇。例如債權融資中本金的還款計劃、利息計算、擔保形式等需要在借款合同中重點約定。如果投資人投入資金或者其他的資產從而獲得投資項目公司的股權,則需要重點安排股權的比例、分紅的比例和時間等等。相對來說,投資人更加關心投資回報方面的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融資

⑦ 我國的企業融資順序

由於社會歷史文化和制度特別是企業制度等社會環境的不同,不同國家企業的融資模式是不一樣的。我國是一個處於市場化改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制度上的創新、結構上的完善,汲取經驗與教訓,實現有中國特色的企業融資模式。(一)我國企業融資方式的特點留存收益所佔比率較低。這主要是由於我國企業處於擴張期內部積累不夠,證券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尚未建立,並且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問題造成企業整體業績水平較低,留存收益不高。股票融資比例較高。上市公司將配股作為再融資的首選方式,由於我國企業負債率高,因此利用股票融資無可厚非。但是,我國上市公司通過發行上市,負債率已大大降低,仍然特別推崇股票融資。增發新股是上市公司近年來比較熱衷的融資方式。上市公司自1998年6月龍頭股份首開先河以來,這種再融資方式逐漸受到其他公司的青睞。公司債券比例較小。我國上市公司一直忽視債券融資,自1986年我國發行企業債券以來,累計發行3000多億元,平均每年只有200億,2002年上市公司通過股票融資2102億元,企業債券只有83億,是股票融資的3.95%。同國際市場相比,我國上市公司債券融資規模明顯偏小。而美國同期債券融資達9350億,同期股票融資只有1460億,債券融資是股票融資的6.4倍。(二)影響我國企業融資順序的因素我國上市公司不追求通常認為的資金成本較低的債券融資而偏好股權融資方式。總體來說,這與我國還不太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和資本市場的發展進程密切相關。就我國的企業和資本市場而言,存在異常的融資順序主要有以下原因。偏低的資產收益率限制了內源融資。我國的上市公司改制前大部分為國有企業,企業改制上市後相關的公司治理結構改革相對滯後,一系列相關因素造成了上市公司業績普遍較低,而且平均收益呈現普遍下滑的現象。企業的內源融資主要來源於公司的盈餘積累,所以較低甚至虧損的業績水平限制了我國的上市企業的內部融資比例。資本市場發展失衡。企業在不同的生產環境和生產階段,所需資金的期限不同,願意支付的融資成本和承擔的義務與風險也不同,總體來說,利用股權融資還是債券融資是一個隨機分配的過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協調發展是企業多渠道,低成本籌資的市場基礎,也是平衡債權約束和股權約束,形成有效企業治理結構的必要條件。但是我國企業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發展極不平衡,資本市場的畸形發展最終導致了我國企業的異常融資優序,同時也帶來了上市企業過高的融資成本。企業經理對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我國,經理人員的收入主要是非貨幣收入,即以各種名目體現剩餘索取權的消費,如吃喝、娛樂、消費高檔「公共消費品」等,貨幣收入不僅數額較少,與企業效益好壞也沒有什麼關系。目前控制權收益(非貨幣性收入)占我國上市公司經理層收益的主要部分,經理層因此偏好於股權融資,進而越不想承擔投資風險,就會越偏好於股權融資。而且,經營者通過股權融資實現企業規模的擴張,其結果僅僅在於短期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降低,但這種方式既不會動搖其對企業的控制,還避免了債權融資的硬約束。綜上所述,我國企業融資順序大致為:外部融資與內部融資優選外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優選直接,股票融資與債券融資優選股票。雖然我國企業融資順序與現代資本結構中的優序融資順序幾乎相背離,但是這是具有中國特色並適合我國國情的融資順序,能夠使中國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的融資順序。

⑧ 影響企業融資成本的相關因素有哪些(如果作為一道簡答題怎麼答呢)

首先,應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適度寬松和基本穩定,為銀行資金成本下行進而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創造條件。近年來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源於銀行對自身負債成本上升的轉嫁。在現行融資體系中,商業銀行往往是直接的或最終的資金供給方,銀行負債成本對於企業融資成本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利率市場化與金融深化提高了銀行負債成本,在高額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與存貸比考核機製作用下,銀行資金運用也受到一定限制。其次,繼續大力發展股票和債券融資,拓寬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目前,除少數企業可以通過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滿足部分資金需求外,絕大多數企業發展所需的中長期資金基本上依賴於銀行信貸資金。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降低權益融資門檻,創新債券融資工具等,對拓寬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意義重大。第三,也是更關鍵的是,應加強貨幣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有針對性地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近段時間,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財政金融政策,包括運用開發性金融手段支持棚戶區改造、整合金融資源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定向降准」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等,基本上可以歸結為差別化的政策,目的在於引導金融資源向符合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特定領域傾斜,切實降低相關企業的融資成本,在調結構中穩增長。除了在資金供給上下功夫之外,可輔以結構性的需求調控,堅決控制不合理資金需求,允許違約風險可控釋放,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資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⑨ 我過上市公司為何偏好外源融資 而又為何偏好股權融資

外源融資是指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以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生產規模的擴大,單純依靠內源融資已很難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外源融資已逐漸成為企業獲得資金的重要方式。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現如今我國公司還處在結構問題突出的年代,公司結構體系不完全則會直接導致公司做不大做不強。(例如:人才管理,制度管理,產業化管理,市場管理等等問題)
通俗點說外源融資讓公司規模從小變大 ;股權融資則讓公司由弱到強;

閱讀全文

與影響我國上市公式融資行為的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首e家p2p理財產品 瀏覽:88
認股權證融資的優缺點 瀏覽:586
興業銀行首單家族信託成立時間 瀏覽:874
投資了個叫簡理財 瀏覽:174
口袋貴金屬交易達人 瀏覽:929
招財貓理財存管銀行 瀏覽:438
外匯黃金每天交易額多少 瀏覽:577
理財產品到期後才能看到收益 瀏覽:560
鉅豐貴金屬論壇 瀏覽:778
期貨軟體都有什麼圖形 瀏覽:990
長安信託無錫業務部 瀏覽:702
深圳市天承投資理財有限公司 瀏覽:553
蕪湖市民強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 瀏覽:962
黃金現在股票 瀏覽:264
深南股份什麼時候開牌 瀏覽:781
臨沂p2p理財公司 瀏覽:726
palantir融資過程 瀏覽:369
平台交易資金被凍結 瀏覽:945
若中國匯率自由浮動 瀏覽:696
貨幣基金的風險與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比較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