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鐵路投融資政策改革總體思路是什麼 了解5點改革內容
1、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按照「統籌規劃、多元投資、市場運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完善鐵路發展規劃,全面開放鐵路建設市場,對新建鐵路實行分類投資建設。向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放開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和支線鐵路的所有權、經營權,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研究設立鐵路發展基金,以中央財政性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法人投入。鐵路發展基金主要投資國家規定的項目,社會法人不直接參與鐵路建設、經營,但保證其獲取穩定合理回報。「十二五」後三年,繼續發行政府支持的鐵路建設債券,並創新鐵路債券發行品種和方式。(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人民銀行、銀監會、工商總局、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負責)
2、不斷完善鐵路運價機制,穩步理順鐵路價格關系。
堅持鐵路運價改革市場化取向,按照鐵路與公路保持合理比價關系的原則制定國鐵貨運價格,分步理順價格水平,並建立鐵路貨運價格隨公路貨運價格變化的動態調整機制。創造條件,將鐵路貨運價格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增加運價彈性。(發展改革委負責)
3、建立鐵路公益性、政策性運輸補貼的制度安排,為社會資本進入鐵路創造條件。
對於鐵路承擔的學生、傷殘軍人、涉農物資和緊急救援等公益性運輸任務,以及青藏線、南疆線等有關公益性鐵路的經營虧損,要建立健全核算制度,形成合理的補貼機制。在理順鐵路運價、建立公益性運輸核算制度之前,為解決中國鐵路總公司建設項目資本金不足、利息負擔重等問題,考慮到鐵路運輸公益性因素,中央財政將在2013年和明後兩年對中國鐵路總公司實行過渡性補貼。(財政部、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負責)
4、加大力度盤活鐵路用地資源,鼓勵土地綜合開發利用。
支持鐵路車站及線路用地綜合開發。中國鐵路總公司作為國家授權投資機構,其原鐵路生產經營性劃撥土地,可採取授權經營方式配置,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依法盤活利用。參照《國務院關於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64號),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統籌安排鐵路車站及線路周邊用地,適度提高開發建設強度。創新節地技術,鼓勵對現有鐵路建設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間進行綜合開發。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可繼續劃撥;開發利用授權經營土地需要改變土地用途或向中國鐵路總公司以外的單位、個人轉讓的,應當依法辦理出讓手續。地方政府要支持鐵路企業進行車站及線路用地一體規劃,按照市場化、集約化原則實施綜合開發,以開發收益支持鐵路發展。(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負責)
5、強化企業經營管理,努力提高資產收益水平。
中國鐵路總公司要堅持企業化、市場化運作,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改善經營、增收節支,依託干線鐵路陸續開通、運力大幅增長等有利條件,千方百計擴大市場份額,依託運輸主業開展物流等增值服務,力爭客運年均增長10%以上、貨運實現穩步增長。建立完善成本核算體系、績效考核體系,有效控制建設和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益。要在抓緊清理資產的基礎上,全面開展資產評估工作,摸清底數,盤活存量,優化增量,增強企業自我發展能力。要抓緊實現建設項目投產運行,做好站點設施和運營設備的配套,充分發揮鐵路網路整體效益,提高增量資產收益。(中國鐵路總公司、財政部、鐵路局負責)
6、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形成鐵路建設合力。
中國鐵路總公司、地方政府等項目業主要加強組織領導,密切協調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做好建設方案、資金籌措和社會穩定風險分析等前期工作。中國鐵路總公司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施工監管和運營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和運行安全。發展改革、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建立聯動機制,加快項目審核,加快中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鐵路建設,確保「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鐵路重點項目及時開工,按合理工期推進。銀行等金融機構要根據自身承受能力繼續積極支持鐵路重點項目建設。中國鐵路總公司繼續享有國家對原鐵道部的稅收優惠政策,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對鐵路實行的原有優惠政策繼續執行。
2.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要發揮政府資金和專項債券引導作用積極推廣什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要發揮政府資金和專項債券引導作用積極推廣ppp模式。根據查詢相關公開資料可知:廣西十四五中向海經濟指出,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政府資金和專項債券引導作用,積極推廣ppp模式,加快推進政府投融資平台轉型提升。
3. 如何建立健全風險投融資體系
一、地方政策【對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1994年我國進行投融資改革以來,在建立國家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以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為主的國家政策性投融資體系已基本確立,並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對於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在國家政策性投融資體系下面,是否需要建立地方主要是省一級政策性投融資體系,各方面認識還相當不一致。不少人認為,建立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應是中央政府的事,地方政府沒有必要,也不能有自己的政策性投融資體系。反映在實際工作中,允許地方發展商業性的金融機構,如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等,但不允許地方建立地區政策性金融機構。我們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構建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建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有其客觀的必然性。無論是從理論上來看,還是從國外的實踐以及現實政策性投融資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來看,構建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必要性
1.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是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增強地方政府對經濟調控能力的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為了調動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中央把部分經濟調控權逐步下放給了地方政府。與以往相比,地方政府對本區域經濟發展擁有了更大的調控權。但總的來說,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級政府還缺乏有效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相適應的經濟調控手段,地方政府往往感到對本地區經濟難以進行有效的調控管理,一些經濟發展意圖不能得到很好的貫徹實施,因而運用行政手段進行經濟調控管理甚至直接干預經濟活動仍然經常發生,使地方政府職能轉換相對滯後。而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強化地方政策性投融資功能,是完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增強地方政府經濟調控能力的重要途徑。政策性投融資遵循非商業性原則,能夠通過各種業務手段。糾正市場性、商業性的不足和偏差,直接、迅速、集中地體現或貫徹地方政府的經濟社會政策。一個有效的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既能較好地配合地方政府經濟社會政策目標,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和資源配置合理化,又能夠避免調控手段的行政化傾向,較好地體現市場經濟的原則,發揮市場機制的優勢,彌補市場機制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缺陷,實現計劃與市場的有機結合。因此,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建立及其規范有效運作,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地方政府對地方經濟實施有效調控管理的客觀要求。
2.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是實施地區產業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高級化的需要。經過改革開放20年來的快速增長,各地區的經濟總量都已達到相當的規模,都面臨著結構調整的艱巨任務。各地區在全國統一的產業政策指導下,根據各地的實際,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調整優化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克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不斷提高產業的技術層次,對支撐一個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這一過程中,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由於其特定的優勢和功能,可以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成為地方政府產業政策最重要的執行載體,發揮其扶持重點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的特殊作用。
3.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是地方政府抑制「馬太效應」、實現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由於自然、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原因,我國各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嚴重不平衡。即使是在一個省域內,不同地區間經濟發展的水平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且,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由於市場機制的某些缺陷與不足,使得「富者更富,窮者更窮」的「馬太效應」更加明顯。如在金融領域中,商業性金融往往在市場利益機製作用下,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在選擇信貸投向時,哪裡資金收益高,資金便往哪裡流,使得資金不斷流向效益高的地區,這在客觀上促進資源相對全速合理配置的同時,也表現出它的局限性,即相對落後的地區會得不到或不易得到所需的資金,甚至還會出現資金逆向流動的現象。這是「馬太效應」更趨明顯的重要原因。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可以對市場機制引導下的資金流向起逆向調節作用,促進落後地區加快發展,盡可能縮小地區間發展水平的差距,逐步實現地區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4.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是投融資體制改革後地方政府履行所承擔投資職責的要求。隨著投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政府在投資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表現在政府直接投資范圍大大縮小,逐步從大量的競爭性投資中退出,而主要承擔基礎性、公益性項目的投資責任。其中中央政府只承擔全國性或跨地區、跨省市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而地區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主要由地方政府來承擔。因此,相比之下,盡管地方政府退出了部分競爭性項目的投資,但同時由於中央政府相對縮小了在地方的投資,再加上長期以來各地區在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等方面的欠債,以及區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更高要求,使地方政府在基礎性項目投資方面的任務更重、壓力更大。
5.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是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全國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要求。通過這些年的改革,我國的金融體系從總體上已初步實現了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相分離,但國有商業銀行仍承擔著不少政策性金融業務,特別是地方政府仍然通過某些形式,要求國有商業銀行繼續承擔一定的政策性投融資職能,商業銀行的正常經營業務會受到地方政府政策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也制約了國有商業銀行真正向商業銀行的轉變。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全國的政策性投融資體系尚不健全,作為一個完整的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或系統,還缺乏有效的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這一部分。雖然國家農業發展銀行在各地都設立了分支機構,國家開發銀行最近也在各省市設立了分支機構,但其功能作用還遠不能滿足地方政策性投融資的需要。因此,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不僅是彌補國家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不足,構建中央與地方各有分工、互相補充的完整的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需要,也是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體系,推動金融市場進一步發展的要求。
(二)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功能特徵與作用
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是以銀行經營活動原理與方式實現地方政府政策目標的特殊的投融資體系,其職能定位在於彌補商業性投融資空隙和市場機制缺陷,它同時具有財政與金融兩種特性,兼備財政與金融兩種功能。在一定意義上,它執行地方政府經濟政策的過程就是其代表地方政府對經濟進行干預調節的過程。具體說,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主要功能與作用有:
1.政府引導功能。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是地方政府對經濟進行調控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它通過特定的政策手段,能夠以較少的資金帶動和引導大量的社會資金按照政府的政策意圖進行投資。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這一功能,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一些期限較長、風險較大,從而商業銀行或民間資金不願進入的投資領域。
2.補充地方財政功能。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是以財政支持為背景,通過財政與金融有機結合的政策性投融資活動,既體現財政資金的無償分配功能,又可以利用金融手段提高資金的有效性和效益性,實現單靠財政本身難以完成的社會經濟目標,因而可以起到「第二財政」的作用。
3.收益補償功能。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通過政府財政等手段支持,資金成本較低,可以以低於市場資金成本價格提供項目建設需資金,從而能夠對一些投資回報較低,收益水平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的項目投資給予收益補償,使投資主體的投資收益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
4.降低風險功能。由於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擁有比較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因此,對於一些風險較大的項目,地方政策性投融資的參與,能夠降低或分散項目本身以及項目其他投融資主體的投融資風險,從而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風險投資,促進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較高的開發項目取得成功。
5.提高信用功能。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以地方政府強有力的支持為後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方政府的信用,因此,對於一些新設立的或經濟實力較弱,信用等級不高的投融資主體,地方政策性投融資的參與,可以彌補其在信用方面的不足,提高在市場上的信用程度,有利於吸引社會資金共同參與項目的投融資,避免因為信用不足對其發展的束縛和制約。
6.延伸期限功能。由於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擁有長期的、穩定的資金來源,因而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可以為一些建設周期和投資回收期限較長的項目提供長期資金,而且,可以以此吸引部分社會短期資金使用長期化,起到延伸短期資金使用期限的作用,促使更多原來分散的、短期的資金集中投入到期限較長的項目中去。
二、建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基本原則與框架
要建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從長遠來看,必須建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這是克服現行政策性投融資諸多不足與弊端,構建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其核心與關鍵。可以說,如果沒有一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地方政策性投融資就不可能形成一個完整、有效的體系。雖然從目前的政策條件來看,建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難度很大,而且一些地方銀行如海南發展銀行由於種種原因而被關閉但並不能由此否定建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建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基本原則
從政策性投融資體系的運行機理出發,建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必須遵循若干基本原則:
1.組建行為的政府性。從某種意義上講,政策性投融資機構都是政府的投融資機構,由政府出資創設或控股。因此,組建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必須是政府行為,由地方政府出資,以地方政府作後盾,與地方政府機構具有密切的特殊聯系。這種聯系首先最集中具體地體現在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與地方財政的關繫上,通過建立財政與金融有機結合的多種形式,形成無償資金有償使用的機制。其次,組建行為的政府性還體現在組建手段的行政性上。在組建過程中通過地方政府的行政手段協調各部門的利益關系,保證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按照政府的要求設立,並由地方政府確定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負責人。
2.經營目標的不盈利性。從政策性金融機構執行政府經濟政策職能看,政策性金融機構與商業性金融機構以市場原則從事盈利性經營活動不同,它必須從政府的角度和社會公共利益出發,並按政府的經濟政策意圖從事政策性投融資活動,以貫徹實施地方政府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政策為主要職能和任務,通過優惠的利率、貸款期限和融資條件對政府支持發展的產業、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為地方政府實施其經濟政策的工具,主要是通過政策性的投融資行為以貫徹地方政府對經濟和社會中長期發展的方針政策或意圖,從而在地區經濟發展的整體和長遠利益上發揮作用,並不以盈利為經營目標。當商業性金融機構在按市場原則進行資源配置不能解決問題或作用失效時,政策性金融機構就依據非商業性原則,以特定的投融資手段對社會資源進行逆向配置,以政府特殊職能機構的身份,既面向市場,又超越市場法則進行運作,通過非盈利的或者是低盈利的投融資活動,實現地方政府賦予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任務和目標。
3.服務對象的特定性。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是根據地方政府經濟政策目標和具體項目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項目的性質、對項目投資收回及回報等的要求決定的。現行投資項目基本上劃分為基礎性項目、公益性項目和競爭性項目。對這三類項目,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都可以涉及,但側重點是不同的。
基礎性項目,主要是基礎設施項目,是政策性金融機構服務的重點。這類項目由於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項目建設以社會效益為重,雖然可以收回投資,但項目投資收益通常低於市場平均水平,投資回收期限相當長,需要政府通過政策性投融資進行建設和發展。
公益性項目,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項目本身無直接投資收益,項目投資完全不能收回的純社會公益性項目,如科學、文化、教育、體育設施等;另一種情況是有一定投資收益,但只能部分收回投資的公益性投資項目,如相對落後地區的公路建設等,這種情況投資項目的投資資金一般多渠道籌措,除了無償的財政性資金以外,還需要部分有償的銀行貸款等。這兩種情況的公益性投資項目,嚴格地講,基本上屬於財政支出功能,不是政策性投融資范圍。但隨著一些社會事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不少項目投資都要求逐步收回投資,甚至有一定的投資回報。因此,象這類公益性的項目也可以包括在政策性投融資范圍以內。總的可以這樣劃分,即如果項目所用資金沒有收回的要求,則屬於政府撥款對象范圍;如果項目資金需要回收的,則屬於政策性投融資范圍。
競爭性項目,一般通過市場機制完成投融資活動,不是政策性投融資的重點,但也不完全排除在外,如高風險、高回報的高新科技產業項目,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等,通過市場機制籌措項目投資所需資金比較困難,需要政府通過政策性投融資予以支持。而一般能獲得市場平均利潤的競爭性項目,在市場機製作用下能夠籌措投資所需資金,不列入政策性投融資范圍。
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服務對象的范圍,可以根據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以及具體情況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組建
1.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設立。我們設想,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只在省一級設立,而且只設綜合性的一家,直屬省政府,在一定的時候也可以在市地一級設分支機構或辦事處,主要任務是按照國家有關政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長期、穩定、低息的資金來源。可以冠以發展銀行或開發銀行名稱,設立的途徑可以選擇一家現有的省級政策性投融資機構如省財務開發公司作依託進行改造組建,也可以另起爐灶重新組建。內部機構按照地方政策性投融資的重點,如農業開發、基礎設施、中小企業、高新技術產業、貧困山區和海島開發等設立若干業務部門。
這種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與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及在地方的分支機構在行政上互不隸屬,共同接受中央銀行的監管,在投融資運作上則可以相互補充、相互合作,共同參與對政策性項目的投融資,增強政府通過政策性投融資對經濟發展的調控和調節能力。
2.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資金來源是政策性金融機構建立和進行政策性融資的關鍵,這里包括兩個部分的資金來源,一是建立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本金來源;二是政策性金融機構建立以後,除了資本金以外通過融資機制運作能夠提供政策性投融資使用的政策性資金來源。我國的金融市場還不夠發達,規模有限,作為地方政策性投融資機構,要從金融市場上籌措足夠的資金難度較大,另一方面,地方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主要通過財政來籌措政策性投融資所需資金也不現實,因此,政策性投融資的資金來源應堅持多渠道、多方面籌措的方針。
(1)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本金來源。一種方案是由地方財政一家出資。在組建初期根據財力可能一次性注入一部分,以後逐年充實。可以考慮將財政預算用於基本建設的資金、預算內有償用的資金、一部分預算外資金包括逐步收回的財政周轉金作為其重要資金來源。另一種方案是通過股份制的形式,由省財政、現有主要省級政策性投資機構以及市地財政共同認股出資組建,籌措資本金,包括現有一些政策性投資機構這些年來投放出去尚未收回、質量較好的存量資產。這種方案的優勢一是可以擴大資本金規模,增強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實力,二是可以通過資本紐帶密切地方政策性投資機構與金融機構的關系,有利於促進地方政策性投融資有機整體的形成。
(2)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存款資金來源。除了資本金以外,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還要組織大量的、長期穩定的、低成本的存款作為政策性投融資的資金來源。這是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能否成功運作、作用發揮大小的關鍵。從現實情況看,如果通過政府一定的政策手段,將地方政府及其部門能夠調配但目前分散於各商業金融機構的政策性資金統一集中存放於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那麼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是相當可觀的。包括各種財政間歇資金、臨時性調度資金、政府建立的各種建設基金(農業發展基金、水利基金、電力發展基金等等)、社會保險基金、住房基金、地方政府部門通過出借等形式有償轉讓使用的資金、國家有關部門下撥的各種政策性資金。這些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所有或使用管理的資金通過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融通使用,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政策性資金的政策性作用,另一方面有利於統一管理,改變目前不少政策性資金商業化運作的狀況。這兩年,國家通過清理整頓,試圖通過財政專戶存儲加強對這塊政策性資金的管理,但由於財政的功能及機構人員的局限,從實際情況來看,要真正管好難度很大,更不要說如何真正用好它,充分發揮它的政策性調控作用,造成地方政府擁有的資金資源的閑置。
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資金來源的還有一個方面是社會資金。政策性金融機構一般不直接吸收儲蓄存款和企業存款,但在政策性資金來源不足,而且地方財政可以對貸款進行貼息的情況下,直接吸收部分成本相對較高的社會資金用於政策性投融資是一條重要的渠道。在政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還可向地方商業金融機構如城市商業銀行、合作銀行、城鄉信用社等發行金融債券,這也是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增強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調控實力的重要途徑。
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為一種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機構,主要職能應是在資金上支持政府的政策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支持收益低的項目。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基礎設施通常收益較低,即使經濟發展進入一個相對發達的階段,也會存在一些商業利益較低但外部經濟明顯,社會效益較高的項目,這類項目只能有政策性金融機構來支持。
2.支持高風險科技投資。對於高風險科技項目,獲得社會資金比較困難,或資金成本較高,通過政策性金融機構提供政策性貸款,可以克服風險科技項目產業化的障礙,促成更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3.支持企業家創業。一般地,創業者在開發新事業時期,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都有信用度不高的問題,獲得商業性金融機構貸款難度和成本都較大,需要政策性金融機構給予支持。
4.支持貸款期限長的項目。對於投資建設期限和投資回收期較長,投資規模較大的項目,商業性金融機構通常會因各種原因,貸款積極性不高,或難以滿足項目貸款規模的要求,需要政策性金融機構利用在貸款期限、規模等方面的優勢,對期限長、規模大的投資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5.為項目建設提供的穩定的資金來源。商業性金融機構的金融活動通常受到其資金來源松緊程度的左右,對於長期投資活動來說往往難以提供穩定的資金,政策性金融機構則可以提供必要的穩定資金。
(四)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運作
按現行有關法規,銀行不能直接進行實業投資,因此,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運作主要以提供政策性貸款為主。這種貸款的政策性主要體現在貸款的利率相對同期商業銀行要低一些,這部分利差一是通過降低資金成本解決,二是通過地方財政補貼解決。根據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承擔的主要任務,貸款應以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為主,同時也可提供部分優惠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以滿足不同的政策調控目標需要。
(五)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
政策性金融機構與商業性金融機構有很大的不同,商業性金融機構在市場機製作用下進行資產運作,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原則開展業務,主要通過擔保、抵押等自我風險防範手段並接受中央銀行的監管以提高資產的安全性。政策性金融機構雖然不以盈利為目的,但對資產的安全性要求和風險防範與商業性金融機構是一致的,這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條件,如何做到既較好地履行政策性金融機構特殊的職能,貫徹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和意圖,注重社會效益,同時又要防止出現大量的死帳壞帳,保證資產的安全,並努力保值增值,這是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面臨的最大困難。這就要求建立一套區別於商業性金融機構的特殊的有效的風險防範機制,即除了政策性金融機構自身對風險進行防範,接受中央銀行必要的監管以外,還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
三、加強地方政策性投融資的對策與建議
建立以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為中心的完善的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在目前條件還不具備的情況下,可以先對現行的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體系進行改造、規范和完善。這一方面是為今後建立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創造條件,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可以盡可能克服一些現行政策性投融資存在的弊病,更好地發揮現行地方政策性投融資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地方政府調控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一)充分發揮國家三大政策性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為地方經濟服務作用
在目前情況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是地方政策性投融資重要力量,尤其是政策性銀行貸款的主要資金來源,雖然對這一塊資金,地方政府沒有主動的調控權,但政策性調控的目標以及資金的投向是與地方政府調控意圖一致的,地方政府應充分利用它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一是要爭取盡可能多地在地方設立分支機構。目前,除了中國進出口銀行以外,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地方已設立分支機構,但國家開發銀行還主要只是在省一級設立機構,這雖然與以前不在地方設立機構相比要有利得多,但還要爭取增設新的分支機構,特別是在一些基礎建設項目較多,經濟比較發達的市地;農業發展銀行也要進一步完善縣市一級機構,理順業務關系。二是要千方百計增加政策性貸款來源。除了國家政策明確的政策性貸款業務如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收購資金以外,其他可以爭取的政策性貸款要積極爭取,特別是國家開發銀行的項目資金貸款,在項目立項、貸款規模、資金安排等方面要爭取國家有關部門和國家開發銀行的支持,爭取更多的政策性貸款投向地方基礎設施、基礎產業項目,投向老少邊窮地區和海島的經濟開發。
(二)充分發揮現有地方政策性投資機構的作用
地方綜合性和各類專業性投資公司是前幾年地方政府政策性投資的主體,也是今後一個時期繼續發揮作用的重點,但由於這些投資機構普遍存在比較多的問題,必須進行完善、規范、調整、改造,以適應新的條件下地方政府賦予的政策性投資職責的要求。
1.健全地方政策性投資主體。
2.改造現有政策性投資機構。
3.增強政策性投資機構功能。
4.加強對政策性投資機構的監督管理。
(三)進一步拓寬政策性投融資的資金來源
要充分發揮現有地方政策性投融資的作用,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增加政策性資金來源,增強政策性投資主體的資金實力。除了運作用好現有的資金以外,進一步拓展地方政策性投融資其他資金來源渠道:
1.預算內財政資金要努力擴大投入政策性投融資的規模。
3.努力拓展地方政策性投融資新的資金來源。
(四)不斷完善地方政策性投融資的方式和手段
在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沒有建立以前,可以通過財政貼息和組建擔保機構的方式引導社會資金,發揮政策性投融資的調控作用。
1.強化財政貼息在地方政策性投融資中的作用。
2.把組建擔保機構提供貸款擔保作為地方政策性投融資的重要手段。
4. 我國現行投融資體制是什麼
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方面是規范政府投融資和政策性投融資, 加強市場投融資,使投融資的主角由政府轉為一般公眾,確立一般企業和居民在投融資領域的基本主體地位,建立起投融資領域的市場機構, 最終使投資和融資都通過市場進行(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金融投資是指投資主體的資金的運用,金融融資是指其資金的籌集。資金的運用形成金融資產的增加,資金的籌集形成金融負債的增加。就某一經濟主體而言,通常兩者不一定平衡,但就全社會而言,兩者是平衡的,即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相抵。
國家針對市場參與主體的投資行為和融資行為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為投融資體制。投融資體制從屬於一定的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需要與其相適應的投融資體制,市場經濟體制也要求與其相適應的投融資體制。合理的投融資體制安排有利於投資形成並可保證投資效率,從而有利於經濟的穩定高效增長。我國目前正處於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進一步對金融投融資體制進行市場取向的改革。(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一、我國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國目前的投融資體系可分為政府投融資、政策性投融資和市場投融資三個部分。政府投融資純粹力政府行為,政策性投融資為三家政策性銀行的行為,為半政府行為,市場投融資為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一般公眾的行為,為普通商業行為。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方向是規范政府投融資和政策性投融資,加強市場投融資,使投融資的主角由政府轉為一般公眾,確立一般企業和居民在投融資領域的基本主體地位,建立起投融資領域的市場機構,最終使投資和融資都通過市場進行。
1、政府投融資
政府投融資與政府支出有關。為財政政策的一部分,政府投資的資金可來源於預算收入,也可從市場籌集,後者應遵從市場規則,且應與貨幣政策相配合。
2、政策性投融資
(1)適當收縮政策性投資規模。目前政策性投資規模過大,1996 年末三家政策性銀行總資產達1萬億元,是國家銀行以外的商業銀行總資產的3倍多,比除保險公司外的所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總資產還高,這使得政策性投資缺乏可靠的資金來源。今後政府應嚴格審查政策性投資項目,使其投資具有適度規模。
(2)逐步使政策性融資市場化。目前政策性融資未走向市場, 主要靠向國有商業銀行攤派,發行政策性金融債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個別政策性銀行,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兩者直接掛鉤。今後應切斷政策性融資與中央銀行基礎貨幣的直接聯系依靠市場籌集,使其市場化。
3、市場投融資
投融資體制改革將最終使市場投融資成為投融資體系的主體部分。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下,實物投資收益約束實物投資數量,實物投資數量約束金融融資數量,金融融資和金融投資通過金融市場實現平衡。因此投融資領域市場改革的方向是培育多元化的參與主體,建立起市場參與主體的利益約束機構,建立起市場競爭機構,一個完整的投融資過程包括金融的投融資和項目投資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將資金由儲蓄者轉到項目投資者手中,就前看而言為金融
投資,就後者而言是金融融資;第二個環節由項目投資者將資金投到具體項目上,形成實物投資。資金在第一個環節的運動可能要經過幾個循環、第一個環節投融資的市場化任務就是建立金融市場,也即建立起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由於投資和融資都有長短期之分,市場投融資又可分為長期投融資和短期投融資,下面分別就長短期投融資領域探討市場投融資的發展思路。
二、長期投融資發展思路
開拓我國長期投融資領域必須大力發展我國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不僅限於一、二級股票市場,還包括一、二級債券市場,當前要鼓勵企業債券市場、市政建設債券市場的發展,以解決企業資金來源和地方市政建設的資金來源。除此以外,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也不容忍視,該市場培育和完善後有利於企業資產存量的重組,今後幾年內,我國面臨著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對國有企業資產進行戰略性重組的任務,迫切需要資本市場的配合。為配合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重組,當前需要培育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中介組織,即非銀行金融機構,並充分發揮其服務功能。下面我們著重討論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長期投融資中的改革思路。
1、目前我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基本情況
十幾年來中國已發展起一批非銀行金融機構,有信託投資公司244家, 證券公司96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69家,金融租賃公司16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和整頓,其總資本達600多億元,總資產則達近萬億元。 目前我國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金融改革中已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它完善了金融機構的組織體系,活躍了金融市場,特別是活躍了其中的資本市場,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公眾對資本市場的參與,方便了眾多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籌資,推動了投融資領域的市場化。由於我國資本市場起步晚,在非銀行金融機構管理方面缺乏經驗,使得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經營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未能很好地發揮投資銀行功能。
2、我國非銀行金融機構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據非銀行金融機構現存問題及中國金融監管當局「分業經營」的指導思想,為使非即金融機構更好地發揮其在長期投融資領域的作用,我們認為,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的方向是區別於一般商業銀行,以長期信用和投資銀行業務為主,提供商業銀行業務以外的多功能金融服務。
(1)信託投資公司宜向長期信用機構發展。按照現行政策, 信託投資公司不能經營商業銀行業務。今後可辦成長期信用機構,重點是管理各種社會基金,如養老基金、科研基金、藝術團體基金、各種獎勵基金等,也可發起設立面向特定產業的產業投資基金,這樣既可解決信託投資公司的長期資金來源,又可發揮信託業代人理財之功能。
(2)證券公司要向投資銀行發展。 目前證券公司的收入主要依賴證券業務的收入,包括自營買賣價差收入和代客買賣手續費收入,這是構成證券公司違規經營的一個利益誘因。應該抑制其投機性業務,限制其自營證券買賣業務,鼓勵其發展多方面的投資銀行業務,如進行投資項目評估,充當企業財務顧問,充當投資者投資組合顧問,為企業設立、分離、合並進行策劃,為企業設計融資方案等,力爭使其資詢業務收入成為主要業務收入。今後,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資產重組的任務很重,投資銀行在這一領域是會大有作為的。與此同時,應進一步發展和規范機構投資基金,使其發揮機構投資者在穩定大市方面的功能。
(3)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功能要進一步完善。 財務公司要避免辦成集團內部小型銀行,應發展多種形式服務功能,其一是幫助集團內部成員進行投融資,如代理發行債券,代理買賣國債等。其二是發展為集團成員服務的投資銀行功能。
(4)金融租賃公司應突出租賃特色,不宜辦成銀行或信託投資公司, 政策上應對金融租賃公司從事租賃業務給予一定的優惠,同時縮小非租賃業務佔全部業務的比重。
(5)發展產業投資基金。這是長期投融資領域的一個重要改革措施。 產業投資基金可由信託投資公司發起設立和管理,也可組建專門的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三、短期投融資發展思路
短期投融資是指各參與主體在貨幣市場中的授融資活動。
1、貨幣市場參與主體
政府、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一般企業和居民都是貨幣市場的參與者。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與貨幣市場的主要目的是進行頭寸管理。企業參與貨幣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籌集短期資金。中央銀行的職責是調控市場並籍此調控整個宏觀經濟。政府參與貨幣市場的目的是調節短期收支,並配合中央銀行的調控意圖,貨幣市場的發展應滿足以上各參與主體的多重需要,不但要考慮政府和銀行的需要,而且要考慮眾多企業的需要。
2、目前我國貨幣市場發展情況
政府一直鼓勵商業銀行參與貨幣市場,中央銀行在利用貨幣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在此背景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國債回購市場得到了相對規范、快速的發展,但是人們對企業參與貨幣市場的需要來給予足夠的重視,貨幣市場作為短期投融資場所其作用尚未充分發揮。當前要進一步發展和規范貨幣市場,為社會提供多樣的期限短、信用度高、流動性強的投融資工具。
3、大力發展票據市場
今後就短期投融資領域而言,除繼續發展和規范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國債回購市場外,還要大力發展票據市場。
(1)發展票據市場的必要性
票據是企業之間的資金融通工具,簽發票據者為資金籌集者。而接受票據者則為資金運用者,換句話說,前看是融資者,後者是投資者,商業票據的進一步推廣,票據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可以促進企業之間的購銷活動,減少企業對銀行的流動資金的依賴,有助於銀行改善經營管理。商業票據作為商業信用,經銀行承兌、貼現後即取得銀行信用的支持,中央銀行通過其再貼現業務可實現對國民經濟運行的間接宏觀調控,因此,發展票據市場,其意義已超過投融資改革的范疇,實力一舉多得之舉措。
(2)發展票據市場的思路
*發展票據市場只需利用現有的企業、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不需要大的投資,也不需要組建大的機構。
*區域性票據市場是我國票據市場發展的方向,地方政府可在此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各地也可組建一些票據公司,讓其從事票據買賣業務,活躍票據市場。
*除發展商業票據市場外,還應積極探索企業融資票據市場的建立和發展。
四、理順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關系
1、長短期投融資的關系
長期投融資和短期投融資兩者共同構成完整的投融資體系。長期投融資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資本積累,增強國民經濟發展的後勁,短期投融資有利於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兩者相輔相成,任一方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投融資體系功能的正常發揮。二者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其功能的區別是相對的,短期投融資動態化即為長期投融資,長期投融資在運作中需要短期投融資的支持。在實踐上,要處理好長期投融資和短期投融資的關系,特別是要處理好二者的載體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關系,真正使資本市場發揮籌措長期資金,進行長期投資的作用,使貨幣市場發揮國民經濟運行的潤滑劑作用。
2、目前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關系存在的問題
目前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過度投機的現象,追逐買賣價差收入成為資本市場參與者的主要動機,資本市場長期儲蓄與長期投資的功能反而被淡化了。
貨幣市場的發展也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了其應有的頭寸管理和調節資金短期收支失衡的功能,反而轉為向資本市場提供炒作的資金,同時又成為從資本市場上退出資金的棲息地。
資金通過不正常渠道由貨幣市場進入資本市場,銀行資金通過貨幣市場流入非銀行金融機構手中,為後者在股市上投機和操縱提供了資金支持。
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關系不順,使兩者的功能都不能得到正常發揮,助長了投機,同時加大了市場風險。
3、理順兩個市場關系的措施
(1)銀行與所辦非銀行金融機構脫鉤,並禁止銀行資金進入股市。 這對於在短期內抑制資本市場投機是十分必要的。這一措施已見成效。
(2)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功能應轉向主要依靠提供投資咨詢、 代理等投資銀行業務取得收入,改變目前主要依靠買賣證券取得價差收入的局面,規范資本市場中介組織。
(3)發展資本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如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4)中央銀行通過利率等金融工具調節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1996 年中國人民銀行先後於4月、5月、8月宣布停辦銀行保值儲蓄
業務,兩次降低存貸款利率,央行的調息舉措減輕了上千億元的企業負擔,改善了貨幣流動性,促進了經濟的回升,1997年10月23日、1998年3月24日, 中國人民銀行審時度勢,又兩次宣布下調銀行存貸款利率。這次調息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改善貨幣流動性,減輕外資流入對貨幣政策的沖擊,並有助於銀行提高資產質量;企業利息負擔減輕必使資本市場上的收益率相對提高,資本市場將會趨於繁榮;另外,銀行利率降低還會帶動貨幣市場利率下走,貨幣市場利率下走將降低貨幣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也將促進貨幣市場繁榮。最近一次調息,理順了中央銀行利率和商業銀行利率間的關系,預計將會比前幾次調息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理順兩者關系真正使資本市場成為長期投融資的場所,而使貨幣市場成為頭寸管理的場所,促使兩者協調發展。
5. 如何完善投融資機制,推動企業所有制改革
平等對待各類投資主體,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放寬放活社會投資。
科學界定並嚴格控制政府投資范圍,平等對待各類投資主體,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放寬放活社會投資,激發民間投資潛力和創新活力。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和放大效應,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將投資管理工作的立足點放到為企業投資活動做好服務上,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實現服務。
打通投融資渠道,拓寬投資項目資金來源,充分挖掘社會資金潛力,讓更多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有效緩解投資項目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投融資體制改革要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財稅、金融、國有企業等領域改革有機銜接、整體推進,建立上下聯動、橫向協同工作機制,形成改革合力。
(5)投融資改革任務擴展閱讀: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相關要求規定:
1、實行備案制的投資項目,備案機關要通過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或政務服務大廳,提供快捷備案服務,不得設置任何前置條件。
2、實行核准制的投資項目,政府部門要依託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或政務服務大廳實行並聯核准。精簡投資項目准入階段的相關手續,只保留選址意見、用地(用海)預審以及重特大項目的環評審批作為前置條件。
3、按照並聯辦理、聯合評審的要求,相關部門要協同下放審批許可權,探索建立多評合一、統一評審的新模式。加快推進中介服務市場化進程,打破行業、地區壁壘和部門壟斷,切斷中介服務機構與政府部門間的利益關聯,建立公開透明的中介服務市場。
6. 如何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
在地方財政緊張、基建壓力大的背景下,投資城市基礎設施的錢從何而來,《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正式頒布。《意見》中明確提出,在政府投入基礎之上,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運營機
制改革,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吸引包括民間資本在內的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有合理回報或一定投資回收能力的可
經營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在市場准入和扶持政策方面對各類投資主體同等對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
題的決定》中也提出,「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創新」,要求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允許社會
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
在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城市基礎建設的道路上,一些外地城市已經走得很遠。北京市發改委近期表示,將引進社會資本推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交通、城市道路、
綜合交通樞紐、污水處理、固廢處置和鎮域供熱等 6個領域成為試點,擬推出126個項目,引進社會資本
1300億元。武漢市也出台了《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鼓勵民資參與公路、橋梁、隧道、
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建設。民間資本具有逐利的本性,所以如何使用好這些資本特別重要。
7. 如何創新新型城鎮化投融資機制
「人到哪去、地怎麼用、錢從哪來」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三大問題,其中的資金保障是關鍵一環,《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要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需求大、期限長,社會外部效益強但商業效益不高,需要以改革創新思維,推動建立市場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有效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引導和促進作用,避免地方政府債務無序擴張,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平穩釋放城鎮化潛力。
建立健全地方債券發行管理制度
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應當從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區位稟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等實際出發,合理確定發展目標和建設任務,順勢而為,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當前,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較大,城鎮化融資能力下降。推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須妥善應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將債務風險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第一,建議加快研究市政債發行相關工作,建立統一的市場評級體系,探索編制完整的政府資產負債表,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目前我國「城投債」從發行人資格和募集資金投向來看,具有市政債特徵,但准入條件和債券期限等方面的規定要求與基礎設施投融資特點和盈利模式尚存在差距,融資規模也難以滿足社會需求。
第二,建議按照控總量、可持續的原則,制訂城鎮化建設融資規劃,統籌考慮各地發展條件、政府負債、資金供給等因素,設立動態、包括市政債在內的全口徑負債「天花板」,防範地方政府過度舉債。
第三,以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為契機,建立地方政府性債務動態監控體系,同時針對基礎設施建設「一次建成、長期使用」的資本性支出特點,逐步建立包括跨年度資本預算在內的財政預算制度,著力提高地方政府債務透明度。
第四,可從未來新增加的一般預算收入、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和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覆蓋市政債等政府性債務的風險償債基金,防範地方政府債務局部、突發的流動性風險,穩定金融機構和債券投資者的市場預期。
拓寬市場化、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渠道
《規劃》提出,要放寬准入,完善監管,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辦法,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公用設施投資運營。市場化的城鎮化建設資金不僅為城鎮化發展特別是相關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而且也有助於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財政風險。
第一,建議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領域公私合營政策法規制度,推動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和公私合作項目運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指導國企、民企、外資等各類市場化主體,通過PPP(公私合營)、BOT(建設―經營―轉讓)、特許經營等商業模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第二,可參考設立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配套政策,鼓勵設立專門的城鎮化投資引導基金和城鎮化投資基金,大力推進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推進基礎設施領域的市場化、產業化運作。
第三,引導利用保險、融資租賃等社會資金投入城鎮化建設,保險、融資租賃等長期、大額社會資金對安全性、收益性有特殊要求,與大部分基礎設施項目現金流相對穩定、資金回收期限長的特點較為匹配,可鼓勵創新匹配兩者需求特點的合作模式,如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主要投資於市政公用事業領域的融資租賃產品或資金信託計劃等。
第四,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投融資主體,改革創新現有地方融資平台,可通過注入資源、注入股權、賦予特許經營權等方式,充實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資本實力,使其發展成為治理規范、財務可持續、以企業信用為主要依託的市場化投資主體。
第五,積極創新項目融資模式,借鑒城市棚戶區改造的成功做法,有效發揮政府引導職能,統籌整合地方財政、土地、金融和政策等各類資源,將經營性項目和公益性項目有機組合,建立「以豐補歉」的項目綜合收益平衡機制,提升社會資金向公益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的積極性,為引導商業金融和社會資本進入創造條件。
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規劃》提出,要發揮現有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性金融專項支持政策。當前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財政性資金需優先安排社會民生保障等領域的支出,難以獨力籌集大額資金支持中長期建設。而城市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類建設項目公共性強、外部性大、收益性低、回收期長,對商業資金缺乏吸引力,同時我國商業銀行的吸儲資金基於期限匹配的考慮,主要用於中短期項目和個人金融業務。這就決定了在現階段,城鎮化建設資金不能僅僅依靠財政支出和商業銀行資金,仍需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以國家信用為支撐、介於政府財政投資和商業銀行貸款之間「四兩撥千斤」的引領性作用。
第一,進一步發揮現有開發性金融機構在城鎮化建設的主力銀行作用,不斷總結經驗和創新融資模式,繼續在建設起步階段運用開發性資金發揮好「啟動器」功能。
第二,建議進一步完善城鎮化中長期投融資的制度性安排,參照國際通行做法,賦予開發性金融機構永久國家債信等級,建立穩定、可持續的中長期金融債發行籌資機制,通過開發性金融資金支持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民生領域。
第三,為管控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可考慮由國家開發銀行或通過招標確定一家銀行,進行「統一評級、統一授信、統借統還」,從總量、結構、操作上防止地方政府一哄而上、盲目舉債,避免投融資總量失控,形成系統性風險。
第四,可通過設立專項貸款、專項基金和專項債券等配套政策,彌補政府投資特定項目的資本金以及地方配套資金的階段性缺口。如每年在全國信貸規模安排中設立城鎮化政策性貸款專項規模,著力解決農民工市民化、保障性住房和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等城鎮化瓶頸領域的融資難問題。
8. 亞泰集團融資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方面是規范政府投融資和政策性投融資,加強市場投融資,使投融資的主角由政府轉為一般公眾,確立一般企業和居民在投融資領域的基本主體地位,建立起投融資領域的市場機構,最終使投資和融資都通過市場進行(千金難買牛回頭我不需再猶豫)金融投資是指投資主體的資金的運用,金融融資是指其資金的籌集。資金的運用形成金融資產的增加,資金的籌集形成金融負債的增加。就某一經濟主體而言,通常兩者不一定平衡,但就全社會而言,兩者是平衡的,即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相抵。國家針對市場參與主體的投資行為和融資行為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為投融資體制。投融資體制從屬於一定的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需要與其相適應的投融資體制,市場經濟體制也要求與其相適應的投融資體制。合理的投融資體制安排有利於投資形成並可保證投資效率,從而有利於經濟的穩定高效增長。我國目前正處於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進一步對金融投融資體制進行市場取向的改革。(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一、我國金融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我國目前的投融資體系可分為政府投融資、政策性投融資和市場投融資三個部分。政府投融資純粹力政府行為,政策性投融資為三家政策性銀行的行為,為半政府行為,市場投融資為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一般公眾的行為,為普通商業行為。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方向是規范政府投融資和政策性投融資,加強市場投融資,使投融資的主角由政府轉為一般公眾,確立一般企業和居民在投融資領域的基本主體地位,建立起投融資領域的市場機構,最終使投資和融資都通過市場進行。1、政府投融資政府投融資與政府支出有關。為財政政策的一部分,政府投資的資金可來源於預算收入,也可從市場籌集,後者應遵從市場規則,且應與貨幣政策相配合。2、政策性投融資(1)適當收縮政策性投資規模。目前政策性投資規模過大,1996年末三家政策性銀行總資產達1萬億元,是國家銀行以外的商業銀行總資產的3倍多,比除保險公司外的所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總資產還高,這使得政策性投資缺乏可靠的資金來源。今後政府應嚴格審查政策性投資項目,使其投資具有適度規模。(2)逐步使政策性融資市場化。目前政策性融資未走向市場,主要靠向國有商業銀行攤派,發行政策性金融債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個別政策性銀行,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兩者直接掛鉤。今後應切斷政策性融資與中央銀行基礎貨幣的直接聯系依靠市場籌集,使其市場化。3、市場投融資投融資體制改革將最終使市場投融資成為投融資體系的主體部分。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下,實物投資收益約束實物投資數量,實物投資數量約束金融融資數量,金融融資和金融投資通過金融市場實現平衡。因此投融資領域市場改革的方向是培育多元化的參與主體,建立起市場參與主體的利益約束機構,建立起市場競爭機構,一個完整的投融資過程包括金融的投融資和項目投資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將資金由儲蓄者轉到項目投資者手中,就前看而言為金融投資,就後者而言是金融融資;第二個環節由項目投資者將資金投到具體項目上,形成實物投資。資金在第一個環節的運動可能要經過幾個循環、第一個環節投融資的市場化任務就是建立金融市場,也即建立起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由於投資和融資都有長短期之分,市場投融資又可分為長期投融資和短期投融資,下面分別就長短期投融資領域探討市場投融資的發展思路。二、長期投融資發展思路開拓我國長期投融資領域必須大力發展我國資本市場。資本市場不僅限於一、二級股票市場,還包括一、二級債券市場,當前要鼓勵企業債券市場、市政建設債券市場的發展,以解決企業資金來源和地方市政建設的資金來源。除此以外,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也不容忍視,該市場培育和完善後有利於企業資產存量的重組,今後幾年內,我國面臨著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對國有企業資產進行戰略性重組的任務,迫切需要資本市場的配合。為配合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重組,當前需要培育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中介組織,即非銀行金融機構,並充分發揮其服務功能。下面我們著重討論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長期投融資中的改革思路。1、目前我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基本情況十幾年來中國已發展起一批非銀行金融機構,有信託投資公司244家,證券公司96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69家,金融租賃公司16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和整頓,其總資本達600多億元,總資產則達近萬億元。目前我國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金融改革中已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它完善了金融機構的組織體系,活躍了金融市場,特別是活躍了其中的資本市場,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公眾對資本市場的參與,方便了眾多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籌資,推動了投融資領域的市場化。由於我國資本市場起步晚,在非銀行金融機構管理方面缺乏經驗,使得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經營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未能很好地發揮投資銀行功能。2、我國非銀行金融機構改革的基本思路根據非銀行金融機構現存問題及中國金融監管當局「分業經營」的指導思想,為使非即金融機構更好地發揮其在長期投融資領域的作用,我們認為,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的方向是區別於一般商業銀行,以長期信用和投資銀行業務為主,提供商業銀行業務以外的多功能金融服務。(1)信託投資公司宜向長期信用機構發展。按照現行政策,信託投資公司不能經營商業銀行業務。今後可成長期信用機構,重點是管理各種社會基金,如養老基金、科研基金、藝術團體基金、各種獎勵基金等,也可發起設立面向特定產業的產業投資基金,這樣既可解決信託投資公司的長期資金來源,又可發揮信託業代人理財之功能。(2)證券公司要向投資銀行發展。目前證券公司的收入主要依賴證券業務的收入,包括自營買賣價差收入和代客買賣手續費收入,這是構成證券公司違規經營的一個利益誘因。應該抑制其投機性業務,限制其自營證券買賣業務,鼓勵其發展多方面的投資銀行業務,如進行投資項目評估,充當企業財務顧問,充當投資者投資組合顧問,為企業設立、分離、合並進行策劃,為企業設計融資方案等,力爭使其資詢業務收入成為主要業務收入。今後,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資產重組的任務很重,投資銀行在這一領域是會大有作為的。與此同時,應進一步發展和規范機構投資基金,使其發揮機構投資者在穩定大市方面的功能。(3)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功能要進一步完善。財務公司要避免成集團內部小型銀行,應發展多種形式服務功能,其一是幫助集團內部成員進行投融資,如代理發行債券,代理買賣國債等。其二是發展為集團成員服務的投資銀行功能。(4)金融租賃公司應突出租賃特色,不宜成銀行或信託投資公司,政策上應對金融租賃公司從事租賃業務給予一定的優惠,同時縮小非租賃業務佔全部業務的比重。(5)發展產業投資基金。這是長期投融資領域的一個重要改革措施。產業投資基金可由信託投資公司發起設立和管理,也可組建專門的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三、短期投融資發展思路短期投融資是指各參與主體在貨幣市場中的授融資活動。1、貨幣市場參與主體政府、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一般企業和居民都是貨幣市場的參與者。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與貨幣市場的主要目的是進行頭寸管理。企業參與貨幣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籌集短期資金。中央銀行的職責是調控市場並籍此調控整個宏觀經濟。政府參與貨幣市場的目的是調節短期收支,並配合中央銀行的調控意圖,貨幣市場的發展應滿足以上各參與主體的多重需要,不但要考慮政府和銀行的需要,而且要考慮眾多企業的需要。2、目前我國貨幣市場發展情況政府一直鼓勵商業銀行參與貨幣市場,中央銀行在利用貨幣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在此背景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國債回購市場得到了相對規范、快速的發展,但是人們對企業參與貨幣市場的需要來給予足夠的重視,貨幣市場作為短期投融資場所其作用尚未充分發揮。當前要進一步發展和規范貨幣市場,為社會提供多樣的期限短、信用度高、流動性強的投融資工具。3、大力發展票據市場今後就短期投融資領域而言,除繼續發展和規范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國債回購市場外,還要大力發展票據市場。(1)發展票據市場的必要性票據是企業之間的資金融通工具,簽發票據者為資金籌集者。而接受票據者則為資金運用者,換句話說,前看是融資者,後者是投資者,商業票據的進一步推廣,票據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可以促進企業之間的購銷活動,減少企業對銀行的流動資金的依賴,有助於銀行改善經營管理。商業票據作為商業信用,經銀行承兌、貼現後即取得銀行信用的支持,中央銀行通過其再貼現業務可實現對國民經濟運行的間接宏觀調控,因此,發展票據市場,其意義已超過投融資改革的范疇,實力一舉多得之舉措。(2)發展票據市場的思路*發展票據市場只需利用現有的企業、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不需要大的投資,也不需要組建大的機構。*區域性票據市場是我國票據市場發展的方向,地方政府可在此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各地也可組建一些票據公司,讓其從事票據買賣業務,活躍票據市場。*除發展商業票據市場外,還應積極探索企業融資票據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四、理順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關系1、長短期投融資的關系長期投融資和短期投融資兩者共同構成完整的投融資體系。長期投融資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資本積累,增強國民經濟發展的後勁,短期投融資有利於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兩者相輔相成,任一方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投融資體系功能的正常發揮。二者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其功能的區別是相對的,短期投融資動態化即為長期投融資,長期投融資在運作中需要短期投融資的支持。在實踐上,要處理好長期投融資和短期投融資的關系,特別是要處理好二者的載體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關系,真正使資本市場發揮籌措長期資金,進行長期投資的作用,使貨幣市場發揮國民經濟運行的潤滑劑作用。2、目前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關系存在的問題目前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過度投機的現象,追逐買賣價差收入成為資本市場參與者的主要動機,資本市場長期儲蓄與長期投資的功能反而被淡化了。貨幣市場的發展也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了其應有的頭寸管理和調節資金短期收支失衡的功能,反而轉為向資本市場提供炒作的資金,同時又成為從資本市場上退出資金的棲息地。資金通過不正常渠道由貨幣市場進入資本市場,銀行資金通過貨幣市場流入非銀行金融機構手中,為後者在股市上投機和操縱提供了資金支持。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關系不順,使兩者的功能都不能得到正常發揮,助長了投機,同時加大了市場風險。3、理順兩個市場關系的措施(1)銀行與所非銀行金融機構脫鉤,並禁止銀行資金進入股市。這對於在短期內抑制資本市場投機是十分必要的。這一措施已見成效。(2)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功能應轉向主要依靠提供投資咨詢、代理等投資銀行業務取得收入,改變目前主要依靠買賣證券取得價差收入的局面,規范資本市場中介組織。(3)發展資本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如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中央銀行通過利率等金融工具調節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先後於4月、5月、8月宣布停銀行保值儲蓄業務,兩次降低存貸款利率,央行的調息舉措減輕了上千億元的企業負擔,改善了貨幣流動性,促進了經濟的回升,1997年10月23日、1998年3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審時度勢,又兩次宣布下調銀行存貸款利率。這次調息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改善貨幣流動性,減輕外資流入對貨幣政策的沖擊,並有助於銀行提高資產質量;企業利息負擔減輕必使資本市場上的收益率相對提高,資本市場將會趨於繁榮;另外,銀行利率降低還會帶動貨幣市場利率下走,貨幣市場利率下走將降低貨幣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也將促進貨幣市場繁榮。最近一次調息,理順了中央銀行利率和商業銀行利率間的關系,預計將會比前幾次調息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理順兩者關系真正使資本市場成為長期投融資的場所,而使貨幣市場成為頭寸管理的場所,促使兩者協調發展。
9. 發改委:全面清理不符合《政府投資條例》的現行制度
鳳凰網房產淄博訊(編輯 劉佳)日前,發改委發布關於做好《政府投資條例》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為了促進《條例》的貫徹實施工作,要全面清理不符合《條例》的現行制度,與政府投資相關的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都應納入清理范圍。
《政府投資條例》(國務院令第712號,以下簡稱《條例》)已於近日頒布,於2019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是我國政府投資領域第一部行政法規,是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投資實踐的科學總結,是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過程中的重要立法成果。這部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對於依法規范政府投資行為、充分發揮政府投資作用、提高政府投資效益、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條例》的貫徹實施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貫徹實施《條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條例》專門規范政府投資行為,是繼《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管理條例》之後投資領域又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規。它解決了我國政府投資管理缺乏上位法,現有規章、規范性文件權威性不足、指導性不夠、約束性不強的問題,對落實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投資工作的新要求、解決實踐中的突出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加強《條例》的貫徹實施工作,有利於堅持市場化方向、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正確把握政府投資的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利於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依法做好防風險和補短板工作,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在優化基礎設施供給結構、提升基礎設施供給能力中的作用;有利於落實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將政府投資管理納入法治軌道,推進政府投資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提高政府投資工作能力;有利於規范政府投資資金和項目管理,依法推進資金統籌使用和項目科學決策、嚴格監管,切實提高政府投資效益。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充分認識貫徹實施《條例》的重大意義,認真組織做好學習、宣傳和實施前的准備工作,並在實際工作中切實貫徹《條例》的各項規定。
二、加強《條例》培訓和普法宣傳
(一)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抓緊組織學法培訓。發展改革部門作為投資主管部門,履行政府投資綜合管理職責,必須率先學好《條例》。2019年7月1日之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對委機關和各省級發展改革委相關處室組織一次集中培訓;各省級發展改革委負責對本機關和市、縣兩級發展改革部門投資管理相關崗位工作人員輪訓一遍。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學用結合,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學法活動,並在相關學習培訓、考核和考試中將《條例》作為重要內容,不斷提高依法履職能力,確保《條例》各項規定和要求得到嚴格執行。
(二)引導有關單位和企業加強法規學習。鼓勵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和承擔相關領域政府投資資金與項目管理、項目建設實施、中介機構管理等工作的部門,通過學習交流、共同組織培訓等形式,提高學習效果。使用政府投資資金的單位要認真學習、准確掌握《條例》有關規定,依法開展投資建設活動。各金融機構要重點學習《條例》關於政府投資資金籌措方面的規定,增強政府債務風險防範意識。有關行業協會要組織工程咨詢(投資)、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等單位和人員深入學法,依法規范投資中介服務活動。
(三)面向社會廣泛開展普法宣傳。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結合各類主體、群體實際,向廣大企業和社會公眾廣泛講解、宣傳、普及《條例》有關法律知識。充分運用各類媒體和渠道,創新普法宣傳方式方法,增強社會各界對《條例》內容的知曉度。將配套規章文件制定、重大項目決策建設、復雜問題化解等過程中的公開、公示、公眾參與,和普法宣傳有機結合起來,在普法中推動工作,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增強普法效果。要把法規的解讀解釋貫穿於政府投資管理業務中,使各類企業准確理解政府投資的功能定位、激發社會投資活力;使政府投資項目參建單位自覺遵守投資建設法定程序;使社會公眾依法支持國家建設、依法表達訴求建議、依法開展社會監督。
三、全面清理不符合《條例》的現行制度
(一)清理范圍和主體。與政府投資相關的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都應納入清理范圍。按照「誰制定、誰清理」的原則,由制訂部門或牽頭起草部門提出應予清理的制度規定和清理意見。與政府投資相關的地方性法規,由牽頭起草部門或主要執法機關按程序提請本級人民政府向同級人大提出清理建議。
(二)清理內容和方式。對政府投資方向、資金籌措、投資方式、決策程序、投資計劃、概算控制等方面違反《條例》的內容,一律要統一到上位法的規定上來。其中,有關規定的主要內容違反《條例》的,應當予以廢止;個別條款與《條例》不一致的,應當進行修訂。
(三)進度安排和要求。國家和各省級發展改革部門要於2019年7月1日之前,確定需要清理的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清單及清理意見;於2019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修訂、廢止程序;自2019年7月1日之日起,政府投資管理規定與《條例》規定和精神不一致的,一律停止執行,相關工作以《條例》規定為准。
四、加快《條例》配套制度建設
(一)制定規范履行項目決策職責的制度。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中央本級政府投資項目審批職責和程序規定,合理劃分項目審批許可權和審批環節,報國務院批准後印發實行。各省級發展改革委要牽頭制訂統一規範本級政府投資項目審批職責的規定,並於2019年12月31日之前將出台的文件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
(二)完善政府投資計劃管理制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負責安排政府投資的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要制定覆蓋編制、批准、下達和監督實施的政府投資年度計劃管理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研究制定本級各部門政府投資資金統籌銜接機制。各省級發展改革委要牽頭制定本級政府投資年度計劃管理制度,保障本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規范使用各類政府投資資金,相關制度文件於2019年12月31日之前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
(三)結合貫徹《條例》需要完善其他配套制度。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確定可以簡化報批文件和審批程序的項目范圍,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分類簡化審批手續的具體辦法。地方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圍繞決策程序、資金安排、建設實施、信息共享、績效管理、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有序完善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
五、以貫徹《條例》為契機做好投融資體制改革相關工作
《條例》的出台既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為繼續深化改革提供了法治保障。以《條例》為依據進一步完善政府投資體制,是當前和今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有關方面建立健全政府投資范圍定期評估調整機制,不斷優化投資方向和結構;優化政府投資安排方式,完善政策措施,發揮政府投資資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激發社會投資活力;規范融資行為,嚴格依法依規籌措政府投資所需資金,切實防範債務風險;創新服務管理方式,加大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應用力度,按照法定要求盡快完善平台功能,規范項目賦碼、審批流程和擴展服務類別;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健全概算審批和調整、竣工驗收等管理制度,推進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和能力,不斷提高和及時發揮政府投資效益。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結合《條例》的貫徹實施,圍繞政府投資資金統籌規范使用、項目有序合理安排、加強投資計劃與預算銜接、提高項目建設效率等方面,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完善政策和提升管理等各項工作。在貫徹實施《條例》中遇到重大情況,請及時反饋國家發展改革委。
(來源:中國網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