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拜單車是如何融資的
據統計,今年以來摩拜單車累計融資超 10 億美元,相當於ofo三倍以上,超行業其餘玩家總和,折射出摩拜不僅坐穩行業領軍地位,其在資本市場認可度也穩居行業第一。
2. 共享單車ofo計劃以30億美元估值融資5億美元的詳細介紹
知情人士稱,中國共享單車ofo正在與投資者磋商,希望以大約30億美元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
ofo與摩拜單車的競爭正在升溫。摩拜單車在今年完成了一輪2.15億美元融資,由騰訊和華平投資領投。對於摩拜單車等處於目前這種發展階段的公司來說,這筆融資相當龐大,凸顯出投資者對於共享單車領域的興趣正不斷增大,而不是只局限於滴滴主導的打車應用領域。
3. ofo貼著摩拜打,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單車大戰是產品體驗、市場份額、用戶數據以及融資競賽之爭,而這些爭斗又集中、及時反饋在媒體、自媒體的聲勢上,「橙黃大戰」成為共享單車的主線,為何在產品質量、運營效率差距巨大的兩家公司卻被屢屢並列談起?在紛繁的表象之中,這其中的「山山水水」耐人尋味。
ofo每輪的融資總額總要刻意比之前摩拜的融資更高一些,每次公開投放到市場上單車數量也理所應當的比摩拜更多一些,並且拉上了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機構調研出報告,顯示其市場份額恰好比摩拜強一點,這種貼著摩拜打的策略無疑是成功的。
最近ofo提出做共享單車「安卓」,稱摩拜單車是「蘋果」,突出ofo低成本、以數量搶占市場,把摩拜捧成走精英路線,既突出了ofo比市場份額比摩拜多,形成「兩分天下」的聲勢;實際上能稱之為共享單車「安卓」的實際上是為ofo等提供開放供應鏈的代工工廠。套路玩得這么深, 處心積慮地貼著摩拜打,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一、在騰訊與阿里的場景之爭中站隊並漁利
沒有AT(阿里、騰訊)入局的風口似乎不夠火。AT比一般的風險投資機構更有錢,更有業務上戰略考量,不急於「退出」,流量扶持力度也很大。當摩拜、ofo把共享單車演變為「馬化騰」與「馬雲」兩個後台老闆的博弈時,事已經成了一半。
在金沙江創投A輪投資ofo之後計劃把投資滴滴的資本力量悉數引入到ofo,可惜朱嘯虎跟丟了騰訊、淡馬錫、富士康等投資方。金沙江創投副總裁羅斌也說「90天終結論」是錯估騰訊會投ofo。
騰訊在共享單車之中選擇投資哪一方,往往是決定性的,比如此前騰訊投資的58、滴滴就在與趕集、快的的對抗中獲勝。
馬化騰在朋友圈懟朱嘯虎清晰地表明其投資摩拜的邏輯不僅僅是看人情,而是看好智能單車在物聯網(IOT)時代的前景。而此前的騰訊挺摩拜早有跡象,從微信官方把摩拜單車作為第一個小程序落地場景,微信錢包的流量位置比滴滴出行靠前。而滴滴出行已經完成了其普及微信支付的使命,摩拜單車對比騰訊的「連接」戰略更為重要。
雙方都把跑馬圈地作為當務之急,ofo的地推人員在地鐵、繁華區域用更多的小黃車把摩拜單車圍住,傾向於在投資機構的寫字樓下鋪量,在早期ofo與摩拜對標的優勢在於造成成本低、押金低,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這也讓其在對標摩拜單車中收獲VC重視。
在D+輪螞蟻金服注資之後,ofo被認為是站在阿里巴巴的棋盤上,甚至為了突出阿里系背景,從微信公眾號起家的ofo一直沒有開發「小程序」的流量入口。ofo在市場鋪量、媒體聲量上貼著摩拜打的「紅利」凸顯,在7月初,ofo宣布完成7億美金E輪融資,已成為2AT的最大贏家。
二、第二梯隊項目或成為「橙黃大戰」的輸家
ofo貼著摩拜打,其實無法打敗摩拜,畢竟摩拜單質量在長期高強度的公共自行車運營中損耗率更低,並且在支付訂單環節沒有漏洞,在騰訊及眾多VC機構扶持摩拜前提下,以劣幣驅逐良幣是不可能的。
ofo是實際上資本市場製造「二選一」的局面,當ofo吸干共享單車賽道上的剩餘資金之後,其他共享單車項目就面臨無錢可融的窘境,只能等死,悟空單車、3Vbike等共享單車一家家倒下正是由於融資斷裂而死的。
(圖片來源ofo官網)
小黃車的一至三代是機械鎖裝置,既缺乏准確的硬體定位數據,也沒有精準的成交數據,去年戴威還稱機械鎖打開是99.9%,而智能鎖打開率是90%,所以ofo使用機械鎖。ofo對物聯網的漠視、智能化裝備的滯後以及短途大數據缺失,顯然與阿里巴巴集團致力於成為「DT時代」基礎設施的戰略目標、「五新戰略」之中的「大數據」並不相稱。
在馬化騰看衰ofo是「啞終端」和小靈通之後,ofo在次日宣布其推出了全球首款物聯網智能鎖,但這些鎖何時才能對投放在市場上的單車進行更換,ofo卻並沒有給出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ofo公關實力確實厲害。
結語
如今ofo終獲阿里巴巴融資,使得市面上第二梯隊及尾部項目生存局面堪憂,也讓其在用戶心中留下ofo是市場領頭羊的刻板印象。
但沒有哪家公司能靠打擊競爭對手長期存活的,就像「開車不能一直盯著後視鏡」,真正的較量最終還是要靠用戶,而ofo前期依靠公關驅動型及野蠻式鋪量,並不能真正顯著改善用戶體驗。
而對ofo來說,最大危機莫過於市場第二梯隊項目獲得阿里加註融資,或者能在精細化運營上取得突破,這將一舉打破只有兩家獨大的市場格局。
作者:李星,靠譜的阿星,科技專欄作者
4. 摩拜與ofo的「紅黃」對決,共享單車能走多遠
在網約車面臨政策大考之際,共享單車正受到資本市場歡迎,其中,發展得最快的當屬摩拜單車與 ofo 。
目前,兩家共享單車平台都在今年十月完成新一輪融資,摩拜的是 C+ 輪融資,金額暫未公開; ofo 為 C 輪融資,金額為 1.3 億美元。
市場上,摩拜單車已經在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多個城市布局; ofo 誕生之初,目標定位是高校師生,因此其布局也聚焦在校園。不過,最新消息顯示, ofo 正在向大眾市場轉型。
可以想見,未來共享單車市場,兩家頗受資本青睞的平台「紅黃」(摩拜單車 logo 以及車輛以紅色為主, ofo 的 logo 與車輛以黃色為主)對決值得期待。
使用體驗上,摩拜單車與 ofo 的優缺點都非常明顯。無論是用哪個平台,用戶都需要下載一個 APP ,再找到最近的車輛。之後的方法就不同了,摩拜單車通過掃描車身二維碼,解鎖單車後可以騎行, ofo 則需要你手動輸入車牌號,獲得車輛密碼,再在機械鎖上輸入密碼,之後才能騎行。
以上很容易看出,車輛解鎖上,聯網的摩拜單車比 ofo 方便。另外, ofo 的機械鎖還存在一個 bug ,沒有專業維修人員的情況下,機械鎖的密碼是固定的,這意味著只要記住了單車編號以及對應的密碼,下次不用 ofo 的 APP ,你也可以使用單車。
於是便出現了以下現象:在有密碼鎖的基礎上, ofo 還會被人加上一兩個私鎖,或是摘掉車牌,將自行車據為己有。
摩拜單車的缺點是一代自行車騎行體驗不如 ofo 的好,不少用戶反映騎摩拜單車太沉,會比較累。不過,摩拜近期推出的二代自行車是輕騎版,比較能讓用戶接受。
另外,對摩拜單車自身而言,其一台單車 3000 元造價成本相比 ofo 的幾百元的成本顯然過高,高成本與低廉的租賃價格下,摩拜更加需要解決盈利的問題。
對此,業界認為的解決方案是,引入城市公共自行,甚至效仿專車發展模式,將私人自行車接納進來,這樣能做到控製成本,並且增加平台自行車規模。
互聯網時代下,共享經濟概念不斷深入人心,這使得共享單車興起,並且前景明朗。不過,現階段共享單車的缺陷也不容忽視,摩拜單車與 ofo 需要在更多新平台誕生前,盡快解決問題,以繼續抓住共享單車發展機遇。
5. ofo和摩拜這倆個自行車大佬差別在哪裡
截止到2018年,已有超過2000萬輛共用自行車被運往中國各地的城市道路上,例如,上海擁有150萬輛共用自行車。在這發展期間有很多家公司參與其中,但有兩個競爭對手因為他們的規模脫穎而出:
1.摩拜單車——該項目的首批開拓者之一是由騰訊和中國投資公司資助的創業公司Mobike。Mobike是一個高端品牌細分市場,擁有華麗的橙色輪轂,並結合了衛星導航功能。最初,生產成本約為6,000元人民幣,但現在有一個較輕的版本,每個單位的生產成本在200到500元之間。
ofo的案例很好地體現了中國自行車共享行業的發展。ofo成立於2014年,僅用了4年就在9輪融資中累積了22億美元。到2018年,ofo開始遇到財務問題,該公司被迫關閉辦公室,在無盡的積累自行車,並面對數百萬客戶的虛擬排隊退款。ofo遵循了許多其他中國科技公司所遵循的策略:它包括收集大量資金並用它們來補貼客戶,以便在沒有競爭對手時佔領市場並提高價格。這種不可持續的戰略導致ofo的破產,但公司倖存下來了,你仍然可以看到ofo的黃色自行車每天都在中國滾動。
摩拜單車仍在運營,但正在為其母公司美團造成損失,該公司現在計劃將其橙色自行車改名為美團自行車。摩拜單車受益於ofo的垮台,因為它在國際市場上創造了巨大的動力真空。然而,摩拜單車不希望採用與ofo相同的道路,該公司宣布他們將在2019年專注於提高其財務運營效率。
6. 摩拜與ofo這場單車共享戰的關鍵點是什麼
10月10日,ofo共享單車宣布完成1.3億美元C輪融資,包括兩周前滴滴出行數千萬美元的C1輪戰略投資,以及美國對沖基金Coatue、小米、中信產業基金等領投的C2輪投資。
這距離競爭對手摩拜單車9月30日完成1億美元融資的傳聞剛過去10天。據稱摩拜的C輪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
這是一場新的出行流量入口的爭戰,那麼這場戰爭的關鍵點是什麼?單車共享市場其他創業者還有機會嗎?能否從細分領域和區域市場切入,比如旅遊景區單車共享等。
單車共享市場的關鍵點
單車共享是流量入口,這是資本大鱷和行業巨頭願意沖進來的原因,它們看到了後面無限延展的可能性。
每個熱門市場都有它的關鍵點,就像每個戰爭都有它的關鍵點一樣。解放戰爭,最關鍵一戰就是錦州戰役。如果國民黨拿下錦州,傅作義的華北軍團就可以繼續增援東北,廖耀湘軍團就不會覆滅,國民黨在東北就可以佔住主要城市。東北當時有大量的工廠和礦產,可以規模生產武器彈葯。如果林彪先拿下錦州,基本上就可以把關外的國民黨軍隊一網打盡,把關內的國民黨軍隊擋住。
早年團購市場里,美團個提出過期退款。之前其他幾家團購,都是靠過期退款獲得收益。美團個提出「過期退」就獲得了用戶的信任,覺得我存在裡面的錢,只要不消費就可以退回來,美團就佔了先機。
單車共享市場同樣存在關鍵點。如果一個單車共享項目的創業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只要有一個城市能占據,我相信有VC願意投你千萬美元級別的錢,因為你有投資價值。這四個城市的用戶最願意嘗試新生事物,使用場景最多,最願意傳播朋友圈。離開這5個城市先去成都、武漢等城市爭奪區域性市場沒有意義。資本市場看不到你的成果,大部分資本集中在北上廣深杭,做調研也是在這些城市街頭調研。所以要持續融到大錢,一定要在這五個市場上做爭奪,這是制高點。
中國是一個統一性的市場,很少能出現偏安一隅的機會。互聯網時代早期,南京有西祠胡同,杭州有19樓,成都有天府社區,但越往後,這種區域生意模式變得越來越難。
中國市場確實很殘酷,如果你不能夠從中取勝,前面的很多投入都會打水漂,但是一旦取勝,任何很小的領域里都可能誕生幾十億美金(估值)的生意。這是中國作為一個巨大市場的魅力所在。
作為一個創業者,生在這個時代,生在中國是非常幸運的。如果是在韓國、新加坡這種地方,哪怕再努力、做得再好,它最終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市場。現在只有中美兩個國家的市場足夠龐大。美國是把全世界當作它的狩獵場,創業者的眼光是直接面向全世界,一開始做就是多語言版本,比如Google、Facebook已經把全世界當作它的數字殖民地。中國一開始做一定要有全局的觀念,步想好做哪幾個高地,第二步要殺到哪幾個市場上,根據用戶的接受程度不斷進入新市場。但是也要清楚,你做到哪一步資本會有什麼認可、合作夥伴有什麼認可,得到更多資源再去做下一步。我認為,單車共享不像汽車共享,滴滴完全一家獨大,這個市場有可能出現幾家差不多大小的玩家。
但節奏很關鍵。你不能以「年」為單位,必須以季度,能夠以月為單位規劃自己的進度。我們曾投了一家公司叫趣分期(校園分期),2014年3月份開始做,不到一年時間完成三輪融資,剛談完這一輪融資,緊接著就談下一輪融資。市場擴張速度上,從一個學校到十個學校就一個月,從十個學校到一百個學校三個月,從一百個學校到七百個學校七個月,只能是這樣的速度,沒有辦法說等到什麼都完善以後再擴張,很多問題只有在發展中才能解決。
入口級產品想一開始賺到錢是很難的,比如網路、今日頭條、微信,一開始都要先做到規模化。規模化以後就會衍生出很多其他的模型。微信如果只有100萬用戶怎麼賺錢?沒法賺錢。但是到1000萬用戶的時候可以有廣告,1億用戶的時候所有的模式都來了,包括支付、電商、游戲等。所以做這種模式不能只考慮單個商業模型,比如1輛車每天騎5次才能回本。我相信,紅杉、高瓴不會這樣算賬,它們會算,這個團隊多久能夠覆蓋某個城市,多久能夠取得領先,用戶每天會打開(App)多少次,能占據用戶多少時間,而不是用戶為你花了多少錢。
單車共享定價只能往低定,定高了潛在用戶覺得你貴,不會選擇你。單車共享只有高速轉起來才有價值,用戶每天用摩拜(ofo)5次,每次1塊錢和每天用1次1塊錢,這兩個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因為跟用戶接觸點不一樣,接觸點越多,占據用戶時間越多,其他的業務模型才能成立。
單車共享這個生意最後拼的就是規模跟資本,最後形成用戶口碑。
單車共享不適合初創團隊進入
單車共享目前是一個熱門的投資領域,作為初創團隊適不適合進入呢?我認為這種超熱門的領域,初創團隊應盡量躲開。除非你是最早去嘗試這個模式的人,可能資本會認為你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如果別人都已經到一定量的時候,資本更願意選擇能夠跑到前三的,或者明星創業者,比如雷軍離開金山做小米,資本願意砸,覺得他有號召力,有明星效應,資本願意賭。像小牛電動,我們肯定願意投錢,因為李一男有號召力,能夠整合供應鏈、渠道。
如果創業者想從細分市場切入單車共享市場,譬如旅遊景區單車共享,它的商業模式有幾個問題:一是慢,二是規模小,三是低頻。
我們想像一下,三年後,中國出現一個投放500萬輛車,覆蓋50個或者100個城市的單車共享巨頭,某個創業者做的景區單車共享公司,在全國景區擁有十萬輛單車。不管是廈門、大連,還是別旅遊城市,巨頭要進入景區市場是沒有什麼門檻的,甚至沒有護城河可以抵擋。
團購火爆時,餐飲團購為什麼是體量的?因為餐飲頻,一旦成規模高頻打低頻相當於外星人打地球人,維度不一樣。所以做低頻的團購,比如美發團購,都是不成立的,最後都會被高頻打掉。一般人外出旅遊,高頻的一年5、6次,低頻的一年1、2次。這種特點要讓用戶下載一個APP的難度很大。
規模效應同樣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為什麼滴滴在汽車出行市場上一統天下,不管是計程車、專車,還是順風車、巴士(當然巴士做的不好,它覺得在裡面補貼太大了)。因為它抓住了頻的領域、最有規模的領域、跟用戶接觸最多的領域。
當然,不要想著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只能先抓住的需求。摩拜(ofo)很多做法是經過深思熟慮研究的,雖然車的成本高,也沒有籃子,但它就是滿足用戶短距離出行。
如果創業者現在還想殺入單車共享市場,有差異化:一是引入不同目的的合作夥伴,比如樂視。它可能為了推樂視會員願意殺入這個市場,甚至可以買樂視會員免費騎自行車。二是引入不同目的的資本,摩拜單車和ofo進入的資本還很有限,還有大量的資本沒有找到可進入的領域。三是引入不同的自行車廠商,譬如、飛鴿、吉安特等這類還未入場的自行車廠商。計程車市場是個存量市場,如果滴滴把計程車簽完,別的玩家再去簽就沒有車了。單車共享市場不存在這個問題,它的供給是完全由新進入方提供的,別人不能阻礙你的供給就有獲得再進入的機會。這個市場很難排他性,它的供給是投入方供給。
熱門的領域更多的是定義差異化、定義打法,整合什麼樣的資源,能不能快速規模化,能不能比別人融到更多錢,而不在於單個模型算下來經不經濟。
把這個事情想清楚並不是壞事。昨天看了一個段子說一個學生上北大經管學院知名教授的課程,講的課程叫投資學。老師在課間的時候說,經管學院有一筆錢讓他做基金賺錢。老師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賺錢,第二天學生就退學了。學生說這種不知道怎麼賺錢的老師還講投資學?
每個人應該嚴肅對待創業,創業是個挺消耗人的精力、財力,甚至創業者是需要花掉陪伴家人的時間。所以,在選擇創業路的時候,能避開不適合自己的方向就是一種成功。
創業最怕的是,從某個細分領域切入,做到四五年後發現這不是你的菜,機會成本很高。
7. ofo發布共享單車搶佔先機,摩拜模仿跟進
3月9日,ofo聯合700bike,一起發布了新一代共享單車ofo Curve,Curve在英語中的意思是弧線,這承載了美學以及舒適的雙重意義。
在此次新款小黃車的發布會上,ofo表示,新版的自行車將會在用戶體驗上實現全面體驗提升,並且運維成本還可以全面降低,這也是繼其D輪4.5億美元融資後的第一次大動作,而摩拜單車則在獲得3億的D輪融資後,再沒有太多新動向。
此時ofo發布新車,一方面是在加劇自身在共享單車領域的競爭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則是ofo的引領之下,共享單車正在逐步進入第二階段。
共享單車滿足出行需求之後,下一步是升級體驗
坊間曾流傳過這么一個段子。
「騎著摩拜找ofo。」
看似只是一個的段子,實則也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共享單車確實正在成為我們出行的必需品,隨著可以騎行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多,我們也越來越熱衷於這種簡單的出行方式,但同時,有些單車企業並沒在用戶體驗上考慮過多,只有ofo堅持輕便好騎的體驗。
隨著資本的加盟,幾方角逐之後,目前ofo與摩拜單車在國內一二線城市都已經鋪的差不多,用戶數上面也不相上下,依據比達咨詢數據顯示ofo單車占據了整個市場的51.2%,因此在這一格局正在區域穩定的情況下,除了開拓新的城市拉新用戶,更重要的是提升用戶體驗。
摩拜單車所採取的是重成本造車模式,雖然其有著不易損壞的優點,但是對於用戶來說,所騎行的車過於沉重,也就導致了非常不好的體驗,而此後也在推出輕版單車,對ofo緊追不舍。
而在用戶體驗上,由於ofo起步最早,有很強的運營經驗,因此更懂得體驗的重要性,其從一開始就採取了輕車模式,讓每個用戶上手就能騎,更受到用戶歡迎。
此次ofo聯合700bike發布的ofo Curve,也同樣是在提升用戶體驗,首先其採用了PU實心胎,這讓用戶的騎行體驗能夠與充氣胎的體驗相差無幾,其次用戶可以隨意調整Curve的車座高度,這可以說是用戶剛需。在其他細節上,Curve配備了全新的人體工學掌托把套,給手掌提供額外的支撐,緩解手部疲勞,而寬臀點設定坐墊和避震球減震設計......
而反觀摩拜單車在融資之後,在單車的用戶體驗升級上並沒有前進太多,而此次ofo所推出的Curve,則可能在技術、資本、供應鏈暫時領先的情況下,撬動更多變局。
共享單車瘋狂擴張之後,下一步是成本控制
從歷史觀察角度來看,D輪一般都是一個風水嶺,有一點可以確定,D輪之後將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需要熬,因此資金的消耗將會被更加慎重對待。
共享單車,與滴滴UBER、外賣等O2O行業不同,其他行業更多比拼的是燒錢補貼能力,而共享單車騎行費用本來就不貴,補貼並不能帶來直接的效果,其最大的支出依然在於造車成本以及運維成本。
此前摩拜單車由於將每輛車的成本太高到了3000以上,因此相比於ofo的更低單價的輕車版本,其每個用戶的成本可以說遠遠高過ofo,幾輪投放之後,自然有些吃不消,而同時又由於其是重車,因此維護成本也更高。
而此前摩拜公布過車損耗大概在10%左右,以北京地區投放1萬輛單車計算, ??也就是說僅在北京地區幾個月就有1000輛車需要維修,按單車400元的維修費用計算,需要花費40萬。??再加上摩拜公開的100多名運營人員,按照每人5000元工資,每月則需支出50萬。
當然,這一高成本維護的費用也讓摩拜單車開始做輕車,但是已經造出來的車不可能廢棄扔掉,因此摩拜單車此時應該是比較頭疼的。
此前ofo採取輕車模式也正式因為看中能夠縮減造價成本,而此次其發布的ofo Curve則在運維上更是下了一番功夫,其通過配置優化和多個獨家專利設計,我們舉幾個例子,其採用高強度鋁合金車架方案,讓掉鏈概率降至為0,採用車架一體骨骼式護鏈罩,讓護鏈罩變形概率降至0,通過鼓剎制動技術,讓剎車磨損失靈概率降至0,通過PU實心內胎+耐磨外胎,讓輪胎破損的概率降至0......
所有以上問題,均是每一個騎單車用戶深有體會的問題,而ofo此次的Curve單車則完全解決了以上問題,則從根本上一次性解決運維過程中最為復雜常見的問題,極大程度的降低了共享單車的運維成本。
目前看到,一方面,早期通過重車野蠻擴張的摩拜單車正在急忙掉頭,而ofo卻更加輕松上陣,並不斷迭代與優化。另一方面ofo的D輪融資是摩拜單車的1.5倍之多,可以預見的是,在後面的日子,ofo的優勢會越來越大。
此次ofo Curve單車的發布,則預示著共享單車大戰正在進入到第二階段,從野蠻擴張,到比拼用戶體驗以及控製成本,這場戰役的進化速度遠超所有人想像。
ofo 的發展策略已經明顯比摩拜更好,現在又搶占布局第二階段,最早推出了第二階段的戰車,引領行業產品趨勢。預計摩拜等其他單車馬上會模仿跟進。
作者:「首席發言者」
8. ofo被曝訂單較峰值跌六成,ofo和摩拜誰更有前途
一位接近ofo內部人士透露,從本周開始,ofo公司賬戶上的可用資金僅剩下不到6億人民幣,
ofo的日訂單較峰值時期下跌60%。
從目前來看,摩拜要比ofo更有前途。原因是摩拜的維修成本更低,發展了產能驅動型模式,並且更有融資能力。
維修成本低
ofo的造價成本和押金都比較低,但是,投入使用之後會出現壽命短、故障率高等問題,從而大大增加了維修成本,ofo的自然損耗率遠遠高於摩拜。摩拜單車使用智能鎖跟蹤便捷性,讓摩拜的運營成本可以量化、可控。並且獎勵用戶拍照舉報,並與政府合作完善信用約束機制。
總結:2017年,各共享單車企業仍忙於「跑馬圈地」,2016年爆發式的增長,並沒有打退眾多資本入局的信心。實際上的最終,到底誰能笑到最後還未知。
9. ofo和摩拜現今發展如何
摩拜和OFO單車的發展如何呢?
古有中國的四大發明,今有現代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單車,網購,說起這4種,可謂現在無時無刻都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啊,現在都已經離不開他們了,但要說起讓我們出行方便的,一定是小單車,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但是現在的小單車可謂是五花八門啊,但說起最大的還要屬摩拜和小黃車了,也最常見,但現在他們發展的怎麼樣啦?
摩拜單車的融資情況;
1月4日,摩拜單車宣布完成D輪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的股權融資。騰訊、華平投資領投本輪,新引入的戰略和財務投資者包括攜程、華住、TPG 等;紅杉、高瓴等現有股東均跟投本輪融資。一年融資五輪
1,2015.10.30
A輪 數百萬美元 愉悅資本
2,2016.08.19
B輪 數千萬美元 熊貓資本、愉悅資本、創新工場
3,2016.08.30
B+輪 數千萬美元 祥峰投資、創新工場
4,2016.09.30
C輪 1億美元 紅杉資本、高瓴資本
5,2016.10.13C+輪 未透露 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騰訊、紅杉資本、啟明創投、熊貓資本、貝塔斯曼、美團王興
從2016年開始共享單車漸漸進入我們生活,以膜拜、ofo為代表的共享單車公司為搶占市場沒有間斷的在全國各地入駐布局。以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向我們撲來,盡管單車發展迅速,但我們還是理性看待,最後也祝2家發展越來越好,也是方便我們。
10. 摩拜單車和ofo等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續利潤來源什麼
註:以下均為個人觀點,或網路數據收集,有所猜測。不代表權威。
自2015,2016年開始,以摩拜單車,ofo為首的共享單車快速在城市以各種方式崛起,而今,中國市場上的共享單車品牌大概已經有15到20家。與此同時,共享單車也在尋求融資,畢竟互聯網行業共享經濟思維都是要以「燒錢」為基礎。2017年1月4日,摩拜單車宣布獲得2.15億美元D輪融資,2017年3月1日,OFO也宣布完成4.5億美元D輪融資。為什麼共享單車經濟這么火,又或者說為什麼現在的天使投資人都看準它們?其實互聯網公司都只是看準未來,所以大部分對於當下的「燒錢」並不是很在意,同時馬雲也提出過「世界是最貴的東西就是免費」。這些創業人沒有一個不是高智商,對於未來的嗅覺也是相當靈敏。
押金
各種共享單車舉辦免費出行活動從而爭取過用戶,但於此同時用戶在免費騎行之前必須要繳納一部分的押金,按照摩拜單車每一輛299押金粗略按照300來算,如果有摩拜單車的1000萬用戶就是30億的押金,30億的押金就算是存銀行一年產出的利息也是不菲,何況共享單車都還是互聯網公司,至於押金去哪了我們就不了了之,雖然各大共享單車公司退款速度也是挺快的,但因為使用一次以後你就有了一定的用戶粘性,下次使用單車的時候還是需要充值,而且用戶多車卻少,一輛車的投放可能有十幾個用戶押金,與此同時押金就為它所用了。
廣告
共享單車公司通過各種活動增加的用戶對於APP的粘性,啟動首頁及其他附加廣告頁都是廣告盈利的重要來源。而且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使得APP作為一個入口進行合作盈利。也就是一個平台的建設。
基礎業務
經過不專業測算,一輛共享單車拋除維護成本等,一天只依靠出行收費,一輛車最快大約兩三年回本,也就是說,未來的時間,都是賺錢的,就算不賺錢也算是賺到了一定的用戶,對於以後的布局也是極有幫助。
與政府合作及大數據的挖掘
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共享單車營運必須依靠政府的資助資金才能有真正的利潤空間,例如永安行,早在2010年永安行就承接了浙江台州,蘇州,上海松江的公共單車項目,並成功運營。同時共享單車公司通過單車運行的軌跡,記錄出行的大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也是盈利的一個很大方向。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然最終這些共享單車公司最終的發展模式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就是上市!前期通過融資,中間擴張市場,其次蠶食市場,最後上市,通過股價回饋投資人,從而創始人名利雙收
其實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共享經濟公司的基礎在於平台的構建和維護,重點在於數據的統計和匹配,金融支付和權利保護是重要環節。共享經濟的表現在有效的利用社會剩餘的可重復的資源,高效的傳達信息。
共享經濟的發展一切皆因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實質就是通過互聯網為工具及中介把傳統工業經濟模式進行整合。共享經濟本質是資源的再度整合及分配,有效的提高了資源的效率,在共享經濟模式下,的共享模式已快速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產品、技能、服務、時間等」在特定條件下均可以形成共享模式,共享經濟對傳統經濟模式的影響已越來越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用及法律體系的完善使得共享經濟未來若干年內必將快速發展!我們也期待共享單車的發展更進一步,真正的為我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