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融資信託 > 企業表外融資的原因

企業表外融資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3-07-28 00:49:33

⑴ 資產負債表外融資詳細資料大全

資產負債表外融資(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簡稱表外融資,是指不需列入資產負債表的融資方式,即該項融資既不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表現為某項資產的增加,也不在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方表現為負債的增加。

基本介紹

動因,制度基礎,主要方式,長期租賃,經營性租賃,合資經營,資產證券化,影響,

動因

傳統的融資方式如借款在資產負債表上均表現為資產項目與負債及權益項目的同時增加。而表外融資並非如此,如本集團的應收帳款證券化項目(ABCP),其對負債方並無影響,而在資產方同時表現為現金的增加和應收帳款的減少,資產總額保持不變。企業之所以想方設法把某些負債從資產負債表上抹去,主要是出於以下一些考慮: 1.可以明顯地改善財務報表的質量 根據財務報表計算的有關財務比率,將債務置於資產負債表外,會使借款人處於有利的地位,如負債總額降低、資產負債率和凈權益負債率下降等。以集團實施的ABCP項目為例,若在該項目內實際融資額為3000萬美元,與傳統融資方式相比較,可使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下降4%左右。更為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防止那些不利於借款人的財務比率出現,從而避免觸發其他更為不利的發展趨向,例如信用等級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 2.可以規避借款契約的限制 借款契約往往對借款人增添債務做出種種限制的明確規定,如規定不得突破某一資產負債比率。於是,借款人便設法置債務於表外。然而,擬定借款契約的債權人也越來越精明,他們也逐步對表外融資因素加以考慮,將其與表內債務同等看待。這種壓力同時又進一步「催生」了新的、更富於創造精神的融資方式。 3.符合傳統歷史成本的計量模式 我們知道,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歷史成本計量模式很可能造成資產負債表上的許多資產項目的價值被嚴重低估,特別是對於採用後進先出法的企業,其存貨帳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偏差會日漸增大。而如果採用公允棚培悄價值計量,這些企業的資產總量將有較大幅度地增長,並且大部分增長額會增加表上的所有者權益,其結果,由於凈權益的增長使得企業借款能力提高,從而可以舉借更多的債務。因此,作為對企業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的補償,許多人認為應將部分債務置於表外,用來抵銷該種計量模式與公允價值計量比較在借款能力上的損失。雖然我國目前通貨膨脹的壓力並不大,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趨勢是可以預見的。

制度基礎

現行會計准則(包括國際會計准則、國內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為表外融資提供了可能。例如,現行會計准則對負債所下定義並不十分恰當,不足以應付愈來愈巧妙中橘的融資方式。具體而言,以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為基礎的負債概念,偏重法律觀念,而不注重經濟觀念,有的融資如果僅從法律角度看,並不構成某一報告主體的債務。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表外融資是鑽了現行會計准則的空子也並不為過。

主要方式

長期租賃

租賃是一種傳統的、現在仍然流行的表外融資方法。根據所體現的經濟實質不同,租賃分為經營性租賃與融資性租賃兩類。

經營性租賃

這種租賃的出租人除提供租賃物外,還負責租賃物的維修和保養等服務。特點是: 1.租賃物由出租人采購; 2.租期較短 3.出租人不但提供融資便利,還提供維修、保養等技術 *** ; 4.經營性租賃契約是可撤銷的。

合資經營

近十幾年來在美國出現了不少為滿足大型建設及經營項目的資金需要而進行的表外融資方法,其中常見的是合資經營。具體而言,若某企業持有其他企業相當數量、但未達到控股程度的所有者權益,後者被稱為未合並企業(Unconsolidated Entities),由於該企業鏈渣並不控制未合並企業,因此只須將長期投資作為一項資產予以確認,而不必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未合並企業的債務。有些企業在未合並企業中安排投資結構、從事表外業務,是為了盡可能地獲得完全控股的好處,又不至於涉及合並問題。例如:合資經營企業有一種流行的形式,稱之為特殊目的主體(special-purpose entity,SPE),《投資者:小心「表外融資」的陷阱》一文中提到的為安然公司服務的馬林基金即是此類公司。這種利用法律漏洞的做法引起廣泛的爭議。

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項目融資方式,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初,首先在美國被用於推廣住宅按揭融資。到了80年代,這種融資方式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套用,實行證券化的資產通常包括:住宅按揭、信用卡、汽車貸款、應收帳款、租賃應收款等。其操作方式通常是融資方將某項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金融機構,該金融機構再以此項資產的未來收益為保證,在債券市場上以發行債券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融資。雖然資產證券化在經濟實質上屬於一種融資活動,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它只是某項資產的轉讓,所以也不被要求在資產負債表上進行反映。當然,資產證券化的過程非常繁瑣,並涉及大量的法律、外匯管理、會計處理等各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在我國實施起來難度較大。 創新金融工具或稱衍生金融工具 近幾年是創新金融工具大爆炸的時期,這些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掉期、掉期化、嵌入期權、復合期權、上限期權、下限期權、上下限期權等。由於環境的變化、競爭的加劇和對於風險進行控制的需要,使得金融工具創新的勢頭不減,並將持續下去。然而,會計准則的制定並未趕上金融工具創新的步伐,在目前階段按現行會計准則,運用創新金融工具所產生的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在財務報表中大都不能得到體現,而只是在報表附註中予以披露。因此,運用創新金融工具在某種程度上也能達到表外融資的目的。

影響

從80年代起,在英、美等國家,表外融資協定迅速增長。這種協定具有資產負債表項目的重要特徵,但卻沒有確認一面負債,同時也避免了一項資產的確認。表外融資可可以歸結很多原因,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稅務方面的優惠,也可能是企業不願意反映真實的負債水平。一家企業若負債比率較高,就會引起債權人的關注,若企業同時將等量資產和負債從資產負債表中抵消,就能降低負債比率。另一個從資產負債表中抵消,就能降低負債比率。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企業與現行的債權人訂有必須限制負債水平的協定,表外融資就可作為繞過這一限制的手段。 表外融資行為掩蓋了企業的重要財務信息,很可能誤導信息使用者,因而引起了各國會計准則制訂機構的關注,它們紛紛制訂會計准則,減少表外融資項目,盡可能地將其納入資產負債表。會計准則制訂機構訂為,財務報表應當通過列示濃縮的、排列有序的有關資產、負債和經營業績的信息,有助於作用者了解企業的整體情況。要達到這一目的,財務報表的項目分類和確認必須基於經濟實質重於法律形式這一原則。

⑵ 資產負債表以外融資有什麼含義

資產負債表外融資(Off-Balance-Sheet Financing):簡稱表外融資,是指不需列入資產負債表的融資方式,即該項融資既不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表現為某項資產的增加,也不在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方表現為負債的增加。
傳統的融資方式如借款在資產負債表上均表現為資產項目與負債及權益項目的同時增加。而表外融資並非如此,如本集團的應收帳款證券化項目(ABCP),其對負債方並無影響,而在資產方同時表現為現金的增加和應收帳款的減少,資產總額保持不變。企業之所以想方設法把某些負債從資產負債表上抹去,主要是出於以下一些考慮:
1.可以明顯地改善財務報表的質量
根據財務報表計算的有關財務比率,將債務置於資產負債表外,會使借款人處於有利的地位,如負債總額降低、資產負債率和凈權益負債率下降等。以集團實施的ABCP項目為例,若在該項目內實際融資額為3000萬美元,與傳統融資方式相比較,可使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下降4%左右。更為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防止那些不利於借款人的財務比率出現,從而避免觸發其他更為不利的發展趨向,例如信用等級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
2.可以規避借款合同的限制
借款合同往往對借款人增添債務做出種種限制的明確規定,如規定不得突破某一資產負債比率。於是,借款人便設法置債務於表外。然而,擬定借款合同的債權人也越來越精明,他們也逐步對表外融資因素加以考慮,將其與表內債務同等看待。這種壓力同時又進一步「催生」了新的、更富於創造精神的融資方式。
3.符合傳統歷史成本的計量模式
我們知道,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歷史成本計量模式很可能造成資產負債表上的許多資產項目的價值被嚴重低估,特別是對於採用後進先出法的企業,其存貨帳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偏差會日漸增大。而如果採用公允價值計量,這些企業的資產總量將有較大幅度地增長,並且大部分增長額會增加表上的所有者權益,其結果,由於凈權益的增長使得企業借款能力提高,從而可以舉借更多的債務。因此,作為對企業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的補償,許多人認為應將部分債務置於表外,用來抵銷該種計量模式與公允價值計量比較在借款能力上的損失。雖然我國目前通貨膨脹的壓力並不大,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趨勢是可以預見的。

⑶ 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產生的原因

1、適應利率下調,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銀行的低利率降低了銀行資金的邊際利潤,使銀行存貸利差不斷縮小。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獲利的空間已十分有限,必須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去開拓各種非利息業務,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2、化解不良貸款,減少金融風險
從銀行信貸資產的質量來看,世界前20家銀行的平均不良資產率僅為3.27%,其中花旗銀行和美洲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分別為1.4%和0.85%。這就需要利用表外業務來防範與化解金融風險。
3、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資產報酬率
隨著銀行成本增加,收益下降,單純的傳統業務已難以滿足客戶多層次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和銀行收益的保證。國有商業銀行由於規模過大,分支機構和從業人員過多,所以銀行必須降低運營成本。如果要在不增加或降低運營成本的情況下,為客戶提供多功能、多元化、國際化的服務,表外業務因具有低成本和提高資產報酬率之功效,不失為理想之選。
4、利用表外融資技術,增加資金來源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企業從市場上籌集資金,直接以機構投資者身份與經紀商進行股票和債券交易,不再完全依賴商業銀行貸款。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的快速發展,分流了一部分商業銀行的資金。為了競爭資金來源,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開展表外融資技術,如貸款出售、發行備用信用證等業務,增加其資金來源。
5、通過業務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
商業銀行的業務包括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三個方面,在金融創新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表內業務,而且也要重視表外業務的發展,搶占適應持續發展要求的空間。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拓展,是其銀行經營國際化、資本證券化、業務表外化的三大發展趨勢之一,也有利於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⑷ 大神企業表外融資的主要有哪些方式,如何操作

銀監會《關於規范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發後,商業銀行與信託公司開展融資類銀信理財合作業務受到30%余額比例管理限制。為了擴大理財資金投資范圍,拓展理財資金投資渠道,商業銀行創新採取了多種表外融資方式。經過對轄內商業銀行開展表外融資業務調研發現,表外融資業務存在不受信貸監管法規控制、表內貸款規模轉移到表外、銀行承擔實質性風險等問題,亟待出台法規進行規范,引導表外融資業務健康發展。
表外融資業務類型
目前轄內商業銀行開辦表外融資業務從開辦主體分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經其總行授權後分行自行籌集資金開辦業務;二是分行將本地項目推薦上報總行,由總行統一安排資金,指導分行開展業務。從表外融資業務類型來看,目前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理財委託貸款。是指銀行(即理財計劃代理人)作為委託人,借款人所在地的分支機構作為受託人,委託人運用理財資金(資金來源於購買理財產品的企業)通過受託人向借款人(資金使用企業)發放委託貸款。
(二)承接總行購買的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債權資產。是指法人銀行(即理財計劃代理人)購買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的資金需求企業的債權資產,同時法人銀行作為委託人,以理財資金委託受託人(該企業所在地的分支機構)向該企業發放委託貸款。
(三)財產(權利)收益權信託業務。是指融資方(即借款人)將擁有的財產(權利)的收益權委託給受託人(即信託公司)成立專項信託計劃,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該信託計劃。
(四)票據資產投資業務。是指銀行(即理財計劃代理人)接受客戶委託,按照約定的投資范圍,通過與該行分支機構簽署委託投資協議,委託其向交易對手(擬賣出票據資產的其他商業銀行)買入票據資產,完成對票據資產的投資業務。
以上四類新型的理財資金融資方式大同小異,其本質為銀行用募集的理財資金在銀行資產負債表外發放貸款或進行投資,以滿足用款企業的資金需求。現以理財委託貸款為例剖析表外融資的問題和風險。
主要問題和風險
(一)理財委託貸款將表內貸款規模騰挪到表外,難以有效控制實際信貸規模。《中國銀監會關於印發紀委書記王華慶在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座談會上講話的通知》(銀監發〔2011〕76號,2011年7月5日)要求「商業銀行不得面向大眾化客戶發行標准化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來發放所謂的『委託貸款』」。該條監管政策從保護個人客戶的角度出發,防止委託貸款的信用風險波及到個人客戶。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轉而通過向企業法人發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來發放委託貸款。在當前銀行信貸資金有規模控制的情況下,銀行將不能在表內發放的法人貸款轉向表外發放,致使理財委託貸款規模越做越大,風險也由表內轉移到表外。這部分貸款的規模和風險未受到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宏觀調控政策。
(二)委託貸款實質按照信貸資產管理,銀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其一,根據某行《關於開展理財委託貸款業務的通知》規定,理財委託貸款審批要「按自營貸款審批流程完成信用風險審批工作」,「進行理財項目調查、信用風險審查審批、前提條件核准及投後管理」;「在理財項目投資完成後,受託人須承擔項目投後管理工作,保障理財產品的投資安全和投資利益」,說明銀行須承擔理財委託貸款的信用風險和理財項目投資風險。其二,《理財委託貸款借款合同》明確:「委託人應自行承擔委託貸款的風險」,而銀行作為委託人,實質是承擔了委託貸款的風險。其三,銀行發行理財產品雖然聲稱「不保本浮動收益」,但還是承擔理財產品到期不能正常兌付收益的聲譽風險。其四,銀行同時作為委託人和受託人,代理關系不明晰,存在法律風險。
(三)貸款不受信貸監管法規的限制,有違規使用貸款嫌疑。目前表內貸款發放和支付需嚴格執行監管部門「三個辦法一個指引」要求,如受託支付、實貸實付、T+1、測算資金需求量等。但是,理財委託貸款使本應在表內發放的貸款轉至表外發放,達到規避信貸監管法規的目的。如某《理財委託貸款借款合同》中貸款用途為:「用於日常經營周轉和置換存量融資」,提款方式為:「貸款已經劃出受託人賬戶並達到借款人賬戶,即視為受託人已經發放貸款,借款人已經提款」。這類貸款支付方式實為自主支付,無支付時間限制、不測算資金需求量,銀行對這類貸款投向和用途不像表內貸款管理那麼嚴格,而且借款人無需提供資金使用證明,貸款資金走向難以監控,極易流向不符合國家宏觀調控規定的行業。
(四)企業以自有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從而變相發放貸款,規避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和諸多限制。《企業會計制度》第二章第十六條規定:「企業的委託貸款,應視同短期投資進行核算」。在實際操作中,一年及以下委託貸款,企業在「短期投資」科目核算,一年以上委託貸款,企業在「長期債權投資」科目核算。企業發放委託貸款因屬於投資行為受到董事會、股東大會決策約束,投向受到公司章程及上級主管部門各種限制,上市公司還需對此進行信息披露;而企業購買理財產品不受上述諸多要求的限制,在會計核算中可在「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企業不承擔資金對外運作的風險。因此,企業有購買理財產品的沖動。
政策建議
(一)監管部門應引導「影子銀行」體系健康發展。隨著籌資企業和投資企業需求不斷增加、業務的不斷創新,由理財產品帶來的表外融資性業務越來越成為當前「影子銀行」體系的重要部分,同時也反映了銀行從單一的傳統信貸業務向為客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進行轉型,監管部門應審時度勢,既要防範「影子銀行」業務過度增長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又要引導「影子銀行」業務健康發展,使其成為促進銀行改革和轉型的積極力量。
(二)制定監管法規來規范以理財委託貸款為代表的表外融資性業務。當前理財產品研發和銷售的火爆,反映市場對理財產品的需求旺盛,因此對於由發行理財衍生出的表外融資性創新業務,監管部門不能強行禁止、堵截,須通過疏通、規范來解決合規性問題,應制定相應的監管制度引導表外融資性業務發展,如提出發展各類型表外融資業務的原則性指導意見、制定風險監管指標、表外融資參照表內貸款管理、要求銀行計提風險資本等。
(三)要求表外融資性業務遵守信貸監管政策。表外融資性業務實質上作為信貸業務,其作用也是為企業籌集生產發展所需的資金,這類業務應納入銀行綜合授信體系管理、整體風險控制范疇,並遵守各類信貸監管規定,杜絕銀行在開展融資業務時存在監管空白地帶的情況,防止新的金融風險聚集。

⑸ 為什麼這么多人說融資租賃有表外融資和加速折舊的作用

表外融資其實是指不計入固定資產,並非完全不在報表上體現,主要是通過簽/署經營性租賃的主合/同+補充協議實現的,行業早期很多公司欺//負政府不懂,稅務人員也沒經驗,本質上肯定是不合規的,如果你參加一些從業者活動,可能還會聽到某些人說他們當初如果合理的利用融資租賃為企業避/稅。不過相信我,那隻是一個時期的產物,現在不行的。
2、加速折舊是很早的一個錯誤概念,上面兩位的回答時間也都較早,別在意就好了,其實早就不可以了,不管是哪種說法,哪個文件,也早就作廢了,要知道年年都有新的制度和規定。另外就是很多企業也不明白,加速折舊其實並沒有節稅,只是遞延了所得稅支出,當然,遞延的稅收部分會帶來投資復利收益,可惜那是建立在融資租賃可以加速折舊的前提上

⑹ 資產負債表以外融資有什麼含義

資產負債表外融資:簡稱表外融資,是指不需列入資產負債表的融資方式,即該項融資既不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表現為某項資產的增加,也不在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方表現為負債的增加。
表外融資的主要方式:
1、長期租賃:租賃是一種傳統的、現在仍然流行的表外融資方法。根據所體現的經濟實質不同,租賃分為經營性租賃與融資性租賃兩類。
2、融資性租賃:現行會計准則只要求資產負債表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與負債予以反映,對於承租人而言,如果一項租賃業務滿足以下四項條件,即為融資性租賃,否則即為經營性租賃:
(1)出租人在租賃期滿時將資產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
(2)承租人享有廉價購買選擇權;
(3)租賃期為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如75%以上);
(4)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償付款的現值不小於資產公允市價的絕大部分(如90%以上)。
然而在事實上,基於前述的種種原因,承租人往往會想方設法地(有時以放棄一些利益為代價)和出租人締結租賃協議,例如:會將租賃期規定得稍短於准則限定的年限,使得盡管從經濟實質上考慮,與租賃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利益已基本轉讓給承租人,但是承租人仍可作為經營性租賃處理。
3、合資經營:近十幾年來在美國出現了不少為滿足大型建設及經營項目的資金需要而進行的表外融資方法,其中常見的是合資經營。具體而言,若某企業持有其他企業相當數量、但未達到控股程度的所有者權益,後者被稱為未合並企業(Unconsolidated Entities),由於該企業並不控制未合並企業,因此只須將長期投資作為一項資產予以確認,而不必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未合並企業的債務。有些企業在未合並企業中安排投資結構、從事表外業務,是為了盡可能地獲得完全控股的好處,又不至於涉及合並問題。例如:合資經營企業有一種流行的形式,稱之為特殊目的主體(special-purpose entity,SPE),《投資者:小心「表外融資」的陷阱》一文中提到的為安然公司服務的馬林基金即是此類公司。這種利用法律漏洞的做法引起廣泛的爭議。
4、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項目融資方式,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初,首先在美國被用於推廣住宅按揭融資。到了80年代,這種融資方式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實行證券化的資產通常包括:住宅按揭、信用卡、汽車貸款、應收帳款、租賃應收款等。其操作方式通常是融資方將某項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金融機構,該金融機構再以此項資產的未來收益為保證,在債券市場上以發行債券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融資。雖然資產證券化在經濟實質上屬於一種融資活動,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它只是某項資產的轉讓,所以也不被要求在資產負債表上進行反映。當然,資產證券化的過程非常繁瑣,並涉及大量的法律、外匯管理、會計處理等各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在我國實施起來難度較大。
5、創新金融工具或稱衍生金融工具:近幾年是創新金融工具大爆炸的時期,這些金融工具主要包括:掉期、掉期化、嵌入期權、復合期權、上限期權、下限期權、上下限期權等。由於環境的變化、競爭的加劇和對於風險進行控制的需要,使得金融工具創新的勢頭不減,並將持續下去。然而,會計准則的制定並未趕上金融工具創新的步伐,在目前階段按現行會計准則,運用創新金融工具所產生的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在財務報表中大都不能得到體現,而只是在報表附註中予以披露。因此,運用創新金融工具在某種程度上也能達到表外融資的目的。

⑺ 表外融資是什麼意思

所謂表是指的資產負債表,而表外融資指的就是不需要列入資產負債表的融資方式,也就是說該項融資既不在資產方面表現為某項資產的增加,也不在負債及所有權方表現為負債的增加。常見的表外融資有長期租賃、合資經營、資產證券化。
拓展資料:
融資的方式
常見形式
銀行貸款
銀行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按資金性質,分為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和專項貸款三類。專項貸款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其貸款利率一般比較優惠,貸款分為信用貸款、擔保貸款和票據貼現。
股票籌資
股票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沒有還本付息的壓力等特點,因而籌資風險較小。
股票市場可促進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同時,股票市場為資產重組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優化企業組織結構,提高企業的整合能力。
債券融資
企業債券,也稱公司債券,是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表示發債企業和投資人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持有人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有權按期收回約定的本息。
在企業破產清算時,債權人優先於股東享有對企業剩餘財產的索取權。企業債券與股票一樣,同屬有價證券,可以自由轉讓。
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方根據承租方對供貨商、租賃物的選擇,向供貨商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方使用,承租方在契約或者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分期支付租金的融資方式。
典當融資
典當是以實物為抵押,以實物所有權轉移的形式取得臨時性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與銀行貸款相比,典當貸款成本高、貸款規模小,但典當也有銀行貸款所無法相比的優勢。
首先,與銀行對借款人的資信條件近乎苛刻的要求相比,典當行對客戶的信用要求幾乎為零,典當行只注重典當物品是否貨真價實。而且一般商業銀行只做不動產抵押,而典當行則可以動產與不動產質押二者兼為。
其次,到典當行典當物品的起點低,千元、百元的物品都可以當。與銀行相反,典當行更注重對個人客戶和中小企業服務。
第三,與銀行貸款手續繁雜、審批周期長相比,典當貸款手續十分簡便,大多立等可取,即使是不動產抵押,也比銀行要便捷許多。
第四,客戶向銀行借款時,貸款的用途不能超越銀行指定的范圍。而典當行則不問貸款的用途,錢使用起來十分自由。周而復始,大大提高了資金使用率。

⑻ 表外融資的影響

表外融資的重要手段是設計一些復雜的經濟業務,從而使報表使用者難以判斷這一業務對企業資產或負債的影響。這類復雜業務具有如下幾個特徵:
(1)將某一項目法律上的所有權和享有與此相關的主要惠益及承擔重要風險的能力割裂開來;
(2)一項交易與另外一項或多項交易相互交織,不將它們綜合起來分析,就難以理解該業務的經濟影響;
(3)在交易的條款中含有一項或多項選擇權或條件,又可合理地從這些條款推斷出企業將會行使選擇權或條件將會滿足。遠期合約有時也被用來作為表外融資的手段。商品寄售、售後回租債務保收(factoring of debts)、證券化抵押(securitized mortgages)和貸款轉讓等均可能導致表外融資行為。
從80年代起,在英、美等國家,表外融資協議迅速增長。這種協議具有資產負債表項目的重要特徵,但卻沒有確認一面負債,同時也避免了一項資產的確認。表外融資可以歸結很多原因,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稅務方面的優惠,也可能是企業不願意反映真實的負債水平。一家企業若負債比率較高,就會引起債權人的關注,若企業同時將等量資產和負債從資產負債表中抵消,就能降低負債比率。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企業與現行的債權人訂有必須限制負債水平的協議,表外融資就可作為繞過這一限制的手段。
表外融資行為掩蓋了企業的重要財務信息,很可能誤導信息使用者,因而引起了各國會計准則制訂機構的關注,它們紛紛制訂會計准則,減少表外融資項目,盡可能地將其納入資產負債表。會計准則制訂機構訂為,財務報表應當通過列示濃縮的、排列有序的有關資產、負債和經營業績的信息,有助於作用者了解企業的整體情況。要達到這一目的,財務報表的項目分類和確認必須基於經濟實質重於法律形式這一原則。按其經濟實質處理一項交易,就應當公允地反映復雜業務的經濟影響,為此,要對資產和負債睥確認採取以下兩個步驟:
(1)對該項交易進行分析,是否增加或減少了企業現存的資產或負債,或者增加了以前未曾確認的資產或負債。
(2)上述認定的資產或負債並不一定能納入資產負債表,要按資產或負債的確認標准加以測試,以檢驗它們是否能夠納入資產負債表,或保留在資產負債表上,或從資產負債表中剔除。
值得一提的是,各國對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作了較為嚴格的區分,規定了融資租賃的條件。一項租賃若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就應作為融資租賃處理,在承租方確認為一項資產和相應的負債,以減少表外融資現象。這些條件是以業務的經濟實質為基礎的。此外還規定,資產和負債相互不得抵消。企業還需要對這些復雜的業務進行適當的披露,尤其是已在財務報表中確認的在某些方面與普通資產和負債有所不同的項目,以及未在財務報表中確認的項目,以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

閱讀全文

與企業表外融資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東旗下的貸款 瀏覽:605
銀行理財師總結報告 瀏覽:628
外匯street網 瀏覽:709
中行匯率621 瀏覽:307
深化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 瀏覽:620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會員名單 瀏覽:187
違規購買理財產品如何界定 瀏覽:74
我國金融機構的構成體系 瀏覽:537
迪拜機場美元匯率 瀏覽:891
預防蝗蟲股票 瀏覽:835
新網銀行有理財產品嗎 瀏覽:682
銀行2021沒有保本的理財了嗎 瀏覽:718
的方理財公司排名 瀏覽:942
境外匯款支行選擇 瀏覽:752
有貸款能申請按揭嗎 瀏覽:931
數據供應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37
麟軟體股票 瀏覽:944
河南美好貸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28
網信理財杭州分公司地址 瀏覽:153
股東權屬證明在哪查詢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