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助力从“0”到“1”的跃升 北京银行普惠金融赋能初创企业成长
多年来,北京银行坚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围绕首都发展大局,致力于深耕普惠金融。将自身发展与小微企业成长紧密相连,开创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道路,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深度、广度和温度,为助力创新创业、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从“0”到“1”的关键一跃,金融活水润泽初创企业
“作为初创小微企业,加之疫情的影响,北京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让我们享受到了优质高效的金融赋能,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司资金周转的压力,保证了公司的生存和正常运行,真正帮助企业实现了从‘0’到‘1’的跃迁。” 拟象文化公司法定代表人宋昌明兴奋地说。
2020年末,这位知名高等学府的高材生带领着一群在读学生,创办了拟象文化。这群热血沸腾的青年才俊,下定决心要把有价值的专属IP集群,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传播出去。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尤其是每个项目的推动无不需要资金的支持,资金短缺成了这群创业学子们前行的最大拦路虎。
“就在四处碰壁的危机关头,我接触到了北京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一番交流后得知,北京银行有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就这样我拨通了北京银行的客服电话。”宋昌明回忆道。
在收到拟象文化的融资需求后,北京银行快速了解了企业的主营业务、上下游企业、销售渠道等业务情况。针对客户对于放款时效性的迫切要求,为客户加急办理手续,企业及时获得了“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的资金支持,项目也陆续顺利上马。
多方携手凝聚合力,优惠政策助小微
自2003年“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前身“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以来,北京银行主动担当,积极履行责任,按照政策要求针对特殊就业困难群体定向提供小额信贷支持,之后贷款对象范围逐步扩大,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并在2018年正式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据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50万元、期限最长3年,“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300万元、期限最长2年。借款人仅需承担贷款利息中的一小部分,剩余部分由财政部门给予贴息,免收担保费。截至目前,北京银行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过10 亿元,支持1万余人实现创业就业。在众多“创业担保贷款”的受益者中,宋昌明和他的公司是个典型的缩影。
产品是金融服务的载体,长期以来,北京银行不断创新、丰富产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精准的信贷产品匹配,特别是以普惠金融服务初创期企业,创新设计“科企贷”、“创业贷”等标准化信贷产品,降低初创企业融资门槛。近年来,在金融 科技 的支持下,北京银行又陆续推出了全线上的“普惠速贷”、普惠金融APP“北京银行京管家”等线上融资类产品,不断升级普惠金融服务。
与企业共同成长,雪中送炭共渡难关
多年来,北京银行始终牢记“服务首都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初心,向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多年前,创业人张国栋成立“太阳宫水产养殖场”。“为了方便与客户转账,我在临近的北京银行网点开了一个基本户。”张国栋说,“开户后,结算效率很高,从那时起北京银行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到哪个网点,没有繁琐的手续,体验感非常好。”在北京银行的金融服务支持下,经过艰苦创业,张国栋的事业蓬勃发展,当初的水产养殖场已成长为服务于各大星级酒店的集采供应商,在业内颇具影响。
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了公司的资金链,企业经营一度陷入生存困局。在这危机关头,张国栋的公司又中了新的标的,补足资金缺口、维持公司运转迫在眉睫。心急如焚的张国栋拨通了北京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
在详细了解“老熟人”的困境和需求后,北京银行有针对性地为张国栋配置了适合公司的“银税贷”、个人经营抵押贷和个人信用贷。一套组合贷下来,不但为公司解除了燃眉之急,还为张国栋节省了贷款成本。“贷款很快就到账了,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需。我把北京银行这笔款叫做‘生存款’,是北京银行让我们企业生存了下来!”张国栋感慨地说。
“银税贷”是北京银行基于小微企业纳税信息,向小微企业发放的,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周转的信用类流动资金贷款业务。自2020年10月上线以来,“银税贷”已累计支持了两千多户小微企业,户均授信155万元,成为普惠小微的拳头产品。
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北京银行始终坚持共赢成长的金融实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银行将时刻牢记使命,以支持小微企业为己任,持续优化普惠金融供给,用专心、专注的工匠精神不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
② 银保监会、央行: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优化住房金融服务
3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披露,银保监会、央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瞎团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通知》包括磨芦橘以下九个方面内容:一是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市场化原则,完善金融服务。支持配合各地政府有效发挥引导作用,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新市民水平。
二是明确新市民范围,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
三是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
四是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助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五是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助力新市民培训及子女教育。
六是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哗拿充作用,提高健康保险服务水平。
七是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丰富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合理满足养老服务机构的融资需求,加大新市民养老保障力度。
八是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优化基础金融服务,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增强新市民获得感。
九是要求银保监会派出机构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同,推动金融政策与财政、就业、住房、社保等政策有效衔接,发挥政策合力。
③ 金融创新有哪些_加快金融创新 改进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银行有大量的存款余额贷不出去,而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初期急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却苦于筹集渠道,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并存。所以银行资金理应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稳定、可靠和充足的资金来源。为开发银行资金,拓展高技术创业融资渠道,金融创新迫在眉睫。
一、科技金融结合的机制和方式不断创新
(一)多启耐种融资方式。现阶段,各级政府近年来在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方面采取了多种融资方式:(1)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通过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方式,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2)建立产权交易市场。(3)发挥典当、融资租赁等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工具作用。(4)开通直接融资渠道。此外,我国多数省市乃至地县,都比较普遍地建立起风险投资机制、信贷担保机制、科技信用评估机制、知识产权抵押机制和产权交易机制等。2004年,单是浙江省,就出现各类所有制的担保公司88家。
(二)政府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2004年以来,科技部与农业银行对拥有优质科技资源的领域,采用“授信额度、对口支持”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高新技术企业“打包贷款”。国家开发银行和科技部从2004年起在北京、上海、西安、重庆等地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打包贷款”试点工作。这种模式规避了融资平台不能从事对企业直接贷款的管制,也回避了受托银行和开发银行之间的“银行间资金拆借”不能超过半年的规定,这不仅是一种金融创新,更是政府研发投入的创新。
(四)捆绑发行企业债券。科技部于1998年开始尝试高新区捆绑发行企业债券,98年以市场运作的方式,选择了13个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强的高新区,申请发行额度为3亿元、期限为三年期的企业债券,到2001年3亿元该债券本息全部按期偿。2003年,该债�再次采用“统一冠名悄汪春、分别负债、分别担保、捆绑发行”方式集成12家国家高新区的优良资源和资信,以“捆绑”形式发债成功。
该债券由多个负债主体构成,准政府设计规避了系统风险。此外,以捆绑发行的发行方式,将不同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合并到一起,产生了投资人能够接受的收益资金流(我国大多企业、个人喜欢平稳的投资收益流)。
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之外,转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取得社会化的资本支持的重要开端。
(五)在金融部门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同时,各类银行也将相应得到良好的回报。
二、金融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一)建立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
自《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融资的外部环境有较大改善,但与此相应的许多配套法规仍然十分欠缺。当前,政府要切实制定振兴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法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
(二)加大政府资金支持的力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资金支持的力度有限、时间滞后。一是政府能提供的政策资源相对有限,尤其是在资金方面的支持政策基本上控制在财政的承受限度之内。为此,政府的政策性融资往往在资金量上相对较少,覆盖面较窄,投入资金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态势,政策性融资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限。此外,从政府资金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时间来看,政府资金的支持一般是在有关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认定之后进行,而处于这个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渡过了企业创业的危险期和资金需求高峰,政府在该阶段给予的资金虽然能够发挥重大的支持作用,但相比在创业初期进行资金支持,在融资效果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折扣。
鉴于政府资金支持的以上缺陷,在改善政府资金支持力度、时间滞后的同时,政府应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或设置各类创业和发展基金,孵化科技成果,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预算,用于建立科技人员创业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利用政府种子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银行信贷机构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不同方式,提高我国各类创新型企业、重大科技项目的投融资效率。
三、金融创新,要加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创新意识
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应首先进行制度陵悄创新。从贷款发放方式创新、担保方式创新、贷款主体创新、融资方式创新到个人创业贷款、票据融资、私募债券、自偿性贸易融资等方面的创新。应允许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利率弹性,使银行的收益与风险匹配;不得因为出于对企业所有制问题的考虑,以一种“制度性”的歧视和偏见拒绝对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等。
其次,金融机构需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银行需要通过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研究风险,银行从业人员要加强行业研究,跟踪科技新动向还要与科技人员加强交流,提高对科技项目的风险识别能力。金融机构要更新观念,要主动了解中小企业科技应用前景和需求,还要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对科技成果进行科学评估。要转变观念,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制定扶持计划;改革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办法;利用其优势开发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为其提供高效、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从单纯给贷款的狭小圈子里跳出来,实现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千方百计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融资方便。
此外,还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具体措施。如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积极依托城市商业银行网络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转贷款业务,并对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试行再担保。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努力实现金融理念、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创新。
四、金融创新,应进一步发展社会服务体系
(一)建设社会信用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的初期,企业信用还没形成,只有创业者的个人信用,而目前我国的银行只建立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没有个人证信系统。并且,我国现形信用制度还存在:1、建设落后,缺乏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在企业融资、市场准入或退出等制度安排中,还没有形成对守信用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激励、对不守信用的企业给予严厉惩罚的规则。2、管理体系建设滞后,尚未建立起作为信用体系基础的信用记录、征信组织和监督制度,对于企业真实信息的获取难度很大,现有信用资源分割和封闭,未能发挥整体效益。3、一些地方政府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在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中,还存在默认或纵容企业赖债、逃债的现象,信用环境亟待整治。
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尽快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个人证信系统,鼓励信用中介机构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二)加快企业信用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当前,一是要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主体,这是我国能否尽快建立企业信用中介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应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和商业化的手段,建立企业信用的中介服务公司。二是加快引导和培育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这是建立企业信用中介服务体系的市场基础。三是加快建立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这是克服信用不足,建立企业信用中介服务体系的保证。
(三)建立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是提高企业金融信誉度、解决银行贷款担保抵押难的有效方式。为此,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也就势在必行了。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贴息、设立财政支持的担保机构,提高金融系统的融资意愿,为企业打开间接融资渠道。我国通过几年的实践,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体两翼四层” 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模式。“一体”指主体,;“两翼”指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作为必要补充;“四层”指中央一级,省(市、区)一级,地市一级、县(市)一级。担保机构应由财政、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各方共同出资,组成独立的法人。政府应加强对担保机构的资金引导和政策指导,尽量避免和防止过多的行政干预。担保机构应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当前,应从充实担保资金入手扩大信用担保基金、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的数量,建立不同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如中关村设计实施的为高成长中小科技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服务的“瞪羚计划”, 经一年的运行,已为园区企业解决了7亿元银行信贷资金。
(四)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外部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企业内部的信用制度建设和普及工作。
(五)设立政策性的科技开发银行。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融资要求,由政府出资成立科技开发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探索建立科技产业发展银行或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用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开发银行可为发展前途好、对技术进步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利率较低、期限较长的项目优惠贷款,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还可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此外,还可探索建立科技服务“三农”与农村信用社创新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六)发展债券市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允许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券,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鼓励企业运用多种方式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国家要修订相关法规,降低公司债券发行条件。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可发行中长期公司债券来募集资金,利用项目未来的收益和适当的财政贴息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确保债券的信用。公司债券可在资本市场上自由流通转让。
(七)大力发展民营银行,适度发展民间金融。民营银行及民间金融由于具有了解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特点、机制灵活、地域性强等特点,它们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可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④ 国家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
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
一、一个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政策:
1、货币政策
2、利率政策
3、汇率政策
二、促进就业的金融措施
1、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给予金融政策支持。
2、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
三、金融支持政策主要包括:
1、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2、依托资本市场。
3、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制。
法律依据:
《就业促进法》
第十九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
⑤ 2022年1月下旬为改善人民群众金融消费体验,银行提供哪些服务
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坚持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新市民范围,加强对重点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优化住房金融服务,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助力新市民培训及子女教育,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提高健康保险服务水平,丰富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加大新市民养老保障力度,优化基础金融服务,增强新市民获得感,加强组织保障,推动工作措施落地实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数以亿计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⑥ 银行业如何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银行业继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关键在于强化政策落实和制度建设。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成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但各银行对绿色金融相关政策的落实还需要更到位。部分银行由于在政策制定、客户选择以及业务统计时存在一定偏差,导致一些实际上属于绿色企业的客户目前还难以进入绿色金融的融资范畴。进一步统一和完善银行体系自身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银行业要将环境、社会和治理要求纳入业务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流程管理。根据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规定,银行业应明确和细化绿色金融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积极支持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增绿,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有重大风险的行业制定授信指引,实行有差别、动态的授信或投资政策,实施风险敞口管理制度。
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银行业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加大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不少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绿色信贷业务,主要面向经营发展规模较大的涉绿企业,而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可向银行抵押担保的资产不足,往往难以获得融资支持。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商业银行应紧跟国家政策,以中小企业需求为核心创新推出更多满足实际发展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围绕大型企业的需求,银行机构应积极提供包含融资、信用担保、技术租赁、碳交易等在内金融服务。增强科技赋能,商业银行应利用好金融科技,积极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环保特许经营权、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兴业务。
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银行业应建立起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绿色金融能够持续有效开展。促进绿色转型,人民银行在2018年将高质量的绿色债券和贷款作为中期贷款工具的合格抵押品。2021年,人民银行推出两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即碳减排机制和中央银行绿色高效利用煤炭专项贷款工具,均以1.75%的低利率向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此外,人民银行于2021年5月发布了《绿色金融评估指引》,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的绩效考核。这些激励措施均有助于加速绿色融资。对商业银行来说,接下来应把金融管理部门对绿色金融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完善绿色金融正向激励机制,把绿色贷款、绿色票据等作为银行绩效考核的指标,商业银行也可以考虑成立绿色支行,专门负责处理绿色金融业务,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环境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决定着绿色金融推进的成效。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银行业应公开绿色金融战略和政策,充分披露绿色金融发展情况。为了公平有效地实施绿色货币政策工具,在实践中需注意防范“洗绿”、低成本资金套利、绿色项目造假等各类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实施支持绿色转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全过程中,均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例如,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机构按季度公开披露其发放的碳减排贷款金额、利率、支持项目数,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人民银行会同其他部门和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披露信息进行核实。下一步,商业银行应继续提升信息披露水平,对涉及重大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影响的授信或投资情况,能够依据法律法规、自律管理规则等主动、及时、准确、完整披露相关信息,接受市场和利益相关方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