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金融 > 疫情下中国金融机构

疫情下中国金融机构

发布时间:2024-04-26 16:29:20

❶ 重磅!央行鼓励银行机构适当下调贷款利率!支持相关企业抗疫!

2月1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内容包括五部分,共30条措施。
  《通知》提及,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此外,减免疫情严重地区公司上市等部分费用。
  通知全文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确保金融服务畅通,支持各地疫情防控,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精神和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
  (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继续强化预期引导,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因春节假期调整受到影响的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2020年1月下旬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二)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在疫情防控期间,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生产、运输和销售应对疫情使用的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医用护目镜、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负压救护车、消毒机、84消毒液、红外测温仪和相关药品等重要医用物资,以及重要生活物资的骨干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人民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对名单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中央财政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给予贴息支持。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与有关医院、医疗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的服务对接,提供足额信贷资源,全力满足相关单位和企业卫生防疫、医药用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
  (三)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通过调整区域融资政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实施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办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供给能力。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四)完善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感染新型肺炎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可展期一年,继续享受财政贴息支持。对感染新型肺炎或受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理赔客户,金融机构要优先处理,适当扩展责任范围,应赔尽赔。
  (五)提高疫情期间金融服务的效率。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和地区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要建立、启动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在受到交通管制的地区,金融机构要创新工作方式,采取在就近网点办公、召开视频会议等方式尽快为企业办理审批放款等业务。
  (六)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加强统筹协调,合理调整信贷安排,加大对市场化融资有困难的防疫单位和企业的生产研发、医药用品进口采购,以及重要生活物资供应企业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资金支持力度,合理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
  (七)加强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围绕内部资源配置、激励考核安排等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要保持贷款增速,切实落实综合融资成本压降要求。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八)发挥金融租赁特色优势。对于在金融租赁公司办理疫情防控相关医疗设备的金融租赁业务,鼓励予以缓收或减收相关租金和利息,提供医疗设备租赁优惠金融服务。
  二、合理调度金融资源,保障人民群众日常金融服务
  (九)保障基本金融服务畅通。金融机构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合理安排营业网点及营业时间,切实做好营业场所的清洁消毒,保障基本金融服务畅通。金融机构要加强全国范围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的线上服务,引导企业和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线上方式办理金融业务。
  (十)加强流通中现金管理。合理调配现金资源,确保现金供应充足。加大对医院、居民社区以及应急建设项目等的现金供应,及时满足疫情物资采购相关单位和企业的大额现金需求。做好现金储存及业务办理场地的消毒工作。对外付出现金尽可能以新券为主,对收入的现金采取消毒措施后交存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十一)确保支付清算通畅运行。人民银行根据需要,放开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限额,延长大额支付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运行时间,支持金融机构线上办理人民币交存款等业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清算机构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好各类支付清算系统、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营,开通疫情防控专用通道,保障境内外救援和捐赠资金及时划拨到位、社会资金流转高效顺畅。
  (十二)建立银行账户防疫“绿色通道”。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做好与防控疫情相关的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简化开户流程,加快业务办理。要积极开辟捐款“绿色通道”,确保疫情防控款项第一时间到达指定收款人账户。减免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办理防控疫情相关款项汇划费用。鼓励清算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向慈善机构账户或疫区专用账户的转账汇款业务、对疫区的取现业务减免服务手续费。
  (十三)加大电子支付服务保障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采用远程视频、电话等方式办理商户准入审核和日常巡检,通过交易监测强化风险防控。鼓励清算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对特定领域或区域特约商户实行支付服务手续费优惠。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要强化电子渠道服务保障,灵活调整相关业务限额,引导客户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服务APP等电子化渠道在线办理支付结算业务。
  (十四)切实保障公众征信相关权益。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要妥善安排征信查询服务,引导公众通过互联网、自助查询机进行征信查询。要合理调整逾期信用记录报送,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经接入机构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企业,可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
  (十五)畅通国库紧急拨款通道。建立财库银协同工作机制,及时了解财政部门疫情防控资金拨付安排,随时做好资金拨付工作。加强对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指导,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跟踪资金拨付情况。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确保资金汇划渠道畅通和国库业务相关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构建疫情防控拨款“绿色通道”。各级国库部门要简化业务处理流程和手续,确保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安全、准确拨付到位。
  (十六)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金融机构要树立负责任金融理念,对受疫情影响临时停业或调整营业时间的网点,要提前向社会公布并主动说明临近正常营业的网点。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线上等方式保持投诉渠道畅通,优化客户咨询、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妥善处理疫情相关的金融咨询和投诉。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不得利用疫情进行不当金融营销宣传。
  三、保障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维护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十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保障。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要从工作机制、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系统运维、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确保发行、交易、清算、结算等业务正常运转,尽可能实施全流程、全链条线上操作。要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高效处理。要加强与主管部门、市场机构、其他金融基础设施的沟通,保持业务系统联通顺畅。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要开设“绿色通道”,必要时提供特别服务安排,并降低服务收费标准。
  (十八)稳妥开展金融市场相关业务。金融机构要合理调配人员,稳妥开展金融市场相关交易、清算、结算、发行、承销等工作,加强流动性管理与风险应对。要合理引导投资者预期,确保金融市场各项业务平稳有序开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的金融机构,要保持正常业务往来,加大支持力度。
  (十九)提高债券发行等服务效率。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要优化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工作流程,鼓励金融机构线上提交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申报材料,远程办理备案、注册等,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对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较重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公司信用类债券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证券市场自律组织对拟投资于防疫相关医疗设备、疫苗药品生产研发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建立登记备案“绿色通道”,切实提高服务效率。
  (二十)灵活妥善调整企业信息披露等监管事项。上市公司、挂牌公司、公司债券发行人受疫情影响,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19年年报或2020年第一季度季报有困难的,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要依法妥善安排。上市公司受疫情影响,难以按期披露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的,可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延期办理;难以在原预约日期披露2019年年报的,可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延期至2020年4月30日前披露。湖北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可向当地证监局申请延期办理年度报告的审计、披露和报备。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或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管理人可向当地证监局申请延期办理年报审计和披露。对疫情严重地区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适当放宽相关风控指标监管标准。
  (二十一)适当放宽资本市场相关业务办理时限。适当延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政许可财务资料有效期和重组预案披露后发布召开股东大会通知的时限。如因受疫情影响确实不能按期更新财务资料或发出股东大会通知的,公司可在充分披露疫情对本次重组的具体影响后,申请财务资料有效期延长或股东大会通知时间延期1个月,最多可申请延期3次。疫情期间,对股票发行人的反馈意见回复时限、告知函回复时限、财务报告到期终止时限,以及已核发的再融资批文有效期,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暂缓计算。已取得债券发行许可,因疫情影响未能在许可有效期内完成发行的,可向证监会申请延期发行。
  (二十二)减免疫情严重地区公司上市等部分费用。免收湖北省上市公司、挂牌公司应向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缴纳的2020年度上市年费和挂牌年费。免除湖北省期货公司应向期货交易所缴纳的2020年度会费和席位费。
  四、建立“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效率
  (二十三)便利防疫物资进口。银行应当为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进口、捐赠等跨境人民币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所需的疫情防控物资进口,外汇局各分支机构要指导辖区内银行简化进口购付汇业务流程与材料。
  (二十四)便捷资金入账和结汇。对于境内外因支援疫情防控汇入的外汇捐赠资金业务,银行可直接通过受赠单位已有的经常项目外汇结算账户办理,暂停实施需开立捐赠外汇账户的要求。
  (二十五)支持企业跨境融资防控疫情。企业办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时,无需事前、逐笔提交单证材料,由银行加强对企业资金使用真实性的事后检查。对疫情防控确有需要的,可取消企业借用外债限额等,并可线上申请外债登记,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
  (二十六)支持个人和企业合理用汇需求。银行应当密切关注个人用汇需求,鼓励通过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个人外汇业务。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其他特殊外汇及人民币跨境业务,银行可先行办理、事后检查,并分别向所在地外汇局分支机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备。
  (二十七)简化疫情防控相关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支持银行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凭企业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为其办理疫情防控相关进口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及资本项目下收入人民币资金在境内支付使用。
  五、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十八)强化疫情防控的组织保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金融服务工作。
  (二十九)做好自身的疫情防控工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完善疫情应对工作机制,持续关注员工特别是从疫情较重地区返回员工的健康情况,建立日报制度,加大疫情排查力度,做好员工防疫安排,努力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疫用品。
  (三十)配合地方政府加强应急管理。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按照属地原则,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组织协调,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服从当地政府防疫安排,对防控疫情需要征用的人员车辆、设备设施等,不得推诿拒绝。各单位要继续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制度,确保政令畅通。
  各单位在执行中遇到的情况请及时报告。
  2020年1月31日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银保监会 证监会 外汇局

❷ 银行受疫情影响大吗

这个问题需要分类讨论,不同类型的银行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一、五家大型银行:具体包括工、农、中、建、交。其资本实力强,客户结构好,客户群体基本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小微企业也已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头部客户为主,在本次疫情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加上今年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经济下行对冲操作,届时将以大型银行作为融资主力,因此整体形势较为看好。

二、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具体包括招行、中信、光大、华夏、平安、民生、兴业、浦发、广发、恒丰、浙商、渤海。其客户群体以部分大型,中小企业为主,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不过作为全国性银行,其经营回旋余地较大,业务创新, 科技 能力总体较强,个人业务经营良好,有一定的对冲能力,总体看问题不大。

三、地方中小法人机构:具体包括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等,其客户群体基本以当地国企,中小企业为主,因此收到的冲击较为明显,而且在不同地区会形成很大差异。若是当地经济实力较强,疫情形势不严重,总体来说能够平稳过渡;若是地方经济实力差,疫情又严重,需要依靠中央及地方的扶持政策才能平稳过关。

四、民营银行:包括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营银行等,差异就会很大,具体看其服务的企业类型及其 科技 ,线上业务能力,比如北京中关村银行,其服务对象多为高新企业,在本次疫情中就基本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

五、政策性银行及开发性银行:包括国开、进出口、农发。这三家行有国家专项支持政策,且不是纯商业化运作,受到的影响不大。

六、邮政储蓄银行:客户群体也以中小企业为主,但因其网点多(到乡、到村),资产规模大,也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不过要强调的是,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会想尽一切方法维护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所以要相信就算有困难也是暂时的,长期是向好的[赞]。

银行肯定受此次公共安全事件影响大啊,否则的话央行为什么不断进行逆回购操作?这两个星期加在一起,都快2万亿新投放资金了!就是直接给银行注入流动性啊,让银行不要因为此事,导致很多该收的借款收不回来,最后出现资金的兑付困难,形成流动性风险。

银行的核心两个业务就是存款和借款,这两个业务都受到极大的冲击,存款肯定是持续减少的,借款肯定是欠款逾期率会上升,最终导致不良账率也会上升。这两方面可都是影响银行稳定经营的负面因素,从国内外的案例来看,所有出问题的银行,大部分的核心原因就是这两方面发生了风险。

1.先从借款的影响来说。很多老百姓关心的是个人的房贷信用卡有可能受到影响,无法给银行如期还款。但真正银行关心的是借款企业到期款,如果不能归还那才是大问题。在银行的借款分类中,主要分为个人借款和企业借款,而且企业借款才是借款中的大头。所以在此次事件中,主要是要看企业贷借会不会出现逾期。

到目前为止,因为事情是在春节前爆发,目前春节后开工只有一个星期,很多企业的还款期限应该还没有到。但现在银行已经非常关注了,因为受此影响,其实大部分企业都会受到负面波及,例如 娱乐 业、饭店饮食行业、 旅游 行业、还有一些制造行业都会是重灾区。他们现在虽然还没有预期,但未来肯定无钱可还。只要逾期了就会影响银行的各项指标,也会提升不良率,也会受到央行的考核控制。

央行提早已经做了准备,三令五申的告诫各家银行,不得提前抽贷,能续贷的一定要续贷。不要为了自家银行的考核指标损害了企业客户的利益。但是未来各家银行如何落实执行,届时我们再看吧。

同时央行也给各家银行提示,针对受影响的个人客户,其房贷和信用卡也给予适当的推迟还款措施。但目前实施情况,各家银行将内部尺度掌握的非常严格,其实受惠面一点也不大。

2.从存款的角度,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在此期间大家坐吃山空,手里钱越花越少,那么储蓄额也会越来越低,连带的反应就是银行的存款额会逐步减少。

针对这一点,银行现在也不担心了。因为经过央行8000亿的逆回购操作,各家银行手里应该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对冲个人和企业存款减少是足够的。

总结一下:银行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大,但是我们有强有力的央行和监管部门,会努力扶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所以整体银行业是不会存在生存危机的。但是他们今年的利润表现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今年受此影响,绝大多数行业的业绩都会受到影响,也不仅仅是银行业了。但是银行更应该以客户为中心,这时候才是真正应该急客户所急,帮客户所帮的时刻了。否则银行的利润保住了,资金也全部收回来了,客户都消失了,那不是竭泽而渔吗?

从这些年对银行公司的分析来看,我认为这次疫情对银行的影响是存在的,但会是有限。银行的主要指标,一方面是资产的优质程度,另一方面是利息差。还存在影响的是消费信心影响。

这次疫情的影响,不管是对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损失。这就提高了企业的相对风险性,银行不仅仅要担起贷款的重任,还要担起承担相对风险的重任。所以,在贷款资产优质程度的方面,会有所降低。也就是说,银行资产的优质程度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的。

另一方面呢?银行的利息差。这次向市场投放了较大的货币增加市场货币流动性、降低企业风险。市场的货币多了,利率相对也就会降低。银行方面的利率差也就会降低,对于银行方面的利率情况有着降低的影响。

还有就是消费信心方面。现在银行逐渐向零售银行发展,也就是增加更多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等等零售类型的业务。而这次疫情期间,聚会、宴会、 旅游 等等活动基本取消。并且,在之后的信心方面也会受到打击,2020年的消费可能均是不理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银行零售业务收入是存在较大影响的。

那么。为什么又说影响会是有限的呢?

市场投资的货币,并不是直接进入企业、个人,而是通过银行流出。投放的货币增加了,就算利息差降低了一部分,相对收入并没有较大降低。这方面,我认为冲击是有限的。资产优质程度,虽然会有着影响,但银行方面也会因情况而定,比如优质资产的利息会放低一些,存在风险的资产贷款利率会升高一些,把控风险程度。

消费虽然降低了,这部分的减少肯定是存在的,但随着线上购物的深入,损失会是有限。

整体来说,疫情对银行存在影响,但影响有限。

对银行来说,受本次疫情影响还是很大的。

银行的传统业务是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主要是存款,而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款之间的息差。

受本次疫情影响,无论从企业或者个人,资金流都非常紧张。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不开工,但日常的消耗还是很大的,在没有新的销售收入的情况下,只能吃老本,那就是银行存款。

对于个人来说大家都不上班,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也只能取得银行存款维持日常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负债业务首先受到了影响。资金来源即存款减少了,用于放贷的资金也就减少了,导致的结果就是银行利润减少了。

银行很大的一块业务是房贷业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房奴“措手不及。由于企业复工不了,个人没有收入,那么就影响着房贷期供能否如期还款?事实上很多人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面临着贷款逾期,甚至断供的风险。

贷款逾期,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如果大面积断供,可能还会造成银行损失。这样银行的各项监管指标将面临着考验。

为了维护 社会 稳定,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群体,银行可能还会实施一些减免让步行为,这样也会损失一些收益。

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银行要实行贷款利率优惠,让利给中小企业,帮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解决他们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普遍预期,本月20号的LPR利率将会下行,那么对于银行来说,意味着贷款利率要进一步降低,利息收入将会减少,从而影响到银行利润。

另外,虽然现在大家没钱,由于受疫情影响,也不方便去银行进行贷款。这也多多少少影响到银行的信贷业务。

银行的理财业务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所以,本次疫情,对银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银行受疫情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银行是承担支持实体经济的重担的,而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疫情给整个 社会 运转按下了“暂停键”,大部分行业发展运行的节奏放缓放慢。

银行一方面不能降低存款的利息支出,也没法保障能收回每一笔贷款的利息收入。

因为疫情,非民生类企业延迟开工,收入来源断了,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保障财物支出,偿还银行贷款利息、维持人员开支和企业运转都是,原本留存在银行的流动资金只会越来越少,甚至枯竭,银行贷款坏账率会增高;而企业运转困难,员工的收入也会受限,员工缺少了收入来源,银行的个人储蓄存款也会降低,欠银行的房贷利息可以延缓缴纳,但无法免除。

这就让银行、企业、个人都陷入两难的境地 。

银行虽然说是“旱涝保收”吧,但是丧失了资金流动性,企业违约率的提升,存款来源的降低,银行的日子也不好过。更何况疫情当下,为了防止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等因素影响,实际到银行办理业务的人也就少之又少,银行的新年“开门红”就不要想了。

好在为了释放资金流动性,人行已于2月3日起进行了1.2万亿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保障了市场资金供应,银行流动性也增强,对于经济的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

疫情下,央行、财政部、银保监等五部门也联合发布了相关通知,对于相关受疫情影响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给予相关支持。各类银行也是相继发布公告,可以暂缓各类还款,逾期不收罚息,不计入征信系统这类关怀举措。

总得来看,银行受疫情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但不至于伤筋动骨。相信在中国人团结努力下,我们会早日克服疫情,度过难关。

银行受到疫情影响,肯定是有的,在中国,金融是一个较为尴尬的存在,承担着支持实体经济的 重任,银行也不例外,一方面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也就是加大贷款,另一方面是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贵,也就是降低贷款利率。

受到突如其来的疾病冲击,为了遏制疾病进一步传播,有关方面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对小区村庄实行网格化管理,严禁中小学开学,严禁企业未经批准开工,经济受到冲击不可避免,很多中小企业很快就陷入了经营困境,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亟待降负恢复生产,银行就成为降低中小企业负担的一个重要载体。

银行受到疾病冲击,影响来自于两方面,净息差收窄和不良贷增加。

LPR下行带来净息差收窄

新年伊始,央行实行7+14天期12000亿元逆回购,逆回购利率降低10个基点,中标利率是2.40%和2.55%,市场预期MLF和LPR也会跟着下行,央行官员在有关问答中也明确说,很大概率会下调MLF和LPR利率,这就是一种加大的逆周期调节力度,

LPR下行,意味着银行贷款利率也会跟着一定比例的下行,可是银行负债端成本不可能紧跟同步下行,等于是银行净息差收窄,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就是净息差,净息差收窄银行利润就会减少。

本次LPR下调并不是利率下调的终点,而是一个开始,后续继续会下调LPR利率,LPR下调利率越多,对银行影响越大,虽然LPR下行10个基点并不代表贷款利率就下行10个基点,但贷款利率下行是板上钉钉。2019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9.92万亿元,净息差收窄10个基点,意味着银行损失利润1500亿元,占据2019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65万亿元的0.9%,这种算法不是很准确,像银行存量改革中,房地产按揭贷款会保持利率不变,只能反映一个大概,但是即使按照新增人民币贷款计算,损失也是一个很大的数据,19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67万亿元,净息差收窄影响利润年化大约是100亿元,所以银行股价走势低迷得很。

政策要求银行适度让利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鼓励银行业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银行让利。

除了引导利率下行以外,有关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支援实体经济,综合来看,针对受疫情影响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采取一户一策,通过信贷重组、贷款展期、减免逾期费用、提前做好续贷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降低贷款综合费用等措施,帮助企业平稳渡过疫情期。这种政策对实体经济是颇有好处的,对银行的影响是较大的,一方面是不能及时处置贷款,带来不良贷增加的风险,另一个是要求银行利用各种方式让利,让企业渡过难关。

不良贷款增加压力较大

另外疾病冲击,经济下滑,部分中小企业会出现倒闭,尤其是受到冲击较大 的餐饮、交运、 旅游 、食品饮料、影视 娱乐 等一些实力比较弱的企业,可能顶不过这一轮冲击,从而倒闭破产,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按照乐观估计三个月绝收期减少60%,三个月恢复期减少30%来计算,全国 旅游 业预计今年损失接近3万亿元。” 旅游 业损失3万亿元,会有多少的小企业无法熬过寒冬,餐饮业也是寒风阵阵,损失巨大,去年春节期间餐饮业收入高达7000多亿元,今年还没有统计数据出来,即使按照去年80%损失计算,也会超过5000亿元,而餐饮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不排除部分企业就此一蹶不振,甚至有部分倒闭。

经济下滑,行业景气度下降,会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有关方面已经发布通知,适当提高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容忍度,背后实际上就是揭示银行资产质量承压,资产质量承压背后就是不良增加,不良增加,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核销的,这也会减少银行利润,所以新年开始,银行走势整体上并不强,成为拖累上证综指反弹的罪魁祸首。

问题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袭击,银行只能是被动应对,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贷款损失,

首先银行作为当前最广大的金融服务业,自然而然也是受到此次疫情影响的。不管是对于国有银行还是连锁性的商业银行,第一季度的营业指标可能就要根据现实的情况以及后续疫情的发展状态下降一部分,这就是此次疫情对于这些银行最直观的影响。

除了银行第一季度的业绩受到影响之外,相关的民生保障工作尤其是对于疫情区域资金的审批和放款等都需要员工加班加点的赶出来,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网上一些图片和视频,一部分的重点保障区域的银行人员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依旧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除了业绩指标以及额外的保障支出费用之外,银行非常看重的储蓄率可能也会在第一季度受到极大的抑制,此外对于一小部分银行如果后续的疫情持续性的影响,可能会增加银行的坏账率这也是当前潜在的银行负面影响之一。

银行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银行的坏账增多,不良贷款数量会上升,银行也是存在较大的损失,但是不足以对银行造成根本性的威胁。

银行把钱从储户那里集中起来,然后给企业贷款,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作为回报,企业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利息以及偿还本金,这就是还本付息。

疫情之下,诸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生存,这个时候企业难有营收,但是支出还大,能不能撑过疫情期间都是一个问题,即使撑过了,企业损失也是巨大的。

一旦企业损失巨大,没有钱偿还银行的贷款和利息,那么银行的坏账就增加,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企业们遭受的影响越大,损失越大,银行坏账越多,银行自然受到的影响越大。

所以这次疫情期间,银行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可能没有影响。

但是银行受到的影响相对企业来说,就是较小了,毕竟疫情先直接打击企业,间接打击银行,相当于银行在企业的后面。

不过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其实不高,这是因为银行也是追求利润以及风险控制的,越大的企业,风险控制的能力越是强,银行也是更愿意给他们贷款。

疫情期间,大企业往往比小企业更有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再考虑到银行贷款业务多数来自大中企业,所以疫情不会让银行伤筋动骨,但是也有较大的影响。

银行受疫情影响大吗?2月10日上海复工的第一天,星期一。工商局、税务局、社保局、经济园区和企业都复工了。但我经过3、4家银行,都不见开门营业。之后这几天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想这次的疫情,延迟开工,延迟开学,隔离在家对各行各业都影响很大。经济是一个整体,一个循环运转的动态体。目前,企业的周转资金能支撑多少时间?企业需要资金通过什么渠道去贷款?银行可能会有相应的措施和机会。但大部分的餐饮, 娱乐 ,中小企业都停工,停产。这银行可想而知。

我觉得这次疫情对银行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主要在银行的坏帐增多,不良贷款的数量会上升,这对银行也会造成较大的损失,但是不足也对银行造成根本性的威胁,特别对一些地方性的小银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疫情持续越长,各企业推迟复工,商户无法正常开门营业,对银行的存取款业务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疫情下中国金融机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露笑科技转让股份会什么结果 浏览:99
招聘投资理财师 浏览:505
股票融资融券快到大财优配 浏览:174
12万30天理财产品 浏览:964
华润集体股票 浏览:683
macd指标详解图解视频教程全集 浏览:743
融资租赁的财务报表是什么 浏览:171
王红飞股票 浏览:884
近几天汇率美元 浏览:217
贵金属纪念币首次发行 浏览:471
股指期货是t加0吗 浏览:696
科创版可否做为融资债券 浏览:786
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什么业务 浏览:676
期货什么有夜盘 浏览:854
找融资公司联系方式 浏览:925
金融机构人员工资占比 浏览:613
银行理财到账直接到卡上吗 浏览:728
卧龙电驱股东 浏览:422
轩宇空间股票 浏览:529
高利息拉融资 浏览:759